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新生儿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新生儿合理用药-抗生素应用原则

新生儿合理用药-抗生素应用原则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功能差,处理不当,易发
展为化脓性脑膜炎,其病死率高。

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效果,加强支持治
疗。
22
2019/2/6
新生儿惊厥
常见原因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低血钙。
惊厥治疗
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生化代谢失调 和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2019/2/6 23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 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2019/2/6
4
药物分布的特点
1.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2. 脂肪含量低 3.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4.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 5. 水盐代谢调节功能弱
药物排泄的特点

庆大霉素 头孢噻肟钠 地高辛 苯巴比妥 氨茶碱 氯霉素
2019/2/6
10
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



氯霉素--灰婴综合征; 四环素类--四环素牙; 磺胺类--新生儿核黄疸; 氟喹酮酸类--儿童及青少年软骨损害 氨基甙类—致第八脑神经损害
抗癫痫药物: 中毒时发作增加 除卡马西平外,对认知功能的损伤 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防止感染
2、新生儿期禁用抗生素 •磺胺类(SMZ Co例外) •四环素类 •多粘菌素类 •硝基呋喃类 •耳毒性较大的氨基糖甙类 •第1、2代喹诺酮类 •其它:新生霉素、杆菌肽、乙胺丁 醇等 •缺乏新生儿药动学资料的新抗生素 不宜使用
•抗生素的合理联用 *指征: *目的:扩大抗菌范围、提高疗效、 减少耐药性 一般联用2种,罕需联用3种 须合理地联用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

2.选择合适的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疗程常用于过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 疾病等;长疗程则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哮喘、某些皮肤病则提倡局部用药。水痘患儿禁 用激素,以防加重病情。
2.选择合适的药物
镇咳止喘药: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 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提倡局部吸入 β 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必要时也可用茶碱类,但新生儿、 小婴儿慎用。
婴幼儿合理用药
总体状况及特点: 1 肝肾发育逐渐完善,代谢及排泄功能加强 2 生长迅速,某些系统易受药物影响,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 3 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早期不宜辨识 4 某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幼儿体内,造成不良后果
婴幼儿药物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 1.胃酸:PH逐渐接近成人 2.胃容量:有所增加 3.胃排空:较新生儿期加快

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
排泄慢
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体内药物排泄慢、半衰期延长、 高血药浓度持续时间长
易发生药物中毒
儿童治疗用药原则
1.了解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2.选择合适的药物
3.计算好适当剂量 4.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5.选择合适剂型 6.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1.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1)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 (2)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 (3)肝脏解毒功能不足 (4)肾脏排泄功能不足
3.计算好适当剂量
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 类药物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从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的药物,所得剂量偏小。 注意:如果计算的用药剂量超过成人规定剂量,则儿童实际 用量不能超过成人使用剂量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课程21儿童合理用药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

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 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

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

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

新生儿合理用药汪建云ppt课件

新生儿合理用药汪建云ppt课件

.
28
第二节 小儿药效学特点
2024/10/16
.
29
中枢神经系统
1.药物敏感性增高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迟,对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药物反应多较成人敏感。
2.智力发育障碍 长期应用中枢抑制药,可抑制小儿学习和记 忆功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或障碍。
2024/10/16
.
30
3.毒性反应 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有些药物
.
16
水盐代谢调解功能弱
水盐代谢
药物容易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尤其导 泻药和利尿药
苯妥英钠、皮质激素影响钙的吸收 雄性激素和同化激素加速骨骺融合 四环素与钙盐形成络合物,影响骨质 生长
.
17
药物的分布
➢ 机体构成变化 新生儿、婴幼儿体液含量大,脂肪 含量低而影响药物分布。
➢ 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峰浓度 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同时,由于新生 儿细胞内液较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使 水溶性药物能较快输送至靶细胞。
2.其他酶缺乏 还有一些遗传性缺陷,影响药
物在体内灭活代谢,易致药物作用及毒性增强。
如乙酰化酶缺乏者异烟肼灭活缓慢;对位羟化
酶不足者苯妥英钠灭活减慢。
2024/10/16
.
33
内分泌及营养
1.影响内分泌 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能扰乱 小儿内分泌而影响生长发育;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生长激素,抑制儿 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
.
20
药物的代谢
➢ 肝脏为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药物代谢过 程包括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和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
➢ 新生儿肝内参与Ⅰ、Ⅱ相反应的酶活性均低, 因此药物在肝内的代谢率减慢,半衰期延长, 仅按公斤体重给药亦造成药物的蓄积作用,如 氯霉素所致的“灰婴综合征”。

医学专题儿科合理用药

医学专题儿科合理用药
小儿钙盐代谢旺盛,易受药物影响。如苯妥英 钠影响钙盐吸收,糖皮质激素在影响钙盐吸收的 同时,还影响骨骼钙盐代谢,导致骨质疏松、脱 钙,严重者发生骨折,影响生长发育。
四环素类与钙盐形成络合物,伴随钙盐沉积在 牙齿及骨骼中,致使儿童牙齿黄染,影响骨质发 育。
(5)运动系统
儿童期运动系统发育较为稚嫩,骨骼肌相对柔 弱,骺软骨处于不断增生和不断骨化的过程中, 某些药物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引起关节痛、关节 肿胀及软骨损害,影响骨骼发育。
(2)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案 ①口服给药是最安全方便经济的给药途径,但影 响因素较多,剂量不如注射给药准确。 ②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凑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 ③儿童皮肤吸收较好,透皮给药方便且痛苦小。 ④直肠给药时,药物从直肠下部吸收,不经过肝 脏直接进入体循环。临床应用较多的有小儿退热栓 剂,灌肠法在小儿应用较少,因药液在肠腔不易保 留。 ⑤单剂量包装问题,避免一日或多次剂量一次误 服等。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 /1.73m2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
儿童剂量按成人剂量折算表
计算
年龄
相当于成人剂量的比例
初生~1个月
1/18~1/14
按年龄折算比例表折算, 1个月~6个月
1/14~1/7
总的趋势是剂量偏小,然 6个月~1岁
1/7~1/5
而较安全。
1~2岁
1/5~1/4
2~4岁
(3)代谢
参与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如细胞色素CYP450、细胞色素 C还原酶等的活性在新生儿期就接近成人,到了婴儿期和 儿童期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的活性应经成熟,加之肝脏的 相对重量约为成人的2倍,因此婴幼儿和儿童的药物代谢 速率高于成人,若不注意会导致剂量偏低。

06-1 新生儿及儿童合理用药

06-1 新生儿及儿童合理用药
型药物
清除减慢 → t1/2 ↑;青霉素G、
氨基糖苷类、、地高辛等。 对钠、氨基酸、G等再吸收强, 易出现酸碱代谢紊乱及电解质 失衡。
1.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 仅为成人30%-40%
2. 肾有效血流量 仅为成人20%-40%
3. 肾小管排泄能力
仅为成人20%
10
新生儿药品不良反应的其他因素
选择药物剂型
婴幼儿常用药物剂型
口服剂型: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片剂等 注射剂型:与成人相同 皮肤粘膜给药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吸入或雾化剂型:气雾剂、干粉、雾化液等
剂型选择的依据
尽量选择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避免由剂量分割造成的不变或不良后果 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 药困难; 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用量进行准确分割,避 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 对于同时存在成人剂型和小儿剂型的药物,选择时尽量使用小儿剂型, 避免药物浪费,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2. 婴儿期:< 1岁 3. 幼儿期:1-3岁 4. 学龄前期:3-7岁 5. 学龄期 6. 青春期
3
新生儿(neonate,newborn)
是指离开母体结扎脐带~出生后
28d内的小儿。
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 首次独立面对外界生存环境, 需要完成的一系列适应性的生 理变化。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 身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药物
追加5 mg/kg·d,控制血药浓度在20 g/ml以下
➢ 地西泮(不宜作为新生儿一线抗惊厥药):反复发作的惊厥
首选,仅用于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治疗无效的反复惊厥。 0.3~0.75 mg/kg 静注,地西泮对呼吸和心血管有抑制作用, 并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除用于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持续 抽搐。

儿科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


合 外用的溶液剂,注意年龄 理 限制,及外用时间。 用 药
• 安全用药 永恒主题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9.掌握药物使用的有效期限 SFDA 明确规定,药物出厂前必须标明出厂日期,及产品的 有效期限。 在药品的效期内安全使用药品 有些瓶装的干混糖浆稀释后,注意标签提示:如力百汀加水 稀释后,有效期缩短至7天;希刻劳糖浆开瓶后可保存14 儿 天;可利迈先,溶水后保存10天。 科 雾化吸入剂:万托林雾化吸入剂开包装后,可使用28 天。 合 普米克令舒,打开包装后,可保存24小时。
儿科合理用药
儿 科 合 理 用 药
主要内容
概述 儿科常见疾病的合理治பைடு நூலகம் 案例分析
儿 科 合 理 用 药
第一部分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概述
儿 科 合 理 用 药
第一部分
概述
• 合理用药(Reasonableap plication)即安全、有效、经济 和适当地使用药物。 • 全世界非意外死亡人员中,1/7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 在2004年3月发布的《全球合理用药大会报告》中显示, 全球有一半的药物在被不合理地使用。 • 据统计,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比例的12%~32%;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更高达24.4%。 • 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杀手。 • 必须严格掌握儿童合理用药的原则,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
二、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注意事项
6.避免药物食物间相互作用
B:食物影响药物吸收
• 如国产的阿奇霉素、青霉素类、有些免疫增强剂、治 疗腹泻的肠粘膜保护剂:思密达等,需与食物或其它 药间隔2 小时。 • 含杏仁成分的中药:健儿清解液、感冒清热颗粒,服 用期间少食酸性食物,肉、禽、蛋、白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临床用药评价
THE EVALUATION ON THE MEDICATION IN
THE NEONATAL INFANT
2019/6/2
1
小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少年期(15岁以下)
小儿时期的特点:全身组织和器官逐步成 长,体格和神经系统不断发育,遗传性先 天疾患最为多见,感染性及其他后天性病 症容易发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非 常明显。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蛋白结合率低
血浆蛋白浓度低 蛋白与药物亲和力低 胆红素含量高,竞争置换 (如水杨酸类、磺胺类、呋塞米和维生素K3)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
血脑屏障
游离型药物和游离的胆红素容易通 过血脑屏障
容易引起核黄疸 有利于脑膜炎的药物治疗 皮质激素、四环素、维生素A可引起 脑脊液压力增高及脑水肿
水盐代谢调解功能弱
水盐代谢
药物容易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尤其导 泻药和利尿药
苯妥英钠、皮质激素影响钙的吸收 雄性激素和同化激素加速骨骺融合 四环素与钙盐形成络合物,影响骨质 生长
药物的分布
机体构成变化 新生儿、婴幼儿体液含量大,脂肪 含量低而影响药物分布。
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峰浓度 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同时,由于新生 儿细胞内液较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使 水溶性药物能较快输送至靶细胞。
NADPH
6-P-G
GSSG
红细胞缺乏G-6-PD所致的代谢紊乱
足量的GSH对红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
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2019/6/2
12
药物分布的特点
脂肪含量少,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降低,血浆中 药物浓度升高,是新生儿易致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2019/6/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8
因此,即使某些药物有效血药浓度与成人相 同,也较易引起中毒。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更是如此,如阿司 匹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另外,药物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发核黄疸, 故1周内新生儿禁用磺胺类。
2019/6/2
19
血脑屏障发育未全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使 多种药物如镇静催眠药、吗啡等镇痛药、全身麻 醉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易穿过血脑屏障,作用 增强。 另外,小儿在酸中毒、缺氧、低血糖和脑膜炎 等病理状况,亦可影响血脑屏障功能,使药物较 易进入脑组织。
2019/6/2
新生儿肝微粒体酶发育不足,药物氧化作用 降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发育不足,也使药 物的代谢过程障碍。
需经氧化代谢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 利多卡因等,或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的 药物如氯霉素、吲哚美辛、水杨酸盐等,在 新生儿体内代谢率均低,半衰期延长,若不 调整剂量,可造成药物蓄积中毒。
2019/6/2
22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是磺胺药引起新生儿 核黄疸的原因之一。
若孕妇在分娩前一周始应用苯巴比妥,则可 诱导新生儿的肝微粒体酶,促进葡萄醛酸转 移酶增生,可防止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2019/6/2
23
药物排泄的特点
1. 肾小球数量少 2. 肾血流量少 3. 肾小球滤过率低 4. 尿液pH值低 5. 对水盐调节能力差 6. 以原形排泄的药物排出速度下降
此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超过成人时期。 因此小儿用药机会较多,用药特点也与成 人有异。
大多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在小儿各年 龄组中有相当大的差异,与成人之间的差 异更为显著.
小儿临床用药是通过研究药物在小儿体内 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来指导临床合理用 药。
第一节 小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
Vd越小,药物排泄越快,在体内存留时间越短;分布容积越大, 药物排泄越慢,在体内存留时间越长
降低血药峰浓度 减弱药物最大效应
药物代谢缓慢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水溶性药物到达靶器官速度加快 细胞内液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增高
脂肪含量低
脂肪含量低
脂溶性药物游离浓度增高 血脑屏障不完善,脑组织脂质丰富,易出 现神经系统反应
胃肠蠕动缓慢,延长药物吸收时 间
胃肠道外给药 :
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给药
注射给药的吸收 皮下注射容量小、吸收少 肌肉注射不宜较大剂量和多次注射
静脉给药问题 刺激性药物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药物渗出引起组织损伤 药物高渗引起的颅内出血和坏死性肠炎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末梢 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吸收不良,故病情较重时 应以静脉给药途径为首选。
2019/6/2
5
第一节 新生儿药物动力学特点
体内过程
药物吸收的特点
经口给药的吸收 胃粘膜发育不全 胃酸分泌少 胆汁分泌少 胃肠蠕动缓慢 主动转运机制弱
口服青霉素G、氨苄西林时,生 物利用度增加
口服红霉素的血药浓度峰值出现 晚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减少
腹泻、缺氧时多数药物的吸收减 少
20
药物的代谢
肝脏为药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药物代谢过 程包括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和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
新生儿肝内参与Ⅰ、Ⅱ相反应的酶活性均低, 因此药物在肝内的代谢率减慢,半衰期延长, 仅按公斤体重给药亦造成药物的蓄积作用,如 氯霉素所致的“灰婴综合征”。
2019/6/2
21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粘膜给药易经皮肤吸收, 如长期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以抑制肾上腺 皮质;甚至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时,部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因萘经皮吸收,导致 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2019/6/2
10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
葡萄糖
GSH
NADP
G-6-PD(缺乏)
GSH还原酶
1.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2. 脂肪含量低 3.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4.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 5. 水盐代谢调节功能弱
细胞外液多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是指 体内药物总量待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时所需的体 液总容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