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电大心理学第一次作业
国开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一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③认知风格差异。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社会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操作性条件反射
·题目、
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
·选项、
发现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试误说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答案】
发现学习理论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题目、
儿童在知道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后,再学习“铁”、“铝”等,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
·题目、
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题目、
简述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
【答案】
为了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题目、
迁移
【答案】
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
·题目、
定势
【答案】
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题目、
功能固着
【答案】
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功能的心理特点。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功能。
2016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2016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1题单选题 (2分) 工作创新的首要前提()A 方法创新B 意识创新C 自我创新D 保持工作环境“常新”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2题单选题 (2分)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这使得人们在面对同样压力情境时感受。
A 认识B 反应C 情绪D 行为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3题单选题 (2分) 所谓()是指个人在社会体系中,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帮助,这些来自社会他人的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减轻压力或解决问题,或增加个人应对压力的能力。
A 社会支持B 团结互助C 放松调节D 情绪控制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4题单选题 (2分) ()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
A 认知B 情绪C 意志D 个性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5题单选题 (2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互动中有()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
A 30%B 55%C 65%D 80%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6题单选题 (2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体现的是人际交往的()。
A 语言艺术B 非语言艺术C 一般原则D 一般途径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7题单选题 (2分) 人际交往中喜欢与他人唱反调、对着干、充当反派角色的是()。
A 羞怯心理B 猜疑心理C 嫉妒心理D 逆反心理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8题单选题 (2分) 心理学的规律说明,人的工作效率在()压力水平下最高。
A 高B 低C 适中D 不变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9题单选题 (2分) 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
A 感知B 实践C 需要D 教育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10题单选题 (2分) ()是指学习者依据元认知,使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控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率的一系列计策或谋略。
A 学习策略B 学习内容C 学习方法D 学习调控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11题单选题 (2分)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三部分A 复述策略B 提问策略C 计划策略D 资源管理策略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12题单选题 (2分) 职业锚是指一个人在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一些至关重要的态度和()。
电大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1---4
《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分校、工作站: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中学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不定项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是( C )。
A .生理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普通心理学2.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 3.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B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 4.意识有以下哪几种不同的状态:( ABCD )。
A .睡眠与梦B .催眠C .白日梦和幻想D .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C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 6.“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 )。
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不可能的D .以上一个也不是 7.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B )的干扰。
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随意后注意D .注意的动摇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A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9.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C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10.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D )A .注意分散B .粗心C .知觉组织性D .定势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 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电大《实用心理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实用心理学》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操作说明:2016年秋期电大把《实用心理学》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总分30.00)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3.00分)A. 绝对感觉阈限B. 差别感觉阈限C. 绝对感受性D. 差别阈限2.对学过的知识、概念、原理、公式等的记忆属于下面哪一种记忆()(3.00分)A. 形象记忆B. 动作记忆C. 语词逻辑记忆D. 情绪记忆3.()是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3.00分)A. 无意识B. 情感C. 意识D. 个性4.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
(3.00分)A. 适宜刺激B. 阈下刺激C. 弱刺激D. 强刺激5.1834年,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他认为()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3.00分)A. 最小可觉差B. 感觉阈限C. 绝对感觉阈限D. 中等强度刺激6.遗忘的压抑理论是()首先创立的。
(3.00分)A. 费希纳B. 艾宾浩斯C. 斯滕伯格D. 弗洛伊德7.1.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3.00分)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C. 《行为主义的方法》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8.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终于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00分)A. 冯特B. 华生C. 詹姆士D. 罗杰斯9.观察力是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电大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心理学》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心理学》形考任务1网考题库及答案1.面对的活动如果是高挑战性、低技能性时,人们就容易产生沉浸体验【正确答案】错误2.知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正确答案】错误3.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正确答案】正确4.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正确答案】正确5.知觉适应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正确答案】错误6.性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正确答案】错误7.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正确答案】正确8.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12〜18岁之间到达顶峰【正确答案】错误9.态度与行为联系密切,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正确答案】错误10.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正确答案】新颖性【正确答案】流畅性【正确答案】灵活性【正确答案】白日梦和幻想11.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正确答案】能力的类型差异【正确答案】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正确答案】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12.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形式,思维的主要特点有()【正确答案】间接性【正确答案】概括性【正确答案】思维的目的性和问题性13.增进幸福的策略有()【正确答案】适度休闲【正确答案】从事能够展示自己胜任力的工作【正确答案】多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自然环境14.知识和技能与能力相比有更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发生作用【正确答案】错误15.心理辅导建立关系的技术包括()【正确答案】温暖与尊重【正确答案】积极关注【正确答案】真诚可信16.有意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正确答案】再造想象【正确答案】创造想象【正确答案】幻想17.社会性动机包括()【正确答案】兴趣【正确答案】成就动机【正确答案】学习动机18.个体心理一般分为()三部分【正确答案】动机与情绪【正确答案】能力与人格【正确答案】认知19.语言的基本层次结构单元有()【正确答案】音位【正确答案】语素【正确答案】词【正确答案】句子20.从某种意义上,记忆就像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分为()【正确答案】编码【正确答案】存储【正确答案】提取21.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是()【正确答案】心理测量法22.()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正确答案】记忆2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正确答案】绝对感觉阙限24.小张阅读《西游记》是,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正确答案】再造想象25.梦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梦发生在()【正确答案】快速动眼睡眠阶段26.以下()不是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正确答案】环境因素【正确答案】能力27.在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中,稳定的、内控的因素是()28.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正确答案】精神分析29.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是()【正确答案】社会刻板印象30.习性学观点是()提出的【正确答案】康拉德•洛伦兹31.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正确答案】强、平衡、灵活32.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正确答案】抽象33.()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正确答案】思维34.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是()【正确答案】语篇的理解35.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正确答案】性格特征3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0【正确答案】注意的选择性37.下列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正确答案】幻视38.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遵循()【正确答案】快乐原则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正确答案】成就一成功智力40.()是人们口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和短语组合起来而形成的41.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正确答案】能力42.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正确答案】中间科学43.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才思如泉涌的状态都可称为()【正确答案】沉浸体验4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表现为()【正确答案】先快后慢45.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不包括()【正确答案】开拓性46.()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正确答案】记忆47.上课时,学生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正确答案】不随意注意48.()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和短语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正确答案】句子49.一般认为,()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处于该阶段的儿童的大脑结构更易于接受和获得语言【正确答案】1岁半至5岁50.成就动机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心理学家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正确答案】选择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正确答案】句子。
电大心理学作业 (1)
4、时间、感情限定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
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可以适当延长),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
咨访关系的确立是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
但这是有限度的。
来自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便是好意,在终止咨询之前应该予以拒绝。
5、“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心理咨询人员在向来访者提供咨询服务时,应给予来访者自己的意愿,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
“来者不拒”,指对来访者积极提供可能的帮助;“去者不追”,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退出或离开,应及时安排,做好结束咨询工作,不必勉强建议来访者继续进行心理咨询服务。
6、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心理咨询期间,由于来访者情绪过于不稳和动摇,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如退学、转学等重大决定。
在咨询结束后,来访者的情绪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决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较小。
就此应在咨询开始时予以告知。
第32题. ABC理论?常见的不合理信念•自己应比别人强,自我价值过高•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逃避挑战与责任可能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不合理观念的特征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
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第一次形考作业
1.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A.抑郁
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到自己无能
D.遇到困难,能积极克服困难
正确答案:D
2.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为()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
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
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
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
正确答案:C
3.下列行为哪一项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 ( )
A.见人都热情相待
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经常努力工作
D.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
正确答案:D
4.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正确答案:D
5.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正确答案:A
6.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 )
A.家庭内部
B.社会环境
C.人际关系的处理
D.自身的内部冲突
正确答案:D
7.下列哪些陈述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A.精力旺盛。
电大一体化平台《心理学》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心理学》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作业1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
A.调查法B.个案法C.观察法D.测量法参考答案:C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oA.1789 年B.1897 年C.1879 年D.1987 年参考答案:C3.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参考答案:D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参考答案:A5.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何种知觉特性的表现()o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A6.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A.对B.错参考答案:B7.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A.对8.错参考答案:B8.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A.对8.错参考答案:A9.意识没有局限性。
()A.对B.错参考答案:B10.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A.对B错参考答案:A11.注意(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12.知觉(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13.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参考答案:(1)描述和测量。
(2)解释和说明。
(3)预测和控制。
14.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
参考答案:(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15.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参考答案:(1)临近原则。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最新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心理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吉林电大《心理学》第一次形成性测试(省考学生专用)
试卷总分:100 得分:951.感觉是人脑对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答案】:错误2.感觉阂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图} 。
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对数关系D.常数值【答案】:A3.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A.感觉记忆B.图像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答案】:D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A.负迁移B.倒摄抑制C.正迁移D.前摄抑制【答案】:B5.遗忘最快的记忆材料是().A.事物的形象B.诗歌C.熟练的动作D.无意义音节【答案】:D6.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A.图像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答案】:C7.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图} 。
A.绝对感觉阀限B.差别感受性C.绝对感受性D.最小可觉差【答案】:D8.## 又称为不随意注意,是指预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答案】:无意注意9.根据学习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答案】:接受学习10.就记忆的材料而言,遗忘最慢的是熟练的动作,遗忘最快的是## 。
【答案】:无意义的材料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
遗忘速率是## ,呈负加速型。
【答案】:先快后慢12.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通过复述可输送到长时记忆系统,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 到短时记忆系统,才能重新被意识,并与当前的刺激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提取回溯13.德国心理学家## ,以他自己为被试,以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字表为识记材料,最早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保持和遗忘的规律。
【答案】:艾宾浩斯14.## 也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
【答案】:注意的广度15.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总是比较长时间的把心理活动保持在完成手术上,而对周围发生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对有妨碍的活动加以抑制;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 。
电大本科【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最新)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心理学】形考作业一:填空题1、心理现象2、心理过程个性心理3、个性倾向个性心理4、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5、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6、开始环节中间环节终末环节7、痕迹8、心理发展9、指向和集中10、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呼吸运动的变化11、目的性意志性二、单选题1、A2、D3、A4、C5、B三、简答题(只提供要点)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1) 描述和阐明人的心理现象;(2)侧量和预测人的心理现象;(3)理解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2、大脑的反射活动包括哪几个环节?答:(1)开始环节;(2)中间环节;(3)终末环节。
3、为什么说心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要反映?答:(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2)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的制约作用;(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4、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1)有意识性;(2)意识的能动性;(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5、什么是注意?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关系:注意是一种大家较为熟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过程。
它总是和心理过程联系着。
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答:(1)原来注意的强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四、论述题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参见P302、请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自己的注意特征。
参见P44【心理学】形考作业二:填空题感觉器官外部感觉内部感觉整体反应预定目的主动的系统的人脑输入编码存贮提取编码贮存暂时性永久性客观事物10、概括性间接性11、一般的本质的1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3、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14、渲染性15、高级情感二、多项选择题1、D2、ABCDE3、ABC4、ABC5、ABCD6、B7、CD8、A9、ABC10、ABCDE 11、BCD三、问答题(只提供要点)1、答:共同点——二者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000002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作者:————————————————————————————————日期:2015-10-23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次形考第1题单选题 (2分) 处于职业瓶颈期的人群需要用()替代职业规划A 退休规划B 生涯规划C 生活规划D 休闲规划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2题单选题 (2分)面对职业倦怠,个人干预策略通常有两种,一个是改变环境,另一个是()A 改变自己B 改变性格C 更换工作D 改变工作方式您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第3题单选题 (2分)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体现象,更是一种()A 生活现象B 社会现象C 群体现象D 心理疾病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4题单选题 (2分) 处理情绪的基本方法是()A 回避B 忙碌C 宣泄D 放松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5题单选题 (2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
A 认知B 情绪C 意志D 个性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6题单选题 (2分)()是一种使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练习过程。
身体和心理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有助于通过生理调节达到情绪的有效调控。
A 放松训练B 扩展兴趣C 宣泄情绪D 睡眠休息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7题单选题 (2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互动中有()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
A 30%B 55%C 65%D 80%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8题单选题 (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B 沙赫特C 杜威D 冯特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9题单选题 (2分) 人际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叫()。
A 首因效应B 近因效应C 晕轮效应D 刻板印象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10题单选题 (2分) 下述关于人格的描述哪一个最为准确?()A 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B 在整个成人期,人格在整体上会发生系统性改变C 在青春期后,人格保持非常稳定D 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11题单选题 (2分)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心理学》(中央电大)形考答案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第1—3章)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及其活动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2、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3、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4、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5、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催眠是指对人或动物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半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言语的暗示引起。
8、感觉是动物及人体接受外界传来的及发自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刺激之特性。
9、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10、绝对阈限是指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物理能量)。
11、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12、似动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13、三色论是指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的色光混合规律,假设在视网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会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是指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而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是具体的,是实际社会制度的历史反映和理论推断。
二、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 认识内外世界;(2) 调控行为; (3) 预测未来;(4) 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D 4.A 5.C 6.D 7.A 8.C 9.A 10.B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
A .生理心理学B .实验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人格心理学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3.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5.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6.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9.“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10.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3.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单选题 (2分) 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体现象,更是一种()
A 生活现象
B 社会现象
C 群体现象
D 心理疾病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2题单选题 (2分) ( )一词被用来描述人们在面对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个人责任等的各种要求时所感受到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紧张状态以及身体疲惫和受折磨的状态。
A 压力
B 情绪
C 意志
D 个性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题 (2分) “交往剥夺”实验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A 詹姆斯
B 沙赫特
C 杜威
D 冯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4题单选题 (2分) ()已经成为现代人在各个阶段的第一需要。
A 学习
B 工作
C 考试
D 运动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题 (2分) 以生理为基础,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被称为()
A 流体智力
B 晶体智力
C 语言智能
D 空间智能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6题单选题 (2分) 下列不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是()
A 学习期间,师生分离,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
B 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
C 双向信息交流,交互性较强
D 学习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7题单选题 (2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就人群而言,需要呈()分布
A U型
B 倒U型
C 金字塔状
D 线性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8题单选题 (2分) 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主要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等。
A 自我开放
B 自我教育
C 自我感觉
D 自我加压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B
第9题单选题 (2分) 爱情三角形理论将爱情分为()三个成分
A 需要、兴趣与动机
B 生理、心理与行为
C 刺激、价值与角色
D 亲密、激情与承诺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题 (2分) 下列描述的恋爱误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防止“爱情至上论”,摆正事业在爱情中的位置
B 防止把爱情“庸俗化”,摆正金钱在爱情中的位置
C 防止把爱情“渺小化”
D 防止把爱情“理想化”,用理智驾驭感情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11题单选题 (2分) 某人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感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失望,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根据这些表现可判断该人的情绪是()。
A 抑郁
B 焦虑
C 自卑
D 压抑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12题单选题 (2分) 职业锚是指一个人在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一些至关重要的态度和()。
A 情感
B 伦理道德
C 价值观
D 薪酬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13题单选题 (2分) ()认为,休闲是人的生命组成部分,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走向自由之境的保证,是人类生存追求的目标。
A 毛泽东
B 马克思
C 列宁
D 恩格斯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第14题单选题 (2分) 由职业活动中的多种优势能力形成的综合能力通常称为()。
A 才能
B 技能
C 技术
D 才干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第15题单选题 (2分)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
A 职业的选择
B 职业生涯路线的确定
C 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
D 行动计划的制订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第16题多选题 (3分) 下列哪些是焦虑的调节策略()
A 自我回避
B 自我放松
C 自我疏导
D 自我刺激
您的答案:BCD
参考答案:BCD
第17题多选题 (3分) 职业倦怠的内涵主要包括()
A 情感衰竭
B 去人格化
C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D 极度压力感
您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第18题多选题 (3分) 导致个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因素大致包括如下哪些()
A 个体因素
B 个体特征-职业特征匹配因素
C 收入因素
D 组织环境因素
您的答案:ABD
参考答案:ABD
第19题多选题 (3分) 压力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
A 生理信号
B 情绪信号
C 其它心理和行为信号
D 注意力不集中
您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第20题多选题 (3分) 以下属于非语言艺术的有()。
A 学会赞赏
B 学会微笑
C 学会倾听
D 学会幽默
您的答案:BC
参考答案:BC
第21题多选题 (3分) 心理过程包括()。
A 认识过程
B 情绪和情感过程
C 心理活动过程
D 意志过程
您的答案:ABD
参考答案:ABD
第22题多选题 (3分) 下列属于家庭的功能有()
A 经济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心理调节功能
D 合食共饮功能
您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第23题多选题 (3分) 开放教育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A 学习困扰与学习障碍
B 人际交往问题
C 恋爱心理问题
D 个性与情绪问题
您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第24题多选题 (3分) 日本学者松元治郎将家庭休闲类型按照功能分为()。
A 协助型
B 服务型
C 贡献型
D 纠纷型
您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
第25题多选题 (3分) 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途径主要包括()。
A 发展职业兴趣
B 充实专业知识
C 积极参加职业实践
D 阅读大量书籍
参考答案:ABC
第26题判断题 (2分) 目标的制定除了要蕴涵社会与时代的要求,还要符合个人特点。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27题判断题 (2分) 在职业准备期,做好职业规划对预防职业倦怠是非常重要的。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28题判断题 (2分) 在职业稳定阶段的人是不会产生职业倦怠的。
您的答案:错
参考答案:错
第29题判断题 (2分) 压力是人类适应性的“生存机制”。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30题判断题 (2分) 如果能够自信、理性和建设性的表明自己的对于问题的意见,能够帮助他人认识自己的要求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自身的压力。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31题判断题 (2分) 学会选择与现实相匹配的适当的目标和适当调整期望值,有助于人们提高压力耐受力,一般而言,对自己期望太高是压力和挫折的普遍来源。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32题判断题 (2分) 在压力状态下,人们的反应是相似的。
巨大的压力会摧毁一个人的精神和身体。
您的答案:错
参考答案:错
第33题判断题 (2分) 人的需要和挫折不仅带来压力,也会产生动力。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34题判断题 (2分) 面对一个盛怒中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和他大吵一架。
参考答案:错
第35题判断题 (2分) 心理健康指的是有良好的身体,反映一个人的身体没有疾病,能够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要求。
您的答案:错
参考答案:错
第36题判断题 (2分) 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37题判断题 (2分) 自我效能感可以来自榜样的示范,我们要经常把自己和社会上非常优秀的人放在一起做比较。
您的答案:错
参考答案:错
第38题判断题 (2分) 开放教育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利用,是一个自我导向的学习者,有自己的学习选择。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39题判断题 (2分)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主要由激情和承诺组成
您的答案:错
参考答案:错
第40题判断题 (2分) 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41题判断题 (2分) 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做一些容易的工作。
您的答案:错
参考答案:错
第42题判断题 (2分) 麦克利兰调查研究发现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那些在他们看来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43题判断题 (2分) 一般地说,人们只把那些积极的健康的休闲行为看作是自己的休闲活动。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44题判断题 (2分) 休闲能力从广义上包括休闲评价能力、休闲选择能力、休闲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对
第45题判断题 (2分) 确定职业生涯路线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您的答案:对
参考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