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知识大全之 竹林七贤

中国知识大全之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释义嵇康等七人相与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肆意欢宴。

后遂用“竹林宴、竹林欢、竹林游、竹林会、竹林兴、竹林狂、竹林笑傲”等指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或借指莫逆的友情;以“七贤”比喻不同流俗的文人。

在“竹林七贤”中以山涛年事最长,且“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都是山涛发现的,而向秀也是由山涛发现并介绍给嵇康和阮籍认识,因此,山涛是竹林之游实际的组织者和人事核心。

示例【竹林宴】李白《流夜郎至江夏》诗:“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

”又《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一:“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竹林欢】萧统《咏山涛王戎诗二首》之一:“山公弘识量,早厕竹林欢。

”【竹林游】萧钧《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金谷苑,空想竹林游。

”储光羲《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诗:“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竹林七贤【竹林会】李峤《饯骆四二首》之二:“人追竹林会,酒献菊花秋。

”储光羲《奉和韦判官献侍郎叔除河东采访使》:“超超青云器,婉婉竹林会。

”【竹林兴】綦毋潜《送郑条拜伯父》诗:“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竹林狂】辛弃疾《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词:“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

”【竹林笑傲】沈约之《复挽于湖居士》诗:“竹林笑傲今陈迹,抚榇江皋涕泫然。

”【七贤】卢纶《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诗:“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梢梢寒叶落,滟滟月波流。

”李商隐《垂柳》诗:“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文学创作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

竹林七贤人物介绍

竹林七贤人物介绍

竹林七贤人物介绍“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风采出众的一个文学群体,即嵇康、阮籍、刘伶、向秀、山涛、王戎和阮咸七人。

他们这些文人墨客,有的不拘礼法、我行我素,有的逍遥山林、终身不仕,更有谈玄醉酒、长歌当哭。

《世说新语》曾有这样一段记录:“陈留阮籍樵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

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更有竹林笑傲的典故,指“竹林七贤”独立于世俗之外的放浪不羁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在古代历史上,“竹林七贤”是隐士的代表他们以远离官场,淡薄名利而被后人传诵。

“竹林七贤”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三国末期魏晋交替的这个时代,政治黑暗且战争不断,著名的“曹马之争”直接促使竹林七贤走到了一起。

大约1700年前,曹睿驾崩后的正始年间,朝廷危机重重,司马氏集团和曹氏集团为争夺皇位的争斗已暗中涌动。

据说,7位名士为了躲避这一场迟早都会到来的腥风血雨,先后来到了云台山的一片幽静的竹林中聚会。

他们在竹林中开怀畅饮、放歌长啸、抚琴赋诗、谈玄论道,过着潇洒飘逸的生活。

随着时光推移,他们被视为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一个象征,为后人纷纷效仿和津津乐道。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竹林七贤”虽继承建安文学的精神,但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却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竹林七贤”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其中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为主。

“竹林七贤”作为魏晋时期最为之关注的文学群体,其影响是巨大的。

“竹林七贤”大都精文学通音律,倡自由,崇自然,并在哲学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名词解释竹林七贤

名词解释竹林七贤

名词解释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是指东晋时期(公元317年-420年)的七位文化名流,他们都有着才华出众的文学造诣,并且都有独特的个性和人生观。

他们分别是山涛、阮籍、刘伶、阮咸、嵇康、王隐、信陵君。

这七位名士经常聚集在竹林边上,畅谈人生、文化、政治等各类话题,成为东晋文人风尚的代表。

竹林七贤的地位和影响在历史上非常重要。

他们不仅是文学家,也是道德伦理的倡导者。

他们追求真理和道德,追求个人的独立和人性的完善。

他们主张追寻真正的智慧和人生的意义,坚持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反对儒家的套牢束缚和社会的虚伪表面。

竹林七贤中的山涛,是时任丹阳尚书的官员。

他有着极高的政治野心和理想,但最终因政治局势变化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放弃世俗的成就,回归自然山水之间,与大自然共处。

他以自己的生活态度激励他人去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最具文学才华的一位,被誉为“七贤之冠”。

他出身贵族,有着优秀的教育背景。

然而,他对社会不公和平庸现象感到失望,一直以来反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权威,主张追求个人的真实和自由。

他的作品充满了反叛和挑战传统的精神。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唯一的酒徒,他喜欢狂饮作乐,以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个人情怀来创作诗歌和文章。

他的作品多以酒为主题,歌颂自由和快乐的人生。

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为知名和重要的一位,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融汇古今,思想深邃,影响广泛。

他的主要作品《琴书》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王隐是竹林七贤中相对低调的一位,他虽不如其他人才名显赫,但深思熟虑,有着宽广的人文知识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他的一生中充满了磨难和挫折,但他依然坚信人生的真理和意义。

信陵君是竹林七贤中唯一的贵族出身,他是信陵公的后裔。

他在政治上不善于处事,但却是一位优秀的文化传承者。

他致力于收集、整理和传承古代文化遗产,为后世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竹林七贤的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追求独立自主的个人人格,倡导真实、自由和人性的完善,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竹林七贤是谁_竹林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是谁_竹林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是谁_竹林七贤简介竹林七贤是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因为常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的竹林下,饮酒、赋诗、纵歌,肆意酣畅,又因为被称为七贤,所以就和地名竹林合称,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竹林七贤是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嵇康简介嵇康,生于公元223年,字叔夜,死于公元262年,享年40岁。

与阮籍等竹林名士提倡玄学,他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主张不要理会世俗的观念,不要将世俗观念放在心上,顺应人本来的天性,超越自然,自己所想的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所拘束,这样才能看透富贵贫贱。

嵇康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兄长抚养他成人。

他在小的时候便可以看出他天资聪颖,后来迎娶了曹操后人长乐亭为妻,并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嵇康还是个音乐家,他喜爱弹琴,一曲《广陵散》更是让人俯首称臣,嵇康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邑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后在隋朝被作为取仕的条件。

王戎简介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主要活跃在河南山阳县一带,因常于竹林之下喝酒唱歌而得此名。

其作品用多种手法沿袭了建安文学精神,从侧面表达自己的情感,受到世人的敬重。

后来由于竹林七贤逐渐被司马朝廷所不容,最终以解散告终,而王戎就是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字濬冲,出生于山东东南沿海的临沂,因为自身对于评鉴有着精辟独到的眼光而闻名,早年间承袭父亲贞陵亭侯的爵位,后来被聘作掾属。

王戎的仕途过程中,相继就任过吏部侍郎、散骑侍从、河东郡守、荆州刺史多个官职,后来被罢官后,又被调任豫州刺史与建威将军。

刘伶,字伯伦,又称酒仙,是魏晋时期的诗人。

因为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七个人经常在山阳县的竹林之下相聚,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刘伶是他们七人之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

刘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

平时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往。

然而矛盾的是,他的性情豪迈,不拘小节与阮籍、嵇康两人特别聊的来。

竹林七贤七人简介主要成就

竹林七贤七人简介主要成就

竹林七贤七人简介主要成就竹林七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群体之一,以其高尚的品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一环。

七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各自的方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七人的简介和主要成就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一、七人简介1. 阮籍阮籍,字汉伯,江苏泗阳人。

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个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阮籍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感染力。

同时,阮籍在政治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他曾经在世袭制度下,勇敢地提出了废除世袭制度的建议。

2. 嵇康嵇康,字叔夏,江苏扬州人。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哲学家。

嵇康的诗歌清新婉约,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擅长演奏琴、瑟等乐器。

3. 王导王导,字景文,山东菏泽人。

他是西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

王导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太尉等重要职务,对于西晋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擅长写诗、文。

4. 谢灵运谢灵运,字伯符,江苏泰州人。

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

谢灵运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婉约动人。

同时,他在政治上也有着出色的表现,曾经担任过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重要职务。

5. 居士居士,即嵇康的弟子,名叫阮咸,字伯温,江苏扬州人。

居士在文学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感染力。

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擅长演奏琴、瑟等乐器。

6. 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江西临川人。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农学家。

陶渊明的诗歌通俗易懂,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

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农学家,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7. 刘伶刘伶,字少陵野老,江苏泗阳人。

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戏曲家。

刘伶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擅长写七言诗、五言律诗等。

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戏曲家,曾经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又称东晋七贤,是指东晋时期一群杰出的文化人物,他们以清廉正直、才学过人而著称。

这七位贤人分别是:嵇康、山涛、刘伶、阮籍、向秀、阮咸和王戎。

他们以志趣相投、聚居于竹林为名,由此得名竹林七贤。

首先,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他出生于山西,早年以文章才华获得名望。

嵇康擅长音乐、诗词、文章,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散文家。

他提倡个人修养、追求内在的完善,并主张通过治学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嵇康的思想对后世的文化界和政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的另一位杰出人物。

他是扬州的人,喜欢浪迹江湖、与众人交往。

他对文学和音乐有深厚的造诣,被誉为才子佳人中的佳人。

山涛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安宁和情感的宁静。

他的作品以其自由奔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受到广泛赞赏。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记载有关忧郁症的人。

刘伶天赋聪颖,对世俗的压力和个人的挣扎感到困顿。

他通过诗词和散文表达悲哀的情感,并通过刻画自然景观来寄托情感。

刘伶的作品深深触动了当时的文人,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位学者。

他来自江西,担任过官职。

然而,他对官场腐败和权力的虚妄感到失望,因此选择隐居山林。

阮籍注重个人的修养,并标榜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

他的作品以其深情感人的风格和婉约的表现形式而广受好评。

向秀是竹林七贤中最年轻的一位。

他对音乐、诗词和书法都有着极高的造诣。

向秀以其清雅的作品风格和敏锐的思想见解而受到推崇。

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倡导人们通过与自然界的交流来寻求真理和解脱。

阮咸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位知名学者。

他以其深入的学问和理论洞察力而为人所熟知。

阮咸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文学上的独特性而闻名,他的影响力在当时的文化界和学术界都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王戎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物。

他才华出众,精通音乐、诗词和政治。

竹林七贤是哪七个人物

竹林七贤是哪七个人物

竹林七贤是哪七个人物?答:竹林七贤是指嵇康、阮籍、刘伶、山涛、王戎、向秀、阮咸这七个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崇尚虚无、放荡不羁的豪爽之士。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1、嵇康嵇康,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

嵇康虽然家世儒学,但却崇尚老庄,追求自然之道。

他最擅长鼓琴,一曲《广陵散》天下闻名。

他本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所以与后来的司马氏政权格格不入。

嵇康的朋友山涛为司马氏的大官,离职时推荐他,嵇康就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绝交。

后最终被司马昭寻找接口杀掉。

2、阮籍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阮籍本有意于在政坛上有一番作为,但当时政治风云变幻,于是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有时闭门不出,有时四处游玩,有时也做出些放荡的举动。

但他对司马氏政权并不做直接对抗,故一生平安无祸。

3、山涛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

山涛以其风神气度闻名于当时,世人说他像璞玉浑金,修养深厚而不外露,对他评价很高。

与嵇康、阮籍不同,山涛的政治生涯比较顺利,先是在曹氏集团中任职,后又很得司马氏的重用,管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

4、向秀向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人。

向秀本愿做一个笑傲山林的隐士,但嵇康被杀后,他迫于压力不得不出来做官,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向秀对老庄之学有深入的研究,曾注《庄子》一书,影响非常大。

今日流传的郭象的《庄子注》,其实就是在向秀的基础上完成的。

5、刘伶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州)人。

他对司马氏政权深恶痛绝,就行为狂放,以做掩饰。

有次他在屋里裸体,来客责问他,刘伶却说:“我以天地为舍,以屋室为裤,你干嘛钻到我的裤子中?”他以嗜酒留名于后世,出外时经常带着酒壶,边走边饮,还曾作《酒德颂》一篇。

6、阮咸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阮籍之侄,二人合称为“大小阮”。

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

懂音律,以善弹琵琶而闻名。

竹林七贤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竹林七贤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竹林七贤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竹林七贤是指晋代(公元265年-420年)时期七位居士,都有文学才能和政治抱负,他们住在一座名为竹林的山林之中,因此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分别是:
1. 屠岸贾:屠世子,好学,精通兵法和文学。

2. 刘伶:字少陵,善于诗词和音乐,被称为东方玄猿。

3.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善于写田园诗。

4. 嵇康:字叔夜,善于音乐,弹琴造诣甚高。

5. 王戎:字文达,以文才著称,擅长古文和诗词。

6. 谢灵运:字幼安,好学,尤善于写散文和诗词。

7. 侯伯远:字公卿,擅长诗词和文学。

竹林七贤在古代文学中是一种文学现象,他们钟情于田园、清居、自由自在,对于时代的问题看得非常清楚,换言之,他们的观点比较现代,反对书生之见,抨击儒家的顽固保守。

他们在政治上并不成功,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文化心态对后来的文化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心灵选择和精神追求对古代文学心态和创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竹林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简介

向秀之“竹林精神”
他是以自己的渊博学问、“无为而无 不为”的精神来驾驭他自己的,这正 是“竹林之性”在他身上的体现。“ 竹林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把道家的 思想精髓体会入微,这是“竹林七贤 ”与那些貌似放达不羁、实际并无其 他理想追求的人的重要区别.
简介
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沛 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 伦。 “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 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 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 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 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 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是竹林七贤 社会9),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 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 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 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 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 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 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 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 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对五言诗的影响
阮籍啸台
阮籍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得意时忽 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谓“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 有意抱琴来”。
简介
山涛是“竹林七贤”中年龄 最大的一位,一生历经几起朝政 变故。他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 :39岁以前山野布衣;40岁始 入仕途.与司马氏的关系甚融洽 ,且任职又极勤勉(嵇康曾因此 与他绝交),似乎是与“竹林七 贤精神”背道而驰的。
山涛之品格
他为人含而不露,自持 而不高傲,正直而不轻 狂,他在出任官职之前 就由于雅好老庄之学, 遂确立了以老庄哲学为 主的人生态度。正是在 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 阮籍、嵇康、吕安等名 士,作竹林之游,通过 实践加强了他的哲学信 念。
简介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 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 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 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 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 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 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 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 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著《思旧赋》、 《难嵇叔夜养生论》。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历史学家王晓毅先生不认同陈寅恪先生的观点,从汉晋时期佛经中“竹林”这一译名的出现频率质疑了陈先生提出的“托天竺竹林精舍”一说,并结合史料实地考察发现魏晋时期黄河流域确实种植有“竹林”,之后又从时间和地点上论证了竹林七贤聚会的可能性,从而认为传统说法对于“竹林七贤”一名由来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竹林七贤 - 作品
嵇康:善古琴,作品有《琴赋》、《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养生论》、《与山巨源绝交书》。
阮籍:传世作品《大人先生传》,风格与刘伶《酒德颂》相似,著有《达庄论》、《为郑冲劝晋王笺》等
刘伶:好饮酒,传世作品《酒德颂》
阮咸:制作了同名乐器——“阮咸精通音律,然而在文学方面没有留下作品
向秀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 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竹林七贤七个人都是谁 分别有什么典故

竹林七贤七个人都是谁 分别有什么典故

竹林七贤七个人都是谁分别有什么典故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故事介绍1、嵇康,中散大夫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他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

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2、阮籍,步兵校尉嵇康,字嗣宗,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於散文和辞赋。

3、刘伶,建威参军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

魏末,曾为建威参军,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4、山涛,吏部尚书山涛,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他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40岁时为郡主簿,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后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

5、王戎,官至司徒王戎,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他自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竹林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

惠帝时,官至司徒,他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因此被世人讥讽。

6、向秀,黄门侍郎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他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竹林七贤都是哪个朝代的及生平简介

竹林七贤都是哪个朝代的及生平简介

竹林七贤都是哪个朝代的及生平简介
在文学上我们常常听到“唐宋八大家”、“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称
号,这“竹林七贤”都有谁呢?又都是哪个朝代的呢?小编整理了竹林七贤都是
哪个朝代的及生平简介。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高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及模板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高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1竹林七贤名号的由来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正始年间(240-250),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
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1竹林七贤之嵇康嵇康(223-262)三国魏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字叔夜。

谯国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着有《养生论》。

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他的朋友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
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

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嵇康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庄”,排斥“六经”,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决破礼法束缚。

他的哲学
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

提出“越名教。

竹林七贤的介绍

竹林七贤的介绍

竹林七贤的介绍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1、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

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

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主要成就: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开创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主要作品:《嵇中散集》。

2、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3、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

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山涛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

四十岁时,才任郡主簿。

大将军司马师执政时,山涛被举为秀才,累迁尚书吏部郎。

西晋建立后,升任大鸿胪。

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

他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意旨,且亲作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

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

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谥号“康”。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4、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

竹林七贤之一。

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竹林七贤,七位诗人的生平经历

竹林七贤,七位诗人的生平经历

竹林七贤目录一、嵇(jī)康 (2)1.恬静无欲 (2)2.坚拒出仕 (3)3.广陵绝响 (3)4.音乐 (3)5.文学 (3)6.书法 (3)7.绘画 (4)8.主要思想 (4)9.隐于竹林 (4)10.鄙视权贵 (4)11.仗义执言 (4)12.嵇绍不孤 (4)二、阮籍 (5)1.竹林时期 (5)2.哲学思想 (5)3.咏怀诗 (5)4.主要作品 (5)5.魏晋玄学 (5)6.五言诗 (5)7.醉酒避亲 (6)8.青白眼 (6)9.蔑视礼法 (6)10.阮籍遭丧母 (6)三、山涛 (6)1.治理有方 (6)2.侍母极孝 (7)3.位列三司 (7)4.清贫而终 (7)5.文学 (7)6.书法 (7)7.悬丝尚书 (7)8.八斗方醉 (7)9.璞玉浑金 (7)四、向秀 (8)五、刘伶 (9)1.放达任情 (9)2.不愿为官 (9)3.人物思想 (9)4.个人作品 (9)5.刘伶病酒 (9)6.曝裈当屋 (10)7.鸡肋尊拳 (10)8.成语 (10)9.对联 (10)10.刘伶醉 (10)六、王戎 (10)1.初入仕途 (10)2.安抚遗民 (10)3.王戎死孝 (11)4.卖李贪财 (11)5.卿卿我我 (11)6.病卒陕县 (11)七、阮咸 (11)1.放达任情 (11)2.不被重用 (11)3.饮酒赏乐 (11)4.个人作品 (12)5.音乐成就 (12)6.阮咸曝裈 (12)7.与猪酣饮 (12)8.骑驴追婢 (12)一、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

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

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

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1、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和阮籍等人称为“竹林七贤”,嵇康是精神领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也就是什么规矩、传统啊,都不要了,人活着就是潇洒、快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喝酒、吟诗、弹琴、嗑药,醉生梦死。

实际上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外表风光,内心沧桑。

嵇绍的父亲是嵇康,但他的性格和父亲完全相反。

嵇康喜欢无拘无束,类似于微博上的大V,粉丝众多,但口没遮拦,愤世嫉俗;而嵇绍忠心报国,一生在宣传正能量。

两个人都死于非命,嵇康被政府所杀,死得悲壮,临死前弹奏一曲的画面震撼千古;嵇康为保护皇帝死于乱军刀下,死得悲惨,临死前曾说的一句话流芳百世。

嵇康是官二代,从小聪明,博览群书,长大后成标准的“高富帅”,娶的夫人是曹操曾孙女。

他担任过曹魏的中散大夫(皇帝从官,有时承担传达圣旨的任务),世称嵇中散。

等到司马氏掌权,他几乎远离官场,躲进山林。

他和阮籍等人称为“竹林七贤”,他是精神领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也就是什么规矩、传统啊,都不要了,人活着就是潇洒、快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喝酒、吟诗、弹琴、嗑药,醉生梦死。

实际上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难以言说的伤痛,外表风光,内心沧桑。

因为他们反对司马氏,又无力抵抗。

只能在微博、朋友圈晒美酒、晒诗词,彼此点赞,纵情声色。

但不是所有人都躲得掉的,谁让你名气太大呢?大将军司马昭请嵇康出来做官,其实就是逼着这个大V表态,你到底站到哪一边。

他不肯出山,因此种下祸根。

钟会还没有成名时,写了一本书《四本论》,想让嵇康点评。

又害怕嵇康看不上,在墙外面把书扔了进去,然后跑了。

等到钟会显赫后,胆气已壮,再次拜访嵇康。

嵇康不理他,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打铁。

钟会悻悻离开。

临走时,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随即向司马昭进谗言,嵇康被处死刑。

当天,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被官方拒绝。

临刑前,嵇康神色如常,在刑场上抚弹一曲《广陵散》。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唯有真性情,才有佳故事)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正始年间(240-250),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

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一.先有竹林还是先有七贤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

“七贤”所取为《论语》“作者人”(《宪问》)之数,意义与东汉末年“三君”、“八俊”等同。

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出于《世说新语》。

“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二.竹林七贤简介阮籍(母亲去世,喝酒吃肉)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字嗣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

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

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

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

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

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

竹林七贤的资料简介

竹林七贤的资料简介

竹林七贤的资料简介竹林七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现象,这七位贤人分别是:嵇康、山涛、阮籍、刘伶、向秀、王戎和祢衡。

他们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文化衰落,使得这些知识分子感到无望和绝望,于是他们选择了隐居山林,彼此交流学问,研究儒、道、佛三家学说,同时也作为文化人的一种抗议和反抗。

嵇康,字雕虫,号阴阳子,是竹林七贤中最有名的一位,他是一位闻名于世的音乐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家庭背景很优越,但是他不屑于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追求自由和独立,他的著作《阴符经》至今仍是一部重要的道家经典。

山涛,字子山,号静虚子,是一位佛教高僧和文学家,他曾经到过印度和中南半岛,学习佛教教义和文化。

他的著作以佛教经典和文学作品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华经》的译本,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阮籍,字少卿,号桓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是由于不满朝廷的腐败和不公,他选择了隐居山林,与竹林七贤成为好友。

他的著作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桓伊集》。

刘伶,字少陵,号游骑无归,是一位以诗词和散文著称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派为主,有“离骚派先驱”之称。

他的人生经历非常波折,曾经因为不满当时的政治环境而多次被流放和贬官,最终在竹林七贤中度过了余生。

向秀,字伯度,号青阳子,是一位道家学者和文学家,他的著作以道家经典和文学作品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庄子》的注释和解读。

他的学问和思想深受竹林七贤的推崇和尊重。

王戎,字文达,号青龙子,是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是由于不满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他选择了隐居山林,成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

他的著作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文达集》。

祢衡,字伯符,号石门道士,是一位道家学者和文学家,他的著作以道家经典和文学作品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道德经》的注释和解读。

他的学问和思想深受竹林七贤的推崇和尊重。

竹林七贤虽然只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后世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阮籍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 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 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 祸的态度。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 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 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 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 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阮籍为母亲服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 隶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对文王说:"您正在以孝治国,而阮籍却在 母丧期间出席您的宴会,喝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以正风俗教化。"文王说:"嗣宗如此悲伤消沉,你不能分担他的 忧愁,为什么还这样说呢?况且服丧时有病,可以喝酒吃肉,这 也是符合丧礼的呀!"阮籍依旧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 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据陈寅恪先生考, 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 盛行,东晋初年,乃取天竺“竹林”之名, 加于“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 “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 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 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 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向秀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 隐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 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 与任恺等相善。向秀早年淡于仕途,有隐居之志。嵇康被司马昭杀 害后,为避祸计,不得已顺应朝廷威逼拉拢而出仕,先后任散骑侍 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但“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这 一点很像东汉末的徐庶——徐庶之母为曹操所拘,不得已进入曹营, 但他不发一言,不献一策,以沉默来对抗强权,向秀也是这样。 向秀曾经主张无为政治,然而他所主张的无为政治,是“任自然而 不加巧”。但当他选择了只做官不做事,就变成消极无为了。做官 并非他的本意,因此他的内心更加痛苦。陈寅恪先生说向秀“在嵇 康被杀后,完全改节自图,弃老庄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但是 细读他的《思旧赋》,那种刻骨的痛却在昭示着他的不甘与愤懑。 所谓的“改节自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山涛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竹林七贤” 之一,西晋大臣。好老庄之学,与嵇康、阮籍等结交。年四 十始出仕,官至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领吏部10余年。选 用官吏,皆亲作评论,以供皇帝选择,时称《山公启事》。 太康四年(283)卒,年七十九岁。 山涛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为人小心谨慎,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哲学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 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 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 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 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 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残酷,导致民不聊生。 文士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生 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 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 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 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政治态度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 嵇康因此被杀;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 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七人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 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籍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 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 马氏,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 官,嵇康被害后托付子女于山涛,山涛亦不负旧友。王戎自幼 聪慧,功名心较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 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之乱,仍优游暇豫,不失其 位,但在当时年代不失为明哲保身的无奈之举。
涛在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投靠司马氏,仕途平步青云,生 活非常节俭。山涛推荐好朋友嵇康来洛阳做官,没料到嵇康 不但不领情,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奇文,称 “志气所托,不可夺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 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不可己嗜臭腐,养鸳雏以 死鼠也”。然而,嵇康在刑场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 山涛,留言道“巨源在,汝不孤矣”。在嵇康被杀后二十年, 山涛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 七贤之一的王戎善识人,他曾称山涛为“璞玉浑金,人莫知 其器”,即夸山涛像“像璞玉浑金,气量深不可测”。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各散东西、 分崩离析
嵇康
嵇康(223-262)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 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 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与阮 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后来投靠司马氏 当了吏部尚书,曾 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因 “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 为司马昭所杀。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 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 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 向哥哥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 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昔从前袁孝尼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 每吝惜而固守,《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广陵散》并不是嵇康独 作)"说完后,从容就戮。海内的士人,没有不痛惜的。司马昭不久才 意识到错误并深为后悔。 刘义庆《世说新语》: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 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