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正常人体各部位X线详解课件共23页文档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正常人体各部位X线详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影像诊断课件】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The Accessory Visual Apparatus
4鼻泪管:宽2~3毫米,长18~30毫米。管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 发出分支:泪腺动脉,眼 上动脉,筛前、后动脉, 睫状后长、短动脉及 眼肌支等。一般三段 容易显影,其分支不宜 显影。
耳的X线解剖
耳的大部分结构位于颞骨岩锥内。分为 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的主要结构为鼓室,鼓室为竖立的 扁方形腔状结构,其上部膨大为鼓室上 隐窝,下部为鼓室本部。在鼓室上隐窝 内有三块听小骨。鼓室上壁即鼓室盖。 鼓室前壁为颈动脉壁,向前内通咽鼓管。 鼓室后壁为乳突壁,向后上方经鼓窦口 通鼓窦及故窦周围的乳突气房。鼓室内 侧壁即迷路壁,其上有前庭窗(有镫骨 底封闭)和蜗窗(有第二鼓膜)。鼓室 外侧壁即鼓膜。鼓室下壁为颈静脉壁。
3上外两缘汇合形成蝶骨嵴,上缘与内下 缘汇合形成蝶平面。在眶内侧壁影中 有蝶窦和筛窦影重叠,其外侧部属蝶窦, 内侧部属筛窦。
4视神经孔可以为圆形、卵园形,婴儿为 梨形。有人孔内有骨隔,上部通视神
经,下部通眼动脉。
眶上缘
视神经孔
视神经孔
蝶骨小翼
眶外缘
眶下缘
视神经孔
1 视神经孔测量:
视神经孔内上缘与外下缘之间的连线为 A径,与A径中点垂直相交的为B径。 A径平均4.9mm, B径平均5. 2mm。
眶上缘中、内1/3处有眶上 切迹,眶外侧半有新月形密 度增高影为泪腺窝影,其上 缘为泪腺窝底的切线影,下 缘才是眶下缘影。
系统解剖学高清图谱-11感觉器
远视
眼轴太短时发生远视, 造成物象聚焦在视网膜 后面,凸透镜可纠正聚 焦点。
前庭蜗器 Vestibulocochlear organ
前庭蜗器 包括:听感受器—感受声音 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和运动速度。 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道 鼓膜 内耳 外耳门
鼓室 颈内动脉 咽鼓管 鼓膜张肌 耳垂 乳突
前庭蜗器模式图
前壁—颈动脉壁
咽鼓管半管(上), 鼓膜张肌半管(下)
外耳道 鼓膜 内耳 外耳门
鼓室 颈内动脉 咽鼓管 鼓膜张肌 耳垂 乳突 颈内动静脉
前庭蜗器模式图
后壁—乳突壁 锥隆起、镫骨肌 内侧壁—迷路壁 岬,前庭窗(卵圆窗)、蜗窗(圆窗) 面神经管凸
前庭窗 乳突窦 面神经管窦 蜗窗 乳突小房 面神经 颈内动脉 鼓室盖 岬
额窦 上斜肌 上直肌 提上睑肌 上斜肌腱 内直肌 外直肌 视神经 下直肌 下斜肌 外直肌 滑车
右眼(前面观)
提上睑肌 滑车 筛窦前群 上直肌 泪腺
筛窦中群 内直肌 筛窦后群 上斜肌 视神经 外直肌
眼的肌肉、血管和 神经(上面观)
(五)眶脂体
额窦
眶脂体 视神经 对眶内各结构 角膜 眶脂体 晶状体 起弹性垫样保 眶隔 护作用,前部 巩膜 眼轮匝肌 脂肪相当眼球 运动的关节窝。 右眼眶腔(矢状切面)
眼球前部的断面
2、中膜(血管膜) 虹膜:瞳孔、虹膜角膜角(前房角)、 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 前房、后房。 睫状体:睫状肌,睫状小带。 脉络膜:具有营养视网膜,吸收眼内 分散光线避免扰乱视觉的功能。
角膜 巩膜静脉窦 虹膜角膜角 后房 睫状肌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睫状小带 晶状体皮质 晶状体核 瞳孔 前房 虹膜
眼睑层次
感觉器解剖知识点总结
感觉器解剖知识点总结概述:一、感觉器(sensory organs):机体感觉刺激的装置,是感觉器和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是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二、据部位和接受刺激的来源:(一)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鼻腔和口腔粘膜、视器、听器。
(二)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
(三)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和内耳平衡器等处。
第一章视器组成眼球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筋膜及眶脂体。
第一节眼球前极:前面的正中点后极:后面的正中点一、眼球的外形赤道(中纬线):两极间中点沿眼球表面所做的环行线眼轴:前极至后极的矢状轴视轴:瞳孔中央至视网膜中央凹的连线二、眼球的构造:(一)、眼球壁:1、纤维膜(外膜):强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保护作用。
1)角膜: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折光作用,无血管,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2)巩膜:后5/6,不透明,乳白色,厚而坚韧,血管少。
巩膜静脉窦:位于巩膜与角膜交接处深部的环形小管。
2、血管膜(中膜、色素膜):含有大量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分三部分:1)虹膜:呈圆盘状,中央有瞳孔,内有两种平滑肌(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2)睫状体: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其矢状面呈三角形。
前部:睫状突,连虹膜后部:睫状环,连脉络膜睫状肌:连睫状小带,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3)脉络膜:后2/3,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起营养视网膜外层和遮光作用。
3、内膜(视网膜)睫状体部盲部:无感光作用1)分部虹膜部脉络膜部(视部):后部厚,前部薄,有感光作用。
2)视神经盘:节细胞轴突在视网膜后部集结成束,并形成圆盘状结构称~,无感光作用,称生理盲点。
黄斑:视神经盘的颞侧约0.35cm并稍偏下方,有呈黄色的小区,称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中央凹,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
(二)眼球内容物1、眼房和房水1)眼房:是位于角膜、晶状体、睫状小带和睫状体之间的空隙,被虹膜分为眼前房和眼后房,两房借瞳孔相通。
正常人体各部位X线详解
X线的物理特性
01
02
03
穿透性
X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 不同密度的组织在影像上 呈现不同的密度影。
荧光效应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 荧光。
感光效应
X线能使胶片感光,从而 形成影像。
X线成像原理
穿透与吸收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组织对X线 的吸收程度不同,形成对比度。
聚焦与放大
通过特定的透镜系统,将X线影像 聚焦并放大,以便更清晰地观察。
均匀。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袋 状结构,密度均匀,蠕
动波可见。
泌尿系统的X线表现
肾脏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密度均 匀,肾盂肾盏显影良好。
输尿管
X线表现为细长的管状结构,走行自然,密度均匀。
膀胱
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的囊状结构,充盈时呈圆形或 椭圆形,排空时呈锥形。
生殖系统的X线表现
男性生殖系统
颅内组织的X线表现
脑实质
由于脑实质富含水分,X线平片上呈现相对较低的密度,不易显示其细微结构。
脑脊液
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在X线平片上呈现黑色影像,有助于判断脑室大小 和形态。
颞骨的X线表现
颞骨骨质
颞骨骨质在X线平片上呈现致密的白色影像,可清晰显示骨皮质和骨松质的细微 结构。
颞骨气化
颞骨部分区域可发生气化,X线平片上呈现密度较低的影像,有助于判断颞骨气 化的程度和范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胸椎
胸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腰椎
腰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无骨质增生或破坏。
骶椎
骶椎X线表现为各椎体大小、 形态正常,椎间隙均匀一致,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若眼的折光能力异 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 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 膜上清晰成像,称为屈 光不正(非正视眼)。
常见的有远视、近 视和散光。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图4-8
①近视眼: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和晶状体 曲率半径过小,折光能力过强,近视眼的远点比正视眼的 近,远视力差,近视力正常。 矫正:配戴适宜凹透镜。
功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 分辨力 用 专司视觉
视力
强光 低(强光→兴奋) 强(分辨微细结构) 明视觉 + 色觉
强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弱光 高(弱光→兴奋) 弱(分辨粗大轮廓)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
5. 视敏度(视力)
图4-16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6.视野
指单眼固定不动 注视前方一点时,该 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图4-18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二)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和色觉
1.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 感蓝光色素三种。三种视锥色素的区别是视蛋白的分 子结构稍有不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长光 线的敏感程度。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目前认为与视杆细胞 类似。
视锥细胞的功能特点是分辨力强,并具有辨别颜 色的能力。
三原色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机制。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图4-2
(二)眼的调节 眼内折光系统的折射率和曲率半径
空气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折射率 1.000 曲率半径
1.336 1.336 1.437
7.8(前) 6.8(后)
10.0(前) -6.0(后)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
二、结膜
分部
睑结膜
球结膜 结膜上、下穹 (穹隆结膜)
结膜上穹 结膜囊
结膜下穹
三、泪器
泪腺 组 成
泪道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泪腺 上泪小管
泪囊
泪点
下泪小管 鼻泪管
四、眼球外肌
总腱环
上睑提肌 上斜肌 上直肌
内直肌
下直肌 下斜肌
外直肌
上直肌: 使瞳孔转向内上方 下直肌: 使瞳孔转向内上方
内直肌: 使瞳孔转向内 外直肌: 使瞳孔转向外
温度和渗透压等刺激。(颈静脉小球、颈静脉窦)
2、外感受器exteroceptor 分布在皮肤、鼻腔和口腔粘膜、视器和听器
等处,接受触、压、痛、温度、光和声等物理和化学刺激
3、本体感受器proproceptor 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和内耳
平衡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产生的刺激。
视器与位听器
Light from far away object
视远物时,瞳孔开大,睫状肌松弛,
睫状小带紧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 降低。
Visual fields
Left occipital lobe receives visual images from right side of an object through impulses from nasal 1/2 of the right eye and temporal 1/2 of the left eye
1、眼房和房水 (1) 眼房: 眼前房
眼后房
(2)房水
屈光
作 用
营养角膜、晶状体
维持眼压
(二) 眼球的内容物
房水循环: 睫状体产生 眼后房
感觉器官解剖与功能
感觉器官解剖与功能感觉器官是人体重要的感知工具,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对世界进行感触和认知。
本文将介绍人体常见的感觉器官的解剖结构以及其功能。
一、眼睛眼睛是视觉感知的器官,由眼球和附属结构组成。
眼球外部有眼睑、睫毛、泪腺等附属结构。
眼球主要由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构成。
当光线进入眼睛,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聚焦在视网膜上,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眼睛的功能主要包括接收和转换光线、产生视觉、调节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焦距调节等。
眼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也是人类感知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二、耳朵耳朵是听觉感知的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起到引导声音的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和三块骨头(听骨),它们起到声音的传导和放大作用。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它们起到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的任务。
耳朵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转化声音刺激,传递给大脑。
我们通过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判断声音的来源、强弱和频率等。
耳朵也是我们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鼻子鼻子是嗅觉感知的器官,也是呼吸道的一部分。
鼻子由鼻腔、鼻中隔和鼻窦等组成。
鼻腔内有许多纤毛和嗅觉细胞,它们能够感受到气体中的化学物质,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鼻子的主要功能是嗅觉和呼吸。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辨别不同的气味,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同时,鼻子也起到了呼吸和过滤空气的重要作用。
四、舌头舌头是味觉感知的器官,也是口腔的一部分。
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它们能够感知到食物中的不同味道。
舌头还参与咀嚼、吞咽和说话等活动。
舌头的主要功能是味觉。
通过味蕾,我们可以品尝到不同食物的味道,区分苦、甜、酸、咸等不同味觉感受。
五、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构成。
皮肤表面有许多感受器,能够感受到触摸、温度、压力和疼痛等刺激。
皮肤的主要功能是感知触觉、温度、压力和疼痛等感觉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的X线解剖
• 眶外缘和眶外壁:
颧骨的额突 额颧缝 眶外壁:
外半颧骨,内半蝶骨大翼。 无名线或眶斜线
眼的X线解剖
• 眶内缘和眶内壁: 眶内缘显影模糊 泪骨嵴影 筛骨纸样板 筛窦
眶内侧壁由前向后依次为上颌骨 额突、泪骨、筛骨眶板。
泪骨嵴代表筛窦前群小房侧壁,
筛骨纸样板代表筛窦后群小房侧壁。
眼的X线解剖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9
Qingdao University
眼的X线解剖
泪点 泪囊
泪小管 鼻泪管
眼的X线解剖
四、眼动脉 由颈内动脉的C3段发出
眼的X线解剖
作业 1绘视神经孔位片 2描述眶四壁的构成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耳的X线解剖
• 眶下缘和眶下壁:
眶下缘整齐,高于眶下壁影。 眶下管、眶下孔影。
眶下壁外半由颧骨构成, 内侧半由上颌骨构成。
眶正位像
眶上缘
眼的X线解剖
眶上切迹
泪腺窝
蝶骨小翼
眶上裂
眶上壁
眶正位像
眼的X线解剖
眶外侧壁
无名线
泪骨嵴
筛骨纸样板
眶下壁
眶下管 眶下孔
眶下缘
圆孔
眼的X线解剖
二、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眶腔为锥形,其底朝 向前外,尖向后内。视 神经孔位居眶尖部,必 须采用视神经孔投照位 方能显示。但须两侧视 神经孔分别摄片。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26
Qingdao University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眼的X线解剖
一、眶正位像 1眶四缘 2眶四壁
眼的X线解剖
眼的X线解剖
• 眶上缘和眶上壁: 眶上切迹, 泪腺窝, 蝶骨小翼, 蝶骨嵴。 眶上壁
(额骨眶板,蝶骨小翼)
眼的X线解剖
1 视神经孔测量:
视神经孔内上缘与外下缘之间的连线 为A径,与A径中点垂直相交的为B径。 A径平均4.9mm, B径平均5. 2mm。
2蝶骨小翼周围的结构:
蝶平面及蝶骨小翼上缘与眶上缘之 间为眶上壁,小翼外缘与眶外缘之 间为眶外壁,内下缘与眶下缘之间 为眶内壁。
3视神经孔侧别判定:
以眶外缘为标准:眶外缘位居左 侧,则是左视神经孔;眶外缘居右 侧,则是右视神经孔。
图9-2-6 内耳道后前位像 1.半规管 2.前庭 3.内耳道 4.岩锥尖 5.鸡冠 6.额窦 7.眶上裂 8.眶上缘 9.鼓室盖 10.无名线 11.外耳道 12. 颅后窝
耳的X线解剖
•内耳道与颈动脉管
内
颈
耳
动
道
脉
管
内 耳 道
耳的X线解剖
作业 1绘颞骨岩锥劳氏位像 2绘颞骨岩锥梅氏位像 3描述颅正像上 内耳道与颈动脉管的区别
影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剖学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孟庆兰
感觉器官的X线解剖
The Accessory Visual Apparatus
感觉器官
眼(视器)
耳(前庭蜗器) (位听器)
Human Anatomy
Dep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9
Qingdao University
The Internal Ear
眼的X线解剖
• 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1眶四缘:
2蝶骨小翼三角形影
3视神经孔。
4在眶内侧壁影中有蝶窦和 筛窦影重叠,其外侧部属 蝶窦,内侧部属筛窦。
5视神经孔可以为圆形、卵 园形,婴儿为梨形。孔内 有时有骨隔,上部通视神 经,下部通眼动脉。
眼的X线解剖
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视神经孔
蝶骨小翼
眶上缘
眶外缘
眶下缘
耳的X线解剖
颞骨岩锥梅氏位像
颞
颞
前
岩
乳
乳
颌 下
骨
下
岩
缘
上 嵴
突 气
突 窦
关
锥
房
节
骨 迷 路
内 耳 道
鼓 室
外 耳 道
岩
颈
尖
动
脉
管
耳的X线解剖
• 四、内耳道和颈动脉管 • 内耳道影居上,接近岩上嵴,
呈外低内高的横位,开口于岩 上嵴内段,外端与骨迷路相邻。 管壁整齐,管经均匀。 • 颈动脉管影居下,内端终于岩 尖,外端有时可见向下的转折 影,管壁不明显。
眼的X线解剖
视神经孔后前位像
右
左
眼的X线解剖
三、泪道造影: 1泪点:分别位于上下睑缘的内侧端。
2泪小管:宽0.5毫米,长7~10毫米
3泪囊:上端为盲端,下端接鼻泪管。 宽2~4毫米,长10~12毫米
4鼻泪管:宽2~3毫米,长18~30毫米。管 腔内有黏膜瓣。开口于下鼻道。
The Accessory Visual Apparatus
耳的X线解剖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的主要结构为鼓室, 内耳主要是迷路:耳蜗,前 庭,三条半规管。内耳道。
耳的X线解剖
一、颞骨岩锥劳氏位像 (颞骨岩锥双15°侧位):
病人俯卧,头的矢状面与 胶片平行,光线向足侧 和面侧各倾斜15°。中心 线投射点在对侧外耳孔后 上约5cm处,中心线经被 检测的外耳孔射入胶片。
图9-2-2 颞骨岩锥许氏位像 1.鼓室盖 2.内外耳道重叠影 3.下颌骨 关节突 4.颞骨岩尖 5.窦硬膜角 6.乙状 窦 7.气房 8.乳突
耳的X线解剖
三、颞骨岩锥梅氏位像 (颞骨岩锥双45°轴位) • 仰卧,头向被摄侧倾斜45° ,
光线向足侧倾斜45°。 • 颞骨岩锥长方形的影像显影于颞
下颌关节的后方。其前界为岩锥 的前下缘,后界为岩上嵴。岩锥 影较透明的上部为乳突气房。下 端缩窄并有不整的分叉,其中后 部为岩尖,前部为与颞骨岩锥相 连的蝶骨大翼的后缘。 鼓室影位于岩锥影内相当于颞下颌 关节的后方。鼓窦影位于乳突气 房内相当于鼓室的后上方。鼓室 的后方和下方为致密的骨迷路影。 在迷路影的后下方有较透明的横 位的内耳道影。岩尖部竖立管状 影为颈动脉管。
鱼头状影像:鱼口,鱼眼。 窦硬膜角,窦硬膜三角,
骨迷路,乳突,鼓窦(乳突 窦)
耳的X线解剖
颞骨岩锥劳氏位像
颞骨岩锥
颞下颌关节
岩尖
内外耳道重叠影
岩上缘
弓状隆起
窦硬膜三角
乳突气房
乙状窦前壁 骨迷路
窦硬膜角 鼓窦
耳的X线解剖
二、颞骨岩锥许氏位像 (颞骨岩锥25°侧位):
病人俯卧,头部被照侧 贴近X光片,头的矢状 面与胶片平行,光线向 足侧 倾斜25°。 • 许氏位像与劳氏位相似, 只是颞下颌关节与岩尖 重叠,岩尖有些缩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