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促进社会融入_理念的优势与局限

合集下载

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

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

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孙嘉悦,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275 )尽管社会融入问题已为众多学者们所关注,但由于受概念的复杂性、条件性和暧昧性的限制,使得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持的研究视角不同,对社会融入的理解、界定也就不同,加上社会融入主体、内容及过程本身的复杂性,社会融入的概念和内涵呈现出的复杂性与多重性,因此,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融入这一问题,尚未有一个准确和全面的定义,对社会融入的界定形成诸多不同的看法,甚至将社会融入又等同于社会融合、文化适应、市民化、同化等概念,可以说,国内外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仍然是一种众说纷纭的局面。

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概念的总结和分析,界定出一个抽象的、客观的、具有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社会融入概念。

一、关于“社会融入”研究的三种代表性观点1. “社会排斥论”——基于社会参与的视角西方学者对社会融入问题也关注得非常多,其中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失业者、单亲家庭、残疾人、老年人及青少年等的社会融入进行了较多研究。

1995 年欧盟基金会将“社会排斥”定义为“它(社会排斥)意味着这样一个过程:个人或群体被全部地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

” [1 ]Burchardt 等学者也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人生活和居住于某个社会,但他(她)并没有参与到这个社会公民的正常活动中去,那么这个人就是被社会排斥者,社会成员在消费、生产、政治、社会互动中参与不足或不参与都可能被认为是社会排斥的存在[1 ] 。

该视角认为社会排斥具有多个层面的特点,它包括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关系层面、空间层面上的排斥。

社会排斥理论认为,社会排斥是全部或者部分被排除在决定一个人与社会融合程度的经济、社会或文化体系之外的多层面的、动态的过程[2 ] (56)。

部分学者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定义社会融入(Social Inclusion )是“指通过缩小差距,降低最弱势社区与社会之间的不平等,并确保支持能够传递到最需要的群体。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探究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探究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探究
基本内容
蒙台梭利教学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幼儿教育理论,自引入中国以来,逐渐得到广 泛和应用。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蒙台梭利教学法与中国本土文 化存在一定的冲突与不适。因此,探讨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的问题具有重要 意义。本次演示将围绕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探究和启示四个关键词,对 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了解决蒙台梭利教学法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本次演示深入探究了以下几个 关键点:
1、借鉴与创新:在吸收蒙台梭利教学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教育实际, 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2、因地制宜的课程设置:根据中国地域文化差异,开发适合不同地区儿童的 特色课程。
3、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实施蒙台梭利教学 法的专业素质。
蒙台梭利教学法概述
蒙台梭利教学法强调,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天赋和兴趣,教育者应该充分 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因此,蒙台梭利教室通常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设 计的,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儿童通过自我探索和操作教具来学习。这 些教具设计得非常直观,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创造能力。此外, 蒙台梭利教室还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 学习和自我完善。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蒙台梭利教学法园本化的探索,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实施方案, 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支持。
引言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一种经典的幼儿教育理念,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于 20世纪初。它强调尊重儿童的内在需求和天赋,通过设置一系列适合儿童发展 的活动和教具,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蒙台梭利教 学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同时也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摘要】中式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记忆功底。

本文通过对中式教育的定义、背景与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优势和局限,以及在面临挑战时的改革与探索。

文章还对中式教育与国际教育进行比较,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对中式教育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促进中式教育的努力与改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推动教育体系的发展。

中式教育的未来之路将会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需要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找到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式教育、定义、特点、背景、现状、优势、局限、改革、探索、影响、挑战、国际教育、比较、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努力、改进、道路选择1. 引言1.1 中式教育的定义与特点“中式教育”是指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

其特点包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注重功利性和应试能力的培养、重视纪律和秩序、重视考试分数和排名等。

在中式教育中,教师地位高于学生,教学内容以国家规定的课程为主,学生被灌输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学术考试中的表现。

中式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凸显了其传统和功利性的一面,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局限。

虽然中式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但也面临着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压抑,埋没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中式教育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性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造成学生缺乏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对于中式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个性和多样化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式教育的优势,克服其局限,使教育更加综合、全面和人本化。

1.2 中式教育的背景与现状在我国,中式教育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的教育思想,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培养学生,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化传承。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优势困境与出路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优势困境与出路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优势困境与出路1. 引言1.1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定义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在社区内实现老年人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让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关怀等服务。

这种模式强调服务的“嵌入”,即服务要和老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物质支持,更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交需求,让老人在社区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通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老年人可以延续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建立的社会关系,保持社交活动的机会,避免出现孤独和抑郁的情况。

这种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社会养老压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老服务模式。

1.2 问题背景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是指通过社区资源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样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下,大部分老年人会选择去养老院或者在家中独自生活,缺乏社会化和全面的照料。

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出现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在实践过程中,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内容不完善、服务范围不够广泛、服务人员不足等。

这些问题给养老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挑战,也制约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

急需找到解决这些困境的出路,以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 正文2.1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1. 个性化关怀: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专业团队为老人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包括饮食、医疗、娱乐等方面,让老人感受到更贴心、更专业的关怀。

2. 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设施、机构和志愿者的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论文5篇

智慧城市建设论文5篇

智慧城市建设论文5篇第一篇1.推动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融合智慧城市建设既是一次发展浪潮,也是一种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智慧的理念、工具、平台使用好,融入到公共服务中,强化社会工作。

建设“智慧江苏”必须结合各个城市的特点,以改善社会管理为目的。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不仅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是从根本上优化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

2.推动智慧城市与公共管理融合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不断演进的一个最典型应用。

正是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我们改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选择。

智慧城市有三个特征: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

其应用非常广泛。

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的技术都在不断渗透、不断延伸。

比如,房产信息登记,就是从社会管理角度,甚至是从反腐角度出发的。

这些技术应用,能给政府管理带来极大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3.推动智慧城市与各级善治融合善治,其中重要的是社会参与、回应式治理和共识取向治理。

而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工具,日益与管理活动相结合,在某种层面上改变了各级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

在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管理模式也越来越朝着一种善治的模式发展。

首先,需要树立社会参与理念,即在各级党政组织主导下,强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从单向朝双向互动式发展,利用微博平台、问政平台,像开现场办公会那样解决问题,强调对公众需求的回应。

同时,应该做到回应式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和深入使用,有关部门急需很好地回应百姓诉求,为此,就要构建一个全响应式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使行政管理者和社会管理者能够快速掌握人民群众的需求,并及时做出回应。

再者,必须保证群众共识取向。

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益由内往外扩展,从单向朝双向转变。

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最后不是简单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更多的是行政和社会管理运作模式的改变。

深化社会治理工作,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强调参与性、透明性,强调一种共识取向,强调公平和效率。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融入与就业计划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融入与就业计划

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融入与就业计划一、问题描述社区矫正对象是指那些被判定犯有刑法犯罪行为,并被判处缓刑或拘役的人。

对于这些对象而言,他们面临着社会融入和就业的困难。

解决他们的社会融入和就业问题,不仅是为了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二、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问题社区矫正对象在服刑后面临着许多社会融入问题。

首先,他们在犯罪记录的阴影下,很难得到社会的接纳和信任。

其次,他们可能缺乏社会适应能力,面临与普通人相比更大的挑战。

此外,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可能存在心理、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问题,增加了他们融入社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三、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问题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问题也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

他们往往面临着雇主对犯罪记录的担忧,以及自身技能和工作经验的不足。

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

虽然一些社区矫正系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职业培训和推荐就业机会,但这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措施。

四、社会融入与就业计划的重要性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融入与就业计划至关重要。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摆脱罪犯身份,重新建立自我形象,还可以为他们提供融入社会的机会,增加他们的生活稳定性和幸福感。

同时,一个有效的社会融入与就业计划也可以减少社区矫正对象再次犯罪的风险,保障社会的安全。

五、加强帮扶机构的建设为了实施有效的社会融入与就业计划,我们需要加强相关帮扶机构的建设。

这些机构可以包括社区矫正中心、职业培训机构、社会工作组织等。

通过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和专业化的指导,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六、社会融入培训的重要性为了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社会融入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样的培训可以包括法律法规的教育、社交技巧的培养、心理辅导等。

通过这些培训,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升人际关系能力,并逐渐恢复信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从隔离_选择融入到融合_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_杨菊华

从隔离_选择融入到融合_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_杨菊华

第33卷第1期2009年1月人口研究Population Research Vol 33,No 1January200917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杨菊华内容摘要 文章以成年乡-城流动人口为切入点,界定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概念,构建了社会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五种融入类型。

文章认为,概念 融入 比 融合 更适于形容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及结果;社会融入不是一成不变的单维度概念,而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隔离是新移民难以避免的遭遇。

流动人口的融入轨迹和模式因次人群而异,但经济整合通常发生在先,次为文化接纳,再次为行为适应,最后是身份认同。

从隔离、选择性融入到融合是多方面、多层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隔离;区隔融合;融合与融入;社会融入作者简介 杨菊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北京:1008721980年代前的中国,受制度制约,交通不畅,机会欠缺以及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和 父母在,不远游 文化背景的影响,除偶发的集体迁徙外,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的人口流动并不普遍。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打破了制度的限制,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开启了新的生活机会,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判断,促成了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浪潮。

虽然城乡 二元 社会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双重壁垒依旧存在,但二元经济体制同时也构成人口流动的驱动力之一:落后地区人群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渴望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形成强大的推力,促使他们冲破制度的制约,突破重重困难的阻碍,涌入经济更发达地区。

近30年来,中国的流动人口呈急速增长态势:1982、1990、1995、2000、2005年,流动人口总数分别约为657、2135、7073、10229、14735万人。

虽然这些数据因对流动人口的定义而有差异,但流动人口大量存在确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流出地与流入地(本文也称为 目的地 )在经济结构、户籍制度以及社会、文化、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流动人口往往停留在流而不迁的状态,难以成为流入地的永久居民,从而形成与流入地户籍人口相对应的两类人群:常驻的 外来人 和候鸟式的 迁徙人 。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机制的优势与困境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机制的优势与困境

社会⼯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机制的优势与困境随着社会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如何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有效且持续地投⼊社会治理中, 成为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

社会⼯作者与志愿者作为社会基层服务的重要资源,⼆者的协调合作与共同发展即有利于回应社会服务的需求。

社会⼯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机制的内涵与重要性“社会⼯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机制”是指社会⼯作者与志愿者通过相对稳定的规律性模式,实现双向互动,形成合⼒,发挥稳定的功能,是提升社会⼯作者和志愿者服务质量,协调各⽅资源的有效途径。

⼆者都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为社会困难群体和社会公共事务服务,都是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

社⼯与志愿者⼀致的基本属性,为其合作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两个领域在我国的发展程度差异以及服务理念、服务⽅法和运作模式的不同,其现有的合作模式也出现了以下问题:服务资源重叠,缺乏发挥各⾃优势的平台;合作地位不平等,造成“联⽽不动”的局⾯;专业管理⼈员缺乏,难以保持“联⽽恒动”。

因此,应该建⽴并完善⼀种协调⼆者的机制,即规律性的资源协调与整合模式,使社会⼯作者与志愿者通过结构化的联系双向互动起来,形成“两⼯”之间沟通顺畅、优势互补的长效格局,使联动过程和功能的发挥具备程序化且规范化的运作原理和运⾏特点。

这⼀机制的建⽴将形成⼆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促进社会服务的发展。

⼀⽅⾯,志愿者为社会⼯作者提供了更具备群众基础且更为丰富的⼈⼒资源;另⼀⽅⾯,志愿者作为⼀种⾃愿⾏为,缺乏组织性和专业性,在服务的过程中出现服务质量不⾼、服务缺乏特⾊、志愿者流失率增加、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缺乏长期性和常态化等问题,这些将不利于志愿服务朝着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向发展,也将不利于回应社会服务的需求。

社会⼯作者作为⼀种在专业助⼈理念、⽅法指导下的职业,其理念和原则能够转变志愿者的思路,且专业的助⼈⽅法能够在发掘服务对象需求、设计服务⽅案以及志愿者的评估激励等环节中为志愿者提供指导,将有利于志愿服务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

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

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即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行改良,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的有效社会融合;另一方面要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在心理层面上得到很好的调整。

标签: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社会认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之间出现了大批的人口流动现象,人口流动的方式从原先的单独外出转变为现在的举家迁移后,进入了家庭化的流动阶段,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儿童也越来越多。

由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些在城市社区居住的流动儿童面临着教育、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社会排斥所带来的问题。

他们的社会融合问题,关系到所在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1]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表现1、经济地位低,社会支持力弱与从小出生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相比较,流动儿童在经济条件方面与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不仅是因為他们的父母从事着普通卑微且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面临家庭的各项支出,辛苦赚回来的工资除去供家庭的开支、房租、给孩子缴纳学费,已经所剩无几,更别说给孩子报补习班,买他们喜欢的东西。

父母们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往往在经济支持上表现得是有心无力。

大部分流动儿童基本没有自己固定的零花钱,不过近几年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周末的时候,生活在城市的流动儿童能够获得一些用于买午饭的零钱,因为家里没有人做饭。

总体来说,物质资源的匮乏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在经济上,流动人口、流动儿童与城市人群存在天然的屏障,经济融入程度方面就显得比较低了。

2、社群结构简单,改变困难从社会融入这个层面看,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和新环境所需要构建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部分孩子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有些是比较内向、害羞,有些就是特别外向,表现的很调皮,在社区、学校、邻居看来是一个很不乖的孩子。

另一个方面是指社会交往网络比较简单。

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和自己生活习惯格格不入的城市生活,内心是很难接受和融入的,也很难把自己当成一个本地人去生活。

践行“三全育人”,引领全面发展——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的创新路径

践行“三全育人”,引领全面发展——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的创新路径

践行“三全育人”,引领全面发展———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的创新路径吴芳(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作者简介:吴芳(1984—),女,苗族,贵州天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新时代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遵循“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准确领会“三全育人”理念内涵和育人方向,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长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优秀人才。

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要准确把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创新优势,加速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和全面化。

从“三全育人”内涵入手分析,明确了“三全育人”的具体方向及其引领下高职学生管理创新的优势,进而剖析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全员育人学生管理理念落实、引领全程育人学生管理新实践等管理创新路径、构建全方位育人学生管理新机制,期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夯实管理基础。

[关键词]“三全育人”;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13-0169-04一、引言时代的发展变革引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转型,高职学生逐渐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主力军,在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三全育人”理念逐渐得到了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依托“三全育人”切入教育管理能够有效搭建面向未来人才需求的教育管理新体系,而如何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也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1]。

笔者长期工作于高职教育管理一线,在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依托“三全育人”推动学生管理创新是必要且迫切的,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三全育人”的时代精神解析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育人要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效拓展了高职育人工作的覆盖范围和提升了辐射能力,补齐了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局限和壁垒短板。

2022年广东省社会工作者真题汇总九十天冲刺打卡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客观题B卷

2022年广东省社会工作者真题汇总九十天冲刺打卡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客观题B卷

2022年广东省社会工作者真题汇总九十天冲刺打卡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客观题B卷一、【单选题】1.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特征。

A、个性化B、整合性C、互动性D、服务性正确答案: B2. 下列不属于志愿者权利的是()。

A、拒绝超出约定范围的志愿服务B、退出志愿服务组织C、遵守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规定D、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正确答案: C3. 根据《精神卫生法》、关于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健康知识教育B、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含心理援助内容C、心理咨询人员可以从事心理治疗或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D、医务人员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时、应当将其安排至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正确答案: B4. 下列不符合定性研究特点的陈述是()。

A、定性研究基本上排除了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影响B、定性研究不一定要事先设定假设,而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假设C、定性研究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源泉D、定性研究主要获取描述性的、非数字的信息正确答案: A5. 在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了解情况、关于个案研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个案研究排除了研究者对救助对象的影响B、个案研究能发现社会救助对象的普遍特征C、个案研究可以促进社会救助服务更加精准D、个案研究是社会救助个案工作的专用方法正确答案: C6. 小赵与妻子因家庭矛盾屡次发生激烈冲突、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矛盾未见缓和。

小赵认为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要求离婚。

鉴于调解不成、人民调解委员会终止调解、并告知小赵夫妇可以依法通过行政、司法等途径解决问题。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这种做法遵循了()原则。

A、防止矛盾激化B、权利义务对等C、调解不收费D、尊重当事人权利正确答案: D7. 一个企业老板捐钱给公益事业、他认为、这个过程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益和新的顾客、这是出于一种()的动机。

素质教育的利与弊

素质教育的利与弊

素质教育的利与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体魄、美育以及劳动实践等综合素养。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单一的考试成绩。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备受关注,但同时也有人对其产生一定的疑虑。

本文将探讨素质教育的利与弊。

首先说说素质教育的好处。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应试能力,容易让学生们变成“应试机器”,而素质教育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素质教育也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中更好地融入和发展。

另外,素质教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中更具优势,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素质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素质教育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成本高昂。

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知识传授,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进行引导和培养,这无疑增加了教育的投入。

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需要更多的改革和措施的配套,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评价制度的变革等,这需要时间和过程。

此外,素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评价标准不明确、实施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发挥其优势,又要克服其不足,不断完善和提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素质教育,推动其在教育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申论范文大全:拥抱5G新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新发展

申论范文大全:拥抱5G新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新发展

申论:拥抱5G新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新开展申论:拥抱5G新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新开展在我国高等教育踏上由大向强的新征程中,我们迎来了5G新技术。

人类科技开展的历史说明,一项重大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常常会给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深化变革。

今天,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积极拥抱5G新技术,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才能现代化,为建立高等教育强国增添新动力、实现新开展。

1、清醒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挑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既面临着高等教育构造不尽合理、质量程度有待持续提升的问题,又面临着适应时代新开展、应对科技新变革等问题。

这些重大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建立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把握: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世界兴旺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接继奋斗。

____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领域获得了跨越式开展,获得的宏大成就令人振奋。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展程度与世界兴旺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在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才能缺乏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场面还没有根本改观。

这次中美经贸摩擦说明,经济与贸易的冲突,本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自主创新才能的竞争。

这些竞争根本上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程度的竞争。

我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接继奋斗,依托科技开展新成果,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二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党和人民的新期待相比,仍需在内涵式开展上持续着力。

党的____报告提出:“从2023年到____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底上,再奋斗___年,根本实现社会现代化”,这将我国根本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提早了___年。

实现这样的宏伟目的,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幼儿园绿色微型社区:生活实践与社会体验活动

幼儿园绿色微型社区:生活实践与社会体验活动

幼儿园绿色微型社区:生活实践与社会体验活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中体验式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而在幼儿教育领域,幼儿园绿色微型社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旨在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绿色微型社区对幼儿生活实践与社会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二、绿色微型社区的定义与特点绿色微型社区是指模拟真实社会环境的一个小型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幼儿们可以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和社会活动,来进行生活实践与社会体验。

这种教育模式以在幼儿园内营造出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幼儿在其中学习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合作与共享等价值观为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在“社会”中学到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三、绿色微型社区对幼儿的意义1. 生活实践:在绿色微型社区内,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如商店老板、邮递员、医生等,通过这些角色扮演,他们可以模拟真实社会场景,学习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在这种过程中,他们可以了解不同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解社会的意识。

2. 社会体验活动:在绿色微型社区中,幼儿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体验活动,如义卖、爱心捐赠等,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体验可以让幼儿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学会共享和合作。

四、绿色微型社区的建设与发展1. 营造逼真的社会环境:要创建一个成功的绿色微型社区,首先需要在园内建设商店、邮局、医院等小型模拟社会场景,让孩子们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和体验。

2. 搭建亲子互动评台:与家长一起参与社区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角色扮演和社会体验活动,可以增进亲子沟通,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社会,家长也可以从中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

3. 推广社区建设理念:将绿色微型社区的教育理念逐渐推广到更多的幼儿园,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受益于这种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社会合作精神,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五、对于我个人的思考在我看来,绿色微型社区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教育模式。

希望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希望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希望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借鉴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写:引言是一篇文章的开篇部分,用于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主题,并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取长补短和相互借鉴的意义和方法。

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往往需要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智慧和观点。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世界变得越来越互联互通。

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取长补短的观念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和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相互借鉴也是一种相互学习和沟通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通过倾听他人的声音并接受其他人的建议,我们可以开阔思维,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相互借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促进和谐与合作。

本文旨在探讨取长补短和相互借鉴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际的方法和案例。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应用取长补短和相互借鉴的原则。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原则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帮助大家更好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探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主题: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

我们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方面介绍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目标。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

首先,我们将探讨“取长补短”这一概念,即如何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

然后,我们将深入讨论“相互借鉴”的重要性,也就是互相学习和启发的过程,从而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前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总结中,我们将强调取长补短和相互借鉴的核心意义,并强调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在展望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一理念,以促进更加良好的社会发展。

三有六让四地理念在教学的应用

三有六让四地理念在教学的应用

三有六让四地理念在教学的应用1.引言1.1 概述文章标题为《三有六让四地理念在教学的应用》,本文将介绍三有六让四地理念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三有六让四地理念的实践效果,希望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

其中,三有六让四地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三有六让四地理念以“三有”、“六让”和“四地”为核心概念,这一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中,“三有”指的是学生具备自主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六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放手让学生学、放手让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表达、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评价;而“四地”则着重于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教育组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三有六让四地理念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教师通过构建创新思维导向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三有六让四地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对三有六让四地理念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希望能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概述三有六让四地理念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其次,我们将介绍文章的结构,详细说明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探讨三有六让四地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其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潜力和作用。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功能定位为社会提供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更好地促进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在笔者看来,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办学理念、组织机构、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以达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进。

标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服务”。

由此可见,为社会提供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等。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一)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由“威斯康辛思想”所确立的现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大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大学全面开放和走进社会的契机。

当前,这三大社会职能愈来愈广泛地被高等教育界所接受,并不断地向深层次发展。

随着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与社会关系密切的高等教育的功能内涵将进一步向深层次拓展,如何在这一浪潮中认清自己的地位、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发挥自己的社会服务职能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状况。

(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

优势视角在长者个案服务中的应用与探讨

优势视角在长者个案服务中的应用与探讨

优势视角在长者个案服务中的应用与探讨优势视角是一种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旨在发展和强调个体和社区的优势和资源,而不是局限于问题和缺陷。

在长者个案服务中,优势视角具有重要的应用和作用,可以帮助提升长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融入。

优势视角可以帮助长者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资源。

一般来说,老年人往往被社会和媒体贴上“脆弱”、“无能”等标签,他们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

而优势视角的出发点是关注个体的优势和能力,通过赋予长者积极的自我认同,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发现自己所具备的优势和资源。

一位老年人可能在自我照顾方面存在困难,但他可能在某些方面仍然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通过帮助他发掘并发挥这些优势和资源,提升他的自信心和能力。

优势视角可以促进长者的积极心态和主动性。

老年人常常面临身体衰老、社会角色的转变等问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对未来的担忧。

而通过优势视角的引导和训练,可以帮助长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

通过与长者共同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帮助他们认识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和主动的态度,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优势视角还可以促进长者的社会融入和参与。

社会支持和社交网络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优势视角的核心理念就是关注个体和社区的积极资源和关系。

通过发现和发展长者的社交技能和兴趣爱好,可以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和联系,增加社交活动和参与社区事务的机会。

通过培养长者在社区中的积极角色和责任感,可以提高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参与。

优势视角还可以促进长者个体和社区的发展。

通过倡导和发展优势视角的理念和实践,可以提升长者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价值感,增加他们的社会认同和参与度。

优势视角也可以帮助建立老年人资源和服务网络,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促进社区中长者个体和群体的综合发展和社会进步。

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区域精神协同育人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优质教育的普及和高效教育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迫在眉睫。

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理念强调了区域内各类教育主体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发展。

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区域为基础,依托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和优势,打破学科、学校、地域的界限,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的教育服务。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发展,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实践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努力。

只有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协调运作的区域教育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和教育服务优化。

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跨学校交流,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和交流机制。

总之,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体现了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信随着各方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区域精神协同育人将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我们将介绍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概念和背景,并指出它在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在文章结构中,我们将概述本文的组织框架,为读者提供整体的阅读导引。

最后,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探讨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及其未来发展。

正文部分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意义和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实践方法。

在2.1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区域精神协同育人的意义。

我们将介绍区域精神协同育人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融入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阐述它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报/2011年/1月/28日/第008版理论周刊・国际“促进社会融入”理念的优势与局限杨友孙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为了应对东扩的需要,欧盟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保护的力度,并在1993年将之作为接纳新成员的标准之一。

此后,欧盟出台了一系列少数民族保护的政策,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保护的制度框架。

同时,欧盟少数民族保护的理念也逐渐从主要是保护少数民族个人的“个体人权”理念过渡到保护少数民族作为一个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等“集体人权”理念。

但对欧盟来说,“个体人权”的理念太过消极被动,而“集体人权”的理念由于需要政策倾斜,又容易造成少数民族群体脱离主体民族,甚至出现所谓的“依赖陷阱”。

于是,欧盟在进入21世纪开始采取少数民族保护的新理念——“促进社会融入”,即政府主要不考虑实现少数民族的个人人权或集体人权问题,而是要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融入社会。

“促进社会融入”理念的形成上世纪中叶,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的政治事务,包括其中的人权事务,由其下设的欧洲委员会负责处理。

由于欧共体将经济问题放在首位,导致其他问题都相对靠后,因此,这个时期欧盟并不存在专门的少数民族保护政策乃至人权政策。

二战后,以保护个体权利为核心的少数民族保护的国际潮流对欧共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联合国宪章》就强调,为了确保社会稳定,需要保护个人人权,并遵守人与人之间平等和非歧视的原则。

欧共体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也基本上采取了“个体人权”为核心的理念,因为这和欧共体的“四大自由”是相吻合的。

因此,在欧共体时期,欧盟在处理一些少数民族保护问题时,明显地倾向于“平等”与“非歧视”的立场,重视的是保护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相同”的个人权利,而不是保护它们与主体民族“不同”的集体权利。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新的少数民族保护高潮,欧盟东扩也在进行中。

为了适应扩大的需要,1993年,欧盟出台了欧盟接纳新成员国的哥本哈根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要保护少数民族。

在加大对少数民族保护力度的同时,欧盟的少数民族保护理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即肯定并采取了大量保护少数民族“集体人权”的“肯定行动”。

欧盟部长理事会2000年出台的“种族平等法令”和“就业平等法令”就明显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集体人权”的肯定。

2000年3月,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与社会稳定,欧盟15国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特别首脑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欧盟十年经济发展的规划,即著名的“里斯本战略”。

2005年3月,“里斯本战略”经过一定的修改后重新启动,将经济增长和就业确定为优先目标,欧盟各国根据各自情况制定为期3年的“里斯本战略”实施方案。

打击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入以推动经济更快更好增长,由此成为欧盟的重要目标之一。

成员国和中东欧候选国要制订促进社会融入的战略计划,并出台相应的“国家行动计划”,欧盟委员会对这些国家出台和执行“国家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每年出台进展和监测报告。

2006年1月,欧盟委员会还专门创建了少数民族社会与劳动力市场融入高级组织,负责在欧盟现有政策和项目框架内,寻求促进少数民族社会、市场融入的可行方法。

“促进社会融入”理念的运行及其效果虽然欧盟“促进社会融入”的理念广泛运用于所有的少数民族,但目前来看,其重点是罗姆人。

罗姆人的社会融入是欧盟最重要的少数民族社会融入问题。

在中东欧国家,罗姆人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在就业、受教育程度、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

欧盟虽然在法尔计划、地区基金中都有保护罗姆人的项目,欧盟委员会对中东欧国家的入盟年度报告中,也十分关注罗姆人的保护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

21世纪以来,欧盟更多地强调必须重视促进罗姆人的社会融入,发起了很多促进罗姆人融入的项目与活动。

例如2003年欧盟积极参与发起了中东欧9国“罗姆人融入十年倡议:2005-2015”;2005年4月28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罗姆人状况的决议”,指出要加强对罗姆人的保护,尤其是要增加对罗姆人的雇佣机会;2006年6月,欧盟委员会少数民族社会与劳动力市场融入高层机构在匈牙利举办“欧盟与罗姆人”讨论会;2007年,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分别发起了“罗姆人实习计划”,邀请一些罗姆青年到欧盟相关机构实习和学习,获得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的知识,以及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的能力。

欧盟“促进社会融入”的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表现在少数民族对主体民族语言、文化的接受方面。

2004年前后,在欧盟的要求下,中东欧各国都发起了罗姆人融入计划。

例如2005年,斯洛伐克政府出台“罗姆支持者计划”,派遣1602位志愿者到罗姆人聚居地的178所学校支教,政府为此每年拨款652万欧元另加25万多欧元培训经费。

斯洛文尼亚于2004年推出“罗姆支持者项目”,通过该项目,罗姆人在受教育程度和儿童的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爱沙尼亚于2000年推出了“2000-2007社会融入计划”,2008年又开始推出“2008-2013社会融入计划”。

通过该项目的执行,爱沙尼亚俄罗斯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融入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其次,欧盟“促进社会融入”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包括罗姆人在内的成员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参与意识:一方面,在欧盟、中东欧国家的各种人权机构和罗姆人维权机构中,罗姆人官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各种会议、论坛、活动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罗姆人的身影。

第三,政治参与更加广泛而有效。

近几年,包括罗姆人在内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比以前大为提高,少数民族的各种政治性组织不断出现,甚至出现了一些很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政党。

在中东欧各级选举中,都有少数民族政党的积极参与,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的罗姆人参政热情和参政能力也有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罗姆人在竞选国家各级领导职位中成功胜出。

“促进社会融入”的实践表明,欧盟不再将少数民族保护仅仅看成是人权领域和少数民族权利领域的问题,更将其看成是欧盟的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融入”战略的实践,对于保护罗姆人等在居住地、语言、文化等方面独立于主体民族之外的少数民族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更为直接和迅速,也更容易操作。

“促进社会融入”理念的弊端与局限在欧盟的倡导下,欧洲少数民族保护出现了从过去的“权利保护”时代进入“社会融入”时代。

“促进社会融入”做法的优势在于,直接抓住了少数民族保护的目标和核心内容,便于操作,很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这个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随着“促进社会融入”的不断深入和扩展,一些问题将可能十分尖锐。

因此,必须对“促进社会融入”的弊端与局限有着充分的认识。

第一,“促进社会融入”是一种“项目推动型”的理念。

如果说以“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为核心的理念是制定标准,然后按照标准运行的“制度推动型”理念,那么,“促进社会融入”的理念属于“项目推动型”理念。

虽然直接、迅速、可操作性强,但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做法,也不便于长期稳定发展。

它需要依赖于“项目推动”主体的强大而有力,不仅容易形成“依赖陷阱”,而且,一旦作为“项目推动”的主体——欧盟的威信、力量减弱,“促进社会融入”就有可能逆转。

例如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欧盟,由此导致部分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就使罗姆人融入问题遭遇了巨大的困难。

首先,金融危机引发了中东欧国家政治集体向右转,极右组织和激进政党重新抬头。

在这个背景下,中东欧国家针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仇视情绪不断上升并恶化,暴力事件大大增加,其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针对罗姆人的暴力事件尤为突出。

其次,金融危机使欧盟及欧盟各成员国不得不在各方面紧缩财政开支,减少少数民族保护的投入,政府原先出台的一些少数民族保护计划和项目不同程度地遭遇“瘦身”甚至搁浅,新的保护计划更是难以出台。

第二,“促进社会融入”不一定对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效果。

有些少数民族,例如欧洲和美国的犹太人,其社会融入已经比较深入,政策重点应该不再是“促进社会融入”,而是保护其文化。

对于罗姆人来说,在一段时期内,政策的主导面应该是促其“融入”,在此基础上也要积极保护其独特的文化。

当“融入”的目标基本达到,保护其文化的目标则应上升到第一位。

第三,“促进社会融入”有大量的理论问题还没搞清楚。

首先,“促进社会融入”有可能走向强制同化。

“促进社会融入”本身,暗含着与少数民族保护的矛盾。

“促进社会融入”意味着少数民族要大幅度地放弃本民族的语言、传统和文化,而主动学习主体民族的语言、文化,适应和融入主体民族。

如果强力实行,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将会逐渐淡化,文化多元性将逐渐消失,这与“多样性统一的欧洲”以及多元化世界的宗旨相去甚远。

因此,“促进社会融入”必须首先解决以下问题:“社会融入”的定义是什么,融入的限度是多少,应该采取何种促进的方法等。

其次,“促进社会融入”是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是战略性目标还是战术性目标。

如果是长久性、战略性的目标,那么其重要性可能应该高于人权理念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保护。

如果仅仅是战术性、短期目标,在少数民族问题上,就不能将重点放在“促进社会融入”上,而应该只将其作为保护少数民族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辅助性手段。

最后,如何理顺“促进社会融入”与个体人权保护、集体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从“促进社会融入”的手段上看,它必然要对某些少数群体给予特别的政策,因而首先必须认可集体人权。

但从“促进社会融入”的长期结果来看,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达到了真正的融入,差别弱化,最终将导致少数群体身份的丧失,也不再需要保护集体人权。

因此从长远来看,可能应该将“促进社会融入”主要看作是促进个体人权保护的做法。

同时,这与“个人人权是基础,个人人权先于、高于集体人权并决定、制约集体人权”、“从终极意义上说,集体人权也是个人人权,根本不存在脱离个人的集体人权”的理念也是相一致的。

从个体人权理念、集体人权理念到“促进社会融入”理念,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少数民族保护的总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少数民族保护问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是,由于“促进社会融入”还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因此还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和优化。

曾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普罗迪说过一句话:“平等对待少数群体是统一的新欧洲的基石”,但他并未具体说明是程序上的平等还是结果上的平等。

“个体权利”理念强调的是程序上、法律上和形式上、身份上的平等,而“集体权利”理念强调的是事实上、结果上、内容上的平等,“促进社会融入”则通过促进少数民族向主体民族融合的方式实现程序上和结果上的双重平等和真正的平等。

但在目前,“促进社会融入”的理念还必须和“权利保护”理念相结合,以“权利保护”为横向坐标和参照物,以“促进社会融入”为纵向坐标和运行线,共同构成少数民族保护的立体画面,“促进社会融入”才不会迷失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