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实验第11组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道路桥梁实习实验报告

道路桥梁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道路桥梁的施工工艺和设计原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本次实习我们选择了某城市一座立交桥作为实践基地,进行道路桥梁实习实验。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道路桥梁的基本结构、施工工艺和设计原理;2. 掌握道路桥梁的测量、施工和监理等基本技能;3. 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立交桥概况本次实习的立交桥位于某城市南环路(柳邕路:城市快速路)及G209国道(柳石路)交会处,采用完全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立交桥主跨线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线桥全长180m(共两跨四联),立交桥匝道共有8条机动车道及4非机动车道,另沿柳石路两侧有两非机动车道的地下通道。

2. 实验内容(1)路基施工路基是道路桥梁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桥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路基的挖、填、压实、砌筑等施工工艺。

(2)桥梁施工桥梁施工主要包括桩基、承台、墩身、梁体、桥面等部分。

本次实验重点了解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施工工艺。

(3)测量工作测量工作是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环节,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等。

本次实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水准测量及全站仪测量技术。

(4)监理工作监理工作是对道路桥梁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本次实验要求同学们了解监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和职责。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实习前,我们收集了立交桥的工程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技术规范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习前的培训,学习了道路桥梁的基本知识和施工工艺。

2. 实习期间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实验,分别负责路基施工、桥梁施工、测量工作和监理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实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撰写了实习报告。

五、实习成果1. 掌握了道路桥梁的基本结构、施工工艺和设计原理;2. 熟练掌握了水准测量及全站仪测量技术;3. 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4. 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报告L ENGINEERING专业:土木工程年级:大三理论课教师:孙大权姓名:XXX学号:XXX实验日期 2021 年 5 月 17 日实验名称: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姓名: XXX 学号 XXX1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一定温度下的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局部的细集料。

2仪器和材料称量1kg、感量1g的天平,500mL的容量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范围的烘箱,另有枯燥器、浅盘、料勺、温度计和500mL烧杯等。

3 实验步骤(1)试样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并在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试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②摆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向瓶内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洗净,再向瓶中注入温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总质量m1。

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中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差不应超过2℃。

4 数据计算和分析表1试验数据质量m0m1m2℃300g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式中:——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试样的烘干质量,g;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水在4℃时的密度值,1g/cm3;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照表2取值。

表2 不同水温下的温度修正系数水温〔℃〕15 16~17 18~19 20~21 22~23 24~25 计算得细集料表观密度为:5 结论试验测得该试样细集料表观密度为。

实验名称:细集料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试验姓名: XXX 学号 XXX1实验目的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振实密度及空隙率。

同济大学路基工程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路基工程实验报告

路基工程实验报告(册)姓名:冯孝涛学号: 1150746教师:黄琴龙二〇一六年五月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一、实验目的1. 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 本方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 通过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 土的回弹模量由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确定,每个平行试验结果与均值回弹模量相差应不超过5%。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 加载设施: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作为加载设备,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约80cm处,附设加劲小梁一根作反力架,汽车轮胎充气压力0.50MPa。

2. 现场测试装置,如图1-9所示,由千斤顶、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

3. 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30cm,直径两端设有立柱和可以调整高度的支座,供安放弯沉仪测头。

承载板安放在土基表面上。

4. 路面弯沉仪两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其支架组成。

5. 液压千斤顶一台(80~100kN),装有经过标定的压力表或测力环,其量程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计量程的1/100。

6. 秒表。

7. 水平尺。

8. 其他:细砂、毛刷、垂球、镐、铁锹、铲等。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构测试1. 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路基土质均匀,不含杂物。

(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一层。

(3)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处于水平状态。

(4)将试验车置于测点上,在加劲小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

(5)在承载板上安装千斤顶,上面衬垫钢圆筒、钢板,并将球座置于顶部与加劲横梁接触。

公路工程实验实习指导书

公路工程实验实习指导书

中南大学道路工程试验指导书主讲教师刘小明课程名称道路工程实验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及学分32学时、2学分授课班级公路、铁道方向系所单位土木工程学院道路系实验室路基路面实验室目录一、试样准备方法 (1)二、沥青针入度试验 (4)三、沥青延度试验 (7)四、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 (9)五、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 (11)六、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16)七、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18)八、离心分离法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 (21)九、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 (23)十、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 (24)十一、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 (26)十二、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试验 (32)第一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一、试样准备方法(一)沥青1、目的与适用范围(1)试验目的:通过规范的试样制备方法,为沥青的各项试验作准备,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适用于粘稠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等需要加热后才能进行试验的沥青样品,按此方法准备的沥青供立即在试验室进行各项试验使用。

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1.5kg。

(3)也适用于在试验室按照乳化沥青中沥青、乳化剂、水及外加剂的比例制备乳液的试样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使用。

每个样品的数量根据需要决定,常规测定宜不少于600g。

2、仪具与材料(1)烘箱:200℃,装有温度调节器。

(2)加热炉具:电炉或其它燃气炉(丙烷石油气、天然气)。

(3)石棉垫:不小于炉具加热面积。

(4)滤筛:筛孔孔径0.6mm。

(5)沥青盛样器皿:金属锅或瓷坩埚(6)乳化剂。

(7)烧杯:1 000mL。

(8)温度计:0℃~100℃及200℃,分度为0.1℃。

(9)天平:称量2 000 g,感量不大于1 g;称量100 g,感量不大于0.1 g。

(10)其它:玻璃棒、溶剂、洗油、棉纱等。

3、试验方法与步骤热沥青试样制备(1)将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温烘箱中,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烘箱温度80℃右,加热至沥青全部熔化后供脱水用。

道路工程实践报告道路施工实训报告总结实用(五篇)

道路工程实践报告道路施工实训报告总结实用(五篇)

道路工程实践报告道路施工实训报告总结实用(五篇)1、实习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

2、实习地点:湖南。

3、实习时间:20xx年xx月xx日。

1、实习学生:xx。

5、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正在建设的道路和桥梁、听讲座。

6、通过本次实习参观中,我们主要了解了如下内容:(2)了解板的配筋方法、施工要领。

(3)了解桥梁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与道路线型的主从关系。

(4)了解桥址选择依据,及其与河流走向的关系的内容和要求。

(5)了解立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习讲座中,我们主要了解到:(1)了解路桥结构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前景;(2)了解工程建设程序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前景;(3)了解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本次报告由湖南工程学院的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教研组的陈爱军老师组织策划的,给我们做的是关于道路工程的报告,陈老从道路工程的起源讲到最新一些道路发展的现状,从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着重强调了,做为新一代的祖国建设者不仅要在结构上,形式上令人满意,还要做到节约,与环境的相和谐的发展观。

以下为简要记录。

道路工程学是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道路通常是指为陆地交通运输服务,通行各种机动车、人畜力车、驮骑牲畜及行人的各种路的统称。

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林区道路等。

城市高速干道和高速公路则是交通出入受到控制的、高速行驶的汽车专用道路。

道路工程历史源远流长。

历史上最早的原始社会人群,因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形成天然原始的人行小径。

以后要求有更好的道路,取土填坑,架木过溪,以利通行。

当人类由原始农业到驯养牲畜后,逐渐利用牛、马、骆驼等乘骑或驮运。

这种生产力的飞跃进一步要求更适用的道路,因而出现驮运道。

道路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道路网规划和路线勘测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排水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附属设施工程和养护工程等。

道路施工工程实验心得(3篇)

道路施工工程实验心得(3篇)

第1篇在我国,道路施工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作为一名道路施工工程从业者,我有幸参与其中,亲身经历了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对道路施工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验项目的重要性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实验项目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实验项目:1. 压实度试验:通过压实度试验,我们可以了解路床基层和基配石的密实程度,从而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土体含水率试验:了解土体含水率对于路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都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土体含水率。

3.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是评估岩石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该试验,我们可以了解岩石的承载能力,为道路施工提供依据。

4. 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承载力试验是评估地基承载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才能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操作要点1. 实验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种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数据应及时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4.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三、实验结果分析1.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实验结果为道路施工提供依据,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质量。

3. 实验结果还可以为后续的道路维护和养护提供参考。

四、实验心得体会1. 实验是道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严格的实验,才能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

2.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谨对待,认真分析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 实验结果对道路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结果,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

总之,道路施工工程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

道路工程实习报告文档5篇

道路工程实习报告文档5篇

道路工程实习报告文档5篇Road engineering practice report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道路工程实习报告文档5篇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道路工程实习报告文档2、篇章2:道路工程路基文档3、篇章3:道路工程路基实习报告文档4、篇章4:道路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报告文档5、篇章5:2020年道路桥梁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文档篇章1:道路工程实习报告文档前言:《土地测量与制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和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实训任务:(1)图根控制测量(包括选点、埋石、观测和计算);(2)1:1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

实训要求:1、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图根导线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计算方法;3、熟悉经纬仪测图的基本方法和测图过程。

实训项目:此次教学实习是对学校的基本地形及地物状况进行测量与制图。

学校总共被分为8个测区,本小组负责第五区的测测区的情况:本小组此次负责测量和制图的是第五区,该区域内地形和建筑物的布局比较简单,其基本状况如下:建筑物:a楼教学楼;b楼教学楼;c楼教学楼池:月亮湾;a楼后面的池其他:文科实验楼与a楼之间的草坪及其其中的两条长廊;计算机中心前的弧形道路。

交通工程测量实验报告(3篇)

交通工程测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交通工程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交通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交通工程测量是利用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进行精确测量的技术。

主要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水准仪:用于测量两点间的高差。

2. 经纬仪:用于测量角度和距离。

3. 全站仪:用于快速、精确地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

4. 标杆:用于标志测量点。

5. 三脚架:用于支撑测量仪器。

四、实验步骤1. 水准测量- 搭设三脚架,将水准仪固定在支架上。

- 水准仪调平,观察水准气泡,确保水平。

- 在起始点设立水准尺,读取起始点高程。

- 沿路线移动水准仪,在每一定位点设立水准尺,读取高程。

- 计算各点高差,绘制水准路线图。

2. 角度测量- 搭设三脚架,将经纬仪固定在支架上。

- 经纬仪调平,确保水平。

- 测量两相邻点之间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 计算方位角,绘制角度路线图。

3. 距离测量- 使用全站仪,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距离测量,如测距仪法、钢尺法等。

- 记录测量数据,绘制距离路线图。

4. 数据整理与分析- 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

- 分析测量数据,评估测量精度和误差来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准测量结果- 起始点高程为A,终点高程为B,高差为Δh = B - A。

- 根据水准路线图,分析水准测量精度和误差来源。

2. 角度测量结果- 记录各点之间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 根据角度路线图,分析角度测量精度和误差来源。

3. 距离测量结果- 记录各点之间的距离。

- 根据距离路线图,分析距离测量精度和误差来源。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交通工程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练操作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

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交通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实训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实训报告摘要:本文旨在介绍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实训报告的相关内容。

道路与桥梁工程实验报告

道路与桥梁工程实验报告

抗折抗压试验机操作规程:1. 打开测控箱电源开关,预热10分钟。

2. 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运行SuperTest5测控软件。

在用户登录界面中正确填写姓名及密码后登录.3。

点击桌面上的抗折(抗压)按钮,进入系统主界面。

系统默认为水泥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界面.4。

启动油泵。

5. 点击界面中的“参数"按钮,弹出参数对话框,按要求填写或选取相应的参数。

6。

按要求装好试样。

7. 单击控制软件主界面的“运行”按钮,活塞开始上升,若此时为值显示不为零,可单击“清零”对当前力值进行清零.当试样受压达到控制的入口力值时试验机即按设定的加载速度对试样进行加压直至试样破碎,计算机会自动记录试验结果,并在主界面左下方的“试验结果”框中显示。

8. 如中途要人为停止加载试验,按Enter键,系统会停止加载,按确定键系统会把这一组破型完成的试块保存到数据库。

9. 重复6、7操作直至做完一组试样,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平均力值及平均强度,并将全部结果存入数据库.10。

如果做下一组试验时,重复4、5、6、7操作;如果已经做完全部试验, 应该依次停止油泵,关闭控制箱,单击“退出”按钮退出测控软件。

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

启动电动机,关闭回油阀,将速度阀手柄逆时针方向拧开供油,使活塞上升而离开缸底;2.放好试件,调正丝杆高度,可调至试件离上压板空余1~2mm;3.调节速度阀快速上升,根据加荷速度要求调整速度阀的上升速度;4。

试件破坏后,打开回油阀使活塞回落,清除碎试件后,关闭回油阀。

准备下一次试验,打开回油阀时速度一定要慢;5。

记录下试件的抗压力值后按仪表复位按钮,使显示屏回到零点,以便下次试验。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一、取混凝土拌合物代表样,用5mm筛筛出砂浆,经人工拌均,一次性装入150mm立方体或¢150mm试模中,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70mm时宜用振实台振实砂浆,大于70mm时用人工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轻敲打筒壁,使其密实,砂浆表面应低于模口约10mm并立即加盖。

道路工程专业实习报告(通用4篇)

道路工程专业实习报告(通用4篇)

道路工程专业实习报告(通用4篇)道路工程专业篇1一、:通过对普洱市旅游环线二号路A段的实地实习,使我对城市道路的路基处理、沥青路面的施工、道路的设计、公路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其它公路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二、实习时间:20xx年3月13日至20xx年4月17日三、实习地点:普洱市旅游环线二号路A段四、实习内容:路基部分路基的实习主要在二号路的部分施工工地包括了地基处理、路堤、桥涵等内容。

1、路基处理:该路段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处理办法就是换填土法。

就是将上面80公分路床范围内的多余的土全部挖掉,然后分层回填上50公分的素土,上面是沙粒。

但是这种情况很不好的一点就是沙粒遇到水之后,水还会下渗到路基的黄土上,破坏了了其稳定性。

于是对原设计进行了变更,就是将原来80公分的土挖掉,先进行全段碾压,碾压后回填上40cm素土,再上面40cm 5%的石灰土,然后在两侧设计盲沟。

对于湿陷性黄土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冲击碾压,二是强夯法。

另外,对结构物的处理。

由于湿陷性黄土对结构物会有很大的影响,处理方法就是先把基坑开挖,然后用机械进行强夯,保证结构物安全。

对于路堤的处理,用碾压夯实法。

提高稳定性。

方法是先原地面进行碾压,用灌沙法测密实度。

压实是应注意: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保持压实均匀,不漏压,对于压不到的边角,应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

压实全过程中,经常检查含水量和密实度,以达到符合规定压实度的要求。

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在工厂拌制混合料所用的固定式拌和设备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

在拌制沥青混合料之前,应根据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拌。

试拌时对所用的各种矿料及沥青应严格计量。

通过试拌和抽样检验确定每盘热拌的配合比及其总重量(间歇式拌和机)、或各种矿料进料口开启的大小及沥青和矿料进料的速度(连续式拌和机)、适宜的沥青用量、拌和时间、矿料和沥青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出厂的温度。

道路材料试验实训报告

道路材料试验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道路材料试验实训,使我对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如土、砂石材料、石灰、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建筑钢材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掌握这些材料的试验方法,提高自身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2年10月1日-2022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材料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土的试验(1)试验项目:土的含水率试验、土的密度试验、土的塑性指数试验(2)试验方法:采用环刀法、密度瓶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法2. 砂石材料试验(1)试验项目:砂的筛分试验、砂的密度试验、砂的含泥量试验(2)试验方法:采用标准筛分法、密度瓶法、水洗法3. 石灰试验(1)试验项目:石灰的细度试验、石灰的凝结时间试验、石灰的安定性试验(2)试验方法:采用筛分法、凝结时间测定法、安定性试验法4. 水泥试验(1)试验项目: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水泥的凝结时间试验、水泥的安定性试验、水泥的强度试验(2)试验方法: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法、凝结时间测定法、安定性试验法、抗压强度试验法5. 水泥混凝土试验(1)试验项目: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2)试验方法:采用理论计算法、抗压强度试验法、耐久性试验法6.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1)试验项目:沥青的针入度试验、沥青的软化点试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流值试验(2)试验方法:采用针入度试验法、软化点试验法、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流值试验法7. 建筑钢材试验(1)试验项目:建筑钢材的拉伸试验、建筑钢材的冲击试验、建筑钢材的硬度试验(2)试验方法:采用拉伸试验法、冲击试验法、硬度试验法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土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土的含水率、密度、塑性指数等指标均符合道路工程要求。

2. 砂石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砂的粒径分布、密度、含泥量等指标均符合道路工程要求。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综合实验(发动机部分)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综合实验(发动机部分)

ηm 为 0,燃油消耗率 be 为无穷大。随着节气门开度增大,机械损耗占比越来越小,所以 ηm 越来越大,
故而 be 会有下降趋势。但随着节气门开度增加,进气越来越多,空燃比可能会增大,于是燃烧开始变得
困难,所以,指示效率 ηt 会下降,导致在节气门开度过大时,be 随功率增加而上升。
1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研究,刘春玲,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 年 12 月 24 日
试验四 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实验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实验设备和器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实验数据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实验报告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69
负荷 5%
3
1599 39.04 39.04 6.54 6.44 2.106 322.123322 326.852875 74.4 372.75 80.31 77.46 19.50

2024年11初道路工程路基实习报告2篇

2024年11初道路工程路基实习报告2篇

2024年11初道路工程路基实习报告 (3)2024年11初道路工程路基实习报告 (3)精选2篇(一)报告内容:一、实习背景在2024年初,我参加了一项道路工程的路基实习。

这个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参加的第一次实地工程实习,对于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目的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熟悉道路工程中路基的建设流程和施工方法,并提高我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熟悉工地环境:我首先参观了整个工地,包括路基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以及周围的地形和环境条件。

这使我对整个工程的规模和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习路基的施工工艺:通过观察和参与实际施工,我学习了道路工程中路基的各个施工工艺。

这包括地面的平整、提升和加固,以及路基的水平和纵向制约等。

3. 学习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使用各种用于路基施工的工具和设备。

这包括挖掘机、铲车、平地机等。

通过亲自操作这些设备,我更好地理解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观察和参与路基质量检测:在路基建设过程中,我也有机会观察和参与路基质量的检测工作。

这包括使用压实仪、水平仪等设备进行路基的质量检验,并学习如何评估和修正施工中的问题。

五、实习心得和收获通过这次道路工程的路基实习,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与实际施工和操作各种设备,我对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2. 学到了实用的工程知识:通过观察和参与实际工程,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实用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我的工程实践和进一步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3. 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工地工人共同工作,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这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了对工程的兴趣:通过参与实际工程并见证工程的进展,我对道路工程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热情。

六、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道路工程中路基的建设和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工程实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道路桥梁试验检测实习报告范文3篇

道路桥梁试验检测实习报告范文3篇

道路桥梁试验检测实习报告范文3篇道路桥梁试验检测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通过实地实习认识,使学生对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了解路桥专业的概念和内涵,了解路桥工程结构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对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路桥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加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和自豪感,建立从市路桥工程建设事业的志向。

二、实习方式:指导教师全程指导,采用集中实习方式。

1、地参观:指导教师讲解及有关单位专家、术人员介绍等。

2、道路桥梁工程录像·专题讲座。

三、实习时间:第十周(11.8-11.12)四、实习地点:日照市已建成道路桥梁工程及路桥施工现场等。

五、实习内容:11.8上午:晓附近道路工程工地参观。

博文路博文路是我市一条南北向城市政干路,本次施工段为聊城路至北环路,全长630米。

一、工程概况博文路规划红线40米,道路横断18米宽主车道,每侧1.5米宽行道树,4米宽人行道,主车道结构层设计为压实土路基,18cm厚水泥稳定土地基层,18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土基层,4cm中粒式沥青砼,3cm厚细粒式沥青砼面层,道路排水采用与污分流方式,管道位于人行道下。

二、主要工程量挖土6300m3,四填土9500m3,换填土9800m3,硬化面积11436m2,铺设各种管径的管道2538m,砌井74座,皮装路沿石1230m。

三、开竣工时间__年4月23日至__年9月20日。

聊城路一、工程概况聊城路硬化排水工程,西起K1+710,东至青岛路,全长882.216米,道路红线宽度40米,道路硬化宽度18米。

排水工程:南侧为雨水管道;北侧为雨、污水管道分流。

结构为20cm水泥稳定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4cm中立沥青混凝土,3cm细粒沥青混凝土,其中在K1+980设置桥涵(长6m__宽28m)一座,已于2008年12月完成道路排水硬化。

园路工程实验报告

园路工程实验报告

园路工程实验报告1. 引言园路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景观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园路工程施工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探索园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2. 实验目的- 了解园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流程- 观察园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收集园路工程施工后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3. 实验装置和材料- 园路施工现场- 施工设备:挖掘机、翻斗车、压路机、水泥搅拌机等- 施工材料:砂石、水泥、沥青等4. 实验步骤4.1 施工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确定园路的设计尺寸和形状。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格要求,准备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4.2 土地开挖采用挖掘机对施工现场进行土地开挖,将地表的土壤和杂物进行清理。

确保基础土壤的平整和清理。

4.3 基础施工按照园路的设计要求,在土地开挖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施工。

首先进行地基的夯实和平整,然后进行辅助材料的填充和固定。

4.4 铺设路面根据园路的设计要求,使用水泥或沥青对道路进行路面铺设。

在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比例和施工质量,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和牢固。

4.5 交通标线和景观装饰在路面铺设完成后,进行交通标线的涂装和景观装饰的布置。

交通标线的设置需要符合交通规则和标准要求,景观装饰的布置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和美观。

4.6 完工验收对施工完成的园路进行验收和评估,检查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修复。

5.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 在园路施工过程中,土地开挖和基础施工是关键的环节,对于园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 水泥和沥青是常用的园路路面铺设材料,水泥适用于车辆通行较为频繁和重型车辆经过的道路,而沥青适用于车辆通行较少和轻型车辆经过的道路。

- 交通标线和景观装饰的设置可以提高园路的使用效果和美观度,对于交通安全和环境友好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路实验实习报告

道路实验实习报告

道路实验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日益得到重视。

为了提高道路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道路实验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施工工艺,掌握道路检测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道路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道路工程的基本施工工艺和检测方法。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实验设备及其用途。

2. 实习过程(1)道路材料实验我们进行了道路基层材料、面层材料和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道路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2)道路结构层施工工艺实习我们在现场参观了道路基层、面层和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了解了各种施工机械的使用方法,掌握了道路结构层的施工工艺。

(3)道路检测实习我们学习了道路几何参数检测、压实度检测、弯沉检测等方法,并实际操作了检测设备,掌握了道路检测的基本技能。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道路工程的基本施工工艺和检测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了解了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为今后从事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打下了基础。

2. 实习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本次实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

(2)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道路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遵循实验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通过本次道路实验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道路工程的基本施工工艺和检测方法,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路工程试验实习报告

道路工程试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道路工程试验实习,使我对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施工工艺和试验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为今后的道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2年6月15日至2022年6月30日三、实习地点某城市道路施工现场四、实习内容1. 试验准备(1)了解道路工程试验的目的和意义,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

(2)掌握道路工程试验仪器、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熟悉试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方法。

2. 试验项目(1)路基试验1)土工试验:进行土的颗粒分析、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等,了解土的基本性质。

2)路基压实度试验:采用灌砂法、环刀法等方法,检测路基的压实度。

3)路基弯沉试验:采用贝克曼梁法,检测路基的弯沉值。

(2)路面试验1)沥青混合料试验: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流值试验、空隙率试验等,检测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2)路面平整度试验:采用平整度仪,检测路面的平整度。

3)路面抗滑试验:采用摆式仪,检测路面的抗滑性能。

(3)桥梁试验1)桥梁荷载试验:采用静态荷载试验,检测桥梁的承载能力。

2)桥梁裂缝检测:采用裂缝检测仪,检测桥梁的裂缝情况。

3)桥梁振动试验:采用振动仪,检测桥梁的振动特性。

3. 试验实施(1)按照试验规范和标准,进行试验仪器的调试和校准。

(2)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各项试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记录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撰写试验报告。

4. 试验总结(1)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2)总结本次实习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道路工程试验提供借鉴。

五、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 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做好道路工程试验的关键。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团队协作精神是完成试验任务的重要保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完成试验任务。

道路实验实训报告

道路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技术。

2. 掌握道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道路施工质量。

二、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道路施工现场四、实验人员实验指导老师:XXX实验学生:XXX、XXX、XXX五、实验内容1. 道路基层压实度实验2. 道路路面平整度实验3. 道路路面抗滑性能实验4. 道路路面结构层厚度实验六、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夯实仪、平整度仪、抗滑系数仪、钢卷尺、水准仪等。

2. 实验材料:沥青混合料、砂石、水泥等。

七、实验步骤1. 道路基层压实度实验(1)将夯实仪放置在试验段上,调整仪器高度,使其与基层表面平行。

(2)启动夯实仪,按预定次数进行夯实,确保基层达到设计压实度。

(3)记录夯实过程中的数据,如夯实次数、夯实深度等。

(4)将夯实仪移至下一试验段,重复上述步骤。

2. 道路路面平整度实验(1)将平整度仪放置在试验段上,调整仪器高度,使其与路面表面平行。

(2)启动平整度仪,按预定速度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3)将平整度仪移至下一试验段,重复上述步骤。

3. 道路路面抗滑性能实验(1)将抗滑系数仪放置在试验段上,调整仪器高度,使其与路面表面平行。

(2)启动抗滑系数仪,按预定速度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3)将抗滑系数仪移至下一试验段,重复上述步骤。

4. 道路路面结构层厚度实验(1)将钢卷尺放置在试验段上,调整仪器高度,使其与路面表面平行。

(2)沿试验段方向测量路面结构层厚度,记录数据。

(3)将钢卷尺移至下一试验段,重复上述步骤。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道路基层压实度实验通过实验,本组共检测了5个试验段,压实度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表明基层压实度合格。

2. 道路路面平整度实验本组共检测了5个试验段,路面平整度均达到设计要求,表明路面平整度合格。

3. 道路路面抗滑性能实验本组共检测了5个试验段,路面抗滑系数均达到设计要求,表明路面抗滑性能合格。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word资料24页

同济道路工程材料试验报告word资料24页

《道路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专业:土木工程年级:大三理论课教师:孙大权姓名:XXX学号:XXX实验日期 2014 年 5 月 17 日实验名称: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姓名: XXX 学号 XXX1实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一定温度下的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部分的细集料。

2仪器和材料称量1kg、感量1g的天平,500mL的容量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范围的烘箱,另有干燥器、浅盘、料勺、温度计和500mL烧杯等。

3 实验步骤(1) 试样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 试验步骤,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①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中。

②摆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向瓶内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洗净,再向瓶中注入温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总质量m1。

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中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差不应超过2℃。

4 数据计算和分析表1试验数据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ρa=(m0m0+m1−m2−αT)×ρw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m0——试样的烘干质量,g;m1——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m2——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ρw——水在4℃时的密度值,1g/cm3;αT——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照表2取值。

表2 不同水温下的温度修正系数∝m计算得细集料表观密度为:ρa=(300300+642.3−839.2−0.006)×1=2.90g/cm35 结论试验测得该试样细集料表观密度为2.90g/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SMA沥青混合料设计姓名:***、***、***学号:*******、*******、******* 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17年5月28日星期日第11组实验报告设计资料SMA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路面是按照内摩擦角最大的原则,以间断级配的粗集料形成相互嵌挤的矿料骨架,然后按照空隙率较小的原则,以沥青玛蹄脂填充骨架的空隙,形成一种骨架密实结构。

它具有抗高温、低温稳定性,良好的水稳定性,良好的耐久性和表面功能(抗滑、车辙小、平整度高、噪音小、能见度好)。

SMA路面耐久性好,故养护工作少,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

由于我国高等级路面较多使用SMA级配,本次研究将制备SMA-13级配的试件,SMA-13沥青混合料一般由粗细集料、矿粉、沥青、纤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各种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材料的相关参数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的性质符合规范要求,进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实验项目要求相关实验简介及器材T 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天平或浸水天平、吊篮、溢流水槽、烘箱、毛巾、温度计、标准筛、盛水容器(如搪瓷盘)、其他:刷子等)T 0330—2005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0.1g、饱和面干试模、捣棒、烧杯、容量瓶、烘箱、纯净水、其他:干燥机、吹风机(手提式)、浅盘、铝质料勺、玻璃棒、温度计等)T 0702—201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根据试验标准T0702,制作标准马歇尔试件,高度63.5mm±1.5mm,总质量控制在约1200g左右,使用SBS改性沥青,粗级料:5-15mm、细级料:0-3mm、矿粉、木质素纤维,于拌和锅中,干拌10s,加入沥青拌90s,加入矿粉再拌90s,配置热拌SMA沥青混合料,置入模具中正反面各打75次成形试件。

试件成形,放置室温冷却24小时后,根据试验标准T0705使用水中重法分别测干质量、水中质量、表干质量,在测水中质量前,需将试件于常温水泡5-15分钟左右。

量完体积质量参数,将试件浸于60度水中泡30-40分钟后,进行马歇尔试验,测算稳定度、流值。

(自动击实仪、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试模、脱模器、烘箱、天平或电子抨、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温度计、其他: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标准筛、滤纸(或普通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棉纱等)T 0705—2011 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浸水天平或电子天平、网篮、溢流水箱、试件悬吊装置、秒表、毛巾、电风扇或烘箱)T 0709—2011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恒温水槽、真空饱水容器、烘箱、天平、温度计、卡尺、其他:棉纱、黄油)T 0719—201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根据试验标准T0719,以目标油石比,拌合沥青混合料,倒入模具,用车辙板试样成形机制作三个车辙板后,常温静置24小时以上;放入车辙试验仪试验动稳定度,以42次/min速率辙一小时,纪录最后15分钟的动稳定度(mm/次)。

(车辙试验机、恒温室、台枰)T 0729-2000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根据试验标准T0729,以目标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8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四个试件,其中一组置于常温不动,另一组做真空饱水后,以塑料袋密封置入-18度冰箱16小时,再置于60度恒温水箱中24小时,最后与置于常温的试件一同放入25度水中,以待试验。

使用材料强度试验仪作横向劈裂试验,纪录极限破坏强度。

(试验机、恒温冰箱、恒温水槽、压条:上下各一根、劈裂试验夹具、其他:塑料袋、卡尺、天平、记录纸、胶皮手套等)T 0732-2011 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析漏试验根据试验标准T0732,将拌合好的沥青混合料倒入已秤过重量的空烧杯中,放置170度烘箱一个小时,取出后直接将沥青混合料倒入空排中(不拍烧杯底部),测沾附于烧杯内部沥青,与烧杯的总质量,计算损失百分率。

(烧杯:800mL、烘箱、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玻璃板、天平:感量不大于0.1g、其他:手铲、棉纱等)T 0733-2011 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根据试验标准T0733,用目标油石比制作八个马歇尔试件,脱模后分成两组做分别坐浸水飞散、标准飞散试验,浸水飞散试验为置入60度恒温水保存24小时,常温保存24小时;标准飞散试验为置入20度水箱中,放置20小时。

试件泡水完毕后,置入洛杉矶磨耗试验仪进行飞散试验,每分钟转动30圈,共转动300圈后,取出最大块的试件碎片测量质量,计算前后磨损百分率。

(洛杉矶磨耗试验机、恒温水槽、烘箱、天平或电子称:用于称量矿料的感量不大于0.5g,用于称量沥青的感量不大于0.1g、插刀或大螺丝刀、温度计:分度值1℃、其他: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标准筛、滤纸(或普通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棉纱等)1.矿料参数测定根据《公路工程集料实验规程》(JTG 42-2005)[56]以及《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JTG/E20-2011)[55]中的实验方法对粗、细集料进行密度测试,结果如表3.2所示。

式中:ρa——粗集料表观密度,g/cm3ρs——粗集料饱和面干密度,g/cm3ma——试样烘干后的质量,gmw——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mf——饱和面干试样的质量,gρw——水在4℃时的密度值,1g/cm3αT——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式中:ρa——细集料表观密度,g/cm3m0——试样烘干后的质量,gm1——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gρw——水在4℃时的密度值,1g/cm3αT——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T0304-2005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实验(网篮法)T0328-2005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容量瓶法)T0352-2000矿粉密度实验(李氏比重瓶)2.矿料级配设计本次研究采用小档配料,即用沥青混凝土标准集料筛将每一档集料都筛分出来,再按照目标级配进行配料。

目标级配与规范规定的中值级配相近,筛孔通过率以及级配曲线如下:SMA-13级配通过率SMA-13选用级配上下限曲线T0302-2005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实验、T0327-2005细集料筛分实验:粒径0-3mm的集料500.00克粒径3-5mm的集料500.02克粒径5-15mm的集料500.72克根据本组筛分的结果,决定使用粗集料5-15mm 、细集料0-3mm 、矿粉配制SMA -13 沥青混合料。

以油石比6% 制作三组不同级配的马歇尔试件,制作三组不同级配的马歇尔试件,每组级配各层筛网余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要求,经excel 表页内计算后,选出三组级配成如下:三组级配组成各组级配累计通过百分率由上表可以发现,我们设计的三组级配都满足规范中SMA的要求。

根据上述级配置作马歇尔试件,完成冷却24 小时后,置于水中测量干重、水中表,依照下式计算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体积参数,测试流值稳定等验结果为第一组级配据满足规范各项要求,决定以第二组级配(粗级料5-15mm 78%) 制作寻找目标油石比试件。

式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式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合成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各档集料总质量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式中:——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饱和度,%;——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各组级配质量参数根据表干法测得的相关数据代入上式中可以得到三组级配的体积参数,如下表:各组级配体积参数对12个试件分别编号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测试,实验结果如下表:各组级配马歇尔试件稳定度及流值分析上面两表中数据可见,级配1矿料间隙率VMA偏大,表明级配偏粗;级配3空隙率偏小、沥青饱和度偏高,表明集料偏细,而级配2的各项指标均接近设计要求值,虽然空隙率偏大,但是可以通过提高沥青用量进行调节。

调整后各档用量及级配见下表:3.确定最佳油石比本次马氏成型不同油石比单个试件各材料的用量如下表:实验数据如下表(油石比5.7%的试件编号为1、2、3、4;油石比6.0%的试件编号为5、6、7、8;油石比6.3%的试件编号为9、10、11、12):数据处理和计算结果如下表:油石比与马歇尔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的关系a. OAC1计算:在曲线图上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或中值)、沥青饱和度范围的中值的沥青用量a1、a2、a3、a4。

按下式取平均值作为OAC1OAC1=(a1+a2+a3+a4)/4b. OAC2计算:根据规范标准,计算出各类参数(不包含矿料间隙率VMA)皆符合规范的油石比上下限,取平均作为OAC2;根据此次试验情况,在试验范围内,油石比6.2%以下皆符合规范规定,无法使用OAC2计算最佳油石比。

考虑到VV 宜控制在3%-4%,VMA 不小于17%所以我们确定6.20%作为最终油石比。

4.SAM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性能检验成型20个试件,4个冻融、4个不冻融、4个浸水、4个不浸水、4个飞散。

本次马氏成型单个试件各材料的用量如下表:4.1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析漏实验实验目的:本方法用以检测沥青结合料在高温状态下从沥青混合料中析出多余的自由沥青数量,供检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排水式大空隙沥青混合料(OGFC )或沥青碎石类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使用。

本次析漏实验单个试件各材料的用量如下表:实验步骤:(1) 根据实际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对集料、矿粉、沥青、纤维稳定剂等按T 0702的方法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拌和混合料。

拌和时纤维稳定剂应在加入粗细集料后加入,并适当干拌分散,再加入沥青拌和至均匀。

每次只能拌和一个试件。

一组试件分别拌和4份,每1份约为1kg。

第1锅拌和后即予废弃不用,使拌和锅黏附一定量的沥青结合料,以免影响后面3锅油石比的准确性。

当为施工质量检验时,直接从拌和机取样使用。

(2) 洗净烧杯,干燥,称取烧杯质量m0,准确至0.1g。

(3) 将拌和好的1kg混合料,倒入800mL烧杯中,称烧杯及混合料的总质量m1,准确至0.1g。

(4) 在烧杯上加玻璃板盖,放入170℃±2℃烘箱中,当为改性沥青SMA时宜为185℃,持续60min±1min。

(5) 取出烧杯,不加任何冲击或振动,将混合料向下扣倒在玻璃板上,称取烧杯以及黏附在烧杯上的沥青结合料、细集料、玛蹄脂等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