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天人合一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
《淮南子》综合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和汉初黄老哲学,重新论述了“道”和“无为”的含义,董仲舒则对先秦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加以改造发展,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宣扬人格化的“天”。
东汉王充又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进行了批判,论述了自己的天人观。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玄学盛行,何晏、王弼主张通过体验“无”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郭象认为人只有领会到每一物“自足其性”就可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
1.《淮南子》天人合一”思想《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方术之士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
它综合道家黄老、儒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并且广泛吸收了当时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借鉴阴阳五行家的理论框架,建构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天道观体系。
“道”是《淮南子》的最高范畴,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
所谓“道生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就是认为人与万物都是阴阳二气所生,是人们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性。
因此,它认为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的关系,而且人与自然也有这种关系。
此外,它还提出“天人类比”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具有类似关系,是模仿天而造成的。
由于《淮南子》主要继承发展了道家思想,因此对于“无为”也有新的阐释。
它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应该是因循自然,在道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工作。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也,因物之相然也。
”“弱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巡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就是说人们不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必须意识到人并不是事物的创造者,只是顺应道以推动事物发展的促进者,不可贪天功以为己力,违背天道的基本原则。
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分类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Ti tl e: On Zhangzai’s harmonious thought system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学科、专业:中国哲学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作者姓名:王大庆导师及职称:郭淑新教授论文提交日期: 2013年4月授予学位日期:安徽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安徽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获学位后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王大庆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一三年四月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
答辩委员会签名:主席:(工作单位、职称)委员:导师:论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摘要理学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张载作为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其创立的哲学体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对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应该结合由汉至唐三教并行的历史,以及当时儒学复兴的思潮背景和理论基础。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通过本体论与宇宙论的并建,着力解决了儒家天人合一以及如何合一的问题,并最终将天人合一思想落实到人生实践论领域。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述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述西汉御史大夫张中青铜九头狮政斗镇墓兽底座玺书12字符瑞符应(印)“天命钦册封政斗勤国之宝印”,其中“天命”一词除了天之意志等表层文字意义之外,更是古代“微言文”的重要表现形式。
天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
有神格化、人格化、人神相应之天体星宿及道德化等概念和象征意义。
所谓天命就是上天所赐授的符命,即古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谓“天”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类命运。
在古代,尤其是两汉时期的宗教化的儒家今文经学的影响下,谶言担负起一种职能,即改天换地改朝换代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合理性的思想工具。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被认为是传承有序的,非常重要的,或者主要的中国文化特征。
虽然在不同时代的古典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与所谓“天人合一”相近或相似的表达,但它的含义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各种与“天人合一”相似或相近的表达,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
虽然张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个说法的思想家,但是张载似乎也并没有把“天人合一”看作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命题或者思想理论。
因为张载在提到“天人合一”时,有时说“天人合一”,有时说“天人一物”,有时又说“以合天地之心”等等,有好几个不同的说法,而且他也只是在比较儒家和佛教理论区别时,谈到了所谓“天人合一”。
在他的著作中的其它地方,天人合一并没有被反复提及和阐释。
很显然在张载的书中,“天人合一”并没有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而加以阐述论证。
其实也不仅是张载,从宋代到清代大约八百多年间,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重要学者,把“天人合一”当作非常重要的文化理论命题阐述,更没有人把“天人合一”,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所以历史地看,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众多思想之一。
既说不上是主要的,也说不上是核心的。
“天人合一”的这个说法其实完全是因为现代学者的各种为我所用的引伸与演绎,才发展成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
《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
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周易》不仅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它还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
《说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文言传》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些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儒家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优秀品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
孟子的“仁民爱物”也有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的思想取向。
经过历代大儒的传承、发挥,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被尊为道家和道教始祖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则进而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指明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三者同心相合,即可成就万物。
《阴符经》则用天、地、人“相盗”之说来体现天与自然之间相互补益的密切关系。
张载“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及其生态启示
张载“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及其生态启示作者:娄雅宁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3期摘要:张载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其“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资源。
基于“气一元”的认知基础,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包含着天性与人性、天道与人道统一的思想内涵。
他指出“氣”之本体为“天”,“气”之本性为“天性”,因气生万物,则人人生而具有“天地之性”,然所禀之气有正偏,故人有善恶之别,由此可知天性与人性相通;此外,张载认识到天道为人道正名、人德与天德同源,共同维护天理伦常和封建秩序,继而论证了天道与人道统一。
另外,张载“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蕴含着“体天下物”“寡欲”的伦理规范、“乾坤父母”的情感支撑以及“民胞物与”的理想信仰。
他主张“大其心”来延伸认知领域,以此来达到“体天下之物”的圣人境界,斥责“嗜欲”违反天理,认为节制私欲方能修身养性;将道德领域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出人依赖于乾坤天地而存活的伦理思考;追寻自然万物共生共存,有序统一的道德境界,凸显出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泛爱天下之物的伦理情怀。
因此,在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今时代,系统梳理并深入挖掘张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对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生态伦理行为规范,进而培养生态整体主义的伦理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生态道德实践的本土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也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张载;天人合一;伦理思想;生态启示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人们常常只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长远的生态效益,由此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并引发严峻的环境问题。
张载“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继承借鉴北宋之前儒家、道家、佛教天人关系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乾坤父母”、“民胞物与”等新的思考,建立起精深广博的“天人合一”伦理思想体系。
【关学文研】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二)
【关学文研】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二)文/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从“参天地”到“与天为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张载首次将《中庸》的“自诚明”与“自明诚”之双向统一作为两条不同的天人合一进路来诠释。
那么,张载的天人合一是否仍然是一种合“人”于“天”呢?非也。
对张载来说,所谓天人合一,既不是一味归根于天,也不是合“人”于“天”,而是一种“天”与“人”各有其分的“相参”追求。
为什么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主张“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并批评“天人异用”、“天人异知”的张载又主张“天”与“人”各有其分而以“相参”为追求指向呢?这是因为,张载的“天人合一”早就已经剥去了“天”的神圣主宰义与道德根源义,因而“天”也就只有自然生化一义了,张载之所以征引《周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并将“以生物为本”作为“天地之心”,也主要是从自然生化的角度而言的。
正因张载只从“以生物为本”的角度来谈“天地之心”,故其所谓“天人合一”既不是神圣赋予义的,也不是所谓道德根源义的,而只是自然生化义的。
但在张载看来,这个“以生物为本”的“天”却具有超越自然生化的意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看如下几条:问:“横渠观驴鸣如何?”先生笑曰:“不知他抵死着许多气力鸣做甚?”良久复云:“也只是天理流行,不能自已。
”天则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恒然如此,有何休歇?人之德性亦与此合,乃是己有,苟心中造作安排而静,则安能久!天人不须强分,《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别则只是薄乎云尔。
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
在上述几条中,“驴鸣”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
站在“人”的立场上观照“驴鸣”,自然可以形成“不知他抵死着许多气力鸣做甚”的看法,但如果将其视为一种自然生化现象来把握,那么也就可以得出即使是“驴鸣”,也仍然是“天理流行,不能自已”的表现。
第二条则指出天道流行之“无心无为,无所主宰”的性质,但张载从这里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所必须达到之自然而然的地步。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1473-1543)
(1571-1630)
波兰天文学 家、日心说创立者,近 代天文学的 奠基人。
德国天文学 家。被称为 “天上的立 法者”。
Isaac Newton (1642-1727) 英国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和数 学家。最卓越 的贡献是微积 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分和经典力学 伽利略发现了新宇 的创建。
东西方文化的深层比较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本体论方面的分野)
“天人合一”与 “征服自然”并不是截然对 立的观念。东西方文化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对一 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也不同。
1
一、“天人合一”观念的演变及其表现
1、 “天人合一”的观念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这 一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天命论”:三代时期,具有原始巫术的特征。 (2)“天道论”:春秋战国时期,强调“天人同性”。
视频欣赏:丽江古城
3
二、“征服自然”的功过历程
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
“征服自然”作为一个明确的 思想命题,是在近代工商业活 动兴起时出现的。然而其思想 源头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正是
古希腊所特有的逻辑抽象思维
的产生,不仅影响到后来近现 代科学在西方的出现,而且为 近代以来大规模征服自然的活 动埋下了伏笔。
(5)文学艺术领域:崇高法则。“英雄”情结。
3、西方自然观的现代形态: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摆脱“征服自然” 的传统模式。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美】乔治•萨顿)
6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 我国的“人工天河” 南省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的 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红旗渠
(1960、2—1969、7)。 在当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 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 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 架桥,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削 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 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 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自 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 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 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天人合一 辞典
天人合一字体[大][中][小]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与伦理学命题。
语出北宋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原意指天道与人性的同一。
习惯上用此语概括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道与人性、自然与人为、自然界与人的精神相通、相类和统一的思想学说。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天与人互相敌对的观点,而讲求天与人的统一。
天人合一说在伦理学上的主要含义有两方面,一是认为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一是认为人生的理想在于与天为一或天人调谐。
这种理想的核心观念是认为个人人格的完成“不仅可以帮助其他人来完成他们的人格,而且可以帮助天来完成天所具有的原来的内在意义。
”(杜维明:《儒家哲学与现代化》,《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西周。
周宣王时尹吉甫作《烝民》诗:“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荡之什》)这里含有人民的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思。
天人合一观念在战国时有重要的发展。
《易大传》提出“与天地合德”的理想。
《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先天”即为天的前导,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以前加以引导;“后天”即遵循天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
《象传》:“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泰卦》)。
“财成”即加以裁制成就,“辅相”即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而加以辅助。
认为道德与智慧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大人、帝王具有引导、裁制、辅助自然,使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臻于完美的能力。
“与天地合其德”之“德”,主要指刚健自强与兼容万物。
《易大传》这种理想,可谓天人调谐。
这种理想的伦理学意义,一是从自然界运行不息、生养万物的性质中引申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象传》)两种道德品质,一是认为个人道德的提高、人格的完成与社会理想的实现、自然界的合理开发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张载“气”范畴在“天人合一”中的作用
张载“气”范畴在“天人合一”中的作用作者:张青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1期摘要:张载的“天人合一”是其理论体系的终极指向,用以区别释道“有无相分”“体用殊绝”“天人相分”,另立儒家“道”学。
“气”范畴为此建立了基础,肯定了宇宙本体乃至感性世界的实在性;为“体”和“用”的统一、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建立了桥梁;为人可以通过“尽性”实現“天人合一”提供宇宙秩序法则。
关键词:气;天人合一;性引言北宋儒者皆致力于建立“道学”。
张载作为其中之一,虽未直接以“理”为核心建立学说,但其“气”论已达较高的理论高度,直究天人之际,探讨的问题实质是“理”。
追究其建立道学的原因有三:一则释道学说皆教人离弃现实的伦理道德、脱离世俗生活,为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秩序的稳定带来了隐患和胁迫。
①而儒学自礼教起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承担着现实秩序稳定的种种责任,至此已被迫必须建立一个学说体系来抗衡释道,来肯定感性世界,肯定人现实的道德价值追求,并为伦理等级秩序、个体伦理价值追求建立根据。
二则佛家自立教就关注宇宙万象背后的本体世界,虽宗派分殊众多,但均以达至绝对超现实的“真如”“佛性”“涅槃”“实相”等境界为终极目标。
其学说自然多讨论本体世界,因而更具抽象性。
且佛家的思维方式以理性直觉为主,故而学说的讨论更具思辨性。
道教作为本土生长的宗教早先多关注现实,经佛教传入后受到冲击,为了自身发展一方面回到《老》《庄》中寻找理论支撑,一方面多汲取佛家对本体世界的讨论成果。
其“有“”无”问题的讨论即是对本体世界的探讨,已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面对释道在理论上的挑战,儒学想要抨击释道在现实中带来种种的隐患,必须在本体问题上给予回应,建立“道”学是最迫切的任务。
三则儒学自汉已降,落入“知人而不知天”的窠臼。
自唐朝韩愈建“道统”,倡导古文运动,回到儒家经典中试图立儒学之根本。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西铭_北宋·张载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西铭_北宋·张载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西铭_北宋·张载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铭_北宋·张载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铭宋代北宋·张载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
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
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锡类。
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译文《易经》的乾卦,表示天道创造的奥秘,称作万物之父;坤卦表示万物生成的物质性原则与结构性原则,称作万物之母。
我如此的藐小,却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处于天地之间。
这样看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坤地之气),就是我的形色之体;而引领统帅天地万物以成其变化的,就是我的天然本性。
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兄弟姊妹,而万物皆与我为同类。
天子是我乾坤父母的嫡长子;而大臣则是嫡长子的管家。
“尊敬年高者”(的意义),乃是为了礼敬同胞中年长的人;“慈爱孤苦弱小者”(的意义),乃是为了保育同胞中的幼弱之属。
所谓的圣人,是指同胞中与天地之德(案:指健德与顺德)相合的人;而贤人则是其中优异秀出之辈。
天底下无论是衰老龙锺或有残疾的人、孤苦无依之人或鳏夫寡妇,都是我困苦而无处诉说的兄弟。
论董仲舒与张载的天人之学
第21卷第5期衡水学院学报Vol. 21, No. 5论董仲舒与张载的天人之学林乐昌(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陕西西安710062)摘要:西汉董仲舒与北宋张载是各自时代的儒学代言人。
在儒学史上,西汉董仲舒最早提出系统的天人之学,而北宋张载则第一次使用“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将其作为一个思想命题明确地提了出来,并建构了“天人合一”的理学体系。
天论和天道论,是董、张天人之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探究董、张的天人之学时,有必要分别考察他们二人的天论、天道论及其特色,然后梳理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从董仲舒到张载的演变脉络。
关键词:董仲舒;张载;天人之学;天论;天道论;天人合一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9.05.004作者简介:林乐昌(1949-),男,山东威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X012)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9)05-0016-07 收稿日期:2019-07-10本文的论题,是对西汉董仲舒(前197-前104年)与北宋张载(1020-1077年)的天人之学进行比较研究。
之所以把他们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董仲舒与张载二人都高度关注儒家的天人之学。
司马迁提出,史学家的职志是“究天人之际”[1-2]。
其实,“究天人之际”也是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
董仲舒与张载的天人之学各具特色。
他们二人站在各自时代的思想制高点,为儒学代言。
在儒学史上,西汉董仲舒最早提出系统的天人之学,而北宋张载则第一次使用“天人合一”这四个字,将其作为一个思想命题明确地提了出来,并建构了“天人合一”的理学体系。
我们需要把董仲舒与张载的天人之学置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他们二人天人之学的特色,并梳理他们二人天人之学的演变趋势。
第二,西汉董仲舒对北宋张载有过某些思想影响,而且张载对董仲舒也做过评价。
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谁
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谁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谁 1「天人合一」此词,源自北宋儒者张载阐述《中庸》思想之于儒者,而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干称》,相应《中庸》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有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自诚明」则「因诚致明」,乃率天道之性,而谓「得天而未始遗人」;「自明诚」则「因明致诚」,乃袭人道之教,而谓「致学而可以成圣」;《中庸》又谓『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故谓「天人合一」,又以德合性教而谓「天人合德」。
《中庸》论述天道与人道之思想,乃是相关天道之自然无为与人道之造作有为,同样见于当时道家思想。
《老子》有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庄子‧在宥》有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皆以阐述「自然无为」与「造作有为」之差异。
然而因为中国古代思想于天人之际的相互关系,本有种种论述观念,后来往往皆以「天人合一」此词作为标举;因而后世许多「天人合一」词义用法,已经不限原本张载创设相关《中庸》意涵,而指涉对应及种种不同哲学思想观念。
「天人合一」此词,当代也就成为容纳许多观念集合的复合意义词汇。
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天人合一是谁提出的相关观念「天人合一」词义,用以指涉相关「自然无为」(天道)与「造作有为」(人道)的会通统合关联。
此种相关《中庸》的「天人合一」观念,牵涉心理感应认知活动的运作机制;通常是以心灵的直觉印象,对应于天道之自然无为;而以心思的认知概念,对应于人道之造作有为。
易简得理《系辞传》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乾知」相关直觉印象之自然无为,「坤作」相关认知概念之造作有为,而以对应「天人合一」;《系辞传》又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东岐明乃以「天人合理」谓其智识之德。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想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 当代环境伦理 学的理: 论建构具有重要 的启示意义。 [ 关键词 ] 张栽 ; 天人合一 ; 生态伦理 [ 中图分类号 ]23 B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05 39(060 — 05 0 1 — 4220 )6 00 — 4 0
万物山川的物质层面的天, 又是无为 的日月星辰、 在工业化之前的人类生活实践中人对自 然界的 作用和影响并没 本体之天。 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 一个整体。天由 虚气相即 而成,
其超越层面的太 有严重到攸 关自 然界存亡的 地步。 人从自 界 然 所获取的和向自 其物质层面的气聚气散形成有形的天地万物, 然界所 施放的并 未破坏整个自 然生态系统的自动 平衡, 行 虚 人的 作为本体则融于天地万物之中, 所谓“ 太虚不能无气, 气不能 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P 天只 ” 7 …( ’ 有一个, 不 为对自 然界来说无论是助力还是阻力, 都无窖于自 然界的 存续; 不聚而为万物, 太虚为本, 无感无形” 客感客 由“ 与“ 从道德的功能、 作用来说, 我们是不会将非恶的行为及其所作用 能说有两个天。万物一气, 虚气相即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天, 这个天有超越义和自 然 的 对象纳入道德 思考的范围的。 而在今天。 当环境污染、 生态危 形” 其自 散则万殊, 人莫知其一也”其超越 , 机警示我们人类的 技术力量、 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思想观念 义。 然义在于阴阳之气“ 义则在于阴阳 之气“ 合则混然, 人不见其殊也” 6 。 【 ( 1P J 足以 毁灭整个自 然生态系统之时, 也正是道德应该介入之时, 这 天道成为万物之本源在于天之无 形的超越义, ‘ “ 日月得 时。 “ 天人合一” 思想中本来就内含的对人与自 然之间关系的观 天’ , 然之理也, 得自 非苍苍之形也。[( 2 ” ] 1 且天道为气之本身 P ’ 照就无法不成为我们的解读内 容了。 不是外在赋予之物, “ 气之性本虚而神, 则神与性乃气所 另 我们对前人思想的阐发固然不能天马行空、 外, 无中生 所固有, …( , 6 神” 性” “ 天 有, 但也不可能只 是反复论证某一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意 固有” P 这里的“ 与“ 均指天道天德,神, …( “ 性即天道也” P 。而“ …( 6 性者万物之一源, 非有 义或作用。 每一时代对前人思想的研究, 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各 德” P , 【( 1 即 1P ) 包括人) 本源, 的 宇宙 自 时代背景下发掘和发现它的内在文化内 的 涵及其之于现实社 我之得私也” ]2 , 天道是宇宙万物( 物性、 人性只是天道之具体表现而已。 会的意 某一思想之所以 义。 得以 传承, 就在于它的文化底蕴以 万物都是本天道而生的, 物之源, 包载万物于内”天地万物都具有 还“ , 及由 此而来的时代创发性。 所以, 不同时代对同一思想的 解读 天道天德不仅是万 天道天德融于万物之中为之本 , 因而天无所不感,感 “ 不可能千篇一律, 万变不离其宗。我想, 但又 我们现在来阐释张 天道天德,
天人合一阅读答案
天人合一阅读答案【篇一: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天人合一”是中国哲人的基本主张,是中国文化统摄一切的主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是朴素辩证的北宋大哲张载第一次正式而明确、严密而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光辉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哲人“与物为春,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亦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体认到“天人一体”,深刻体认到人与自然的亲缘性、同构性与一体相关性;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明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乐、和睦、和谐与和融,就是要获得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理想状态与思想自觉。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即是主张“天人不二”、“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则是主张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从而“天人相分”。
“中学”亦即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与“西学”亦即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二元对立”、“天人相分”、“主客二分”进而推崇竞赛和征服——恰成反照。
中国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就其最具有现代性的启发意义的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体相关的问题意识。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艰深微妙,作为绵亘数千年的中国主导性思想文化理念,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在自身的衍变演化的文化苦旅中,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芜杂怪谬的内容成分,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理想,略作一番现代转化和话语革新,就可以策略性地转型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8 ]的思想理念。
关于国学人物张载简介
关于国学人物张载简介张载,字子厚,其名字出自于“厚德载物”一句,人称横渠先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平简介(一)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其名字出自于“厚德载物”一句,人称横渠先生,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卒于神宗熙宁十年,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关学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张载的父亲于宋仁宗时,在涪州(今四川涪陵)做官,死于疾病。
当时张载与弟弟都还年幼,与母亲一同护送父柩归葬,知道路途前方发生战乱,加上路资不足,难以返乡,最终将父亲安葬于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全家人也到横渠镇南大振谷口居住,后来“横渠先生”的名号,即来自于此。
张载少年时就对兵法有浓厚的兴趣,在当时,北宋西部边境经常受到西夏侵扰。
仁宗康定元年,西夏入侵,宋军抗击失利,庆历四年十月,宋朝与西夏议和,“赏赐”给西夏绢、茶、银等大量财物。
战争烽火对当时的张载来说是极大的刺激,他开始向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上书,请求对西夏用兵,并自告奋勇准备联络一些人去攻取被西夏占领的洮西之地,为国家立功。
学术思想(二)一、天道观“天道”一词早在商代《商书·汤诰》中已经出现,是《四书》的基本范畴,张载以《周易》为基础,认为“天即太虚”,天道就是“太虚”之气的运动变化,天象是天的现象,太虚是天的本质,至于“太虚”则是气的原始状态。
张载认为,气散的状态是气的原始状态,太虚之气弥漫在宇宙空间,当其从散的状态转化为聚的状态时,天地万物即由此产生,又由于气有不同的凝聚状态,能产生不同的事物。
例如:阳气被阴气阻碍,相互激荡就变成雨,阳气吸收阴气,就形成了升向天空的云朵。
气的聚散不因人的意志发生或停止,万物消亡後,气散返回太虚,因此万物有生有灭,气则不灭永恒。
二、宣夜浑天合一说在思考天道原理的同时,也就不能不思考天体与天地结构。
中国古代的相关理论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不同学说,在当时宣夜说属于“显学”,张载创造性地阐释与发挥出“宣夜浑天合一”的模型,避开了宣夜说与浑天说各自的短处,提出了例如“日远月近”、“月受日光”的正确判断。
张载思想总结
张载思想总结张载(字子容,号玉溪)是中国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官员,也是理学四大家之一。
他的思想被称为“张载理学”或“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面对张载的思想进行总结。
一、天人合一思想张载提出的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
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根本的道,人作为天地间的一种存在,也有自己的根本道。
他主张人应当通过学习和修养,与天地万物“合一”,达到真理的境地。
二、格物致知张载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来认识事物。
他提出“格物致知”的理论,即通过观察、感知、思考事物的形象、现象,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并领悟事物的规律。
他认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获得知识,并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自己的智慧。
三、内外相应张载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挥人的优点,同时也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他主张人应当遵循自然的法则,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应,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
四、心性论张载认为人的行为和品德取决于人的心性。
他强调人应当修养自己的心性,使其纯粹、正直、有悟性。
他主张通过修养心性,使人的思维清晰、行为准则明确,从而达到自我的完善和和谐。
五、教育观张载对教育也有独特的见解。
他主张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和智慧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能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
六、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张载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他认为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证实和实现,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理论的指导。
他主张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能空谈理论,也不能脱离实践。
张载的思想对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理学思想被后世的许多学者所发扬和传承。
他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统一,这些思想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张载的“民胞物与”论探析
张载的“民胞物与”论张载哲学以《易》为出发点,在“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基础上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儒家新伦理体系。
在张载看来,人与万物之间有广泛意义上的伦理关系。
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
人应该将天地万物视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以宏大的气魄、广博的视野来审视宇宙人生。
在中国哲学中,儒家哲学以具有丰富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实践为其特色,伦理观念和道德追求最为浓厚鲜明的当属理学。
张载的突出贡献是他试图建立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也就是说使儒家学说充分哲学化,建立一个完整的儒家哲学系统。
理学伦理观念浓重丰满,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理学将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道德原则,明确、自觉地向人际关系以外的人与万物拓展。
《正蒙》是张载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其中又以《西铭》篇最有影响。
《西铭》的核心思想就是《民胞物与》,张载“民胞物与”思想所表达的是一种洋溢着人文关怀、合理地处理个人与社会、内在与外在关系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民胞物与”思想概述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完整表述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在他看来,人以天性作为自己的本性,天是人的存在和价值的本性根据。
人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人性完整而深刻地体现了天性;另一方面,人能够觉悟自己的本性,扩充自己的本性,从而发挥、完善天的本性,此即所谓“穷理尽形以至于命”。
张载还说:“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
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非兼爱,成不独成。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矢志“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的论述表达了一种参天地、赞化育、兼爱万类、成就众生的阔大胸襟,寄寓了一种深沉浩荡的生态意识。
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体现了鲜明的超越意识。
具体而言,他强调从天人关系、人物关系和人世关系三个维度,通过“天人合一”、“民吾同胞”和“均死生”等方式来完成对于自我有限性、名利和生死的超越建构。
“天人合一”:天大无外,而大人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天人合一”:天大无外,而大人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天大无外”,而大人“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是宋代儒家大学者张载的一个著名观念。
这一论说,出自“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
……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
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正蒙·大心》)以及“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的论说。
天人合一,就在于做一个顶天立地之人。
“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中,是究天人之际学问的重要价值意蕴。
在“天人合一”中,不仅认为人性本自天命,道德本自天德,而且人心之诚在于体认天道之诚。
人的格局、器宇和气象,皆可以与天同大,同其尊崇。
一个人,若能以人合天,就能大其心胸,扩其人生格局,廓其人生器宇,盛其人生气象。
“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
”(《正蒙·诚明》)人之诚明,就在于知己性与天道没有小大之别。
天人合一,则人与天同大。
人生格局:合于天心,则心无有外。
人与天一,是人为万物之灵的一个重要价值标志和潜质潜能。
与天地参,配天,参赞天地之化育等早期儒家思想,无不在揭示人的心性潜质和潜能。
与天合一,让我们不仅可以站在宇宙或世界的全局来思考、判断问题,而且可以在胸怀全局、大局中体验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从人生格局上言,合于天之心,就是心与天同大。
“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犹如“天大无外”,大人之心无不包容,无物在外。
人的“有外之心”,便是不能体认“天大无外”之价值,而合于天心。
人生格局之大,莫若合其天心。
“合天心”,则范围天下万物而无遗。
人的“有外之心”,来自“见闻之知”的狭隘。
一切“见闻之知”,皆是拘束于可见可闻的存在者,而不能突破有限而达致“天大无外”的无穷。
在人的格局中,心识之大,缘于“德性所知”,也即为体认“天德”之心。
在张载看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超脱见闻之桎梏,方能达致天德之大的人生格局。
人生格局之大,莫过于合于天心。
人生器宇:心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由“太和”“心和”到“天人合一”——张载思想构建过程中对“和”的解读与诠释
基金项目:2020年度陕西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项目(xctz202013);2020年度西安财经大学科研计划项目(20FCJH010)作者简介:李 睿(1989—),女,山西运城人,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① 《易传·彖上》中的“保合太和”另有版本写作“保和大和”,这里的“大”通“太”。
2022 2No 2,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2月Feb.,2022由“太和”“心和”到“天人合一”———张载思想构建过程中对“和”的解读与诠释李 睿(西安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摘要:古往今来众多学者和思想家对“和合”思想进行过解读与诠释,北宋理学家张载对“和”有着独特地解读与诠释。
张载通过对“太和”的解读与诠释,合“太虚”与“气”,在动态的“太和”之道中构建起天道本体“太虚”;又通过对“心和”的解读与诠释,合“性”与“知觉”,在“天—道—性—心”逻辑中构建起道德本体“太虚”;最后在“民胞物与”中合“乾坤”与“父母”,为伦理赋予本体支撑,实现“天人合一”的理论构建,在其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立体构建的同时,以“民胞物与”的理想境界为当时的儒家学者提供了价值关怀与践履信心。
张载对“和”的解读与诠释不仅有助于其本身思想体系的构建,上承接先秦儒学之旨,下启宋明理学的心性之学,而且成为传统“和合”思想发展脉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和合;太和;太虚;气;心和;民胞物与中图分类号:B244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2-0007-06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和合”思想体现着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1]传统“和合”思想从先秦影响至今,有着“太和”“中和”等影响范围广泛的范畴,古往今来众多学者和思想家对“和合”思想进行过解读与诠释。
北宋理学家张载关于“和”思想的解读与诠释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他的“和”论,不仅是其思想构建的重要基础,而且在思想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张载“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
摘要: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起点在于气的物质属性,天地万物统一于气,经过对社会人员的道德启迪,以“心统性情”和“健顺之德”作为处理道德理性和知识理性的基本路径,进而将“天人合一”落实在社会道德平等性上,为“民胞物与”的普世伦理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注重道德实践从而达到社会和谐。
关键字:天人合一太虚气民胞物与
引言:
“天人合一”一直以不同的命题源远流长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同时哲学家对于它的解释思想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张载和其他学者一样,为封建伦理寻求本体根据,利用“天人合一”来建立一个思想根据。
一、天人合一的建立基础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起点在于气的物质属性,关于气的学说,可以说有四个要点:(1)气是无形的存在,气聚为形,气无形而可见。
(2)气属于身,于心是相对的。
(3)其实生命之源,而气非即生命。
(4)气本于虚空,而虚空非气。
总之,气是万物构成的原始材料,是从虚空中变化出来的。
[1]张载的气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并改造,寻求和建立一种新的信仰力量以取代对佛教的信仰。
张载的气化论用气的聚散来解释物的生死变化,人和万物的构成的材料,。
用气来破佛老的空无,道家将虚无看作脱离气存在的至高本体,太虚和气之间是生成和被生成的关系,佛教则重本体,重本体并非不讲生成,佛教认为万物虽存在,但其本性为空,实际上仍是将物与其性相分,天与人相分。
张载否定了太虚是脱离气的现实存在,提出了“太虚即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2]通过冰水的变化来解释太虚和气聚散关系从而推理出太虚并非在气之外,太虚就是气,这样真实存在的气破除了道教的虚无和佛教的不真空。
气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宇宙之间都是气,人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太虚即气,张载的提出的气说使得天人一气,天人同质。
这样张载从世界的物质属性方面对“天人合一”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
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物质基础是人于天地万物统一由气组成,“凡可
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
”气聚而为万物,气散而为太虚,太虚和万物都是以气的形式存在。
所以无论气的离散聚合都是表明其属性的,在这个前提下,天人之间的精神感通才能成立。
构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对于“天人合一”张载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个是心性上的“心统性情”,另一个是有关于道德上的“建顺之德”。
同秉持儒家的传统,认为人是天地之心。
“为天地立心”当时的人类社会离不开天,如果要建立秩序或者有所需求,必须为上天立心,用张载的话来说就是“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
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张载所要克服的就是避免将私见凌驾于集体,主张将众人所认同的道理上升到公共的意识中去。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张载《西铭》中具体化,他认为天地之间。
天地如同自己的父母充盈于天地之间的都是气。
“乾称父,坤称母。
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天为父地为母,气的凝聚组成了人的体态,气的本质构成了人的性情。
因皆有气构成,凡人者皆为自己的同胞,君王相当于家中的长子,大臣就是家里的管家,尊敬我年高之长辈,以此达到对年长者之普遍尊重;慈爱我孤独弱小之子女,以此达到对年幼者之普遍爱抚。
强调对弱者的照顾,对长者的尊重,“民胞物与”使得“天人合一”有了实践的可能性。
“天人合一”思想同样在道德上起到了约束作用,气无所不在,将天和人有机联系,上天赋予了人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3]。
张载认为太虚是天地和人的精神意识的本原,那么人就具有了天地的健顺之德。
健顺之德是人类本身具有的,可以说人是道德的动物。
而道德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联系与交往的最基本和有效的方式。
张载认为人都是要死的,但人在当下的时候选择道德行为就可以在当下取得永恒,在那一瞬间就可以成为一个圣人,因为这时可以与天地为一体,与天地同性质。
但这只能是当下状态中的圣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圣人就要不断地进行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三、“天人合一”现实意义
张载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
”他高度赞美了大自然的“生生之德”;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
其仁爱之心就体现
在不断培养出世间万物。
在《西铭》中张载以天地为父母。
视天地间万物都与自己同为一物,同为一体,即同为一“气”,因此不仅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同胞,包括山川、河流、树木、森林、草原、植被等等在内的万物,也都是自己的朋友。
一方面天地为人之父母,对人具有养育之恩。
人就应对天地怀有“孝敬”之情,不应肆意破坏自然;另一方面,人来自天地必须担负起对自然的义务和责任,以达到不虚此生的目的。
欧洲在古罗马,有骑士、贵族、平民和奴隶的等级,中世纪法国,分为教士、武士、平民三部分人,这样有利于中央集权,同样的在中国的奴隶和封建社会,中国都曾在"名分"的原则上建立起区分贵贱尊卑的严格等级制度这样的制度不能带给人类的统一和和谐,只能激起阶级对立和矛盾。
通过“天人合一”天人同质的想法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结语:
张载从本体论上批判了佛道,提出了气本论的宇宙观,用“天人合一”的命题使得天人同质,打破了阶级,用道德来进行思想统治。
文献:
[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
[3]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