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

合集下载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学校主办学术期刊6种,其中有CSCD核心期刊2种、中文核心期刊2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种。
合作交流
成都理工大学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 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项目等多个国家公派项目实施单位,先后与 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18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 合作关系,获批实施英国牛顿基金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英合作项目等国际项目。学校举办四个中外合作办 学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境内公办高校பைடு நூலகம்
01 历史沿革
03 学术研究 05 所获荣誉
目录
02 办学条件 04 合作交流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共建的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296万册,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96个、电子图书263万册、电子 期刊137万册 。图书馆实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开放服务模式,实现了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的和谐 统一,馆内建有国土资源西南地区科技查新站和四川省高等学校文献传递服务中心。
成都理工大学东区图书馆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简介成都理工大学简介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学校打过交道吧,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成都理工大学简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

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

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

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

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

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积地质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

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65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目前,在校学生总数2.5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万余人,硕士研究生3004人,博士研究生585人。

在编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2人,教授190人,副教授419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9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成都理工大学校训

成都理工大学校训

成都理工大学校训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由国家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的成都地质学院。

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

截至2014年5月学校设16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和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

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

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非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中国重要的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成都理工大学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一、内容:“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二、涵义:1、“穷究”:深入钻研,追根寻源,不舍追求。

见《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另见朱熹:“格物穷理”;见成语:“穷经皓首”等。

2、“于”:在于、及于、对于、自于等等。

3、“理”:事理、物理,包括道德伦理、人生哲理、科学真理、事物法理以及理想、理性、理论、理念等等。

将寻常所说的道德、道理等尽包其中。

4、“成就”:完成、成功,造就、成全,成材、成器等等。

指在正确的理想、理念、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绩。

5、“工”:实践、实干,工作、工力,过程、擅长,巧智、巧用,艺术境界等等。

如“能工巧匠”、“巧夺天工”、“无意而工而无不工”等等。

八字可直译为:在事理物理处穷究钻研,在实践实干中获得成就。

亦即:穷究于事事物物之理,成就于实践实干之工。

三、优点:1、海涵包容,厚重博大。

“穷究于理,成就于工”,将倡导师生员工“厚德、博学、笃行”,“勤奋、求实、创新”等意尽数包涵,理论容量大,文字张力强。

2、独特表达,新颖别致。

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求学: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请问贵校提供了哪些实 践平台?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有 3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中心、3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7 个省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1 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 中心、2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 个省级本科人 才培养基地、2 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 个省级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这些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 实践教学资源,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专业与 职业、课内与课外的有机对接。
学校现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 4 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 计学、工商管理),接待了来自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700 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 650 余人次, 开展了 300 余项科研合作。学校还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求学:贵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历次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入选 2011—2012 年度毕业生就 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 50 强。 学校迄今已为社会输送了近 20 万名毕业生。他们中涌 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专家,其中有两 院院士 3 人(刘宝珺院士、多吉院士、王成善院士)。一大 批毕业生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国土资源、勘察、 地质、石油(能源)等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其出色业绩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求学:贵校在学生深造方面提供哪些政策支持?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学生深造主要分为国内深造和国外 深造两大部分。国内深造主要有本硕连读(在我校部分重点 学科支撑专业中,开展本硕连续培养项目选拔,选拔出的 学生将获得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推免研究生(优秀 应届本科毕业生享有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国外深造主 要有中外合作办学。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申 请攻读世界各国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英合作办学为鼓励 学生赴海外深造,专门配备了咨询和申请团队。

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介绍

广告学专业简介
一、办学特色
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2001年组建并开始招生,至今已经有六届毕业生。

该专业紧密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办学优势,更加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熟练运用新媒介技术,国际化背景下的营销策划、资本运作和广告信息传播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学活动的中心,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在课程安排上,既注重专业课的教学,又强调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策划创意的思维方式与技能,掌握广告公司的经营管理,掌握广告运作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广告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广告策划、制作与广告企业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充分利用成都理工大学文理艺交融的办学优势,本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并重”的原则,按照“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对毕业生追踪凋查的情况看,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学生质量表示满意。

本专业已在西部广告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师资情况
广告学专业现有的专业教师6人,副教授3人(占教师总数的50%),讲师3人(占教师总数的50%);教师队伍学历较高,在博士1人,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学硕士学位的教师为5人,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100%;有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
39.5岁,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33%。

三、科研情况:
广告学专业教师有较强科研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核心期刊22篇,被CSSCI收录3篇。

作为主研人员参加省级社科课题6项,主持省级社科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4项。

摘要成都理工大学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办学依照中华

摘要成都理工大学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办学依照中华
―――教学内容
―――教学理念Biblioteka ―――教学效果测评教学资源
―――英文阅览室
-――网络学习室
-――电子账户
-――学生网站
-――电子图书馆
扩展阅读:
/
以下为词条正文
办学名称
中文全称:成都理工大学和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举办商务管理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简称成都理工大学中英合作办学。
英文全称:SpecializedHigherEducationProjectofBusinessManagementbetweenChengduUniversity ofTechnology and StaffordshireUniversity
插图01:项目所在办公楼
图片来源:/
摘要:成都理工大学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合作办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于2005年成立,合作双方均为中英两国公立大学,旨在加强两国高等教育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学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
目录:(前面有―――的是二级目录)
概况
―――办学名称
―――办学背景
―――办学理念
插图05:英国女王参观斯泰福厦大学
图片来源:/
招生方式
成都理工大学中英合作办学
办学
2005年至2010年共招录870人,学生来自四川、北京、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山东、陕西、湖南、湖北、河南、云南、贵州、新疆、山西等10多个省市区。毕业400余人,其中100多人在包括斯泰福厦大学在内的国外院校继续攻读学士或硕士学位,40多人在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攻读本科学士学位。现有在读学生400余人,教师及管理人员30多名,其中常驻外籍教师14名。
教学体系
成都理工大学中英合作办学全盘引入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的教学体系。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2018年成都理工大学学校简介-范文word版 (4页)

2018年成都理工大学学校简介-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成都理工大学学校简介成都理工大学(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

小编整理了关于成都理工大学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成都理工大学简介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同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勘探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当年即开始招收本科生。

学校建校后陆续部分或成建制的迁入了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和二系、三系体师生。

1960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3年,学院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

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1X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

学校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

201X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

学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沪蓉高速公路起点,地理位置优越。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

校本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逾3万人,其中本科生2.4万人,博硕士研究生4445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有教授(级)210人,副教授(级)422人,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

全国各省最具实力的前5所大学和专业汇总

全国各省最具实力的前5所大学和专业汇总

全国各省最具实力的前5所大学和专业汇总,附一句点评!注:本人为非专业人士,所有信息来自网络或微信!!!转发只为获得百度财富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北京(祖国首都,名校云集)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实力最强两所高校,学科互补2.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党校,曾经的老大哥,入围一流大学。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个国家实验室,7个国重实验室,实力可见一斑4、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类高校第一,传说心理学也是第一四川名校(天府之国)1.四川大学:工学口腔基础学科很强势,西南老大哥2.电子科技大学:信息领域两电一邮的标兵地位是无法撼动的3.西南交通大学:建有国家实验室,轨道交通全国第一,电器土木机械很强势。

4.西南财经大学:发端于上海光华大学,金融学全国第一,财经强校5.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名校,建有两所国重实验室。

6.四川农业大学:所在城市:雅安市;类型:农林高校;办学类型:区域特色研究型;办学层次:中国知名大学。

7.西南石油大学:所在城市:南充市;类型:理工高校;办学类型:专业型;办学层次:区域高水平大学。

8.四川师范大学:所在城市:成都市;类型:师范高校;办学类型:专业型;办学层次:区域高水平大学。

9.成都中医药大学:所在城市:成都市;类型:医药高校;办学类型:专业型;办学层次:中国知名大学。

10.西南科技大学:所在城市:绵阳市;类型:理工高校;办学类型:应用型;办学层次:区域高水平大学。

重庆名校(美丽山城)1.重庆大学:曾经的中国“剑桥”,机械电气相当强势2.西南大学:农学师范并举,农师合并之后,实力大增3.第三军医大学:军医老三,医学实力大致在全国前十4.西南政法大学:五院四系之一,经济法学全国第一5.重庆医科大学:始于上海第一医学院,非211医学强校浙江名校1.浙江大学:14个一级国重,仅次于清北。

农学工学第四,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实力全国第三2.浙江工业大学:省属工科强校,浙江省属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化学和工程科学不错3.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属三所重点大学之一,对浙江教育贡献可圈可点,浙江省50%一级重点中学校长、在职特级教师中的45%是学校校友4.宁波大学:三所省属重点大学之一,材料师范海洋类专业很强5.浙江工商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是王牌专业广东名校1.中山大学:改革开放后发展势头强劲,诸多排行榜已进入全国前十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老八校之一,材料轻工食品建筑是强项3.暨南大学:财经类巨强的高校,临床医学实力不俗,名气与实力很不相符4.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类高校排名七至八位,光学和心理学很强势5.华南农业大学: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农业工程排名全国前十上海名校1.复旦大学:录取分数仅次于清北的高校,人文社科自然管理领域的佼佼者2.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衣钵传承者,工商医并举,工科前三的学校3.同济大学:德国人创办的学校,至今德语教学,土木工程全国第一4.华东师范大学:师范院校第二,沪上四大名校之一。

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简介成都理工大学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

学校组建后,原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

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

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

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

2010年11月3日,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成都理工大学协议。

2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2019年12月26日,我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71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21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其中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

成都理工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成都理工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内在规律。
跨文化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发现共性和差异,为研究提供更 广阔的视野。
预期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
专利申请
实验数据和样本收集
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2023年11月12月:进行实 验或调查,整 理和分析数据
2024年1月-2 月:撰写开题 报告初稿,提 交给导师审核
2024年3月-4 月:根据导师 意见修改开题 报告,完成二
稿
2024年5月-6 月:进一步完 善开题报告,
提交最终稿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计划和时间 表
文献综述 预期成果和展望
背景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办 学特色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趋势
本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促进成都理工大学学科发展 提升成都理工大学学术地位 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展望
预期研究成果的 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方向和 计划
对学科发展的贡 献和影响
预期成果的推广 价值和意义
研究计划
研究目标:明确具体的成果预期 研究内容:详细列出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子任务 研究方法:描述将采用的技术、实验或调查方法 预期结果:对研究可能带来的成果或影响的预测
时间表
2023年9月10月:收集相 关资料,确定 研究主题和目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成果和 结论,以及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发挥优势拓展内涵办出有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才明)★

发挥优势拓展内涵办出有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才明)★

发挥优势,拓展内涵,办出有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李才明,贺振华,雷宛,江玉乐(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系,成都610059)摘要:依托开设工科应用地球物理专业40余年具有的明显优势,在内涵发展是根本性的改革思想指导下,本专业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主动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拓展专业内涵,确立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办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现目标等几个方面来办出具有理工结合、突出理工合壁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

本专业已毕业的3届毕业生全部就业,到用人单位工作取得好成绩受到好评、部分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表现出的较强科研能力,说明对本专业进行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特色专业;办学模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我校的理科地球物理学专业是在一九九八年七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我们开设40余年的工科应用地球物理专业与勘察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等老专业合并,统称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后,新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了应用地球物理这一国际地球物理学界所熟悉的专业。

为继续和加强我校多年来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地球物理学界的联系,并使我校所办专业中优势明显的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的教师们继续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地球物理方面的合格人才;也为当时理科专业极少的成都理工学院增加理科专业数,为争取实现创办名符其实的成都理工大学作出应有贡献,我们决定申报理科地球物理学专业,并获准于一九九九年九月开始招生。

从此,我们就开始了如何办好这一专业的思考、调查、研究、分析和讨论,进而进行探索和实践。

根据国内兄弟院校开办此专业的经验以及我校师资,仪器设备等条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地球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的供应及需求情况,我们决定发挥我校的优势,按照拓展专业内涵的思想,“确立以理为主,理工结合的办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现目标”等几个方面来办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地球物理学专业。

我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办学优势

我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办学优势

我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办学优势作者:王振玉,杨斌,宋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中旬》2011年第11期摘要:本文总结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办学优势。

关键词:独立学院;机械工程;办学优势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在“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强强联合,于2000年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一所立足于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

以立足地方、扎根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突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我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全面贯彻“高质量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教学体系中本着“能力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造专业方向、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近年来该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等方面的全面改革,着力培养学生“三方面能力”:即综合理解和运用机械工程基本知识的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能力、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强化两个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与实习实训环节。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力求在人才的实践能力方面显现特色,在学科和专业领域中办出特色,在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体现特色,在应用型上放映特色,在建设过程中凸显以下优势:一、建设资金优势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

2000年该专业成立,在11年间内学校累计投入数千万元,不断改善专业的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

机械和机电实验室的内涵和档次不断提高,实训中心的设备逐年增加,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院还将继续加大该专业建设的资金倾斜,使该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规模优势学院始终坚持“高起点、重质量、创特色”的建校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军工国防科研雄厚的优质资源和成都理工大学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逐步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办学体系和办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享有较高的声誉,在同行和企业中口碑颇佳,从2000年第一届学生只有40人左右迅速发展到现在每年有300人左右的稳定生源,目前在校生人数达1072人,本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这种办学规模的优势不是我们自封的,而是十多年来本专业不断接受社会和市场检验的结果。

高中物理课件-成都理工大学

高中物理课件-成都理工大学

• 学校建校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 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获 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
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 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 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 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 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
成都理工大学017年9月,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9 年12月26日,我校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有71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21个,省级特色专业 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学 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校标
校园风光
• 李四光雕像
校园风光 图书馆
穹顶之光
宿舍小窝
是不是没有看过 瘾????
全宾两个校区。学校本部位于成都市主城区,地理位置 优越,占地面积2887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宜宾校区位于宜宾 市三江新区,占地面积1000亩,一期工程校舍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学 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6705人,其中本科生30788人,博、硕研究生5601 人。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开办的成都地质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师资班,历经“两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建设。

2010年10月,学校严格落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求,按照二级学院建制组建政治学院,管理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2015年11月,学校将政治学院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并建成机构完整、体系完善的独立二级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下设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一部和二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实训中心等5个系部机构;建有成都理工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四川廉洁教育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廉政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国际问题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机构。

学院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等6个二级学科方向。

2010年开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19年入选校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职教师57人,教授4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另有在读博士5人)。

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天府社科菁英)入选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4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优秀专家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5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立足品牌建设1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为国家培养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地质资源勘探与国土资源开发人才成都理工大学在51年的办学历程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力搞好本科教育,积极进行教学科研创新,建立了以地质勘探为优势与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与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和国土资源开发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1.1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成都理工大学前身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于1956年6月2日在成都东郊的荒野之地破土动工。

来自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勘探学院的教师和建设者一起,不畏艰难困苦,连续奋战,短短的四个月就完成了初期的建设,并于当年10月15日开学上课,实现了当年批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

建校之初,学校物质条件较差,工作、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干部教师不得不挤在一起备课办公。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经过创业者的艰苦努力,首批1 580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良率达到了77.62%。

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作风,经过十年的建设,至“文革”前,学校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地质高等教育基地,并为国家培养了6届3072名本科生和14名研究生,初步形成了“注重政治思想工作,在艰苦条件下不断进取,尊师爱教,教书育人,勤奋学习,不怕艰苦,坚决服从国家分配,为地质事业勇于献身”的优良校风。

“文革”期间,学校正常教学工作被迫中断,但许多教师并未放弃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

学校依靠教师来自多所重点大学的学缘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校队(学校与地质队)合作开办了12期培训班(七?二一大学)。

1972年至1976年招收三年制大学普通班学生3055名,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我国藏族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多吉等。

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完成各类项目1 60多项(至1975年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如携带式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仪,四川省相邻地区构造体系及其矿产分布规律的研究,四川龙门山地区泥盆系的划分和对比,蓝石棉矿物及其性能的研究,四川碳酸盐岩油气储集条件与增产措施等。

结合生产劳动,教职员工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开挖了一个人工湖——今日校园之砚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获得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条件建设方面的欠账较多。

据统计,从1956年建校起至2000年,国家的投入累计仅约4.68亿元。

学校依靠这些投入,建设了一所拥有1608名教职工、1.3万在校生、28 个本科专业、2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和一个联合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700亩校园面积、6 000多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万平方米校舍的现代大学,为国家培养了4.5万名本专科生、1000多名硕士和近200博士,取得了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效益。

2001年成都理工大学组建以来,并未获得特别的建设经费投入,5年间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累计约5.468亿元。

5年来学校共培养本专科生2.5万名,培养硕士1500多名、博士近300名,新申办了34个本科专业、2 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1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新购仪器设备1.2亿元,校园占地面积净增近2000亩,新建校舍22万平方米,并在多年努力的基础上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建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校仍然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了较高的产出。

办学初期,学校以地质资源勘探专业为主;1992年以前,人才培养以服务地矿行业为目标,毕业生几乎全部分配到艰苦的地矿行业工作。

1992年以后,学校人才培养在逐渐向地方和其他行业拓展的同时,仍有较大部分毕业生在地矿、石油等艰苦行业就业。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现今仍在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矿、水利水电、冶金、石油、核工业、交通、铁路等艰苦行业工作的达到3.1万人,占同期毕业生的60%以上。

我国西部地质勘探队伍中近半数的技术骨干,全国核工业地质勘探队伍中约30%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毕业于我校。

地质资源勘探从业者长年在野外工作,相当一部分在高山深谷、荒漠戈壁甚至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工作,没有吃苦耐劳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也出不了成果。

青藏高原1∶25万空白区地质填图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规模最大、工作条件最艰苦的地质大调查工程。

国家在青藏高原腹地共部署1∶25万地质填图113幅,我校师生承担完成4幅,我校毕业生作为项目负责或技术负责承担完成32幅。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项工作的我校毕业生共约320人,占总人数的30%。

我校自1994年开始在藏北高原“生命禁区”持续进行了长达13年的大规模石油地质调查,先后有280多位师生参加。

他们在高寒缺氧、生活和交通条件极度艰苦的环境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提交了大量高水平的石油地质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石油地质调查做出了重要贡献。

(0)∙回复∙1楼∙2008-06-11 22:20∙举报|吧友222.210.21.*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前仆后继,在艰苦环境中奉献心血,努力奋斗,用言传身教激励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奔赴祖国各地,战严寒斗酷暑,跋山涉水,踏遍崇山峻岭、荒漠戈壁,勇登地球“三极”(南极、北极、珠峰),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为国家的地质勘探事业做出了贡献。

综合素质高,基本功扎实,吃苦耐劳,“肯干、能干”,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也是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肯定。

1.2 “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我校的精神源流可追溯到始建于1929年的重庆大学地质系,李四光、黄汲清、俞建章、丁道衡、乐森璕、李承三等我国许多杰出的地质学家都曾先后在该系任教,并做出了许多令后人敬仰的壮举。

1936年,我校先辈常隆庆教授等骑着毛驴在人迹罕至的攀西群山中发现“盐边系”铁矿,后又于1940年冒着生命危险对其进行了勘测,历时87天,行程1885公里,终于揭开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面纱,奠定了世界“钒钛之都”——今日攀枝花市的基础,被誉为“攀钢之父”。

1979年,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视察渡口市(今攀枝花市前身)时讲“攀枝花现在建成了,不要忘了发现攀枝花的有功前人常隆庆教授”。

20世纪70年代,罗蛰潭教授在戈壁荒漠中的克拉玛依进行稠油强采,首开我国稠油强化开采之先河。

50年来,我校石油系师生足迹遍布我国各大油田,奠定了我校石油地质研究与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60届校友、中国登山队副政委邬宗岳为我国登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5年在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为国捐躯,被誉为“珠穆朗玛一青松”(《光明日报》,1975年7月19日)。

邬宗岳烈士的塑像今天还安放在我校绿荫丛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子奉献事业奋发向上。

1988年第一次全国重点学科申报答辩,张倬元教授在做完胆囊手术后仅三天,且在发着高烧的情况下,用担架抬到机场赴京答辩,为我校“争”得了“煤田、油气地质与探勘”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 989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关键时刻,罗蛰潭教授等星夜驱车赴南充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他们强忍着巨大的伤痛坚持工作直到申报书完成,为我校和西南石油大学争得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校成为当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极少数一般本科院校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原地质矿产部组织高级职称破格提拔公开答辩,我校先后破格提拔教授21人,副教授50人,是破格提拔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

破格提拔的黄润秋教授曾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新华社曾为此发过通稿。

我校是我国第三所地质高等学府,起步较晚,在师资力量、建设投入、生源素质等方面总体上稍逊于早先建立的另两所学校。

学校历届班子和师生正视差距、努力追赶,并在追赶中开拓进取,在竞争和创新发展中使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1992年,时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的张文岳同志来校视察,在听取了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后,用“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八个字对学校的奋斗历史和进取精神进行了概括。

从此,这八个字成为我校师生精神风貌的写照与不断开拓进取的动力。

1992年,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做出了更改校名、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服务面向的历史性决定,为学校实现历史性大转变大跨越拉开了序幕。

1993年,学校成功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战略转变。

组建成都理工大学以来,“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师生敢于竞争、勇于创新,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科专业从2 001年的33个发展到了目前的62个,其中8个专业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品牌、特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由25个增加到了5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由9个增加到了20个。

2001年以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科技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 6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8项,名列四川省前茅。

200 5年,我校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学校的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7年初,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立项建设。

回复2楼∙2008-06-11 22:20∙举报|吧友222.210.21.*1.3 “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成都理工大学51年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懈追求、努力奋斗、不断前进的历史。

2002年,在深入总结我校治学传统的基础上,学校师生凝练出“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

“穷究于理”指追求科学真理、人文道理,“成就于工”指注重实践、追求卓越。

这一治学理念贯穿于我校历史中,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每一个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史都可作为其诠释。

在地质工程领域,51年来以张倬元、黄润秋等为代表的师生足迹遍及长江、黄河上游各大水电工程建设工地,三峡、丹巴、宣汉等滑坡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现场,以及九黄机场等重大交通建设工地,在探索中创造知识,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取得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三丰收,建立了以“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为核心的工程地质学术思想体系和分析方法、以“系统工程地质分析”为主体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体系,建设了《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培养了5000多名地质工程人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个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石油地质领域,以罗蛰潭、彭大钧教授等为代表的石油系师生50年来足迹遍及我国大庆、胜利、塔河等各大油气田,在解决油气田地质勘探开发问题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培养了近4000名本科生和近500名博硕士研究生,使我校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油气地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