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章心得体会
西游记原版第一回读书心得5篇
![西游记原版第一回读书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783d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c.png)
西游记原版第一回读书心得5篇《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
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西游记原版第一回读书心得,欢迎来查阅西游记原版第一回读书心得1猴王出世这一回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奋发学习本领的经历。
昭示了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性格与朴素的正义感。
可以说为日后孙悟空降妖除魔埋下了伏笔。
文章的第一回讲的是美猴王出世。
孙悟空是一只石猴,他是从一块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爸爸妈妈。
他是一只很调皮的石猴,刚出世的时候,他无忧无虑,到处玩耍。
他很勇敢,也很有好奇心。
他带着许多猴子找到了水帘洞,被众猴拜为美猴王。
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过了许多年。
有一天,美猴王突然觉得日子很无聊,生出了要拜师学艺的想法,在众猴的支持下,他就去寻找神仙学本领。
这段故事告诉我,孙悟空虽然没有爸爸妈妈催他去学艺,可是他自己悟出了要学本领的道理。
我平时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催我学这学那,有时我觉得他们很烦,有时候真希望能每天像孙悟空一样自由地玩耍。
可是,又一想,要是等我长大了什么也不会,那可就惨了。
有一次,师傅讲道法的时候,孙悟空在一边跳来跳去,手舞足蹈。
师傅问他要学什么,他只说学长生不老的本领,其它什么也不想学。
师傅气得在他的头上打了3下,倒背着手,走进屋里,把前门关上,不出来了。
孙悟空真聪明,他猜出了师傅的用意,师傅在他的头上打3下,他就知道这是让他半夜3点钟去师傅的房间学本领。
我要是像孙悟空一样能猜出别人的想法,说不定就可以做个大侦探了。
就这样,孙悟空从师傅那里学到了长生不老、翻筋斗云和七十二变的本领。
可是孙悟空不谦虚,好在别人面前卖弄,师傅生了气,把他赶回了花果山。
孙悟空这种骄傲任性的脾气后来给他惹了不少麻烦。
孙悟空的本领很大,但很骄傲,不服管教,因此得罪了许多天神,还被佛祖压在山下。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e12b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9.png)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篇1)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我也阅读了这本小说,感慨了良多。
唐僧取经之路,遇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他们师徒四人,一路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孙悟空:神通广大,上天入地一下飞十万八千里……猪八戒:乐观积极向上,做起事情也勤勤恳恳……唐僧:正义化身,不管多苦多累都坚持取经……沙和尚:默默无闻,忠厚老实,勤勉……这些人身上的优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们一起团结合作,努力向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种花,明明我的花过几天就可以开了,因为我贪玩没给我的花浇水,导致了花的枯萎。
从这篇小说中感受到了深刻的道理,努力才会有回报,如果你不努力,谁会把自己努力的成果傻傻让给你呢?我联想到平日里那些贪玩的举动,这应该就是没有收获的根本所在吧!在这里,我更懂得努力的真正含义。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篇2)我很喜欢《西游记》这本书,因为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如果有一个“最有趣的图书”排行榜,那么《西游记》非是第一不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总是欺负猪八戒。
比如有一次在乌鸡国,八戒正睡得香呢,大师兄孙悟空就叫着喊着,让他——说是去取件宝物。
害得八戒兴奋地跟着去了,却怒气冲冲地背了个死人回来。
大师兄还总称呼他为“呆子”,但他也无力反抗,真是怪可怜的,好在八戒生性乐观、能吃能睡。
可他也有可恶的一面,比如懒、好色。
好色时,悟空打;懒时,悟空骂、甚至连老实巴交的沙僧也会教训他。
可见他真是没修炼好啊!孙悟空的领导力、聪明、忠心就不必多说,他还是一只高傲自大、很爱显摆的猴子。
在如来手掌上撒尿就是他自大的一个例子。
他超级爱显摆,不光显摆自己的武艺还显摆师傅的袈裟,爱显摆,也为他招来了不少麻烦。
唐僧,众所周知是一个大慈大悲、心地善良,但不会武艺和法术,没有火眼金睛,所以经常上当受骗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第一章(精选5篇)
![西游记读后感第一章(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8b76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6.png)
西游记读后感第一章(精选5篇)西游记读后感第一章(精选5篇)《西游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西游记读后感第一章”,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西游记读后感第一章篇1在寒假期间,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里面的人物我都很喜欢,尤其是孙悟空。
他正直、勇敢、降妖伏魔。
而且,他还非常的忠诚。
当他师傅遇到困难被妖怪抓走,他还是会出手相救,就算他的师傅赶他走,他也一心想着护送师傅去西天取经。
唐僧坚韧不拔,心思缜密,他为人善良,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赶走孙悟空。
猪八戒贪吃懒惰,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坚持不下去;但是他对唐僧还是忠心耿耿。
三师弟沙和尚则为人实在,任劳任怨。
最后虽然他们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路途坎坷,但也都修成了正果。
唐僧被封为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还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最终取得真经。
大家应该都知道龟兔赛跑,兔子骄傲自大,认为乌龟跑不过它,但乌龟坚持不懈,认准了目标努力向上,最终赢了兔子。
龟兔赛跑和《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道理都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努力向上,不怕吃苦,才能像《西游记》里一样取得真经。
俗话说的好:“困难就像弹簧一样,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读后感第一章篇2读过《西游记》后,使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
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游记第一章章节主要读后感(精选7篇)
![西游记第一章章节主要读后感(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e8bb3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e.png)
西游记第一章章节主要读后感(精选7篇)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你会写西游记第一章章节主要内容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游记第一章章节主要内容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西游记第一章章节主要读后感(篇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一部杰作。
内容讲述的是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本书给了人们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们看了之后,便喜欢上了这本书。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他一身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他一路保护唐僧,降妖伏魔,一次次将师傅救出来,但唐僧看不清事实,经常责怪悟空杀妖。
他对师傅的忠心,经历八十一难,终于修得正果。
猪八戒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
因为他虽然好吃懒做,但却是孙悟空的左膀,他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也很忠诚。
所以让读者不但觉得讨厌它,还觉得它有可爱之处。
沙僧不像孙悟空那么机智,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他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
《西游记》有着一百回。
而我最喜欢的是《大闹天宫》。
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
他在得到“如意金箍棒”后,玉帝请悟空管理蟠桃园。
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郞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捉。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很多天后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西游记》除了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道理和启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有时不听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
这足够说明遇到麻烦要动脑筋,不能不听别人的意见。
再比如猪八戒,看起来没什么用,但在关键时刻也能力挽狂澜。
沙僧和白龙马使我明白了,他们俩是默默在那奉献的,也许没多大能力,但还是可以保护到师傅的。
这些《西游记》的启示是终身受益的,也让我明白了读好书,读名著的重要性。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35c27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d.png)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篇1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主要谈一下《西游记》得艺术特色与思想。
在历史的长廊里,文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象征,也是其在发展中最真实的社会写照,更是承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绮丽的文化艺术宝石。
诚然,科学无国界,文学亦美焉!但由于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差异,人们对于文学的欣赏有着不同的见解。
但是文学精华,无论在中西方都是一颗永不凋零的文学星,一直在人们的心中闪光。
就像哥伦比亚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暨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作者用全新的创作手法,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展现出一个多彩的想象空间。
同样追溯中国古代文学《西游记》,开辟了中国神魔长篇小说的新篇章。
作者吴承恩成功地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巧妙地将辛辣的讽刺,善意的嘲笑,严肃的批判相结合,把神魔小说《西游记》表达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从侧面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者的昏靡来表达自己怀才难遇明君,不能重任的悲愤心情。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篇2每当拿起这本书,我便很自然地想到有多少人执过它,读过它,虽然它们也许都过去了,但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首先《西游记》里面有四个角色,一匹白龙马,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四人一马去西天取经,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最终取得正果,修成佛的传说故事,还经历了七七四十九难。
其中火焰山一难最让我难忘。
此时,唐僧四人走到一座火山,后来听路人得知这是一座高温的火焰山,只有得到铁扇公主(牛魔王的妻子)的芭蕉扇,方能通过。
于是悟空驾着筋斗云“嗖”的一声就走了。
悟空在洞门狠狠地打了几棒,刹那间,大地也抖了三抖。
这时,铁扇公主走出洞门,一眼就认出孙悟空就是害自己儿子(红孩儿)的人,死活不肯交出芭蕉扇。
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
![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895d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4.png)
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
你会写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篇1《西游记》这本书相信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它是我国四大明著之一,这本书主要讲得是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了千难险阻,最后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他非常的聪明和勇敢,为人的个性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喜欢路见不平,仗义相助,忠心耿耿地保护着唐僧去西天取真经。
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冷静爱冲动,就因为这些他没少挨“紧箍咒”的折磨。
其次我挺喜欢唐僧和沙和尚。
在他们取经的路上,唐僧遇到了许多的金钱和美女,但他始终不受任何诱惑和阻力,心里想的只有如何才能取来真经,唐僧的这种精神真是令我折服!沙和尚是一个不贪图荣华富贵对师父和师兄都很忠心耿耿,忠厚老实的人,他为了师父和师兄把命搭上都没有怨言。
这本书中猪八戒也是一个我喜欢的人物,因为他心底善良对师父也很忠心,但是他好吃懒做、贪图富贵和美色,经常被妖怪和师兄们捉弄,没少受皮肉之若。
《西游记》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情节中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那一章中,唐僧被白骨精的妖术迷惑了双眼,误认为孙悟空打死的是三个老百姓,一怒之下把孙悟空赶走了,当他被白骨精捉到洞里之后才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后悔莫及……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清晰的头脑,才不会错怪好人。
这本书我非常的喜欢,它离奇的故事情节和经历,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使我知道了成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但只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信念就会到达目的地取到真经!原著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篇2自我记事以来,《西游记》始终陪伴着我成长。
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为我讲《西游记》里面的一个个千里跋涉、降妖伏魔的故事;懵懂稚子之际,《西游记》故事穿插在幼儿园的玩游戏、讲故事的活动中;少小孩童小学生涯,我不满足《西游记》零碎的故事片段,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支持下认真阅读了《西游记》全文。
西游记第一回的读后感(范文五篇)
![西游记第一回的读后感(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7f193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2.png)
西游记第一回的读后感(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游记第一回的读后感(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游记第一回的读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篇:西游记第一回的读后感《西游记》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或读过,它主要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经的经过。
在这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个人的特点。
孙悟空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忠心地保护着师父去西天拜佛求经。
他的头脑很机灵,而且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冲动,就因为如此,唐僧就常常念紧箍咒,使得他疼痛难忍。
唐僧在取经的路上不受任何诱惑和阻力。
不管是金钱还是美色,他都当作一堆泥土。
就算前方有一大堆妖魔鬼怪,他也毫不恐惧,一心只想取得真经。
他的这种精神实在让人佩服。
可他有时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别人。
猪八戒就是好吃懒惰,贪图荣华富贵和美色。
但他对师父也是很忠心的。
沙僧忠厚老实,也不贪图荣华富贵,对师父更是忠心耿耿,他可以拼了命地保护师父。
吴承恩在写这部书的时候,主要体现了四个字“勇者无惧”。
做每件事都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达成我们的梦想。
第二篇:西游记第十五回读后感《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有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最有趣的两个人物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啦!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
孙悟空是花果山灵石孕育,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很感激,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孙悟空性格聪明、活泼,勇敢、敢于反抗,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猪八戒,又名猪悟能,也是个呆子。
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后来,被罚下人间。
但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
猪八戒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
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对师傅也是很忠诚。
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只会三十六种变化。
西游记第一回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
![西游记第一回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b1f80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c.png)
西游记第一回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你会写西游记第一回章节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游记第一回章节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西游记第一回章节读后感【篇1】《西游记》是古代著名长篇神魔小说,四大名著的其中之一,是众人最喜爱的一部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吴承恩先生。
它里面的故事内容精彩,常常叫人爱不释手。
《西游记》中有四位取经人,他们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
唐僧是个和尚,会念经,是个善良的人。
叫大师兄的是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
他本领高强,神通广大,是当年女娲补天后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只猴子,他也是当年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时,路过五行山救了孙悟空,经观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孙悟空手拿当时大禹治水时留下的一根定海神针为兵器。
是唐僧西天取经时的第一个徒弟。
经过许多年的努力,学会了许多法术,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等。
二徒弟是猪八戒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后下界误投猪胎,是个好吃懒做的人,喜欢耍小聪明。
兵器是九齿钉耙,会三十六种变化。
唐僧在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弟。
沙僧是一个忠臣、老实的和尚是天宫的卷帘大将,在蟠桃会上摔碎天宫的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而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兵器是降妖杖,平时用来挑担。
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时最大的困难是牛魔王一家,分别是红孩儿三味真火的考验、火焰山三借芭蕉扇。
也有许多妖精有一些法宝,比如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等等。
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挫折,师徒四人陷入困难时,孙悟空常常上天请求各位神仙帮助他们。
现在我知道了,为了寻找、追求、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必须去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克服这些挫折。
《西游记》还被人们排编成电视剧,各种电脑游戏等等,人们从古至今都喜爱《西游记》,现在更是爱不释手了。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e1187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6.png)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吴承恩先生著作。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体会(15篇)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体会(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c63e7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5.png)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体会(15篇)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5篇)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体会篇1读了《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后,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泼好动、敢做敢为的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之精华,使得在石像内蹦出一只石猴。
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
有一天,石猴因为帮助猴群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群称为王,名为美猴王。
石猴这种活泼、敢做敢为的个性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我觉得这故事写得淋漓尽致,非常有意思。
作者吴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我最喜欢石猴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会一直做到底,从来的不会半途而废。
也许,这种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难,我就会停止不做。
我应该向石猴学习,做事做到底,遇到困难就坚持到底。
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
这篇故事真让我收益不少啊!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体会篇2在这个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书中那一个个降妖伏魔的故事,让我大呼过瘾,师徒四人日常的琐事,时而让我捧腹大笑,时而让我若有所思,时而又让我义愤填膺……给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
作者吴承恩向我们讲述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种种不可预料的困难,最后他们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这一路是多么的坎坷,书中情节一波三折,降妖故事是连接不断,令人读者欲罢不能。
在《西游记》中,作者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善良但不辨是非的唐僧,聪明但好吃懒做的八戒,忠厚老实但缺少主见的沙和尚,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明。
即使是一只妖怪,在作者笔下也十分生动,栩栩如生。
读了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孙悟空,他对师傅尽职尽责,对妖怪冷酷无情,他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怪,不被妖精的外表所迷惑,勇于降妖伏魔,不畏强权。
书中最经典的片段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抢了金箍棒,去地府强销生死薄,被打回花果山后,自称“齐天大圣”。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12b03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4.png)
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5篇)西游记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喜怒好恶。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篇1这《西游记》啊,可谓是妇孺皆知啊。
一些小孩子,一般是图个新鲜,或者是看看里面孙悟空的神气,并没有领悟其中的真谛。
我这次看,与以往可谓是天差地别啊,对其中的一些道理,也算是有深刻领悟吧。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去取经,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获取了真经。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风趣生动,但虽如此,在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看法。
他讽刺了当时朝政的_无能,其实,在我们所看到的取经途中,有许多的妖精都与天上地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说来,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那些神威的统治下,都隐藏着丑恶,神仙也不例外,可见当时明王朝统治的_,。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眼前出现一个不受约束,敢于抗争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孙悟空!他从石头里蹦出,对世间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对于玉帝要捉拿他,却绝不屈服,还“大闹天宫”,不过有时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进行对比,更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这也使我们想到当时的朝政是怎样的,朝政中当官的又是怎样的。
其实,那些_无能的官员往往与天上的神仙大佛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仗着自己与天上某某神仙有一定的关系或是拿了天上某某宝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我想这些人间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吧,借自己身后有大人物给自己撑腰,就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导致了朝政的_以及社会经济不景气。
虽然如此,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对那些所遇到的妖魔鬼怪时的不所畏惧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由于师徒四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真经。
我想,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可不能像猪八戒有时那样喊散伙,只要坚持,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虽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磨难,但是这样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得到锻炼,所以,一定要勇往直前!《西游记》给我的感想有太多太多,甚至又联想到了许多,它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当之无愧啊!《西游记》,这颗在历耀眼灿烂的明珠,正闪烁着那金色的光!西游记第一章读后感精选篇2《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其中一本,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第一回阅读心得(精选18篇)
![西游记第一回阅读心得(精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487af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d.png)
西游记第一回阅读心得(精选18篇)西游记第一回阅读心得篇1《西游记》,一部科幻巨著,四个人,一场戏,四种人生。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是那似乎只会牵马、挑行李,做个背景或路人甲的沙悟净。
孙悟空太闹腾,少了他却又太闷,像童年时代的我们,闯祸,撒娇,发脾气,唐僧那顽固不化的话语就像中年人惯有的教训的语气,自己迷茫着,却还要教徒弟们。
看到后面,我觉得孙悟空也真的挺可怜的,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就像当初压在五指山下对身上的山说话一样。
八戒像跟屁虫,墙头草,没有自己的主见,有时向着唐僧,有时向着沙僧,像青年时代的二愣子,没主见,自私,贪心,又贪恋着温暖,有点不做事却想坐享其成的感觉。
而唐僧呢?罗嗦得很!带着中年人的迷茫、无助,却又十分固执,总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可给我的感觉他却是那么胆小如鼠,每次遇到妖精都一副惊慌的表情,然后束手就擒,依赖着孙悟空保护他,每到这时,总会让我想起那些依恋年事已高的父母帮自己的无能小子。
沙悟净却截然不同,他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他的身上让我看到一种无奈,一种沧桑,一种淡然。
他默默地承担着挑担子的苦活,再累也不会像八戒那样向师傅撒娇:“累坏我了,师傅,咱休息下吧。
”,更不会像孙悟空那样任性地抛下行李,不负责地回流沙河去。
他只是默默地保护着师傅,默默地从孙悟空手中牵过白龙马的绳子,即使他那时也很累。
他的眼睛很清澈,不像悟空那么灵动闪烁,不似八戒那么狡黠,只总是那么静静地望着远方……《西游记》,一部蕴含着无数深意的好书,每处细节,都总让我感受到一种人生。
如此的好书,怎么能错过呢?你也来看看吧。
西游记第一回阅读心得篇2《西游记》这本书我是非常喜欢读的,我深有感触。
尤其是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稀奇古怪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就被故事中精彩的片段迷住了。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孙悟空出世、大闹天空、最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又描述了释迦造经,观音访僧,魏斩龙,以及玄奘出世等故事之后主要写孙悟空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走过十万八千里,前后十四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回取真金的经过。
西游记第一章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
![西游记第一章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47a4c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8.png)
西游记第一章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西游记第一章章节读后感(精选7篇)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你会写西游记第一章章节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游记第一章章节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西游记第一章章节读后感【篇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博大精深,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书中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几乎每个人都读过这本书。
这个假期我重读《西游记》,则领悟到“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取得真经”这个道理。
一个好团队想克服困难取得成功,需要具备性格互补、有共同的目标及团队的核心、团员的相互信任四个条件。
在《西游记》中,四个人性格迥异,却又能进行互补,从而相互扶持,最终顺利取得了真经。
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因打死妖怪被唐僧驱逐回花果山,按他刚强和不服管教的性格不会回到取经路上了。
这时候就需要油腔滑调的猪八戒劝说他回来,甚至是靠撒谎把孙悟空劝了回来,不然后面说不定唐僧早就被黄袍怪吃掉了。
再比如,猪八戒好吃懒做,在金银角一难中猪八戒在巡山时打盹,就需要勤劳的孙悟空来监视他。
《西游记》里,四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取得真经。
如果有人动心放弃,整个团队立马会土崩瓦解,四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猪八戒就常嚷着要解散、分行李,多亏孙悟空还惦念着跟师傅取经,团队才没有解散。
而团队的核心毫无疑问是唐僧——三个徒弟的师傅,也是“团魂”。
唐僧代表着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取得真经,这支撑着他不被任何妖怪迷惑,甚至是想跟他结婚的女儿国国王。
更重要的是三个徒弟都是被唐僧救的,与他有师徒之情,唐僧才是团队的主角。
要是唐僧动了别的心思,三个徒弟没了支柱,也会各回各家。
师徒四人的互相信任也十分重要。
如果四人各怀鬼胎,互不信任,也早就散了。
比如火焰山一难,悟空独自去借扇。
假如猪八戒觉得他已经被妖怪抓走了,团队里没有了最担当的大师兄,自然也会跑掉了。
西游记原著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
![西游记原著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d00ab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5.png)
西游记原著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肯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其中虚幻的神魔世界,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这里由我给大家共享西游记原著第一章的读书心得,便利大家学习。
西游记原著第一章的读书心得1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遍《西游记》。
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是由于那上面有和善、淘气、机智的人物,也有佛法对我的影响,更有师徒四人坚持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的品质。
因此,这本书每时每刻都吸引着我的眼球。
在人物中,我最喜爱孙悟空。
由于他最能爱护师傅,打妖怪很执着,对各天神也很敬重,但他的师傅却常常念紧箍咒。
那是由于妖怪总是扮成好人的模样,来骗唐僧,孙悟空总是毫不手软地打死妖怪。
虽然师傅把他赶走了,但悟空也不恨师傅。
而且,八戒又来叫他时,他也心甘情愿的去了。
这一点。
令我特别感动。
再说八戒吧!他是一头又懒又肥的大猪。
他虽懒虽馋,但也有才智的火花。
不过,他的缺点也许多。
比方:有时唐僧叫他去化斋,他却在半路上睡着了,这时悟空就得去找八戒,害得沙僧和唐僧经常得在原地等他们。
而且八戒不是一心向佛,他有时想从这弄点钱,一会又想藏一些珍宝。
他还老爱在唐僧被抓走后说:“咱们整理整理行李散伙吧。
”要么就是:“我回高老庄去了。
”不过有时他也挺聪慧的,那次在丘比国还帮悟空找到了两个妖怪呢。
我觉得唐僧在师徒四人中,总是添乱。
他叫悟空去打妖怪,可是发觉了尸体后,他竟大惊失色,经常念紧箍咒。
假如没有徒弟三人的话,他早就上另一个西天了。
不过他也对取经很执着。
别人对他的挽留,他一概不理,乃至他们给唐僧金山银山,他也没有想让悟空架云带他过去,而是一步一脚印地走完了取经之路。
沙和尚嘛,他为人知礼也很敬重别人。
他也很狡猾,他虽然武力没有悟空强,但在关键时刻也可以爱护唐僧。
《西游记》虽然已经很老了,但在我心中,它永久魅力无限。
我爱《西游记》,我更深信:它肯定会永久让人宠爱的!西游记原著第一章的读书心得2它有九九八十一难,它有从石头内蹦出的神猴,它有一路上的赤胆忠心,它有爱护同伴的踽踽前行,它就是《西游记》,它是吴承恩穷尽一生完成的瑰丽宝藏,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391ce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7.png)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著作,书中的每个小故事、小章节都能给我们新奇的体验.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欢迎来查阅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1《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读过了吧。
文中特色鲜明的人物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感想吧!《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他们一路经历了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得了正果。
唐僧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师父,他受佛祖之托西天取经,心地善良,意志坚定,但却不会辨别是非,常常听信谗言,冤枉好人。
孙悟空有着勇往直前的精神,一路斩妖除魔,战功赫赫,他聪明机智,总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危机,只是不免有些高气傲。
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图美色,经常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路上给大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他憨厚质朴,总是十分乐观,能给人带来快乐。
沙僧是所有人中的三师弟,他做事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不善言辞,也在师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鲜明不同,小吵小闹也时有发生,才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感受,让读者跟着书中的人一起欢、一起笑,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
《西游记》也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人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放弃,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不管成功与否,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都是一种成功。
还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全面看待自己,合作努力时,每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才能把事情做到。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2初次看《西游记》是在六岁时,那时只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情节曲折,使我回味无穷。
后看《西游记》是在十岁时,那时已懂事了,明白这故事里的真道理了也更加欣赏这本书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朝有名的小说家。
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师徒经过了重重磨难和各种考验,仍坚持到底,不屈服,顽强的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成佛的神话传说。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5篇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1bba4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0.png)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5篇《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欢迎来查阅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1“妖为鬼域必成灾。
”西行途中的妖魔,决不仅仅是一般困难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着一些危害人民、无恶不作的封建黑暗势力,具有一定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内容。
过去曾有人把妖魔指为“农民造反者”,而现在仍有人把妖魔美化为“敢于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的‘娇魔’”.这些说法,实在非常牵强。
实际上,《西游记》里的妖魔都是一些超越了常人的“特殊”阶层,他们与仙佛一样,是可以长生的,是拥有法力的,而这里的所谓法力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实中的权力。
所以与其将他们看做是“农民造反者”,更实际的划分应该是将他们看做“神”这个大范围的一员,他们其实就是“神”里面的蛀虫。
不但不为民谋福利,而且时常劳民伤财,大肆搜刮剥削。
孙悟空,就是这些蛀虫们的克星。
他对付这些人从来都不手软,尽管许多时候并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义无返顾地将他们扫除。
哪怕事后又被满天仙佛将“妖魔”领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驱逐,除害护航之心全不曾改。
从东土到西天十万八千里,遇到的妖怪头子就有几十个,但他一条金箍棒打遍西天世界,令妖魔鬼怪闻风丧胆。
并且他同妖怪斗争,大多数都是主动进攻,只要一听说妖怪扰乱人间,就决不放过。
收伏八戒之后,他就对引路的高才说:“以后但有妖精,多作成我几个,还有谢你处哩。
”第67回驼罗庄主人请悟空捉妖,悟空当即向上唱个喏道:“承照顾了。
”八戒在一旁就这样说:“你看他惹祸!听见说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
”很能说明悟空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作者一再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赞扬孙悟空“专救人间灾害”,“与人间报不平之事”.在通天河畔,他不仅救下了两个“祭赛”妖精的幼儿,而且除灭了妖怪,免除了老百姓世代的灾害。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心得5篇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81ced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c.png)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心得5篇书中主要介绍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为得取真经,而途中历尽艰险、困难和各种妖魔鬼怪,行走了十万八千里,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西游记第一回读后心得,欢迎来查阅西游记第一回读后心得1提起《西游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孙悟空提着金箍棒大闹天宫的画面一定令你记忆犹新。
文中那伟大的圣僧唐三藏在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徒弟:美猴王孙悟空,天蓬元帅猪悟能,流沙河水妖沙悟净。
他们陪着唐三藏走完了取经艰难的路程。
在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的同时,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凸显出了许多令人称赞的高贵品质:唐僧一心信佛,面临极大的诱惑却还是严守佛规,从不逾越;孙悟空虽然遭到师父的误解但一直守候着师父,赤胆忠心,屡次救出师父,爱打抱不平,勇于追求自由;猪八戒虽然贪吃,贪恋美色,但总是在最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营救师父;沙僧虽然在三个兄弟中很少有出头露面的时候,但他总是默默地做着苦力,默默地担任着“后勤部长”的角色;白龙马在唐僧变成猛虎的时候成功搭救了唐三藏。
这些高贵品质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在西行的途中,沙和尚表现出了舍己为人的好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有这种尊贵的品质。
如:炎炎夏日中,警察叔叔们竭尽所有为我们服务,耐着酷暑在太阳底下,像一棵松树一样挺拔地站着,维持着秩序,不得不令人敬佩。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拥有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灵活运用在生活中。
在星期四做值日的时候我要主动多做点活,努力减轻大家的劳动活。
还有,在集体活动的时候,多做一些事,就像售货员,努力为大家服务。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令人赞叹。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心得2在我的成长路上,《西游记》始终陪伴着我,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虽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不过瘾。
当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时,不禁对唐僧的执着、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劳任怨感悟颇深。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7篇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91154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1.png)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7篇浓厚的智力、兴趣、气氛促使他们去阅读,而阅读是使他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1读了《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后,我深有感悟,石猴的活泼好动、敢做敢为的生动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一座石像因受日月之精华,使得在石像内蹦出一只石猴。
这石猴不怕一切事物,和任何生物玩耍。
有一天,石猴因为帮助猴群找到了花果山福地,便被猴群称为王,名为美猴王。
石猴这种活泼、敢做敢为的个性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我觉得这故事写得淋漓尽致,非常有意思。
作者吴承恩把石猴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我最喜欢石猴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做一件事就会一直做到底,从来的不会半途而废。
也许,这种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
我每做一件事,如果有困难,我就会停止不做。
我应该向石猴学习,做事做到底,遇到困难就坚持到底。
这篇故事使我懂得了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才能做成一件事。
这篇故事真让我收益不少啊!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2今天,我读了《猴王出世》这篇课文。
《猴王出世》主要讲了从一块仙石中迸裂出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一出生就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石猴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下纳凉,他们耍了一会,就想去哪山涧中去洗澡,他们顺着水源来到源头。
乃是一股瀑布飞泉,忽然一只猴跳出来问“谁敢钻进去,然后再跳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他说我进去,说完,石猴就跳了进去,不一会又跳了出来,于是。
众猴就拜那只猴子为大王。
从这个故事。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要犹豫不决,要想做敢做,只要经历了才知道能不能做得到,成功了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以后,我决定要做一个敢作敢为的人。
西游记第一回读书心得3今天我以开心的心情读了《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傲来国,傲来国内有一名山叫花果山,山上有块仙石,那块仙石天天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华。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5caf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1.png)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5篇《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太宗时著名和尚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据改编而成的一部古典长篇神话小说。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1《西游记》乃是中国的四大名着之一,作者是吴承恩,是我们中国文学中的精华,它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
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途中,遇到了各种的妖魔鬼怪,遇到的困难更是数不胜数,但他们以顽强的斗志,永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化解了一个又一的难题,每一个片段都牵引着我,令我仿佛也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就在唐僧师徒四人的旁边,与他们一起经历各种磨难。
最后,他们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天竺取得真经。
这个电视剧,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的去克服,而不应该逃避,要学会去面对。
要拥有顽强的斗志和永不言败,不服输的精神。
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各种困难。
遇事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善于思考,克服困难。
想做成一件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要学着勇敢,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断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西游记第一章的读书心得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作者先写了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一压就是五百年。
又写了观音菩萨选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半路上收孙悟空作大徒弟,孙悟空一路上除妖降魔,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
到了高老庄,又收了二徒弟猪八戒,在流沙河,在木吒的帮助下收了三徒弟沙和尚。
他们仨都是经过观音菩萨的指点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
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同时自身也全部修成正果。
《西游记》里边妖怪很多,除妖的过程中有许多惊险的情节,让人既担心又叫好,我是百看不厌。
我现在还记得好多妖怪的名字:如黄风怪、白骨精、牛魔王、蜈蚣精、黄袍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等。
其中大战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故事和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的那一回最让我开心,尤其是孙悟空竟然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把她给降伏了,真是有趣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第一章心得体会
篇一:《西游记》心得体会
《西游记》心得体会
初次看《西游记》是在六岁左右,那时只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情节曲折,使我回味无穷。
后来再看《西游记》是在十岁时,那时已经懂事了,明白这故事里的道理了,也更加欣赏这本书了。
如今,再看这本书时,里面的道理便了解的更多了!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朝著名的小说家。
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师徒经过了重重磨难和各种考验,仍坚持到底,不屈服,顽强的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成佛的神话传说。
《西游记》使我感受到世间的正与恶,以及只有敢于拼搏,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书中的四师徒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本领,为这本小说添了几分魅力。
唐僧是这本小说中最主要的角色,他胆小、唠叨、不分善恶,但他却始终是善良的,一心向佛,在困难面前不放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了一位真正的佛;孙悟空是个性急、淘气,但始终忠于师傅,即使是被赶走了,也很关心师傅,每次总是又回来了,他英勇善战,火眼金睛,面对妖精总也不退缩,终成斗战胜佛;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
元帅,后因犯色,而被迫下凡人间成猪,也随唐僧取经,途中经常说要各奔东西,还老是贪恋美色,好吃懒做,但始终对师傅不离不弃,武功虽不如孙悟空,但也是一个好徒弟,最终成为了净坛使者;沙僧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为打破了王母的硫璃盏,后将功赎罪,随唐僧取经,他的功夫是三个徒弟中最差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的徒弟,而且他的水下功夫是四师徒中最好的一个,也成了金身罗汉。
读完这本书使我真正体会到了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是多么的不容易,是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是需要坚持到底的,只有肯下功夫,肯花时间,认真的做,最终才能够取得成功。
七(2)班梁雅婷
篇二:读西游记心得体会
读西游记心得体会
我读过许多书,唯独对《西游记》记忆犹新。
《西游记》描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战胜许多妖魔鬼怪,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中有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有贪吃懒惰、又爱睡觉的猪八戒;有心地善良、一心向佛的唐憎;又勤劳能干、又一心归于佛祖的沙憎,还有个个本领高超的神仙。
在《西游记》中,我最欣赏的是《真假悟空》的故事。
一只妖猴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来到唐僧身边,将唐僧打昏,
抢走了重要的物品。
当真孙悟空回来时,唐僧将他赶走,师徒不能相认。
后来真孙悟空找到佛祖,佛祖将假孙悟空降伏,真孙悟空继续留在唐僧身边保护他取经&&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总是第一个发现妖怪。
在现实社会中,孙悟空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他的精神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就像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纪检部门和反贪局一样,而妖魔鬼怪就像当今现实社会中的贪官污吏一样。
孙悟空降妖除魔,就像纪检部门和反贪局清查并挖出贪官污吏正法一样。
孙悟空是一个善恶是非观念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唐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唐僧虽然说是取经队伍中的领导,但是常常人妖不分,善恶不明,而且还常常冤枉孙悟空,就像一个没有主见、昏庸无能的领导一样。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做斗争,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但他又有一身的毛病,贪吃,爱占小便宜,而且好女色,怕困难,常常打退堂鼓,心里总是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还爱说谎,经常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正像现实社会中一个单位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一样。
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是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占大多数,他们兢兢业业,对工作负责任,只懂付出,不求回报。
《西游记》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到唐憎太善良了,那就是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出去采果子给唐憎吃,还画了个圈叫唐憎不要出去,这是白骨精就在山上听说吃了唐憎肉便可长身不老,于是就变成一个小姑娘,左手提着青砂罐,右手提绿瓷瓶。
八戒见了就动了心,拿起来就吃,这是孙悟空赶来,认出这是个妖怪就打了下去,白骨精先走了把假尸留在地上。
唐憎
就生气,但还是把悟空留下来了。
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了打了下去,白骨精逃走了,唐憎不忍,但也把悟空留下了。
白骨精变成一个老爷爷,还是被悟空打死,所以说唐憎太善良了。
虽然这是一篇讲述魔幻世界的故事,但是这也是一部反映社会的一部现实小说,师徒四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人物的缩影,读完后,不由让我产生许多感想。
师徒四人之间的友情亲情令我震撼!我想了很久,认识到是师徒之间的亲情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总之,唐僧师徒四人有着现代人所没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
我们还有许多不如他们,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在生活中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在学习中勇于开拓,积极向上。
我们应该明白:不经历风雨,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应该放弃。
以上这篇是读西游记心得体会。
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篇三:读书心得体会:西游记
读书心得体会:西游记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每年电视剧都会重播至少一遍,大人小孩都爱看。
《西游记》是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长篇神化小说。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
他一生贫寒潦倒,四十三岁才考中贡生,做过县丞,但与长官不合,罢归故乡。
吴承恩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激烈的年代。
统治阶级荒淫无度,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社会黑暗沉滞,个人境遇坎坷,遂使吴承恩将激愤的情怀尽情的倾注到了他的诗文之中,更加集中的倾注到了《西游记》之中。
《西游记》是他晚年会到故乡后的作品。
读书心得体会:西游记
《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是写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取经成功。
唐僧取经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唐代的僧人玄奘前后用了十七多年的时间,从长安出发,走了几万里路程,从印度取得了六百多部梵文佛经回来。
玄奘曾口述他西行的见闻,由门徒辩机写成一书。
后来,门徒惠立和彦棕又写了,记述了玄奘西域取经的详细经历。
宋代以后,取经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出现了带有神话色彩的话本,并在舞台上演出。
吴承恩的《西游记》直接继承了有关取经故事的民间文学素材。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浪漫注意长篇小说。
它不仅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丰富的幻想世界,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
全书共一百回,第十四回以前,穿插着大闹天宫,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刘全进瓜,和玄奘奉昭取经等内容。
其中大闹天宫是《西游记》最精彩的部分。
作者在这里塑造了孙悟空这一叛逆的英雄形象。
揭露了天宫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坚毅无畏的反抗斗争精神。
后八十六回写玄奘师徒西行取经,经历了数十番离奇古怪的灾难,终于达到了西天,取经成功,表现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
全书幽默诙谐,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
读书心得体会:西游记《西游记》里的每一个任务都刻画的很形象,如果你是《西游记》里的一个,你觉得你扮演者哪一个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