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专题展陈列设计实务
会展展示设计与实务6博物馆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
![会展展示设计与实务6博物馆展示设计、商业展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797a271711cc7931b716c8.png)
人工照明的方式
一般照明 区域照明结合一般照明 定向区域照明 定向区域照明结合一般照明 展柜照明
人工照明设计的原则
展示陈列区的明度要充足,一般情况下陈列区 的照度比观众所在的观看区域照度要高
要避免眩光,照射光源不能裸露,灯具的照射 角度要适当
4.色彩
原则: 基本色调、变化统一、重点色运用,稳定感、
节奏韵律感 陈列色彩的整体象征性应符合主题本质的蕴含 考虑色彩的物理效果(温度感、重量感、体量
感、距离感)以及色彩的心理和生理效果,色 彩的协调与对比等。
空间环境艺术处理
展览前区 门厅与序厅 陈列室内部空间
陈列空间艺术表现手法
环境气候稳定 彩光照明设计中为防紫外线对文物、标本的损害采取一
些相应的措施
博物馆陈列展示类型和设计要点
社会历史类陈列 自然历史类陈列 科学技术类陈列 造型艺术类陈列
1.社会历史类陈列
古代史陈列、近代史陈列、革命史陈列
复原陈列 原状陈列
2.自然历史类陈列
动物陈列、植物陈列、地质、古生物陈列、人 类学陈列
商业展示设计范畴
公共商业环境的展示与设施设计;公共服务性场所 的展示与设施设计;商业展台的展示与设施设计
长期的,公共商业环境和场所的展示与设施设计; 短期的,商业展台的展示与设施设计
现代商业展示
形象策划
视觉传达
展示陈列
空间规划
CIS
美艺行 社广公组销市
学术为策会告共织售场
史科划学学关学学学
(3)展具设计造型
新展具的造型设计:展柜系列、展板系列、展 台系列、展壁、屏风等
展具在布展中运用于总体布局的空间结构造型
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
![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3e3a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2.png)
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为了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参观体验,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场地规划、展品选择、陈列方式以及展示手段等。
以下是一个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
场地规划:展品选择:陈列方式:在陈列方式上,可以采用时间线或主题区域展示等方式。
时间线展示可以按照历史或文化时间顺序陈列展品,帮助观众理解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主题区域展示可以按照不同主题或类型将展品分区展示,例如艺术品区、历史文物区等。
此外,还可以尝试交互式陈列方式,让观众参与其中。
展示手段:除了常规的展柜和展板外,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展示效果。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或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或艺术品的细节。
另外,多媒体展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影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相关信息,提供更丰富的参观体验。
互动性设计:为了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
例如,设置触摸屏展示,并提供附加信息和故事背景,让观众自行浏览和学习。
另外,还可以设置模拟体验区,让观众亲自体验使用古代器物品的方式,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环境设计:为了提供更好的观展环境,可以考虑展厅的照明和音效设计。
合适的照明可以营造出适宜的氛围,突出展品的特点和细节。
音效的运用也可以为观众提供更真实的感受,例如播放相关的声音和音乐。
教育和解读:除了提供展品信息和故事背景外,博物馆还可以提供一些教育解读的内容。
例如,为观众提供讲解员服务,通过专业人员的解说,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展品和相关历史文化。
此外,可以推出一些教育活动和工作坊,让观众亲身参与、学习和创作。
以上是一个综合考虑场地规划、展品选择、陈列方式、展示手段、互动性设计、环境设计和教育和解读等因素的博物馆藏品陈列设计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设计元素,可以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参观体验,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博物馆的藏品。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91b2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6.png)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艺术精髓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吸引力和展览效果。
如何做好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成为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中,要注重文物的保护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同时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和艺术的表现力,吸引观众的兴趣,使他们在欣赏展品的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一、确定展览主题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展览主题。
展览主题应该结合博物馆的定位与特色,突出博物馆馆藏的特点,也要符合观众的兴趣。
展览主题可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物展、特定文化主题的展览、特定艺术流派的展览等。
在确定展览主题时,要考虑文物的数量和品质,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确保展览主题的生动性和富有吸引力。
二、构建展览结构展览的结构是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核心。
在构建展览结构时,要考虑文物的分类、时间线索、空间布局等因素。
分类展示可以根据文物的类型、材质、用途等进行分类,时间线索可以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进行展示,空间布局则可以根据文物的尺寸、特点以及展厅的空间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
在构建展览结构时,要注意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避免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感到混乱和疲劳。
三、设计展览场景展览场景的设计是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的展览场景设计可以为观众打造出一个完整的观展体验。
在展览场景的设计上可以考虑展示柜的选择、展陈的道具、灯光的设置、音效的运用等。
展示柜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文物的保护需求,同时也要与文物的特点相互呼应。
展陈的道具可以根据展览主题选择合适的装饰品,使展览场景更加生动。
灯光的设置和音效的运用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观展体验。
四、编制展览文案展览文案是展览内容的重要补充,可以为观众带来专业性的解读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
展览文案应该包括展品的基本信息、历史文化背景、专家介绍等内容,同时也要考虑文字的表达方式和篇幅的控制,避免观众在阅读过程中感到疲劳。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a956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展览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展示人类文明和传承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
设计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应该具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吸引观众的兴趣,达到教育和传播历史的目的。
以下是我对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一些建议。
一、主题确定一个好的展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应该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并能够在展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主题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文物的特点和历史的背景,也可以从社会热点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出发。
二、展览布局展览布局是展览内容设计的重要环节,好的布局能够让观众一目了然地了解展览的主题和内容。
在布局上可以采用线性布局或者区域布局,展示文物的同时可以通过地图、图片、模型等形式展示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
三、展品选择展览文物的选择应该与主题相关,能够准确地反映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在选择展品时,可以采用时间段、地域、文物类型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四、展品陈列展品陈列是展览内容设计的核心环节,合理的陈列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展品的历史价值。
在陈列时应该注重文物的生态保护和观众的安全,同时可以通过灯光、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增强观赏的效果。
五、解说和互动设计解说和互动设计可以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在解说上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对文物进行解读,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互动设计上可以设置模拟体验、游戏互动等环节,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六、配套教育活动配套教育活动是展览内容设计的延伸,可以通过讲座、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进一步加深观众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展览中,增强学习效果。
七、评估和改进展览结束后,应该进行评估和改进,通过观众的反馈和专家的意见来优化展览内容设计。
评估和改进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可以不断提高展览的质量和观众的满意度。
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需要考虑到主题选择、展览布局、展品选择、展品陈列、解说和互动设计、配套教育活动以及评估和改进等方面。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bac7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8.png)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与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通过系统的考察、研究和设计,来展示和传达博物馆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信息。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一、确定展览主题展览主题是博物馆陈列的核心,在确定展览主题时,需要考虑到博物馆的收藏背景、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目标观众的需求等因素。
主题的确定应具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同时也要与博物馆的使命和定位相符合。
二、研究和调查在确定展览主题后,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工作。
这包括对展览主题相关的资料、文献的查阅以及与相关专家、学者的讨论和交流等。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确保展览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策划展览内容在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展览内容的策划。
展览内容的策划包括确定展览内容的篇幅、内容的组织结构以及展品和展示手段等。
在策划过程中,需要注意展览内容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以及与目标观众的需求相匹配。
四、选择展品展览的展品是展览内容的核心,其选择应根据展览主题和目标观众的需求来确定。
展品的选择可以包括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图片、文字、多媒体等。
在选择展品时,需要考虑到其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因素。
五、设计展示手段展览的展示手段是传达展览内容的重要途径。
在设计展示手段时,需要综合考虑到视觉效果、互动性和教育性等因素。
可以运用多媒体、电子技术、声光效果等手段来丰富展览的形式和内容,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六、制定展览计划在进行真正的展览实施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展览计划。
展览计划包括展览的时间、地点、展览布局、展览活动等。
通过制定展览计划,可以确保展览的有序实施,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调配和利用各种资源。
七、实施展览展览的实施是根据展览计划进行的具体操作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工作,如展览搭建、展览布局、展览解说等。
还需要进行展览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观。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c0d0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b.png)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展示方式之一,其内容丰富多样,展示形式多样化,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策划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策划1. 确定展览主题在策划博物馆陈列展览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展览的主题。
主题应当符合博物馆的定位和属性,反映博物馆的特色和特点。
在确定主题之后,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兴趣,确定展览的目标受众。
展览内容是展览的核心,需要根据展览主题确定展览的具体内容。
可以从博物馆的藏品中挑选相关的文物或艺术品,也可以邀请艺术家或学者进行展览的创作或研究。
3. 安排展览时间在确定了展览主题和内容之后,需要安排展览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展览时间应当考虑观众的时间安排和博物馆的运营情况,尽量避免与其他重要活动或展览时间冲突。
4. 策划展览活动展览活动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可以设立开幕式、专题讲座、导览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展览活动,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根据展览的规模和内容,需要确定展览的预算。
包括展览布置、保险、人员费用、宣传费用等多个方面的开支。
二、实施在确定了展览的主题和内容之后,需要进行展览的具体筹备工作。
包括文物或艺术品的保险、运输、布展设计、展览标识等工作。
2. 展览布置展览布置是展览的核心环节,需要根据展览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展览场地的布局和展示设计。
可以根据展品的特点和展览的主题进行布局,同时考虑观众的观赏体验。
3. 宣传推广在展览开展之前,需要进行展览宣传推广。
可以通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5. 安全保障展览期间需要加强安全保障,包括展品的保护、展馆的安全、参观者的秩序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展览的顺利进行。
6. 反馈整理在展览结束之后,需要进行观众反馈整理。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为日后的展览策划提供参考。
文物的博物馆陈列和展览设计
![文物的博物馆陈列和展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266e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7.png)
文物的博物馆陈列和展览设计一、文物的博物馆陈列设计在博物馆中,文物的陈列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精心设计的陈列,可以更好地展示文物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物。
1.1 展厅布局设计展厅的布局设计应该合理、简洁,让观众可以有序地欣赏文物。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文物的种类、年代等因素,对文物进行分类陈列,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供观众参观。
1.2 陈列展柜设计陈列展柜是展示文物的主要方式之一,设计展柜时需要考虑文物的尺寸、颜色、材质等因素,展柜的颜色和材质应该与文物相协调,起到突出文物的作用。
1.3 灯光和环境设计在文物的陈列设计中,灯光和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灯光设计,可以让文物展示得更加生动,环境设计也可以为文物营造一个更好的背景。
二、文物的博物馆展览设计除了陈列设计,展览设计也是展示文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好的展览设计可以为观众呈现一个生动、有趣的展览,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物的故事和背景。
2.1 展览主题设计在展览设计时,需要确定一个清晰的主题,根据主题精心选择文物,并设计展示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展览的意义和内涵。
2.2 互动设计在现代博物馆展览设计中,互动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通过互动设计,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展览中,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3 多媒体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展览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多媒体设计,可以为观众呈现更加生动的展览内容,提升观赏体验。
在文物的博物馆陈列和展览设计中,要注重文物本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一个吸引人、有趣味、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
希望我们的文物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关注,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
博物馆陈列布展方案
![博物馆陈列布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121bc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4.png)
博物馆陈列布展方案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方案是为了展示馆藏文物、艺术作品等,向观众传达相关知识和信息。
一个成功的陈列布展方案应该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提供有趣的展览体验,并同时保护和展示展品。
以下是一个针对博物馆陈列布展方案的示例:一、概述本陈列布展方案旨在展示博物馆的珍贵文物,通过展览的方式向观众传递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本次布展将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将聚焦于不同的主题,并结合适当的展示方式和布局来增强观众的学习和参与感。
二、主题介绍1. 主题一:古代文明的辉煌- 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示各个文明的代表性文物。
- 通过全息投影和交互式展示方式,将观众带入古代文明的世界。
- 使用合适的照明和背景音乐,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
2. 主题二:自然奇观的美丽- 展示自然界中的壮丽景观,如山脉、河流和珍稀动植物等。
- 采用仿真模型和影像展示,让观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 添加实际尺寸的模型和声音效果,增加观众互动参与的乐趣。
3. 主题三:艺术的无限魅力- 展示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和陶瓷等。
- 使用画廊式布展,每幅作品之间都有合适的距离和光线。
- 提供观众参与互动的机会,例如临摹绘画或制作陶艺作品。
三、展柜和灯光设计1. 展柜设计- 采用高质量的透明材料,确保展品的清晰可见性。
- 考虑展品的大小和形状,设计合适的展柜尺寸和内部结构。
- 添加适当的背景板和文字说明,帮助观众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
2. 灯光设计- 使用柔和而均匀的光线照明展品,避免直接照射和强光反射。
- 根据展品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灯具和照明方式。
- 在展示区域的周围设置适当的光线过渡,使观众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展品本身。
四、互动体验区域为了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本陈列布展方案还将设置互动体验区域,包括:1. 触摸区:允许观众通过触摸展品,更加亲身感受其纹理和质感。
2. VR体验区:提供虚拟现实设备,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或自然景观之中。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5919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0.png)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随着博物馆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博物馆陈列展览在近年来成为了各大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对于博物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陈列展览,不仅会吸引更多的观众,也会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 定位目标:在策划博物馆陈列展览时,首先需要明确展览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宣传博物馆的特色收藏品?还是为了呈现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还是为了推广某一艺术家的作品?只有明确了展览的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展览内容的选择和策划。
2. 确定主题:根据展览的目标,确定展览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某一历史事件、某一文化现象、某一艺术流派等等。
主题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和博物馆的定位,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3. 确定展品:根据展览的主题,确定需要展出的具体展品。
这一步需要考虑展品的数量、质量、大小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考虑展品之间的联系和呼应,使得整个展览内容具有连贯性和艺术性。
4. 编制展览文案:在确定了展品之后,需要编制展览文案。
展览文案需要包括展览的主题、目的、要展出的展品介绍等内容。
展览文案不仅是对展览的宣传,也是对展品和展览主题的解读,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5. 确定展览时间和地点:确定展览的时间和地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展览的时间需要根据观众的方便和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地点需要选择在博物馆内部还是外部,需要考虑到观众的流量和观赏的便利性。
6. 确定展览的形式:展览的形式可以是传统的展览布置,也可以是现代的多媒体展示。
不同的形式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需要根据展览主题和目标进行选择。
7. 策划宣传方案:需要对展览进行宣传策划。
宣传的形式可以是传统的广告、宣传单张,也可以是现代的网络宣传和社交媒体营销。
宣传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晓并参与到展览中来。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b50b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8.png)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一、引言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重要的展示方式,不仅是向公众传达知识、展示文物,更是提供了一种致力于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来说,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和兴趣,同时结合文物的特点与展陈的目的,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本文将着重探讨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实施过程,包括主题确定、文物选择、空间设计、互动手段等方面,从而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二、主题确定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题是展览策划的核心,直接决定了展览的内容与形式。
在确定主题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观众需求:主题应符合观众的兴趣和需求,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2.文物特点:主题应与博物馆的文物和收藏相关,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示文物的魅力和特色。
3.展陈目的:主题应符合博物馆的展陈目的,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传递价值观念、推动文化传播。
4.时代背景:主题应符合当下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趋势,能够引起观众对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的思考。
主题确定的过程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根据以上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最终确定一个既符合博物馆自身特点又符合观众需求的展览主题。
三、文物选择在确定了展览主题之后,需要对博物馆的文物进行选择,以展现出主题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文物选择的原则包括:1.价值优先:优先选择文物的价值,包括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知识价值等,能够展现出主题要表达的内容。
2.多样性:在选择文物时,要从历史、艺术、民俗、科技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形成多样性的陈列内容,能够全面展现主题所涉及的内容。
3.互动性:选择具有互动性的文物,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观众产生思考和交流。
4.故事性:选择能够讲述故事的文物,能够通过文物展现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叙述,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文物选择的过程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博物馆的收藏特点和文物的特点,同时结合展览主题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形成一个符合主题并且有吸引力的文物展示。
文物事业单位工作中的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
![文物事业单位工作中的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a0266ed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3.png)
文物事业单位工作中的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与展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物事业单位通过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与展示,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还可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传递文化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的重要性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是展示文物和传达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陈列设计,可以将文物展示给观众,使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
同时,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可以提升观众的审美体验,增强其文化自信。
因此,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在文物事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的设计原则1. 故事性原则: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应该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使观众在观展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其中,产生共鸣。
通过故事的串联,可以提供观众对文物的更深入了解。
2. 空间感与视觉效果原则: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要注重空间感和视觉效果的营造。
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光线处理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营造出独特的观展氛围。
3. 创新性原则: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应该具有创新性,通过运用新颖的展示手段和技术,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例如,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展示等方式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4. 可持续性原则: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应该具有可持续性,注重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合理运用光线、温湿度等条件,保护文物展示同时也保护展品不受损坏。
三、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的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文物选择与准备: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示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文物的选择与准备工作。
根据主题和展示要求,选择合适的文物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细致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展示效果和文物的安全。
2. 展柜与展墙设计:展柜与展墙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展柜的尺寸、材质和布局,以及展墙的色彩和背景。
博物馆展示陈列实施计划
![博物馆展示陈列实施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8aebb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2.png)
博物馆展示陈列实施计划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展示陈列的质量和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展示博物馆的藏品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观众,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我们制定了本展示陈列实施计划。
二、目标与意义(一)目标1、打造一个具有吸引力、互动性和教育性的展示空间,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2、突出博物馆的特色和主题,展示藏品的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3、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增加观众的停留时间和回访率。
(二)意义1、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博物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为观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三、展示内容与主题(一)展示内容1、精选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包括文物、艺术品、历史文献等。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藏品的背景信息、制作工艺、历史故事等。
3、设置互动展示区域,让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
(二)主题以“_____”为主题,贯穿整个展示陈列,通过不同的展品和展示方式,展现_____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四、展示空间设计(一)布局规划1、根据展示内容和主题,合理划分展示区域,包括主展厅、专题展厅、互动体验区、休息区等。
2、设计流畅的参观路线,引导观众有序参观,避免拥堵和混乱。
(二)色彩与灯光1、选择与主题相符合的色彩方案,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2、合理运用灯光照明,突出展品的重点和特色,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三)展柜与展台1、选用高质量的展柜和展台,确保展品的安全和展示效果。
2、设计多样化的展柜和展台形式,增加展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五、展示手段与技术(一)多媒体展示1、运用触摸屏、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丰富展示内容和形式。
2、制作多媒体影片、动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藏品的相关信息。
(二)互动体验1、设置互动游戏、手工制作、模拟场景等体验项目,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记忆。
文物保护的展览设计和陈列方法
![文物保护的展览设计和陈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6c7c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1.png)
文物保护的展览设计和陈列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文物展览作为人们了解和接触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展览设计和陈列方法更是直接影响着观众的阅读体验和心理感受。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展览和选择陈列方法,成为了文物保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文将从展览设计和陈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展览设计1. 主题确定展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展览的主题,需要根据文物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确定一个富有针对性和独特性的主题,以提高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可以选择某个历史时期、某个文化现象或某个艺术流派作为主题,以便展示文物的内在关联和价值。
2. 空间布局展览的空间布局需要考虑观众的流线,即观众在展览空间内的流动路径。
根据观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和观看需求,合理地安排文物展示区域、休息区和参与互动区,使观众在展览中能够自由流动,并能够有机会与文物互动或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3. 灯光和色彩运用灯光和色彩是展览设计中重要的手段,可以通过控制光线亮度和色温,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物,可以采用不同的灯光设置,使其在展览中显得更加独特和美观。
同时,合理运用色彩,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使展览更具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4. 多媒体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文物展览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利用声音、影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强观众对文物的感知和理解。
比如,可以通过声音导览、虚拟实境技术等方式,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历史场景中,加深对文物内涵的认知。
二、陈列方法1. 分类陈列分类陈列是根据文物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归类展示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相似的文物进行集中陈列,可以使观众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物的起源、形态演变和用途。
同时,分类陈列也有助于挖掘文物之间潜在的联系和关系,增强观众对文物的整体认知。
2. 故事串联故事串联是一种以故事或历史事件为线索,将不同文物有机地串联起来的陈列方法。
文物的展柜和展品陈列技术
![文物的展柜和展品陈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6f96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0.png)
文物的展柜和展品陈列技术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
对于文博馆来说,如何合理地展示文物,突出文物的价值和韵味,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展览中,文物的展柜和展品陈列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展柜设计、展品陈列方法和环境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展览策划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展柜设计1.1、材质选择展柜的材质应当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一般选用无害、稳定、无臭味的材料。
金属展柜颇受欢迎,因为金属具有耐腐蚀、强度高、造型新颖的优势。
此外,亦可考虑选择木质、玻璃等材质,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1.2、灯光布置展柜的灯光设计是直接影响到展品陈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灯光的亮度和颜色要与文物相匹配,既要突出文物的特色,又要保证文物的安全。
可以采用LED灯具,它具有明亮、稳定、节能的特点。
1.3、展柜的结构设计展柜的结构设计要坚固耐用,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外力。
同时,展柜的开合方式也要考虑,方便工作人员对展品的更换和维护。
展柜的尺寸也要依据展品的大小合理设定,以确保展品有足够的展示空间。
二、展品陈列方法2.1、主题陈列法采用主题陈列法,可以将相互关联或相互补充的文物集中陈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主题,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主题陈列法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2、声光效果的运用在展品的陈列中,适时运用声光效果可以增强展览的氛围感。
例如,可以通过音乐和灯光的配合,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生动的展览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3、互动式陈列互动式陈列是一种新颖的陈列方法,通过声音、光影、互动设备等形式,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例如,设置触摸屏、VR虚拟现实等设备,让观众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展品的魅力。
三、环境控制3.1、温湿度控制文物对温湿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展览空间应当保持在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内,以防止文物受到损坏。
可以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定期监测温湿度指标,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e5c9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8.png)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博物馆的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一部分,对博物馆来说,展览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育的方式,更是展示馆藏文物的重要手段。
因此,设计一场好的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下面将从展览内容设计的角度,介绍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定位明确文物陈列展览的第一步是要明确展览的主题和定位。
在策划展览主题时,需要根据博物馆的类型、馆藏文物的特点、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确定之后,应在展览主题板块、展项、文物陈列等多个方面做到贯彻主题。
比如,主题为“中国古代青铜器”,应该把展览主题、文物精品、展览故事、场馆装饰等方面都围绕青铜器展开。
二、精品为主在文物陈列展览中,精品的选择至关重要。
只有选取并展示代表性精品,才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展览主题,感受到文物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因此,为尽量展示代表性的文物精品,多方查找文史资料和研究文物对象,有效地从馆藏文物中选择高品质、代表性的文物精品。
三、讲解和解说在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中,讲解和解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一些极具文化内涵的文物,最好不要过于依靠简单的标签或图文介绍,而是配备专业解说员讲解,引导观众深入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或者通过语音导视、多媒体播放等方式,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展览主题和文物内涵。
四、设计合理展览设计应考虑观众的观赏体验。
设计师要以观众为中心,从其观看角度及接受程度出发,考虑展品的布局、灯光、色彩、环境、展区的安排、形式设备等诸多方面,使观众能够充分理解文物、体验氛围和收获知识。
五、创新亮点创新亮点是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创新的形式和手段来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文物。
可以运用现代科技展示手段,如虚拟实境、立体影像、声光表演、交互式互动等,让观众沉浸式地体验文物环境。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1fae8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4.png)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1. 引言1.1 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重要性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是向公众展示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的重要途径。
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增进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还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非常重要,需要精心策划和设计,以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和传播效果。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内容,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其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博物馆展览的宗旨和效果。
2. 正文2.1 确定展览主题确定展览主题是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一个好的展览主题可以吸引观众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展览内容,提升他们的参观体验。
确定展览主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文物的特点、博物馆的定位、观众的背景和需求等。
展览主题应该与文物的特点相契合。
文物的特点包括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
展览主题应该能够凸显文物的特点,突出文物的独特之处,引发观众的兴趣。
如果展览的文物主要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那么可以以该历史时期为主题,向观众展示这个时期的文化风貌、社会风貌等。
展览主题应该符合博物馆的定位。
不同的博物馆有不同的定位,有些博物馆专注于某一类文物,有些博物馆则是综合性博物馆。
展览主题应该与博物馆的定位相呼应,能够突出博物馆的特色,提升博物馆的品牌价值。
展览主题还应考虑观众的背景和需求。
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展览主题应该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满足观众的需求。
可以通过调研观众的兴趣和需求,确定适合的展览主题,提升展览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确定展览主题是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第一步,只有确定了适合的展览主题,才能对展览内容的策划、布局、展示方式等进行进一步设计和规划。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2696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f.png)
做好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一个好的展览内容设计能够让文物展示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目光,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是博物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进行文物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展览的主题和目的。
这个主题和目的是展览内容设计的灵魂所在,它决定了展览的整体氛围和所要传达的信息。
如果是在举办一场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展览,那么在内容设计上就需要突出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器型分类等内容,通过展品的呈现和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等,让观众可以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青铜器这一文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展览内容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展品的选材和陈列方式。
选材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展览主题的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展示,同时也可以考虑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书、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纳入展览内容,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
陈列方式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文物的特点和展览的整体设计,采取适当的摆放方式和展示手段,比如可以通过分区、时间顺序、地域差异等方式进行陈列,以便更好地展示文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展览内容设计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展览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互动性是指观众可以通过展览内容与展品进行互动,比如可以通过触摸、体验、试穿、试玩等方式,更直观地了解文物和文化内涵。
吸引力是指通过一些视觉、听觉、触觉上的设计手段,让观众在展览中感受到愉悦和震撼,增加他们的观展兴趣和体验效果。
比如可以通过灯光、影音、装饰等手段,打造出一种有特色的展览场景,让观众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展览的独特魅力。
展览内容设计需要考虑展览的教育性和实用性。
教育性是指通过展览内容设计,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能够学到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比如可以通过文物的历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内容,让观众对文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实用性是指通过展览内容设计,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和资源,比如可以提供一些展览图录、导览手册、DIY手工制作教程等,让观众可以在展览后继续进行学习和参与。
文物专题展陈列设计实务【VIP专享】
![文物专题展陈列设计实务【VIP专享】](https://img.taocdn.com/s3/m/a2e59fafe009581b6bd9ebed.png)
报涉及到图像、内容文字、标题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以及构图形式、色彩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视觉图像的常见创作方法有“典型法”,即挑选典型文物形象、典型遗址图像和典型标志符号等作为视觉设计的主要素,以求一目了然,主旨清晰的传达展览内容;“放大法”,如将一件小的器物放大,化精微以致广大地展现某一文物上的一段纹饰,将其凸显,引人瞩目;“罗列法”则如细数家珍,向观众推介不能不“炫耀”的文物以及相关内容太多,难以或不愿意割舍,于是尽可能的都表现出,将展览的重点对观众予以交代;再有就是“文字符号法”,精心推敲的文字符号设计和大面积的底衬色彩,可以留给观众更多的遐想,一些手稿、文献多采用这种设计方法,显示了准确简洁和清晰的特点。
以上这四种方法并不能涵盖文物专题展广告和海报设计思维的全部,只能算是个引子,或是解惑和入手的初方。
所有艺术创作的表象背后,都应该有一个notion (即概念、观念、意念或感知和意图)的支撑,这是先决条件,但之后的思想延伸和未来的结果无不与此相关。
将图像(图形)和文字内容组合并做相应色彩配置的艺术理论和实践指导材料不胜枚举,这里不再妄谈和赘述,而巧思熟虑、精益求精,正是设计工作引人入胜之处,入局、出局、解构、重建,看似信手拈来,往往举步为艰,几欲脱稿之际,却又柳暗花明,创作于斯的快乐,恰是对自身的挑战。
文物展览的广告和海报设计要借鉴其他领域的艺术设计语言,符合社会发展流行趋势,如果有可能,应该和展览的外环境配套,从属于展览V I 设计的总体视觉印象。
我们主张文物展览的广告和海报设计应国际化,出现的语言和字体应简明扼要,易于识别,视觉形象突出有力。
“叙述”的方式——视觉逻辑结构的展开文物展览的形式设计要有节奏、有重点、有高潮,整体气氛的烘托十分重要,这就是陈列形式设计的“叙述”方式,其中单柜陈列优于通柜摆放,场面复原胜过图片堆积是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是“开门见山”还是“渐入佳境”,都是陈列思想以观众行进路线为依托而实施的展陈艺术手段,目的在于打破单调,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选择观赏性强、视觉形象突出的文物作为展品不仅首当其要,而且也是视觉主导的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专题展陈列设计实务作者:程乾宁发布日期: 2010-04-12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字号: [大] [中] [小]文物展览需要借鉴当下如艺术或其他商业展示领域的策展人理念和策展人运作模式,这就要求策展人应该谙熟自己领域内的藏品、资源以及举办一个展览需要沟通的各个环节。
而我们现有博物馆体制内的陈列部门,通常由内容撰写人员和形式设计人员构成,展览的主题则是由部门主管或更上一级领导拟订,这种接力棒式的工作方法往往造成机械的任务传递,以至于影响到陈列艺术的创造力和展陈思想的革新。
文物展览策展模式的介入能够有针对性策划展览主题,并对展览各个环节中的相应工作方式做出灵活、合理的分配,工作自主的弹性较大,这样有助于打破过去已有的任务机制,建立具有创新思维模式的展览运作模式。
这一模式的建立在展陈工作上的实现往往基于对过去既有内容和形式分工的模糊。
然而,一个展览的生成是因势利导的过程,在推演它的发展方向时,思想性和视觉性的主导地位不应该一成不变,虽然内容设计要在展示方式和手段上对形式设计提出要求,但形式设计者同样有理由也有必要“干预”内容的设计,达成双向沟通,使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合作更为协调,并能够更服从于视觉规律和由此带来的受众心理学方面的要求。
文物展览也是思想文化视觉诸要素集合的创意艺术产品,它需要面向社会(市场)、接受观众(消费者)的评价。
因此,展览的设计者就应该依展览的特性和市场做出判断,考察受众的结构、市场的要求及其与社会关联的意义。
就展览自身而言,它同样是一个生产的结果,是一个生产集体在流水线和装配线上制造出的社会作品,这一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特别应该引起重视。
一个以文物为主体的陈列展览,是由藏品调研、陈列大纲编写、陈列形式设计和施工制作四个环节来协同完成的,这些环节并行且相互作用。
其中,陈列形式的设计应按如下几个步骤进行思考和实施。
广告与海报——展览对外的窗口通常,文物专题展都属于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序列,但她丰富鲜明的特点又区别于基本陈列,体现着博物馆的活力和时代责任。
广告和海报作为引领观众的指向标,担当着为他们提供视觉线索的任务,是对观众心理诉求的直接回应。
因此,对陈列形式设计人员而言,最大的挑战和兴奋点莫过与此。
于是选挑文物、从中提炼设计元素,选择色彩、强调视觉的冲击效果成为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
一般来讲,文物专题展海报涉及到图像、内容文字、标题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以及构图形式、色彩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视觉图像的常见创作方法有“典型法”,即挑选典型文物形象、典型遗址图像和典型标志符号等作为视觉设计的主要素,以求一目了然,主旨清晰的传达展览内容;“放大法”,如将一件小的器物放大,化精微以致广大地展现某一文物上的一段纹饰,将其凸显,引人瞩目;“罗列法”则如细数家珍,向观众推介不能不“炫耀”的文物以及相关内容太多,难以或不愿意割舍,于是尽可能的都表现出,将展览的重点对观众予以交代;再有就是“文字符号法”,精心推敲的文字符号设计和大面积的底衬色彩,可以留给观众更多的遐想,一些手稿、文献多采用这种设计方法,显示了准确简洁和清晰的特点。
以上这四种方法并不能涵盖文物专题展广告和海报设计思维的全部,只能算是个引子,或是解惑和入手的初方。
所有艺术创作的表象背后,都应该有一个notion(即概念、观念、意念或感知和意图)的支撑,这是先决条件,但之后的思想延伸和未来的结果无不与此相关。
将图像(图形)和文字内容组合并做相应色彩配置的艺术理论和实践指导材料不胜枚举,这里不再妄谈和赘述,而巧思熟虑、精益求精,正是设计工作引人入胜之处,入局、出局、解构、重建,看似信手拈来,往往举步为艰,几欲脱稿之际,却又柳暗花明,创作于斯的快乐,恰是对自身的挑战。
文物展览的广告和海报设计要借鉴其他领域的艺术设计语言,符合社会发展流行趋势,如果有可能,应该和展览的外环境配套,从属于展览V I设计的总体视觉印象。
我们主张文物展览的广告和海报设计应国际化,出现的语言和字体应简明扼要,易于识别,视觉形象突出有力。
“叙述”的方式——视觉逻辑结构的展开文物展览的形式设计要有节奏、有重点、有高潮,整体气氛的烘托十分重要,这就是陈列形式设计的“叙述”方式,其中单柜陈列优于通柜摆放,场面复原胜过图片堆积是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是“开门见山”还是“渐入佳境”,都是陈列思想以观众行进路线为依托而实施的展陈艺术手段,目的在于打破单调,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选择观赏性强、视觉形象突出的文物作为展品不仅首当其要,而且也是视觉主导的表征。
同时,主次虚实不仅是内容设计者组织材料的方法,而且也需要在视觉艺术效果的处理上得以加强,内容之“主”偏于理,形式之要却重在形、色、体、量,在合理把握尺度的前提条件下,对文物和展览中情境高潮所在位置的选择上,“形”先于“理”。
所以,对视觉效果的处理是陈列形式设计的第一要务。
较大型的基本陈列的格局多数都设置有序厅,序厅为展览的过渡空间,具有渲染气氛、调整光线、交待展览主要内容的作用。
而文物专题展因受限于已有场地,门厅或入口处的布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为展览之“眼”,入口处通常设立隔断墙,其目的在于遮蔽外光,减少外部光线对展厅内部光环境的影响。
由此,也就发展了其功能性的另一面,即形象墙(玄关)用途的扩展,展览的标题文字和前言等内容就通过这一方式呈现出来。
实际上,这也是广告或海报设计的衍生,是在设计手法和使用材料变换上为陈列展览做的进一步铺垫。
忒修斯的线索——观众线路和平面图研究“忒修斯到了米诺斯王宫,公主艾丽阿德涅对他一见钟情,公主送他一团线球和一柄魔剑,叫他将线头系在入口处,放线进入迷宫,忒修斯在迷宫深处找到了米诺陶洛斯,经过一场殊死搏斗,终于杀死了米诺陶洛斯。
”这是希腊神话中关于忒修斯勇创米诺斯迷宫的一段描述。
展示空间的分割和规划是设计者要解决的问题。
展厅中迂回的路线设计和因分割空间所设置的隔断,恍若制造的迷境,符合了观众的心理期盼;“迷墙”无疑增加了展线,延伸了展示空间,而这种分割形成的空间迷境正是陈列形式设计的精彩所在,它激发了观众的探索兴味。
文物陈列犹如建造艺术的迷境,使人置与其间而忘却劳顿,沉迷于时间的长廊而艺术的心灵也就受到了荡涤。
引领观众寻幽探胜的那根忒修斯手中之线,就掌握在设计师的手中。
平面图的设计一定是在对文物的掌握和熟悉之后开始的,它是建立在对展览内容的充分理解和对文物展示语言的熟练应用基础上、对展览的高潮和观众参观线路谙熟于心、对文物材料的视觉效果度量成竹在胸之后形成的。
平面图设计是对展品容量和观众线路的合理分配,它要求设计者对内容单元和虚实空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认真的研究。
安排得体的平面,可以呈现出数学般的精确和逻辑,其本身也是一幅由线条组成的疏密得当、节奏感丰富的抽象作品。
处理单一空间的分割手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对称的空间分割容易使观众理解展厅的结构,起到心理暗示作用,便于观众迅速确定自己的参观路线,例如在一些面积并不太大的矩形空间中,“工”字形、“丰”字形和“回”字形的安排划分最为直接;非对称分割则更为灵活,围和开放自如,有利于形成单元结构和塑造陈列艺术气氛,设计中采用方、圆、三角等这些最基本的几何图式来围和、穿插,注重构图的变化和平衡,但同时也应注意观众线路的安排和导向,避免造成迷惑和混乱。
我们常看到商业展示公司或装饰装潢公司包揽文物展览的设计和施工,一些糟糕的结果往往是颠倒了宾主关系,不能从文物主体出发,以至于形成不伦不类的装饰环境的搬迁和无的放失的空间分配。
博物馆事业需要发展壮大自己的陈列队伍,这样越俎代庖的事件才能避免。
各得其所——展柜(台)的结构设计“人天生就有想触摸的倾向,一是为了实验并证实他们所看到的,另一则是为了加强记忆。
如果物件或表面在人类可伸及的范围内,它就会被触摸。
我们当然可以立起障碍物来隔绝观者与物件。
但是有时基于设计的理由,这却是不恰当的。
但空间隔绝的方式可以保护物件并免于许多纠纷。
如果物件不能在人们伸展范围内,自然就不会产生触摸行为。
”[①]因此,展柜设计成为文物展览设计中不得以采用的手段。
展柜制造了相对封闭的文物处所,便于对有特殊要求的文物实施局部小环境空气和温湿度的干预,以确保文物安全。
另一方面,展柜(台)具有独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它具有组织功能,将照明、文物解析、器物内容等关联,使展览内容结构清晰、章节分明,并在形式上统一了个体展品纷杂的色彩和外型,避免视觉因素的杂乱无章,扩展了文物的视觉感染力。
展柜设计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莫过于对观者视线高度的测定,要考虑到观众的性别、年龄、及特殊人群的要求,视线高度的设计应取平均值。
一般来讲,成人站立时的视线高度为150cm左右,因此文物的摆放皆需以此为准低于视线。
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预测观众手臂前伸的长度和上举的高度、轮椅高度和轮椅使用者的眼睛水平高度等诸多因素。
展柜设计应该注意适度的形制和安全因素,过长的通柜陈列会使观众疲惫。
文物和人之间的心理及视觉距离也需仔细推敲,设计中使用材料的强度要宁过之而勿不及,对物件的质量和易受损文物进柜时的安全性更做考虑。
累积和显现——设计思想的阶段性成果物件研究,文本大纲,空间想象,思绪一再更迭,对展览的构想也从初显端倪到基本成型,自始至终,我们都在思考展览的格调,“格”是品位的选择,是对风格、样式、气息和传达方式的探究,在音乐、电影、绘画等诸多艺术领域的鉴赏词汇里,我们常可以听到关于流派和面貌的分析,所谓古典、古风、巴洛克和洛可可,现代、当代、原生……。
就展示艺术而言,也有其形式和效果的时代定位和效果描述。
早期原始博物馆的陈列显现出堆砌式的展示方式,而后又出现了情境复原、暗示以及生态性的展示方式,随着展示教育性功能的加强又出现了所谓“观念性”的展示方式。
[②]展示艺术发展融入了今天众多艺术现象和设计理念的具体成果,设计者要对效果的呈现做出应有的判断。
“调”比“格”更为具体,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在展示艺术中,对空间的分配和色彩的判断、对装饰材料的合理使用、对图版版式排布和灯光调配,以及其他多种技术设备的审美功能上的物质实现,都是“调”的内容。
展览设计者对展览格调的把握是循序渐进的实践结果,是对多方面艺术表达方式的触类旁通的思考积累,更来自对本行业多角度技术和艺术成果的观摩、学习及交流。
整体环境塑造的结论可以通过模型、效果图和视频模拟来实现,在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绘制中,应该考虑与整体的配合关系,进行通盘思索。
在叙事性主题展览中,当展品缺乏或形式表现力不足时,可以通过情境再现的手段与展品相联系,可以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而偏重说理的主题陈列,也应该突出展示语言的审美特性,色彩单调和造型不突出的文物,采用浓墨重彩的环境背景可以取得反衬的视觉效果,反之,素雅端庄的背景气氛更能衬托形象可视性强或图案花纹精美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