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汉字造字法及其演变使用看中国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汉字造字法及其演变使用看中国文化
——以“吃”为例
内同摘要:中国是一个极其善于吃且也把吃看得很重的国度,尤其是在古代,这种吃的观念更为浓厚。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他吃什么,怎么吃基本上就代表了他的身份地位和价值观念追求。伴随着这种吃的文化,我们当代的人寻根也就相应能找到一些古代文化的蛛丝马迹。本篇就旨在通过一系列古代关于吃的的用法来探讨吃与中国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吃的字形演变、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吃的字义流变、吃与中国文化、吃与中西文化的关系
说明:本篇讨论的不仅仅只是“吃”这个字,也不仅仅是包含“吃”字在内的有关吃的古今文化,还包括一系列的有趣的饮食文化和古今观念文化。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近来发现有网友在讨论说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的观点是既然人是铁饭是钢,那为什么铁要吃刚?有网友则用科学的观点指出刚化后也会变成铁,而铁是一种化学元素,是最常用的金属,从化学和物理的观点来看,铁相比钢要复杂的多,某种程度上铁则和饭一样,铁这种化学元素同时还是生命之需,因此刚也就相应和铁扯在了一起。其实网友的讨论显得多此一举,这句话本来就没什么深意,就是将铁与钢来对比说明吃饭的重要性,将铁与钢放到此句中给人于鲜明印象。然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这句古话理解为:吃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人是铁(相对钢比较柔软)饭是钢(相对铁较强硬)我们也不得不吃它,明知道是拿鸡蛋碰石头的结果但也还是不能不去吃,估计也是可以的,古话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吃的重要性。
一.“吃”字的由来
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里记载:吃字的古字形是“”,音“彳”chī,言蹇難也。从口。气聲。
居乙切。[1]由此也可以发现“”字初为一张口和一个人的会意字,表示用嘴巴吃东西。而随
着时间的推移,“”的字形和字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演变。先是繁体的“喫”音chī彳,【动词】(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二,“吃”字字义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演变不仅是表现在字形上,也表现在字义的演变上,吃字也是如此。后来的吃已由最初的“吃东西”的意思逐渐延伸出以下几种新意:①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吃掉敌人一个连。
②吸:吃烟。③感受:吃惊。吃紧。吃一堑,长一智。④挨:吃官司。吃板子⑤承受,支持:吃不消。吃苦。吃亏。⑥船深入水的深度:吃水深浅。⑦被:吃那厮砍了一刀。⑧说话结巴:口吃等。吃还有一些其他灵活用法,如吃大碗,指用大碗吃)。吃食堂,指在食堂吃。吃公饭,指帮公家做事,拿公家的工资。吃软饭,专用来形容男人靠女人吃饭,自己不做事。
三、“吃”与中国文化
一个民族的字往往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形态追求。古代把一些大户人家称作“钟鸣鼎食之家”,
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写道“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2](解释为“遍地是里巷宅舍,用钟来提醒家里人吃饭,用鼎来盛肉的富贵人家”。)而在一般的寻常老百姓家里,绝对不可能用敲钟来提醒人吃饭,也不会用鼎来做餐具。因此“吃什么”“用什么吃”“怎么样吃”便成了衡量一
个家庭社会地位的标志。从字法看,古人把“”和人首先连在了一起,足以见得吃的重要性。上文也提到吃的字义发展演变情况。比如古人和今人都有会把靠女人生存的这种情况的男人称作“吃软饭”。其实“吃软饭”本来就是个很男权的观点。女子寄养于男家,自古以来都是天经地义,可是一旦男子归养女家,就成了“吃软饭”。这是民间的歧视。据说官方对吃软饭人的歧视则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汉武帝发布诏书称道:召集天下商人、赘婿——即入赘妻家吃软饭者——及杂役当兵远征大宛国取汗血宝马(至于这诏书究竟出于哪本具体历史史料,我至今还未能找到,不过大体说来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尽管无从考究,但史学界现在基本上还是以这次诏书的颁发作为考证吃软饭一词来源的正史依据。然而有勇有谋的一代佼佼者皇帝——汉武帝为什么会让那些所谓的“赘婿”都去参加对大宛国的战争?难道说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还是说因为缺少兵源?其实不然。汉代自建朝以来便开始注重休养生息,尤其是经历过“文景之治”以后国家更加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不可能找不到兵源。唯一的一种可能就是如史学家所说的,汉武帝攻打大宛国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欲——汗血宝马,故不愿多派兵力增援,只好派了些他所瞧不起或是不喜欢的人物出战,而赘婿就是其中一种。众所周知,在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压下,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有“钱图”的商人在古代是基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而杂役则更不需解释,几乎就可以看做是处于社会最低层的阶级群体。而汉武帝在这样需要兵力的情况下把杂役、赘婿、商人三种社会人士相提并论,足以见得赘婿本身地位的低下。站在历史的观点立场来看,这样关于吃软饭的观点则正好体现了古人甚至今人的重男轻女思想。
又比如说同样是要表达“喝茶水”这一意思,但却有吃茶、喝茶、饮茶、品茶几种叫法。[3] 不细心品会的人估计不会发现这其中的细微差别,但仔细斟酌却倒也大有学问在里面。吃茶和喝茶更强调的是吃和喝的动作,仿佛更注重解渴的结果。饮茶、品茶更则更强调的是慢慢品味、体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较多地注入了人的精神情感。前两种叫法一般出现在平常人家。比如当你走进一寻常人家,主人大都会直接热情地招呼你“泡茶水喝”“吃茶”这一类的话,他们正常情况不会客气、优雅地招呼你“饮茶”“品茶”。农家人的大方,纯朴,热情不表自明。饮茶和品茶两种叫法则大都出现在富贵之家,显得比较高雅,有品位,使人感觉到一种文邹邹的感觉,也使饮者同增拘束感,这样的客气有时反而使我们难以承受,难免显得尴尬。当然,万事都会因人而异,本身富贵的客人走到简朴的农家可能会因眼前所看到的简朴而觉有压力,因此不习惯这样的热情与淳朴,反而显得尴尬。而贫穷的人走进富贵人家则也可能会因眼前所看到的富丽堂皇而倍增自卑感和矜持欲。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话语的安排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因此待人接物、招呼亲朋好友或是陌生的客人,察言观色也是必须的,掌握一定的话语技巧也是交友之道。适当观察客人的言语、谈吐、性格,想好该用客气的还是热情不拘泥的言语来待客,这定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四、从“吃”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讲究“吃”,见面大都会问“吃了没?”“在哪儿吃?”“我们喝一杯去”“走,上馆子去”“听说你最近发了,要不要请客啊?”之类的话语。西方人见面则基本上会说“What a nice day it is!”“Hello!”“Where are you going?”“How do you do?”但几乎不会说“Have you eaten?”而且即便都是表示“吃”,东西方文化里用字的习惯也不同。中国的“吃”是强调“口”的享受,
偏向于尝到美味的东西,即便是换成其他字,如“”“”“”“”“”“”(即依次为食、饮、吮、吸、喝、品的古体字)也离不开强调“口感”的美味。而西方则是除了“eat ”外还有“have”“take ”之类单词来表示“吃”这个意思,如“吃早饭”除了可用“eat break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