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课后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注释、翻译、简答带答案
![《陈涉世家》注释、翻译、简答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320f5eaaea998fcd220e6f.png)
《陈涉世家》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说明:2020最新部编版教材又收录了《陈涉世家》,根据最新教材编辑的习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
②【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
之,去、往。
③【怅恨】惆怅,极端不满。
④【苟】如果。
⑤【若】你。
⑥【太息】长叹。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泛指小鸟,比喻庸人。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⑧【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
闾左,指代贫苦人民。
⑨【屯】停驻。
⑩【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次,编次。
当行,在征发之列。
⑪【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⑫【会】适逢,恰巧遇到。
⑬【度】推测,估计。
⑭【失期】误期。
⑮【亡】逃跑。
⑯【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⑰【等】同样。
⑱【死国】为国事而死。
⑲【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⑳【数】屡次。
㉑【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㉒【或】有人。
㉓【怜】哀怜,怜悯。
㉔【诚】如果。
㉕【唱】同“倡”,倡导、发起。
㉖【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㉗【乃行卜】就去占卜。
㉘【指意】意图。
指,同“旨”。
㉙【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㉚【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㉛【念鬼】考虑卜鬼的事。
念,考虑、思索。
㉜【威众】震慑众人,使他们畏惧服从。
㉝【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
丹,朱砂。
书,写。
王,称王。
㉞【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罾,渔网,这里用作动词,用网捕。
㉟【固以怪之矣】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以,同“已”。
㊱【间】私下。
㊲【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次,军队驻扎。
丛祠,建在丛林中的神庙。
㊳【篝火】用竹笼罩着火。
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
篝,笼。
㊴【狐鸣】模仿狐狸嗥叫的声音。
㊵【往往语】到处谈论。
㊶【指目】手指目视。
意思是大家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㊷【多为用者】多是被(他)所用的。
初中语文《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语文《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2b8c058fb770bf68a5555.png)
初中语文《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_学习方法网---------------------------------------《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基础知识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垄上()鸿鹄()適戍()辍耕()当行()忿恚()上使外将兵()数谏故()笞()宁有种乎()骑千余()2.请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解释:。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通解释:。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解释:。
4苟富贵,无相忘通解释:。
5卜者知其指意通解释:。
6固以怪之矣通解释:。
3.下列句子中黑体词不属词语活用的是()A、将军身被坚执锐。
B、皆刑其长吏。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天下苦秦久矣。
E、置人所罾鱼腹中。
F、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G、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下列选项中黑体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A、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5.下列选项中用法意义相同的是()A、若为佣耕;若听茶声然。
B、广故数言欲逃亡;扶苏以数谏故。
C、以激怒其众;扶苏以数谏故。
D项燕为楚将;为坛而盟。
E、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F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
8.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9.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10.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本着语言简明,清晰的原则,完成后面题目。
当记者、编辑,当然不是搞文学的,但是你(A)要报导,要知道的东西方面极广。
自然科学方面,最大的门类是六个字:数、理、化、天、地、生;社会科学一般地(B)是文、史、哲,其实(C)还有其他。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个方面,这么广泛(D),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E)都是人们日常要(F)接触的,不多学一些东西,怎么能行呢?(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只填画线处的序号)___________。
《陈涉世家》阅读附参考答案
![《陈涉世家》阅读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8353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b.png)
《陈涉世家》阅读附参考答案《陈涉世家》阅读附参考答案阅读《陈涉世家》,完成下面各题。
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对下面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苟富贵,无相忘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会:适逢。
C、爱士卒,楚人怜之怜:爱戴。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2、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怅恨久之B、二世杀之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3、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B、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参考答案:1、A2、C3、C4、B。
《陈涉世家》问题答案
![《陈涉世家》问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85de8172ded630b1cb666.png)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2、人物欣赏(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文学常识《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约前145-?)我国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2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2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2937c5a8102d276a22f76.png)
部编版22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分析局势—制造舆论(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佐广杀尉—慷慨演说—袒右结盟—攻城夺地—陈地称王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
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参考答案:1.陈胜的性格特点是有远大抱负,有洞察力和领导力,善于鼓动人心,能够得到众人的敬畏;吴广的性格特点是温厚,有勇有谋,能够得到众人的爱戴。
起义的成功发动与二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首先以“鱼腹藏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通过“篝火狐鸣”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民心,进一步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威望。
其次是发动起义,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支持,所以先使吴广“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他们策略的高明之处;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厉害,然后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斗争的信念,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唯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对敌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皆已失期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参考答案:1.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2.同样表示人的多数或列举未尽3.屡次数量词,几4.写字条,这里指写了字的绸子四、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a8b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9.png)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述了陈涉起义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陈涉起义发生在______时期。
2.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的征发。
3. 陈涉起义的地点是______。
4. 陈涉起义时,他自称______。
5. 陈涉起义后,建立了一个短暂的政权,名为______。
二、选择题1. 陈涉起义的口号是什么?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 烽火戏诸侯2. 陈涉起义的规模如何?A. 规模较小B. 规模较大C. 规模巨大D. 规模适中3. 陈涉起义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军事战略B. 政治制度C. 社会思想D. 文化艺术三、简答题1. 请简述陈涉起义的背景。
2. 陈涉起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3. 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四、论述题1. 论述《陈涉世家》在《史记》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陈涉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什么?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 材料中陈涉的“鸿鹄之志”指的是什么?2. 陈涉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何意义?六、翻译题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答案:一、填空题1. 秦朝末年2. 秦朝的徭役3. 大泽乡4. 张楚王5. 张楚二、选择题1. A2. B3. C三、简答题1. 陈涉起义的背景是秦朝末年,秦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困苦,对秦朝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陈涉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满和对平等的追求,表达了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5f052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d.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通假字:1、適戍渔阳通2、固以怪之通3、为天下唱通4、身被坚执锐通5、无相忘通6、知其指意通二、古今异义:1、今亡.亦死古:今:2、又间.令吴广古:今:3、卒中往往语古:今:4、会.天大雨古:今:5、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今:6、楚人怜.之古:今:7、比.至陈古:今:8、等.死,死国可乎古:今:9、今诚.以吾众古:今:10、或.以为死古:今:三、一字多义:1、之:辍耕之.垄上()鸿鹄之.志()怅恨久之.()二世杀之.()固以怪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楚人怜之.()2、以:以.数谏故()今诚以.吾众诈自称()祭以.尉首()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或以.为死()3、已:壮士不死即已.()皆已.失期()4、书: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5、故: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6、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将.尉醉()王侯将.相宁有()7、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乃.立为王()乃.行卜()乃.入据陈()8、令:借第令.毋斩()又间令.吴广()9、次:皆次.当行()吴广之次.所旁()10、应:宜多应.者()佣者笑而应.曰()11、数:数.有功()卒数.万人()扶苏以数.谏故()数.日()12、为:项燕为.楚将()为.坛而盟()为.屯长()为.天下唱()号为.张楚()若为.佣耕()士卒多为.用者()或以为.死()陈涉乃立为.王()吴广为.都尉()13、号:号.令召三老()号.为张楚()14、欲:广故数言欲.亡()从民欲.也()15、指: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16、道:道.不通()伐无道.()17、会: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18、上:辍耕之垄上.()上.使外将兵()19、与:尝与.人佣耕()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四、词性活用: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忿恚.尉()3、此教我先威.众耳()4、狐鸣呼曰()5、将军身被坚执锐()()6、上使外.将兵()7、皆指目陈胜()8、尉果笞.广()9、置人所罾.鱼腹中()10、夜篝火..()11、皆刑.其长吏()12、袒.右()13、固以怪.之()14、将兵徇蕲以东()15、失期,法.皆斩()五、重点字词解释:1、怅.恨久之()2、苟.富贵()3、陈涉太息()4、適戍渔阳()5、屯.大泽乡()6、皆次.当行()()7、度.已失期()8、吴广素.爱人()9、念.鬼()10、并.杀两尉()11、为坛而盟.()1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3、蕲下.()14、比.至陈()15、豪杰()16、社稷()17、尝.与人佣耕()18、戍死者固十六七()19、将军身被坚执锐...()()()20、若.为佣耕()六、翻译句子: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fe218cde009581b6bd9ebc8.png)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10分)。
①阳夏.()②嗟.()乎③闾.()左④谪.()戍⑤皆次当行.()⑥陈胜王.()⑦罾.()⑧篝.()火⑨笞.()广⑩被.()坚执锐2.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⑴今亡.亦死⑵辍耕之.龚上⑶若.为佣耕⑷发闾左谪.戍渔阳⑸念.鬼⑹夜篝.火⑺此教我先威.众耳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⑼比.至陈⑽刑.其长吏3.本文的作者是代著名的史学家、家(人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鲁迅称之为“”。
(5分)4.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
(8分)(1)之辍耕之.龚上怅恨久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楚人怜之.(2)死等死.死.国可乎(3)以以.激怒其众祭以.尉首扶苏以.数谏故(4)而夺而.杀尉而.戍死者固十六七5.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6分)(1)固以怪.之矣()(2)陈胜王.()(3)将军身披坚执锐.()(4)为天下唱.()(5)乃丹.书帛曰()(6)忿恚.尉()6.下列对陈胜的语言描写分别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性格?(4分)(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找出句中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2分)8.文章开头同时列出陈胜、吴广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文中写了二人合谋举事等内容,能否据此把本文看成是二人的合传,名为《陈涉吴广世家》?(2分)9、一词多义。
(10分)(1 A.会天大雨() B.与皆来会计事()(2 A.项燕为楚将()B上使外将兵()(3 A.皆次当行() B.之次所旁丛词中()(4 A.乃丹书帛() B.得鱼腹中书()(5 A.陈胜、吴广乃谋曰() B.当之者乃公子扶苏()(6 A.皆次当行,为屯长() B.为天下唱()(7 A.广故数言欲亡( ) B.扶苏以数谏故()(8 A.道不通() B.伐无道()(9 A.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 B.陈守令皆不在()(10) A.以数谏放() B.卒数万人()10、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陈涉世家的课后练习题
![陈涉世家的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498a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3.png)
陈涉世家的课后练习题陈涉世家的课后练习题(一) 问题探究1. 比较加点词语的不同用法。
(1),之辍耕之龚上 ( )怅恨久之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楚人怜之 ( )(2),死等死 ( )死国可乎 ( )(3),以以激怒其众 ( )祭以尉首 ( )扶苏以数谏故 ( )(4),而夺而杀尉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二) 语段探究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B. 宜多应者宜乎众矣C. 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D. 或以为亡国恒亡2. 解释加点词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为天下唱唱:今或闻无罪或:会天大雨会:3. 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课外拓展](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思考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
《陈涉世家》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陈涉世家》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2f1274f90f76c660371a84.png)
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
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 结果在士卒中很快
得到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 但作
为一种策略, 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策略的高明之处。
2020/4/15
3
三、(1)次:编次,动词/ 旅行或行军; (2)等:同样/ 你们诸位; (3)数:屡次,多次/ 几,数次; (4)书:写/ 字条。
2020/4/15Fra bibliotek4四、陈胜是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但却敢于反抗强秦的 暴政,领导人们揭竿而起,陈胜的历史积极意义,就 是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为争取百姓的生存 空间而进行反抗。这样的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 励千古,奋勇前进。所以司马光高度赞扬陈胜。
2020/4/15
5
2020/4/15
2
二、(2)由于秦王朝的苛政,人民群众蓄积了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
抗情绪。陈胜、吴广充分利用了这种情绪,在这种形势下发动起
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
内部的矛盾,制定了深得人心的策略,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
群众, 发动起义。陈胜还为起义做了舆论准备, 他们运用问卜、念
一、 鱼腹藏书 召令徒属
篝火狐鸣 为坛而盟
并杀两尉 自立为王
2020/4/15
1
二、 (1)陈胜有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他 出身雇农,但胸怀大志,有政治远见,他想要人民从“苦 秦”中解放出来;他聪明果断,具有组织群众、制定策略、 指挥战争的卓越才干,能审时度势,在面临必死处境时, 他和吴广当机立断,密谋起义,决心率众闯出一条生路来。 吴广虽然刻画简略,但从他与谋起义、诱杀将尉等事迹中, 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机智和反抗精神,是以两人联手使起义 得以成功。
九年级语文下册《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1826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2.png)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所写事件的发展过程。
少有大志➝谪戍渔阳➝因雨失期➝ ……参考答案:少有大志—谪戍渔阳—因雨失期—共谋大计—行卜威众—置书鱼腹—并杀两尉—召令徒属—起义收兵—自号张楚二、读史要细,只有关注历史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精彩细节,才能品出历史的“滋味”。
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也可以再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有怎样的关系?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策略有什么高明之处?参考答案:1.起义的成功发动与陈胜、吴广的性格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
尤其是陈胜,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等,生动再现了这位农民起义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陈胜虽然地位低下,却少有大志,有着非凡的抱负,在遭受压迫时,是“怅恨久之”,而不是逆来顺受;在旁人不理解时,能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
陈胜擅长谋划,对天下形势有着惊人的洞察力,想到“诈称扶苏、项燕”以号召人心。
陈胜考虑问题很周全,充分借助各种力量为我所用,做好舆论、军心、人员等方方面面的准备。
置书鱼腹、狐鸣而呼,借舆论造势,体现出他的周全;并杀两尉,为起义扫除直接的障碍,体现出他的果敢;号令徒属,袒右称大楚,见出他对人心的洞察力和智慧。
起义顺利进行,他“号令召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足见他擅长团结一切力量,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
文章中对吴广着墨不多,但亦能看出吴广的果断和勇敢。
处于“失期当斩”的困境中时,他与陈胜是共谋大计,说明他也是有大志之人,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对于陈胜的分析和谋划,吴广是坚定的支持者,也是卓越的执行者。
他非常聪慧,“行卜”而喜“威众”之意,置书鱼腹、狐鸣而呼,用实际行动为陈胜做好一切舆论准备。
文中也有对吴广的直接评述,“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显示出他一贯的宽厚和威望。
他又是机敏而富于谋略的,在将尉面前“故数言欲亡”,故意诱导将尉处罚他,激起众人的愤怒,收揽军心,而后果断地“夺而杀尉”。
〖2021年整理〗《陈涉世家》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2021年整理〗《陈涉世家》课后习题解答提示](https://img.taocdn.com/s3/m/45538ac4b4daa58da1114a59.png)
《陈涉世家》课后习题解答提示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会:适逢,恰巧遇到。
2、怜:爱。
3、间:私下,暗中。
4、往往:到处。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今逃跑(被抓回来了)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这样行吗?
2、现在如果把我们这支队伍假装自成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相应的人。
3、(押送的)将尉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激起将尉的愤怒,让他侮辱自己,借以激怒士兵群众。
4、将军您亲自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人道的秦王朝,诛灭暴秦,重新建立楚国的社稷,论功劳应当做王。
三、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呢?
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
他们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有: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四、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试从课文中找出陈胜的话语,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性格特点。
示例:“嗟乎!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哉!”说明他具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
又如:陈胜跟吴广商量,决定“举大计”的方针时,“死国可乎?”表现了他较高的思想境界。
另外,陈胜对当时的形式的分析及所提策略口号,表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乎常人的才略胆识。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题目及参考答案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题目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fcff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3.png)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题目及参考答案
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分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解释以下语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等死,死国可乎
(3)扶苏认数谏故。
(4)楚人怜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陈胜、吴广准备采用怎样的策略发动群众起义?(用选段原句答复)
4.请你从陈胜对形势的分析中,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出当时形势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适逢恰巧遇到(2)同样(3)缘故(4)爱怜
2.(1)陈胜、吴广都(被)骗入谪戌的队伍。
(2)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4.答案例如:①秦王朝与百姓的阶级矛盾十分锋利;(或:百姓对秦王朝的愤怒经积蓄、很久了)②秦王朝内部由于争夺王位而矛盾十分锋利;(或:秦王朝由于王位继承权而引发了锋利的矛盾)③秦王朝与六国的矛盾十分锋利;(或:楚地百姓拥戴项燕,不愿承受秦王朝的统治)。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b6d4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d.png)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陈涉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与《陈涉世家》相关的练习题,并附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第一题:《陈涉世家》的作者是谁?答案:《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史记》的主要撰写者之一。
第二题:《陈涉世家》的主题是什么?答案:《陈涉世家》主要讲述了陈胜、吴广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及他们在起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
作品通过描绘这些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对抗暴政、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弘扬了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价值观。
第三题:《陈涉世家》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答案:《陈涉世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陈胜、吴广、项梁等。
陈胜和吴广是起义的领导者,他们勇敢无畏,智勇双全,领导农民起义成功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而项梁是陈胜、吴广的同盟者,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最终实现了反秦复汉的伟大目标。
第四题:《陈涉世家》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答案:《陈涉世家》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塑造了陈胜、吴广等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勇敢、聪明和坚定的信念。
此外,作品还通过描写景物、描绘场景等手法,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第五题:《陈涉世家》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答案:《陈涉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作品通过描绘陈胜、吴广等人的英勇事迹,激发了人们反抗暴政、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回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陈涉世家》这部伟大的作品。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人类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正义的永恒诠释。
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
![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9c211f83c4bb4cf7ecd15a.png)
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陈涉世家》习题精选(含答案)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垄上( ) 鸿鹄( ) 适戍( ) 辍耕( )当行( ) 忿恚( )上使外将兵( ) 数谏故( ) 笞( )宁有种乎( ) 骑千余( )
2.请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适戍渔阳通解释:。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通解释:。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解释:。
4苟富贵,无相忘通解释:。
5卜者知其指意通解释:。
6固以怪之矣通解释:。
3.下列句子中黑体词不属词语活用的是( )
A、将军身被坚执锐。
B、皆刑其长吏。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天下苦秦久矣。
E、置人所罾鱼腹中。
F、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G、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下列选项中黑体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涉世家》课后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熟读课文,注意本文叙事的脉络,回答下列问题。
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认识陈胜的才略、胆识以及他在反秦斗争中的作用。
1、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
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2、舆论准备包括:
⑴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
⑵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
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
这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陈胜一同起事。
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使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
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二、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辨析词义。
1、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义的不同。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试辨析下面三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⑴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古今词义的差异,使学生养成确切辨析词义的习惯。
1、⑴ “亡”,人藏在隐蔽处,即逃亡之义。
今义:死亡。
⑵ “间”,本作“”,表示月光由门缝射入,这里是“窃伺间隙,不欲令众知之”之义,可以解做“暗地里”。
“之”,去、往。
今义:间,中间,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⑶ “往往”,处处。
今义:经常。
2、⑴ A、编次B、临时驻扎
⑵ A、屡次、多次。
B、几
⑶ A、写。
B、字条。
三、读懂下面一段文字,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这是《陈涉世家》的结尾部分。
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盖他的错误和局限性。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尽
可能多地阅读一些文言文段落,逐渐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同时,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全面理解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