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习指南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学习指南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专门喜爱的一种活动,操作乐器、为乐曲伴奏,正好迎合了幼儿好操作的本性,然而配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来支撑的。
为了确保学习质量,建议你在学习前能够先认真阅读本学习指南,了解学习目标、学习要点,以及知识储藏等内容,这将对你的学习有关心!一、学习目标1.明确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目标和教育内容2.熟悉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常用的变通总谱3.掌握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用方法和一般流程4.能够选择一首乐曲或歌曲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流程并进行试教二、学习要点〔一〕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目标1.让幼儿享受参与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欢乐2.开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3.开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4.积存一定的音乐语汇〔二〕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1.与乐器有关的知识技能2.与配器有关的知识技能3.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4.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三〕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选择1.音乐:节奏鲜亮、旋律优美、结构工整,并为儿童所喜爱。
2.乐器:音色要好;大小重量要适中,便于幼儿演奏;演奏方法要适于不同年龄幼儿运动能力的开展。
3.配器方案: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且有一定的艺术性。
〔四〕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乐曲编配步骤1.熟悉音乐;2.揣摩音乐情绪、风格,分析音乐节奏和结构特点;3.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4.试奏和调整;5.记谱和转换乐谱;〔五〕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一般流程1.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引导幼儿观赏音乐;3.认识图形,匹配乐器;4.教师指挥,徒手练习;5.教师指挥,乐器合奏;6.交换乐器,再次演奏;7.幼儿指挥,集体合奏;8.改变方案,整体表演。
三、问题与探究1.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目标是什么?2.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有哪些?3.制作图形谱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找出“先整体后分部〞、“累加〞两种打击乐整体教学模式的不同点?5.为某个年龄班选择一首歌曲或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流程和教学方法,并进行试教。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performance of percussion instrument in kindergarten)打击乐器演奏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操作乐器的能力、合乐性、合作性以及创造性等4个方面。
理想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能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儿童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应用打击乐器与音乐交流、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育内容主要有:①打击乐曲。
在幼儿园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使用的“打击乐曲”一般可以分成两类。
―类是伴随歌曲或旋律乐器演奏的器乐曲进行的打击乐器演奏乐曲;另一类是纯粹由打击乐器或替代性的打击乐器来演奏的打击乐曲。
这些打击乐曲的演奏方案,有的是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的,有的是由幼儿园教师创作的,也有的是在幼儿教师的帮助下由幼儿自己创作的。
②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
幼儿在幼儿园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可以了解和掌握与乐器有关的知知识技能、与配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指挥”和“看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等。
③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集体打击乐器演奏常规包括场地管理的常规、乐器管理的常规、乐器演奏的常规等。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材料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乐器。
在为幼儿选择打击乐器时―般应考虑乐器的音色要好,乐器的形状、大小、重量要适合学前儿童持握,乐器的特定演奏方法要适合特定年龄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
②音乐。
在为幼儿选择有关音乐时一般应注意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形象生动鲜明;多为年龄较小的幼儿选择他们已经比较熟悉的歌曲、韵律活动曲或欣赏曲;为幼儿选择的含两个及两个以上乐段的乐曲,段落之间最好是对比鲜明的。
③配器方案。
为幼儿选择的打击乐曲配器方案一般要适合幼儿使用乐器的能力;适合幼儿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配器音响效果与原来的音乐相协调;配器本身富于超性、新颖性和整体统一美感。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打击乐器演奏能力,让幼儿逐步学会舒适有效地演奏、有表现力地演奏,从而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小红帽》教案精选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小红帽》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打击乐》,具体内容为《小红帽》打击乐教学。
《小红帽》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通过简单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本节课将重点教授歌曲的节奏和打击乐器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小红帽》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演奏打击乐器。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掌握,打击乐器演奏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节奏感知,打击乐器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小红帽头饰、打击乐器(如小鼓、沙锤、铃铛等)。
2. 学具:小红帽歌曲歌谱,画有打击乐器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头戴小红帽,扮演小红帽角色,引导幼儿一起唱《小红帽》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小红帽》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b. 分组练习,让幼儿相互指导,提高歌曲演唱水平。
3. 打击乐器教学(10分钟)a. 教师展示打击乐器,让幼儿认识各种乐器,并学会正确使用。
b. 教师示范打击乐器演奏,让幼儿跟随节奏一起演奏。
c. 分组进行打击乐器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小红帽》歌曲,让幼儿自主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即兴演奏。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a.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展示。
b. 全体幼儿一起演唱《小红帽》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红帽》歌谱2. 辅助板书:打击乐器图片,标注乐器名称和演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小红帽》歌曲,并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打击乐器演奏和歌曲演唱方面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024年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餐具交响曲》教案与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餐具交响曲》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与生活》,具体内容为《餐具交响曲》。
通过引导幼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餐具,如碗、筷子、勺子等,进行打击乐表演,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和体验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2.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协调运用各种餐具进行打击乐表演。
重点: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碗、筷子、勺子、小鼓、铃铛等打击乐器。
学生准备:碗、筷子、勺子等餐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拟餐厅场景,引导幼儿观察餐具,讨论餐具的用途,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用餐具进行打击乐表演,讲解音乐节奏,引导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餐具,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打击乐表演。
4. 创作与展示(10分钟)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餐具打击乐,然后进行展示。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团队协作和音乐节奏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餐具打击乐《餐具交响曲》2. 音乐节奏:3. 团队协作,共同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用餐具进行打击乐表演,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碗、筷子、勺子打击乐表演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协调运用餐具进行打击乐表演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生活用品的打击乐可能性,如瓶子、纸杯等,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创作展示。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确保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打击乐的基本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玛丽波尔卡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辨识并模仿复杂的节奏型,提高音乐听觉敏感度。
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打击乐玛丽波尔卡》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节奏与打击乐》第三节。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习玛丽波尔卡的基本节奏,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
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如小军鼓、木鱼、铃鼓等)演奏玛丽波尔卡节奏。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感受打击乐的魅力。
在教授音乐表现力方面,我觉得今天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学生们能够通过演奏表达出玛丽波尔卡音乐的活力。但仍有提升空间,今后我可以尝试让学生们欣赏更多不同风格的打击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音乐情感的传达:学生需要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并通过演奏表达出来。
举例解释:
-针对节奏组合的掌握,教师可采用分步骤教学,先让学生掌握基本节奏,再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复杂节奏型的演奏。
-在协调配合方面,教师可设计集体练习,让学生相互倾听,调整节奏和音量,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于音乐情感的传达,教师可通过讲解玛丽波尔卡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其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演奏技巧方面,教师应示范正确的打击乐器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确保动作准确。
-在培养音。
2.教学难点
-节奏组合的掌握:学生需要理解并熟练运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合而成的复杂节奏型。
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节奏与打击乐》中的《玛丽波尔卡》。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玛丽波尔卡的基本节奏,掌握打击乐器沙锤、手鼓、木鱼的演奏方法,以及通过合奏形式表演《玛丽波尔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玛丽波尔卡的基本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2. 学习并熟练运用沙锤、手鼓、木鱼等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合奏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玛丽波尔卡基本节奏的掌握,以及打击乐器演奏方法的熟练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谱架、乐谱、沙锤、手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份乐谱、沙锤、手鼓、木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响设备播放《玛丽波尔卡》,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热情与活力,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
2. 基本节奏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玛丽波尔卡基本节奏,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节奏错误。
c.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给予鼓励与指导。
3. 打击乐器演奏方法学习(10分钟)a. 教师分别演示沙锤、手鼓、木鱼的演奏方法。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演奏技巧。
c. 学生分组进行打击乐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合奏表演(10分钟)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注意协调各声部。
b. 学生进行合奏表演,教师给予评价与建议。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针对玛丽波尔卡基本节奏及打击乐器演奏方法进行讲解。
b.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玛丽波尔卡》2. 内容:a. 玛丽波尔卡基本节奏b. 打击乐器演奏方法c. 合奏表演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玛丽波尔卡基本节奏,熟练运用沙锤、手鼓、木鱼进行演奏。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方案的设计
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三〕写一写——方案的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打击乐演奏设计的全然要素。
2.初步学会设计打击乐演奏活动各要素的撰写要求及本卷须知。
学习预备:收集打击乐演奏活动方案,整理方案设计的要点。
学习过程:一、观看空白文本格式导入教师:一个完整的打击乐演奏活动方案和所有的集体教育活动方案一样,应该依次有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预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五个方面。
二、学习每个局部的撰写要求〔一〕活动名称的设计1.全然要求活动名称的设计需要符合的要求包括:写清年龄班,对应的类型,乐曲或音乐内容名称。
2.观看案例例如活动名称:大班打击乐演奏活动——土耳其进行曲,大班是年龄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类型;土耳其进行曲是乐曲名称。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1.全然要求活动目标包含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认知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指向开展理解音乐的节奏、结构、情绪、内容的水平。
动作技能目标指向开展感受音乐的能力,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情感目标指向享受参与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欢乐。
2.观看案例例如以下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乐曲ABA的音乐结构,并能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音乐,依据图谱上的图形选择相应的乐器。
3.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教师讲解:目标1中前半句初步熟悉乐曲ABA的音乐结构,其中熟悉音乐结构指向认知目标;后半句,并能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其中能为乐曲伴奏指向动作技能目标。
目标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音乐,依据图谱上的图形选择相应的乐器。
其中能选择乐器指向动作技能目标。
目标3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其中体验乐趣指向情感目标。
〔三〕活动预备设计的要求打击乐演奏活动预备包括物质预备和经验预备。
1.学习物质预备要求并观看案例〔1〕全然要求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常见物质预备包括:乐器、图谱、音响设备。
〔2〕观看案例例:活动预备1.图形乐谱。
2.将幼儿分为碰铃、圆舞板、铃鼓3个组,每组幼儿人手一个乐器;大鼓、吊钹各一个。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2.学会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打击乐演奏活动。
3.演奏简单节奏的儿歌。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根据前一次教学的复习内容,让幼儿回忆并展示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通过打击乐器的声音和韵律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第二步:教学练习(15分钟)1.给幼儿分发不同的打击乐器,并向他们展示如何正确使用。
2.引导幼儿模仿老师演奏不同的节奏,根据节奏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
3.演奏一首简单的节奏儿歌,让幼儿边唱边打击乐器,加强对节奏的感知。
第三步:教学活动(20分钟)1.在教室内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首儿歌,准备表演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
2.每个小组进行简单的排练和调整,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节奏和协作。
3.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准备的节奏儿歌,并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提醒幼儿在演奏时要注意节奏和团队合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2.让幼儿分享他们在演奏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3.结束本节课,鼓励幼儿继续锻炼和发展打击乐演奏的兴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评估幼儿在演奏中的节奏感和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
3.评价小组合作的情况,如是否能够默契配合完成演奏。
五、教学扩展:1.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音乐节奏组合演奏表演,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在户外环境中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声音和韵律。
3.引导幼儿自己设计一首小节奏歌曲,并配合打击乐器演奏。
六、教学延伸:1.将教学成果以音乐会的形式展示给家长和其他班级。
2.鼓励幼儿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打击乐演奏中发展更多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大班打击乐金孔雀教案
大班打击乐金孔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课程,教材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节“打击乐活动”,详细内容围绕“金孔雀”主题进行。
主要包括:学习金孔雀的节奏,运用打击乐器模拟金孔雀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金孔雀的特点,学会用打击乐器表现金孔雀的动作。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金孔雀节奏的掌握,打击乐器与动作的配合。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金孔雀挂图、打击乐器(鼓、钹、木鱼等)、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每组一套打击乐器,金孔雀头饰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金孔雀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金孔雀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教学基本节奏:教师示范金孔雀的动作,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模拟金孔雀的动作,学习基本节奏。
3. 实践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打击乐器,让幼儿合作完成金孔雀的节奏。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个小组进行示范,讲解动作与乐器的配合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7. 游戏环节:组织幼儿进行“金孔雀开屏”游戏,巩固所学节奏。
六、板书设计1. 金孔雀节奏:X X X X X X X X2. 打击乐器与动作对应关系:鼓——孔雀走钹——孔雀叫木鱼——孔雀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让幼儿用家里的物品(如碗、筷子等)模拟打击乐器,练习金孔雀的节奏。
2. 答案:(1)碗——鼓(2)筷子——钹(3)书本——木鱼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金孔雀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动物的动作,尝试用打击乐器表现动物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咚咚锵》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咚咚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节奏》,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咚咚锵》及简单的身体打击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咚咚锵》这首歌曲,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音乐兴趣。
2. 学会歌曲《咚咚锵》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准确地演唱出来。
3. 通过身体打击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咚咚锵》的歌词和旋律,进行身体打击乐表演。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掌握,以及身体打击乐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歌词卡片、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歌词卡片,分组进行身体打击乐表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模仿火车行驶的声音,让学生感受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节奏,如心跳、走路等。
2. 歌曲学习(10分钟)老师播放《咚咚锵》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
分组学习歌词,老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全班同学集体演唱,老师纠正错误。
3. 身体打击乐(10分钟)老师示范简单的身体打击乐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学生跟随老师学习,进行分组练习。
全班同学进行身体打击乐表演,老师点评并指导。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老师挑选一首简单的歌曲,示范如何用身体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学生尝试为歌曲《小星星》进行身体打击乐伴奏。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节奏,进行音乐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咚咚锵》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咚咚锵》的歌词,标注节奏。
3. 身体打击乐动作图:展示简单的身体打击乐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歌曲《小星星》编创身体打击乐伴奏。
拍手:每拍一下,代表一个星星。
拍腿:每拍两下,代表两个星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节奏掌握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打击乐器为歌曲《咚咚锵》伴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打击乐教案《拔根芦柴花》
幼儿园大班音乐打击乐教案《拔根芦柴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欢乐的打击乐》,详细内容为学习传统民歌《拔根芦柴花》的节奏打击。
通过学习歌曲的节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拔根芦柴花》的旋律,学会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把握,打击乐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打击乐器(如沙锤、小鼓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打击乐器,歌谱《拔根芦柴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拔芦柴花的动作,引导他们感受节奏。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拔根芦柴花》歌曲,让幼儿熟悉旋律,学习歌词。
3. 打击乐器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打击乐器演奏,讲解乐器使用方法,指导幼儿进行实践。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打击乐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歌曲合奏(10分钟)全体幼儿用打击乐器合奏《拔根芦柴花》,教师指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曲名《拔根芦柴花》。
2. 列出歌曲节奏,用不同颜色标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打击乐器演奏《拔根芦柴花》。
2. 答案:教师提供简易歌谱,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我国传统文化,了解更多民间音乐,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打击乐器教学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动作设计:教师应设计简单易懂、富有节奏感的动作,让幼儿轻松模仿。
大班打击乐《孤独的牧羊人》幼儿园公开课件
大班打击乐《孤独的牧羊人》幼儿园公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打击乐教学教材第四章《音乐与节奏》,详细内容为《孤独的牧羊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感受《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使幼儿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打击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音乐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情感体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木鱼等)。
学具:每位幼儿一套打击乐器,包括小鼓、铃铛、木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牧羊人,通过讲故事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了解《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背景。
2. 音乐欣赏(5分钟)播放《孤独的牧羊人》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3. 乐器演奏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分别对小鼓、铃铛、木鱼等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技巧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基本演奏方法。
4. 分组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打击乐器,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练习。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一段简单的音乐,现场演示如何用打击乐器演奏,然后让幼儿模仿练习。
6. 合奏表演(5分钟)各小组依次进行合奏表演,其他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共同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孤独的牧羊人》歌谱2. 打击乐器演奏技巧要点3. 各组幼儿合奏表演顺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打击乐器演奏,准备下次课堂的展示。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打击乐器演奏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类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第四章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第四章幼⼉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第四章幼⼉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第⼀节幼⼉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育内容⼀、什么是打击乐?打击乐演奏活动也叫节奏乐活动。
节奏乐活动包括节奏练习、节奏乐器演奏;节奏乐器也叫打击乐器,是指打击乐器⽽使其发声,也叫“敲击乐器”或“击乐器”。
⼆、打击乐曲1、伴随歌曲或器乐曲的打击乐曲某⼀⾸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配器⽅案◆根据这⾸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专门创作的打击乐器演奏⽅案。
2、纯粹的打击乐曲(不太常见)专门为打击乐器创作或仅由打击乐器来演奏的乐曲。
3、打击乐曲演奏⽅案①由专业⾳乐⼯作者创造的;②由幼⼉园教师创造的;③在幼⼉教师的帮助下由幼⼉集体创作的。
三、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乐器1、按制作材料分类⽪⾰类——⼤⿎、铃⿎、堂⿎⾦属类——串铃、碰铃、三⾓铃、三⾓铁、钹、锣⽵⽊类——⽊鱼、双响筒、圆舞板、蛙鸣筒混合类——沙球、棒镲、铃⿎2、要求知道:名称、演奏⽅式与⾳⾊的关系等(⼆)配器1、教师引导幼⼉⽤集体讨论的⽅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及合适的乐器。
2、要求知道:●⾳⾊分类●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响效果●选配合适的节奏型及⾳⾊安排⽅案,并能⽤简单的图形、语⾳、动作等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案(三)指挥●主要是学习如何与⼈沟通、与⼈合作,以及如何与⼈相互协调;●幼⼉不必学习专业性的起势、收势和划拍;●只是学习如何⾃然地开始、结束、轮流、交替和击打出所要求的节奏型,必要时可做相应乐器演奏⽅式的模仿动作等。
1、知道如何⽤动作表⽰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做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的变化,并能使⾃⼰的动作与⾳乐协调⼀致。
(四)打击乐演奏的常规提问:你们觉得打击乐演奏活动课好上吗?为什么?(学⽣⾃由发⾔)由于乐器本⾝的新奇性和乐器可以发出响声等特性,打击乐器活动历来是教师感到⽐较难以保持良好秩序的活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春晓》教案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春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为《幼儿音乐启蒙指导手册》第四章《音乐与游戏》中的《春晓》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春晓》儿歌,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通过打击乐器,体验节奏感,培养音乐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喜爱《春晓》这首歌曲,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春晓》歌曲,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
难点: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和节奏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木鱼等)。
学具:每人一套打击乐器,歌谱,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晓》。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春晓》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学唱。
通过反复练习,使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注意指导幼儿正确发音。
3. 打击乐器教学(10分钟)教师示范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指导幼儿学习并练习。
然后,将幼儿分组,每组分配一种打击乐器,共同完成《春晓》的伴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器的合奏练习,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节奏和力度。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以《春晓》为主题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春晓》歌谱2. 打击乐器演奏图示3. 节奏谱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春晓》歌曲,并使用打击乐器伴奏。
2. 答案: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打击乐器伴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动感节奏》,详细内容为打击乐玛丽波尔卡。
通过学习,让幼儿体验不同乐器的音色,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演奏玛丽波尔卡的主要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玛丽波尔卡节奏的掌握,乐器音色的辨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玛丽波尔卡音乐CD、各种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木鱼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打击乐器,玛丽波尔卡节奏图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如小猫、小狗、小兔子等,让幼儿在模仿中感受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玛丽波尔卡音乐,引导幼儿跟随着音乐节奏拍手,讲解玛丽波尔卡的节奏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打击乐器。
让幼儿按照玛丽波尔卡的节奏图谱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乐器演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奏,让幼儿在团队协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进行展示,对他们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玛丽波尔卡节奏图谱2. 各种打击乐器名称3. 教学目标及难点、重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玛丽波尔卡节奏,并用家里的物品制作自己的打击乐器。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创意和实践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幼儿对玛丽波尔卡节奏的掌握程度如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节奏,如心跳、脚步声等,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组织家长参与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玛丽波尔卡节奏的掌握,乐器音色的辨识。
幼儿园音乐教育-打击乐器演奏教学活动设计
【总结与提升】 小班幼儿对动物的故事比较感兴趣,运用《大狼喝粥》故事内容把三种节奏类型自然贯穿其中。 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并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端碗喝粥的动作来模 仿三种节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难点前置,而且当幼儿随教师一起学习喝粥时,运用 三种不同的演奏方式来表现大狼三次喝粥动作的快慢和节奏。 【延伸活动】 在班级创设音乐区,供幼儿发现更多乐器的不同声音。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探索铃鼓快、中、慢速的演奏方法。 (2)学习用操作的方法来探索乐器和故事之间的关系。
(3)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打击乐器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铃鼓、大狼喝粥的图片。
【重点、难点】
(1)重点 :根据故事《大狼喝粥》的情节变化,探索铃鼓演奏的不同方法。 (2)难点 :能用铃鼓表现出大狼喝粥的三种不同方式,并控制乐器不让其随意发出声音。
(四)小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库企企》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幼儿的兴趣相适应。《库企企》是一个
旋律欢快、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的音乐活动。 乐曲中的词白 :“库、库、库企企”朗朗上口,易于模仿,因此我们利
用词白的特点创设“寻宝藏”游戏,激发幼儿பைடு நூலகம்兴趣,引导幼儿在玩中学、
2.图谱的设计 打击乐器教学中,图谱的使用比较常见。不同的音乐使用不同的图谱,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使
用具体的图形表达情境化音乐内容的图谱,也有使用抽象化的符号表达音乐内容的图谱。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宜的设计和实践。
(四)乐器的选择和演奏编制 乐器的选择、 打击乐器演奏方式的编排和设计需要与音乐的性质相匹配,同时还要适宜于 幼儿的年龄特点。
中班音乐活动小铃铛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小铃铛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打击乐活动》中的第一节《小铃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节奏感知和简单的合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掌握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节奏感知。
难点:合奏时的协调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铃铛、音乐播放设备、示范用的小铃铛。
学具:每位幼儿一份小铃铛。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变化,自然引入小铃铛。
2. 示范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讲解演奏技巧,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讲解简单的节奏,让幼儿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小铃铛演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合奏练习(10分钟)全班幼儿进行合奏练习,教师指导协调配合。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2. 简单的节奏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铃铛演奏一首简单的歌曲。
2. 答案:教师提供一首简单的歌曲,标明节奏,幼儿按照节奏演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对演奏方法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用其他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小铃铛的基本演奏方法和节奏感知。
这是幼儿在本次活动中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也是评估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
2024年幼儿园打击乐教案通用
2024年幼儿园打击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节奏》,具体内容包括基本音符的认识,简单节奏的敲击练习,以及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基本的音乐符号,了解节奏的概念。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基本音符的认识和节奏感的培养。
教学重点:简单节奏的敲击练习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音乐播放设备、卡片。
学具:幼儿用小鼓、铃铛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拍。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共同完成动作。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卡片,讲解基本音符和节奏的概念。
示例演示如何用打击乐器敲击简单节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并示范演奏。
邀请幼儿参与演奏,共同完成歌曲。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敲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团队协作展示(5分钟)各组幼儿用打击乐器共同完成一首歌曲。
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基本音符,并标注名称。
2. 列出本节课学习的简单节奏,并用乐器敲击示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打击乐器为家人表演一首歌曲。
2. 答案:根据歌曲节奏,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节奏,如模仿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培养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基本音符的认识和节奏感的培养是教学难点,因为这是幼儿初次接触音乐理论,需要通过直观、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教案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动感节奏》,详细内容为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玛丽波尔卡》的旋律和节奏,能熟练地演奏打击乐器。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把握和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
2. 教学重点:《玛丽波尔卡》旋律的熟悉和演奏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小鼓、木鱼、铃铛、沙锤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玛丽波尔卡》乐曲,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热烈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玛丽波尔卡》的作者和乐曲背景。
(2)教师示范演奏乐曲,引导学生关注打击乐器的使用和节奏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乐曲的节奏,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跟随教师演奏《玛丽波尔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合奏练习(10分钟)学生将所学的打击乐器合奏《玛丽波尔卡》,教师指挥,引导学生注意团队协作和节奏感。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玛丽波尔卡》2. 内容:(1)乐曲背景介绍(2)打击乐器演奏技巧(3)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玛丽波尔卡》的节奏和打击乐器演奏。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乐曲节奏和打击乐器演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打击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第四章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第一节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育内容
一、什么是打击乐?
打击乐演奏活动也叫节奏乐活动。
节奏乐活动包括节奏练习、节奏乐器演奏;
节奏乐器也叫打击乐器,是指打击乐器而使其发声,也叫“敲击乐器”或“击乐器”。
二、打击乐曲
1、伴随歌曲或器乐曲的打击乐曲
某一首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配器方案
◆根据这首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专门创作的打击乐器演
奏方案。
2、纯粹的打击乐曲(不太常见)
专门为打击乐器创作或仅由打击乐器来演奏的乐曲。
3、打击乐曲演奏方案
①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造的;
②由幼儿园教师创造的;
③在幼儿教师的帮助下由幼儿集体创作的。
三、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
(一)乐器
1、按制作材料分类
皮革类——大鼓、铃鼓、堂鼓
金属类——串铃、碰铃、三角铃、三角铁、钹、锣
竹木类——木鱼、双响筒、圆舞板、蛙鸣筒
混合类——沙球、棒镲、铃鼓
2、要求知道:名称、演奏方式与音色的关系等
(二)配器
1、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及合适的乐器。
2、要求知道:
●音色分类
●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
●选配合适的节奏型及音色安排方案,并能用简单的图形、语音、动作等符号
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
(三)指挥
● 主要是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人相互协调;
● 幼儿不必学习专业性的起势、收势和划拍;
● 只是学习如何自然地开始、结束、轮流、交替和击打出所要求的节奏型,
必要时可做相应乐器演奏方式的模仿动作等。
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做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四)打击乐演奏的常规
提问:你们觉得打击乐演奏活动课好上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由于乐器本身的新奇性和乐器可以发出响声等特性,打击乐器活动历来是教师感到比较难以保持良好秩序的活动。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⑴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
⑵乐器拿出后,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腿上或地上,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
⑶开始演奏前,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
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腿上或地上。
⑷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
2、活动进行的常规
⑴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
⑵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
⑶演奏时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
⑷交换乐器时,须先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座椅上,再迅速无声地找到新的座位,拿起新乐器,坐下后马上把新乐器放在腿上做好演奏准备。
交换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座椅相互碰撞。
第二节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育目标及选材一、教育目标
小班:①认识几种打击乐器;
②用固定的节奏型演奏,体验乐趣,养成良好的演奏习
惯。
中班:①认识较多的打击乐器;
②逐步认识打击乐谱;
③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提出演奏建议;
④养成看指挥的习惯,能于他人协调一致,体验创造性的快乐。
大班:①探索更多打击乐器的方法、配器方案;
②能按他人即兴指挥的动作,做出演奏反应。
二、打击乐演奏活动材料的选择
(一)乐器
♠音色好
♠大小及重量
♠演奏方法
① 3~4岁:拍击发音——铃鼓、串铃、沙球、大鼓
撞击发音——圆响板、碰铃
▲ 类似幼儿拍手的方法,以臂的大肌肉动作为主。
② 4~5岁:木鱼(腕部动作);蛙鸣筒(均匀持续用力);
小钹、小锣(控制用力);铃鼓的摇奏。
▲腕部动作,手眼协调有一定要求。
③ 5~6岁:双响筒、三角铁
▲ 用力均匀和手眼协调有较高的要求。
◆4~6岁还可选用圆舞板的捏奏法、沙球的震奏法、小钹的擦奏法。
(二)音乐
年龄段节奏结构
3~4岁熟悉的歌曲或韵律活动的音乐;
节奏简单
一段体
5~6岁可以不是学过的歌曲
或韵律活动的音乐;
节奏稍复杂
两段体或三段体;
最好有鲜明的、有规
律的对比因素,乐
句、乐段之间存在明
显差异。
(三)配器方案
1、特点: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有一定的艺术性。
(详见P167、168页)
2、打击乐曲的编配步骤
①熟悉音乐
②揣摩、分析
③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
④试奏和调整
⑤记谱和转换乐谱
3、变通总谱的设计
变通总谱是针对通用总谱,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简谱和五线谱来讲的。
①动作总谱
a. 身体动作
b. 节奏动作、模仿动作、舞蹈动作、滑稽动作
c. 不宜用笨拙的肢体动作表现较密集的节奏
d. 不宜太难,避免给幼儿掌握总谱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②图形总谱
a. 形状和色彩
b. 几何图形、乐器音色的象征图、乐器形象简图
c. 不宜搞成通用总谱的图形解释方案,避免复杂化、细致化的设计
③语音总谱
a. 嗓音
b. 有意义的字、词、句、象声词、衬词和无意义音节
c. 尽量注意创造出的语音总谱有趣、易记、上口
第三节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步骤与方法
1、熟悉和欣赏音乐
●告诉幼儿器乐曲或歌曲的名称、主要内容;
●引导幼儿仔细听,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性质、力
度、速度、风格、节奏等。
2、徒手练习节奏型
●练习时间不宜太长,因为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还可继
续学习;
●长时间徒手练习会降低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
是不利于幼儿有更多机会在集体练习打击乐器的过程
中,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音响特点及在合奏中
所产生的效果。
3、介绍乐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让幼儿自己先去探索乐器的敲击发声法;
●教师再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打击乐器,并引导幼儿比较、
辨别乐器的音色特点。
4、随乐打击乐器
●让部分节奏感较强的幼儿先拿乐器练习,在逐步扩大
到其他幼儿,以利互帮互学;
●先分声部练习,等各声部熟练掌握后再合奏;
●一次递增一个声部,最后达到完整的合奏。
方法:
1、教师可有计划地逐步让幼儿与教师共同来为音乐设计节奏型、选配乐器等,以培养他们创造性地编配打击乐的能力。
2、可用故事、游戏来进行打击乐教学,这种方法较适合小班初期,可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3、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常规,包括训练幼儿看指挥的习惯,注意打击乐器的分发与收回。
二、设计与组织
(一)由总谱学习开始
适应于: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
完善的打击乐作品。
(二)由总谱创编开始
适应于:原设计比较单纯,可让幼儿有更多创作性表达机会的打击乐作品。
(三)由主要声部学习开始
适应于:从纵向看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
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打击乐作品。
《中班·瑶族舞曲A段》
(四)由主要声部创编开始
适应于: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比较单纯。
(五)由音乐欣赏开始
适应于:原创意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更值得让幼儿欣赏或教幼儿如何欣赏的音乐作品。
《喜洋洋》
(六)由故事讲述开始
适应于:具有更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打击乐作品。
《小班·小老鼠上灯台》《小班·小白兔与大灰狼》
(七)由韵律活动复习开始
适应于:适合改编成打击乐作品的韵律活动曲。
(八)由歌曲复习开始
适应于:适合改编成打击乐作品的歌曲。
《小红帽》
三、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
舒适空间的安排是保证有效演奏的重要因素,能保证活动的秩序及声部音色混响效果等,
成为活动整体审美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常规性的打击乐演奏活动有:
铃鼓组——碎响音色
碰铃组——圆润音色
响板组——脆响音色
大鼓和钹组——混响音色
▲队形安排:
每边为一个音色组——单马蹄形
双马蹄形
每块或每行为一个音色组——品字形
每相邻的两纵列为一个音色组——满天星形
注:●小班一般成半圆形,可用分段切割的方法安排不同的音色组。
●教师所站位置应在全体幼儿都能看见的地方。
四、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
首先,教师用自己哼唱来跟随幼儿的速度,眼睛看幼儿,调整教师的哼唱速度直至幼儿的动作显示出比较自如的状态为止;待幼儿的演奏逐步熟悉后,教师及时改换成弹琴伴奏,并稍加快速度以使幼儿对练习产生新的欲望;幼儿相当熟练后,教师将伴奏改换成录音播放的乐队音响,速度可能会更快一点,教师应事先向幼儿说明,并激发幼儿挑战新情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