课时2-2.1曲线与方程_教学设计_教案
曲线与方程教案
曲线与方程教案
教案标题:曲线与方程
教案目标:
1.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掌握曲线与方程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3. 学会利用曲线图解和方程表示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内容:
一、引入与导入
1. 准备一些简单的曲线图形,如直线、抛物线等,并与学生讨论曲线的特征和方程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曲线与方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探究的问题:“何为曲线的方程?如何通过给定的曲线图形确定方程?”
二、学习活动
1. 理论学习:
a. 讲解曲线与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b. 介绍常见曲线的特征和对应方程的形式。
c. 解释如何通过给定的曲线图形确定方程,并举例进行说明。
2. 实例演练:
a. 给出一些曲线图形,要求学生写出对应的方程,并互相交流、比较答案。
b. 给出一些方程,要求学生画出对应的曲线图形,并互相交流、比较结果。
3. 拓展应用:
a.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曲线图形解决问题,并
用方程表示结果。
b.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曲线和方程解决问题,然后分享给全班。
三、巩固与拓展
1.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并展开所学内容。
2. 提供更多的曲线与方程的相关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3. 搜集一些有趣的曲线图形和对应的方程,与学生分享。
教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曲线与方程之间的关系,掌握了确定曲线方程和绘制曲线图形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和自主学习,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理解和应用也得到了拓展和巩固。
高二数学选修21211曲线与方程教学案
2.1.1 曲线与方程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2.了解求曲线方程的步骤.3.会求简单曲线的方程.【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求曲线方程的步骤.难点:结合多种知识点及等量关系,会求简单曲线的方程.【学情分析】大家对解析几何没有一个整体的结构,所以感觉这一部分内容很难,其实只要找准等量关系这种本质,轨迹方程一类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导学流程】一.回顾旧知:1.如何理解点在直线上、点在圆上这样的语句?二.基础知识感知1.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三.探究问题探究一:曲线与方程的概念【例1】(1)判定A(3,-4)和B(4,5)两点是否在曲线x2+y2=25上;(2)已知方程x2+y2=5表示的曲线F经过点A(2,m),求m的值.四.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1.若曲线y2=xy+2x+k通过点(a,-a),a∈R,求k的取值范围.2.设α∈[0,2π),点P(cos α,sin α)在曲线(x-2)2+y2=3上,则α=________.提问展示问题预设:1.方程x2+y2=1(xy<0)的曲线形状是( )2.方程y =-1-x 2的曲线是什么图形?小组讨论问题预设:下面各对方程中,表示相同曲线的一对方程是( )A .y =x 与y =x 2B .(x -1)2+(y +2)2=0与(x -1)(y +2)=0C .y =1x 与xy =1D .y =lg x 2与y =2lg x课堂训练问题预设:1.f (x 0,y 0)=0是点P (x 0,y 0)在曲线f (x ,y )=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点A (1,-2)在曲线x 2-2xy +ay +5=0上,则a =________.3.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是y =r 2-x 2;(2)过点A (2,0)平行于y 轴的直线l 的方程为|x |=2.整理内化1. 课堂小结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难2.1.1 曲线与方程第Ⅰ部分 本节知识总结第Ⅱ部分 基础知识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方程与其表示的曲线正确的是( )2.方程(x 2-4)2+(y 2-4)2=0表示的图形是( )A .两个点B .四个点C .两条直线D .四条直线3.方程x 2+xy =x 表示的曲线是( )A .一个点B .一条直线C .两条直线D .一个点和一条直线4.下面四组方程表示同一条曲线的一组是( )A .y 2=x 与y =xB .y =lg x 2与y =2lg xC.y +1x -2=1与lg(y +1)=lg(x -2) D .x 2+y 2=1与|y |=1-x 2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5.已知方程①x -y =0;②x -y =0;③x 2-y 2=0;④x y =1,其中能表示直角坐标系的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C 的方程的序号是________.6.方程|x -1|+|y -1|=1所表示的图形是________.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方程xy -2=1表示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是2的直线;②到x 轴距离为5的点的轨迹方程是y =5;③曲线2x 2-3y 2-2x +m =0通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m =0.三、解答题(共50分)8.方程x 2(x 2-1)=y 2(y 2-1)所表示的曲线C .若点M (m ,2)与点N ⎝ ⎛⎭⎪⎫32,n 在曲线C 上,求m ,n 的值.9.求方程(x+y-1)x-1=0所表示的曲线.第Ⅲ部分答疑解惑本节学习中存在的疑难:。
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人教A版选修2-12.1.1《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回顾:必修2中我们学过直线和圆,还记得它们的方程吗?说出直线的一般方程,圆的标准方程。
提出问题:曲线和方程满足怎样的关系我们才能用方程表示这条曲线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降低接受新知识的难度。
(二)讲授新课◆设问1:思考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与对应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的有什么联系?【活动1】:组织学生画出方程0x表示的直线,分析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y=程的解之间的联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学生描述讨论结果。
老师最后几何画板展示:分析得出结论:(1)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即:直线上所有点的坐标与方程的解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设问2:我们还学过其他一些曲线和方程,是否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比如单位圆(引导学生类比、推广上面的结论)【活动2】:组织学生画出单位圆的图像,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学生描述讨论结果。
最后几何画板展示:分析得出结论:(1)圆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圆上。
即:圆上所有点的坐标与方程的解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设计意图】①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探究发现新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②利用几何画板工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用直观图形表现出来,以此来突破“太抽象”这个难点。
概念形成◆设问3:对于任意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与方程0),(=y x f 的解具备怎样的关系就能用方程0),(=y x f 表示曲线C ,同时曲线C 也表示着方程0),(=y x f ?根据前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两问题的共同点:⑴ 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⑵ 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模仿前面的结论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下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与方程0),(=y x f 之间具有如下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高中数学选修2-1精品教案1:2.1.1 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2.1.1曲线与方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定义,并结合具体例子对定义进行解释.可以求出简单曲线的方程,画出简单方程的曲线.2、过程与方法:把自己在理解或解决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困难或者教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获得更好的理解和方法的改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理解方程的解与曲线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对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在必修2中我们过直线和圆,然而直线和圆我们在初中都做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那么,与初中相比,高中研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借助直线或圆的方程我们都研究过哪些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用解析的方法,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如平行、相交、重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从如下几个方面做总结提升:第一,对比初、高中对直线和圆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的问题都是相似的,但是研究的方法不同.初中是借助平面几何图形复杂的推理论证解决问题,而高中是利用方程,凭借几条简单的数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的.第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方程的作用很强大,利用方程我们可以研究更多的几何图形(曲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会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本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般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曲线、方程两个不同领域的对象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二.思考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问题1:直线x=5上的点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对吗?提示:对.问题2: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的点都在直线x=5上,对吗?提示:不对,还可能在直线x=-5上.问题3: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直线x=±5.三.抽象概括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做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正确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定义中两个条件是轨迹性质的体现.条件“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阐明曲线上没有坐标不满足方程的点,也就是说曲线上所有的点都适合这个条件而无一例外(纯粹性);而条件“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阐明符合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而毫无遗漏(完备性).(2)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指定曲线的方程,一条曲线是否为所给定方程的曲线的依据,缺一不可.从逻辑知识来看:第一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充分条件.因此,在判断或证明f(x,y)=0为曲线C的方程时,必须注意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四.例题分析及练习[例1]分析下列曲线上的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之间的关系;(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5之间的关系;(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y=0之间的关系.[思路点拨]按照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进行分析.[精解详析](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2的解;但以方程|x|=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因此,|x|=2不是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方程.(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5,但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5.(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 +y =0;反之,以方程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的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y =0.[感悟体会](1)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2)判断方程表示什么曲线,要对方程适当变形.变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原方程的等价性,否则变形后的方程表示的曲线就不是原方程的曲线.另外,变形的方法还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训练题组11.命题“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是真命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方程f (x ,y )=0的曲线是CB .方程f (x ,y )=0的曲线不一定是CC .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D .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解析:“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但“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在曲线C 上,故A 、C 、D 都不正确,B 正确.答案:B2.方程4x 2-y 2+6x -3y =0表示的图形是( )A .直线2x -y =0B .直线2x +y +3=0C .直线2x -y =0或直线2x +y +3=0D .直线2x +y =0和直线2x -y +3=0解析:方程可化为(2x -y )(2x +y +3)=0,即2x -y =0或2x +y +3=0.∴表示两条直线2x -y =0或2x +y +3=0.答案:C[例2] 已知方程x 2+(y -1)2=10.(1)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若点M (m 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m 的值. [思路点拨] 对于(1),只需判断点P ,Q 的坐标是否满足方程即可;对于(2),就是把点M 的坐标代入方程,从而得到关于m 的方程,进而求出m 的值.[精解详析] (1)∵12+(-2-1)2=10,(2)2+(3-1)2=6≠10,∴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2)∵点M (m 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x =m 2,y =-m 适合上述方程,即(m 2)2+(-m -1)2=10.解之得m =2或m =-185,∴m 的值为2或-185. [感悟体会](1)判断点是否在某个方程表示的曲线上,就是检验该点的坐标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适合方程.若适合方程,就说明点在曲线上;若不适合,就说明点不在曲线上.(2)已知点在某曲线上,可将点的坐标代入曲线的方程,从而可研究有关参数的值或范围问题.训练题组2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解析:将M 点的坐标代入直线l 、曲线C 的方程验证可知点M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答案:B4.如果曲线ax 2+by 2=4过A (0,-2),B (12,3),则a =________,b =________. 解析:曲线过A (0,-2),B (12,3)两点, ∴A (0,-2),B (12,3)的坐标就是方程的解.∴⎩⎪⎨⎪⎧4b =4,14a +3b =4,∴b =1,a =4. 答案:4 15.若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R),求k 的取值范围.解:∵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2+a 2+2a +k =0.∴k =-2a 2-2a =-2(a +12)2+12.∴k ≤12,∴k 的取值范围是(-∞,12]. 五.课堂小结与归纳1.求曲线的方程时,若题设条件中无坐标系,则需要恰当建系,要遵循垂直性和对称性的原则,即借助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系,借助图形的对称性建系.一方面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另一方面能使求出的轨迹方程形式简洁.2.求曲线的方程与求轨迹是有不同要求和区别的,若是求轨迹,则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还要说明和讨论所求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即说出图形的形状、位置等.六.当堂训练1.“点M 在曲线y 2=4x 上”是“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y =-2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y =-2x ≤0,而y 2=4x 中y 可正可负,∴点M 在曲线y 2=4x 上,但M 不一定在y =-2x 上.反之点M 在y =-2x 上时,一定在y 2=4x 上.答案:B2.如图,图形的方程与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A 中方程x 2+y 2=1表示的是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故A 错;B 中方程x 2-y 2=0可化为(x -y )(x +y )=0,表示两条直线x -y =0,x +y =0,故B 错;C 中方程lg x +lg y =1可化得y =1x(x >0),此方程只表示第一象限的部分,故C 错;D 中的方程y =|x |去绝对值得y =⎩⎪⎨⎪⎧x ,x ≥0,-x ,x <0,表示两条射线,所以D 正确. 答案:D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解析:选B.将M (2,1)代入直线l 和曲线C 的方程,由于2+1-3=0,(2-3)2+(1-2)2=2,所以点M 既在直线l 上又在曲线C 上,故选B.4.直线x -y =0与曲线xy =1的交点是( )A .(1,1)B .(-1,-1)C .(1,1)、(-1,-1)D .(0,0)解析:选C.由⎩⎪⎨⎪⎧ y =x ,xy =1,得⎩⎪⎨⎪⎧ x =1y =1或⎩⎪⎨⎪⎧x =-1,y =-1. 5.方程x +|y -1|=0表示的曲线是( )解析:选B.方程x +|y -1|=0可化为|y -1|=-x ≥0,∴x ≤0,因此选B.6.若点P (2,-3)在曲线x 2-ky 2=1上,则实数k =________.解析:将P (2,-3)代入曲线方程得4-9k =1,∴k =13.答案:137.给出下列结论:①方程y x -2=1表示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 ②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的方程为y =2;③方程(x 2-4)2+(y 2-4)2=0表示四个点.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解析:①不正确.方程等价于y =x -2(x ≠2),∴原方程表示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但除去点(2,0);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的方程应是|y -0|=2,即y =2或y =-2,故②不正确;对于③,原方程可化为⎩⎪⎨⎪⎧ x 2-4=0y 2-4=0,即⎩⎪⎨⎪⎧x =±2y =±2,∴方程表示四个点,所以③正确.答案:③8.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x =4-y 2,说明曲线C 是什么样的曲线,并求该曲线与y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解:由x =4-y 2,得x 2+y 2=4.又x ≥0,∴方程x = 4-y 2表示的曲线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右半圆,从而该曲线C 与y 轴围成的图形是半圆,其面积S =12π·4=2π,所以所求图形的面积为2π.。
高二数学教案:《曲线和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2)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曲线的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了解两条曲线交点的概念.(3)通过曲线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数与形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通过求曲线方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5)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曲线与方程是在初中轨迹概念和本章直线方程概念之后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在充分讨论曲线方程概念后,介绍了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即由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前者回答什么是曲线方程,后者解决如何求出曲线方程.至于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则更在其后,本节不予研究.因此,本节涉及曲线方程概念和求曲线方程两大基本问题.(2)重点、难点分析①本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曲线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线方程方法,以及领悟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②本节的难点是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教法建议(1)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教学中应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基础是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注意强调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2)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的知识帮助学生领会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学习解析几何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求曲线的方程做好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3)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4)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可以看得更清楚:摘要: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本着“激趣、创新、应用、拓展”的原则开展教学,注重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过程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曲线与方程》说课稿(附教学设计)
《曲线与方程》说课稿曲线与方程是人教版选修2—1第二章第一节“曲线和方程”的第一课时,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汇报对教材的钻研情况和本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曲线和方程”是在必修介绍了“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之后,对一般曲线(也包括直线)与二元方程的关系作进一步的研究。
“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作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这正体现了解析几何这门课的基本思想,对全部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只有透彻理解了曲线和方程的意义,才算是寻得了解析几何学习的入门之径。
如果以为学生不真正领悟曲线和方程的关系,照样能求出方程、照样能计算某些难题,因而可以忽视这个基本概念的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题”的偏见,应该认识到这节“曲线和方程”的开头课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头戏”!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是: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是:对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理解。
由于本节课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学生容易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关系产生困惑,原因是不理解两者缺一都将扩大概念的外延。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用方程表示直线、圆等实际模型,积累了感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可用举反例的方法来解决困惑,通过反例揭示“两者缺一”与直觉的矛盾,从而又促使学生对概念表述的严密性进行探索,自然地得出定义。
为了强化其认识,每一个问题都引发学生用集合的知识加以阐述,并决定在一开始学习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时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理解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并以此为工具来分析问题、实例,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通其法,知其理。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会用定义来判断、证明曲线的方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借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探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1.1 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2.1.1曲线与方程(第1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一节)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教学内容《曲线与方程》共分两小节,第一小节主要内容是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第二小节内容是如何求曲线的方程.本课时为第一小节内容.2.地位与作用本小节内容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体现了解析几何这门课的基本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其中,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从概念上进行明确界定,是解析几何中数与形互化的理论基础和操作依据.《曲线与方程》作为《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第一节,一方面,该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的基础上对曲线与方程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另一方面,它也为下一步学习圆锥曲线方程奠定了模型的基础.因此,它在高中解析几何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已学曲线及其方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探究“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汇集的图形,感知并归纳概括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2.初步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含义;3.通过经历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的探究过程,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4.能使用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判断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继续理解数形结合思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问题诊断学生已经对“用方程表示直线、圆”有着感性的认知基础,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作对应的图形,并对数形结合思想有初步的了解.但是从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到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是一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生活中其他的曲线是否能用、如何使用方程表示”这些问题还未曾有过思考,加之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这一组概念有着较高的抽象性,所以预计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困难:(1)作图探究结束后,学生独立地归纳概括并写出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时不规范,不全面;(2)难以理解“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和“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这两句话在揭示“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时各自所起的作用.2.重难点重点: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概念的生成和理解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本节课的教学,根据“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设计思路,遵循概念学习的规律,使学生在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具体表现在:(1)用蕴含数学文化的广告创设情境,并将“章头图”、“章导言”融入其中,产生认知冲突,感悟学习曲线与方程的必要性;(2)让学生经历“作图—存异—质疑—寻因”的探究过程,感知方程的变化带来曲线的变化,曲线的差异导致方程的差异,再通过“独立书写—交流讨论—互动修正”生成概念;(3)学生自主举例,辨析概念,联系已学知识,完成对概念的“结构化”.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1.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成都石室中学高二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数学基础扎实,思维较活跃,具有较为丰富的探究活动经验,但在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的规范表达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教学策略与教法、学法本课采取“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教师的教法注重活动的安排和问题的引导,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探索发现,并归纳概括.学生的学法注重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建构.教具:多媒体PPT课件,平板电脑,三角板,彩色粉笔学具:教材、草稿本、三角板、圆规、铅笔五、教学过程设计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如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预设)设计说明一、创设情景,引入概念师: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下面这则广告?。
高中数学选修2-1精品教案2:2.1.1 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提问、讲解方法、演板、小测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3.相关点法若动点P(x,y)随已知曲线上的点Q(x0,y0)的变动而变动,且x0、y0可用x、y 表示,则将Q点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或代换法).例3 已知抛物线y2=x+1,定点A(3,1)、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1∶2,当B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P点运动的原因是B点在抛物线上运动,因此B可作为相关点,应先找出点P与点B的联系.解:设点P(x,y),且设点B(x0,y0)∵BP∶PA=1∶2,且P为线段AB的内分点.4.待定系数法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例4 已知抛物线y2=4x和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曲线方程.分析:因为双曲线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所以可设双曲线方ax2-4b2x+a2b2=0∵抛物线和双曲线仅有两个公共点,根据它们的对称性,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应相等,因此方程ax2-4b2x+a2b2=0应有等根.∴△=1664-4Q4b2=0,即a2=2b.(以下由学生完成)由弦长公式得:即a2b2=4b2-a2.(三)巩固练习用十多分钟时间作一个小测验,检查一下教学效果.练习题用一小黑板给出.3.求抛物线y2=2px(p>0)上各点与焦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答案: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四)小结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般地有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待定系数法,还有参数法、复数法也是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这等到讲了参数方程、复数以后再作介绍.(五)布置作业3.已知圆x2+y2=4上有定点A(2,0),过定点A作弦AB,并延长到点P,使3|AB|=2|AB|,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作业答案:教学后记:。
高中数学选修2-1 第二章 第一节《2.1曲线与方程》全套教案 - 副本
2.1曲线与方程课时分配:1.第一课曲线和方程1个课时2.第二课四种命题1个课时3.第三课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1个课时1.1.1命题【教材分析】“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作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这正体现了解析几何这门课的基本思想,对全部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只有透彻理解了曲线和方程的意义,才算是寻得了解析几何学习的入门之径。
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是: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是:对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理解。
由于本节课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学生容易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关系产生困惑,原因是不理解两者缺一都将扩大概念的外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曲线上的点的坐标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2.初步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3.学会根据已学知识为切入点,引起关注,引发数学思考进而分析、判断、归纳结论4.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的引入,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解和曲线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认识;2.在形成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的教学中,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3.能用所学集合知识理解新的概念,从中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发展应用意识。
三、情感目标:1.以现实生活中飞逝的流星,雨后的彩虹,从古代的石拱桥到现代繁华都市的立交桥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曲线与方程的兴趣。
通过两个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2.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法分析】本节课从问题引入→推广→得概念→概念挖掘深化→具体应用的思考,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研究者,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所用到的数学方法和涉及的数学思想也得以领会,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又可以培养其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 2.1曲线与方程同步教案(基础)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数学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共()次课课时:2 课时教学课题人教版选修2-1第二章 2.1曲线与方程同步教案(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曲线轨迹方程难点:曲线与方程关系与联系教学过程(一)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知识梳理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做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2,0).问题1:平面上任一点P(x,y)到A的距离是多少?提示:|P A|=x-22+y2.问题2:平面上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x,y)满足的方程是什么?提示:x-22+y2=x+22+y2.问题3: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提示:轨迹是一条直线.1.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2.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正确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定义中两个条件是轨迹性质的体现.条件“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阐明曲线上没有坐标不满足方程的点,也就是说曲线上所有的点都适合这个条件而无一例外(纯粹性);而条件“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阐明符合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而毫无遗漏(完备性).(2)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指定曲线的方程,一条曲线是否为所给定方程的曲线的依据,缺一不可.从逻辑知识来看:第一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充分条件.因此,在判断或证明f(x,y)=0为曲线C的方程时,必须注意两个条件同时成立.例题精讲[例1]分析下列曲线上的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之间的关系;(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5之间的关系;(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y=0之间的关系.巩固训练1.命题“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是真命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f (x ,y )=0的曲线是C B .方程f (x ,y )=0的曲线不一定是C C .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D .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 2.方程4x 2-y 2+6x -3y =0表示的图形是( ) A .直线2x -y =0 B .直线2x +y +3=0C .直线2x -y =0或直线2x +y +3=0D .直线2x +y =0和直线2x -y +3=0例题精讲[例2] 已知方程x 2+(y -1)2=10.(1)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 (2)若点M (m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m 的值.巩固训练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 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 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4.如果曲线ax 2+by 2=4过A (0,-2),B (12,3),则a =________,b =________.5.若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R),求k 的取值范围.例题精讲[例3] 已知圆C :x 2+(y -3)2=9,过原点作圆C 的弦OP ,求OP 中点Q 的轨迹方程.巩固训练6.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A(4,2),底边一个端点是B(3,5),求另一个端点C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的轨迹是什么.7.已知△ABC,A(-2,0),B(0,-2),第三个顶点C在曲线y=3x2-1上移动,求△ABC的重心的轨迹方程.【方法技巧】1.求曲线的方程时,若题设条件中无坐标系,则需要恰当建系,要遵循垂直性和对称性的原则,即借助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系,借助图形的对称性建系.一方面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另一方面能使求出的轨迹方程形式简洁.2.求曲线的方程与求轨迹是有不同要求和区别的,若是求轨迹,则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还要说明和讨论所求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即说出图形的形状、位置等.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点M 在曲线y 2=4x 上”是“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y =-2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如图,图形的方程与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3.一动点C 在曲线x 2+y 2=1上移动时,它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 .(x +3)2+y 2=4 B .(x -3)2+y 2=1 C .(2x -3)2+4y 2=1D .(x +32)2+y 2=14.方程x 2+y 2-3x -2y +k =0表示的曲线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k =________.5.已知点A (-2,0),B (3,0),动点P (x ,y )满足P A ―→·PB ―→=x 2,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6.求方程(x +y -1)x -y -2=0表示的曲线. 【能力提升】7.已知A (-1,0),B (2,4),△ABC 的面积为10,则动点C 的轨迹方程是( )A.4x-3y-16=0或4x-3y+16=0B.4x-3y-16=0或4x-3y+24=0C.4x-3y+16=0或4x-3y+24=0D.4x-3y+16=0或4x-3y-24=08.过点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若l1交x轴于A点,l2交y轴于B点,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星火教育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女年级高二学科数学授课教师贺老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共()次课课时:2 课时教学课题人教版选修2-1第二章 2.1曲线与方程(基础)同步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曲线轨迹方程难点:曲线与方程关系与联系教学过程(二)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知识梳理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做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2,0).问题1:平面上任一点P(x,y)到A的距离是多少?提示:|P A|=x-22+y2.问题2:平面上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x,y)满足的方程是什么?提示:x-22+y2=x+22+y2.问题3: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提示:轨迹是一条直线.1.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2.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方程.(2)通过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正确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定义中两个条件是轨迹性质的体现.条件“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阐明曲线上没有坐标不满足方程的点,也就是说曲线上所有的点都适合这个条件而无一例外(纯粹性);而条件“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阐明符合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而毫无遗漏(完备性).(2)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指定曲线的方程,一条曲线是否为所给定方程的曲线的依据,缺一不可.从逻辑知识来看:第一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充分条件.因此,在判断或证明f(x,y)=0为曲线C的方程时,必须注意两个条件同时成立.例题精讲[例1]分析下列曲线上的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之间的关系;(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5之间的关系;(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y=0之间的关系.巩固训练1.命题“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是真命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方程f(x,y)=0的曲线是CB .方程f (x ,y )=0的曲线不一定是C C .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D .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 2.方程4x 2-y 2+6x -3y =0表示的图形是( ) A .直线2x -y =0 B .直线2x +y +3=0C .直线2x -y =0或直线2x +y +3=0D .直线2x +y =0和直线2x -y +3=0例题精讲[例2] 已知方程x 2+(y -1)2=10.(1)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 (2)若点M (m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m 的值.巩固训练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 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 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4.如果曲线ax 2+by 2=4过A (0,-2),B (12,3),则a =________,b =________.5.若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R),求k 的取值范围.例题精讲[例3] 已知圆C :x 2+(y -3)2=9,过原点作圆C 的弦OP ,求OP 中点Q 的轨迹方程.巩固训练6.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是A(4,2),底边一个端点是B(3,5),求另一个端点C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的轨迹是什么.7.已知△ABC,A(-2,0),B(0,-2),第三个顶点C在曲线y=3x2-1上移动,求△ABC的重心的轨迹方程.【方法技巧】1.求曲线的方程时,若题设条件中无坐标系,则需要恰当建系,要遵循垂直性和对称性的原则,即借助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系,借助图形的对称性建系.一方面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另一方面能使求出的轨迹方程形式简洁.2.求曲线的方程与求轨迹是有不同要求和区别的,若是求轨迹,则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还要说明和讨论所求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即说出图形的形状、位置等.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点M在曲线y2=4x上”是“点M的坐标满足方程y=-2x”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如图,图形的方程与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3.一动点C 在曲线x 2+y 2=1上移动时,它和定点B (3,0)连线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是( )A .(x +3)2+y 2=4B .(x -3)2+y 2=1C .(2x -3)2+4y 2=1D .(x +32)2+y 2=1 4.方程x 2+y 2-3x -2y +k =0表示的曲线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k =________.5.已知点A (-2,0),B (3,0),动点P (x ,y )满足P A ―→·PB ―→=x 2,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6.求方程(x +y -1)x -y -2=0表示的曲线.【能力提升】7.已知A (-1,0),B (2,4),△ABC 的面积为10,则动点C 的轨迹方程是( )A .4x -3y -16=0或4x -3y +16=0B .4x -3y -16=0或4x -3y +24=0C.4x-3y+16=0或4x-3y+24=0D.4x-3y+16=0或4x-3y-24=08.过点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若l1交x轴于A点,l2交y轴于B点,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答案:.[例1][思路点拨]按照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进行分析.[精解详析](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2的解;但以方程|x|=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因此,|x|=2不是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方程.(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5,但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 =5.(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 +y =0;反之,以方程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的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y =0.1.解析:“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但“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在曲线C 上,故A 、C 、D 都不正确,B 正确.答案:B2.解析:方程可化为(2x -y )(2x +y +3)=0,即2x -y =0或2x +y +3=0.∴表示两条直线2x -y =0或2x +y +3=0.答案:C[例2] [精解详析] (1)∵12+(-2-1)2=10,(2)2+(3-1)2=6≠10,∴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2)∵点M (m 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x =m 2,y =-m 适合上述方程, 即(m 2)2+(-m -1)2=10.解之得m =2或m =-185, ∴m 的值为2或-185. 3.解析:将M 点的坐标代入直线l 、曲线C 的方程验证可知点M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答案:B4.解析:曲线过A (0,-2),B (12,3)两点, ∴A (0,-2),B (12,3)的坐标就是方程的解. ∴⎩⎪⎨⎪⎧4b =4,14a +3b =4,∴b =1,a =4. 答案:4 15.解:∵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2+a 2+2a +k =0.∴k =-2a 2-2a =-2(a +12)2+12. ∴k ≤12, ∴k 的取值范围是(-∞,12]. [例3] [思路点拨] 关键是寻找Q 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可以考虑圆的几何性质,如CQ ⊥OP ,还可考虑Q 是OP 的中点.[精解详析] 法一:(直接法)如图,因为Q 是OP 的中点,所以∠OQC =90°.设Q (x ,y ),由题意,得|OQ |2+|QC |2=|OC |2,即x 2+y 2+[x 2+(y -3)2]=9,所以x 2+(y -32)2=94(去掉原点). 法二:(定义法)如图所示,因为Q 是OP 的中点,所以∠OQC =90°,则Q 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故Q点的轨迹方程为x 2+(y -32)2=94(去掉原点). 法三:(代入法)设P (x 1,y 1),Q (x ,y ),由题意,得 ⎩⎨⎧ x =x 12,y =y 12,即⎩⎪⎨⎪⎧x 1=2x ,y 1=2y . 又因为x 21+(y 1-3)2=9,所以4x 2+4(y -32)2=9, 即x 2+(y -32)2=94(去掉原点). 6.解:设动点C 的坐标为(x ,y ).∵△ABC 为以A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AB |=|AC |,∴(x -4)2+(y -2)2=(4-3)2+(2-5)2,即(x -4)2+(y -2)2=10(x ≠3,5).所以点C 的轨迹方程为(x -4)2+(y -2)2=10,它表示以(4,2)为圆心,以10为半径且去掉(3,5),(5,-1)的圆.7.解:设△ABC 的重心为G (x ,y ),顶点C 的坐标为(x 1,y 1).由重心坐标公式得⎩⎨⎧ x =-2+0+x 13,y =0-2+y 13,∴⎩⎪⎨⎪⎧x 1=3x +2,y 1=3y +2.代入y 1=3x 21-1,得 3y +2=3(3x +2)2-1.∴y =9x 2+12x +3即为所求轨迹方程.1.解析:∵y =-2x ≤0,而y 2=4x 中y 可正可负,∴点M 在曲线y 2=4x 上,但M 不一定在y =-2x 上.反之点M 在y =-2x 上时,一定在y 2=4x 上.答案:B2.解析:A 中方程x 2+y 2=1表示的是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故A 错;B 中方程x 2-y 2=0可化为(x -y )(x +y )=0,表示两条直线x -y =0,x +y =0,故B 错;C 中方程lg x +lg y =1可化得y =1x(x >0),此方程只表示第一象限的部分,故C 错;D 中的方程y =|x |去绝对值得y =⎩⎪⎨⎪⎧x ,x ≥0,-x ,x <0,表示两条射线,所以D 正确. 答案:D3.解析:设动点C 的坐标为(x 0,y 0),P 点坐标为(x ,y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x =x 0+32,y =y 0+02, 即x 0=2x -3,y 0=2y .又动点C (x 0,y 0)在曲线x 2+y 2=1上,∴(2x -3)2+4y 2=1.答案:C4.解析:由两点式,得直线AB 的方程是y -04-0=x +12+1, 即4x -3y +4=0,线段AB 的长度|AB |=(2+1)2+42=5.设C 的坐标为(x ,y ),则12×5×|4x -3y +4|5=10, 即4x -3y -16=0或4x -3y +24=0.答案:B5.解析:若曲线过原点,则(0,0)适合曲线的方程,即有k =0.答案:06.解析: uu u r PA =(-x -2,-y ),uu u rPB =(3-x ,-y ), 则uu u r PA ·uu u rPB =(-x -2)(3-x )+(-y )2=x 2,化简得y 2=x +6.答案:y 2=x +67.解:(x +y -1)x -y -2=0写成 ⎩⎪⎨⎪⎧ x +y -1=0,x -y -2≥0,或x -y -2=0.由⎩⎪⎨⎪⎧ x +y -1=0,x -y -2≥0,得⎩⎪⎨⎪⎧ x +y -1=0,x ≥32,∴⎩⎪⎨⎪⎧ x +y -1=0,x -y -2≥0,表示射线x +y -1=0(x ≥32),∴原方程表示射线x +y -1=0(x ≥32)或直线x -y -2=0.8.解:法一:如图,设点M 的坐标为(x ,y ).∵M 为线段AB 的中点,∴A 点坐标是(2x,0),B 点坐标是(0,2y ).∵l 1,l 2均过点P (2,4),且l 1⊥l 2,∴P A ⊥PB .当x ≠1时,k P A ·k PB =-1.而k P A =4-02-2x =21-x ,k PB =4-2y 2-0=2-y1,∴21-x ·2-y1=-1.整理,得x +2y -5=0(x ≠1).当x =1时,A ,B 点的坐标分别为(2,0),(0,4),∴线段AB 的中点坐标是(1,2),它满足方程x +2y -5=0.综上所述,点M 的轨迹方程是x +2y -5=0.法二:设M 的坐标为(x ,y ),则A ,B 两点坐标分别是(2x,0),(0,2y ).连接PM ,如图.∵l 1⊥l 2,∴2|PM |=|AB |.而|PM |=(x -2)2+(y -4)2,|AB |=(2x )2+(2y )2,∴2(x -2)2+(y -4)2=4x 2+4y 2.化简,得x +2y -5=0,即为所求轨迹方程.法三:∵l 1⊥l 2,OA ⊥OB ,∴O ,A ,P ,B 四点共圆,且该圆的圆心为M .∴|MP |=|MO |.∴点M 的轨迹为线段OP 的中垂线. ∵k OP =4-02-0=2,OP 的中点坐标为(1,2), ∴点M 的轨迹方程是y -2=-12(x -1), 即x +2y -5=0.。
曲线与方程的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引入部分
前面学习了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抛物线、椭圆、双曲线的定义以及方程,并用方程结合图像对他们的性质进行研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般地,曲线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呢?
按某种规律运动
点 曲线
坐一一
标一一
系对对
应应
数对 的制约条件方程
总结五种曲线和方程特点
特一
殊般
到
曲线与方程关系
用框架图揭示曲线与方程的本质关系,使学生充分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曲线和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地位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的概念,是坐标法的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难点: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已知的曲线及其方程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
2.了解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并会求简单曲线的方程.
三、教学过程
新课部分
1.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一般地,在直角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那么曲线C叫做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叫做曲线C的方程。
注:曲线的方程常称为满足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
①建系设点
பைடு நூலகம்②找关系(等式)
③坐标化(代数化)
④化简
⑤检验
课堂练习
1.设 两点的坐标是 , ,若动点 满足 ,求动点 的轨迹方程。
学生完成
教师点拨
指出验证的条件限制
双重性
例题辨析
教学设计1:2.1.1 曲线与方程
2.1.1曲线与方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定义,并结合具体例子对定义进行解释.可以求出简单曲线的方程,画出简单方程的曲线.2、过程与方法:把自己在理解或解决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困难或者教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获得更好的理解和方法的改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理解方程的解与曲线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对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在必修2中我们过直线和圆,然而直线和圆我们在初中都做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那么,与初中相比,高中研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借助直线或圆的方程我们都研究过哪些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用解析的方法,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如平行、相交、重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从如下几个方面做总结提升:第一,对比初、高中对直线和圆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的问题都是相似的,但是研究的方法不同.初中是借助平面几何图形复杂的推理论证解决问题,而高中是利用方程,凭借几条简单的数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的.第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方程的作用很强大,利用方程我们可以研究更多的几何图形(曲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会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本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般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曲线、方程两个不同领域的对象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二.思考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问题1:直线x=5上的点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对吗?提示:对.问题2: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的点都在直线x=5上,对吗?提示:不对,还可能在直线x=-5上.问题3: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直线x=±5.三.抽象概括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做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正确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定义中两个条件是轨迹性质的体现.条件“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阐明曲线上没有坐标不满足方程的点,也就是说曲线上所有的点都适合这个条件而无一例外(纯粹性);而条件“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阐明符合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而毫无遗漏(完备性).(2)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指定曲线的方程,一条曲线是否为所给定方程的曲线的依据,缺一不可.从逻辑知识来看:第一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充分条件.因此,在判断或证明f(x,y)=0为曲线C的方程时,必须注意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四.例题分析及练习[例1]分析下列曲线上的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之间的关系;(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5之间的关系;(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y=0之间的关系.[思路点拨]按照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进行分析.[精解详析](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2的解;但以方程|x|=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因此,|x|=2不是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方程.(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5,但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5.(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 +y =0;反之,以方程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的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y =0.[感悟体会](1)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2)判断方程表示什么曲线,要对方程适当变形.变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原方程的等价性,否则变形后的方程表示的曲线就不是原方程的曲线.另外,变形的方法还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训练题组11.命题“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是真命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方程f (x ,y )=0的曲线是CB .方程f (x ,y )=0的曲线不一定是CC .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D .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解析:“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但“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在曲线C 上,故A 、C 、D 都不正确,B 正确.答案:B2.方程4x 2-y 2+6x -3y =0表示的图形是( )A .直线2x -y =0B .直线2x +y +3=0C .直线2x -y =0或直线2x +y +3=0D .直线2x +y =0和直线2x -y +3=0 解析:方程可化为(2x -y )(2x +y +3)=0,即2x -y =0或2x +y +3=0.∴表示两条直线2x -y =0或2x +y +3=0.答案:C[例2] 已知方程x 2+(y -1)2=10.(1)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若点M (m 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m 的值. [思路点拨] 对于(1),只需判断点P ,Q 的坐标是否满足方程即可;对于(2),就是把点M 的坐标代入方程,从而得到关于m 的方程,进而求出m 的值.[精解详析] (1)∵12+(-2-1)2=10,(2)2+(3-1)2=6≠10,∴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2)∵点M (m 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x =m 2,y =-m 适合上述方程,即(m 2)2+(-m -1)2=10.解之得m =2或m =-185,∴m 的值为2或-185. [感悟体会](1)判断点是否在某个方程表示的曲线上,就是检验该点的坐标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适合方程.若适合方程,就说明点在曲线上;若不适合,就说明点不在曲线上.(2)已知点在某曲线上,可将点的坐标代入曲线的方程,从而可研究有关参数的值或范围问题.训练题组2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解析:将M 点的坐标代入直线l 、曲线C 的方程验证可知点M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答案:B4.如果曲线ax 2+by 2=4过A (0,-2),B (12,3),则a =________,b =________. 解析:曲线过A (0,-2),B (12,3)两点, ∴A (0,-2),B (12,3)的坐标就是方程的解.∴⎩⎪⎨⎪⎧4b =4,14a +3b =4,∴b =1,a =4. 答案:4 15.若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R),求k 的取值范围.解:∵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2+a 2+2a +k =0.∴k =-2a 2-2a =-2(a +12)2+12.∴k ≤12,∴k 的取值范围是(-∞,12]. 五.课堂小结与归纳1.求曲线的方程时,若题设条件中无坐标系,则需要恰当建系,要遵循垂直性和对称性的原则,即借助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系,借助图形的对称性建系.一方面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另一方面能使求出的轨迹方程形式简洁.2.求曲线的方程与求轨迹是有不同要求和区别的,若是求轨迹,则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还要说明和讨论所求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即说出图形的形状、位置等.六.当堂训练1.“点M 在曲线y 2=4x 上”是“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y =-2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y =-2x ≤0,而y 2=4x 中y 可正可负,∴点M 在曲线y 2=4x 上,但M 不一定在y =-2x 上.反之点M 在y =-2x 上时,一定在y 2=4x 上.答案:B2.如图,图形的方程与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A 中方程x 2+y 2=1表示的是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故A 错;B 中方程x 2-y 2=0可化为(x -y )(x +y )=0,表示两条直线x -y =0,x +y =0,故B 错;C 中方程lg x +lg y =1可化得y =1x(x >0),此方程只表示第一象限的部分,故C 错;D 中的方程y =|x |去绝对值得y =⎩⎪⎨⎪⎧x ,x ≥0,-x ,x <0,表示两条射线,所以D 正确. 答案:D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解析:选B.将M (2,1)代入直线l 和曲线C 的方程,由于2+1-3=0,(2-3)2+(1-2)2=2,所以点M 既在直线l 上又在曲线C 上,故选B.4.直线x -y =0与曲线xy =1的交点是( )A .(1,1)B .(-1,-1)C .(1,1)、(-1,-1)D .(0,0)解析:选C.由⎩⎪⎨⎪⎧ y =x ,xy =1,得⎩⎪⎨⎪⎧ x =1y =1或⎩⎪⎨⎪⎧x =-1,y =-1. 5.方程x +|y -1|=0表示的曲线是( )解析:选B.方程x +|y -1|=0可化为|y -1|=-x ≥0,∴x ≤0,因此选B.6.若点P (2,-3)在曲线x 2-ky 2=1上,则实数k =________.解析:将P (2,-3)代入曲线方程得4-9k =1,∴k =13.答案:137.给出下列结论:①方程y x -2=1表示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 ②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的方程为y =2;③方程(x 2-4)2+(y 2-4)2=0表示四个点.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解析:①不正确.方程等价于y =x -2(x ≠2),∴原方程表示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但除去点(2,0);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的方程应是|y -0|=2,即y =2或y =-2,故②不正确;对于③,原方程可化为⎩⎪⎨⎪⎧ x 2-4=0y 2-4=0,即⎩⎪⎨⎪⎧x =±2y =±2,∴方程表示四个点,所以③正确.答案:③8.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x =4-y 2,说明曲线C 是什么样的曲线,并求该曲线与y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解:由x =4-y 2,得x 2+y 2=4.又x ≥0,∴方程x = 4-y 2表示的曲线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右半圆,从而该曲线C 与y 轴围成的图形是半圆,其面积S =12π·4=2π,所以所求图形的面积为2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2.1《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2.1曲线与方程2.1.1曲线与方程(杨军君)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3.学会根据已有的情景资料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学习重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三)学习难点怎样利用定义验证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二、教学设计(一)预习任务设计1.预习任务(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34页至第35页.(2)想一想:什么是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3)写一写:以前学习过的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2.预习自测1.如果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0F x y=,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C的方程是(,)0F x y=B.方程(,)0F x y=的曲线是CC.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的点不在曲线C上D.坐标满足(,)0F x y=的点在曲线C上【知识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解题过程】利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判断,条件中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x y都是方程(,)0F x y=的解,满足了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条件,而且阐明曲线C上没有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的点,故C正确.【思路点拨】有关曲线方程与方程曲线应正确理解概念的两方面内容.【答案】C(二)课堂设计1. 新知讲解探究一结合实例,认识曲线与方程●活动①归纳提炼概念在本节课之前,我们研究过直线的各种方程,建立了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同时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也表示着一条直线.引例1:作出方程x-y=0表示的直线.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再一次从直观上深刻体会:必须同时满足:(1)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和(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直线上的点,即方程的解的集合与直线上所有点的集合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那么直线(图形)方程(数量)变式:作出函数2xy=的图象.类比方程2xy=与如图所示的抛物线.这条抛物线是否与这个二元方程2xy=也能建立这种对应关系呢?(按照例1的分析方式的得出答案是肯定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2020年最新]
曲线与方程教材分析:曲线属于“形”的范畴,方程则属于“数”的范畴,它们通过直角坐标系而联系在一起,曲线的方程是曲线几何的一种代数表示,方程的曲线则是代数的一种几何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可由它的坐标来表示,而曲线是点的轨迹,所以曲线可用含x、y的方程来表示。
“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的统一,为“依形判数”和“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曲线与方程的相互转化,是数学方法论上的一次飞跃。
由于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内容,因而学生用解析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只有透彻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意义,才能算是寻得了解析几何学习的入门之径。
求曲线与方程的问题,也贯穿了这一章的始终,所以应该认识到,本节内容是解析几何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中提出的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它既是对以前学过的函数及其图象、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等数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学习圆锥曲线的理论基础,它贯穿于研究圆锥曲线的全过程,根据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方程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是几何的研究实现了代数化。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在本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曲线与方程学情分析:新课标强调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结论的发展背景,过程和本质,揭示人们探索真理的道路。
同时结合高二学生特点,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集合和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和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孕育在其中的思想,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为突破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定义的难点,选择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最邻近“直线的方程”,“ 圆的方程”入手,以集合相等,辅助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进一步强化了概念理解的深刻性。
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
曲线与方程课标分析"圆锥曲线与方程"是选修课程系列1选修1-1和系列2选修2-1中的内容,其中选修1-1是为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选修2-1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曲线与方程教材分析:曲线属于“形”的范畴,方程则属于“数”的范畴,它们通过直角坐标系而联系在一起,曲线的方程是曲线几何的一种代数表示,方程的曲线则是代数的一种几何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可由它的坐标来表示,而曲线是点的轨迹,所以曲线可用含x、y的方程来表示。
“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的统一,为“依形判数”和“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曲线与方程的相互转化,是数学方法论上的一次飞跃。
由于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内容,因而学生用解析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只有透彻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意义,才能算是寻得了解析几何学习的入门之径。
求曲线与方程的问题,也贯穿了这一章的始终,所以应该认识到,本节内容是解析几何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中提出的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它既是对以前学过的函数及其图象、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等数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学习圆锥曲线的理论基础,它贯穿于研究圆锥曲线的全过程,根据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方程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是几何的研究实现了代数化。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在本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曲线与方程学情分析:新课标强调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结论的发展背景,过程和本质,揭示人们探索真理的道路。
同时结合高二学生特点,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集合和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和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孕育在其中的思想,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为突破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定义的难点,选择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最邻近“直线的方程”,“ 圆的方程”入手,以集合相等,辅助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进一步强化了概念理解的深刻性。
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
曲线与方程课标分析"圆锥曲线与方程"是选修课程系列1选修1-1和系列2选修2-1中的内容,其中选修1-1是为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选修2-1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2.1 教学设计 《曲线与方程》(人教A版)
2.1.1 曲线与方程前面我们研究了直线与圆的方程,讨论了这些曲线和相应的方程的关系。
下面进一步研究一般曲线和方程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曲线的概念,会确定哪些点属于曲线和曲线上有哪些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2、在确定曲线和各点的关系之后,再进一步学会列曲线方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曲线的概念,会确定哪些点属于曲线和曲线上有哪些点。
【教学难点】在确定曲线和各点的关系之后,再进一步学会列曲线方程。
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回顾1.经过点P(0,b)和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2.在直角坐标系中,平分第一、三象限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3.圆心为C(a,b) ,半径为r的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想一想探究一:坐标系中,平分第一、三象限的直线方程是x-y=0直线上的点与方程x-y=0的解有什么关系?探究二:圆心为C(a,b) ,半径为r的圆C的方程为:(x-a)2+(y-b)2=r2圆上的点与该方程的解有什么关系?三、新课导入定义: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四、归纳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设 M (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 f(x,y)=0的解,证明点 M (x0,y0)在曲线C上.五、练习题练习1:下列各题中,下图各曲线的曲线方程是所列出的方程吗?为什么?(1)曲线C为过点A(1,1),B(-1,1)的折线(如图(1))其方程为(x-y)(x+y)=0;(2)曲线C是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其方程为 x+ √y=0;(3)曲线C是Ⅰ, Ⅱ象限内到x轴,y轴的距离乘积为1的点集其方程为y= 1/ |x| 。
2.1曲线与方程 教学设计 教案概要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作简单的判断与推理;
过程与方法
1.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掌握形数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以及坐标法、待定系数法等常用的数学方法;
2.体会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合情推理、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主动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有关概念与相互联系
【教学难点】:定义中规定两个关系(纯粹性和完备性)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曲线与方程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1、曲线与方程的关系
2、如何证明、判断曲线为方程的曲线,方程为曲线的方程
曲线上的点所组成的集合与方程的解所组成的集合有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掌握如何建立坐标系。
[2]依据已知罗列方程。
[3]理解方程验证的意义及方法。
[4]通过学习研究概括曲线的性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坐标系、依据已知列方程。
教学难点:平面几何到方程式的转换。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回答,我们上节课学
了什么内容?
【板书】
轨迹方程:一条曲线可以看成动点依据某种条件运动的轨迹,所以曲线的方程
又常称为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方程。
曲线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与方程F(x,y)=0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1)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
(2)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
那么,曲线C叫做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叫做曲线C的方程。
2 新知介绍
[1]依据曲线求方程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以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如何根据曲线来构建方程。
那么第一个问题是“曲线”以何种形式出现?
【生】讨论回答
【师】“曲线”一般都是描述性的,具有某种或某些几何意义。
【板书】
“曲线的由来”:语言描述,具有一定的几何意义。
[2]构建坐标系、列方程
【师】方程离不开坐标系,那么建立坐标系就是必须且必要的了,怎么建立坐
标系呢?建立坐标系后如何依据题意列方程?
【生】讨论回答
【师】依据题意,见招拆招。
[3]例题研究
见书36页,并结合ppt,研究标准例题。
[4]小结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如何根据曲线建立方程的一般过程现在总结如下:
◎分析题目,对曲线首先有个直观的了解
◎建立坐标系
◎依据题意列方程
◎化简并检验
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
1、到X轴的距离等于2的点所组成的直线的方程是Y=2吗?为什么?
2、求与Y轴的距离等于4的点的轨迹方程。
3、已知点M与X轴的距离和它与点F(0,4)的距离相等,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对称性。
4、已知点B(-2,1)和点C(3,2),直角三角形ABC以BC为斜边,求直角
顶点A的轨迹方程。
5、已知点M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等于常数K(K>0),求点M 的轨迹方程,并根据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
6、已知两个定点A,B的距离为6,动点M满足条件,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错,应该是Y=2 和 Y=-2.
2、X=4 和 X =-4.
3、设曲线上的点坐标为(x,y)
则
经过化简得:
4、经过分析已知件,我们可以判断这样的点,都在以(1/2 ,3/2)为圆心,以半径为的
圆上,且不包括(-2,1)和(3,2)两点。
所以我们可以写出圆的方程
5、依据题意建立坐标系,以两条垂直直线作为坐标轴
设点M(x,y)
依据题意列方程
所以曲线是以(0,0)为圆心,半径的圆。
6、依题意建立坐标系,以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直线AB为X轴,AB的中垂线为Y轴,那么A(-3,0),B(3,0)
设M点坐标(x,y)
则2(-3-x)(3-x)+2(-y)(-y)=-1
化简整理得:
课堂小结
1、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
2、完成书上的课后习题
板书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轨迹方程:一条曲线可以看成动点依据某种条件运动的轨迹,所以曲线的方程
又常称为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方程。
曲线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与方程F(x,y)=0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1)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
(2)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
那么,曲线C叫做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叫做曲线C的方程。
二、依据曲线求方程、构建坐标系、列方程
1、“曲线的由来”:语言描述,具有一定的几何意义。
2、依据题意,见招拆招。
三、注意问题
1、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2、列方程
3、化简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