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简答剖析

合集下载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集【名词解释】(1)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导致该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增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PSP.是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兴奋,可以发生总和。

EPSP产生的离子机制(突触后膜- Na+,K+内流- 去极化)(2)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改变,导致该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电位变化称为IPSP。

IPSP 产生的离子机制(突触后膜- Cl- 内流- 超极化)(3)Decerebrate Rigidity去大脑强直(decerebrate rigidity),又称去脑强直,是因病变损害,使大脑与中脑和桥脑间的联系中断,影响了上部脑干的功能所致。

常见于重症脑出血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脑干损伤等。

其主要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上臂内收并旋内,前臂伸直并过分旋前,髋内收、内转,膝伸直,颈后仰呈角弓反张。

患者常呈深昏迷状态,伴有呼吸不规律及全身肌肉抽搐。

治疗宜查找引起去大脑强直的原发疾病,针对病因给予治疗。

(4)Decorticate rigidity去皮质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伸直,足屈曲。

多因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存。

患者睁眼闭眼均无意识,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无自发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去皮质强直姿势,常有病理征。

因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故保持觉醒-睡眠周期,可无意识的咀嚼和吞咽。

常见于缺氧性脑病、脑炎、中毒和严重颅脑外伤等导致的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也称去皮质综合征。

(5)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rm(ARAS)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脑干腹侧中心部分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相混杂的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一、名词解释1、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2、特殊群体:是指谋求职业有困难或需要特殊就业服务的人群,包括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及其他需要特殊对待的群体。

3、工资:是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4、行政处分也称纪律处分:是指对劳动行政部门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情节轻微,不够追究刑事责任而给予的一种行政制裁。

5、劳动争议的和解: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就争议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的处理方式。

6、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并且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

7、下岗职工:是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任何工作,在社会上没有再就业,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8、津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工作的职工所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进行合理补偿的附加劳动报酬和物质鼓励,是劳动报酬的一种补充形式。

9、工作时间:是指依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之内和一周之内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

10、疾病保险: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者休息时间的种类。

答:关于我国休息时间的种类,是依据生产经营特点、民族传统习惯、劳动者的基本活动的需要等因素,由立法加以规定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作日内的间歇休息时间。

这是劳动者用膳和工间休息,恢复体力和脑力的时间。

(2)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为了确保劳动者休息权的全面实现,每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6小时。

(3)公休假日,是指劳动者工作满一个工作周以后的休息时间。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解呼吸系统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就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得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就是指医院外罹患得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得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得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得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得现象,称为Koch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得精神障碍、神经系统得综合征。

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得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6、LTOT:即长期家庭氧疗。

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目得就是使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大于或等于60mmHg与或SaO2升至90%以上。

7、肺心病:就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与功能改变得疾病。

分为急性与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就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得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就是可以预防与治疗得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就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得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她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就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得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与(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与)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得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与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得过强或过早得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其气道炎症就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得基础。

系解 名解+简答题及论述题 重点

系解 名解+简答题及论述题 重点

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重点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名词解释1、胸骨角:胸骨柄上缘有颈静脉切迹,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连第二肋软骨。

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2、翼点: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的会合处最为薄弱,此处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椎间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简答题1、简述颅中窝的结构。

答:颅中窝由蝶骨体和大翼、颞骨岩部等构成。

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

其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有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等。

2、鼻旁窦包括哪些?其位置、开口如何?答:鼻腔周围有四对鼻旁窦,为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分别位于相应的骨内。

其中额窦、上颌窦和前筛窦、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3、颅内底面有哪些沟、管、裂、孔?各通行什么结构?答:(1)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2)破裂孔——颈内动脉;(3)圆孔——上颌神经;(4)卵圆孔——下颌神经;(5)棘孔——脑膜中动脉;第二章关节学名词解释1、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骨盆被骶骨的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所围成的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额下方的小骨盆。

2、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接而成,构成人体中轴。

简答题1、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关节腔内、外主要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答: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关节腔内有前交叉韧带连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限制胫骨向前移位。

后交叉韧带连于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限制胫骨向后移位。

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还有内、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半月板起缓冲压力、吸收震荡、起弹性垫的作用。

髌骨下缘滑膜向关节腔突入形成翼状襞,起充填关节腔的空隙作用。

髌骨上缘滑膜向上突入至股四头肌与股骨下端之间形成髌上囊,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有髌下深囊,滑膜囊起减少两接触面摩擦作用。

刑法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题

刑法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题

刑法期末复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题名词解释继续犯是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连续犯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有些时候符合上述条件但不按连续犯来处理而是采用数罪并罚,如故意伤害。

牵连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状态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一个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

危险犯以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

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减刑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有关的监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过表现或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

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P32教育的个体/本体/固有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

2、P33隐性教育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如不公正的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对有些家长而言,学校起了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3、P59教育目的: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4、P5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在教育目的总原则下为培养教育对象规定的具体标准。

5、P61价值性教育目的: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6、P9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P114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8、P125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型教师的过程。

9、P14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10、P155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11、P163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充实版)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充实版)

一、名词解释1、意思自治原则:也称私法自治,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在法定范围内广泛的行为自由,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2、诚实信用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不仅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3、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4、民事法律事实:符合民法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5、法律行为: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6、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7、绝对权:义务人不确定,权利人无须通过其实施积极协助行为即可实现的权利。

8、相对权:义务人为特定人,权利人必须通过其积极行为才能实现的权利。

9、支配权: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10、请求权: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11、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12、形成权: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13、期待权: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实现,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权利。

14、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收现实和紧急的损害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致他人和本人损害的行为。

15、孳息: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的收益。

16、民事权利能力: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17、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18、合伙: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为实现共同目的,按照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依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承担责任的组织。

19、特殊普通合伙:指以利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为目的,合伙人依法承担有限责任或无限责任的企业。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

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

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

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

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 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

13.链接文件逻辑文件中的不同记录可以存储在离散的磁盘块中。

每个盘块中都设置了一个指向下一个盘块的链接指针,用这些指针可将一个文件中的所有盘块拉成一条链,而在文件控制块中的“文件地址指针”便指向存放该文件的第一个盘块的编号。

14.快表采用联想存储器加快查表速度 ,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加入一个高速,小容量、具有并行查询能力的联想存储器,构成快表,存放正运行的作业的当前页号和块号。

16.文件目录为了项用户提供对文件的存取控制及保护功能,而按一定规则对系统中的文件名,(亦可包含文件属性)进行组织所形成的表,称为目录表或文件目录。

解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解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也是一种生物年龄。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向前凸,称胸骨角。

两侧肋切迹与第2肋相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体表标志。

3、气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及内皮这四层结构,称气血屏障。

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脏,如此循环不止,称血液循环。

5、上消化道: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段消化管道称上消化道。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集中成束被结缔组织膜包裹,称为神经。

7、本体感觉:感受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身体位置的改变及运动速度的变化的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8、腱梭:是一种肌肉张力感受器,能感受静力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9、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10、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矢状面。

11、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为额状面。

12、肌肉生理横断面: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横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生理横断面。

13、肺的导气部:肺内支气管反复分支为终末细支气管等。

分支到终末细支气管为止,只输送气体而无气体交换作用,故称为肺的导气部。

14、对掌运动:拇指绕第一腕掌关节的运动轴可相对于手掌心运动,称为对掌运动15、联合关节:是指在结构上独立,但在运动时必须同时进行运动的两个或多个关节。

简答题:2、简述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

答案要点: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

关节面大,关节窝浅,相连骨的关节面大小相差大,关节囊薄而松弛,故灵活性大。

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和水平屈伸运动。

3、简述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答案要点:(1)关节的基本结构: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复关节。

名词解释、简答剖析

名词解释、简答剖析

名词解释1.比较分析法2.差异分析3.流动比率4.市净率5.财务分析报告:1。

又称对比分析法或水平分析法,是指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指标间差异或趋势的一种方法.2。

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做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分析方法.3.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4。

是指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反映股票的市价是公司净资产的倍数,用于衡量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

5。

以财务报告为依据,结合企业其他会计核算资料、计划指标以及统计资料,利用特定的财务指标,通过计算和比较,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找出差异、提出建议以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书面报告.简答题6.从质量上分析营业收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通过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财务信息?简答题6. ⑴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⑵收入与利得是否正确划分;⑶营业收入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是否配比;⑷营业收入是否存在关联交易;⑸营业收入与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7。

⑴可以帮助了解企业集团所“拥有”的资源规模和结构,可以体现集团公司的实力;⑵可以通过相对利用效率比率来揭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⑶可以通过比较母公司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主要项目之间的差异,来评价母公司的基本获利能力和费用发生的效率;⑷可以分析以母公司为控制主体的整体集团与集团外的现金流转状况和资本运作情况;⑸合并报表有助于分析集团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

名词解释8.财务分析9.环比分析10.趋势分析11.应收账款周转率12.综合分析报告8. 是以企业财务报告、会计核算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定量与定性描述,为财务决策、监控和考评服务的管理方法。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分析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分析

第一章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错题解析:1.夏代称其中央最高司法官为大理2.商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构为司寇3.夏商两代审判制度的特点:A重要案件多通过三审B慎重对待疑案C审判与宗教意识相连,假供天意,神判,进行审判。

4.奴隶制刑罚,夏代刑罚,商朝刑罚5.《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官刑》《商刑》6.文献中记录的最先军法是《尚书﹒甘誓》7.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大体特点是:率民以事神8.说明以刑法为主的中国古代法制在商朝已经略具规模:刑名从商名词解释:1.氏族习惯:氏族习惯是法的胚胎形式,法的起源实际上是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质变进程。

它是指氏族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一路规范,它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是协调社会纠纷,约束人们一路劳动和平均分派的一路准则。

2.习惯法:习惯法是奴隶制国家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

夏代已经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和表现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习惯法。

3.夏礼:夏礼是表现国家意志的行为规范。

它源于氏族社会的“礼”,在夏代奴隶制国家里被改造给予了阶级属性和法律效劳,从而变成奴隶制国家法律统治的有效武器。

4.“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载于《尚书﹒大禹谟》,是夏代奴隶制社会出于标榜“慎刑”的考虑而实行的刑事惩罚的原则之一,意思是宁可不按常法审案,也不能错杀无辜。

5.五刑:它是奴隶制社会时期五种刑罚的总称即墨、劓、剕、宫、大辟。

6.誓:誓是夏代法律形式的一种。

它是夏代君主在战争期间发布的紧急军事命令,是调整战时军队内部关系的法律,对全部从征人员都有约束力。

7.圜土:是夏商两代初期牢狱的名称,或称之为夏台。

商朝专门关押要犯的狱称之为囹。

8.“王权神授”:商朝的立思想之一。

商朝统治者把奴隶主贵族对人世间的法律统治,神话为“秉承天意”,以使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合法化、神权化、并给予商王这一奴隶制阶级总代表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地位。

9.“天讨”、“天罚”、“神判”:是商朝立法思想之一。

这种理论是由“君权神授”的理论发展而来。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分析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分析

第一章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错题解析:1.夏代称其中央最高司法官为大理2.商代的中央最高审判机构为司寇3.夏商两代审判制度的特点:A重要案件多经过三审B慎重对待疑案C审判与宗教意识相连,假供天意,神判,进行审判。

4.奴隶制刑罚,夏代刑罚,商代刑罚5.《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官刑》《商刑》6.文献中记录的最早军法是《尚书﹒甘誓》7.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率民以事神8.说明以刑法为主的中国古代法制在商朝已经略具规模:刑名从商名词解释:1.氏族习惯:氏族习惯是法的胚胎形式,法的起源实际上是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质变过程。

它是指氏族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共同规范,它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是协调社会纠纷,约束人们共同劳动以及平均分配的共同准则。

2.习惯法:习惯法是奴隶制国家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

夏代已经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和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习惯法。

3.夏礼:夏礼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行为规范。

它源于氏族社会的“礼”,在夏代奴隶制国家里被改造赋予了阶级属性和法律效力,从而变为奴隶制国家法律统治的有效武器。

4.“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载于《尚书﹒大禹谟》,是夏代奴隶制社会出于标榜“慎刑”的考虑而实行的刑事处罚的原则之一,意思是宁可不按常法审案,也不能错杀无辜。

5.五刑:它是奴隶制社会时期五种刑罚的总称即墨、劓、剕、宫、大辟。

6.誓:誓是夏代法律形式的一种。

它是夏代君主在战争期间发布的紧急军事命令,是调整战时军队内部关系的法律,对全体从征人员都有约束力。

7.圜土:是夏商两代早期监狱的名称,或称之为夏台。

商代专门关押要犯的狱称之为囹。

8.“王权神授”:商代的立思想之一。

商代统治者把奴隶主贵族对人世间的法律统治,神话为“秉承天意”,以使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合法化、神权化、并赋予商王这一奴隶制阶级总代表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地位。

9.“天讨”、“天罚”、“神判”:是商代立法思想之一。

这种理论是由“君权神授”的理论发展而来。

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1、经济效果的根源:人类愿望的无线性和满足愿望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矛盾所发生。

2、稀缺性:不时之物品或资源相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关于人类愿望的有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缺乏的。

3、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需付出代价方可失掉的物品,即必需借助消费资源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数量有限,由于用于消费它的资源是有限的。

4、经济学:①经济学是研讨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运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消费各种物品,并在如今或未来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迷信。

②经济学是研讨如何应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制地满足人们需求的迷信,是研讨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停止合理配置的迷信。

5、经济资源:即消费要素〔消费满足人类愿望的物品的物质手腕和劳务〕,分为〔1〕自然资源〔土地、矿藏〕、〔2〕人力资源〔脑力、体力〕,〔3〕天然资源〔工具、厂房〕,称为经典三要素:土地、休息力、资本。

后来马歇尔添加〝企业家才干〞,合称四要素。

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实际:〔1〕生理需求:吃穿住用〔2〕平安需求:未来生活有保证〔3〕社会需求:感情、爱、归属感〔4〕尊重需求:冤家、社会的尊重〔5〕自我完成需求:完本钱人的理想。

7、经济运转的三个基本效果〔市场经济能处置〕:〔1〕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价钱是决议消费什么的关键要素〕〔2〕如何消费〔3〕为谁消费〔分配效果,公允与效率效果〕8、经济学调查物质资料的消费与消费效果的三个基本特征:〔1〕愿望虽无量,但有轻重缓急之分。

〔2〕有限的资源普通至少有两种或以上的用途。

〔3〕满足某些愿望需求付出代价。

由于要付出代价,必需依据轻重缓急的水平以及所付代价的大小,权衡比拟,做出决策。

9、时机本钱: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将某一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坚持的将该资源用于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

〝时机本钱〞是为了失掉某种东西而必需坚持的东西。

10、消费能够性边界: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事先最好的技术所能消费的各种产品的最大能够产量的组合。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1、胸骨角: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角,侧方连结第二肋。

2、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3、上消化道: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4、咽淋巴环:围绕鼻腔、口腔和咽腔连通处的周围,存在有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环,具有防御功能。

5、齿状线:将连接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行线称为齿状线(或称肛皮线)。

6、肝门:肝脏面有H形三条沟,其中横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为肝门。

7、胆囊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其上方的肝下面之间共同围成一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

三角内有胆囊动脉通过。

8、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延续,在左、右两肺周围分别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

胸膜腔内成负压,只有少许浆液。

9、支气管肺段:左右主支气管在肺门附近按肺叶分出肺叶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入肺叶后再分为肺段支气管,并在肺内成树枝状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

肺段支气管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10、肺门:肺的内侧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

11、喉口:喉的入口称为喉口。

朝向后上方,由会厌软骨上缘、勺状会厌襞和勺间切迹等围成。

12、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结绨组织的总称。

13、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部位,称为肾门。

14、肾窦:肾门向肾内续一个较大的腔隙,称为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属支、肾小盏、肾大盏。

15、膀胱三角: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此处由于无粘膜下组织,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古无论在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无粘膜皱襞,是膀胱结核、肿瘤好发部位。

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2.关键期: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3.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也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4.认知方式:又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5.学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6.认知结构: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7.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

8.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描述世界,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9.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10.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的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1.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1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序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汤刑。

答:汤刑是商代刑事法律内容的名称,是商代,国家在调整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法律规范:内容上主要是刑罚以及适用原则的汇集。

根据《左转》“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但实际上后世商王也有对其有所损益,根据《竹书纪年》“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故而一般认为,“汤刑”应是代为概称商代法律,而不限于特定某代商王所制定的某一部成文法。

2,廷杖制度。

见笔记本。

3,具五刑。

见笔记本。

4,春秋决狱。

见笔记本。

5,理藩院。

见笔记本。

6,廷行事。

见笔记本。

7,《十九信条》。

见笔记本8,明德慎罚。

答:是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

“明德”就是要崇尚道德,统治者应自律并对人民施以耐心的教化;“慎罚”就是要用审慎的态度适用刑罚,以保赤子之心来保护臣民。

明德慎罚死刑的提出,一方面动摇了神权法思想,在“神”之外,指出了“民”的重要,缓和了商纣王时期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其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的“重民”、“民本”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9,三不去。

答:这是对于丈夫或附加解除婚姻的单方权力限制,主要有三种情形:有所取无所归,即如果休妻会导致妻子无家可归;有更三年丧,即妻子为公平养老送终并拂过三年大丧;前贫贱后富贵,即在婚后丈夫有贫贱变为富贵。

客观地讲,这种对丈夫单方面权力的限制和对妻子权益的保护的规定也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10,《元典章》答:全称为《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并不是一部有朝廷统一制定、颁布的法典,只是地方官吏将自元世祖开始,国家颁布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各方面的法律文件进行抄录(设计会变的法律形式包括条格、诏制和成例),在此基础上,将其制度内容按照诏令、圣教、朝纲,台纲以及六部委纲目进行会变而成的一部法规会变作品,共计六十卷。

内容上一形式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和司法审判规范为主。

经过中书省对内容进行审查后,核准在全国发行,对元朝法律事件祈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当今系统研究元朝法律文件内容也有非常宝贵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比较分析法2.差异分析3.流动比率4.市净率5.财务分析报告:1. 又称对比分析法或水平分析法,是指通过同类财务指标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情况下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指标间差异或趋势的一种方法。

2. 指通过差异揭示成绩或差距,做出评价,并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及其对差异的影响程度,为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引方向的分析方法。

3.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即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4. 是指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反映股票的市价是公司净资产的倍数,用于衡量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

5. 以财务报告为依据,结合企业其他会计核算资料、计划指标以及统计资料,利用特定的财务指标,通过计算和比较,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找出差异、提出建议以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书面报告。

简答题6.从质量上分析营业收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通过对合并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财务信息?简答题6.⑴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⑵收入与利得是否正确划分;⑶营业收入与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是否配比;⑷营业收入是否存在关联交易;⑸营业收入与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

7. ⑴可以帮助了解企业集团所“拥有”的资源规模和结构,可以体现集团公司的实力;⑵可以通过相对利用效率比率来揭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⑶可以通过比较母公司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主要项目之间的差异,来评价母公司的基本获利能力和费用发生的效率;⑷可以分析以母公司为控制主体的整体集团与集团外的现金流转状况和资本运作情况;⑸合并报表有助于分析集团内部关联方交易的程度。

名词解释8.财务分析9.环比分析10.趋势分析11.应收账款周转率12.综合分析报告8. 是以企业财务报告、会计核算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定量与定性描述,为财务决策、监控和考评服务的管理方法。

9. 指计算相关项目相邻两期的变动百分比,即分析期某项目的数值相对于前期该项目数值的变动百分比。

10. 指将实际得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

11. 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

12. 对某一企业或行业在某一时期的财务活动情况,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及其他各种重要相关资料,在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财务活动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所写的报告。

简答题13.简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4.企业在编制分部报告时,需要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并考虑哪些因素来确定业务分部?简答题13⑴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状况及其分布情况;⑵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及其构成情况;⑶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⑷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⑸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⑹有助于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

14.⑴各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包括产品或劳务的规格、型号、最终用途等;⑵生产过程的性质,包括采用劳动密集或资本密集方式组织生产、使用相同或相似设备和原料、采用委托生产或加工方式等;⑶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包括大宗客户、零散客户等;⑷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包括批发、零售、自产自销、委托销售、承包等;⑸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影响,包括经营范围或交易定价限制等。

名词解释15.比率分析法16.定基分析17.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18.每股收益19.专题分析报告15.利用企业同一时期的财务报表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的某种关联关系,通过计算得出一系列财务比率,并以此来考察、计量、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

16.选定一个固定的期间作为基期,计算各分析期的相关项目与基期相比的百分比。

17.通过分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了解会计期间内影响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具体原因,判断构成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较为真实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变动信息。

18.是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减去公司应付的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的比值,反映企业每股普通股股票的实际盈利额,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

19.对某一企业或行业的某一重大财务问题,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分析后所写的报告。

简答题20.简述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

21.简述进行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

简答题20. ⑴揭示资产负债表项目以及相关项目的内涵;⑵评价企业会计准则;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原因;⑷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⑸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

21. ⑴有利于债权人判断其债权回收的安全程度;⑵有利于所有者判断其投入资本的保全程度;⑶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⑷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力状况;⑸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名词解释22.相关比率分析23.综合收益24.产权比率25.每股净资产26.信用分析报告22.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求出比率,并据此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

23.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者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

24.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债权人的保障程度,用于衡量企业的风险程度和对债务的偿还能力。

25.期末资产总额与期末普通股股数的比值,反映每股普通股所拥有的净资产,是公司真正财务实力的表现,是上市公式的又一重要指标。

26.由债权人或信用评估机构,以鉴别信用风险、评估资信等级为目的,对某一企业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者品质与才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进行调查分析后所写的分析报告。

简答题27.采用水平比较法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时,主要分析哪些内容?28.简述计算财务综合评分的程序。

简答题27. ⑴分析总资产规模的变动情况以及每项资产的具体变动情况;⑵找出对资产总额变动影响较大或者变动幅度相对较大的重点项目或重点类别;⑶分析资产变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⑷分析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⑸分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动情况以及各项目的具体变动情况;⑹分析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8. 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⑵按照各项财务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自分数值;⑶确定各项财务指标的标准值;⑷求出关系比率;⑸计算综合分数。

名词解释29.结构比率30.(企业)偿债能力31.固定资产周转率32.总资产净利率33.杜邦财务分析法29.又称构成比率,用以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构成部分分别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以探讨各个部分在结构上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借以分析其构成内容的变化以及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

30.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是企业举债经营或继续举债经营的基础。

31.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32.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盈利的能力。

33.又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财务状况的方法。

简答题34.简述利润表分析的特殊目的。

35.什么是盈利能力?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有何意义?简答题34. ⑴企业经营者进行利润表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利润变动,并就此提出基本的对策;⑵企业所有者分析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持久性与稳定性;⑶企业短期债权人分析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当期盈利水平及实际现金流状况;长期债权人分析利润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长期盈利能力高低、稳定性与持久性;(1分)⑷企业关联方分析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来判断企业是否有能力和资格进行业务往来,并以此做出是否与其建立业务关系的决策。

35.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

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意义有:⑴有利于帮助投资者确定投资的决策;⑵有利于帮助债权人掌握借出资金的安全性;⑶有利于帮助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⑷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名词解释36.动态比率分析37.连环替代法38.(企业)营运能力39.成本费用利润率40.沃尔比重评分法36.又称趋势比率分析,是指将不同时期或不同时日的同类指标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

37.将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算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测定这些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38.指企业充分利用现在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对拥有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营运活动的能力。

39.是指企业在营业环节上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的比率,表示企业每百元营业成本费用能够取得多少营业利润,用于衡量企业对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

40.把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等七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评价的方法。

简答题41.简述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

42.企业与关联方进行非公平交易的动机是什么?简答题41.⑴评价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⑶评价企业资产管理水平;⑷评价企业成本费用水平;⑸评价企业未来发展能力。

42.⑴为达到证券管理部门对公司上市的各项要求,公司在上市前经常通过资产剥离、置换、租赁等方式进行关联方交易,包装公司,以达目的;⑵上市公司向股东配股必须最近三年内净资产利润率每年都在10%以上,为获得配股资格,经常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⑶转移资金,隐藏上市公司利润;⑷逃避税收;⑸母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借壳上市。

名词解释43.趋势分析法44.会计报表附注45.资产负债率46.每股收益47.(企业)发展能力43.运用动态比率数据对企业某些经济现象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加以对比分析,以发现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44.作为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45..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

46.是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减去公司应付的优先股股利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的比值,反映企业每股普通股股票的实际盈利额,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财务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