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大师
暴力美学
暴力在电影中的四种表达:客观纪实、唯美写意(浪漫化、舞蹈化、写意化)、游戏娱乐(娱乐化、喜剧化)、变态恶心暴力电影发展史一、1930-1966 文雅而间接的暴力海斯法典二、1967-1979 直接而尖锐的暴力新好莱坞、香港新武侠电影、日本武士动作片三、1980-1990 复杂而多元的暴力徐克、吴宇森、林岭东、成龙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四、90年代至今昆汀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杀人”系列杜琪峰刘伟强北野武三池崇史冢本晋也吴宇森、北野武、昆汀同:1,内容上,偏爱犯罪题材,集中讲述黑帮、犯罪及警察的故事。
2,时间上,都成名于20世纪80/90年代,吴宇森1986《英雄本色》、北野武1989《一个极其凶暴的男人》、昆汀1992《水库狗》3,影响上,都引领着新一代的暴力美学潮流。
4,性质上,都属于商业片,但自主性较强,有自身艺术特性。
5,背景上,不是正规科班出身,对视听语言掌握或自学或底层实践开始,异于电影学院学生。
异:一、民族或时代的文化积淀:吴宇森: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侠义精神焦点始终是男性间肝胆想照的友谊伦理美学北野武:日本崇尚自然的唯美主义和血腥暴力菊与刀交织的悲哀的美快狠的暴力方式昆汀:消费、通俗文化时代解构权威娱乐化游戏精神感官刺激与形式愉悦北野武受本国导演(黑泽明、深作欣二、大岛渚)影响更多,有鲜明日本特色、吴宇森和昆汀更多杂糅中西方经典,吴宇森更多继承中发扬,昆汀却是在拼贴中解构。
二、大相径庭的叙事特征1,叙事视角均以全知视角,擅长以纵横捭阖的概括能力,灵活多变的讲述手段,丰富多彩的叙事层次,灵活自由的焦点转换,避免了作者的主观强加的可能。
①主人公确立●∙吴宇森主人公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孪生英雄为友情拼杀,为职责、尊严、荣誉而战极少涉及男女爱情与社会形势半神形象善恶有报结局平行交错的叙事风格。
●∙北野武永远只关注一个人的世界,围绕一个硬汉固定形象而存在。
绝无英雄化的造型和美丽,缺乏对胜利与男子汉气加以确认的表象。
吴宇森电影特点
电影特点他通常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的是描写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关系,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迷茫,但是最好还是积极的,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征。
“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
文艺作品中,暴力的呈现可划分为两种不同形态:一是暴力在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弹、血腥的场景经过特技等手段处理后,其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
又如,在美国的一些电影中,施暴者代表正义却蒙受冤屈,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也软化了暴力行为的侵略性。
另一种情况是比较直接地展现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这种倾向在多种文化行为中都可以看到。
以上所述的两种暴力呈现方式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不一样。
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导演那独特的个人风格以及世界观。
在这方面吴宇森的作品的表现无疑是相当突出的。
尽管他的所有作品都拥有强烈的商业片色彩,但与那种在商业行为中导演个人风格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相比,吴宇森的电影呈现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它的个人化色彩被渲染到了极限,吴宇森活脱脱就是个张扬的作者导演。
吴宇森于1948年出生于广东省,后随家人移居香港。
他的童年在生活的艰辛中一天天的捱过。
一家大小居无定所,父亲染上痨病,家里一贫如洗。
所幸在教会的帮助下,吴宇森才有机会读完中学。
吴宇森的青年时代始终处于暴力和信仰两种力量的纠葛当中,因而这两种力量在后来也成为他的作品的重心,他是一名基督徒,在他身上有着基督教和中国古代侠义精神的双重影响,这一点无疑造就了他的影片的最主要气质。
直到如今,具有古典侠士风范的杀手出现在教堂中的情景仍然是他的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
1971年吴宇森进入香港影业巨无霸——邵氏公司旗下,当时的香港电影正是新武侠电影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导演张彻是邵氏公司拍摄武侠电影的抗鼎人物。
吴宇森
向暴力美学教父 吴宇森致敬!
谢谢 观 赏
桑桑和小猫
名称:桑桑和小猫 导演:吴宇森 美术指导:叶锦添 演员:齐如意 赵梓存 蒋 雯丽 类型:现实 儿童 地区:内地 语言:国语 上映时间:2005
桑桑与小猫
剧情简介:女孩双双家境富有,父 母却终日争吵,双双精神面临崩溃, 将洋娃娃扔出车窗……洋娃娃被捡破 烂老头拾起,送给自己抚养的遗弃 女孩小猫,小猫视若珍宝。为给小 猫捡一支铅笔,老头被车撞死。一 日在十字街头,双双坐在车内,看 到卖花的小猫紧紧抱着破烂的洋娃 娃,此刻,双双正被绝望的母亲带 往水库欲走上绝路……
喋血双雄
中文名:喋血双雄 外文名:THE KILLER 出品公司:电影工作室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导 演:吴宇森 编 剧:吴宇森 制片人:徐克 类 型:动作,惊悚,剧情,犯罪 主 演:周润发,李修贤,叶倩文, 朱江 片 长:111 分钟 上映时间:1989年7月6日 /kan/movie/?id=1086 80&vfm=bdvtx&site=&url=http: ///ptv/vplay/1166717.htm l#frp=/v
92:55——95:55
英雄本色
中文名称:英雄本色夕阳之歌 英文名称:A Better Tomorrow 3 版本:国粤双语版 发行时间:1989年 电影导演:吴宇森 电影演员:周润发、梁家辉、梅艳 芳、石坚 、时任三郎 地区:香港 语言:普通话,粤语 类别:动作 片长:1:59:34 /kan/movie/?id=1776 6&vfm=bdvtx&site=&url=http:// /ptv/vplay/1557736.html# frp=/v 101:52——105代表作品: 《低俗小说》、《杀比尔》罗德里格斯(美国)
论昆汀电影的暴力美学特征
张倩汉语言2010211616从叙事方式看昆汀电影的暴力美学特征——以《杀死比尔》为例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作为暴力美学大师,其作品风格突出,个性鲜明,创造出属于其独有的“暴力美学”风格色彩。
“暴力美学”作为昆汀电影的一个标志,从他第一步独立电影《落水狗》开始就体现出了独有的特征,影响其“暴力美学”风格的一大原因便是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从《落水狗》的圆形叙事方式开始,昆汀的每一部电影采取的都是有别于传统的叙事,他的叙事方式颠覆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更像是小说文本的风格。
据说昆汀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是按照影片的播放顺序来写的,而不是按照线性发展顺序写的,他希望用小说一样的结构,自由地组合电影里的人物和时间。
《杀死比尔》是昆汀风格有较大转变的一部电影,在延续其一贯“暴力美学”风格的同时,又有了很多变化,其中的一点便是不同于以往圆形叙事的叙事风格,这部影片采取的是一种断裂的故事结构,昆汀以这种叙事结构展现了他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暴力美学”风格。
《杀死比尔》讲述的是一个新娘复仇的故事,职业女杀手“黑蛇”在怀孕后准备脱离自己所属的暗杀组织,不料婚礼上,组织首领比尔带领组织其它成员进行了血腥屠杀,在医院昏睡四年后,“黑蛇”醒来,从而踏上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仅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个略显老套的复仇故事,但是昆汀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在肢解这个故事完整性的同时也使电影的审美特征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影片共有两部,共分了十章来讲述整个故事,第一部可以分为铜头蛇之死、血溅的新娘、奥兰的来源、从冲绳来的男人、蓝叶子房子的决战五个部分。
第二部则是对加州山蛇和响尾蛇以及比尔的复仇。
整部电影采取的是非线性叙事模式,整个故事结构是被打乱了的,而联系所有部分的线索则是新娘黑蛇和她的复仇行动。
影片一开始是新娘与铜头蛇的对决,当她死后,新娘在复仇名单上划掉了第二个人的名字,而第一的水蝮蛇奥兰的名字早已经被划掉了,这说明在这之前新娘早已展开了对奥兰的复仇。
昆汀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分析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文学院09级新闻一班张曼琳010609020 内容摘要:美国的“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中,动作设计、画面色彩以及音乐音响上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电影中暴力美学的魅力,所展现的艺术是那样的深刻和富有感染力,其暴力镜头与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满足了许多观众的观影需求,是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暴力美学艺术风格诠释经典商业元素为什么许多电影热爱暴力?最简单的答案就是追求刺激,吸引观众,但是如果除去这些商业因素,电影中出现的暴力到底是为何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
在我们所熟知的电影中,暴力一般分为这几种类型,暴力是对现实的反应,呈现暴力是为了反抗暴力;暴力是人们必然承受的命运,呈现暴力是为了感受生命的困境;暴力是英雄主义的体现,呈现暴力是为了突出个人的人格魅力等。
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正是这些暴力在电影中的体现,从而产生了暴力美学。
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是暴力美学的大师,其作品风格突出,个性鲜明。
暴力美学是个新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流行起来,最初是香港的影评人在报刊影评中使用的,它主要是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
暴力美学作为昆汀电影的艺术标志,在他多部电影中反复运用。
电影在昆汀的手中成为娱乐和刺激感官的游戏。
电影中技巧化的打斗场面、夸张的动作,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影片极端暴力和血腥,再加上昆汀设计的犀利对白和非同寻常的剪辑,会让人们有些喘不过气来。
说到了暴力美学不得不说的是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因为他给全世界的观众展现了什么是东方美学,而导演昆汀塔伦蒂诺,他把暴力美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影片《无耻混蛋》中当奥多命令同伙把德军的头皮割下来是,我已经明白了昆汀依然还是昆汀,他还是在用自己的风格来诠释电影,什么是暴力,要暴力我就一直暴力到底。
最后刺杀希特勒拿着机枪向他身上扫射时,虽然画面暴力但是这是无比的痛快。
奥多拿着手指头插进女明星中弹的伤口时,我的心都会感觉到疼痛。
浅谈吴宇森电影的美学特征.DOC
浅谈吴宇森电影的美学特征[]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门类,暴力与美学本是不同概念,吴氏电影右其明显的美学特征。
吴宇森导演的影片中视觉与听觉完美地融为-体,带给人震撼与优雅的视觉美感,也展示了吴的美学理想。
因其多拍现代枪战片而被赞誉为“暴力美学大师”。
吴宇森导演的电影是成功的,源于艺术家对电影的热爱和对电影语言的把握。
表现出人性的善与恶。
本文解读吴宇森电影所产生的视觉与听觉美感的因素,并分析其电影语言方面的运用特点。
[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吴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广州,4岁时随家人移居香港,现移居美国。
著名华裔电影导演。
吴小时候家庭贫困,到了读书年龄,家里无力交纳学费,幸而得到教会的帮助。
才使他念完小学。
这期间,基督教所宣扬的仁爱和牺牲精神,曾经对他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自幼喜欢看《水浒传》、《三国演义》、《刺客列传》、《两游记》等充满豪情侠义的小说,这些作品中的英雄豪情为他以后在他导演的影片中的情感世界奠定了基调。
吴的主要作品有香港片《喋血街头》(1990)、《英雄本色》(1986)、《英雄本色2》(1987)、《纵横四海》(1991)、《喋血双雄》(1989),美国片《终极标靶》、《断剑》、《变脸》(1997)、《碟中谍2》(2000)、《风语战士》等,在这些影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吴氏影片惊心动魄的场面与主角具存侠义心肠的浪漫情怀组成的特殊美感!电影主要是运用画面、音响塑造银幕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门类,它的形式与内容因导演与演员的审美风格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的面目。
吴氏电影有其明显的美学特征。
因其多拍现代枪战片而被赞誉为“暴力美学大师”。
通过影片,也展示了吴的美学理想。
那么是什么让人们在多年前中国电影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像潮水般拥进影院去观赏《碟中谍2》呢?1986年拍摄的脍炙人口的《英雄本色》,直到今日还被称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人们喜爱看吴宇森与周润发合作的影片,自有它的道理吧。
浅析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昆汀·塔伦蒂诺为例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浅析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昆汀·塔伦蒂诺为例孙佳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 要:暴力和美这两个词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艺术却将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汇结合在一起,继而形成以新的美学风格——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其实际意义上并非是严格的美学,它是一种很广泛的、泛审美的概念。
关键词:电影;暴力美学;昆汀·塔伦蒂诺暴力美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却成熟于香港,在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电影中,这种美学最先开始于电影艺术中,因为这种概念是在美学理论和电影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混合再生而成的概念。
它是导演在电影中把一些打斗场面、枪战搏斗等一些场面仪式化、形式化和符号化,在形式上更多的强调着暴力动作的美感,进而使观众忽略和弱化若暴力所产生的出来的道德判断和社会功能。
暴力美学通常在电影艺术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美的形式,在经过形式化和社会化的改变过程中,逐渐软化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暴力行为的攻击性,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在拍摄过程中通过画面的色彩转变降低了打斗场面的血腥程度将其仪式化,或通过角色关系及背景的设定将施暴者处于正义的一面等一系列的设定,让观众能够安心的接受影片中的暴力行为,放下在现实中的沉重的暴力包袱;另一种是直接表现的暴力,导演在拍摄过程中运用镜头直接将血腥的暴力行为表现出来,追求者感官层面上的刺激,虽然说这样的表现形式是为了使暴力具有更真实的感觉,但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会容易引起观众引起不适,进而产生对影片的抵制感。
因此在电影中暴力的美往往是通过符号化、形式化的改变继而产生的对于在暴力上形成的美感,在暴力美学的影片中,如果影片中的暴力完全的消失,我们就有可能会失去对社会意义和道德枷锁,因此想要将暴力一直存在于影片之中,暴力和美就一定要同时存在。
暴力美学一直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和电影风格存在于影片中,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环境不同,都会导致各个导演的风格不同,通常来说暴力美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种方面:一方面是在暴力表现中发掘和探索着其中的娱乐性和浪漫性,在许多的影片中导演运用着快速剪辑,既增强了暴力的即视感受,全面展现暴力,加快影片的节奏感,又用着快节奏的音乐展现着紧张、刺激的暴力场面,却降低了影片中的血腥暴力行为给予观众带来的不适感。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暴力美学的多维诠释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暴力美学的多维诠释作者:任雪花来源:《电影评介》2020年第14期昆汀·塔伦蒂诺是20世纪90年代带领美国独立电影异军突起的一位标志性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对电影技巧的把握游刃有余,擅长调动观众情绪;其无论是从镜头运用、场面调度、叙事特色还是配乐上都极具个人特色。
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少而精,暴力镜头充满想象,在电影创作风格上的大胆以及对暴力美学的追求,推动了电影在商业和艺术层面上的发展,其非线性叙事更是被许多人士争相效仿。
昆汀·塔伦蒂诺以一部《落水狗》在影坛初露锋芒,又凭借《杀死比尔》赢得无数粉丝的追捧。
人们提起他便会想到“暴力美学”,如果说《低俗小说》是其电影创作艺术建树的标尺,那《被解救的姜戈》则是对其暴力美学诠释的极致。
一、独特的“暴力美学”特征“暴力美学”的出现与我国香港发展起来的电影类型有关,在美国以昆汀·塔伦蒂诺为代表。
昆汀·塔伦蒂诺的影片展现出戏谑性的后现代风格,通过荒诞、黑色幽默等将“暴力美学”发挥到极致。
昆汀·塔伦蒂诺对暴力镜头的表现具有纯粹性,并非仅是对暴力的宣扬,他擅长调动观众情绪,以一种暴力美学划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同时又为观众带来视听觉层面上的享受。
(一)暴力意义的消解战斗场景、侦探谋杀案、武侠打斗等都是电影暴力画面的范畴。
电影中的暴力行为具有道德意义,观众可以对这种行为作出道德层面的评价和判断,现实生活中歹徒的行凶行为可以直接从法律层面、道德认知、舆论关注等来给予否定评价,但在电影中对于施暴者的认知则会受到导演设计安排的影响,当影片对施暴者的关怀更多一点时,观众会增加对其暴力行为的理解。
同理,对被害者受害过程和程度减少表现,也会让观众在暴力戏份中居于较为公正的立场。
就像在一些武侠片中,正反角色的对立冲突以互相施加暴力进行表现,双方的暴力程度基本一致,观众在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思考就会减弱。
吴宇森:暴力美学大师
吴宇森:暴力美学大师作者:张洁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2013年第03期好莱坞星光大道上面有2000多颗镶有名人姓名的星形奖章,以纪念他们对娱乐业的贡献。
吴宇森是目前唯一一位在上面留名的华人导演。
吴宇森的作品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充满力度、暴力而又不缺乏男人豪情。
他的作品,就像是黄沙落日,漫天如血,匝地成霞,占尽江河一片红。
绚烂夺目如斯,却又隐隐带着一股苦涩的悲凉。
西方人尊称吴宇森为“暴力美学大师”,但吴宇森的电影之所以能令人百看不厌,甚至热血沸腾,他苦心经营的“暴力美学”电影技巧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他在电影中注入了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忠诚、信义,男人之间由对抗激发的人格魅力,从而使电影充满了浪漫的激情和阳刚之气。
吴宇森的电影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兄弟情义,影片中的主人公除了警察之外,多为盗亦有道的边缘人物、职业杀手或江洋大盗。
但是他们身上都凝聚着重情重义的侠义精神,相逢一笑泯恩仇。
在猫捉老鼠的同时,他们往往还要共同面对更加凶恶残暴、毫无道德底线的黑道势力。
在这个过程中,英雄与英雄惺惺相惜,抛弃身份与成见,互助抗恶,重然诺轻生死,身殉道义的情节屡见不鲜。
吴宇森是个唯美主义者,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美。
在表现不同环境中的枪战时,他大量运用慢镜头、停格,营造了悲壮的诗意情境。
吴宇森曾说:“电影中的枪并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一种讲述人生的方式。
”吴宇森正是用这种方式把暴力美学诗意化地呈现给了观众,在给观众快意恩仇感受的同时,带来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
吴宇森改变了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香港电影的传统,一扫传统香港武侠片的悲怆与嗜血复仇,将暴力美学深深地根植于观众的观影视野,创造出电影领域中独树一帜的“英雄片”类型,在让观众欣赏暴力美学的同时,也把他对仁爱情义的理解带给了观众。
正如吴宇森所言:“这是我最想用镜头表达出的东西,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
这也表达了我心中的理想。
”相关链接吴宇森电影中的经典元素手枪手枪是吴宇森电影里的传统道具,也是吴宇森电影的灵魂。
电影中暴力美学的视觉语言符号——以昆汀电影为例
面就是使用夸张的动作场面美化暴力 吸引观众 。随着观众的 要求越来越高 , 使制作 者在考 虑剧情 之外 , 还要精 心设计 动作
昆汀擅长非线性叙事 , 难忘 的对 白和血腥的场面。 他更多 地表现暴力 的过程 , 刺激观众的神经 , 商业 气息非常浓郁 。比
将电影中的暴力推 到美学 的高度 。 从此 , 暴 力电影 自成一 派并 场面来博得观众的眼球。
中图分 类号 : J 9 0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3 0 — 0 1 3 6 — 0 2
一
、
何为暴力美学
是 一场游戏 , 突出她冷 酷的性格特点 。
“ 暴 力美 学” 最初发源于美 国, 在 中国香港走 向成熟 , 如今 依 然成为文学 、 电影 、 绘画 , 甚至游戏 、 动画、 广告等津津 乐道 的内容之一 。而谈起暴力美学 , 不得不提的就是暴 力电影 。虽 然暴力美学这一提法 的出现最多不过二 十年 ,但是 “ 暴力 电
汀电影 中暴力美学视觉语言符号的表 现形式 。
( 一) 人 物 造 型
汀不 仅使得整个 画面的色彩 强 ,高饱 和度的色彩也使 画面看 起来 比较杂乱 ; 同时导演还特意渲染地板上鲜血 四溅 的效 果 , 增加了情 绪的紧张感 和暴力的气氛 。比如影片 中阿莲小 时候 为父母复仇 , 其 中数个描绘人被利刀刺 中的镜头 中, 无一 不是 鲜血如喷泉般飞溅 , 整个 画面都被血红 色所 包裹 , 但却极 少让
二、 昆汀 电影中视觉语言符号 的暴力美学表现手法
在 影 视作 品 中 , 要 达 到 美 化 暴 力 的 目的 , 需 避 免 造 成 电影
吴宇森
电影特点
他通常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 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的是描 写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关系, 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迷茫,但是最好还是积 极的,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 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 都是美好的象征
1986年 狄龙 Lung Ti .....宋子豪 Sung Tse-Ho (as Ti Lung) 张国荣 Leslie Cheung ..... 杰仔 Sung Tse-Kit 周润发 Yun-Fat Chow .....Mark Gor/Mark Lee (as Chow Yun Fat) 李子雄 Waise Lee .....阿成 Shing (as Lee Chi Hung) 成奎安 Fui-On Shing .....Shing's right hand man 曾江 Kenneth Tsang .....坚 叔 Ken
年9月22日出生 于广州,1951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由于父亲患病 不能工作,由母亲负担养家的重担,生活十分清 苦。 中学刚毕业时父亲就去世了,全赖母亲在工地抬 石子负担家计,他也只能打消了去台湾学建筑或 是美术的升学梦。此时吴宇森就读于一家教会学 校,精读了许多神学、历史学、哲学、美术学著 作。吴宇森中学时代经常从课堂上溜出来跑到电 影院去看电影,他最喜欢的是好莱坞的黑帮片, 西部片以及黄金时期的歌舞片。这些电影的共同 点是画面都充满了动感。吴宇森最崇拜的导演是 法国暴力导演皮埃尔· 迈尔维勒,此人的作品在暴 力中透着浓郁的人情味。但对吴宇森影响最大的 人却是拍过《野人帮》的山姆· 派金帕,可以说, 吴宇森电影中对慢镜的运用以及让角色在圣歌中 进行搏命激战的处理方式都是山姆电影语言的发 扬光大。 吴宇森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 的第三位位华人明星。
分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风格 (1)
《分析吴宇森电影中的暴力美学风格》——以《英雄本色》、《变脸》、《赤壁》为例摘要以冯小刚的转型作品《夜宴》,再有张艺谋和巩俐在二十年后再度携手得大作《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有新生代导演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以及姜文的“野心”之作《太阳照样升起》的中国电影得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对于内地电影而言,香港电影显得多少有些平静,吴宇森在沉寂已久多年后的《赤壁》换角中渐入人们的视线。
本文通过对吴宇森不同时期段的暴力美学电影进行一个笔者自己的分析,来简单分析一下吴宇森“暴力美学”风格、还有吴宇森代表的影片的具体发展和转变以及影响吴森宇的人物。
从笔者自身的角度来解析吴宇森“暴力美学”中所蕴含的深刻美学内涵,更好地认识吴宇森所进行的艺术创新,以及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暴力美学;吴森宇;香港电影The violence in the analysis of John woo film aesthetic style ——To the "hero", "suddenly turn hostile", "red cliff" as anexample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works "Feng Xiaogang" the banquet, and Zhang Yimou and Gong Li again after twenty years together to make "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 director Jia Zhangke on behalf of more new "Three Gorges" and Jiang Wen's "ambition" for "the sun also rises" the Chinese film has been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With respect to the mainland film, Hongkong film seems somewhat calm, Johnwoo was quiet for a long time after years of "Chibi" in angle of gradually into people's sight.This paper analyzes a of the author by Johnwoo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he aesthetics of violent film, to analyze simple Johnwoo "Violence Aesthetics" style, and Johnwoo on behalf of the film's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Wu Senyu. To a profound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Johnwoo "Violence Aesthetics" from the author's own point of view,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by Johnwoo, and hi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cinema.Key Words:Violence aesthetics; Wu Senyu; Hong Kong目录一、什么是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探索吴宇森电影暴力美学的特点
探索吴宇森电影暴力美学的特点作为为数不多能走出国门,在好莱坞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导演,吴宇森的电影究竟有何独到之处,既能吸引中国本土观众的眼球,还能抓住西方观众挑剔的心。
除了故事本身的精彩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吴宇森用自己的不断改变和创新,使得暴力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光辉时期,也是暴力美学成就了吴宇森的雄心壮志,让更多的人认识他,给他更广阔的导演空间。
吴宇森,是将暴力美学发挥到极致的导演。
童年时,虽然父亲早逝、家庭贫困,使他经常饱受白眼,但他却依旧在母亲的带领下对西洋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坚持自己的梦想投身到电影行业后,吴宇森遇到许多的良师益友,这些心怀电影梦想的人很快就在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电影语法守则,这其中就有吴宇森不断完善的暴力美学理论。
暴力和美学本来是相冲突的一个组合,并不符合我们传统意义上美学观念,在西方的美学史上对于美本质的探寻都是真善美。
这些无疑都和暴力毫无关系,不仅仅西方传统的美本质观的基本中心有一个和谐和道德的观念贯穿始终,东方对于美的理解也是基于和谐及平衡的统一之感,暴力无疑是破坏这种道德的。
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感念、艺术的形式都呈现出多元化、日常化,这些艺术理念的产生催生了暴力美学这一概念。
教堂、白鸽、枪支、花朵一样绽放的血,这所有的画面元素展现的无一不是导演吴宇森内心的精神世界,这个精神世界的来源与支柱皆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导演心中的信仰——基督教,以及他从小接受熏陶的东方文化。
从开始时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到进军好莱坞的《变脸》《碟中谍Ⅱ》,还有重返国内的《赤壁》《剑雨》。
吴宇森的每一部电影都带着强烈的个人风采,这些电影不仅仅让观众大饱眼福,对电影本身津津乐道,更是奠定了电影史上一个新的流行趋势——暴力美学。
擅长暴力美学的大师们纷纷开始成为各个国家电影历程上的里程碑,其中就包括导演了《杀死比尔》的昆汀·塔伦蒂诺、导演了《黑客帝国》的沃卓斯基兄弟、导演了《花火》的北野武。
暴力美学大师——吴宇森
d i(3 6  ̄.s .0 2 6 1 .( 11) 0 o: ) 9 9 i n1 0 — 9 62) .(0 9 1. s 1 .
“ 力 美学 ”作 为 一 个 新 兴 美 学 暴 范畴 , 2 是 0世 纪 9 0年 代 中 期 被 香 港 的 影 评 人 在 报 刊 影 评 中 最 先 使 用
《 喋血 双 雄 、 ≮ 横 四海 ≯等 经 杰 悲 愤 的 冲 向 小 马 哥 之 间 的 交 叉 剪 纵 典 影 片 中 ,将 主 人 公 内 心 深 处 的仁 辑 ,配 以沉 重 的交 响 曲伴 奏 ,将 小 爱 精 神 、 兄 弟 情 义 与 激 烈 悲 怆 、 诗 马 哥 与 宋 子 豪 之 间 的 至 死 不 渝 、 肝
的 枪 战 形 成 了 强 烈 的 视 觉 反 差 , 以 近 乎 完 美 的镜 头 语 言 让 无 数 观 众 为 冒着 枪 林 弹 雨 未 接 应 受 伤 的 子 豪 和 阿 杰 , 当 身 中 数 弹 的 小 马 哥 缓 缓 倒 地 时 , 阿 成 疯 狂 的 扫 射 与 子 豪 、 阿
特 定 含 义 ,它 主 要 指 电影 中 对 暴 力
的形式主义趣味 ,追求的是在枪战、
打 斗 场 面 中 的 形 式 美 感 , 注 重 的 是 对 暴 力 细 节 及 场 面 上 的 处 理 ,并 将 之发挥 到 极致 炫 目的程度 。把 暴 力 作 为 一 种 与 影 片 内 容 紧 密 相 关 的 视 觉 、听觉 的审 美要 素 ,在 刀 光 剑 影 、 枪 林 弹 雨 中 给 观 众 提 供 了 一 种 审 视 暴 力 的 全 新 的 视 角 , 同 时 弱 化 了 电
浓的兄 弟情义 , 影片中的主人公 除了 警 察 之 外 , 多 为 混 : 于 黑 社 会 帮 派 迹
昆丁的暴力美学:以《无耻混蛋》为例
昆丁的暴力美学:以《无耻混蛋》为例1. 引言1.1 昆汀的电影风格介绍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是一位备受推崇的现代导演,以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暴力美学而闻名于世。
他常常将电影结构、对话、音乐和暴力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昆汀的电影风格独辟蹊径,充满了对电影历史和流行文化的敬意。
他擅长通过引用经典电影、音乐和对话来创造出独特的电影语言,使得他的作品充满着回忆与怀旧之情。
在他的电影中,暴力总是无处不在,但却不是为了炫耀或娱乐,而是为了突出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复杂关系。
昆汀将暴力视为叙事手段,通过暴力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冲突,使得观众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和动机。
昆汀的电影风格是独特而深刻的,他的作品不仅在商业上获得成功,更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暴力美学和对话技巧成为了电影界的经典,许多导演纷纷效仿他的风格,但却永远无法超越。
1.2 《无耻混蛋》简介《无耻混蛋》是昆丁·塔伦蒂诺所执导的一部犯罪剧情片,于2009年上映。
影片以两名犯罪者结伙拍摄电影为主线,穿插了多条构架不同的剧情线,展现了昆汀独有的叙事风格。
影片特点是以极端的暴力和黑色幽默融合的视角,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恶行和暴力的黑帮世界里。
剧情跌宕起伏,氛围紧张,给人一种无法预测的观影体验。
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和对白充满了昆汀的个性魅力,如开场的“投尸”场景和驾车时的“道具提示”等,展现了他对暴力场面的独到见解。
影片中的角色多彩多姿,塑造了一群令人难忘的角色形象,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罪犯、黑帮成员和不法人士。
《无耻混蛋》展现了昆汀独特的暴力美学,让人深思暴力与美学之间的边界和关系。
这部电影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备受瞩目,也因此成为了昆汀的代表作之一。
2. 正文2.1 昆汀的暴力美学特点昆汀·塔伦蒂诺是一位以其暴力美学闻名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作品中常常融合了暴力、血腥和黑色幽默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精选)浅谈暴力美学
浅谈暴力美学【内容摘要】:暴力,这一词在词典中的说明有两种,第一种说明是:学名词,不同利益的,如不能用和平方式和谐彼此的时,常会用强制手腕以达到的目的,称为暴力;第二种说明是:泛指侵害他人人身、的强暴行为。
而咱们那个地址将暴力和美学联系在一路的暴力美学,有了新的含义,那新的含义即是:暴力美学是人们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的表现手法,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乃至空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的一种电影的表现手法。
下面咱们就来浅谈关于暴力美学的几个方面:一、暴力美学的产生;二、暴力美学的表现;三、暴力美学的风格。
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风格一、暴力美学的产生暴力美学一词的产生,还在进一步的考证当中,但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乃至空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观赏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
暴力美学不明白是谁最先提出的,但那个概念却普遍用于现代的电影,成了一个流派,最终成为被世人同意的固定名词出此刻各类影评当中。
“暴力”的大体含义是:强制的力量。
暴力,是人类的本能,它是一种轻而易举的行动,也是一种走投无路的坚持。
暴力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由表现暴力而进展上升为一种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一词的由来,有待考证,但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乃至空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最近几年来所谓"暴力美学"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确实是指在中国的香港进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讨。
①它挖掘出枪战、武感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轻忽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成效。
固然,暴力美学的进展也是分了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有的是用火爆的枪战和流血冲突来刺激视觉。
吴氏暴力美学之杰作——《喋血双雄》
・96・
垫!!堡!作——《喋血双雄》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王丝倩 辽宁师范大学 北方文学(中旬刊) Northern Literature 201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bfwx-z201204070.aspx
一部经典之作。
一、暴力场面的渲染 1.对比——视觉效果 既然本片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的代表之作,渲染暴力场面的镜头自然必不可少,这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本片中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手 法来突出视觉效果。其中包括节奏对比、色彩对比和气氛对比。先说节奏对比,将开枪速度之快与人中弹流血之慢进行对比,突出了 死亡的惨烈和杀人者的迅猛。如片中最开始的枪战,周润发饰演的小庄开枪速度采用降格的手法,而中弹的人却用正常的速度。突出 了死亡时的痛苦和惨烈,也突出了小庄身手的敏捷。再说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将两种反差很大的颜色放到一起,如白色的布景或衣 服与鲜红的血液产生明显的对比,影片80分钟左右时的枪战即是如此。小庄和前来杀他的枪手都是身穿白色的衣服,而中弹之后溅到 衣服上的鲜血是红色的,红自一对比就显得鲜血的红色格外的明显,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说气氛对比,这也是吴字森经常 使用的一种对比手法。比如开始时着重渲染幽雅、安逸的场景,突然在这种氛围的场景下暴力来袭!影片中95分钟左右。导演极力渲 染教堂里的安逸场面,小庄和警察自然的谈话、洁臼的圣像、闪烁的蜡烛、缓缓飞行的自鸽。正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人冲进来打破了 这种平静的场面,紧接着就是不断的枪声,暴力突然降临,一种很好的对比1 2.华丽优雅的舞蹈性杀人场面 除了运用对比的手法,吴宇森还总是喜欢把杀人的场面做得很艺术化、形式化、符号化,为此他总是通过剪辑、音乐、节奏、降 格等几个方面把杀人的场面渲染得华丽优雅且具有舞蹈性!本片中的每一个杀人场面都是如此。但体现最为明显的还是他所拍摄的86 年的《英雄本色》中小马哥一边陪舞女跳舞一边放枪然后取枪杀人的那段。. 二、符号的含义 也许是受小时候基督敦思想的影响.人们在吴宇森的电影中总会看到许多宗教的东西,这一点倒是和英国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很像。 教堂、圣像、烛光与白鸽在吴字森的电影中总会不时的出现,或是为了渲染气氛或是为了变换节奏,有时甚至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本 片中就两次出现了以上提到的四个符号。第一次是开片在教堂中,第二次是结尾也在同一个教堂中。这些东西已经成为了吴宇森的符号。 就像楼梯和阴影是希区柯克的符号一样。 三、内涵的深层次 这一点既是吴宇森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他和许多暴力美学大师有所区别的一点。他的电影不是单纯的表现暴力,而意 在通过表层的暴力来挖掘深层次的内涵。比如他的电影中总是充满着情谊,男人之问的豪情、兄弟之间的亲情等。同时他的电影中也总 有一种英雄情结,那种力挽狂澜的英雄任务、那种对正义的伸张。这些都是潜藏在暴力表象之下深层次的内涵,是他最根本要表达的 东西。比如本片中的小庄和警察,一个重道义一个重情义,最后他们走到一起,一起去伸张道义和正义l这才是本片真正要表达的内涵, 就像他们的台词“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应这个江湖,我们太念旧。”“我相信正义,可是没人相信我。”小庄和警察的话都 深亥6地反映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信仰! 在细节方面,冷色调是本片中的主色调,背景始终都是冷冷的淡淡的蓝色,而且片中许多灯光采用的也都是蓝色。因为吴宇森所 表现的大多都是悲情入物,往往最后都以悲剧收场,所以冷调自然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我们看早期吴宇森的经典商业片往往都能从片 中看出淡淡的感伤,这也是吴宇森的一大特点。其次音乐也是本片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片中的音乐总是给人一种淡淡哀伤的感觉, 但是却又很好得配合了画面,使本身就很有冲击力的画面更加丰富饱满。再加上当年叶倩文正值大红大紫阶段,她的演唱更是为本片 增色不少。 无论是对吴宇森个人来说还是对香港电影而言,‘喋血双雄》都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影片将吴宇森的风格和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包括形式、内容以及思想上的。尽管在去了好莱坞之后,吴宇森创作上的一些特点都被这个大熔炉所融化了,但作为~个商业电影导 演来讲,他仍是成功的,因为对于商业电影来说,票房就是一切,一切都为票房服务・也祝愿他以后依旧能够拍出像(喋血双雄》这 样的属于吴宇森自己的电影!无法超越的电影l
金基德
疯狂大师疯狂大师一、金基德的生平介绍二、金基德的作品概况三、针对金基德进行的作品分析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一个永远关注边缘人的艺术家,每一部作品带有金基德独特的个人魅力。
他的影视作品在是一种略带着一种足以使人窒息的压力,同时那股给人一思考的张力,是那么的刺人眼球。
边缘人物、性、暴力一直是金基德影片的主题,也是金基德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观片感受。
在这样的映衬下,那种原本很是无味的元素,在这一刻也是那么的活力四射。
自1996年拍摄《鳄鱼藏尸日记》以来,几乎已每年一部影片的速度完善着自己的“金式”风格,《野兽之都》《雀笼小客栈》《漂流欲室》《真相》《收件人不明》《坏小子》《海岸线》《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玛利亚女孩》《弓》《空房间》《呼吸》《时间》《悲梦》,每一部作品都凝结着导演金基德用心,是他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
也难怪,他会这样的评价自己“我有一种讲故事的欲望。
”导演在借着他的电影向我们讲述着别人想讲而不敢讲的故事。
如果只是关注边缘群体,目光就难免显的狭隘了些,金基德对边缘人的关注,不仅仅是为关注而关注,更多时候是对人性的思考。
《撒玛利亚女孩》中最痛苦的不是那两个雏妓,而是发现了女儿卖淫的父亲,痛苦而愤怒的他,跟踪光顾女儿的嫖客,毒打他们并且杀死了其中的一个;《坏小子》中最痛苦的不是从美院大学生堕落为娼妓的森华,而是亲手毁掉却又深爱着她的亨吉。
在镜子后面看着自己所爱之人婉转承欢的他承受着莫大的煎熬,他以这种煎熬的痛苦作为对森华的谢罪,却走进了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他以自我煎熬为谢罪,却为了这种谢罪不得不又一次让森华接客,这种自虐愈演愈烈、欲罢不能;《海岸线》中的上等兵姜汉泽因为对政策规范的无条件执行而误杀平民,因为误杀和其后美英的遭遇让他自责,但是寻回自我灵魂的姜汉泽却偏离了军方的利益,于是又被政府毫不迟疑地推出圈子,寻回灵魂却倍受煎熬的姜汉泽若无其事地把刺刀刺进了一名谈笑风生的无辜者的小腹。
《春夏秋冬又一春》、《空房间》、《弓》……每一部金基德的电影都是一次对灵魂和人性的拷问,让人后背冷汗直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暴力美学大师”的作品——《变脸》(上)
(2007-07-22 17:10:27)
欣赏“暴力美学大师”的作品
————罂粟般的暴力芬芳《变脸》(上)
之所以选择看《变脸》主要是因为里面有我比较喜欢的尼古拉斯-凯奇。
本来只想把它当一般的警匪片来看,没想到,看上之后才发现这的确是一部非常精彩且经典的好片子,更没有想到,这部片子的导演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吴宇森。
吴宇森通常被称为“暴力美学大师”,实际上他的电影在暴力这层外衣下,着重的是描写人物之间的情谊,以及人与时代关系,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迷茫,但是最好还是积极的,他善于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像在他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白鸽”,”教堂”都是美好的象征。
吴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51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由于父亲患病不能
工作,由母亲负担养家的重担,生活十分清苦。
中学刚毕业时父亲就去世了,全赖母亲在工地抬石子负担家计,他也只能打消了去台湾学建筑或是美术的升学梦。
此时吴宇森就读于一家教会学校,精读了许多神学、历史学、哲学、美术学著作。
吴宇森中学时代经常从课堂上溜出来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他最喜欢的是好莱坞的黑帮片,西部片以及黄金时期的歌舞片。
这些电影的共同点是画面都充满了动感。
吴宇森最崇拜的导演是法国暴力导演皮埃尔·迈尔维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着浓郁的人情味。
但对吴宇森影响最大的人却是拍过《野人帮》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说,吴宇森电影中对慢镜的运用以及让角色在圣歌中进行搏命激战的处理方式都是山姆电影语言的发扬光大。
1971年,吴宇森到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
张彻的作品在当时的电影市场中横行无阻,吴宇森从中也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用吴宇森的话说,“把张彻电影中的刀换成枪,那么就会很象我的《英雄本色》了。
”在张彻身边两年后,吴宇森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过客》。
此片的武术指导就是今日香港影坛的大哥成龙,当时两人都是影坛小辈,所以《过客》也没有产生什么反响。
之后他到嘉禾担任导演长达十年(1973-1983)。
在这十年间他拍了许多完全讨好市场的喜剧,1973年他导演了《铁汉柔情》,之后他又拍了不少的低成本的电影,如《女子跆拳群英会》(1976)、《帝女花》(1976)、《少林门》(1976)等,后他又执导了《发钱寒》(1977)、《大煞星与小妹头》(1978)、《哈啰夜归人》(1978)、《豪侠》(1979)、《滑稽时代》(1980)、《八彩林亚珍》(1982)等喜剧电影。
这段时期被他自己称作“喜剧的十年”。
1983年他从嘉禾到新艺城后,事业沉入谷底,被外放到台湾沉潜了将近三年。
然而他也因祸得福在台湾交了许多好朋友,也见识到台湾演艺圈中迥异于香港的浓郁的人情味。
在1985年《笑匠》票房惨败后他只身回到香港,加入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
在70年代末,他曾受聘于中国电影工作室做制片助理和剧本检查员。
在这期间美国的新生代导演萨姆·佩金法和斯坦利·库伯力克给了他很多灵感,他们作品中的暴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八十年代中期,吴宇森的电影生涯停滞不前。
1986年在徐克的帮助下,成功执导了《英雄本色》,该片奠定了吴宇
森的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以至后来的《英雄本色2》(1987)和《喋血双雄》(1989)都沿袭了这一风格。
《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人生转折点,也是香港电影的一座丰碑。
在创作此片时,吴宇森豪气必现,多年来在影坛积郁已久的失意与报复尽透每一个画面,其精细的分流与流畅如歌的剪接在今天看来仍无可挑剔。
这部大场面、高质量的作品震撼了所有观众和影人。
这部片子还为香港电影发现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徐克、程晓东、潘恒生、张国荣以及当年同样失意影坛,被称做“票房毒药”的周润发。
吴宇森是进行了一次赌博,然而他赢了,一群失意、蛰伏的男人征服了命运,相互迸发出了无比耀眼的光芒!
1989年的《喋血双雄》也许是吴宇森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至今,吴宇森还没有哪部作品超越此片所创造出的意境:无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友情,惺惺相惜的江湖兄弟和各自不可动摇的做人原则。
吴宇森用极为自信的手法让暴力世界中弥漫出无法言语的浪漫,华丽而控制自如的镜头、精练的对白以及舞蹈般的枪战动作令人为之倾倒。
片尾在教堂里的生死决战,可以代表暴力美学的精髓:烛光中映出的圣母像,背景中掠过的白鸽,一对最不应成为朋友的生死之交,共同执行着自己心目中的正义。
正象吴宇森所说:“这是我最想用镜头来表达出的东西,哲学式的电影,骑士般的主角,也表达了我心中的理想。
”
《喋血双雄》后,吴宇森因意见不合脱离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自组公司拍摄了《喋血街头》、《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动作片。
1993年环球电影公司投资请吴宇森执导尚格云顿主演的《终极标靶》。
虽然《终极标靶》推出后洛杉矶时报把吴宇森做为头版人物,影片拷贝卖了1600个,但这是一部变了味的吴宇森电影。
影片中虽然也有圣歌中飞舞的白鸽,但却少了那份一贯的诗意,它更象一部尚格云顿的动作片。
事实上,吴宇森电影中的武打戏在香港导演中连中等都算不上,所以当影片面世后为了适应尚格云顿的影迷,环球公司又派一名“资深动作片剪接专家”对影片进行了重新剪接。
因此我们今天所
看到的《终极标靶》并不是真正的吴宇森电影。
1996年,他接手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断箭》。
《断箭》最吸引人的就是饰演奸角的约翰·特拉沃尔塔模仿周润发的每一个动作,从玩世不恭的笑容到吸烟姿势,都极具神韵。
同时,吴宇森设计的动作戏和各种细节令人应接不暇。
本片是吴宇森第一次按照美国电影的套路大展拳脚,此时他已真正把握了好莱坞动作片的命脉。
1997年的《变脸》是吴宇森电影事业的另一个高峰。
吴宇森在片中找到了东西方世界共同崇尚的那种“人道精神”和“家庭观念”,并着重刻画了女性角色的刚强和温柔,这一点百分之百地受到了女性观众的认可,许多从不看动作片的女观众亦着迷于这部电影。
与以往处理人物的风格一样,该片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