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大自然的色彩》教案教学内容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课程,具体章节为《大自然的色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及其来源,观察和描绘大自然的色彩变化,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色彩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其来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观察、感知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湿巾等。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湿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讨论大自然中的颜色,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和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片树叶为例,讲解色彩的来源和变化。
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颜料等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物品进行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4. 分组讨论与创作(10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色彩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并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色彩。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绿色:树叶、草地蓝色:天空、海洋黄色:阳光、麦田红色:花朵、果实2. 色彩的来源与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自己喜欢的大自然景色。
要求: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发挥想象力,完成一幅大自然的画作。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完成一幅具有个性的画作。
2. 作业题目:收集大自然的色彩。
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收集不同颜色的物品,如树叶、花朵等。
答案:将收集到的色彩物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色彩认知、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进步。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课程,主要围绕“大自然的色彩”展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三节“大自然的色彩”,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色彩,了解色彩的来源,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大自然中的各种色彩。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懂得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色彩的来源,学会运用色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色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有大自然色彩的图片、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画有大自然色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图片为例,讲解色彩的来源,如太阳、草地、花朵等。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彩色笔和调色板,在画纸上创作大自然的色彩。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彩色笔和调色板,在画纸上创作一幅大自然的色彩画。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太阳:黄色草地:绿色花朵:红色、橙色、紫色等2. 如何使用彩色笔和调色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运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出大自然中的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入程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明确性。
大自然的色彩初中美术教案

大自然的色彩初中美术教案第一篇:大自然的色彩初中美术教案大自然的色彩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能够了解光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美丽色彩带来的变化,感知大自然的色彩。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课本学习,通过欣赏,讨论等方法掌握相关色彩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好色彩作业。
(3)情感性目标:感受自然现象,大胆表现。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识别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感受并运用简单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
教学难点:表现方法的运用以及整体色彩的把握及创新表现。
教学资源:(1)教师:各种颜色彩纸、工具材料、板刷。
(2)学生:彩笔、各色彩纸、水粉色、有关春天色彩的图片材料。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引入表现大自然色彩诗词,例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课件播映或图片欣赏一些自然界的色彩现象,展示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同学们,你们觉得上面的图片美不美,他们是不是人工可以造出来的呢?对,他们是巧夺天工的,是鬼斧神工的,他们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二、设疑自探是啊,大自然总是以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展现出迷人的景象和绚烂的色彩。
可是夜色降临,色彩就隐匿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你留心过这一切吗?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由学习目标的指引你来留心一下在本节课你想知道的奥秘,并以提纲形式列出。
(出示学习目标)预设问题:色彩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作色调?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有什么样的感受?三、解疑合探先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内解决遗留问题,小组长注意做好圈点批注。
结合书上范图和刚刚欣赏过的课件,图片、组织学生围绕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现象进行讨论。
明确:明亮的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光色组成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由于各种物体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色光,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色彩。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色彩》,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色彩变化和搭配;学习运用不同颜色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命名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景物中的分布。
2. 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色彩变化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色彩变化,运用不同颜色表达感受。
重点:认识和命名基本色彩,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课件(自然景物图片)、挂图(基本色彩图卡)。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或教室内的自然景物,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色彩。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见过的色彩,进行互动交流。
2. 例题讲解(5分钟)(1)展示课件中的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和命名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
(2)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让幼儿了解色彩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
(2)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互动交流(5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组织幼儿互相评价,鼓励他们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色彩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自然景物图片:展示课件中的图片,标注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或附近的自然景物,用画笔记录下你最喜欢的色彩搭配。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色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大自然的色彩。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让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 讲解:向幼儿介绍不同季节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如春天的绿、夏天的红、秋天的黄和冬天的白。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大自然的色彩,如捡拾树叶、花瓣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季节大自然的色彩。
2. 材料:纸、画笔、水彩等,供幼儿绘画使用。
3. 环境:带幼儿到户外,接触大自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景色,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 讲解:向幼儿介绍不同季节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大自然的色彩,如捡拾树叶、花瓣等。
4. 绘画环节: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大自然色彩的认知。
3.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创作,了解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幼儿收集不同季节的自然物品,如树叶、花瓣、果实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加深对大自然色彩的认识。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大自然的色彩。
3.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 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
3. 关注幼儿的安全,户外活动时需确保幼儿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
八、教学延伸:1. 让幼儿尝试用大自然的色彩进行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2. 组织幼儿进行摄影活动,让他们用镜头捕捉大自然的色彩。
3. 开展大自然的色彩主题展示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的各种颜色,探索自然界中颜色的成因,了解色彩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色彩成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幼儿对色彩搭配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中颜色的成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彩色笔、画纸、调色板、颜料。
学具: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或室内植物,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见过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如蓝天、白云、绿草等。
(2)讲解颜色成因,如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吸收了部分光,反射出的光就是我们看到的颜色。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发放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颜色。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描述所画颜色的特点。
4. 色彩搭配与欣赏(10分钟)(1)教师展示色彩搭配的实例,如红配绿、蓝配黄等。
(2)让幼儿尝试自己搭配颜色,并讨论哪种搭配更美观。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花等2. 颜色成因太阳光照射,物体吸收与反射3. 色彩搭配红配绿、蓝配黄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
2.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至少三种颜色。
用彩色笔或水彩颜料完成。
作品美观,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颜色成因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探索自然界中的颜色,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不同色彩对情绪和身体的影响。
4.通过感性体验和创造性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PPT资料2.大自然的图片和素材3.五花八门的颜色道具4.色彩盘、画笔和颜料5.相关绘本故事书籍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色彩,并询问他们认为大自然的色彩有哪些。
2.教师通过不同纸张、布料、食物、塑料模具等与之相呼应的颜色道具,鼓励幼儿主动发言,尽可能多地描述每个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和形象。
实践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一起玩色彩板游戏,体验不同颜色给人的感受,并且体验颜色的混搭变化。
2.教师鼓励幼儿在色彩探究中发挥创造性,体验色彩变化之美。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尝试混合颜料,在白色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色彩环。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可以将自己感受到的不同色彩真实呈现出来。
拓展环节1.围绕大自然的色彩展开创作活动,让幼儿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2.通过阅读相关的绘本故事书籍,帮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色彩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3.通过比赛形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本次的教学活动中,幼儿们能够积极参与,对于大自然的颜色、色彩的认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色彩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多次鼓励幼儿多互动、多沟通,让幼儿对于自己展现的色彩作品能够充满信心与自豪。
同时,教师也从现象中寻找问题,帮助幼儿们认识到颜色道具的颜色并非上面贴标签那么简单,要认真领会每一个颜色之间的不同,以及混搭之后如何让思维更加自由地驰骋。
在策划本节课时,教师在精化目标时尤为重要。
在今后,需要更多考虑未来要带给幼儿的启示,以及需要扩展的内容和课程体验。
在今后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将会在设计的过程中思考细节点及错误的问题。
小学美术《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大自然色彩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调色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色彩的基本原理,如三原色混合形成间色。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举例:针对冷暖色调的难点,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经典画作,让学生分析冷暖色调的运用,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在观察大自然环节,教师可以提出具体观察任务,如“请大家观察树叶的边缘,发现其中的色彩变化”,帮助学生关注细节。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色彩搭配建议,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搭配方案,以达到画面和谐的效果。
四、教学流程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大自然色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间色、冷暖色调等,理解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和运用。
-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作,提高色彩画的表现力。
举例:讲解三原色和间色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树叶在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指导学生运用冷暖色调表现画面。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冷暖色调表现画面: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冷暖色调的运用,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细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能忽视某些色彩细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色彩美。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大自然的色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观察大自然中色彩的变化,探索色彩的形成原因,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大自然中的基本颜色,提高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中色彩变化的能力,激发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色彩的形成原因,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
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基本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图片、色卡、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水杯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窗外或室内植物的颜色,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色彩。
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见过的颜色,讨论色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5分钟)展示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讲解色彩的形成原因,如太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吸收了部分光线,反射出的光线就是物体的颜色。
3. 随堂练习(15分钟)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用画笔和水彩颜料调出大自然中的颜色,并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调色错误,指导绘画技巧。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2. 内容:大自然中的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紫色彩的形成原因:物体吸收阳光,反射出的光线实践活动:调色、绘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大自然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心中的大自然景象,运用课堂所学颜色和绘画技巧完成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需包含至少三种大自然中的颜色,画面内容丰富,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色彩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1. 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它们的代表物体。
2. 色彩的调配和变化。
3. 利用自然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
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彩色画纸,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调色盘,小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见过的颜色和物体。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色彩调配的基本方法,如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
演示如何利用这些颜色创作出美丽的画面。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位幼儿领取一张画纸,根据老师的指导,用彩笔进行色彩调配练习。
引导幼儿观察调配出的颜色,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4. 绘画创作(10分钟)以小组形式,让幼儿用画笔、水彩颜料在画纸上创作一幅大自然的画面。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颜色表现大自然的美丽。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
邀请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红色:玫瑰、苹果、太阳黄色:向日葵、香蕉、月亮蓝色:天空、大海、蓝莓2. 色彩调配: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大自然的色彩画。
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调配方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完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在色彩调配和绘画创作方面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7篇)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篇1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用较完整、具体的语言表述所见的色彩。
2、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的美。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难点:1、能发现自己身边的色彩。
2、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见的色彩。
教学准备:1、儿童经验基础: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色彩。
2、环境准备:幼儿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以提问引出课题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
1、教师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活动材料,观察画面中的事物。
2、观察画面一,并提问。
3、观察画面二,并提问。
4、观察画面三,并提问。
5、观察画面四,并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
6、教师进行总结。
三、寻找大自然的色彩。
1、教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寻找“美丽的东西”。
2、鼓励幼儿敏锐地发现美的事物。
3、引导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
有效语言设计:1、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4、你发现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颜色吗?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篇2一、课题:大自然的色彩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等知识,掌握运用色彩归纳方法描绘大自然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作品,联想,讨论色彩相关知识等过程,提高学生创作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探用色彩表达自己对美好实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色彩》,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观察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变化,运用不同颜色表现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其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大自然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变化,并运用色彩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颜色,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色彩。
2. 讲解:讲解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其特点,如绿色代表生机、蓝色代表宁静等。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找出不同的颜色,并尝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将它们表现出来。
4. 例题讲解:以一幅大自然的画为例,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大自然的色彩。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大自然的色彩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需包含至少三种不同的颜色,能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大自然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更多美丽的色彩,并将它们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大自然的色彩之美,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应注重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和拓展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户外活动、手工制作等方法,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不同颜色。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大自然的色彩。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大自然的图片、彩色画笔、手工纸等。
2. 环境准备:户外活动场地、手工制作桌椅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颜色,引导幼儿发现和描述不同颜色的植物、昆虫等。
2. 讲解与示范: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颜色,示范如何用彩色画笔描绘大自然的色彩。
3. 实践与指导:让幼儿用彩色画笔描绘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表达颜色。
4.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总结大自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不同颜色,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 幼儿在实践中能够正确使用彩色画笔,描绘大自然的色彩。
3. 幼儿对大自然的色彩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六、教学延伸1. 手工制作:让幼儿使用手工纸和其他材料制作彩色花朵或昆虫,加深对大自然色彩的理解和应用。
2. 故事阅读:通过阅读有关大自然色彩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理解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七、教学作业1. 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收集大自然中的颜色样本,如树叶、花朵等,并尝试用彩色画笔描绘。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颜色,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是否能够积极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色彩。
2. 教师应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大自然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颜色。
培养先生对大自然美丽颜色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培养先生运用任意颜色手腕表现简单颜色关系和颜色的能力。
培养先生运用言语文字表达个人对大自然颜色景象感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先生认真预备、积极参与本课学习,经过欣赏、讨论等方法掌握相关颜色基础知识,努力完成好颜色作业。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先生对大自然美丽颜色景象自动感觉,积极关注和热爱的态度;培养先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先生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表可达本人对美好事物的情感。
帮助先生逐渐建树随时发现和欣赏美好事物的高雅审美习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先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颜色手腕表达自然界的颜色关系和颜色,多方面领会用颜色表达的内心感受。
2、教学难点:使先生比较精确地把真实最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颜色关系。
3、观察和记忆颜色,能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并体验到活动- 1 -的乐趣。
4、表现方法的运用和全体颜色的把握及创新表现。
二、课前预备教师:课件、各种颜色彩纸、工具材料、优秀作业、有关颜色的图片材料。
先生:水彩笔、画纸、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桶等三、教学设计1、导入。
(1)教师说:经过课件欣赏一些自然界颜色景象。
激发先生的兴味,对本来的自然界的体验产生回忆,启发先生的想象。
2、展现图片。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大自然的画面。
(2)先生观察、记忆、想象,感受大自然的颜色。
3、交流。
(1)教师说:同学们,你描述一下大自然的颜色:诗词。
(2)教师启发先生除了绘画方法还可以经过音乐、诗歌、舞蹈等多种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春天,并组织先生讨论。
4、教师与先生一同欣赏大自然的颜色图片,并继续深深地感受。
(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用不同的颜色图片。
(2)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在我们的绘画作品中点、线、面是美术的最基本的言语,有了它们,我们的作品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自然的色彩》教案名称:大自然的色彩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色彩表达能力;2. 让幼儿能够感知和认识大自然中的不同色彩;3. 提升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1. 感知和辨认大自然中的不同色彩;2. 探索色彩对人类和自然的意义。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幼儿感知和辨认色彩;2. 绘画用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大自然色彩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引导幼儿发表对大自然色彩的感知和猜测。
二、探索(10分钟)1. 展示不同的水果或花朵,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颜色。
例如:苹果是红色的,橙子是橙色的。
2. 让幼儿通过闻闻香蕉、苹果、橙子等水果的气味,并描述鼻子能够感知的颜色。
3. 给幼儿展示一些用彩色纸张剪成的动物或植物,让幼儿连线正确的颜色与它们。
三、实践(20分钟)1. 给每位幼儿发放绘画用具和纸张,让幼儿自由绘画,鼓励他们使用多种色彩来表达大自然。
2. 引导幼儿观察课堂周围的植物和其他物品的颜色,并与他们在画中使用的颜色进行对比。
四、总结(5分钟)1.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与幼儿们一起欣赏和讨论。
2. 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大自然的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快乐。
五、延伸活动(10分钟)1. 带领幼儿到校园或周边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更多的自然色彩。
2. 让幼儿选择一种自然颜色,回到课堂上用绘画表达出他们对这种颜色的感受。
教学反思:1. 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感知和认识大自然中的不同色彩;2. 通过观察和绘画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色彩表达能力;3. 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提升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范文三篇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范文三篇大自然的色调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细致视察,用较完整、详细的语言表述所见的色调。
2.能发觉并观赏四周生活中的美。
3.能静谧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踊跃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开展连贯表述的实力。
重点难点:1.能发觉自己身边的色调2.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见的色调教学打算:1.儿童经历根底: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色调2.环境打算:幼儿活动材料教学过程:一、以提问引出课题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
1.老师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活动材料,视察画面中的事物。
2.视察画面一,并提问。
3.视察画面二,并提问。
4.视察画面三,并提问。
5.视察画面四,并提问,老师引导幼儿发觉不同。
6.老师进展总结。
三、找寻大自然的色调。
1.老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找寻漂亮的东西。
2.鼓舞幼儿敏锐地发觉美的事物。
3.引导幼儿体验发觉的乐趣。
4.引导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成果有效语言设计:1.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4.你发觉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觉身边的颜色吗?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耳闻目睹领会了大自然的漂亮,口头表达自己的视察所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大自然的色调教案篇2一、课题:大自然的色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等学问,驾驭运用色调归纳方法描绘大自然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赏作品,联想,探讨色调相关学问等过程,提高学生创作实践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探用色调表达自己对美妙实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长久爱好。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等学问的根底上,能够完成用色调归纳方法描绘大自然的作品或文字进展表达。
大班精品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精品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多彩世界》,详细内容涉及大自然的色彩认知、色彩搭配与应用。
主要章节包括:1.大自然的色彩认知;2.色彩搭配技巧;3.大自然色彩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知大自然的各种色彩,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技巧的掌握,大自然色彩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大自然的色彩认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颜料、画笔、画纸等。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色彩,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大自然的色彩认知、色彩搭配技巧,以及大自然色彩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颜料和画笔,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色彩搭配。
4. 例题讲解:以四季的色彩变化为例,讲解色彩的搭配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画作。
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认知2. 色彩搭配技巧3. 大自然色彩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搭配技巧,充分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有趣的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要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1)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色彩》,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了解颜色的来源,学会运用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绘画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了解颜色的来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图片、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湿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
2. 讲解颜色的来源(5分钟)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颜色是从大自然中来的,引导他们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3. 学习颜色的运用(5分钟)演示如何使用画笔和水彩颜料进行绘画创作,让幼儿观看并模仿。
4. 例题讲解(10分钟)给出一张大自然风景图片,现场示范如何运用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尝试运用颜色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2. 颜色的来源:大自然3. 绘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题,画一幅风景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需包含至少三种颜色,具有创意和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颜色的认知和运用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颜色,并进行绘画创作。
同时,可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红、黄、蓝三原色,了解色彩的混合规律,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观察、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色彩混合的基本规律,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色彩混合的规律,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培养色彩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图片、画纸、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抹布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让幼儿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特点,以大自然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如红色的花朵、黄色的麦田、蓝色的天空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尝试调出红、黄、蓝三原色,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4. 色彩感知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找颜色”的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与红、黄、蓝三原色相关的物品,增强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5. 创作环节(15分钟)引导幼儿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红色、黄色、蓝色三原色板书。
2. 色彩混合规律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大自然。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用红、黄、蓝三原色创作。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色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了解颜色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变化,探索色彩搭配与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提高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颜色在自然界中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知、感知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彩色画纸、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自然风光图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自然风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色彩。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大自然中的颜色变化,如四季变化、日出日落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模仿自然界中的颜色,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4. 小组讨论与创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幅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题的画作。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春天:绿色、粉色、黄色夏天:蓝色、绿色、紫色秋天:橙色、红色、黄色冬天:白色、灰色、蓝色2. 颜色变化原因四季变化日出日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画。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表现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色彩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一、学生分析:
本节课《大自然的色彩》的学习,学生之前有学习过一些的色彩基础知识,运用色彩
的感知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色彩联想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理解美术作品和创作
美术作品,本课就是要学生对丰富的色彩展开自由的联想,运用美术的手法个性化地
表达自己的想象,了解色彩的表达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
艺术内涵。
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2)过程与方法:欣赏----学习------感悟------动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感觉和热爱美好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的色彩知识,通过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学会色彩的表达。
教学难点: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把真是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这几首诗我们很熟悉,诗中美景令人神往,那么自然界中真的有这样的美景么?
2、创作、体验
课件演示:一组图片
日月轮回四季交替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魅力无穷。
让我们来分析图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色彩:近、中景秋天树叶的金黄、橘红,夹杂着一些灰紫色的矮小树木。
远处清澈的湖水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蓝色,湖边有墨绿色的塔松。
再远处依稀可见的淡灰紫色的远景,共同构成一派绚丽多彩的秋色。
提问:大家感受到这些丰富和美丽的色彩了吗?平时你们注意过身边的景色变化和色彩现象吗?
看看上面两幅例图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在黑夜里没有光线的情况下,这些色彩还有吗?
色彩产生的原理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色光合成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因为物体具有吸收和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性质,所以会呈现不同的彩色。
“练一练”
自选工具简单画出荷花的色彩关系:主要有大面积的绿色和粉色,但绿色右上角深一些,莲蓬稍发黄,下面的花蕊是土黄色的。
花瓣尖上粉色稍重,下方浅色调,是指色彩运用的总体倾向。
如红色调的晚霞、土黄色调的高原风景等。
(“调子”原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现一首音乐作品的“音高”,是支配乐曲的音调标准,如D大调、C大调等。
绘画借用这个名词,是因为它很方便,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幅作品的画面综合观感效果、色彩、明暗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综合效果。
如冷调、蓝灰调、金黄色调等。
色调常见于生活中且常用于设计和绘画中。
)
分析教材右页的四幅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进一步深化对色调的理解。
3、课堂练习
在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或作品,任选工具材料,简单画画色彩关系。
用简短评述的形式来描写自己画出的色彩作业,或写出对自然界美好色彩现象的感觉和印象,或是评价一幅绘画、一幅摄影作品。
4、展示作品
鼓励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
总结自己的制作方法。
自己评价,后师生共评。
五、评价与拓展
对学生作业的点评,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创造,针对不足提出恰当的建议。
评价应充分肯定。
我们学习了大自然的色彩,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以后会接触更多的色彩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色彩这个工具,描绘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并体会色彩带来的各种感受。
语言引导,让学生跟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加上美丽的图片,营造逼真的色彩世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的主动感觉和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