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

合集下载

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研究【摘要】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应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市场条件下人才交易作为框架对大学生村官的有交效需求和充分供给进行系统分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村民充分参与方式作为大学生村官招录、使用和考评的选拔模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村官作为一种长效机制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有效需求充分供给长效机制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早在1999年,海南省就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四川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高达70%以上,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

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生村官这种制度安排是不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1 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合法性,《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因此,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

虽然这些职务的安排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但只要能够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接受,权且不去纠缠合法性的问题。

我们仅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交易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需求。

1.1 大学生村官岗位的事业平台在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因素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事业平台。

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农村,乃至三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尤其是西部或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吸纳大学生这一人才群体的环境和条件。

然而,在以行政主导为特色的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中,农村的领导班子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助大学生“村官”成长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助大学生“村官”成长

背景资料:江西省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选聘了710名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扎根在江西红色大地之上。

一年的时光,大学生‚村官‛扎实苦干在农村的工作中,得到了基层党委政府的、村‚两委‛、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取到了良好的反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助大学生“村官”成长------基层组织干部谈“村官”发展与培养‚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9年新一批的大学生‚村官‛的集结号在全国吹响。

有志青年带着知识、怀着梦想、听从党的号召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之中。

中组部发出通知指出:‚要求各地在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和农村增收致富的实际需要选聘有专业和特长的优秀高校毕业生。

‛‚符合农村基层需要‛,是保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关键,是健全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是进一步促进农村基层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作为基层一名组工干部,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与管理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正确引导助大学生‚村官‛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与培养的长效工作机制的建设,充分的挖掘出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挥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一、思想疏导,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上下功夫。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刚从校门走出来,有着饱满的热情,聪明的才智,但是农村的特点、农业的需求、农民的要求,对‚村官‛来说是全方位新的挑战。

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工作,是帮助‚村官‛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是提高‚村官‛全方位素质能力的催化剂,是保证‚村官‛思想障碍上的疏通的关键。

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对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过程的前期、中期、后期的不同阶段,及时了解‚村官‛的思想动态,结合实际情况疏导和引导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长效机制调研报告三年前,大学生村干部以崭新的感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激起激烈的讨论,三年后的今天,大学生村干部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村官到期后的去留问题、出路问题、待遇问题。

大学生村干部在最基层、最辛苦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去的了可喜的成绩。

大学生村干部刚到村中工作的时候都是从进行村基本的调研与研究,根据村中的实际情况计划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工作应当怎样进行,确保他们能够顺利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不会因为不知道村情而造成工作的困扰。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大学生村干部都对村中的情况得心应手,经过党委的研究决定,让大学生村干部在政府各个部门帮忙学习,以适应党委政府进一步的需要。

把重心放在党委政府中,以政府工作为主,村中工作为辅,两不耽误的工作方法。

以促进大学生村干部的能力提升。

经过一年半的不屑努力,各位大学生村干部的计提素质与能力得到了提升。

“干得好,留得住”是社会对这一批大学生村干部的期望。

在社会经济的条件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要让他们做一辈子村干部,是不切实际的。

怎样留住大学生村干部就迫在眉睫。

如何提高“留住率”,我有以下看法:1、坚持“留住想留的,放走想走的”。

不想留的就应当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想留的就是希望留在农村,愿意为广大的农民群众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我们就应当为这些人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

2、待遇要有保障。

对大学生村官,确定工资标准,并办理相关医疗、养老等保险。

以目前的工资水平来说,他们也只能够养活自己而已,对于有家室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个零花,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要留下来,首先考虑到的是生活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那么就算再伟大的工作也不会有人会去做的。

对于待遇问题,也不需要是公务员、事业人员待遇,只要达到普通职工的平均水平。

3、前景要明确。

“干得好”就要“用得好”,要给予大学生村干部明确的发展前景,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目标去奋斗、去努力。

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构建论文

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构建论文

浅析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村官”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十几年来,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从无到有到不断完善,该计划的有效性越来越增强,广大大学生“村官”为新家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较高,许多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的长效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在有长远可靠的职业规划保证的同时,为农村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是需要深刻思考并落实的工作,同时也是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为发展我国农村的各项事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接班人,同时也为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近年来我国各地逐步实践大学生“村官”计划这项重要举措,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不断改进,使该计划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一、现阶段大学生“村官”培养与使用机制1995年,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

自此大学生“村官”应运而生。

2010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将5年内选聘10万名大学生“村官”增加为5年内选聘20万名大学生“村官”。

(一)中央对大学生“村官”的总体政策中央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非常重视,2009年4月,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

2010年5月中组部下发《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鼓励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党员大学生“村官”,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乡镇党委推荐等方式,参加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选举。

到村任职工作一年以上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参加村委会主任、副主任选举。

刍议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

刍议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

节蔬菜 、发展 订单农业 等 ,让农 民能尝到靠 新观念务 不够 ,村 官整体素质不高。
技 术种田 、新产业 致富 的甜 头 ,强化 农 民的科 技意识 。另外 出现 这种情况 主要 因为大 学生还存 在先城 市后 农村的就 业观 通 过举办农业 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 培训 、农业 政策宣 传、科 念 ,加 上大学 生村官政 策实施 的时 间短 、制 度有待完善 等原 普 知识宣讲等方式 提高农 民的科学知 识素养 ,培育有文化 、 因, 目前大学生 村官尤其 是地方 经济相对薄 弱地方的大学生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 型农 民。大学生村 官能够把 自己学到 的 村 官选 聘的 更 多的 是学 历和其 他 自身 素 质相对 较 低 的大学

的不合理状 况 ,促进 了城 乡人才的双 向流动 ,搭 建了农村人 培养 、使 用 、管 理等 环 节完 善选 派 大学 生 村官 工作 长 效机 才高地 ,有利于 吸引更多的人 才来农村 创业发展 ,为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奠定 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5 、拓宽 了大 学生 就业 渠 道 ,缓 解 了高校 就业 压 力。近 年 来 ,大学 生就业形 势 日益严峻 ,已经成 为社会关注 的热点 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 机制的意 义
村干部 “ 老粗” 的形 象 向 “ 识型”转 变 ,培 养造就 出符 大 知 合新形势要 求 、具有现 代管理理念 和现代 农业科技知 识的新
二 大学生村官面 临的主要 问题 l 、部分 领导 思想 上存 在误 区 ,工作 质量 受影 响 。有部
分 领导认为 大学生村 官选聘工 作只是政府 为 了缓解 大学生就
主化 、法制化建 设进程 。 工作 ,只是让他 们打杂儿 ;更有甚者 ,听说大学 生村官在聘 2 、培 育出大 量新 型农 民,农村 经济 得到较快发展 。大 学 任期满后 可以竞聘 村干部 ,就 把他们 当成潜在对手 ,处处防 生村官是新 思想 、新 文化 、新技 术的载体 ,他们 充实到村级 范 ,层层 设障 ,甚至 是对大学 生村官缺 乏起码的人格 尊重 。 干部队伍后 ,其 “ 言行举止 ”与农 民传统 保守的思 想观念 发 这些 因素 影响 了大学 生村 官的正常成长 ,影响 了 ( ( 长效机制 生碰撞 ,擦 出 了火花 ,他们带领 农民搞 畜牧 养殖 、种 植反季 意 见》的具体落实 。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长效机制”是在2019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2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正式提出的,它不仅给大学生村官本人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从源头选拔到最后的有序流动给予了宏观指导,标志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由规模数量建设迈入内涵质量提升新阶段。

如何在正确理解“长效机制”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具体实践指南,这成为学术界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社会科学知识可以借助易于操作实施的发展计划,改善发展政策的制定及其操作流程,从而大大提高诱导型发展的效果。

江苏是全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开展较早的省份,从1995年起就开始相关工作的探索实践。

2019年,江苏省委政府决定实施“双千”工程,即选派101 1名大学毕业生到苏北101 1个经济薄弱村任职,在全省正式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截至2019年底,江苏有组织选派四批大学生村官共计1 1660人。

苏北地区作为江苏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首批重点任职地,大学生村官工作起步早,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拥有值得学习推广的宝贵工作经验,代表着江苏大学生村官工作先进水平。

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选取苏北五县市(灌南县、响水县、涟水县、沭阳县和新沂市)作为典型个案,剖析目前大学生村官工作建设情况,希望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能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系统工程、整体性工程,它贯穿于“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四个流程环节,即要有合适的方式选拔优秀的人才,才能“下得去”;要有配套的帮扶管理机制,才能“待得住”;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干事创业平台建设和考核激励,才能“干得好”;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理通畅的分流渠道,才能“流得动”。

1.“下得去”环节。

“下得去”指的是要做好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完善选聘机制,严把大学生村官“人口”关,把立志于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基层一线。

浅论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

浅论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

浅论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目录:一、引言二、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现状分析三、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建设1.选派机制的优化2.挖掘服务潜力的机制3.培养交流机制四、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长效机制建设的意义五、结论摘要: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建设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重要课题。

其中,选派机制、挖掘服务潜力机制、培养交流机制的优化是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

推进大学生村官制度长效机制的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长效机制,选派机制,服务潜力,培养交流一、引言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该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建立、变革等环节,都需要有长效机制的支撑。

当前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需要有更好的长效机制来加以支持,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建设成为本文的研究课题。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现状分析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制度的选派机制还需优化。

当前,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往往停留在按照考试成绩等赋予职位的阶段,普遍缺乏综合评价、考查士气等多种因素的权衡。

这样的结果,除了直接促使大学生村官“简单”做到工作面前,越过大量现实问题等困难,对村庄全局的发展并没有利大于弊。

其次,在大学生村官服务过程中,往往难以挖掘出他们的服务潜力。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切实发挥他们的能力,更是影响他们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再次,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缺乏一套完整的培养交流机制,减小了他们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方面的积累。

三、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建设1.选派机制的优化选派机制的优化是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

该机制应该综合考虑生源地、考察成绩、人格因素、志向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判。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调研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调研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调研余永平选拔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强和巩固农村的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现将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调研如下:一、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根据省、市、区的安排,自2009年以来,我乡陆续接收了3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其中男生2人,女生1人,都是本科学历,其中的1名女生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其余2人担任村主任助理。

截止日前,担任村支书助理的女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并考取了事业单位。

二、大学生村官所起到的作用。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臵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

他们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

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多、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让他们发挥专长,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

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

难 。只有从更新思想观念 、 完善法律制度 、 创新管 理模式 、 深化教育改革等多方面着手 , 逐步构建和 完 善 大 学 生村 官 计 划 的长 效 机 制 和政 策 措 施 , 才
能 使大 学生 村官 计 划得 以顺 利实 施 。


大学生村 官计 划的背景与意义
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 国整个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且整 “ 体文化素质较低 , 缺乏职业技能, 严重制约着农村 经 济 的发展 。 要改 变三农 面貌 , 根本 改善 农村教 从 育、 提高人 口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 , 需要 有文化 、 懂技术 、 会经营的村官领航 。”I大学生村官计划 【 2 3 z 是我国立足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发展实际所实施的
【 摘
要】实施 大学生村 官计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统筹城 乡发展 、 构建和谐社会 的长远战略 。由于相
应 的政 策制度 和管理措施 等不完善 , 大学生村 官计划在 实施 中遇到一些问题 与困难。从更新思想观念、 完善 法律 制度 、 创新管理模式 、 深化教 育改革等方 面入手 , 构建和完善 大学生村 官计划 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 , 确保 大学生 村 官计 划顺利健康 实施 , 发挥大学生村 官的作 用,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 【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计划 ; 背景意义 ; 现存 问题 ; 长效机制 ; 构建路径
【 基金项 目】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 目“ 建立 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S L 2 0 — 3 ) ( K 一 09 24 。
【 作者 简 介 】 张 磊 (9 2 )男 , 18 一 , 山东 郯城人 , 昌学 院法 政学 院讲 师 , 士研 究生 , 许 硕 研究 方 向 : 行政 管理 ; 张 宇

构建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路径思考

构建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路径思考

构建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路径思考当前,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引智工程”。

基层组织部门是这一重大战略的牵头实施者,必须把构建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作为当前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和创新领域,积极破解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认真探究落实中央《长效机制意见》的具体化路径,努力形成一套集素质培训、教育管理、组织保障等于一体的长效制度链条。

当前,影响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

1、思想根基“夯得不实”。

思想上的不稳定,是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到村任职普遍存有心理落差。

部分大学生只是把当村官作为边工作边择业的权宜之计,缺乏长期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打算,导致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缺乏干事创业的持久热情和坚定决心。

如何教育引导他们在思想上扎下根来,做到既“身入”又“心入”,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角色分工“定位模糊”。

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村两委副职岗位上往往找不到工作抓手,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干,更不知道自己干得怎么样。

部分乡镇和村居,在实际使用上,对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认识不清,角色定位不准,仅仅把他们当作传统意义上的“内务主任”使用,导致他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收发文件、撰写材料甚至端茶倒水、接听电话等日常琐事上,这就偏离了中央选派大学生村官的初衷。

症结在于,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还不够明确,年度目标和聘期目标还不够具体,考核体系还不够健全。

3、入村工作“扎根不牢”。

当前,大学生村官“借用”、“走读”问题不容忽视。

一些乡镇、区直部门从自身出发,随意抽调、截留大学生村官,从事各种临时性工作,造成部分大学生村官实际上脱离了村级工作岗位,成为区、乡两级机关的“跑腿”和“打杂”,分散、牵扯了大学生村官的精力。

少数大学生村官工作作风漂浮,不愿深入村居一线,占着村官的岗位不作为、不干事。

关于开展大学生“村官”制度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大学生“村官”制度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大学生“村官”制度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虞城县李老家乡高庄村村主任助理:金子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了发现和分析当前大学生“村官”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我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索了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道路,以推动村官工作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

一、调查情况及分析1、参加原因大学生选择担任村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集中体现在积累经验便于找工作、考研或公务员加分、觉得有发展前途、响应号召、盲目跟从等几方面。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社会就业需求与教育不平衡现状的影响,许多未能找到工作或致力于政府工作的应届生纷纷走上了村官道路。

2、工作内容担任村官工作第一年,大学生村官主要从事文字整理以及日杂、勤务、宣传先进理念、远程教育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通过一年的时间熟悉本村情况,在村官工作第二、三年逐步参与经济工作与文化建设项目。

3、担任职务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书记或村长助理,在村上开展工作;也有少部分村官被借调到乡政府,在乡镇开展工作;还有一些既在村上工作也不时参加乡镇工作。

90%以上的村官认为大学生村官被借调有利于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但也有人认为此举背离了选拔大学生村官的本意,不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进步。

4、未来规划对服务期满后工作规划主要有:继续农村工作、报考公务员或参加企事业招考。

90%以上的村官希望通过参加选调生考试或公务员考试来进入公务员队伍,也有少数人愿意留守农村,进入村“两委”班子,继续农村工作。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问题通过调查,大学生村官工程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绝大部分村官对村官工作报以积极态度,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发展前景广阔,将会发展成为一项长期战略。

建立和完善_大学生村官_工作长效机制_以鹤壁市_大学生村官_计划为例

建立和完善_大学生村官_工作长效机制_以鹤壁市_大学生村官_计划为例

“大学生村官” 选拔 到 农村 任 职, 是党 中 央 为 破 解大学毕业生就业 难 题、 推动农村 经济 社会 又 好 又 快发展、 培养中国 特 色 社会主义 事 业 接 班 人 而 作 出 , “大学 生村官 ” 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目前 计划已 经成为与新农村建设、 农村政权建设、 农村干部队伍 建设、 农村后备人才建设、 农业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 的具有长远战略 意义的重大 举措。 作 为河南 省“大 学生村官 ” 计 划 的发 源 地, 鹤壁 市 实 施“大学 生 村 官” 计划已经走过了 8 个年 头。8 年 多 来, 经过不断 实践和探索, 鹤壁 市 已 经 形成 了 一 套 完 整 的“大学 生村官” 选拔任 用、 培 养 教育、 管 理 考 核、 激励约 束、 致富带富等长效工作机 制, 认真 总 结 和完善 这 一 长 “大学生村官 ” 效工作机制, 对 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和 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村官” 一、 鹤壁市 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 截至 2001 年 底, 鹤壁 市 农村“两 委 ” 干 部的平均年 龄 为 43. 5 岁, 初 中 以 下文 化程度 的 占 57. 3% 。与此同时, 仅 2000 年到 2002 年, 鹤壁 市 尚 ① 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 有 2996 人。 为 了 解决 农村
“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 ” 先实施 计划, 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 社会 的发展。 针 对 计划实 施 中 存 在 的 一些 主 要 问 “大学生村官 ” 题, 必须统筹把握, 综合考虑, 健全制度, 完善 机 制, 着 力 推进 计划的 科 学 化、 法 制 化、 程序 化 和 规范 “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 为 计划的长期实施提供制度保证, 确保 工作良性循环、 持续发展。 化, ; 新农村建设; 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中图分类号: D03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0751 ( 2011 ) 01 —0030 —04

浅谈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2008年初,中央XX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决定,用5年时间在全国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标志着我国实行10年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担任(含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2008年,广西积极响应和贯彻中央制定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公开选拔459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

从长远角度考虑,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一、广西大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基本概况(一)概况2008年夏,按照中央计划要求,广西全区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从9414名应试者中选聘了459名大学生村官。

当年9月,这些村官被分配到全区14各市的45县(市、区)308个乡镇,分别任职于459个行政村。

到2009年8月,除了少部分人通过公务员考试等形式离职外,90%以上的人都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这些村官,除了25人是区外籍,其余均来自区内,而且回原籍县的159人,比例高达32.5%。

[1]2008―2010年,广西面向全国选聘大学生村官共计2082人,2010年共选聘大学生村官1147人,是广西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选聘人数最多的一年。

2011年广西共有50名大学生村官荣获“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

2009年相关消息,广西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的300名乡镇公务员中,大学生村官占近九成。

2011年,中央XX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已经联合发出通知,今后,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将不再享受加分的优惠政策,代之为可报考定向录取的职位。

(二)各方面的动态根据有关规定,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党员的担任村书记助理,不是党员的则担任村主任助理,负责协助村书记和村主任做好日常工作事务。

根据村官们的反映,他们的工作是不确定的,具体工作视情况而定,90%的村官是村里的多面手,工作涵盖了计划生育、森林防火、整理文档资料等多方面内容。

浅谈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机制— 吴小雄

浅谈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机制— 吴小雄

谈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吴小雄【内容摘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人才的合理流动,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由于大学生“村官”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融入现状难,各种待遇差,角色不明确和管理不科学等问题。

再加上现行的政策导向多属于反向激励和短期激励,不利于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

本人认为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正向激励和长期激励,创新培养教育机制,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加之明确定位,弥补政策上的漏洞,结合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及完善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建立起长效的基层干部培养机制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主要问题建议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现状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有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基层干部的培养以及就业压力的缓解。

从大学生“村官”计划于1995年在江苏省率先实施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几个年头。

自2008年3月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共有130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各地共选聘15.9万名大学生“村官”,加上2008年以前部分省区市自行选聘的,目前共有20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干事创业。

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已不是新闻。

有的人成功了,很好地融入了所服务的社区和乡村,但也有的人当了逃兵,甚至失意落寞而一蹶不振。

从媒体报道来看,很好地融进当地社区、或者说干出点“名堂”的人还是少数,倒是陷入生存和工作困境的人更多,或者根本就没有从事于自己应该的工作岗位上。

主要表现为:(一)大学生村官身份模糊,处境尴尬。

目前,大学生“村官”负责的几乎都是一些琐碎的文职工作,主要负责对资料、档案进行电子归档,宣传方针政策,推进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村民的权利意识等方面的工作。

大学生“村官”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

大学生“村官”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

大学生“村官”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2007年以来,四川省已选聘3万名大学生村干部到村任职。

四川省及乐山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并不断进行细化、深化和完善。

三年来,一批批大学毕业生走向了广袤的农村大地,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

然而,怎样确保大学生“村官”待得住与干得好仍是个难题,本文就大学生“村官”发展长效机制进行了思考。

一、大学生村官工作职责界定问题(一)刚下去干什么一是做好角色对接。

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刚毕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刚到农村,需要有心理的适应和转变期,要在短时间内做好角色对接。

二是了解村情民意。

与村干部交流,走访村组干部,党员,群众,调查本村的经济发展现状、特色产业,知道农民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企盼什么,做好笔记,积累资料,形成一个初步的思维框架。

三是做好调研、完善工作定位。

通过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周边发展动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建立工作计划,写好调研报告,能做的努力做好,尤其是在为经济发展献策献力、帮助致富带头人等工作上。

(二)1-2年后干什么一是当好六员。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政策法规,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要努力当好“六员”:加强宣传教育,当好惠农政策宣传员;注重工作针对性,当好民情民意调研员;加强科普宣传,当好科技推广特派员;维稳维权不放松,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加强党建研究,当好党建工作辅导员;关注市场行情,当好市场信息传播员。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村民真正的“主心骨”,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不辜负国家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殷切希望。

二是立足发展。

帮助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就要利用自己的特点,在变成“农民”的同时,跳出“农民”的范畴,利用自身所学帮助村域经济发展。

(三)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1、积极作用。

一是创造人才活力。

当前农村实用人才普遍匾乏,缺技术,缺服务,缺教育,缺引导。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以鹤壁市“大学生村官”计划为例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以鹤壁市“大学生村官”计划为例
效 工作 机制 , “ 对 大学 生村 官 ” 划 的进 一步 实 施 和 计
完 善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核 、 励 、 出等 方面形 成 了一 整套 长效工 作机制 。 激 退
第 一 , 明标 准 , 格 选 拔 。鹤 壁 市 委 下 发 了 严 严
《 关于在 全市 农村 实施 “ 大学生 村官 ” 划 的意见 》 计 , 对“ 大学 生村 官” 的选拔 范 围 、 件 和办 法 等作 了明 条 确 规定 。在选 拔 “ 学生 村 官 ” , 大 时 鹤壁 市 坚持 德才 兼备 和公 开 、 等 、 优 的原则 ,重点从 国家统招 的 平 择 大专 以上 毕业 生及全 日制 成人 高等 院校 大专 以上毕 业生 中选拔 。在选拔 “ 学生 村 官 ” 大 过程 中 , 鹤壁 市 确定 了 “ 三个优 先 ” 的原则 : 学 专业 与 当地 经济 发 所 展 优 势相关 的优 先 , 农村生 活 阅历 的优 先 , 有 同等条
— —
以鹤 壁 市 “ 大学 生村 官 ” 划 为 例 计
宋 相 义

要: 选拔“ 大学生村 官” 到农村任 职, 是党 中央作 出的一项 重大决策 , 具有长远 的战略意义。鹤壁市在 河南 省率
先实施“ 大学生村 官” 计划 , 有效促进 了农村经 济社会 的发 展。针对“ 学生村官” 大 计划 实施 中存在 的一些主 要问 题, 必须统筹把握 , 综合考虑 , 健全制度, 完善机制 , 着力推进“ 学生村 官” 划的科 学化 、 大 计 法制化 、 程序 化和规 范
快发展 、 培养 中国特色 社 会 主义 事 业 接班 人 而 作 出
的一项重 大战 略决策 。 目前 , 大 学生 村 官 ” “ 计划 已 经 成为 与新 农村 建设 、 农村政 权建 设 、 农村 干部 队伍 建设 、 后备人 才建设 、 业现代 化建设 密切 相关 农村 农

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的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的长效机制研究

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的长效机制研究摘要: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行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必要设计一套大学生“村官”的长效管理机制。从高校培养、选聘、培训等各个环节出发,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制度设计;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Analysis of the Long Term Mechanism of the College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s SystemAbstract: Selecting excellent college students to work as village officials in the countryside was very meaning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ies of rural cadr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countryside. S 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officials policy, good achievement had been made.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ed some problems. For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countryside, a long term mechanism of the countryside officials policy must be designed. The thesis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in such aspects as the college culture,student selection, training, etc.Key words: the college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system design; long 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a new countryside所谓大学生“村官”,就是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指导下,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挂职锻炼,以促进农村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至今,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探索已经进行了15年。从2008年开始,中共中央计划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标志着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转入国家主导的工程建设阶段。但大学生“村官”制度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到目前为止,所谓“村官”还不是一种建制性设置,可以看作是一种权益性安排,大学生行为具有短期化倾向。同时,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合理、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不利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大学生“村官”的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大学生“村官”“选得准、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1重视高校培养是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前提高校不仅是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者和输出者,更是他们的“娘家”和坚强后盾,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官”真正安心扎根农村,帮助他们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高校在新时期的社会责任,高校理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1]。1.1加强就业指导,更新就业观念高校要利用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农林类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农林类高校要利用其专业优势,对农学、林学、畜牧养殖、城乡规划、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宣传,引导这部分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去农村基层就业。1.2创新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高校可以在调查的基础上增设与农村发展紧密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乡村旅游开发、乡村规划、畜牧养殖等农林牧副渔涉农相关课程,与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研究和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具备各方面素质的大学生“村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脱离,高校通过已经建立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学生下乡锻炼,多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实际情况,加深其对农民的了解;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和优秀典型事例汇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的热情。1.3高校要主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就业后的服务延伸工作学校要对已经工作的“村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跟踪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人力、物力上的支持。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6年的毕业生郭碧玉,毕业后任“村官”,她通过政策鼓励、示范带动、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引导村民发展中小型蛋鸡养殖项目,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回学校向专家教授请求技术支持,全力为养殖户服务,仅养鸡一项,为全村农户新增收入120多万元。正是学校为这部分毕业生提供了智力支持,为他们排忧解难,才使得这部分“村官”的工作如鱼得水。高校应将教师科研项目、科研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和本校大学生“村官”所在的社区、村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同时,高校要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挖掘利用本村合理的资源,出谋划策,寻找适合该村发展的道路。2优化选聘机制是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必要条件虽然大学生“村官”经过多轮选拔和推荐,都是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但是校园与农村环境差别很大,学校表现优秀的同学并不一定适应农村工作。选聘大学生在注重其校园表现的同时,还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岗位实际,参照《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经过对“村官”的问卷调查分析,我们已初步建立了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模型,它由知识、能力、品性“三维”结构组成[2]。在其知识结构中,主要强调是否掌握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共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农业技术、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在能力结构中,强调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较强的协调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信息运用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在品性结构中,首先要强调政治合格,同时还必须具备适应农村工作的个性特质,如吃苦耐劳、自信勇敢、自主独立、乐观坚强等特质。在选聘工作中,有几个问题值得专门探讨一下。2.1发挥农村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村民要有话语权我们必须注意到,在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中,农村才是最基层的用人单位,因此,必须发挥农村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那种“计划分配”、“行政指令”的工作模式,引导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纳贤,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制定招聘标准和条件,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村委会应通过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召开村民大会,征求各种意见,确保招到本村需要的人才,避免盲目进行招聘工作。2.2大学生“村官”是否应采取就近原则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经济基础好是成功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关键。所以大学生“村官”是否采取就近原则,应具体看当地的经济状况。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适合非就近原则,可广泛选拔,如北京、广州、浙江,而欠发达地区则不适合开放式选拔[3]。需要说明的是像北京、广州、浙江等地的农村,已经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加上村村合并等措施,其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很高,已经不能用“农村”二字来描述,城乡二元体制基本被打破,户籍的壁垒和观念的影响力大大减弱,所以可以更大范围地选拔人才,形成开放的格局,对村民自治作出必要的补充,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再看看欠发达地区,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这些地方适合就近原则。2.3关于要专才还是要将才的思考笔者认为,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并不需要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严格设限。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职业潜能,大致把他们分为3种类型,即“行政管理型”、“致富带富型”、“科技服务型”等,能解决农村具体问题的是“专才”,即科技服务型“村官”。一般认为,选聘大学生“村官”应倾向农、林、牧、渔等涉农专业的大学生,这些懂技术的大学生,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很容易得到农民的支持。相对来说,有农学背景的大学生“村官”在上岗初期更容易显现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否热爱农村基层工作和是否掌握了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才是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关键。并且,从我们接触到的诸多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中可以看到,农村对能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做事的“将才”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选聘工作中应注重匹配农村实际工作需要。2.4选聘模式还可考虑逆向培养目前我国尝试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村官”,但是大学生“村官”们的思想不稳定,各县市辛苦培养的人才每年都有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反过来将优秀的年轻“村官”培养成大学生,对政治思想坚定、农村感情深厚的年轻“村官”进行培训,将他们送到高校进行农业技术等专业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民致富能力。3健全培训机制是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由于他们在现行教育体制中学习,接受较多的是理论知识,而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工作,为他们开展全方位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完成角色转换,是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下面结合“村官”政策实行以来各地的经验与做法,介绍几种比较有成效的方法。3.1实行导师帮带制所谓“导师帮带制”,就是以村支书为第一帮带负责人,同时选配几个阅历广、作风实、口碑好的村委、老党员、村民代表担当导师,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乡镇服务站抽出人手指导他们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惠农政策,各村村支书辅导他们处理农村实际工作问题。同时,为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专业优势,乡镇相关科室还应派出专业对口的负责人,在开展重要工作协调、处理突发事件时,都把“徒弟”带在身边。3.2通过递进培养促进角色转变为使新任职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可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进行履岗培训,优化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村官”履岗能力,使他们由一名大学生向“合格型村官”转变。采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教授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在线培训等形式,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理论知识、实用技能、扶持政策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使“合格型村官”向“创业型村官”转变。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压担子”锻炼,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重点培养推荐1名大学生“村官”作为村正职干部后备人选,将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到村书记、村主任岗位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创业型村官”向“双强型村官”转变[4]。3.3拓宽培训渠道可依托各级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干部学院、干部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团校等,大力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系统培训。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谈体会、乡村干部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教育、科技、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村官”专项培训。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要结合大学生“村官”特点和工作需要,开展继续教育和研究生同等学力教育。4完善保障机制是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关键使选拔引进的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社区,是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关键。要关注他们工作期满后的思想动态,真正让他们人在农村、心在农村。4.1创业留人这是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留得住”的长远和根本举措。有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要鼓励有创新精神、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干部,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大学生“村官”在完成助理岗位职责的同时,鼓励他们勇于进取,大胆创业;通过设立创业基金等办法,努力帮助他们解决资金、技术、土地、项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自主创业。有创业意向但还缺乏某些条件的,鼓励他们向村干部和能人拜师创业。大学生“村官”之间还可以发挥各自专业、技术等优势,相互扶持,扬长避短,抱团创业。乡镇和村对这种方式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创业期间,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安排好助理的工作,兼顾创业和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成功创业创造必要的条件。4.2待遇留人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让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据报道,有些地方的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其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待遇偏低和政治激励不到位。因此,建立一套稳定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是当务之急。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两种办法。一是参照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补贴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二是参照和综合各地的做法,实行结构工资制,由基础工资、效益工资(考核奖金)及福利工资三部分组成。基础工资实行随本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而提高的增长机制,效益工资根据工作岗位实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一般等几个等次,参照乡镇公务员确定相应的标准,福利工资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参照公务员执行。同时按照当地对事业单位的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从而保证工作称职的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当于乡镇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让他们安心工作,安心农村社区生活。4.3感情留人大学生“村官”在村和社区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面对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人的热情帮助和指点。当地领导正是要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乡镇、街道领导、村干部和村民是最可亲可敬的人,农村和社区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家园,从而对农村和村民在内心深处形成稳固深厚的情感认同,以促进其自觉地扎根农村,建设农村。5落实退出机制是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现实问题如何实现大学生“村官”畅通有序的规范化流动,是保持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机活力的现实问题。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5.1鼓励担任村干部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担任村党支部和村民自治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留任,并享受相关待遇。5.2择优选拔乡镇和其他党政机关公务员各级党政机关要注重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公务员,并明确录用比例;乡镇机关补充公务员,要逐步提高从大学生“村官”中考录的比例。5.3扶持自主创业和引导另行择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立足农村农业实际自主创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对于聘期考核称职,不再留村工作或不参加公务员招考的,要帮助和支持其另行择业。5.4支持继续学习鼓励大学生“村官”继续学习深造。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鼓励高等学校结合办学实际,为大学生“村官”攻读研究生学位创造条件[5]。一个良好的退出机制,将使得大学生“村官”在有限的任期内,更加专心地服务基层,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1] 倪丹梅.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探析[J].江苏农村经济,2009(9):65-66.[2] 李晓明,陈娇. 高校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培养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5):44-48.[3] 章曙东,景仁勤.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人才开发,2007(1):13-14.[4] 胡道良,程良书.“扶上马,再送一程”——江苏沭阳县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的探索[J].中国人才,2009(7):68-70.[5] 魏范清.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112-1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村官作为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项制度的建设都要经历一个从论证—实行—反馈—调整—完善的过程,大学生村官制度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那么,就存在大学生村官再次就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当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就存在大学生村官是否安心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是“挂职锻炼”性质的活动,也存在“挂职”与就职的衔接问题。

即使我们希望大学生村官制度能兼有上述三项功能,还是存在一个分流的问题:分流的渠道是什么,分流的机制是什么,分流的配套措施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总之,一项制度从创新到完善有一个不断改进和调整的过程。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重要性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了,现代化程度提高了,农村却更加落后了,农民与城市的距离进一步加大了,造成两极分化。

这不利于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具备发展后劲,毕竟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需要一大批建设者,一大批有素质有想法有创意的人才去服务农村,去建设农村,甚至去带领改变农村。

农村的人才都外流了,知识也相对贫乏,加之观念落后,如果不注入新鲜血液,那么我们的农村,将会更加贫穷,更加落后。

所以,国家才会出台这么多优惠政策,投入这么大财力、物力,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支农扶农,这才是事情的根本。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我国设立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度。

村官制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实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而出台的。

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给高等院校带来了许多问题:居高不下的生师比、教学设施的不足等等。

将乡村作为人才蓄水池,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中共中央对新一轮农村改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划和部署,但改革要采取的具体模式还要依赖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积极探索为基础。

但在现阶段的改革,不管进行怎样的探索,都必须要围绕市场作文章,因此,要求主体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的把握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把握住改革的方向和达到改革的目的: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由于受传统的耕作模式影响,大多数农民的生产不能围绕市场进行,不能有效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导致增产不增收,收入长期偏低。

由于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自我提高市场经济能力,许多基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结果多数是事与愿违,导致农民对基层政府出现不信任。

村集体班子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也无法完成这些工作。

而在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配置的条件下,大学生“村官”凭着工作的热情、现代的经营理念、良好的和外界的沟通能力,为农民搭建通向市场的平台和渠道,引导农民实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组织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逐步培养起农民良好的市场经济观念和运作能力,引导农民进行各种改革模式的探索,在基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更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精神并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懂得基本国情的的人才,不仅为农村干部队伍和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储备人才。

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是解决当前农村基层有文化的年轻干部青黄不接问题的重要方法,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从一个“青涩”的学生娃,走到农村基层一线,要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融入农村、被农村接纳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思想困惑。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干部群众对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认识还不够到位;部分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素质、知识储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要求;县乡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教育和管理措施还不完善,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等。

(一)缺乏经验大学生村官大多是刚迈出高校大门的学生,由于一直在校读书,缺乏经验、阅历,加之对农村生活不了解,在到村工作的前期产生不适应,心理、生理需要调整,思想易产生波动。

许多大学生村官在上任之始感到没有头绪,对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抱着到农村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心态,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盲目乐观,认为新农村建设简单易行,在工作中不顾农村的客观现实条件,不深入调查,草率从事,导致制定的许多政策不符合实际,给农民的利益带来损害,使许多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排斥心理。

(二)动机不纯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动机是多样的,有的大学生确实是抱着到农村扎实干事业的想法而有的大学生明显动机不纯。

有的大学生仅仅出于就业考虑,在报考之初就想着把“村官”当作就业跳板,工作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在农村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选择二次就业;有的看重国家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不安心工作,整天想着尽快离开农村;有的私自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和各类公务员等,出现边读研边做村官和一人兼多职等情况。

这严重违背了中央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图,使基层老百姓从充满希望到彻底失望,认为这仅是一场政治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三)学无所用“村官”职责范围大多是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跑腿开会等事务性工作,感觉跟发展农村经济没啥关系。

学无所用,专业与工作脱节,大学生村官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农村比较缺的是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而目前选聘的“村官”学历虽高,但学用脱节现象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另外.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很难适应农村的实际现状,体现在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不切实际。

在大学所学专业不对口,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不懂农村经济建设,不会带领农村农民致富,不知工作如何下手,适应不了农村工作需要。

(四)未来预期不明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扎根农村意识薄弱,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

大学生村官录用实行聘用制,三年合同制,导致他们无法安心工作,无法扎根农村,常心怀担忧,三年以后怎么办?(五)经济待遇偏低各地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每人月工资仅有400元至600元,普遍低于当前平均工资水平;参加“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月补贴也在1000元以下,许多大学生因待遇偏低,加上吃、住、行等问题难解决,不愿到村(社区)工作。

家里供养他们上大学时,欠下了许多的债,原本是指望他们毕业以后挣钱再还,可是他们的工资仅仅够自己用,既然在这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也挣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到外面去博一博。

特别是那些男孩子们,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无谓的耗费着自己的生命,他们在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

(六)教育管理工作没跟上许多地方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选聘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真正纳入议事日程。

对选派大学生教育培养不够,重选拔、轻管理,多数大学生处于松散管理状态。

(七)政治激励不到位选派大学生两年志愿服务期满后,面临再次就业,虽然省上出台了升本、考研方面的优惠措施,但对表现优秀、自愿留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没有出台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干部等激励政策,许多人缺乏长期留下去的信心。

(八)村干部排外一些大学生村官受农民喜欢,但不受村干部喜欢,虽然村干部不敢明反对,却不让大学生插进村委实质性工作。

一些村,村委班子内部存在家族势力与宗派势力,排外心理严重,唯恐权力旁落,暗里较劲把持村级组织政权,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整日无事可干,只领工资不工作,有的干脆不上班。

这些大学生村官,一个月大都在农村待不了几天,有人称他们是手上不沾土的“下乡干部”、“流动村官”。

他们来到农村大多数的人都是有着一股激情的,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才华,为改变农村的面貌而来。

然而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除了村里的人民群众是非常拥护他们以外,他们在农村干不了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使他们感到非常的苦恼和压抑。

农村村委班子人才严重紧缺问题,成为困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

农村村官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不会发展经济,不懂致富技能亟需改变,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亟需更新,文化素质与科技致富技能亟需提升。

三、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

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

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

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一)完善能力培养机制为使大学生“村官”尽快掌握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各级党委应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

总结各地经验,以下三条十分重要:1 建立培训制度应以高校、党校为主渠道,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强化培训,增强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岗前培训。

有关高校在到村任职大学生录用名单确定后,及时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即将奔赴农村一线的大学生了解农村基本情况和基层工作方式方法。

各市、县安排从乡村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现身说法,组织现场观摩,开展集中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纳入“乡村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大培训”工程,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大学生“村官”培训中心,采取中心课堂、远程教育课堂和实践课堂等形式,从政治理论、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农政策、实用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开展上岗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规定每半年组织一次中心课堂集中培训,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在省级全面示范小康村粱弄横坎头村建立实践基地,实行联系人帮带制度,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依法办事、综合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