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方法论

合集下载

《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阿旺丹德尔(Awang Dandel)作为一位卓越的语言学家,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深邃的理论洞见为语言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系统阐述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内容,对其学术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影响与贡献。

二、阿旺丹德尔语言学理论概述阿旺丹德尔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围绕语言的结构、功能、演变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展开。

他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认为语言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理论构建上,阿旺丹德尔注重实证研究和跨学科融合,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结合,以全面揭示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三、阿旺丹德尔语言学方法研究阿旺丹德尔在语言学方法上倡导实证研究、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他注重从实际语言现象出发,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对语言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他强调在田野调查中观察语言使用者,以获得更为真实的语言资料。

此外,他还主张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中的语言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揭示语言的演变规律。

四、阿旺丹德尔理论的价值与影响阿旺丹德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为语言学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启示。

他的理论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为语言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他的方法论为实证研究和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推动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此外,阿旺丹德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于理解语言、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提供了新的途径。

五、阿旺丹德尔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阿旺丹德尔的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语言结构研究方面,其理论为揭示语言的层次性、递归性和系统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语言功能研究方面,其理论为探讨语言的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文化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语言演变研究方面,其理论为揭示语言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一、语言的社会性社会语言学认为,应该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语言本身存在方式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1、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语言的生命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

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

房德里耶斯指出,唯有研究语言的社会作用,才能懂得语言的本质。

弗斯在继承了英国语言学历来重视语言应用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受英国功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坚持认为语言研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

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有形式意义,还有情景意义,因此应当在社会环境中描写和分析语言。

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学说,建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语篇、人际功能都与语言的社会环境以及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

2、从语言本身的存在方式看,不同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具有社会性。

但这里的社会事实非指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也非指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抽象的、同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意识”,即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语言,而言语是无序的,“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它要素,而且正是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其间,才能建立起来。

”但是,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对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共同的,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同样掌握了语言系统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语言是不是一个抽象同质的形式系统。

社会语言学认为,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的成员,常常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因此掌握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有差别的,即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

社会语言学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一、语言的社会性社会语言学认为,应该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语言本身存在方式的角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

这里包含两层含义:1、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语言的生命取决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

语言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法国社会心理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梅耶认为,语言学是一种社会科学,要想了解语言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变化。

房德里耶斯指出,唯有研究语言的社会作用,才能懂得语言的本质。

弗斯在继承了英国语言学历来重视语言应用研究传统的同时,深受英国功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坚持认为语言研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

在他看来,语言不仅有形式意义,还有情景意义,因此应当在社会环境中描写和分析语言。

韩礼德进一步发展了弗斯的学说,建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功能、语篇、人际功能都与语言的社会环境以及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

2、从语言本身的存在方式看,不同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具有社会性。

但这里的社会事实非指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也非指语言所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而是抽象的、同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意识”,即索绪尔所说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真正对象是语言,而言语是无序的,“语言科学不仅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它要素,而且正是没有这些要素掺杂在其间,才能建立起来。

”但是,特定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对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共同的,每个社会成员是不是同样掌握了语言系统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语言是不是一个抽象同质的形式系统。

社会语言学认为,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的成员,常常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因此掌握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有差别的,即语言是一个由符号的各种变异形式构成的系统。

因此,语言的历时性变化不仅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时代的语言使用者中,而且表现在同一代语言使用者甚至同一个语言使用者身上。

本体论视角下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及研究方法的发展

本体论视角下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及研究方法的发展

本体论是认识论 的基础 ,认识论服务于本体论。认
识论 又 明确地 在方 法论 中体 现—— 方 法论反 映 了通
的视域越来越接近人存在的基本现实 ,对研究对象 的认识 也 不断 地更 新 、扩展 和深 化 ,在此 基础 上也 产生 了 与之适 应 的方法 要求 。可 以说 ,从 生成 语 言 学到认 知 社会 语 言学 的发展 过程 ,就是认 知语 言学
( Ha r d e r 2 0 0 7:1 2 4 2 ) 。
方 法论认 与 本体论 的辩 证关 系是 语言 学研 究 的
指 导和 实 践 原 则 。潘 文 国 ( 2 0 1 1 ) 指 出 ,方 法 论
的前提 是本 体论 ,方 法论 是否恰 当首先取 决 于对研
究 对 象 本 质 的认 识 。语 言 研 究 的 本 体 就 是 “ 语
外语 与翻译
2 0 1 5年第 2期 ( 总第 8 5期 )
周 红
・ 3 9・

解 放 军 国 际 关 系 学 院
本 体 论 视 角 下 认 知 语 言 学 方 法 论 及 研 究 方 法 的 发 展
【 提 要 】认知语 言学 的本 体论 经历 了语言作为大脑官能到作 为社会产物 的发展 ,研究 方法也从 内省思辨转 向实
证为主 。在这个发展过程 中 ,认知语 言学走 向了基于用法 、基于强调社会文化语境 的认 知社会语 言学 ,这使得认 知社 会语言学研究也有 了诠 释学的本体论视角和特征 。本文从本体论对 于方 法论 及研究方法的要求和影响来探讨认 知语言
学 理 论 和方 法 的 发展 。
【 关键词 】本 体论 ,方法论 , 研究方 法 , 认知语言学 ,认知社会语言学 【 中图分类号 】H O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9 6 4 5 ( 2 0 1 5 ) 0 2 — 0 0 3 9— 0 6

语言研究的行为主义——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方法论研究

语言研究的行为主义——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方法论研究
b s so h “ t u u — e c in m o e . He a v c t d t a h e e r h r h u d r e t e me h d o a i ft e s i l s r a t ” m o d1 d o a e h tt e r s a c e s s o l i h t o f s ca sf a i n t t d h n u g n o t er b s o a o d t e s u y o a i g H e d o e t e A— l s ii to o s u y t e l g a e a d d h i e tt v i h t d fme n n . c a r v h
1 3  ̄1 5 9 3 9 0年 被 人 称 作 “ 龙 菲尔 德 时代 ” 布 。布
洛克 ( B o h 在悼 念布龙 菲 尔德 的文章 里高度 B・ lc ) 评价 了布 氏对于 语 言学 的贡献 :如果 说今天 我们 “ 在描 写分 析方法 的应 用 上 , 在某 些 方 面 比他 的方
菲尔 德携 其学 生参加 了美 洲 印第 安语 的调查 与研
me ia i guitc t y i t o rc n ln s is s ud n o f Bl omfed Ti e . l il m s Ke r s: oo il y wo d bl mfed;s r c ur ls ; b h vir s ;de c i i i uitc t u t a im e a o im s rptve lng s is;me ho f ca sfc — t d o l s iia
to in
由索 绪 尔 ( edn n eS u s r) 立 的结 F r ia dd a sue 创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语篇分析是教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旨在研究语言单位在现实生活交际中如何被组织和使用。

在语言教学中,语篇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教授学生真正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

本文将介绍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包括语境分析、文本结构分析、语言功能分析、评估分析等。

一、语境分析语境是指言语发生的背景条件,包括发言者、听者、场景、时间等与言语直接相关的因素。

语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和意义。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语言使用的背景、语境中的信息、语言交际的目的等,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实现语境分析的教学。

二、文本结构分析文本结构指语篇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

通过分析文本结构,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文章、故事、对话等语篇中的不同部分、关键词汇、句型、连词等,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

三、语言功能分析语言功能分析是指研究语言成分和表达的意义的功能或目的。

通过分析语言功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情感色彩以及隐含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文本中所含的情感、表达方式、语言功能等,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评估分析评估分析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并为教师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供支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写作、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然后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已成为比较语言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过去数
十年以来东方语言学领域的思想基础。

今天,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在许多国家都有
强大的影响力。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的最具代表性的代表是黄显礼,他于20世纪五位著名语言学家
之一,提出了语言类型及其变化观念,将海量数据统一归纳为两个变化模式:语音及文字变化模式,完成了20世纪中国语言学的理论建构。

他还认为语言活动与意义的建立有着
密切的关系。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学说的另一个重要指示性人物是陈淑华,她的主要思想是以学
习为核心,强调量化的同时注意质化。

她指出,语言学研究不能仅仅追求理论上的正确,而应该致力于调节不同语言系统内部的关系来完善语言系统。

为了解决语言学研究中存在
的复杂问题她提出了系统语言学论,强调从理论上建立新的语言系统,充分利用新概念来处理语言问题。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虽然受到国外学者的认可,但由于内地语言形态复杂,仍需要
不断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发现新的语言发展模式,加强现代语言学工作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仅靠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思考,探究解决语言学领域
中的问题。

这样,中国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对语言学的研究及文化传
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芳.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J]. 中华语文,2010(6):8-13.
[2] 伍晓慧.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的再认识[J]. 世界汉语学会学报,2004(1):105-116.。

应用语言学课后题题目与答案第三章

应用语言学课后题题目与答案第三章
6、举例说明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同思想方法的关系。
答: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同思想方法有着密切关系,两者应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应遵循思想方法的普遍规律。哲学上说,任何事物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世界就是时空,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比较的是它的联系、区别,比较的是它的共性以及个性。拿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来说,思想方法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个性的东西,一个事物要是没有个性,也就不成其本身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是最基本的东西,个性只是突出与不突出的问题,越往上走,个性越多,共性越少。由于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很难在一个孤立的个体中发现共性的东西。因此,就语言学来说,也很难从一种具体语言中辨别出所有人类语言所共有的东西,也很难从人获得一种具体语言能力所遵循的东西中辨别出获得任何一种具体语言能力所遵循的东西,虽然个性是共性的体现。这样,普遍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在多种具体语言的现实中寻找。
7、运用比较的方法要注意么?
答:运用比较的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比较的一切都要公平,只有这样才能站得住脚,这是一个前提。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首先要确定比较的范围,接着要选择比较的基点。二是要注意避免无效比较和低效比较。所谓无效比较是指事物比较过后不能说明问题,不能得出所需要的结论。所谓低效比较是指事物具备可比性,有可以比较的地方,但是由于比较者的原因,并没有比较到那个地方,或者是比较者只进行了表层上的比较,也有一些作用,但不是高效的比较。
3、举例说明语言学方法、方法论的创造性。
答:语言学方法、方法论应是创造性的。拿应用语言学来说,应用语言学是新兴的学科,自己并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法。因此,除了采用相关学科的一些方法外,应用语言学研究也需要有创造性。
4、举例说明语言学方法、方法论的灵活性。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读后感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读后感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读后感读了桂诗春先生的,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语言世界的大门。

在这本书中,桂诗春先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语言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和思路,让我这个原本对语言学一知半解的人,也能渐渐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不过,这可不是一篇干巴巴的学术总结,而是我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对这本书的一些“胡思乱想”。

以前我总觉得语言学是一门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学科,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理论。

但桂诗春先生的书却让我明白,语言学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特别喜欢和朋友们聊天。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词的用法争得面红耳赤,比如说“纠结”这个词,到底是形容心情复杂难以抉择,还是单纯指内心的矛盾?我们会各抒己见,引经据典,试图说服对方。

现在想想,这不就是一种最朴素的语言学探讨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在思考词语的含义、用法和语境。

还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讨论的是不同地区对于“吃饭”这个词的各种说法。

有的地方说“恰饭”,有的说“用餐”,有的说“咥饭”。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是如此丰富,而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习惯。

这也让我对桂诗春先生书中提到的语言变异和语言接触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桂诗春先生在书中还强调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个小小的“语言实验”。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好奇为什么大家在网络聊天中喜欢用表情包,而不是单纯用文字表达情绪。

于是,我就找了几个朋友,让他们在一周内,和别人聊天时尽量不用表情包,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反应。

结果发现,没有了表情包,很多时候情感的传达变得不那么准确,容易产生误解。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非语言因素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再说说观察吧,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叫卖声、广播声、人们的交谈声。

但以前我从来没有仔细去听过,去思考过这些声音所代表的语言现象。

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倾听。

有一次在菜市场,我听到卖菜的大妈和顾客讨价还价,那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词汇,还有独特的语调,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的语言表演。

语言学考博书目

语言学考博书目

语言学考博书目摘要:1.引言:介绍语言学考博书目的重要性2.语言学理论类书籍3.语言学方法论类书籍4.语言学实践类书籍5.结论:总结各类书籍对考博的重要性正文:【引言】对于准备考博的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语言学领域,书目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将为准备考博的学生提供一份详尽的语言学考博书目,帮助他们在复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

【语言学理论类书籍】1.《语言学教程》(作者:陈平):本书是一部经典的语言学理论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适合作为考博学生的入门书籍。

2.《现代语言学理论》(作者:周光庆):本书详细介绍了现代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趋势,对于提高考生的理论素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语言学概论》(作者:王立新、张丽华):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既有基本理论,也有实证研究,适合考生全面了解语言学。

【语言学方法论类书籍】1.《语言学研究方法》(作者:陈向群):本书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语言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考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语言学实验教程》(作者:李婧):本书以实验为载体,将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考生深入理解语言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3.《语料库语言学教程》(作者:李明炎):本书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建设和应用,为考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语言学实践类书籍】1.《语言与文化》(作者:王力):本书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考生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翻译与语言学》(作者:许渊冲):本书结合翻译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语言学知识在翻译中的应用,适合考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语言障碍与语言治疗》(作者:刘燕华):本书介绍了语言障碍的类型、成因和治疗方法,为考生提供了关于语言实践的独特视角。

【结论】总之,以上所列的书目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语言学考博复习资料。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参考书目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参考书目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金立鑫:《语言研究方法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孙三军周晓岩:《语言研究:方法与工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

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徐通锵:《语言研究方法论初探》,商务印书馆,2004年。

朱晓农:《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段连贯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揭示其内部结构、语义关系、语用特点等,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使用和交流。

在教育语言学中,语篇分析方法论可以用于解析教学材料、学生作文、教师演讲等各种教育语言实践,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和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语篇分析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篇分析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可以关注教学材料、学生作文、教师演讲等不同类型的文本,目的是了解教学材料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需求,学生作文的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教师演讲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等。

语篇分析需要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在教育语言学中,可以运用文本分析、语言图式分析、逻辑关系分析、话语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文本的行为和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其整体结构和内部组织。

文本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在语篇层面上的特征,如主题句、主线句和细节句的关系等。

语言图式分析可以揭示文本中的概念、属性、动作等要素的组织方式和关系。

逻辑关系分析可以分析文本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比较关系、转折关系等。

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中的话语行为和话语策略,如说理、表达情感、主张与反驳等。

在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中,还需要考虑语境的影响。

语境包括语言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有重要影响。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教学场景、教材背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和解读文本的含义、目的和效果。

语篇分析需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对教学语言实践中的语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教学材料的质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等。

语篇分析也可以指导教学实践,帮助教师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学学习方法

语言学学习方法

语言学的学习方法语言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和其他学科一样,它是由对语言的认识及基于这种认识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和相关概念交织在一起的理论体系。

语言学又是一个动态的学科,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完成,因而关于语言的许多问题并没有直接的答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索。

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是术语这个"拦路虎"。

作为一门科学,语言学需要运用一套术语来建立一些科学的概念。

学习语言学就不可避免地要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述。

掌握术语和概念的根本方法在于理解,包括每个概念的定义和所指的语言现象,以及各个概念在语言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才能对语言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用于指导语言实践。

其次是语言的理论问题。

由于语言自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于语言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有关语言的理论非常繁杂。

尽管本科阶段的教材不可能包括全部的语言理论,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仍然会遇到考察同一语言现象的不同方法。

比如对于发音中的同化现象,语音学和音系学就有不同的考察方法;句子的意义问题也有语义和语用两种看法;语法的研究方法在本教材中就介绍了多种,等等。

这些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语言的现象,比如,that's an interesting hat这句话,从语义的角度,我们只需要解释其字面的意义,而从语用的角度我们就要考虑说话人的场合、语气和态度,并据此判断这句话是称赞还是贬斥。

学习和接受不同的理论能够训练我们看问题的全面性,帮助我们提高思辨能力。

第三是语言研究的方法问题。

方法的根基是理论,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作为科学,语言学理论必须具有穷尽性、一致性和简洁性。

研究语言的方法无外乎有两种:一是演绎,二是推理。

我们可以通过收集语言事实找出语言的规律,也可以通过建立某种假设再用语言事实进行验证。

不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以语言事实为依据。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牡丹江师范学院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牡丹江师范学院

第一章测试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天志》篇中指出,“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

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

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

”其中的“矩”,指的是()。

A:古人用来画三角形的一个工具B:古人用来画圆形的一个工具C:古人用来画长方形的一个工具D:古人用来画椭圆形的一个工具答案:C2.笛卡尔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哪几个步骤?()A: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怀疑一切。

B:综合以检验。

C:切分为小问题展开。

D:从简单到复杂。

答案:ABCD3.在语言学研究中,方法论的内容包括()。

A:语言学各个流派、分支学科对语言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等。

B:语言学研究的哲学基础以及相关学术背景,不同语言研究范式的异同、价值和局限性等。

C:历史层面的考证、历史比较、静态历史描写等;共时层面的描写与解释、静态与动态等。

D:逻辑层面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具体与抽象等;比较层面的比较与对比等。

答案:ABCD4.对于科学研究范式的论述正确的是()。

A:对于基于解释主义研究范式或者批判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则只能选择使用定量研究方法。

B:对于基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既可以选择使用定性研究方法,也可以选择使用定量研究方法。

C:了解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根据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选择最佳的研究范式。

D:研究范式,对后续研究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

答案:ABCD5.对研究方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方法及方法论的有效借鉴和创造性转换,能为我们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或赋予新的学术生命力。

B:研究方法本身就是研究的目的。

C:没有一种科学方法是全能的,它总是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D: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都不是全然独创的,而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答案:ACD6.并非所有的语言学理论都属于方法论,严格而言,称不上方法论的有()。

A:社会语言学B:认知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转换生成主义语言学E:历史比较主义语言学答案:AB7.科学方法具有工具的性质,而工具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没有对错之分。

西方语言学流派笔记(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笔记(刘润清)

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号性系统。

任意的:词汇的声音序列与它们所代表的的客观实体或者抽象概念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是约定俗成的。

口语的:语言的根本渠道是声音,文字是辅助手段。

文字是口头语言的记录。

符号:语音是一种象征,本身没有实际价值。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提供假说,证明假说和理论,确定家说的支持度,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归纳法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连着八天看到老张跑步,不能得出“老张每天跑步”结论。

“归纳法是自然科学的光荣,却是哲学的耻辱。

”三、心理语言学语言成了每个人的社会标志。

心理语言学试图从知觉、记忆、智力、动机等角度来解释当代语言理论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的某些假-反应-强化过程学会的。

第四章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20世纪初)一、索绪尔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20世纪5、60年代)二、背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不同领域分别提出,反对把看不见、摸不着、非物质的社会、心理、语言等虚无化,而是把他们看成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而且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迪尔凯母:给下定义。

自觉或不自觉要遵守的规范使我们的行为成为社会事实,这种规范就是外部collective mind中的思想。

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语言行为有外部制约,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psyche,这叫“潜意识”心理。

人们对这种心理系统以及通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

一个人并无法言明他的语言知识,但他说话、听懂别人、识别语言错误时,无不受到语言规则的限制。

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不是社会事实本身,而是社会事实与其社会意义的结合。

三、语言的特征;语言学的任务langue和言语paroleconvention总汇。

这种惯例为社会群体所接受,使每个人能进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潜伏在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

语言存在与人的大脑中不完整,只有在一个社会群体才是完整的,言语必须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运用。

语言学方法论 描写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言学方法论 描写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语言学方法论描写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如下: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而语言学方法论则是指探讨在语言学研究中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理论。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方法论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学方法论中的一种关键方法,即描写方法。

描写方法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中,被用于描述和分析各种语言现象,并进一步推动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

在本文的后续篇章中,将首先对语言学方法论的定义和背景进行探讨。

通过回顾历史发展和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描写方法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接下来,将重点介绍描写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无论是句法、语义、音韵还是语用等方面的研究,描写方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描写方法,研究者可以对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从而使我们对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虽然描写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对于一些复杂的语言现象,描写方法可能存在着解释不准确或不完整的问题。

此外,描写方法的使用也受限于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和研究工具的限制。

总之,本文将通过对语言学方法论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总结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描写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方法和工具。

在文章的结尾,将对整篇文章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强调语言学方法论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如下结构展开讨论语言学方法论和描写方法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引言:简要概述本文的目的和文章结构。

正文:2.1 语言学方法论的定义和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语言学方法论进行定义和介绍。

首先,我们会解释什么是语言学方法论以及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会探讨语言学方法论的背景,包括它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2.2 描写方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本节将重点探讨描写方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描写方法,包括形式描写、功能描写和认知描写,以及它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语言学方法论

语言学方法论

语言学方法论语言学方法论指的是一种以研究语言特点和语言使用的现象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它涉及到语言的研究,涉及到语言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学研究所发现的现象。

语言学方法论不仅涉及到研究语言学本身,而且还研究与语言学有关的、但不属于语言学范畴的其他学科和领域,比如文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

语言学方法论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其中一个角度就是研究语言特点和比较它们。

通过研究语言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

此外,研究语言特点还可以帮助了解语言的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情况。

另一个角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现象。

研究语言使用的现象包括语用现象,也就是语言在不同场景和文体中的使用情况。

此外,语言使用现象还包括语言选择现象,也就是说明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在语言选择上存在什么样的共性和差异。

此外,语言学方法论还包括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相关的研究,比如文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语言治疗、修辞学研究等。

其中,文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以及作家的语言使用方式。

社会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语言使用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和共性,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在语言使用上存在什么样的文化差异。

语言治疗中的语言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揣摩和认识患者的语言问题,从而更好地加以治疗。

语言学方法论的优点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语言,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语言学方法论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它的研究结果受到语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限制,这使得其研究结果并不总是准确。

另一方面,语言学方法论也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限制,在不同的背景下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最后,语言学方法论也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研究工具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

总之,语言学方法论是一种以研究语言特点和语言使用的现象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其研究内容涉及到语言学研究本身,也涉及到其他学科和领域,语言学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语言学方法论 描写方法

语言学方法论 描写方法

语言学方法论描写方法1.语言学方法论是研究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如何相互作用的学科2.描写方法是语言学研究中用来分析语言现象的一种方法3.描写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结构和规律,也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语言交际和语言变化4.描写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5.通过描写方法,我们可以发现语言中的共性和差异6.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语言学理论,也可以为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提供参考7.描写方法需要借助工具和技术,如语料库、计算机分析等8.描写方法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分析能力9.描写方法需要研究者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10.描写方法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语言学发展的重要方向11.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背后的规律和机制12.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变化和语言联系13.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语言使用中的问题14.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对语言现象的认识15.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文化和社会的理解16.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语言学研究的交流和合作17.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18.描写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推动语言技术的发展19.描写方法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同的研究需求20.描写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将推动整个语言学领域的进步21.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22.分析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形式主义方法23.研究语言使用和交流的功能主义方法24.使用对比研究方法比较不同语言25.利用历史发展的方法研究语言变迁26.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语言习得的认知方法27.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语言数据28.利用神经科学方法研究语言加工29.借助计算机技术开展自然语言处理研究30.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实证数据的调查方法31.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研究语言使用32.采用人类学方法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33.使用哲学方法研究语言符号和意义34.运用社会学方法探讨语言在社会中的角色35.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方法追溯语言的起源36.利用对话分析方法研究语言交际现象37.运用比较语言学方法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38.借助认知语言学方法探讨语言习得的规律39.通过教育学方法研究语言教学策略40.运用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语言加工的机制41.语言学方法论是研究语言学科研究方法的学科领域42.描写方法是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43.通过描写方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现象44.描写方法一般包括田野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45.使用描写方法可以准确地描述语言现象46.描写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语言规律47.描写方法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48.描写方法是语言学家们常用的工具之一49.描写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50.通过描写方法可以验证语言学理论的有效性51.描写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丰富的实地调查经验52.描写方法需要研究者有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53.描写方法是研究语言学普遍现象的重要手段54.描写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55.描写方法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语言系统的认识56.描写方法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使用的规律57.描写方法有助于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58.描写方法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重要参考59.描写方法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60.描写方法在语言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61.通过对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来描写语言62.采用形式化的符号来表达语言现象63.通过调查和实验获取语言数据,形成语言规律64.结合语言学理论和实际语言现象,进行描写方法的设计65.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语言数据,描写语言特点66.使用计算机工具帮助进行语言描述和分析67.通过对不同语言间的比较,描写语言差异68.运用语言实验研究方法来描写语言功能69.借助神经科学技术描写语言习得过程70.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观察语言使用情况71.通过翻译和对比来描写语言结构72.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语言描述和分析73.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描写语言演变过程74.通过语料库建设和语境分析来描写语言特征75.采用心理学实验方法描写语言认知机制76.借助语言教学实践来描写学习者语言发展77.通过音系学方法论描写音素与音位关系78.使用语用学方法描述语言使用的语境79.通过形态学和句法学研究方法描写语法结构80.结合跨学科方法进行多维度的语言描写和分析81.语言学方法论是研究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学科82.描述方法是语言学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83.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理解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84.语言学家通过描述方法来分析语言现象85.描述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来进行86.描述方法在语料库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87.语言学方法论强调实证性和客观性88.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建立语言模型89.描述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和调查来验证语言理论90.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发现语言规律91.语言学方法论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92.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理解语言变化和语言联系93.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解决语言学难题94.语言学方法论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95.描述方法可以通过研究语言使用来进行96.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揭示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97.语言学方法论强调语言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98.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构建语言分析框架99.描述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识别语言类型和语言家庭100.语言学方法论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101.对语言学对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102.使用实验和调查方法来验证理论和假设103.将语言学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104.通过对语言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来研究语言现象105.探讨语言学理论的适用性和普适性106.比较不同语言、不同方言和不同语言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107.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语言数据108.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来获取信息109.通过实地调研和参与式观察来获取语言数据110.使用计算机辅助方法来处理语言学数据111.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112.探讨语言如何与思维和文化相互作用113.将语言学现象与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等领域进行联系114.使用逻辑论证和推理来解决语言学问题115.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实验设计来测试语言学理论116.观察语言使用者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习惯117.通过对语言使用情境的分析来研究语言功能118.讨论语言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环境中发展119.关注语言规范和语言变化的规律120.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来研究语言学问题。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教育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论

辛亥革命的果实是被袁世凯“窃取”的吗【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打破了清朝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他通过北洋军的力量推翻清朝,成为中国第一个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后的混乱局势使得袁世凯逐渐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最终成为中国的实际统治者。

袁世凯对辛亥革命成果的处理引起了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但也有人认为他在当时的形势下做出了必要的权衡。

要判断辛亥革命的果实是否被袁世凯窃取,需要综合考虑他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关键词】辛亥革命、袁世凯、果实、窃取、重要性、影响、混乱局势、权力掌控、处理、结论。

1. 引言1.1 辛亥革命的重要性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它打破了清朝数百年来的专制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辛亥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推翻了清朝政权,更在于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辛亥革命也标志着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意识觉醒,为后来的民主运动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家制度,促进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辛亥革命还推动了思想文化的解放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在于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新的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革命的果实虽然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也出现了曲折和挫折,但辛亥革命为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1.2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作为当时的北洋军总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的北洋军在许多重要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推翻了清朝统治,为建立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尽管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表现出色,但他并非无私的爱国者。

语言学方法论

语言学方法论

语言学方法论
语言学方法论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

包括语言学研究的途径、方法和理论。

1.语言学研究途径:
•语言实验研究
•语言观察研究
•语言描述研究
•语言历史研究
2.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形态学法
•语言变化学法
•语言比较学法
•语言系统学法
3.语言学研究理论:
•结构语言学理论
•语用学理论
•语言功能学理论
•社会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方法论的目的是帮助语言学研究者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方法,探究语言的本质和规
律。

这些方法和理论有助于语言学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功能、变化和社会背景等方面。

语言学方法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为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使得语言学研究能够更加严谨和系统。

同时,语言学方法论还为语言学研究者提供了有关语言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视角,使得语言学研究能够更好地为语言学理论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它是在概括总结各门具体学科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1方法与方法论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是我国的古训。

庄子在《庖丁解牛》里讲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但解牛离不开刀。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可见掌握自然规律离不开道具。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新工具》,阐述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三段论演绎法)。

培根作为近代试验方法的提倡者在1620著《新工具论》对研究方法做了重要的补充(归纳法),由此可见方法(包括工具)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无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都首先关注研究方法。

对科学研究方法古今中外已经有较多的探讨,归纳出了许多流派与方法。

“方法”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字,其字面意思是“沿着( 正确的) 道路前进”,即人们活动所选择的正确途径或道路。

据《中文大辞典》解释,“方法”就是“行事之条理也。

”“法者,妙事之迹也。

” 在我国古代把方法看成是人们巧妙办事或有效办事应遵循的条理、轨迹、途径或路线。

方法论“methodology”,由“method + ology”构成。

而“method”又起源于“meta+ hodos”,即“探求某种目的的历程”,它是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即哲学基础和一般原则。

方法论对形成研究假设、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邦栋、书诚( 2000) 认为“方法论”对“方法”的选择具有制约和影响,“方法论”源自于对“方法”内部诸方面的研究,在研究客观对象时,它又影响和制约着方法的选择及其运用。

自觉或不自觉信奉不同方法论的人考虑问题时,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角度因而在选择研究事物的手段、程序和方法上,就会存在差异性。

其结果自然也会有优劣之分,乃至于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方法论研究的主旨是科学地而不是思辨地去处理理论怎样指导实践的关系。

但对方法的研究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服务的。

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工具性,无论是诸如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有它们内部一整套相辅相成的方法,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选取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有时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结果会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人文社科领域尤其突出。

有的研究方法只适合一定范围的研究,比如,历时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就不太适合共时语言现象的研究。

因此,研究方法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2语言学的方法论语言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是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和哲学基础。

2.1语言学方法论的定义王远新( 2006) 认为语言学方法论的主要任务是依据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不同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结构、语言功能特点的认识和实践,以语言研究的具体方法、操作技术和研究方式为基础,概括出语言研究的一般原则、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总结出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认识,并从理论上做出系统的阐述,从而使其成为一般科学特别是社会人文科学和哲学认识论、方法论的组成部分。

它所探讨的主要是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和哲学基础。

2.2语言学方法论的特点语言学的方法论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取决于语言客体的特殊属性。

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对语言发生过程的生理基础和语言符号的物理表现等开展研究,而社会科学则对语言的本质,对语言与社会、与人类历史演变的关系等等开展研究,这就在语言学研究中出现两个方面的联系:一方面,许多学科从外部涉足语言学领域,形成多学科研究的局面;另一方面,语言学界又对语言发生之谜,对语言的计算机运用等开展从里到外、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希望从其他领域获得一些科学的答案。

这两方面的综合研究形成了语言学方法论的两个特性:(1)不同学科的方法通过这些“桥梁”的联系进人了语言学领域,特别是对某些学科来说难以运用的自然科学方法,如物理、生理等就是通过这一联系进人的,从而推动着语言研究工作;(2)通过这些“桥梁”的联系,语言学科的方法也可被其他学科所引用,其中的一些方法还发挥着一般方法论的作用。

这样,我们可以归纳出语言学方法活跃的特性,即开放性。

语言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亲合性”突出了语言学方法论的特色和长处。

而它的“开放性”则突出了语言学方法论总体上的优势。

这些优势和长处的发挥,必将使它继续成为人文学科方法论更新的“带头学科”,而它的方法论研究也因此在整个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具有一种实验室的意义。

2.3语言学研究与方法论建设对语言学方法论的研究首先从西方开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生成语法、格语法、概括性短语语法结构、关系语法、功能语法及词项功能语法等。

后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西方主要的方法论传入中国,并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1西方语言学研究与方法论建设西方现代语言学十分讲究方法论,表现出与传统语言研究有着明显差异的方法论特征。

这些方法论特征一方面与西方哲学传统、西方当今社会的总体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相关,另一方面与西方现代语言理论及认知科学理论的一般特征相关联。

为要认识和把握这些方法论,有必要首先对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现代语言理论的一般特征加以概述。

西方现代理论语言学的兴起应从1957年Chomsky 发表他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 一书算起。

而后,在西方(主要是在美国)出现了很多语言学理论。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生成语法、格语法、概括性短语语法结构(Gen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关系语法(Relational Grammar)、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及词项功能语法(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等。

虽说这些语言理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甚至处于理论观点对抗状态,但他们切表现出一些为传统语言学研究所不具备的共同特征。

这些特征鲜明地反映在语言理论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对象、理论目标、理论性质、理论方法和理论表述等六个方面。

索绪尔在论述语言学研究方法时认为:“语言观创造了语言研究方法”。

总括起来,语言研究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种:语言的社会观、语言的心理观及语言的社会功能观。

这一点在不同的语法流派当中得到了印证:乔姆斯基从笛卡尔关于“固有结构”的思想出发,认为语言具有内在的属性,人类具有天生的语言机制或说普遍语法。

据此,他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

韩礼德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是一个在社会情景中用于表达不同功能对语义进行选择的多层次网络系统。

首先,他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符号。

所谓语言是“社会的”暗含着同一语言社团成员共有关于这一语言的声音和文字系统、词汇语法、意义和情景的知识; 所谓语言是“符号”暗含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表达有关那种文化的意义,正如一种文化群体共同认同并构成那种文化的其他符号系统如服饰、建筑等能表达意义一样( 张绍杰,1996) 。

基于以上认识,韩礼德把语言的功能归纳为表义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 、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从而创立了著名的系统功能语法。

2.3.2我国语言学研究与方法论自从西方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介绍到我国以来,传统汉语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示,汉语研究工作者逐渐有意识的运用现代西方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汉语,然而,“中国的语言学研究有个传统,很多受过严格理论训练的学者并不轻易正面展开方法论或理论的讨论,但在材料的观察和分析过程中都带有特定的方法。

”( 陈保亚,1999) 在传统中国语文的研究中,方法论罕有提及,这是因为“由于中国语言学把方法隐藏在材料背后,………梳理中国语言学方法的线索就显得非常困难。

”尽管这种研究趋势下中国语文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方法论研究与运用的意识不强,制约了汉语研究的发展。

从西方近代尤其是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来看,“一部语言学的历史,可以看做语言理论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不断进步的历史。

”( 王远新,2006) 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工具手段的不断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近年来对英语语言学方法论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刘润清( 1991;1999) 、伍铁平( 1996) 、桂诗春( 1997; 1999) 、陈保亚( 1999) 、李树辉( 2000) 、文秋芳( 2001) 、姜望琪( 2003) 、王远新( 2006) 等学者先后从语言学研究的宏观与微观入手,介绍西方语言学的流派与其研究方法,推介其中的具体研究方法。

这些研究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和英语语言学的研究。

现在许多期刊杂志上刊登的研究性文章里要专门叙述该项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这不仅是方法论建设的觉醒,更是对研究命题的合理性、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以及研究成果正确性的科学保障。

贾红霞、王进( 2003) 认为,传统观念一般认为语言学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但西方语言学研究者冲破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来思考语言学的问题。

如西方现代理论语言学方法的两个总体特征之一抽象理论模型法,即是自然科学用来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一种方法。

自然科学发现原子和DNA 就是先建立抽象的原子模型和基因物质模型,然后用客观世界的现象来验证这两种模型的存在。

受到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社会语言学家在对禁忌语、委婉语等语言现象研究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

除了理论语言学领域,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方法论也受到了重视,杨六兰( 2008) 认为外语教学界越来越关注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规范性。

随着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实证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语教学研究界的重视,定量分析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简单地观察语言学习或教学,从经验的角度主观地下结论的研究方法被抛弃。

根据Lazaraton( 2000) 对国外四种主要英语教学刊物91-97 年论文的统计分析,定量研究的论文( 292 /88% ) 大大多于定性研究的论文( 33 /10% ) ,有7 篇属于部分定性研究的论文,占2%。

随着实证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受到我国外语界的重视,国内外语教学研究开始从印象式的定性走向量化( 高一虹,1999) ,从定性研究转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刘润清1999) 。

根据高一虹等对我国四种主要中文外语刊物的分析,国内近年来外语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的主要特征是: ( 1) 定量研究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 2) 定性研究的出现;( 3) 个人经验和看法的下降( 1999) 。

针对国内大多数外语教师缺少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统计知识,国内不少重点大学开设了语言研究方法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