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美国眼科学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19)解读

美国眼科学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19)解读

美国眼科学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19)解读朱静吟,沈念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眼科,上海200040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是引起不可逆性严重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1-3],针对AMD 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21世纪初,AMD 的治疗由于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药物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19年,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AAO )关于AMD 的临床实践指南[4](以下简称指南)重新对AMD 的疾病背景、治疗原理和治疗流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建议均基于Cochrane 认证的可靠系统性综述。

本文对指南的主要内容及结论进行精简解读,以期为AMD 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疾病定义AMD 是一种黄斑疾病,其特征包括以下1种或多种:(1)存在至少中型或更大的玻璃膜疣(直径>63m );(2)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 )异常,如色素减少或色素过多;(3)存在RPE 地图样萎缩(geographic atrophy,GA )、渗出性或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a-pathy,PCV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或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 )以上任1特征。

指南中仍依照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AREDS )[5]的标准,将AMD 分为4大类。

无AMD (AREDS 类别1)不存在或仅有少量玻璃膜疣(直径<63m )。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国匠里型继堕!Q!!生!!月筮!!鲞筮曼翅!坐曼!!QPb尘型堂!,墅塑:垫!!:!!!:塑,盟!:!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张古沐阳陈有信【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llbaculardegeneration,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对干性AM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治疗提供了许多新靶点。

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药物主要以抑制炎性反应、防止光感受器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丢失、减少毒副产物堆积和改善脉络膜血液供应以及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为靶点。

此外,干细胞生物学技术治疗干性AMD也在探索之中。

f国际眼科纵览,2013,37:361-366)【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炎性反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干细胞Treatmentupdatesofdry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ZHANGGu—mu-yang,CHENYou—xin.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Hospital,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Being10073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You-xin,Email:chenyouxin@medmail.com.crt【Abstract】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isoneoftheleadingcausesofblindnessinthepopulationaged50ormore.ResearchprogressinthepathogenesisofdryAMDprovidesmanynewthera—peutictargets.DrugsnOWunderinvestigationmainlytargetatinhibitionofinflammation,preventionofphotoreceptorand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loss,decreasingaccumulationoftoxicby—products,enhance—mentofchoroidbloodsupplyandamelioratingoxidativestressinjury.Besides,stemcellhasbecomeanewparadigmfordevelopingtherapiesfordryAMD.(IntRevOphthalmol,2013,37:361-366)【Keywords】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inflammation;retinalpigmentepithelium;oxidativestress;stemcell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全球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诊疗指南2022

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诊疗指南2022

英文回答:As a result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yellow—coloured variability (AMD) as a disease affecting the eyesight of older persons is increasing。

In orderto regulate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and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 guide to the treatment of yellow—stained transsexuals of age。

The update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2022 will be updated in the context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latest medical research, with the aimof providing clinical doctors with more scientific andprehensive advi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are will be provided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rogrammes for different patients,taking into account such factors as the age of the patient, the stage of illness, his or her vis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treatments。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全文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全文

玻璃膜疣分型
• 根据临床表现、大小、位置等不同,玻璃膜疣分为4种类型。 • 1.硬性玻璃膜疣 • 2.软性玻璃膜疣 • 3.表皮玻璃膜疣 • 4.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物
玻璃膜疣分型
1.硬性玻璃膜疣:
• 彩色眼底图像中表现为小的(直径<63μm,相当于视盘边缘视网膜主要静脉 直径的一半,或1/24视盘直径)、散在的RPE下黄白色沉积物,边缘清晰, 在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均可见;
• 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 史
• 家族史 • 吸烟、饮酒史 • 饮食及服用药物情况
• 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 况等。
• 50岁以上初次就诊患者应询问患者主诉和相关病史。
AMD的诊断
(二)初步检查 • 检查裸眼视力 • 远近最佳矫正视力 • 眼前节情况 • 具有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视力下降等疑似AMD症状的患者,均应进行Amsler方格表检查,
AMD的危险因素
(三)其他危险因素 • 4.饮食:
饮食习惯 摄入多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体质量指数较高 富含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如鱼类)
富含水果、蔬菜、豆类和鱼的地中海饮食
AMD风险 ↑ ↑ ↓

AMD的病理生理改变
• 外层视网膜、RPE、Bruch 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退 行性病变
长为1050~1060nm,穿透力更强,分辨率更高,检出视 网膜和脉络膜结构异常的能力明显提高。
AMD的诊断
(六)OCTA检查 • OCTA能够无创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系统 • 与传统造影检查方法比较,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势
诊断推荐意见
• 诊断新生血管性AMD,相较于FFA或ICGA,有条件推荐OCT联合OCTA作 为检查方法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9.09•【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25号•【施行日期】2020.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25号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严重、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AMD 存在着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学需求,该疾病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

为进一步指导业界、研究者和监管机构在该领域新药的科学研发和评价,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见附件)。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0年9月9日附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7月目录一、概述1(一)背景1(二)目的2(三)适用范围3二、AMD治疗药物临床开发的整体考虑4(一)遵循以目标为导向的原则4(二)进入临床试验的前提4(三)临床药理学研究61. 首次人体试验62.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7(四)探索性临床试验9(五)确证性临床试验10三、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11(一)总体设计考虑11(二)受试者的选择11(三)对照的选择13(四)再治疗标准的制定13(五)研究周期和访视频率141. 研究周期142. 访视频率15(六)疗效评价151. 探索性临床试验疗效指标172. 确证性临床试验疗效指标18(七)安全性评价21(八)补救治疗与合并用药22四、中英文词汇对照23五、参考文献25一、概述(一)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是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1,2】。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

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汪鹭;彭惠【摘要】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et-AMD)是引起视力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原因,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方式为抗VEGF治疗,但有部分患者即使反复接受抗VEGF治疗,视力仍无法提高或稳定维持。

为了进一步提高湿性AMD患者有效视力,衍生出了多种新的治疗方式,包括通过相同或不同的抗新生血管靶点发挥作用、联合治疗巩固提高抗VEGF的功能、改变或简化给药方式等,本文就治疗湿性AMD的抗VEGF药物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the severe, irreversible vision loss in individuals over the age of 65 years. Anti-VEGF therapy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wAMD, which is the front-line therapy admittedly. lt has no clear steady curative effect for some patients even if they accepted repeating Anti-VEGF therapy. For the purpose of visual acuity improved more, a steady flow of new therapy has emerged, such as function towards the same or different targets of antiangiogenesis, consolidating the effect by combination therapy, improving or simplifying the mode of administration, etc.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progress of anti-VEGF for the therapy in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6(016)010【总页数】5页(P1847-1851)【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VEGF治疗;研究进展【作者】汪鹭;彭惠【作者单位】400016 中国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眼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眼科研究所;400016 中国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眼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眼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65岁以上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病理改变主要分为湿性(渗出性、新生血管性)和干性(非渗出性、非新生血管性)两种类型,其中湿性AMD更易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症状和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症状和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症状和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缩写为AMD)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疾病,主要影响中央视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AM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本文将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症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央视觉模糊:患者在看清距离较近的物体时,会感觉模糊不清,不能清晰地看到细节,如阅读报纸、书籍或识别人脸等。

2.视物畸变:患者看到的直线变得弯曲或变形,例如,直线可能看起来像弯曲的波浪。

3.视力减退:黄斑变性使得患者的视力严重下降,日常生活活动受到了限制。

4.暗适应能力下降:患者的暗适应能力受到影响,夜晚或低光照条件下视力变差。

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以下治疗手段来减缓病情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drugs,简称Anti-VEGF药物)能够抑制异常的血管生成,并减少受损黄斑区的水肿和渗漏。

这些药物需通过注射进入眼球,治疗需定期进行。

2.光学辅助:通过使用一些光学器具,如放大镜、闭环式眼镜、显微镜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视觉活动,提高视力。

3.康复训练:包括视觉功能的康复训练和生活适应训练。

视觉功能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适应训练则是通过指导患者改变生活习惯、使用助视器具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

4.营养调理:合理膳食和补充必要的营养素对黄斑变性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抗氧化剂和Omega-3脂肪酸可以帮助保护黄斑区域的视网膜细胞,减少病情进展。

5.手术治疗:对于特定的黄斑变性病例,如黄斑裂孔或视黄体裂孔等,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进展

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进展

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研究进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其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以中心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

近年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现状进行介绍。

标签:黄斑变性;中医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以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模糊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出性)两种,干性AMD主要表现为硬性玻璃膜疣、软性玻璃膜疣与局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地图样萎缩;湿性AMD主要表现是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和黄斑部的出血及渗出,上述病理改变也是导致AMD患者视力下降的直接原因[1]。

本病可影响阅读、驾驶、物体颜色识别等,并最终导致失明,它已取代白内障成为导致老年人失明的第一诱因,是发达地区5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降低和致盲的首要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AMD属于古代医学中的瞳神疾病范畴,并根据症状进行分类命名,如“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等[2]。

本病目前西医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这个领域显示出独特优势,不仅能快速有效的改善各种临床症状,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AMD的文献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笔者经查阅相关古籍、文献资料和多年临床观察总结,认为AMD是一种本虚标实之症,渗出、出血和新生血管为标,脏腑虚弱,气血津精亏损为本,气血失和,精血亏损和痰、瘀、热互阻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病因主要有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痰浊瘀血三方面病机。

以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

本病好发于老年患者,多因患者年老体衰,精血不足,肝肾亏虚所致。

根本病机是肝肾亏虚,肝阳偏亢、上灼心阴是其出血的常见病机,肝脾不和是其渗液的主要病机[3]。

总之,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主要是因为年龄的不断增加,致使脏腑精气日渐虚衰,随病程发展逐渐出现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但本质上是因脾气虚弱、精血不足而起,故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且虚证始终贯穿于AMD的全过程。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药治疗原理
根据中医理论,黄斑变性与肝肾阴虚、 气血不足等有关,治疗以滋补肝肾、益 气养血为主。
VS
实践案例分享
如使用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中药方 剂,或采用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改善 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状况。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戒烟
吸烟是黄斑变性的危险因 素之一,戒烟有助于降低 患病风险。
饮食调整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态。
鉴别诊断
AMD需要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近视性黄斑病变、遗传性黄斑病变等其 他黄斑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上与AMD有所不同,通过
详细的眼底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XX
PART 02
诊断方法与技术应用
REPORTING
01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 下,户外活动时佩戴防 紫外线眼镜
02
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 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 和维生素C、E的食物
03
戒烟限酒,控制血压、 血糖和血脂等全身性疾 病
04
遵医嘱按时用药,不随 意更改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监测项目安排
视力检查
定期评估患者视力状况,记录 视力变化
眼底检查
观察黄斑区病变情况,评估病 情进展
阅读训练
从大号字体开始,逐渐增加阅 读难度,提高患者阅读能力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相关的 技能训练,如穿针引线、识别
钱币等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家属教育培训
向家属普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基 本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家属协助患者康复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过 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家属心理支持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23年):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23年):
➢ 早至中期AMD患者视功能尚无明显损伤,治疗目的为防止向进展期AMD发展, 防止视力明显下降。
➢ 建议早至中期AMD补充抗氧化维生素、锌(氧化锌或硫酸锌)、叶黄素、玉米黄 质、或者混合型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需达到一定 剂量材能产生获益;不建议补充脂肪酸。
➢ 早期AMD治疗显示,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可提高黄斑区色素水平和对比敏感度 ,但是目前无证据表明补充抗氧化维生素、矿物质能阻止早期AMD进展为中期或 进展期AMD。
方案具有一定程度获益。3+T&E方案较3+PRN方案注射给予次数多2-3针,注 射费用有一定增加,但在长期视力和形态学指标方面可表现出一定程度获益。
11
推荐意见5:对一种抗VEGF药物治疗不应答建议
目前,对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应答的定义和分类未达成共识。一般认为, 积液量(IRF、SRF和CRT)或出血量与基线相比增加,和(或)BCVA与基线或治 疗后最高BCVA相比丢失字母数>5个,为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无应答。
2. 2型MNV:起源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穿过RPE后在视网膜下间隙生长,既往 称为经典型CNV。其合并的出血和渗出可直接进入视网膜下腔。2型可与其他 类型混合存在。
3. 3型MNV:既往称为RAP,异常血管起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向外层 视网膜延伸。
6
推荐意见1
诊断新生血管性AMD(除外PCV或RAP),相较于FFA或ICGA,有条件推荐OCT 联合OCTA作为检查方法。
一名52岁的女性的右眼 A1:OCTA上只显示了BVN A2:相应的OCT b扫描显示浅层PED和视网膜下液体,增加了对 PCV的怀疑 A3:ICGA显示BVN(黄色箭头)和息肉(黄色箭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物治疗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物治疗

安慰剂组为 3 % ; 2 隐匿型 C V的亚组分析提示 , N 病灶不大于 4个
视盘面积或视 力低于 6 5个 E D S 数 字 母 表 字 母 的 患 眼 治 疗 TR 对 效 果 更 好 。 ) 射 治 疗 。 rgua 等 ” 究 发 现 , 剂 量 放 射 3放 Gaods 研 大
2 治疗 显 改 善 , 1 月 后 视 力 与 治 疗 前 相 比并 无 但 2个 改 善 , 许 更 大 剂 量 放 射 治 疗 可 能 会 有 疗 效 而 成 为 一 种 辅 助 治 也
疗 。 ) 瞳 孔 温 热 疗 法 ( asu ia e ohr yT T 。 方 法 4经 t nppl r t r tea , r )此 r lyh m p 是 用 一种 曝光 时 间长 、 量 低 、 光 斑 直 径 的 8 0n 波 长 的 近红 能 大 1 m
年龄相关性黄斑 变性 的药物治疗
马 臻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 空军总 医院 眼科 , 北京 10 4 ) 0 12
摘要 : 目前 , 龄 相 关性 黄 斑 变性 的患 病率 和发 病 率均 逐 年上 升 , 发 达 国家老年 人 主要 致 盲 眼病 。 年 是 近年 来 , 其预 防 性 治疗 以抗 氧化 为 主 , 药
物 治 疗 以抗 脉 络膜 新 生 血 管 ( N 为主 , C V) 而抗 C V 的重 心 也 已由激 光 治 疗 转为 从 转 录及 表 达 水 平针 对 血 管 内皮 生长 因子及 其 受体 的 治 N
疗 。 文就 目前 临床 上 药物 治 疗年龄 相 关性 黄 斑 变性 的现 状 和新 药 物 、 方 向进 行综 述 , 该 新 以期 对 年龄 相 关性 黄斑 变性的 治 疗指 明方 向 。 关键 词 : 龄 相 关 性 黄斑 变性 ; 物 治 疗 ; 年 药 脉络 膜新 生血 管 ; 展 进 中 图分 类 号 : 8 . R98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43 (0 2 1 10 9 1 2 1 )8—0 9 0 0 7— 2 teayP T 。 D hrp ,D )P T治 疗 A ( A ) 研究 证 明 , 中心 凹下 以典 MD T P 的 对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文件合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文件合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文件合集目录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二、黄斑变性1号方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西医治疗新进展五、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的研究进展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及治法初探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进行性的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对于AM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因此,开展AMD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研究类型:AMD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应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对象:试验对象应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经临床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确诊为AMD。

试验分组:试验应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试验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随访时间:随访时间至少应为6个月,以便全面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有效性指标:主要有效性指标应为视力变化,可通过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评价。

还可以通过其他次要指标如对比敏感度、眩光感、色觉等进行评价。

安全性指标:应包括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等。

生活质量指标:可采用视力相关生活质量量表(VAQLY)等进行评价。

统计分析方法:应采用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即所有随机分配的患者均纳入分析,无论其是否接受治疗或是否完成随访。

主要指标分析:应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视力变化方面的差异,同时应进行双侧检验,以α=05为显著性水平。

次要指标分析:应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对比敏感度、眩光感、色觉等方面的差异。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行 了大量的研究 , 在本病的治疗方面有 了一定的进展 。 现就 近年来 A D的中西 医治疗进展概况简述如下。 M
1 西 医治 疗 进 展
管的形成 ,是一种对症治疗 。同时,激光稍过量 ,可以使 C V增生 , N 且对 附近的正常组织 也产 生损 坏【】视功 能将 2, 受到较大影响 , 操作必须谨 慎。 1 光动力疗法(D ) D . 2 P T P T通过冷激光加光 敏剂联合氧化 作用治疗 C V, 目前较为安全 有效 的治疗方式 , 治疗 N 是 但 费用昂贵, C V的类型 、 且 N 病灶 的大小 、 位置及活动性对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erl e au r ee eao , a —e tdm el gn r i g a ad tn
( N 组织。 C V) 激光光凝是为了封闭已经存在 的新生血管 , 但
很难破坏活动性很 强的新生血管 ,也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
A D 是一种 与年龄相 关的重要 的致肓 眼病 , M) 多发生于 5 0 岁以上 , 且患病率随年龄增 长而增高 。A MD是西方 国家老 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首要 原因… 。这种疾病会对老年人及 其家庭成员 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正在成为一个主要 的公共健康 负担 。近年来 , 国 A 我 M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 的趋势 。由于 A MD可 引起 患者中心视力的不可逆性损害 或丧失 ,为此国内外学者就如何控制或减缓病情 的发展进
疗的效果影响较大f 。 3 】
1 瞳孔温热疗法 ㈣ . 3
TT r 通过采用直径可调节 的大光
斑, பைடு நூலகம்波长达 80 m 的红外激 光连续 照射 , 靶组织 缓慢 1n 使 升温 , 消除 C V病灶的 同时还能相对保存病变表面视 网膜 N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PPT课件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PPT课件
注射等方法治疗。
继发性青光眼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 手术治疗等方式降低眼压。
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
对于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应尽早进行 手术复位,以挽救视力。
低视力康复
对于视力严重下降的患者,可进行低 视力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06
康复管理与随访观察
康复期患者管理要点
视力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视力状况 ,记录视力变化,为调 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视网膜脱离
AMD患者视网膜可逐渐与眼球壁分 离,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继发性青光眼
AMD患者可能因新生血管堵塞房角 或虹膜新生血管,导致眼压升高,进 而发展为青光眼。
视力严重下降
AMD患者视力可逐渐下降,晚期患 者中心视力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预防措施建议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控制全身疾病
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眼 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AMD。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剥除术
适用于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导致的黄斑病变。
3
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应精细、轻柔,减少视网膜损伤和并发 症风险。术后加强随访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
AMD患者视网膜下可形成异常的新 生血管,易导致视网膜出血、渗出和 瘢痕形成。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 完善指南内容,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
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AMD诊疗质量监控体系,对眼科医生 的诊疗行为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指
南的规范实施。
加强培训和宣传
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 对眼科医生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指南的知 晓率和应用率。

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总结

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总结

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总结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总结导言: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MD)是一种常见的黄斑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视网膜黄斑区血管异常新生和渗漏,导致视力明显下降。

临床治疗中,凉血化瘀法广泛应用于湿性AMD的治疗,但其疗效和用药规律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总结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AMD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用药规律,为湿性AMD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回顾的方法,检索了中文和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AMD的相关研究。

其中纳入了符合以下标准的研究:①研究对象为湿性AMD患者;②应用凉血化瘀法进行治疗;③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前后对照研究;④提供了足够的数据,包括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和黄斑渗漏等指标。

最终,纳入了10篇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

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总有效率为78.5%(95%CI:71.2%-84.0%)。

治疗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黄斑渗漏情况得到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凉血化瘀法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OR=2.36,95%CI:1.75-3.19)。

此外,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AMD的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P<0.05),治疗2个月以上的患者疗效更佳。

讨论:凉血化瘀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治法之一,通过清热凉血、祛瘀活血的作用来治疗疾病。

此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凉血化瘀法在治疗湿性AMD方面显示出显著疗效。

其中,凉血化瘀法能够改善黄斑渗漏,提高视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治疗时间的延长与疗效的增加呈正相关,这表明长期治疗对于湿性AMD的治疗效果更好。

结论:凉血化瘀法是一种有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Meta分析,我们总结出了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AMD的疗效和用药规律。

蔡华松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用药规律

蔡华松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用药规律

蔡华松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用药规律
李梦霞;刘玲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22(41)10
【摘要】目的:探讨蔡华松教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有完整诊疗记录的临床病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固定组合及核心药物。

结果:所用药物性味以甘、寒为主,归经主要为肝经、心经、脾经、肾经,功效分类以及用药频次显示最常用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提取出固定组合7条,核心药物7味。

结论:蔡教授在治疗AMD时注重扶正祛邪,补肝肾、调气血以扶正,化瘀消肿以祛邪。

【总页数】5页(P1050-1054)
【作者】李梦霞;刘玲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
【相关文献】
1.光动力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2.单剂量去炎舒松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的随机临床验证
3.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中成药及西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用药规律研究
4.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用药规律
5.凉血化瘀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总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8年11月20日药品审评中心1.1背景 (4)1.3适用范围 (6)2.AMD治疗药物开发的整体考虑 (7)2.1 遵循以目标为导向的原则 (7)2.2 进入临床试验的前提 (7)2.3 临床药理学研究 (8)2.3.1首次人体试验 (8)2.3.2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9)2.4探索性临床试验 (11)2.5 确证性临床试验 (12)3.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 (12)3.1总体设计考虑 (12)3.2 受试者的选择 (12)3.3 对照的选择 (13)3.4 再治疗标准 (14)3.5 研究周期和访视频率 (14)3.5.1 研究周期 (14)3.5.2 访视频率 (15)3.6 疗效评价 (15)3.6.1 探索性临床试验疗效指标 (16)3.6.2 确证性临床试验疗效指标 (17)3.8 补救治疗与合并用药 (21)3.9统计学考虑 (21)4.参考文献 (22)5.附录(如适用) (23)1.简介1.1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1, 2]。

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偶发于40-50岁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MD致盲者约占全球盲人的8.7%,全球约有3000万AMD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为AMD而致盲【3】。

我国50岁以上人群早期AMD的患病率在1.7%-9.5%之间,晚期AMD的患病率在0.2%-1%之间[3, 4]。

AM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衰老、代谢减缓以及氧化损伤等导致Bruch膜增厚以及脂褐素沉积,玻璃膜疣形成,并产生慢性炎症刺激,进而形成早期AMD。

随着病程发展,炎症等反应不断放大,最终可导致地图样萎缩(Geographic Atrophy,GA)、和以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出血、渗出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

nAMD是一种进展期AMD,可导致快速重度视力障碍,是视力丧失和视力发病的主要原因(Bourne et al. 2013;Wong et al. 2014)。

临床可见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引起的出血、视网膜内、视网膜下的积液、渗出性或出血性神经上皮/色素上皮脱离(PED)等病变,纤维血管性盘状瘢痕是新生血管性AMD最终的结局5。

已知血管生成、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种生化和生物过程在nAMD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症状和相关眼部检查帮助诊断,眼部检查通常包括视力、远近最佳矫正视力、检眼镜(双目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及Amsler表检查等。

AMD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逆转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视功能的丧失,以及提高视功能。

目前,AMD的治疗包括观察、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光动力疗法和激光光凝术。

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病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

近年来,新生血管性AMD治疗的进展较快。

既往治疗手段包括:光凝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手术治疗(如视网膜下膜取出新生血管膜、黄斑转位术等)。

但,激光光凝治疗只能减缓严重视力下降的速度,手术治疗则因术后较高的并发症已很少使用。

目前,随着抗VEGF药物的上市,PDT治疗也已不是首选治疗方法,抗VEGF药物成为临床一线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手段。

然而,临床上对于AMD的治疗仍然面临一些未被满足的治疗学需求。

例如,新生血管性AMD面临的难题包括:如何稳定或减缓疾病进程(诱导病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物退化,以及维持或提高长期疗效、减少视网膜萎缩和纤维化)、提高疗效、减轻患者治疗负担以及增加依从性等。

而对于GA,如何控制及逆转其萎缩仍是其临床治疗学难点。

1.2目的本指导原则旨在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的开发提供有关临床试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学指导。

药物的临床开发首先要遵循药品临床试验的一般原则,如:《药物临床试验的一般考虑指导原则》[10]、《药物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9]、、《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1]、《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指导原则》[12]等,同时也要遵循业已发布的其它相关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建议性的,不是新药上市注册的强制性要求。

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实践的发展,疾病诊断、治疗的手段会不断改进,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评价方法也会随之更新。

因而,本指导原则的观点为阶段性的,如果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更加科学合理和公认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提供支持性证据。

1.3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生物制品以及新化合物的临床研究,重点讨论基于进展期AMD (新生血管性AMD和/或地图样萎缩) 的药物研发和试验设计原则,对于由于其他病因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视力损伤也可参考本指导原则相关建议。

2.AMD治疗药物开发的整体考虑2.1 遵循以目标为导向的原则在药物临床整体研发策略上,应采用以目标为导向,并紧密围绕药品说明书制定的目标内容逐步开展的临床试验研发模式。

整个临床研发计划要设定明确的终极目标与清晰的递进研究路径;每个具体的临床试验应有前期研究的基础,并设定准确的试验目的。

同时,整体研究设计应能支持对研究药物的获益/风险评估。

2.2 进入临床试验的前提新药在进行首次人体试验前,应完成充分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以预测可能的临床有效剂量,并提供充分的信息来支持首次人体剂量的选择和安全的暴露持续时间,以充分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建议进行相关的体外药理试验,对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理有充分理解。

比如抗VEGF药物与其作用靶点结合的亲和力与效能等参数。

此外,尽可能采用动物疾病模型对药物进行临床前药理实验。

但是,由于目前AMD尚缺乏临床直接相关的动物疾病模型,因此从临床前动物药理数据外推至人体,及预测人体的有效剂量需谨慎。

对于眼局部给药(例如:玻璃体内注射给药)的药物,需评估药物局部暴露和系统暴露两种情况。

对于存在全身暴露的情况或者通过系统途径给药的药物,可参考常规的系统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提供该药物的系统暴露情况以及药物代谢、消除等时间动力学过程的数据。

对于主要分布在眼局部的药物,建议提供相关的动物眼局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数据,包括药物在房水、玻璃体液等的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

鼓励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核素分子影像技术以及药代动力学模型/模拟技术等。

同时,在动物疾病模型中应尽可能同时观察药代、药效、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局部给药后观察到的重要的临床疗效和/或者安全性指标的时间动态过程来评价药物可能的局部暴露与药效或者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在正式启动临床试验前,应对药物的分布和靶点结合的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局部用药的全身暴露和非靶器官的分布和蓄积,以及全身用药后药物在眼部的分布和靶点结合情况等。

2.3 临床药理学研究2.3.1首次人体试验基于伦理学、药物非临床获益/风险权衡的考虑,对于玻璃体内注射给药,AMD患者可作为早期探索性临床试验的首选人群;对于局部滴眼液、口服给药、静脉给药的药物,根据药物特点,可选健康受试者或AMD患者,遵循一般指南。

首次人体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和耐受性考察,关注眼局部和全身安全性。

应进行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后人体安全耐受性考察。

对于单抗类药物或者融合性蛋白等生物制品,还需同时考察其免疫原性。

首次人体试验应基于非临床安全性信息,采用合适的剂量递增方案,对不同剂量水平进行研究,以提供安全性和耐受性前期数据,并尽可能探讨最大耐受剂量各种给药途径的药物,尤其是玻璃体注射的药物,在开展首次人体试验时,应全面观察眼局部和全身安全性,包括不良事件、系统眼科检查等(详见3.7部分)。

局部不良反应需关注药物相关和给药方式相关的不良反应。

2.3.2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在早期探索性研究中,应尽可能开展全面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研究。

不论是系统或眼局部用药,都需根据药物的实际分布情况开展相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鉴于房水、玻璃体与视网膜紧密靠近并邻接,房水和玻璃体液可较血液更好地反应视网膜的变化,因此,房水和玻璃体采样有助于了解眼部药代动力学、药物靶点作用(VEGF抑制)和临床疗效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

但,基于伦理考虑,难以采集足量的玻璃体或房水等眼局部组织液进行眼局部药代动力学研究,对此,建议尽可能选择适宜取样的患者(如拟行玻璃体切除的患者等),在确保患者安全且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稀疏采样,以进行局部药代动力学研究。

同时,也鼓励申办者采用无创的先进方法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眼局部药代和/或药效情况。

鼓励申办者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通过动物试验数据和/或人体稀疏采样研究数据外推人体眼局部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一步探讨药物的局部暴露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

检测药效学和安全性生物标志物有助于确认药物局部暴露以及与相关药效学/安全性标记物的相关性。

其中,药效学生物标志物应基于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了解和药物作用机制特点进行选择,包括测定不同时间点体循环和/或房水、玻璃体中游离分子靶点(如游离VEGF等)浓度,尽可能探讨眼局部有关血管生成(包括但不限于VEGF,VEGF-受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等)和炎症(包括但不限于IL-1b、IL-6及自分泌运动因子)等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更好了解患者对药物反应的变化及其原因。

对于眼局部给药,游离药物的全身暴露可能影响或干扰重要的系统信号通路,从而产生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故应进行全身药代动力学研究,根据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特征,合理设计采样时间,尽可能建立系统暴露量与全身相关不良反应的关系。

同时,应关注血液中游离药物、蛋白结合药物、药物-受体结合物、抗药抗体以及中和抗体浓度变化特征,以及血眼屏障对不同个体间药物吸收变异度影响。

由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故应基于药物的代谢消除方式,开展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受试者的系统药代动力学研究,必要时,应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进行开展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相应的剂量-暴露-效应关系研究,以了解影响药物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内在因素,以及相应人群的剂量调整。

AMD患者多发于老年患者,故需考虑开展与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疾病治疗药物的潜在相互作用研究。

2.4探索性临床试验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应开展探索性研究,获得关于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信息,以确定是否推进到确证性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