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完整资料).doc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e96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0.png)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教案标题:培智学校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1. 数字和数量: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学会用数字表示数量。
2. 加法和减法: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表示进行计算。
3. 几何形状: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方形、三角形等,并学习它们的属性。
4. 时间和日历:学习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理解日历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学内容:1. 数字和数量:巩固数字0-100的认识,学习数字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2. 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运算。
3. 乘法和除法:初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学习简单的乘法口诀和除法运算。
4. 分数:认识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读写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1. 数字和数量:扩展数字的认识范围,学习千位数和万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2. 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 乘法和除法:深入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包括长乘法和长除法运算。
4. 分数和小数: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学习分数和小数的读写和运算。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有趣的数学问题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清晰地解释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使用图表、实物或动画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3. 示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展示如何应用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或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或参与实践活动。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积极性等。
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bd29119b6648d7c1c746e7.png)
8+5=15-9=14-4=11-5=
16-5=13-8=12-4=9+7=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回家之后多练一练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第四课时
课题:复习得数是2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读懂题意,判断出用加法源自是用减法教学难点:准确说出题意,正确判断出用加法还是用减法
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课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加法、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应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20以内的加减法
课前准备:电子白板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学会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暑假过完了,我们又迎来崭新的一学期,在美好的秋天,在这美好的早晨,迎来本学期第一次数学课,大家高兴吗?这学期老师会带领大家去学习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用竖式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同学们要记住借一当十用,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回去之后要多做练习,多记一记.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第三课时
课题:复习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电子白板、计算器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一、复习10的组成:
1.填空
10
1
2.出示10的组成卡片,提问数的组成
3.说一说,几和几组成10?
二、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边指图边问:左边有几盏台灯?右边有几盏台灯?现在要把左边和右边的台灯合并在一起,边说边指图,求一共是几盏台灯?想一想:9和5组成几?5可以分成1和几,9加5可以写成9加1再加4,板书:9+5=14
培智数学教案小学
![培智数学教案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69c9348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8.png)
培智数学教案小学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法运算法则;
2.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3. 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教学内容:
1. 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
2. 认识加法符号“+”和“=”的意义;
3. 掌握十以内的加法运算;
4. 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法运算的概念和基本法则。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案、教材、黑板、粉笔;
2. 计算卡片、数字卡片;
3. 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计算卡片,让学生观察上面的数字,引导学生讨论数字之间的关系。
二、讲解(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符号“+”和“=”的意义;
2. 通过实例演示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3. 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三、练习(15分钟)
1. 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自行组成加法算式并计算;
2. 练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如购物结账等。
四、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法运算的基本法则,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49adac83d049649b665884.png)
课题名称:《复习课----连加1》
课题:《复习课----连加2》
教学反思
《连减》教学反思
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陈石昌
本节课连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只要计算不要出现错误一般学生都会列对竖式。
不过,因为加法可以三个数相叠进行计算,因此也出现了连减三个数一起相叠的竖式。
不过,这只是极个别的学生。
从计算正确率来说,还有点让人担忧,以后还要强调计算时的细心和计算后的检查!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的不足:
第一个问题:教学机智的培养。
在到入时我让学生观察两道竖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我的问题问法模糊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是我应该及时调整问的方法说:“第一道算式的得数,和第二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第二个问题:计算课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
课题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课题名称:《 6的乘法口诀》
课题名称:《 6的乘法口诀练习》
温馨提示:A类生独立解决后,交流分析思路。
BC
课题名称:《 7的乘法口诀》。
培智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全套PPT课件
![培智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85d03e561252d380eb6ec5.png)
2.一根木头长1米,做凳子用去80厘米。 还剩多少?
3.小明家到学校有50米,一天他上学 走了20米,想起忘记带蜡笔了,又返 回家拿了蜡笔再到学校,他一共走了 多少米?
解决问题
1.一捆电线长30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 二次用去6米。 (1)一共用去多少米? (2)还剩多少米?
2.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 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3.说说直线的特点 4.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5.怎么区分直线
谢谢
74
线段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 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的两个特点:
1.线段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1.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 ) 里画“√”。
√ √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 填在( )里。
三六十八
我能行
一六得( 六 ) ( 三 )六十八 五( 六 )三十
5X6=30
( 二 )六十二 四( 六 )二十四 六六( 三十六 )
6X3=30
二、你问我说
墙上挂了多少只纸鹤?
4×6=24(只)或6×4=24(只)
一共有多少个纸杯?
4×6=24(只) 或6×4=24(只)
智勇大冲关
第一关
5×6= 5×3= 4×6= 3×6=
5.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1( 厘米)。
图钉的长度、田字格的一条边大约长1( 厘)米。
伸开两臂的长约是1( 米)。
6.1米=(100)厘米
300( 厘)米=3米
7.1米里面有( 10)个10厘米,有( 10)0个1厘米。
10厘米里面有( 1)0 个1厘米。
将下列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110cm 40cm 2m 78cm 1m ————————————————————————
最新培智生活第六册教案
![最新培智生活第六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6f83d714791711cd79173b.png)
培智生活第六册教案第一单元脚的卫生一、教学目标:1、认识脚盆和脚布。
2、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洗脚。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睡觉前洗脚和常换鞋袜的卫生习惯。
4、使学生掌握洗袜子的基本技能,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懂得注意脚部卫生、保持鞋袜整洁,有益于身体健康。
二、教学思路:1、本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第一单元的单元图,让学生讲讲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每天要洗脚?一般在什么时候洗脚?2、观察单元图后,教师继续提问洗脚时需要用的用具,教师可以介绍洗脚盆和洗脚用的毛巾,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洗脚洗脚用的毛巾、盆要与洗脸盆、毛巾分开放。
3、教育学生每天晚上睡觉前要讲卫生,不仅要刷牙还要洗脚。
配合教育,让学生观察教科书中“想一想?”这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要养成睡觉之前洗脚的卫生习惯。
告诉学生天天洗脚的好处:消除臭味,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有利于睡眠,有利于健康。
4、教会学生自己洗脚。
教师可以将洗脚的过程画成简易的图(或教师用任务分解法示范洗脚的过程一般步骤为:(1).脱袜、卷裤管、双脚在温水中湿上一、二分钟。
(2).用洗脚毛巾带水擦小腿。
(3).再擦脚面、脚跟、脚底脚趾。
(4).拧干毛巾,将脚揩干。
5、教学常换鞋袜这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科书看看说说“这位同学在干什么?”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常换鞋和袜子。
教育学生要养成卫生的好习惯,常换鞋袜,保护皮肤的清洁。
6、通过“洗袜子”的教学,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洗袜子。
教师示范洗袜子的过程。
洗袜子的步骤:1.袜子浸湿,然后拧掉些水在湿袜子上涂上肥皂。
2.轻轻揉搓。
3.在水中漂洗干净。
4.把袜子拉平整搭在绳子上或竹竿上用夹子夹住凉晒。
7、洗脚和洗袜子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图,让学生讲述,还可以将图打乱让学生整理成完整的全过程,让学生边整理边讲述(可以先看图说,然后不看图说)。
8、教学儿歌:一天学习和活动,脚上沾了灰和泥,睡觉以前洗洗脚,勤换鞋袜要牢记。
培智实用数学第六册教案设计(1-15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六册教案设计(1-15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808340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7e.png)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①(1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六册第1页一、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1、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算式卡片、磁砣。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拍自手背儿歌:“小花猫猫叫,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升4来作伴,5、5凑成一双又手,小手小手真伶俐。
”2、游戏:找朋友。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老师看到红红的大苹果,太诱人了,瞧,它们来到了你们面前。
课件出示左边9个苹果和右边1个苹果图。
师:谁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师:左边几个苹果?生:9个苹果。
师:右边几个苹果?生:1个苹果。
师:一共有几个苹果?生:10个苹果。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加法计算。
师:用数学算式怎么写?生:9+1=10或1+9=10。
教师板书:9+1=10 1+9=10师:用减法要写成什么样的算式?生:10-9=1或10-1=9。
教师板书:10-9=1 10-1=9小结:这就是运用1和9的组成10来进行计算的。
三、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
师:今天,医学小博士正在为生病的花朵治病,伤心哭泣地花朵想请大家来为它们治病,你们愿意吗?仔细观察查找病因。
提问:①请同学们找出算式。
②治病。
师:同学们,看着笑了的花儿,我们知道花儿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它们,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加漂亮!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看图列式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根据培智学生的特点,在对所学知识复习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儿歌、对数,找朋友等等。
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学习模式。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②(2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六册第1页一、复习。
培智六年数学教案设计下3
![培智六年数学教案设计下3](https://img.taocdn.com/s3/m/812492859b89680202d8251a.png)
十几减7、6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1-8 14-9 13-8 15-911-9 17-9 12-8 16-82. 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三、巩固练习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当堂检测五、评价总结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Pl5第4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
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
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a0a93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6.png)
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4b8db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6.png)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分析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年,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以便较好地为中学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因此,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对于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2)理解小数、分数的概念与运用。
(3)了解简单方程的解法。
2.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用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分数、加减乘除、简单方程等内容,重点在于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和小数、分数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小数与分数。
(2)加法与减法。
(3)乘法与除法。
(4)简单方程的应用。
(5)综合运用。
四、教学策略1.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教学开始阶段,对小学五年级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2.引导思维、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乐趣。
3.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板书讲解、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4.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学期初复习小学五年级所学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学期中重点教学小数、分数的概念与应用,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简单方程的解法等内容。
3.学期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测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培智学校得数是六教案
![培智学校得数是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16d8449649b6648d747ec.png)
得数是6的加法学情分析:我班现有学生6人,轻度智力障碍学生2人,归为A组;中度智力障碍2人,归为B组;重度智力障碍2人,归为C组。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过6的组成、“+”和“=”。
三组学生注意力均容易分散,好动。
A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B、C组好;B组学生比较胆怯,不太愿意主动,缺乏自信;C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但能听懂老师的话并做出回应。
教学目标:A组:1、会流利地认读并计算加法算式“1+5=6、2+4=6”。
2、能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B组:1、能认读加法算式“1+5=6、2+4=6”,2、辅助下,能计算、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C组:1、会认读加法算式“1+5=6, 2+4=6”。
2、愿意参与进课堂教学活动。
3、能较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读加法算式“1+5=6、2+4=6”。
2.能列出、计算相应的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能列出、计算相应的加法算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6的组成”,同学们一起告诉老师,哪些数字可以组成数字6啊?生:数字1和5可以组成数字6/数字1和4可以组成数字6/数字1和3可以组成数字6。
师:同学们都答对了,看来大家回去有认真复习了。
今天我们将要和小兔子一起去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来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
(板书“得数是6的加法”带学生读一遍课题)二、讲授新课(一)初步感知算式1、算式1+5=6师:小兔子来到了面包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看到了那些甜点啊?(出示课件)生:小白兔看到了面包和甜甜圈。
师:小白兔看到了几个面包啊?生:1个师:我们用数字1表示(出示课件),小白兔看到了几个甜甜圈啊?我们可以数一数。
生:小白兔看到了5个甜甜圈。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7dfe83a2161479171128d0.png)
第一课:黑猫警长(感知前后方位)教学目标一、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二、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
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教学重点能理解前、后方位。
教学难点理解以客体为中心的前后方位。
教学准备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学生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学生中男学生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学生中女学生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
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六、让每位学生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引起兴趣:(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
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
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
能不能完成任务二、引导学生学习方位词。
(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
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
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
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
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
(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二)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
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
(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
人教版培智三年级下第6册生活数学教案
![人教版培智三年级下第6册生活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cea3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d.png)
1.让学生们坐好之后,老师喊“上课”,值日生喊“起立”,等所有学生站好后,老师和学生相互问好。
2.老师点名,要求学生在老师点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举手并说“到”。
二.导入
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图中的少先队员在做什么
共有几个人,他们是怎么站队的。
2.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图中共有6个少先队员,他们分两边站立,每边各有3个少先队员。
11.教师出示第5题的图片,解释说明题意。学生先计算出减法算式的结果,再连线。
三.小结
板书设计
7减几
教学反思
(八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数8的组成的理解,知道8可以分成几和几。
2.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看图列减法算式的方法。
3.能正确认读、计算算式8减几。
4.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小结
板书设计
6减几
教学反思
(7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校园活动中,感知数7的组成。
2.通过分一分进一步学习数7的组成。
3.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7减几。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校园活动中,感知数7的组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学会7减几。
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点名激学
1.让学生们坐好之后,老师喊“上课”,值日生喊“起立”,等所有学生站好后,老师和学生相互问好。
2.老师点名,要求学生在老师点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举手并说“到”。
二.讲授示学
1.教师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一共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02838084868762caaed581.png)
板书:都是直角。
师:长方形,我们答对了吗?(出示课件演示)
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才能称为长方形?
(指着板书内容复述,并强调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今天,同学们表现都特别好,作为奖励,我们的客人长方形要给大家看一个节目,大家欢迎。(鼓掌)
四、练习指导:
师指长方形说:长方形的四条边,上下两条边面对面、左右两条边面对面,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板书贴)。
现在长方形提出新问题了。
出示问题:对边一样长吗?
师:我们来比一比对边是否一样长。
(用课件演示对边相等。)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谁愿意试一试?
引导说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贴)
我们问一问长方形我们说的对吗?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认识)
2、师: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
出示幻灯片动画(长方形宝宝)
师:长方形宝宝现在有问题要考考大家。
第一个问题:我有几条边,几个角?(出示幻灯)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板书贴:边、角;书写:四条、四个)
长方形宝宝,同学们答得对吗?
出示幻灯片:大家答对了,真棒。
二、探究新知:
1、长方形的边:
第周第册第课时
课题:认识长方形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过程,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画长方形、正方形。
2、通过观察、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现在你能用长方形的特征来判断哪些是长方形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看看哪些同学已经学会了?
最新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
![最新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3198cec77da26924c5b06d.png)
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掌握了满十要进一,不够减要借一当十用。同学们回去之后要多做练习,多记一记。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
课题: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电子白板
一、复习10的组成:
1.填空
10
1
2.出示10的组成卡片,提问数的组成
3.说一说,几和几组成10?
二、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边指图边问:左边有几盏台灯?右边有几盏台灯?现在要把左边和右边的台灯合并在一起,边说边指图,求一共是几盏台灯?想一想:9和5组成几?5可以分成1和几,9加5可以写成9加1再加4,板书:9+5=14
-8一个数位写8,8要和上面的7对齐,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因9此,要在十位1上面点个小圆点,记为借一当十用。接着画横线,
数字9要和上面的8对齐,最后把9写到等号的后面。
三、巩固练习:
1 8 1 7 1 6 1 5 1 4
-9-8-7-8-6
4+7-6=8+9+3=15-6+8=9+6-5=16-7-8=
4.一块肥皂4元,一条毛巾8元。买一块肥皂和一条毛巾共要多少元?
三、小结
调研提纲:今天我们复习了简单加减法应用题。同学们回去之后要多读题多做练习,多记一记。
(一)上海的经济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8+9=17(人)
答:两个组一共有17人。
虽然调查显示我们的创意计划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各种如“漂亮女生”和“碧芝”等连锁饰品店在不久的将来将对我们的创意小屋会产生很大的威胁。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读题并看图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教学计划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1fe1c4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培智生活数学六年级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8c20f14791711cc791756.png)
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一课时课题:复习得数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加法、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应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20以内的加减法课前准备:电子白板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含义,学会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暑假过完了,我们又迎来崭新的一学期,在美好的秋天,在这美好的早晨,迎来本学期第一次数学课,大家高兴吗?这学期老师会带领大家去学习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一、复习10的组成:1.填空12.出示10的组成卡片,提问数的组成3.说一说,几和几组成10?二、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边指图边问:左边有几盏台灯?右边有几盏台灯?现在要把左边和右边的台灯合并在一起,边说边指图,求一共是几盏台灯?想一想:9和5组成几?5可以分成1和几,9加5可以写成9加1再加4,板书:9+5=141 42.“+”叫做加号,表示要把它左右两边的数合并在一起;“=”叫做等于号,它左边是要合并的数,右边是合并的结果。
3.算式的读法为:“9加5等于14”4.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师边指图边问:这里一共有几只足球?拿走了几只足球?还剩下几只足球?想一想:拿走了,就变少了,就要用减法。
板书:17-8=97 105.算式的读法为:“17减8等于9”6.我们还可以写成减法算式:17-9=8三、巩固练习1.看图填数⑴5+9=( ) ⑵12-6=( ) ⑶9+6=( ) ⑷16-7=( )2.想一想,算一算:15-9=12-7=6+5=14-4=10+3=8+6=13-8=17+2=5-5=11+0=16-1=9+4=四、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掌握了满十要进一,不够减要借一当十用。
同学们回去之后要多做练习,多记一记。
五、作业设计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名称:《复习课----连加1》
课题:《复习课----连加2》
思计算不要出现错误一般学生都会列对竖式。
不过,因为加法可以三个数相叠进行计算,因此也出现了连减三个数一起相叠的竖式。
不过,这只是极个别的学生。
从计算正确率来说,还有点让人担忧,以后还要强调计算时的细心和计算后的检查!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的不足:
第一个问题:教学机智的培养。
在到入时我让学生观察两道竖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我的问题问法模糊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是我应该及时调整问的方法说:“第一道算式的得数,和第二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第二个问题:计算课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
由于我在教学竖式的不同方法时,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时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很少。
而且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
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题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课题名称:《6的乘法口诀练习》
6×3=18 1×6=6
(4)我是小医生。
五六30 二六得十二6×5=35
3×6=十八
A类生填写回答,B类生在教师引导下尝
试填写,C类生读读。
力。
二、新课导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
温馨提示:A类生独立解决后,交流分析思路。
BC类生思考。
训练学生对乘法口算的运用能力及灵活的思维
(2)自主练习的第7题。
提示:A类生独立解决后,交流分析思路。
BC类生思考。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第一关顺利通过,来看第二关,要做到又准又快。
(1)自主练习的第8题。
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 游戏:变魔术。
(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
说口诀)
2. 当邮递员送信。
36 24 18
6×64×6 3×6 6×4
6个6 6×6 6个3 4个6
(A类生回答,B类生教师指导回答,C类生跟读)
四、课堂
小结师:经过几道关卡,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百花园,
小蜜蜂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她还告诉我
们:六呀!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大千世界,有
很多事物和六的乘法口诀有关,同学们请看!
通
过训
练,
让学
生进
课题名称:《7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