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秘籍与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秘籍与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3d3a3f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e.png)
中考语文备考秘籍与答题技巧引言每年的中考对于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关卡,尤其是语文科目。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备考起来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困惑和压力。
但是,只要你掌握一些备考秘籍和答题技巧,相信你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在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方法。
I. 高效备考策略1.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在备考语文科目时,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非常重要。
首先,你需要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分析,确定备考目标和重点。
然后,合理划分备考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
最后,在备考计划中留出时间进行模拟考试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单一的学习方法可能会让你感到乏味和疲惫,所以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可以选择阅读相关资料、参加辅导班、与同学互相讨论、做一些练习题等等。
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你可以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3. 使用合适的学习工具在备考过程中,使用一些合适的学习工具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语文辅导书籍、在线学习平台、语文学习App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更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点,拓宽语文视野,提升解题能力。
4. 积极参加讨论和交流语文学习是一个交流和分享的过程,积极参加讨论和交流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可以组建一个备考小组,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互相帮助和鼓励。
另外,可以参加一些语文学习交流活动和比赛,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竞争,提高自己的语文实力。
II.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下面分享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部分。
1. 阅读全文在作答之前,务必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要点。
通过整体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
2. 利用题目关键词在阅读问题时,要注意寻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关键词。
通过对关键词的把握,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答案的线索。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考前必看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考前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e5cae5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9.png)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考前必看1.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答题前,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要求。
有些题目可能要求写作文,有些题目可能要求回答问题,还有些题目可能要求对文章进行改错。
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
2.认真审题:在阅读完文章后,一定要仔细地审题,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有些问题可能需要直接从文章中找答案,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自己进行推理。
只有理解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3.抓住关键词: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
关键词是理解文章和回答问题的关键。
通过找出关键词,可以快速定位文章中的重点信息,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
4.多读、多练、多总结:在备考阶段,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多做语文试题,多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多读、多练、多总结,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加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5.有条理地答题:在答题时,一定要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以按照问题的顺序逐个回答,或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表述。
只有有条理地答题,才能使阅卷老师更容易理解和评分。
6.利用提纲和标题:在写作文时,可以先制定一个提纲或者写一个标题,有助于组织自己的思路和表达逻辑。
提纲和标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正文和结尾进行衔接。
同时,提纲和标题也可以为自己的作文增加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
7.注意语法、标点和用词准确: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语法、标点和用词的准确性。
语法错误、标点错误和用词不恰当会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降低阅卷老师的评分。
所以,可以多学习一些语法知识,了解一些标点的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8.注意时间分配:在考场上,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
可以根据每道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大小,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答题时间。
在写作文时,可以提前规划好每个部分的篇幅和时间。
只有合理分配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题目。
9.自信、放松、专心:在考场上,一定要保持自信、放松和专心。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18666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6.png)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一、备考策略概述备考中考语文,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考试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形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要注重梳理考试重点,强化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阅读理解备考技巧1、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阅读速度。
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扩大阅读量、使用速读技巧等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2、掌握阅读方法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略读、扫读、精读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深入理解文本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主旨。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作者意图等方面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写作备考技巧及策略1、写作素材积累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支撑,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通过阅读名著、观察生活、积累名言警句等方式来积累素材。
2、写作技巧训练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模仿优秀范文、学习写作理论等方式来提高写作技巧。
3、写作审题训练写作需要准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审题的训练。
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理解题目意图、总结审题方法等方式来提高审题能力。
四、基础知识备考策略1、词汇积累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使用词汇表、大量阅读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2、语法梳理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语法的梳理。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分析句子结构、使用语法工具书等方式来梳理语法知识。
3、名著阅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名著的阅读。
2023中考语文考场答题技巧
![2023中考语文考场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909b0f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4.png)
2023中考语文考场答题技巧语文考试是中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科,也是很多学生感到困惑的一科。
在备考语文考试时,学生需要注意一些答题技巧,以提高自己的得分。
以下是一些关于2024中考语文考场答题技巧的建议。
一、审题准确在答题前,首先要仔细审题。
阅读题目时,要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明确自己应该从文本中获得哪些信息。
只有明确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答案。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找到答案。
二、合理安排时间语文考试的试卷一般都有时间限制,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
对于每个题目,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数比重,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先解答易答题,然后再回过头来解答难题。
如果其中一题目卡壳,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可以选择放弃,继续进行后面的题目。
三、注意字数要求在回答作文题时,要注意控制好字数。
一般来说,字数是有要求的,所以要注意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进行答题。
太多的话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太少的话又会影响得分。
可以根据字数要求进行预估,然后在实际写作时进行控制。
四、挖掘文本细节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善于挖掘文本细节。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中的关键词和细节信息。
这些细节信息是我们回答问题的线索。
通过细致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迅速找到答案。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直接引用文中的句子或段落,以充分证明自己的答案。
五、灵活运用具体例子在解答作文题时,要灵活运用具体例子。
一般而言,作文题目是比较开放的,我们可以选择任意情节、事件、人物等进行展开。
在写作时,可以借助具体的例子和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子可以立体地展示我们的思维深度和文采风格,提高作文的质量。
六、注意答案的格式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答案的格式。
一般来说,选择题的答案是填写在答题卡上的。
所以要确保将答案准确地填写到相应的位置上。
如果答题卡格式不清楚,可以提前练习并熟悉答题卡上的填写方式,避免出现填错选项的情况。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8e598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f.png)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一、阅读理解1.找准定位词:在阅读题目之前,先找到定位词,帮助你快速找到答案。
2.针对题目查找答案:有针对性地对题目进行分析,在文章中寻找相关信息。
3.注意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脉络。
4.提高阅读速度: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二、写作1.明确文体:不同的写作任务需要采取不同的文体,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
2.合理安排时间:写作时合理划分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
3.注意段落结构:每个段落应明确一个中心思想,段落之间要有过渡。
4.利用修辞手法: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作文评分1.根据命题进行构思:仔细阅读命题,理解命题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构思。
2.组织语言表达:运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注重结构和连贯:文章要有明确的结构,段落之间要有清晰的连接。
4.注意语法和拼写: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注意语法和拼写的规范性。
四、记叙文1.突出事件:在记叙文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事件进行叙述,突出事件的起伏和冲突。
2.注意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要详细交代时间和地点,使故事更加真实。
3.采用生动的描写语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情景和心理活动,增加叙述的吸引力。
4.注意结构和环节的把握:要注意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把握好故事的结构和环节。
五、说明文1.选择合适的标题:选取一个明确简练的标题,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逻辑清晰:说明文的语言要条理清晰,层次鲜明,使读者容易理解。
3.用事实和数据支持:使用具体的事实、数据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4.注意结构和过渡:要有明确的结构和过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有条理和连贯。
六、议论文1.明确观点:论证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辩证和反驳。
2.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论证: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指南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34968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7.png)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指南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1. 仔细阅读题目在阅读理解题目中,要特别注意题目的要求和关键词。
细心阅读题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准确回答问题。
2. 先读文章后做题阅读理解题目通常会提供一篇短文,我们应该先仔细阅读整篇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然后再开始解答问题。
3. 注意文章结构和语境在阅读理解中,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整体语境对于正确回答问题非常重要。
要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出答案。
二、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
要想写好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明确中心思想在写作文时,要先确定中心思想,即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
中心思想的明确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2. 合理组织材料在文章的内容组织上,应该注意材料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可以用事例、论据等来支撑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 注意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避免使用太过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生僻词汇。
同时,要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使文章易于阅读和理解。
三、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想正确理解和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诗歌的形式诗歌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我们需要注意诗歌的形式特点,如韵律、节奏等,来理解诗歌的整体风格。
2. 突出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歌常常通过意象和意境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我们需要注意诗歌中的具体描写和隐喻等手法,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义。
3. 注重韵律和声音效果诗歌具有韵律和声音效果的特点。
我们要注意诗歌中的押韵和音律,感受诗歌的音乐性,进一步领悟诗歌的意义。
四、古文阅读古文阅读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要想理解和解读古文,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古文的结构古文常常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包括开头、承转折、中心和结尾等部分。
我们需要仔细研读古文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b774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7.png)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语文是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分值也较高,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些考场应试技巧可以帮助提高语文成绩。
下面是一些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审题要准确在考试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尤其是在解答阅读理解题、作文题时,不能因为理解错误而走偏题,导致答案得分减少。
二、做好时间管理中考语文试卷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要做好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答题计划。
可以根据试卷上每个题目的分值,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问题都有足够的时间来解答。
三、备足考场用品在考试前,要预先准备好考场用品,如考试所需的各种笔、橡皮、尺子等。
这样可以避免在考场上遗忘或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影响答题效果。
四、选对题目考试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题目的难易程度,听从自己的感觉选择做题的顺序。
可以先做易题,迅速积累分数,提高信心和考试的效率,然后再针对自己擅长的题型做题。
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题目。
五、注意答题形式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不同题型有不同的答题形式,要注意按照规定的答题形式进行答题,避免因为答题方式不正确而扣分。
特别是在填空题、写作题等需要书写的题目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字迹清晰,避免误解或无法辨认。
六、合理运用“全文鉴定法”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通常会采用全文鉴定的形式,要善于利用全文来解决问题。
可以先大致浏览全文,抓住关键词和信息,然后再有目的地阅读相关段落,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可以节省阅读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七、运用筛选法解答选择题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选择题通常会提供多个选项,要善于利用筛选法来解答选择题。
可以先将明显不正确的选项排除,然后再比较剩下的选项,找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这样可以提高答题准确度,避免因选错答案而扣分。
八、善于归纳总结中考语文试卷中会有一些归纳总结的题目,如写作题、选择填空题等,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和理解能力来归纳总结答案。
可以以概括原文的形式来回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理解的中心思想和要点。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16b3d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d.png)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中考语文备考是每位学生都需要认真对待的学科之一。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备考策略和技巧。
本文将从七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础知识掌握中考语文考试中,基础知识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学生们需要认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如汉字、词语、语法、修辞等。
对于这些知识,学生们需要不断练习,熟能生巧,同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
二、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中的重要考点之一,难度较大。
学生们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训练中,学生们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主旨、细节等方面,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三、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也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之一。
在备考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作文写作技巧,如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
同时,学生们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多读、多写、多练。
四、模拟考试训练模拟考试是中考备考的必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们适应考试的重要途径。
在模拟考试中,学生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同时,学生们需要注意模拟考试的题目质量和难易程度,做到针对性地备考。
五、答题技巧提升答题技巧是中考语文备考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考试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如时间分配、答题顺序、做题方法等。
同时,学生们需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到精益求精。
六、文学素养积累文学素养是中考语文备考的重要基础之一。
学生们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备考中,学生们可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优秀作文等,积累好词好句和写作素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七、应试心态调整应试心态是中考语文备考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们需要在考试中保持冷静、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在备考中,学生们需要注意心理调整和压力释放,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同时,学生们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调整方法,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中考语文备考需要学生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准备和提升。
中考语文实用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
![中考语文实用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2622e9a76e58fafbb003d0.png)
中考语文实用答题规范和技巧(完整版)语文(一)文言文阅读1.一读,划出难字,疏通文意;2.二读,要充分利用第六题的有效信息,理解全文;3.三读,以题解题,从已知求未知;4.实词考查题可使用“代入法”,信息筛选题一般采用“排除法”。
5.翻译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
(二)名篇名句默写要求:精准把握,一分不丢。
(三)现代文阅读1.要记住三句话:一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
2.掌握答题要领(1)快速解读,把握主旨。
做题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概意思,整体认知;第二遍精读,画出过渡句、中心句等关键句,弄清结构层次。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
强调三点:A.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B.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C.对应题旨,分点答题,不能遗漏答题要点,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
(3)答题步骤: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快速确定答题范围。
B.查语境。
记清“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
C.看赋分,配答案。
切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D.探究题注意“观点+理论论据+文本论据+现实论据”的模式,灵活运用。
(四)基础题1.成语题:归类整理不同类型的易误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用法等。
2.病句题:巩固掌握语病的六种类型;要特别注意标志性病句。
(五)作文(50分)1.审题切中材料;2.题目切题、响亮;3.要至少三次点题,“三点成一线”;4.要引用二三句名人名言,增加论证力量;5.要运用两三个整句,增强文章的奔放气势;6.材料要做到新鲜典型;7.结尾要么点题,卒章显志;要么描写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498b21d58fafab069dc02fc.png)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辛苦了!相信经过周密复习,你们必是信心百倍地走向考场!一、进入考场,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平时复习千千万,考试的却是具体而少的,放松自己,认真答题。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 5 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可以把卷子浏览一遍,语文试卷的作文题还是要先看一看,知道是什么题就可以了,不必构思。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但可以用指甲做记号完成选择题,思考病句及仿写题。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但要尽可能少留疑难题目,并做好记号,记住补答。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1-12 题30 分钟;13-22 题40 分钟,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 分钟。
五、答题策略: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7 题,30 分)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中考语文考前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考前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e5f70a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a.png)
中考语文考前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一、注意事项1.考前最后的时间可以用来最后的巩固复习。
复习下之前做错过的试卷题目,特别是之前写错的字,一定要反复默写,将正确的书写固化到自己的脑海中。
另外,还有那些重点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再看一遍,加深印象。
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平时诗词默写不过关的部分再复习一遍,还可以读一读诗词,重点侧重诗词中表达的情感。
2.调整心态,沉着应考。
语文是中考第一场考试科目,很多同学都会出现紧张心理。
在此,小明想再次提醒大家,适当的紧张是必要的,因为这可以让你整个人的思维高速运转,但是千万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影响考试心情。
如果感到紧张,可以握紧拳头再松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你很棒,你行的!3.拿到试卷后,考生首先要看一遍试卷。
清楚一共有多少页,有没有缺页或字迹模糊的。
对每一类题的答题时间可以事先有一个估计。
答题时,如果遇到一些一看就懵了的题目也别慌张,要静下心来,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找到突破口。
4.安排好答题时间,作文最少要留出50分钟作答。
考生可以将50分钟作答时间分给审题、列提纲、写作3个部分。
语文开考前一天,考生不妨看几篇优秀作文或一些经典散文,这样对第二天考场作文写作会有启发,也利于放松心情。
5.交卷前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书写时有无疏漏,有无错字、别字和病句,答题卡是否都填好了。
二、答题技巧:1.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部分,一定要看清楚题干要求,关注“错误”“正确”“有语病”“没有语病”或“最恰当”“得体”等字眼,认真阅读完4个选项再答题。
古代诗文阅读选择题,应抓住标题、作者、注解、意象、情绪等关键信息,结合选项,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比对。
要注意利用所给选项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最后准确判断。
现代文阅读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特别是非文学类文本),做此类选择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域(即索检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就是判断选项的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要善于识别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87f53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f.png)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中考语文考试是很多学生比较头疼的一门考试,因为语文考试内容较多,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广泛。
因此,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和策略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
一、了解考试要求,掌握考试大纲在备考语文考试之前,我们要仔细研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要求和命题规律。
只有对考试要求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才能切实地进行备考和应试。
二、掌握试题结构,合理安排时间了解试题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答题时间。
中考语文试题一般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作文等。
在考试中,我们应该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做到不拖延,不急躁。
三、认真审题,精确理解题意语文试题往往需要细细品味题目的要求和内容,有时一个字的理解和理解的差异可导致答题结果的差异。
因此,我们在答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避免因过于草率导致答错题。
四、做好选择题和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往往是语文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它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文章,掌握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如捕捉关键词,理清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等。
六、增加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语文考试中,词汇量的大小和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我们要积极扩充自己的词汇量,通过阅读、背诵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另外,在写作方面,我们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加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七、背好常考的诗文和篇章中考语文考试中,常有要求背诵和理解一些古诗文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重视背诵,认真学习和理解一些常考的诗文和篇章。
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注解、翻译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八、多做真题,熟悉考试命题规律多做一些真题对于了解考试命题规律和提高应试能力非常有帮助。
通过做真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和出题方式,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在应对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精华(考前必看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精华(考前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b801d3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7.png)
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精华(考前必看1.分析命题,明确要求在考试开始之前,首先仔细阅读试题,确保对考试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在做题之前可以简单地画出思维导图,明确文章类型,段落结构和重点内容。
2.注意时间分配中考语文试卷通常包含多道题目,每个题目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因此,考生需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对于较简单或重要的题目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而对于较难或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跳过,最后再回头解答。
3.先易后难在完成试卷时,应该先解答那些自己熟悉且容易的题目。
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效率,也可以增加自信心。
在解答易题后,再解答难题,避免因难题而耽误其他题目的答题时间。
4.点面结合,全面答题在回答试题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解答问题。
一些题目可能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来回答,因此要注重点面结合,全面答题。
同时,要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和思路来回答问题,而不仅仅是抄写教材中的答案。
5.注意作答规范中考试卷对作答规范有一定要求,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遵守。
例如,要注意字迹工整、标点符号正确、段落层次清晰等。
此外,在回答主观题时要用适当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来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6.注意答题顺序在解答主观题时,要注意答题顺序。
一般来说,可以先回答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再解答比较难的题目。
同时,在回答作文题时也要注意先写出结构清晰的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扩写,以避免写到一半发现思路混乱。
7.多练习,多积累语文是需要多读多练多积累的一门学科。
考生应积极参加模拟考试和练习题,通过多加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要多读好书,增加词汇量和语文素养。
以上是中考语文考场应试技巧的一些精华,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祝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中考语文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
![中考语文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4c7f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3.png)
中考语文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中考是每位初中生的重要节点,语文作为其中一门科目,是考生们必须重视的一门课程。
语文考试既考察知识的掌握,又考察对文化素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中考语文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语文复习的注意事项:1.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和语法等基础知识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复习中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做到熟能生巧。
2.多读多练: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要多读一些故事、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多做一些语文的练习题,注重练习题的解析和答案的理解。
3.注重素材积累:语文是一门文学科目,要注重积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名言警句等素材。
在写作和阅读理解中,能够运用这些素材会加分不少。
4.注意习题的解题技巧:对于阅读理解的题目,可以先读题目,再阅读文章,理清题目的要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有关答案的信息。
对于作文题目,要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合理安排时间,注意结构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语文应试技巧:1.阅读理解技巧:(1)速读: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2)精读: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每一段的主题和细节,注重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回答问题。
(3)归纳总结:读完文章后,归纳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帮助理解和回答问题。
2.作文写作技巧:(1)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确定写作主题和要求。
审题不准确,很容易偏离主题,分数会受到影响。
(2)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写作的要求和字数限制,合理安排每个部分的时间。
分清时间的优先次序,避免时间不够导致一些部分的内容不完整。
(3)突出亮点:在写作过程中,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来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4)注意段落和连接词的使用:文章要有合理的分段,每个段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要适当使用连接词、过渡句等来连接段落,使文章结构紧密。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22461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e.png)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
中考语文的应试技巧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备考方法、题型
解析及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技巧、作文写作技巧等。
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备考方法
1.集中精力备考重点知识点:根据中考语文考纲,重点掌握各个知识点,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
2.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做习题和模拟试题,不仅可以检验自己
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可以通过选择题、填
空题、改错题等形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题型解析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
以下是对其中几种题型的解析及答题技巧:
1.选择题
选择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正确率对总分影响较大。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排除法:通过排除错误选项,缩小答案范围;
3)熟悉题型: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例如细节理解题要
注意细节的把握,主旨大意题要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4)避免草率决策:尽量不使用全凭直觉或顺手、马虎选择答案的方式,而是通过仔细分析、推理等方式来选择答案。
2.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中考语文备考指导与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指导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97464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3.png)
中考语文备考指导与技巧中考语文备考对于每位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都是一项紧迫而关键的任务。
语文考试涉及多个知识点和技巧,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高效备考,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给出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学生在中考语文备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了解考试要求在备考语文考试前,学生需要详细了解考试要求,包括考试形式、考试内容、题型等等。
主要掌握各个知识点的考查重点和出题方式,明确备考的方向。
同时,还需要了解分值分配,以便在备考过程中有个清晰的目标。
二、系统复习基础知识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学生应主要复习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词语解释、词语辨析、句子分析等。
同时,也要复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以及常用的写作技巧。
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查缺补漏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不足之处。
此时,应及时查缺补漏,找出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参考书籍、网上资料,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刷题提高解题技巧中考语文考试中,解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刷题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可以选择一些历年中考题目进行练习,熟悉各类题型和解题思路。
同时,也可以参加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环境,培养临场应变能力。
五、多写作多练习语文考试中,写作是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
学生可以多进行一些作文练习,既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又可以积累一些常用的写作模板和技巧。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六、注意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多进行一些阅读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语言丰富、题目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题干的审题和解题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七、注意时间分配在考试过程中,合理的时间分配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时间感。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9fb0b49fe4733687e21aaee.png)
表现手法
• 1、象征: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 2、对比:突出对比物的特点,起突出强化的作用。 • 3、正面衬托、烘托:衬托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 更鲜明地体现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 的某种感情。 • 4、反衬:为了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更能鲜明的表 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 5、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 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感情交流、 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 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 6、抑扬结合:更能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某种品质, 使赞扬或批评更为强烈;还能使文章行文富有波澜, 制造曲折,避免平淡。 • 7、侧面描写: 另辟蹊径地表现事物,体现事物的另 一个侧面。
诗词曲赏析
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李 白的《送友人》等等。 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 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的豪 放词,李清照的婉约词,等等。注意到这一点, 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写景句和抒情句。写景就是为了抒情, 抒情句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
文言文翻译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 实于原文。 1、要有“得分点”意识,那些句中明显重要的词 语(尤其是动词)一定要准确落实到位。 2、注意一些特殊句式: • ●定语后置—— 其句式特点: …人(物) + (之) + ……者 如:“马之千里者” • 介词结构后置—— 尤其是“于”,记住,“于 + 宾语”这样的介词结构一般翻译时要前置
3、默写:默写后要根据语境 来默读一遍,理解一下句子的 含义,以便于检查有没有默写 错。书写时一定要规范、端正。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ca241c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a.png)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套路1、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这一节包括语音、字形、用词、标点符号、病句分析等等。
做这道中考语文题的基本原则是相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应对这些中考语文题:首先,看到中考语文题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有些词相信自己之前出现过几次,即使你很犹豫,也不要怀疑就好。
相信你的第一直觉就是正确答案。
其次,一定要克服没看完整题就急着选答案的习惯:因为中考语文题没有绝对的对错。
第一部分都是一些基本问题。
如果你很小心,你可以得到所有的分数。
不要无谓的丢分。
2、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中考文言文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是个谜题,但是要知道中考的选择性并没有那么大,出卷子的老师也不会故意出一些奇怪的题目来为难考生。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教材中出现过的,考查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对于一些选择题,只要你把选项一个一个带进来,看句子的流畅性和逻辑就不难了。
所以平时的复习要以课本文言文的复习为主,在中考做语文题的时候也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文言文一般考查传记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猜测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阅读,中考语文科技文章的难度更大,因为它没有思维逻辑,缺乏故事,考生无法选择带题。
科技文献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些内容了解多少。
它检验我们过滤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正义感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在做中考语文题的时候把每一个选项都还给文章,仔细对照原文。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8c21b2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包括:
注意事项: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确保对题目的要求和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2. 注意审题,确定答题要求。
弄清楚题目中需要你回答的具体问题。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避免因错误的语法或标点符号使用导致答案的不准确或不清晰。
4. 确保语言表达准确。
使用正确的词汇和句子结构,避免用词错误或表达模糊不清。
5. 逻辑思维清晰、层次分明。
在回答问题时,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确保答案结构清晰明了。
应试技巧:
1. 认真研读教材,掌握重点内容。
重点关注课文中的核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2. 多做题目,进行模拟练习。
通过做大量的题目,积累经验和提高答题效率。
3. 注意考试时间的掌握。
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确保每个题目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回答。
4. 预习和复习要结合。
通过预习和复习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
解和记忆。
5. 有效使用考试提供的草稿纸。
在回答题目之前,可以先将思路整理好,然后再进行答题。
希望以上的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中考备考指导
![语文中考备考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65f844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1.png)
【高整理】语文中考备考指导一、答题注意事项1.语文是中考的第一科,这科发挥好了,后面的心态也会比较好。
所以考语文的时候一定要有信心,稳定情绪,把中考的头开好。
2.答题铃声响前,请先将答题卡和试卷上的准考证号码、考点、考场、座位号码、姓名等按规定填好。
并准备好0.5的黑色中性笔、2B铅笔(提前削好或使用考试用2B自动铅笔)、橡皮擦和手表(一定要对准时间)、眼镜、水、纸巾等考试用具。
无论如何不要因为这些考前就能做好的事情,占用答题时间。
提醒自己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
3.合理分配时间,按顺序做题,千万不要急急忙忙先做现代文阅读或作文。
看一道做一道,别轻易跳过,纵然无法立刻写下成文的答案,也要先在试卷上打好草稿,之后修改誊写也有个基础。
因为完全放到最后再来做题,还是要重新阅读文章和思考题目,反而浪费时间。
二、具体区域注意事项1.做选择题时注意看清题目,分清要选出“正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
遇到难题要冷静,分析法和排除法相结合,综合考虑,不要只看了A 项就立刻给出答案。
2.古诗词鉴赏题,应抓住标题、作者、注解、意象、情绪等关键信息,结合八个题枝,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比对。
3.文言文阅读题,不要忙于做题,注意理清文段内容。
对于字词意思,一定在翻译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给出答案。
文句翻译,一定要做到信(忠实于原文)、达(文辞畅达)、雅(有文采)。
4. 古诗文名句默写,必须用中性笔写正楷字,千万不可连笔,做到万无一失,记一句写对一句,字迹清秀工整。
暂时忘记的,也别慌张,随后心静了会记起来的。
5. 现代文大阅读题。
所有问题的答案一定隐藏在文章中,所以用心阅读是最关键的,至少要看两遍文章。
要在梳理文章脉络基础上确定主题,之后回答任何问题大方向就不会出错,其次还是要读透到底在问什么,出题人考察的内容是什么。
看准是用原文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题要准确筛选,要尽可能用原文关键词整合答案。
开放、发散题要在原文内容观点基础之上组织答案,不能完全脱离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中考语文考前指导及答题技巧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辛苦了!相信经过周密复习,你们必是信心百倍地走向考场 !一、进入考场,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平时复习千千万,考试的却是具体而少的,放松自己,认真答题。
二、开考铃声响前有5 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
可以把卷子浏览一遍,语文试卷的作文题还是要先看一看,知道是什么题就可以了,不必构思。
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但可以用指甲做记号完成选择题,思考病句及仿写题。
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
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四、时间安排策略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但要尽可能少留疑难题目,并做好记号,记住补答。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1-12 题30 分钟;13-22 题40 分钟,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 分钟。
五、答题策略: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7 题,30 分)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4.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缺是否成分,并补充→→推敲词语是否搭配,并补齐→→推敲语序,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并列出现的动词,是否先后次序不当;修饰语和主干次序是否得当→→推敲句式有无重复叠加出现,去掉其中一个。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通过”“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不能改变句子原意,注意“的”等字的增删,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
5. 句式仿写题答题技巧:修辞一致,内容一致,句子结构一致。
6.新闻阅读题:(1)拟题目,抓住新闻导语提炼关键信息摘要,以上下句对偶句形式简要回答;(2)概括内容:除了抓导语外,还应补充文中及文末的重要信息,字数可多一些(3)句子的理解,结合语境人物新闻内容主题来回答。
(4)新闻评论,扣新闻内容主题谈感受。
7.语文综合学习探究(10 分):题型集锦及解题方法(1)勾画关键词句,材料提取共同点(2)勾画关键词句,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特点并叠加一起。
(3)活动设计并策划活动流程;刊物名称制定并设计栏目。
注意:审清题意,紧扣要求,扣活动主题(4)写对联 :短语结构相同,字数相同,内容一致。
(5)口语交际:看清人物身份、场合,必有称呼+问候语,扣谈话主题,表明态度,说清理由,语气委婉。
(6)写公益广告:字数一般10-30 字。
要有修辞手法,一般用对偶句,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有宣传性鼓动性感召性。
(7)广告语赏析 :从表达形式(修辞及作用,句式及作用,谐音双关等)和思想内容(句子含义、主题、宣传效果等)赏析(8)手机短信、微博等:字数一般20-50 字。
要有修辞手法,有情感,有创意,更要符合题意。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25 分)8.古诗文默写题(10 分)答题技巧:(1)“一字不差”。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3)注意古诗理解性默写,选择最有把握的句子来填。
(4)《论语》全文理解性默写,必须熟记。
(5)古文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9-12 题,15 分,)9、实词解释:必须和注释保持一致,注释没有的可结合译文解释,平时复习尽可能细致。
若出现选择题,应充分比较鉴定。
10、句子翻译,逐字直译,不可错漏。
11、选择题:(内容归纳题): 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特别注意张冠李戴这种错误。
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判断时要明确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时间是否准确等。
填空题:按照平时学习复习理解回忆结合题意作答。
评注题:对句子赏析,对人物评价,对写法的赏析。
12.对主题、人物主观评价题:扣主题人物要点结合问法表明态度,注意结合原文内容,结合实际明确举例,注意举例紧扣题意回答。
否则过失丢分!三.现代文阅读(40 分)(一)叙事类(散文或小说)文章阅读(20 分,13-18 题)1、第一遍速读全文,并划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过渡连接作用的词句。
(划错无关紧要,主要目的在于对文章有整体认识)3、再读13-17 题题目,带着问题重读文章,并划出相应的词语、句子。
4、根据划出的词语、句子进行解题。
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清题干要求,审清题意,按步骤规范答题。
(2)题目或关键词的含义:从基本义→→语境义→→象征义,由浅入深,有序地答题,(3)情节提炼,内容概括、情感变化:拟清主要细节,勾画关键词,串连作答。
(4)句子的作用或赏析:从修辞及作用(修辞+作用+句义+情感)、词语的应用(准确、贴切、褒义贬用,贬义褒用等+句义+情感)(5)环境描写及作用:环境描写+ 点明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和下文对比()+ 为下文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6)人物心理描写:第一人称,扣人物心理、形象生动的描写。
(7)人物心理分析:第三人称,根据细节描写,扣人物形象客观分析评价。
格式:从...可以看出...心理(8)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题、人物形象,根据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分析人物性格和品格。
从...可以看出...性格、品格。
(9)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题目:揭示线索、内容、主题;开头:点题,点明主题、引出下文、和下文对比、引发阅读兴趣、设置悬念。
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
结尾:照应题目,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深化主题,余味无穷。
(10)主题情感主观评价题:紧扣文章中心句,表明态度+结合原文适当分析阐述+结合实际或自己体验紧扣主题明确举例回答+升华。
(11)细节对应题旨与分数,分多个要点阐述。
一般情况,4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 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12)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13)千万不要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摘录运用关键词而非整句。
(14)要善于借鉴抒情句议论句关键词或句子回答主观题。
(15)关键词提前,要点齐全)。
(16)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要紧扣要求结合实际具体举例。
(17)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18)字迹工整,写满为止,超出答题框无效,尽量不涂改,一次性完成。
(二)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20 分,18-22 题)(二者中只考查一种) 辨明文体,摆事实,讲道理--议论文阅读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注意一句话往往有两种方法不要漏掉。
问法灵活,注意识破考点,规范灵活全面答题。
①、举例论证(事例(含概括事例): 格式:举例论证,列举(概括事例),真实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引名言,讲道理): 格式: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格言诗句),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 格式: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3、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中心论点的识别: 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6、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7、议论文题目分析: 作用分析1 点明论点、2 交待论题、3 点明议论由头方法: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一般是论点,如:珍惜××,学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列短语一般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想和做,成与败题目中有谈、论、说、议的一般是论题。
效果分析:点明了文章论述的内容,明确了文章论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提出了论点等。
8、议论文开头的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引出中心论点(论题),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