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引言: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秩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教案旨在介绍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了解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居住区规划的定义与意义(200字)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城市或乡村中的居住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合理规划和合理设计的过程。

它旨在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居住区规划的意义在于:1. 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舒适宜居的住宅区,提供清洁、安全、便利的生活条件。

2.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合理规划的居住区可以提供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3. 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提高城市形象:良好的居住区规划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400字)1. 合理布局原则: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合理确定居住区的位置和规模,避免过度集中或分散,确保居住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的协调发展。

2. 人性化设计原则:注重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感,合理设置公共空间、绿地和社区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商业和文化设施,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3.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居住区的生态效益。

4. 社区参与原则:鼓励居民参与居住区规划和管理,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住区的居民满意度和管理效益。

5. 经济可行原则:考虑居住区规划的经济可行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三、居住区规划的步骤与方法(600字)1. 调研与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居住区规划的背景、需求和问题,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规划提供依据。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明确居住区规划的目标和定位,确定规划的功能、规模、布局和风格等要素。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目标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二章:居住区规划布局2.1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类型2.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2.3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三章: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3.1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3.2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原则3.3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布局形式3.4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4.1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与要求4.2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4.3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形式4.4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概念与要求5.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设计原则5.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布局形式5.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6.1 生态环境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6.2 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6.3 居住区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方法6.4 居住区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第七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建筑风格7.1 建筑风格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7.2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基本原则7.3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设计方法7.4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人文关怀8.1 人文关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8.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原则8.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人文实践方法8.4 居住区规划设计人文案例分析第九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技术创新9.1 技术创新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9.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技术创新的应用9.3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的未来趋势9.4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案例分析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价与改进10.1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实践案例10.3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策略与措施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居住区规划实训课程设计

居住区规划实训课程设计

居住区规划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2. 使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各类要素,如道路、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居住区规划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居住区平面图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居住区规划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居住区规划实训项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居住区规划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 引导学生关注居住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在规划实践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训课程,侧重于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城市规划基础知识,但对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相对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熟练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居住区平面图;2. 能够独立分析居住区规划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 提高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居住区规划基本概念与原则- 居住区规划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如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等)2. 居住区规划要素及布局- 道路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住宅布局与户型设计3. 居住区规划法规与政策- 国家及地方居住区规划相关政策法规- 居住区规划标准与规范4. 居住区规划实践操作- CAD软件操作与应用- 居住区规划平面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5. 居住区规划实训项目- 项目背景与要求- 团队合作与分工- 项目实施与评估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居住区规划基本概念与原则2. 第2周:居住区规划要素及布局3. 第3周:居住区规划法规与政策4. 第4周:居住区规划实践操作(上)5. 第5周:居住区规划实践操作(下)6. 第6周:居住区规划实训项目教材关联性: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涵盖了教材中关于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部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要求1.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流程与步骤第二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环境的关系2.1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人文环境的关系2.3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4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第三章:居住区规划布局与形态3.1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3.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3.3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3.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居住区交通规划设计4.1 居住区交通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4.2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4.3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4.4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5.1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5.2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5.3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5.4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6.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配置标准6.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原则6.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要点与要求6.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七章: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设计7.1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7.2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7.3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7.4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八章: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设计8.1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8.2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8.3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8.4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九章: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设计9.1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9.2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9.3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9.4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10.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应用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10.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前景与发展趋势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估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与目的难点解析: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以及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提升居住区的品质和居住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授课计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授课计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将来从事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包括居住区规模、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设计等方面;2. 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包括AutoCAD、SketchUp、Revit等;3. 了解居住区规划的最新发展趋势,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理论部分(约40课时)居住区规划概述(1课时)居住区规模与布局(2课时)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3课时)景观设计(4课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课时)最新发展趋势(2课时)2. 实践部分(约20课时)首先,老师将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并给出设计方案。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建模和渲染。

其次,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设计思路和经验。

最后,学生将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和修改,以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

同时,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际案例和相关图片,以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此外,还将邀请业内专家进行讲座和分享,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五、评估方式与成绩评定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将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

期末考试将采用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最终成绩将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比例来确定。

六、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

同时,学生将了解居住区规划的最新发展趋势,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原理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Theor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2.0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占50%,考试占50%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建筑设计、住宅设计二、课程简介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比较理性的和理论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对居住区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居住区的构成及影响居住区组织与布局的各项因素;在这样的基础上,从规划结构和居住区各项要素的规划安排的角度来具体阐述居住区规划的各项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城市住宅区设计和居住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等。

并通过课程规划实践将居住区规划的理论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居住区的规划、房地产开发等工作,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This courseis designed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side ntial District Planningon the planning structure and the layou tto the residentialelements. Its teachingcontentand the tasks to the design and detailed planning of city residences are expected to be grasped by the student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经典的居住区规划组织理论、已经建成的居住区的规划特征及其使用的效果和当前居住区规划的实例及其规划方法等穿插在课程内容之中,并且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知识以及房地产开发的分析等有机地结合在课程的传授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经典理论和当今实际运用的动态发展形式。

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

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

居住区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居住区规划的设计流程和关键环节。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居住区规划特点,并分析其优缺点。

3. 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的规范要求,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和绘图技巧,进行居住区现状分析和规划布局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空间分析和决策能力,提出合理的居住区规划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沟通表达,完成居住区规划方案的展示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居住环境规划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关注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对规划设计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年级的地理学科课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

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绘图技能,但需提高规划设计和空间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居住区规划基本概念:介绍居住区规划的定义、目的和功能,使学生理解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地理》教材中关于居住区规划的相关内容。

2. 居住区规划原则与流程:讲解规划原则,如人性化、生态性、经济性等,以及规划设计的具体流程。

教材章节:《地理》教材中关于居住区规划原则与流程的相关内容。

3. 居住区类型与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如高层住宅区、低密度住宅区等,及其特点。

教材章节:《地理》教材中关于居住区类型与特点的相关内容。

4.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布局:教授如何进行现状分析、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章节:《地理》教材中关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布局的相关内容。

5. 居住区规划规范与法律法规:介绍我国居住区规划的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居住区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居住区规划能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出发,探讨如何实现一个理想的居住区。

一、人文环境的考虑一个理想的居住区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

首先,居住区的规划应该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如购物、教育、医疗等基本服务设施的配套。

其次,居住区应该注重社区建设,打造一个和谐、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最后,居住区的规划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保护,保留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文化活动场所,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居住区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居住区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居住区应该注重生态保护,采取合理的排水和垃圾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居住区规划还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

三、交通便捷的考虑交通便捷是一个现代居住区的重要特征。

居住区规划应该注重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居住区应该注重非机动车道和步行系统的建设,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此外,居住区规划还应该注重交通安全,合理划分道路和人行道,提供安全的交通环境。

四、灾害防治的考虑灾害防治是居住区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居住区规划应该注重防洪、防火等灾害的防治措施,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居住区规划还应该注重地质灾害的预防,避免选址在地震、滑坡等高风险区域。

同时,居住区规划还应该注重应急救援系统的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

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理想的居住区应该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住区规划应该注重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居住区规划还应该注重商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便捷的购物和娱乐场所,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分区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二)分区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微观作用
——城市规划师作用
1-3 “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
城市规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1-4 城市规划的编制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2
2城市规划的编制
2-1 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

《居住》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居住环境的相关知识,包括居住区的规划、建筑设计、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居住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居住区的基本概念和规划原则;(2)掌握住宅建筑的设计要求和要点;(3)认识到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居住区的规划2.1 居住区的概念与组成2.1.1 居住区的定义2.1.2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2.2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2.2.1 安全性原则2.2.2 舒适性原则2.2.3 经济性原则2.2.4 环境友好性原则2.3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2.3.1 案例一:居住区规划方案2.3.2 案例二:居住区规划方案2.4 练习与讨论第三章:住宅建筑设计3.1 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3.1.1 满足使用功能3.1.2 注重舒适性3.1.3 考虑经济性3.1.4 突出个性与美观3.2 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3.2.1 平面布局3.2.2 空间设计3.2.3 立面设计3.2.4 环境协调3.3 住宅建筑实例分析3.3.1 实例一:住宅建筑设计方案3.3.2 实例二:住宅建筑设计方案3.4 练习与讨论第四章: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4.1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1.1 居住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2 人类活动对居住环境的影响4.2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适应4.2.1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协调4.2.2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冲突与解决4.3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案例分析4.3.1 案例一:居住区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3.2 案例二:居住区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4 练习与讨论第五章:居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居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5.1.1 居住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5.1.2 居住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标5.2 居住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5.2.1 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措施5.2.2 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措施5.2.3 法律法规与政策方面的措施5.3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3.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居住环境中的应用5.3.2 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5.4 练习与讨论《居住》教学教案设计第六章:居住区规划的实施与评价6.1 居住区规划的实施6.1.1 规划编制与审批6.1.2 规划管理与监督6.1.3 规划实施案例分析6.2 居住区规划的评价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6.2.2 评价方法与技术6.2.3 居住区规划评价案例分析6.3 练习与讨论第七章: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7.1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的必要性7.1.1 应对社会发展的挑战7.1.2 满足人类需求的多样化7.1.3 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7.2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与途径7.2.1 理念创新7.2.2 技术创新7.2.3 功能创新7.3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案例分析7.3.1 案例一:创新住宅建筑设计方案7.3.2 案例二:创新住宅建筑设计方案7.4 练习与讨论第八章:居住区景观设计8.1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8.1.1 和谐性原则8.1.2 功能性原则8.1.3 美学原则8.1.4 可持续性原则8.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8.2.1 空间布局与分区8.2.2 植物配置与绿化8.2.3 景观设施与小品8.2.4 水体设计与利用8.3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8.3.1 案例一: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8.3.2 案例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8.4 练习与讨论第九章: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例分析9.1 国内典型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例9.1.1 实例一:新区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1.2 实例二:老城区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2 国际典型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例9.2.1 实例一:国外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2.2 实例二:国外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9.3 练习与讨论10.1.1 主要知识点回顾10.1.2 重点与难点解析10.2 课程拓展与展望10.2.1 居住环境发展趋势10.2.2 建筑设计新技术与材料10.2.3 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0.3 练习与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居住区的规划2.1.2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2.2.1 安全性原则2.2.2 舒适性原则2.2.3 经济性原则2.2.4 环境友好性原则2.3.1 案例一:居住区规划方案2.3.2 案例二:居住区规划方案二、第三章:住宅建筑设计3.1.1 满足使用功能3.1.2 注重舒适性3.1.3 考虑经济性3.1.4 突出个性与美观3.2.1 平面布局3.2.2 空间设计3.2.3 立面设计3.2.4 环境协调三、第四章: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4.1.1 居住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2 人类活动对居住环境的影响4.2.1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协调4.2.2 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冲突与解决四、第五章:居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1 居住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5.1.2 居住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标5.2.1 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措施5.2.2 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措施5.2.3 法律法规与政策方面的措施五、第八章:居住区景观设计8.1.1 和谐性原则8.1.2 功能性原则8.1.3 美学原则8.1.4 可持续性原则8.2.1 空间布局与分区8.2.2 植物配置与绿化8.2.3 景观设施与小品8.2.4 水体设计与利用本《居住》教学教案设计涵盖了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居住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居住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居住区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1 绪论1-1 对“城市”的理解1-1-1城市的含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1-1-2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2 对“城市规划”的理解1-2-1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1-2-2 “规划”的特性1-2-3 城市规划体系(1)法规体系(2)编制体系(3)行政体系1-2-4 城市规划的作用——宏观作用——微观作用——城市规划师作用1-3 “城市规划是一个过程”城市规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1-4 城市规划的编制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22 城市规划的编制2-1 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设计全国、省域、市(县)域以及跨行政区域等不同范围和层次。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职能分工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2-2 城市总体规划2-2-1 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总体布局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三)总体规划的期限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规划安排。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01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居住区规划原理,通过对居住区规划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对居住区规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 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理解居住区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劣;- 能够运用居住区规划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居住区规划的概念和发展背景- 居住区规划的定义和范围;- 居住区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人居环境规划原则;- 空间布局原则;- 设施设备规划原则;- 社区组织原则;- 居住区规划的方法和工具。

3. 居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居住区规划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居住区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5分钟)- 引入居住区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25分钟)- 介绍居住区规划的概念和发展背景;- 解释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分析居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 讨论与案例分析(30分钟)- 分组讨论不同居住区规划方案的优劣;- 分析和评价已实施的居住区规划案例;- 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讨论。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展望居住区规划的未来发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2. 多媒体设备:提供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3. 案例资料:收集和准备一些居住区规划案例,供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

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

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学习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1)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2)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3)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

2.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1)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方法;(2)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分析方法;(3)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价方法。

3.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1)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2)逐步深入分析实践案例,分析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设计师的解决方案;(3)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2.实践案例分析,加强实践性教学;3.学生主体参与,强调互动性教学。

四、教学时数15学时五、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第一讲: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论1.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2.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3.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4.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讲: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1.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方法2.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分析方法3.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价方法4.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第三讲: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分析1. 大学生活区规划案例分析2. 设计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 规划设计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第四讲: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分享1. 有关大学生活区规划与设计的案例分享2. 分享者分享设计经验,探讨设计理念3. 共同探讨发现设计困境及解决方案第五讲到第七讲:大学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作品分享1. 浏览大学生活区规划设计的实例作品2. 分享者讲述设计思路3. 学生互动和交流4. 小组讨论和总结第八讲: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价与反思1. 设计评价的严谨性2. 评价工具的分析及制定3. 反思并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第九讲: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1. 组织学生对地点进行实地设计探讨2. 学生开始设计3. 互相讨论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评价第十讲至第十一讲: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讨论和改进1. 学生根据初步评价修改设计方案,并鼓励展现创意2. 学生进行展示和汇报,并交流讨论3. 班级共同评价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十二讲:文化与艺术在大学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作用1. 强调大学生活区规划设计中文化与艺术的作用2. 学生讨论文化与艺术在设计中的重要性3. 案例分享和老师讲述其在设计中的成功案例第十三讲:检查和细节1. 检查设计中的细节及其注意事项2. 强调基础工作的重要性3. 分享关于实际工作的成功案例第十四讲:作品展示和评价1. 在展出作品后,全班一起讨论和评价2. 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分析,展开思路3. 学生做出评价,并为改进和扩展设计方案提供建议第十五讲:总结和反思1. 总结课程和设计过程2. 检讨个人和小组的设计成果3. 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六、教学效果的评估方式1. 讲授效果的评估(考核讲授效果、并列举优缺点)2. 作品展示与评价效果的评估(学生根据个人表现和班级表现得到相应的得分)3. 参与度、互动与讨论(老师以及学生相互评论、提供建议)。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教案资料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教案资料

住宅区设计方案评析 ——案例(à n lì)四
图 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 案,规划用地9平方米,规划住宅户 数800户,人口约3000人.该地块 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 路,在地块外西南角 为现状行政办 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 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8米,日照 (rìzhà o)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 方案布置了12幢住宅楼及物流管 理和商业建 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 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 程和环卫设施配套. 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 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页,共42页。
(二)住宅区的结构 4 空间层次与组合
半公共空间一般指若干住宅群落共同构筑(gòuzhù) 的、属于这些住宅群落居民共同拥有的街坊、居 住小区或居住区外部空间,一般包括公共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的公共场地、小区级和组团级 道路和车位等住宅区内不属于私密和半私密的住 宅区空间;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 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
第三页,共42页。
住宅区设计方案评析 ——案例(à n lì)三
某市在城市主干路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kōnɡ dì)上,拟建 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见示意图。 请你评析一下该方案的优缺点(不考虑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问 题)。
1、空间组织比较清晰(qīngxī) 合理(2分),住宅朝向好(1分)。 (3分) 2、小区主要绿地(1)、步行 (1)、水景(1)系统纵其南北, 位置适中。(3分) 3、幼儿园(1)、物业管理中心 (1)位置适中。(2分) 4、主要出入口不要开在城市 主干路上。(3分) 5、地下车场出入口离小区出 入口太近。(2分) 6、在住宅楼间布置停车场,对 居民干扰大。(2分)
第十九页,共42页。
(二)住宅区的结构

城规课件(第六章居住区规划)教学案例

城规课件(第六章居住区规划)教学案例
(三)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 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 生活聚居地。
第六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三节 居住区结构模式
三.居住区的分级/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的基本单位
街坊则由城市街道(支路、街、巷)围合而成,它主要用
来布置居住建筑,间或有少量的幼托、小卖店或小型公共服务 设施。其规模较组团大(2500~6000人),用地多在4~6 ha。
大中 小 类类 类
类别名 坊、居住组团和

单位生活区个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
星的用地
R
一 类 居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
1
住用地
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R
住宅用
住宅建筑用地
11

居 住
R
公共服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
12
务设施
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儿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 Ⅵ、Ⅶ
33~47
Ⅲ、Ⅴ 30~43
Ⅳ 28~40
20~28
19~27 18~25
多层、高 层
17~26
17~26 17~26
低层
30~43
28~40 26~37


多层
20~28
19~26 18~25
中高层
17~24
15~22 14~20
高层
10~15
10~15 10~15
低层
合计
8.0~11.0 3.5~5.0 1.0~3.0 1.0~2.0
1.0
14.5~22.0
第六章 居住区规划
第四节 居住区规划用地指标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
11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
11-1 规划用地平衡表
注: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如市级以上的公共建筑、工厂、单位等用地,以及不适于建筑的用地,包括住宅区工业用地。

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1)用数量表明住宅区的用地状况;
2)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
3)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4)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10-1-3 住宅区各类用地的划分
11-2 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居住户数(户、套)
(2)居住人数(人)
(3)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5)人口密度=每公顷住宅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6)建筑面积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7)建筑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8)停车泊位(停车率、地面停车率)
(9)绿地率=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住宅区用地面积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规划原理教案
2 城市规划的编制
2-1 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合理进行城镇布局,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并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设计全国、省域、市(县)域以及跨行政区域等不同范围和层次。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职能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2-2 城市总体规划
2-2-1 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
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三)总体规划的期限
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重要建设项目做出安排。

期限一般为5年。

2-2-2 分区规划
(一)分区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据需要编制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二)分区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原则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