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东湖湿地公园项目计划书
东湖湿地公园项目计划书项目背景东湖湿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
东湖湿地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是众多鸟类和植物的栖息地。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东湖湿地资源,提升其生态价值和旅游吸引力,我们计划打造一座东湖湿地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项目目标1. 保护东湖湿地的生态环境,维护其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2. 提升东湖湿地的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3. 丰富武汉市的文化娱乐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
项目内容1. 建设东湖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步道、观景台等;2. 植被修复和保护工程,保护湿地植被,修复受损的植被区域;3. 建设湿地生态展示区和鸟类栖息区,引入更多珍稀鸟类,增加公园的生态价值;4. 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5. 开发湿地旅游项目,如湿地划船、湿地徒步等,丰富游客的体验。
项目预算1. 土地征用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500万元;2. 植被修复和保护费用:200万元;3. 生态展示区和鸟类栖息区建设费用:300万元;4. 生态教育活动和科普宣传费用:100万元;5. 旅游项目开发费用:200万元;总预算:1300万元。
项目进度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2022年1月-2023年3月,完成项目规划、设备采购和人员招聘等工作;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23年4月-2024年6月,完成游客中心、停车场、步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3. 植被修复和保护阶段:2024年7月-2025年6月,完成植被修复和保护工程;4. 生态展示区和鸟类栖息区建设阶段:2025年7月-2026年6月,完成生态展示区和鸟类栖息区的建设;5. 生态教育活动和科普宣传阶段:2026年7月-2027年6月,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和科普宣传;6. 旅游项目开发阶段:2027年7月-2028年6月,开发湿地旅游项目;7. 项目验收和运营阶段:2028年7月-长期,进行项目验收工作,正式启动公园运营。
东湖示范区总规(第二部分)
规划内容
道路系统图
4.8 综合交通规划
4.8.5 区域交通规划
与江夏地区联系通道共有5条, 分别为:民族大道、四环线、高新 四路西延线、光谷二路西延线和外 环线。
功能定位:以花山镇及左岭镇为依托, 以生活服务和研发为主导,融居住、游 憩、研发、商业及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生 态新城。 功能结构:两轴、二心、三组团 两轴:南侧和北侧九峰山和白洋山绿化 生态轴; 二心:花山综合服务中心、左岭组团中 心 三组团:花山居住组团、严东湖研发组 团和左岭高新产业组团。
区位图
总计
7700
100
区位图
规划内容
严东湖科研生态城用地布局图
4.5 组团功能定位及结构
4.5.5 牛山湖科研生态城
功能定位:以高端技术服务、生 态产业为主导,融研发、居住、休闲 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湖生态新城。
功能结构:一轴、两心、四组团 一轴:牛山湖环湖功能联系轴; 两心:牛山湖综合服务中心、覃庙综 合服务中心; 四组团:中心综合组团、覃庙综合组 团、龙泉研发组团和枫树岭研发组团。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生物医药园
未来科技城研发园区 软件信息园、节能环保园、生物工 程、航空航天中试基地
龙泉产业园区
地球空间信息园、物联网产业园
枫树岭产业园区
高技术服务业
规划内容
产业空间布局图
4.7 产业布局规划
4.7.5 空间布局 2、整合利用现有风景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适时发展 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打造九 峰—严东湖、龙泉山—豹澥后湖 和环牛山湖三大生态旅游区。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规划文本
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围与性质 (3)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3)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6)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7)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17)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24)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26)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 (29)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32)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7)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3)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45)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47)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 (49)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52)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56)第二十章附则 (58)规划图纸:01:区域分析图-东湖在全国交通优势02:区域分析图-东湖在省的区位03:区域分析图-东湖在的区位04:城市与风景区关系图05:卫星遥感现状图06:土地利用现状图07:综合现状图08:道路交通现状图0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10:规划围界定图11:风景资源评价图12:景区划分规划图13:规划总平面图14:功能布局规划图15: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类保护规划16: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级保护规划17:保护培育规划图——核心景区规划18: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线路规划19: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方式规划20:道路交通规划图21:居民社会调控图22: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2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24:竖向空间规划图25:植被现状图26:植被景观结构图27:植被景观规划图28:给水工程规划图29:雨水工程规划图30:电力通信邮政规划图31: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图32:消防工程规划图33:燃气工程规划图34:近期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东湖已经从原来的城郊湖变成了城中湖,东湖风景名胜区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新一版的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势在必行。
东湖总规
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3)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6)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7)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17)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24)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26)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 (29)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32)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7)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3)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45)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47)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 (49)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52)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56)第二十章附则 (58)规划图纸:01:区域分析图-东湖在全国交通优势02: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湖北省的区位03: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武汉的区位04:城市与风景区关系图05:卫星遥感现状图06:土地利用现状图07:综合现状图08:道路交通现状图0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10:规划范围界定图11:风景资源评价图12:景区划分规划图13:规划总平面图14:功能布局规划图15: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类保护规划16: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级保护规划17:保护培育规划图——核心景区规划18: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线路规划19: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方式规划20:道路交通规划图21:居民社会调控图22: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2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24:竖向空间规划图25:植被现状图26:植被景观结构图27:植被景观规划图28:给水工程规划图29:雨水工程规划图30:电力通信邮政规划图31: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图32:消防工程规划图33:燃气工程规划图34:近期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东湖已经从原来的城郊湖变成了城中湖,东湖风景名胜区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新一版的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势在必行。
重塑城市景观——以武汉东湖绿道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为例
2020·09我国数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而在城市不断的发展扩张中,许多处于城市周边的天然水系等自然生态区域也被吞并在城市建设当中,导致了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出现了种种不足与弊病,例如自然资源与城市景观没有紧密有机地联系,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面积不足以及方式单一,等等。
由于城市景观与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没有得以合理科学的结合与规划设计,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望就与之形成了矛盾。
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强调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有助于改变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弊病现状,以武汉东湖绿道景观设计等方案为例,分析滨水景观设计对于城市景观规划的重塑意义及作用。
一、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弊病与不足城市景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的规划现状大多缺乏总体长远的统筹,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显得松散脱节,这是首要的问题所在,比如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视景观规划设计,导致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质量低下,朝令夕改的现象时常出现,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景观设计风格与规格不一致,在整个城市的景观规划上无法达成统一。
这样的现状使得城市景观无法合理健康地发展。
其次是当下我国许多城市景观设计千篇一律,没有发掘本地域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特色,完全复制克隆其他地方的景观设计方案,导致景观设计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的生态自然资源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问题,得不到当地百姓的认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建筑文化,传承保留下来的传统的古城以及古建筑都将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资源,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古城和古建筑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原有的一些古城和古建筑甚至被大量破坏,致使众多的文明被湮没[1]。
再次就是当下我国许多城市景观设计对功能性重视不够,与实际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相脱节。
部分城市当下的环境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原因主要是城市工业化进程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设计的核心含义,应该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层面上将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理应更加注重功能性。
武汉东湖磨山策划书3篇
武汉东湖磨山策划书3篇篇一《武汉东湖磨山策划书》一、项目背景武汉东湖磨山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是武汉市的重要旅游胜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体验,特制定此策划书。
二、目标与愿景目标:通过一系列策划活动和措施,提高东湖磨山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
愿景:将东湖磨山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三、市场分析1. 客源市场:以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游客为主,同时吸引国内外游客。
2. 竞争情况:面临周边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需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
3. 游客需求:注重自然景观欣赏、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方面。
四、策划内容1. 景观提升加强景区绿化和美化,打造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修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增加文化内涵。
2. 活动策划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花卉展览、文化节等。
开展户外运动赛事,如登山比赛、骑行活动等。
3. 旅游产品开发推出特色旅游纪念品。
开发特色美食街区。
4. 服务提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景区标识系统和游客服务设施。
5. 营销推广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进行宣传推广。
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完成景区规划和设计,启动景观提升工程。
2. 第二阶段:逐步开展活动策划和旅游产品开发。
3. 第三阶段:持续推进服务提升和营销推广工作。
六、预算安排根据具体策划内容和实施步骤,合理安排预算,包括景观提升费用、活动经费、营销推广费用等。
七、风险评估与应对1. 风险:游客数量不达预期。
应对措施:加强营销推广,优化旅游产品。
2. 风险:活动效果不佳。
应对措施:提前做好策划和准备工作,根据游客反馈及时调整。
八、效益评估通过游客数量、旅游收入、游客满意度等指标对策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策划方案。
篇二《武汉东湖磨山策划书》一、项目背景武汉东湖磨山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是武汉市的重要旅游胜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磨山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更具特色和魅力的旅游体验,特制定本策划书。
东湖城市设计2.22 (中心汇总)
DONGHU ZHOUBIANDIQU CHENGSHI SHEJI
第三章 现状调研
3.1东湖特色与优势认知
城
景观特色 ——“半边山水半边城”
东湖
山
山水相映成趣
城景交融生辉
-23-
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DONGHU ZHOUBIANDIQU CHENGSHI SHEJI
第三章 现状调研
1、东湖周边建筑高度应予以严格控制繁荣地区为东 段(阳春湖-森林公园)、南段(双湖桥-森林公园) , 西段和北段可适当宽松。
东段 2、关于东湖周边是否需要建设新的地标建筑,公众 意见较为对立,这也表明东湖周边缺乏明确的建筑景 观定位。 南段
-15-
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DONGHU ZHOUBIANDIQU CHENGSHI SHEJI
第三章 现状调研
3. 2东湖现状景观特质分析
多元的景观类型
东湖水域宽广,环形岸线串联商贸、办公、科教等城市重要功能片区, 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环湖景观。在湖心环视东湖周边,可将环东湖景观分 为东、西、南、北四段:
南 段
景观特征:山峦叠翠,水墨丹青。 东 段 景观特征:河湖港汊交错,雁滩湿地依伴。
北 段
第四章
第五章
规划策略
城市设计要素控制
1、天际线控制 2、建筑界面控制
3、认知体验控制
4、生态环境控制 5、特色控制 6、夜景控制
第六章 第七章
城市设计导则 成果在规划管理中的运用
属于2011年预算项目,启动时间2010年12月底,拟计划2011年3月 份完成天际线专题部分并上报市政府审批。
-2-
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17-
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EDAW:东湖近期规划
听涛北部地区规划设计 梨园广场北部地区建设时序
今年改造重点
1. 2. 3. 4. 梨园广场改造及地下车库兴建 兴建东湖路延伸至渔光村段 拆迁部分渔光村(公交车终点站) 建设码头至湖滨游泳池的活动 场所 5. 改造东湖路至屈原馆的林荫道 及次入口
三-五年改造重点
1. 开挖景观水道及填造探索岛 2. 拆迁渔光村及兴建港湾商业 区 3. 花园及苗圃区改造 4. 全区植栽疏理及空间改造
听涛北部地区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方案
图例 Legend:
1 2 4 5 8 3 6 3 5 7 6 4 18 21 22 15 6 5 2 1
公交车终点站/旅游巴 19 湖滨游泳池 士停车 20 室外活动草坪 行政管理中心 21 海洋馆及水上表演场 游客服务 社区公园 餐馆/咖啡/茶室/零售 码头 自由泊船位 滨水甲板 入口广场 地下停车入口 临时停车 讯息中心&游客服务 花园/苗圃 温室 活动广场 儿童戏水池及游戏场 人工沙滩
22 23 24 25 26
探索岛及生态栖息小岛 眺望塔 东湖历史文化馆 长天楼 人民餐厅 落霞水榭 观鱼亭及曲桥 听水长堤 龙舟赛及赛艇场(赛道) 屈原馆
9
10 10
17
11 12
20
16 17
23 25
27 6 9 10 11 24 7 8
13 14 36 11 28 31 29 19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今年改造重点意向
三-五年改造重点意向
听涛北部地区规划设计 港湾商业及沙滩浴场详细规划
4
图例 Legend:
3 2 6 9 7 6 1 4 8 5 6 6 5 14 2 3 1
武汉东湖生物医药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
3 9
建 筑结 构 规划
药园 区,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 积极结合 电子信息技术, 使武汉成为全国 医药行业的领军 。使得武汉成为华中地 区乃至全国的医药研发 、生产基
地。
生物技术产业与信息技术 、 新材料并称 当代世界三大高新技术产业 。
美 国麻省生物科 技园 (a s c ue t it c n Ig ee r h P r) M s a h st s B o eh o o y R sa c ak 、
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产业调整, 并充当地区经济发展的孵化器的作用。在这 样的契机下 ,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园必将促进武汉生物医药产业腾飞发展 。
要素的探讨 , 提供一些思路, 供同仁参考。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任务与 目标
三、 问题与对策
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两项重要因素是城市环境和产业环境 。城市的发 展要靠发达的产业 , 而产业的发展则要靠增强环境的吸引力, 如缘树 、 公 园、 没有污染的水与空气、 优美的环境、 有序的城市规划等。环境好 了, 引 进 的人才、 工业多了 , 城市 的规模发展了 , 城市的竞争力 自然而然就会提
武汉东湖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 的现代生物医
摘要 : 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是世界范围 内正在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 . 生物 医药产 业园区是其发展与集中布局 的典型载体 。本 文通 过对武汉 东湖生物 医药产业 园规 划设计 。 研究分析我国生物医药产 业园规划建设模式。 其研究结论对我国生物技术 产业发展和布局具有重 要借鉴意义。 关■调 : 生物 医药 ; 产业环境 : 城市环境 : 规划设计 生态设计 ; 零能耗
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PPT)
很重要。
(3)心理可达性 如果人们心理上感觉一个场所不是他们该去的地方, 那么他们即使离那个地方很近也不一定去那里。
可达性分析
下面分别由公交,私家车,步行三 方面对东湖风景区的可达性进行分 析
公交可达性分析
东 湖 周 围 公 交 点 分 布
车次
515 552 402 643 709
车行线路
武东路武东-临江大道汉阳门 三眼桥四村-楚平路 武汉植物园-武昌火车站综合体 武汉火车站-鲁磨路光谷广场 南望山-铁机村
06:30 06:30
07:00 06:00 06:00 06:30 06:00 06:00
19:30 20:00
19:00 21:00 21:00 21:30 22:00 21:00
10 5
30 25 30 30 5 15
411
汉口火车站-梨园广场
05:30
20:30
10
公交可达性分析
东湖的东北侧有多条公 交线路可直接到达,公交 站点分布较密集,公交车 次的频率也较快,能能较 好的满足武汉城市人民的 游玩需求,但拥堵情况也 较严重,环湖路堤路段由 于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 城市一般车辆和旅游风景 区车辆并行,每天约承载 6000辆次的机动车通行辆 车速一般在30km/h,遇到 节假日,经常发生堵车情 况。该路段的主要公交线 路为401路,643路,413 路,515路。湖南侧和珞喻 路和东侧的三环线公交线 路较少,主要为513路和 713路。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编制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背景二、编制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意义三、编制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依据四、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范围本规划的范围是指1982年国务院批准东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时规定的风景区“规划建设范围”。
西起武昌水果湖一东湖路一三官殿一渔光村一沙湖港一杜家桥一线,东到铁铺岭一王青公路一黄家村一高坡殿,北起杜家桥一铁铺岭,南到高坡店一武黄路一市园林场一喻家湖一喻家山南坡脚一武汉邮电研究所一水果湖,面积共73.24平方公里。
(一)旅游业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评估一、旅游业开发条件分析1.地理位臵优越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是湖北省省会和华中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主要的粮棉产区和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它以长江为中轴,连贯的河道北上陕、豫;西接川、黔;南下湘、赣,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称。
27条省际公路客运线交叉连接,是南北交通的中转站,同时还是航空运输网的中心之一。
因此占据着水陆交通畅通的优势。
东湖处在这样的优越位臵之中,为其开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客源条件。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郊,西北临长江,西南靠京广线,东面接鄂州,加上又处于湖北省旅游网络的重心,来往交通比较方便,特别是市内交通,目前已有413、8路电车和401、402、411、413、515、537、573、605、712路等汽车直接或间接通往东湖,为游人提供了方便。
2.基础设施较好旅游设施的状况是评价一个旅游地质量的标准,直接影响着它的游客容量和游人的停留时间。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在开发50多年中,已兴建了一批餐馆、茶室、摄影社、副食、冷饮点等商业服务设施和附属生产部门,基本上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还建设了游泳池、滑冰场、赛车场、游船等娱乐设施,使游人能尽情地游玩。
在景区绿化、发掘传统旅游项目等方面也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更好地开发利用东湖创造了条件。
东湖城市设计2.22-(中心汇总)
3、规划控制引导的区域范围如何界定?
4、如何通过规划引导景观协调及背景区
市域民的关规注什划么建?设? 规划控制什么?
如何直观表达设计意向?
如何建设?
第一章 前期规划思考
1.6 工作方法及技术路线
1、工作方法
开放的城市设计 程序
先进的城市设计 方法
明晰的城市空间 形象
可行的城市设计 成果
广泛的学术讨论 积极的公众参与 广泛的经验借鉴
设
计与控制
计
导
待建区
则
完善区
与 图
成熟区
则
自然生态区
重点深化
管理 手段
第二章 公众参与
2.1 媒体关注
第二章 公众参与
东湖(30k㎡)
第二章 公众参与 杭州西湖(6k㎡)
苏州金鸡湖(6k㎡)
2.2 公众认知
1、公众认为,东湖最主要的景观特色是自然 山水、生态休闲旅游和环湖城市景观。
第二章 公众参与
三维辅助设计 规划管理平台的对接 成熟的城市设计理论
整体的空间格局 鲜明的空间特色 理想的空间形态
明晰的控制要素 控制性的设计导则 可操作的建设项目
1、已与规划院合作,成立工作专班,在设计中运用三维设计手段辅助手段,在成果 表达上运用三维实景模拟。
2、计划1月份将规划范围内的现状建筑完成建模工作。
与 城 市 设 计 要 素 库 的 成 果 充 分 相 结 合。
1.3 规划研究范围
根据东湖周边地区现状建设及区域空间特性、 主要视线所及情况,初步确定本次城市设计研究范 围为以东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向外拓展500-1500 米的区域。具体范围东至三环线,南抵珞瑜路及老 武黄公路,西起中北路,北达三环线,规划总用地 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不含东湖风景名胜区用地范 围约61.86平方米公里)。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
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3)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6)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7)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17)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24)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26)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 (29)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32)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7)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3)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45)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47)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 (49)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52)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56)第二十章附则 (58)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规划图纸:01:区域分析图-东湖在全国交通优势02: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湖北省的区位03: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武汉的区位04:城市与风景区关系图05:卫星遥感现状图06:土地利用现状图07:综合现状图08:道路交通现状图0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10:规划范围界定图11:风景资源评价图12:景区划分规划图13:规划总平面图14:功能布局规划图15: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类保护规划16: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级保护规划17:保护培育规划图——核心景区规划18: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线路规划19: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方式规划20:道路交通规划图21:居民社会调控图22: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2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24:竖向空间规划图25:植被现状图26:植被景观结构图27:植被景观规划图28:给水工程规划图29:雨水工程规划图30:电力通信邮政规划图31: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图32:消防工程规划图33:燃气工程规划图34:近期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
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武汉东湖风景区概况 (6)2.1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7)2.2 景区范围与主要景点介绍 (7)2.3 旅游资源特色及价值评估 (8)三、可达性理论基础 (10)3.1 可达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 (11)3.2 影响可达性的因素分析 (12)3.3 可达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13)四、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 (14)4.1 交通网络构建 (16)4.1.1 道路系统现状分析 (17)4.1.2 新建交通设施规划 (18)4.1.3 交通网络优化策略 (19)4.2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20)4.2.1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 (21)4.2.2 体育健身设施布局 (22)4.2.3 娱乐休闲设施布局 (23)4.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4)4.3.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措施 (26)4.3.2 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 (27)五、结论与建议 (28)5.1 结论总结 (29)5.2 政策建议 (31)5.3 研究展望 (31)一、内容简述本文档旨在深入分析武汉东湖风景区的规划可达性,全面评估其作为城市公园系统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
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网络分析等方法,我们发现东湖风景区在地理位置上紧密围绕武汉市中心,凭借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与城市各区域的便捷连接。
在可达性方面,东湖风景区展现出了卓越的潜力。
其内部道路系统布局合理,主次干道相互衔接,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
借助公共交通和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游客可以轻松抵达景区各个角落,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我们还关注到东湖风景区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的联系强度,通过分析交通线路、人口分布等数据,我们发现东湖风景区与武汉市中心的联系尤为紧密,不仅能够吸引大量市民前来休闲娱乐,还能辐射周边多个区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武昌东湖城规划方案
武昌东湖城规划方案背景武昌是武汉市的一个区。
区内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东湖、黄鹤楼、归元寺等等。
其中,东湖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东湖的周边区域被称为东湖风景区,是武汉市内最具有生态和人文价值的区域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这一区域的城市规划十分混乱,开发不良。
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规划,以此为东湖风景区注入新的生命。
目标此规划方案力求达成以下几个目标:•提升东湖风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强城市韧性,提高环境容忍度和承受能力•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合理化,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强化城市实力,追求与首都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国内城市的竞争优势策略环保倡导在区内建立环保联合会,负责宣传环保意识,引导市民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环保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稳妥推进“城市美化、花园围城、企业处处是景区”的绿化建设。
建设艺术社区将东湖风景区内的建筑改造成以艺术为主题的社区,以艺术家为主体,构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社区。
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将该区域打造成为一个文化旅游区。
加强城际交通在区内修建轻轨交通系统,以方便市民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并且开通居民自行车租赁服务,鼓励市民使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此外,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城市。
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在东湖风景区内建设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和商业中心。
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满足需求的服务及便利。
强化旅游经济在东湖风景区内增加观光设施,完善相关的旅游设施。
同时,运用新技术,推广并实施东湖风景区的数字化旅游模式,强化其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竞争力。
实施步骤1.搜集相关资料,完成规划的初步方案2.召开一次公听会,听取市民的意见3.细化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4.进行经济评估,招商引资,筹集资金5.开展实施阶段6.进行监测评估结论此规划方案的实现将进一步提升东湖风景区的形象和品质,为市民及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有助于促进区内旅游经济的发展。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概念规划设计方案_219页_2008年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
•配套设施体系不完善,无法吸引游人长时驻 留。 •游憩及停车设施设施缺乏,空间分布不均, 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1.碧波宾馆
2.湖心岛停车场
5. 凌波门自行车停靠处
4. 零售点
3. 九女墩停车场 01 战略思考 Strategic Thinking
1.2.2 思考二:东湖啥都有,到底缺什么
从东湖创立4A景区以来,到现在成为5A景区,看起 来一个景区该有的元素全都有了,是这样吗……
3.2 总体布局 03 规划构思 Planning Concept
3.2.2 选线依据
1、完善区域绿道网体系
3.2 总体布局
东沙湖绿道属于绿道网中的“片区城 市绿道”,通过城市绿道联络线与城市绿 道主线和环城绿道相连接。
• • •
《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规划》
东湖绿道路径包括: 沿湖大道 东湖路东 湖南路 东湖东路 忆梅路 喻家山北路东延线 落雁路 鲁磨路 落樱路 落雁小路
3.1.2 功能优化
青Hale Waihona Puke 活力公共 艺术植物
商务
观赏
聚会
东湖
亲子
游乐
有什么
艺术 部落
娱乐
静修 度假
体验
3.1 功能优化
基于上位总规对东湖八大景区的 划分,提出了针对八大景区的功 能提升的建议。
景区名称
听涛景区 磨山景区 白马景区 吹笛景区 落雁景区 渔光景区 后湖景区 喻家山景区
提升功能
公共艺术 植物观赏 商务聚会 亲子游乐 静修度假 娱乐体验 艺术部落 青春活力
01 战略思考 Strategic Thinking
1.2.1 思考一:再不慢下来,东湖会怎样
现状过境交通分析
115 EDAW: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咨询
20世纪30年代,长江西侧出现汉阳和汉口,城市向西发展,汉阳 城墙界限被打破;武昌城有所扩大,但城墙围合格局仍保持;城 市与东湖间由铁路线隔开
During 1930s’, Hanyang and Hankou emerged on west side of Yangtze River as the city expending west towards, and the boundary of Hanyang vanished; Wuchang expended while remaining the wall enclosure pattern; the lake was separated from the city by the railway
东湖概况
General Info of Dong Hu
武汉东湖生态风景旅游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 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共分为五大景区。目前已对外开 放的有听涛、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区。
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行吟阁,离骚碑,楚天 台,楚才园,楚市、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等。
东湖周边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 大学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56个国 家、省、部属科研院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 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湖 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
5.0 听涛景区概念规划
Ting Tao Area Conceptual Planning
1.0 背景研究
Background Study
中国-武汉 Wuhan location in China
湖北-武汉 Wuhan location in HuBei
武汉城市卫星图像 GoogleEarth Imag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产业栖息地,多彩田园新生活武汉科技新城概念规划前言(一)概念规划的主要理念概念规划的方法运用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尚属于探索阶段,各地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成果体系依据不同的条件,各有侧重。
实践表明,城市规划的的作用不仅在于描绘城市远景的“终极蓝图”,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城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控制。
我们在本次概念规划中秉承我院在全市战略规划研究中运用的过程控制论,希望将规划工作从过往的绘制“终极蓝图”引向对于建设一个理想城市的“过程控制”。
城市规划过程控制论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路线我们提交的成果主要突出“战略分析-发展目标-规划策略-行动计划”的研究架构,应用“现实空间问题解析法”,提出从“空间问题导入”到“空间规划导出”的规划理念。
(二)规划工作的技术路线本次工作我们站在俯览全市战略规划研究的视野,提出科技新城这样次区域的概念规划,试图达到三个方面目的:一是判断该区域的发展阶段与状况水平,正确评估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前景,恰当选择该区域在全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为该区域发展指明方向;二是提出一份有效反映城市“要素-空间”关系的结构规划,侧重于构筑一个新的城市空间与产业经济、社会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合理框架,提高城市活动的空间载体;三是寄望于发挥规划的媒介作用,强化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统一关系,制定实施概念规划的系列重大行动计划,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行动纲领。
基于城市发展过程控制论的技术路线,我们在此次概念规划中首先对上轮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实施进行回顾,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通过国际国内高新区发展比较,寻找适合东湖高新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通过拓展区用地生态评价,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展望预测未来新城发展规模,提出城市空间规划构想;提出概念规划实施的重大行动方针和计划。
第一章 回顾与反思我们首先对上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
(一)走进东湖高新区 1.发展历程 东湖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5月,省市作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重大决策,同年7月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 科技产业园;2001年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高新区由建区初期以电子一条街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名列前茅(总收入排名第14,工业总产值排名第15),形成了以光电子为主流产品的全国领先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
2.高新区社会经济简介 东湖高新区成立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较高速度,1991年至2003年,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48.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31%,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55.53%。
2003年,高新区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1.2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2.02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完成产业和基本建设投资40亿元。
东湖高新区产业特色鲜明,光电子信息优势地位比较明显,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环保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机电一体化、环保等产业近年发展迅速,已成为东湖高新区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由于近两年来企业产业调整的缘故,产业规模有所萎缩。
附注:东湖高新区范围内高校人员:17.6万,其中学生14.4万,教职员工0.8万,家属2.4万。
2003年,东湖高新区已注册企业6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00多家,非国有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的80%以上。
产值东湖高新区经济增长示意图(1995-2003年)东湖高新区2003年产业结构图过10亿元的企业有4家(武汉NEC、长飞、邮科院、凯迪),过亿元的有58家,并有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和设立了商务机构。
区内现有14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有近70%的中小企业的主导技术是从大院大所转移和合作开发出来的。
同时东湖高新区还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创业中心,至今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500多家。
(二)上轮总规概况 1、背景及基本思路 2000年5月,湖北省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利用武汉市现有的科技及产业优势,建立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武汉·中国光谷” 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关山科技工业园的基础上,向东拓展、向南延伸,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武汉科技新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创新的同步发展,抢占高科技竞争的制胜点,为下个世纪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精神指引下,我院于2001年编制完成《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同年审批。
2、规划要点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轮规划》)规划期限为2000-2010年,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2005年。
(1)规划目标 《上轮规划》以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教育、培训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性、花园式的科技新城”为总体目标。
具体体现为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科技工业园区、先进的科技贸易及管理服务设施、高质量的园区环境形象、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高标准的基础配套设施保障。
(2)新城规模 《上轮规划》按照36万人的常住人口进行规划,当时行政管辖面积范围约50平方公里,2002年因为用地空间的限制,开发区管委会与江夏区协调确定新的封闭管理区达到57平方公里。
(3)规划结构 《上轮规划》确定按“一区、两心、三轴、五园”的结构进行总体规划,形成“干字形”发展轴,布置南湖北路沿线居住区带。
“一区”为科技商贸中心区布局在民院路、珞喻路、关山一路和雄楚大道之间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地块内,是未来科技新城的核心枢纽,集中设置一批现代化的公共设施。
“两心”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行政管理中心及汤逊湖公共服务中心,分别是东湖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及汤逊湖高新技术园区的公共服务中心。
“三轴”为沿珞瑜路的科技轴、沿关山二路的产业轴和沿中环线的拓展轴。
上轮总规用地规划图上轮总规规划结构图“五园”:分别为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工程产业园、应用软件产业园、汤逊湖高科技产业园、南湖高科技农业园。
当时还提过科技商贸区建设和行政管理区入驻庙山的设想。
(4)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的近期(2000-2005年)期间完成鲁巷商务中心工程,面积约0.3平方公里,并着手整个科技商贸区1.8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工作、启动大学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改造关山路成为步行街、兴建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等。
(三)规划实施评价 针对现封闭管理区的用地现状,对上轮规划实施进行评价如下: 1、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主要由9大类组成(扣除23.10平方公里E 类用地),总用地面积为33.8平方公里。
用地构成见下表: 表2:城市建设用地汇总表(单位:公顷) 用地性质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占地比例(%) 国家标准(%) R 居住用地 620.21 18.32 20—32 C 公共设施用地 774.28 22.87 G 绿地 3.62 0.11 8—15 D 特殊用地 55.16 1.63 M 工业用地 1375.81 40.64 15—25 W 仓储用地 7.30 0.22T 对外交通用地 21.43 0.63S 道路广场用地 322.66 9.53 8—15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05.25 6.06 合计 3385.72 100 规划实施4年来,对比上轮规划的现状与2010年的规划目标,不难发现,在城市建设四项主要用地中,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已经大大超过了规划指标,办公用地也达到了规划目标,只有公共绿地一项未达标。
表3:规划指标实施对比一览表(单位:平方公里) 类别 2000年现状指标 规划2010年指标 2004年现状指标规划实现度R 1.94 3.57 6.20 174% C 2.05 7.23 7.74 107% G 0.24 6.86 3.62 53% M 4.87 4.24 13.75 324% 居住用地按上轮规划应主要沿南湖北路沿线布置,以期形成南湖北路居住带。
但现状居住用地主要沿关山一路两侧分布,其它居住用地分布比较零散,与《规划》中在空间上形成南湖北路居住带的设想差距较大。
配套设施也不健全,且部分居住用地与二、三类工业用地混杂,不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现状公共设施主要沿学院路北段光谷广场周边分布,其它公共设施用地零散分布在各个产业园区周边或内部,高校用地分布零碎,主要分布在民院路和关山一路以及整个用地的东部地区。
《规划》改造关山路成为步行街亦没实施。
《规划》建设的1.8平方公里的科技商贸中心区征地拆迁工作还未有实质性进展,开发区管委会行政管理中心已形成,汤逊湖公共服务中心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
目前南北向道路形成较好在关山一路、长飞南路及长飞北路,东西向道路则只三环线的一部分。
整个道路交通网络骨架已基本形成,内部交通已渐成体系,但与主城交通联系比较单一(雄楚大街、珞瑜路),容易形成交通的“瓶颈”,交通系统有待改善。
公共绿地缺乏,特别是沿湖一带没有形成良好的绿化环境,与《规划》要求的新城40%的绿地率相差甚远。
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体系,山水特色未表现出来。
管理区内现状用地根据其不同的现状职能,初步分为五大产业园区,即长飞北路的关东、关南工业园区,关山一路南端的华中软件园、东南部的大学科技园区以及武黄一级公路南侧的东一产业园(《规划》预留产业园)。
再深一层看下去,五大产业园区内还被划分为若干产业园,大小不一,功能各异,在空间上处于分裂状态,各自为政。
沿轴线(科技轴、产业轴、拓展轴)发展的意向不明。
表4:各产业园区用地对比表(单位:平方公里) 分区 总面积 现状建设用地 上轮现状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增长量关东工业园 6.16 4.33 2.91.43 关南工业园 4.11 3.412.890.52 华中软件园 2.98 1.78 1.09 0.69 大学科技园 7.52 6.13 0.5 5.63 东一产业园 8.83 4.74 0.49 4.25 近几年的建设用地增长量主要集中在东一产业园和大学科技园内,产业用地的需求相当大,在城现状市四大用地中,产业用地的比例已达40%,远远超出国家标准(15-25%),用地供给理该能够满足产业的合理需求,但我们发现,已批租用地的闲置情况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用地的供给紧张。
在继续加大产业用地的供给的方针下,对提高未来高新用地效率,整合现有用地,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也应该得到重视。
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理想。
规划建立的汤逊湖污水处理厂虽建成但相关管网设施缺乏,未能很好发挥效用,新城内污水处理率距离100%仍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