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那些

合集下载

中国一年有多少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

中国一年有多少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

中国一年有多少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现在孩子的生活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洋文化正渗透着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外国的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相反,本该是自家的文化瑰宝--传统的中国节日却被孩子们乃至大人们冷落了。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一年共有11个,分别是:春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乞巧(七夕)、中秋、重阳、腊日(腊八节)、小年、除夕【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

”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

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

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

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

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其中一些节日:
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新年,通常在1月或2月份庆祝。

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赏花灯等。

2. 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或四日,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

人们会扫墓、祭祀、烧纸钱等。

3.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等。

4.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庆祝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

5.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是敬老和祭祀的节日。

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等。

6. 冬至节: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是冬季的最长日。

人们会吃汤圆、喝酒、煮饺子等。

这些传统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每月纪念日和节日汇总

每月纪念日和节日汇总

每月纪念日和节日汇总1月1月1日:元旦节元旦节是每年的第一天,用于庆祝新年的到来。

在这一天,人们会放假休息,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庆祝,观看烟花表演以及举办各种庆祝活动。

1月25日:中国农历新年(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享用传统的年夜饭,并欢度15天的春节假期。

在这期间,人们会赠送红包、观看舞龙舞狮的表演以及放鞭炮来驱逐邪灵。

2月2月14日:情人节情人节是世界各地的人们用来表达爱意和情感的特别日子。

人们通常会互赠礼物、送花和写情书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这一天也是情侣们约会庆祝的日子。

3月3月8日:国际妇女节国际妇女节是为了庆祝女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表彰妇女的贡献,并呼吁平等权利和机会。

4月4月1日:愚人节愚人节是一个幽默和玩笑的节日,人们经常开玩笑并制造一些假象来愚弄别人。

有时,媒体和公司也会为了逗乐大家发布虚假消息。

5月5月1日:国际劳动节国际劳动节是用来纪念工人和劳动阶级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举行庆祝活动,呼吁改善工人权益和劳动条件。

6月6月1日:国际儿童节国际儿童节是为了关注儿童权益而设立的节日。

这一天,人们通常会为孩子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

7月7月1日:加拿大国庆日加拿大国庆日是加拿大的全国性庆祝日,用于纪念该国的成立。

人们会举行大型庆祝活动、烟花表演和音乐会来庆祝这一特殊日子。

8月8月15日:印度独立日印度独立日是为了庆祝印度于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设立的节日。

人们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包括升旗仪式、游行和文化表演。

9月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预防自杀日是为了呼吁人们关注并预防自杀行为而设立的节日。

人们会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高自杀预防意识,并向那些受到困扰和痛苦的人们提供支持。

10月10月31日: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传统的节日,人们通常会扮成各种吓人的角色,如鬼魂、巫师和僵尸,并在晚上进行“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活动。

中国有趣的风俗和传统

中国有趣的风俗和传统

中国有趣的风俗和传统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因此有许多有趣的风俗和传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中国有趣的风俗和传统。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其中最有趣的是舞龙舞狮表演。

舞龙舞狮是一种传统的舞蹈表演,人们穿着龙和狮子的服装,在街上踏着节奏舞动。

这些表演寓意着吉祥和幸运。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国家法定假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庆祝端午节。

最有趣的传统活动之一是赛龙舟。

龙舟是一种长条形的木船,由多名划手划动,船头有雕刻的龙头。

在赛龙舟比赛中,人们会划龙舟竞赛,同时有人敲打鼓声和吹奏吹箫声以鼓舞士气。

这是一项激动人心且有趣的活动。

三、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过月亮。

最有趣的活动是吃月饼。

月饼是一种圆形的糕点,内有各种馅料如莲蓉、豆沙、蛋黄等。

人们会在中秋节这天品尝月饼,并与家人一起赏月。

此外,还有一项有趣的传统活动是猜灯谜。

人们会在灯笼上贴上谜语,其他人需要猜出谜底。

这是一项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四、踩高跷踩高跷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活动。

高跷是一种特殊的木屐,人们会在上面踩着行走。

踩高跷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

人们会在特定的场地上进行比赛,看谁能够保持平衡和灵活性。

这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五、喝茶在中国,喝茶是一项重要的传统风俗。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有趣的茶道仪式。

例如,煮茶是一种传统的茶道表演,人们会用特殊的器具和技巧煮茶。

此外,品茶也是一项有趣的活动。

人们会品尝不同种类的茶叶,欣赏茶的香气和口感,并交流茶叶的知识和心得。

六、打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也是一种养生保健的运动。

太极拳以柔和的动作和缓慢的节奏著称,人们会在公园或广场上集体练习太极拳。

这是一项有趣且充满活力的活动,人们可以放松身心,同时锻炼身体。

10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10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10个传统节日有哪些?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知道多少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吗?下面小编带来10个传统节日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一、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便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也是过去姑娘小伙最喜欢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节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功不言禄,与母隐迹绵山。

晋文公求之不出,抱树而死。

后来晋文公为悼他,禁止国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

寒食节最初确定在寒冷的冬季,后来“随时之宜,唯变所适”,逐渐演变确定在了清明节令期间。

鉴于寒食节活动内容长期在清明节日期间进行,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渐渐被“清明”所替代。

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12篇)

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12篇)

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12篇)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精选篇1)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历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有吃粽子,插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的习俗。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看包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嘉信茂广场举办了一个包粽子比赛的活动,我妈妈帮李奶奶报了名。

我们组成了一个助威团,成员有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

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比赛现场。

好家伙,参加比赛的奶奶可真多呀,一个个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主持人宣读完比赛规则:五个人一组,六分钟的时间,看谁包得多,又不洒米,还要外型美观。

包粽子比赛正式开始了,不一会儿时间有的奶奶包了十一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个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头型的粽子,比赛非常激烈。

终于轮到李奶奶上场了,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赛。

开始比赛了,只见李奶奶拿了两片粽叶卷成了一个喇叭形状后,左手拿着卷好的粽叶,右手放了两勺米,然后一包小粽子就出来了。

李奶奶又赶紧把绳子的一头用牙咬住,另一头围着粽子绕了两圈,一用力,绳子断了。

李奶奶开始有点手忙脚乱了。

我们就给李奶奶加油鼓劲,她很快调整了过来。

比赛结束了,李奶奶本来包了八个粽子的,可是一个还没扎绳子,另一个一提起来就把米洒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个粽子。

最后评奖的时候李奶奶得了一个参与奖。

这个端午节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

我喜欢过端午节。

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精选篇2)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

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它历史悠久,古称:元辰、元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

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节日,年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备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春节的习俗更多了,准备年货不能少,在这天人们会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

人们贴春联、挂年画、迎财神。

这天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磕头拜年,得长辈祝福,在一起闲谈,孩子们也会得到一份期待已久的压岁钱,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看春节联欢会,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共度愉快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节日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当中的节日相信每个人都很了解吧。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的节日,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1、春节。

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2、元旦。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

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3、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4、寒食节。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出现的节日。

5、清明节。

农历四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是我国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五月五,人们都会以吃粽子或赛龙舟等活动纪念屈原。

7、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也叫“乞巧”。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8、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不仅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关,据说还与元末农民起义有关系,所以可以广为流传。

9、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重阳节为团圆的节日。

10、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1、春节: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一起守岁,叙旧
话新,互相祝贺鼓励。

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4、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

5、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
砌宝塔等活动。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
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图文版)_传统礼仪

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图文版)_传统礼仪

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图文版)_传统礼仪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

民谚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一个举止优雅,待人礼貌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丧失了基本的礼仪常识。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希望通过中国礼仪文化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

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被视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通常在一月或二月间。

这一天是全家团聚、团圆饭、走亲访友、给亲朋好友送祝福的时刻。

春节放鞭炮、吃年糕、拜年、舞龙舞狮、穿新衣成为了春节的标志。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春节之后的十五天,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一般都会举行灯笼展览会、猜灯谜的活动。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扫墓的日子,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清明节是中国最早的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在这天,人们会扫墓祭祖,也会踏青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这一天也是中国人最红的粽子节。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也是人们团聚和赏月的好日子。

吃月饼、
赏月、赋诗成为了中秋节的标志。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通过这些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有八个

中国传统节日有八个

中国传统节日有八个,下面按照公历日期排列(说明:因传统节日习惯上按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差异)。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4. 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自2008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历》、《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2]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小学生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小学生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小学生大全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流传至今,记录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熟记并传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小学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春节【时间】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正、正旦等【习俗】贴年红、拜年、祭祀、舞狮拜年:拜年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诸神、祖先拜年;二是向长辈、亲友拜年。

拜年的次序是: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再拜高堂尊长。

其他重要习俗: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等。

【节日文化代表性诗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新年有感》钱来苏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新年作》唐·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清明节【时间】夏历春分后十五日,现国家固定为阳历4月5日【别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等【起源】清明节得名源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

【著名诗句】《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日》唐·李建勋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元旦: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

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2.春节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

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

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

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

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

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

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

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

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

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

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

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

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四月五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
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

“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

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

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

”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到了晚上,月圆桂
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

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

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

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

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

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