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优质教案2篇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优质教案2篇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优质教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优质教案精选2篇(一)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优质教案教学目的:1、会认2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妙感情。

4、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沉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

前置自学提纲1、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瀑布、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3、作者访问了山中的哪些朋友?用“”画出。

4、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沉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多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人教版教案(精选16篇)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人教版教案(精选16篇)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人教版教案(精选16篇)六班级上册《山中访友》人教版教案篇1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瞧,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这大自然多姿多彩,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学习第一组课文我们将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会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沟通感受。

2.揭示课题:今日,我们跟随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访问他的伴侣。

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课题。

3.读课题,想一想,猜一猜:访问的是一位怎样的伴侣?4.让我们带着好心情,跟随走进山林,去访问的山中“伴侣”。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①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②读中思索:去山中访问的伴侣究竟是谁?2.读后沟通,了解学情。

(1)在山中访问了哪些伴侣?依次列出: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2)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同学争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体现出与山中伴侣之间的亲热无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找出语句,沟通体会。

默读课文,找出哪些体现“我”和山里的“伴侣”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沟通体会。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召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概”;悬崖──“挺立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才智”;白云──“让天空布满安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发现的好风景”。

老师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在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沟通,它们成了我们的伴侣。

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三、再读课文,专心赏读。

师:是那么喜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和他一起会晤山中的好伴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表达顺序和结构。

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理解课文大意。

3.精读课文分段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和结构。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组词、造句。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美景。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课下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板书设计课题:《山中访友》1.课文内容概括2.生字词3.修辞手法4.感悟与收获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较深刻。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作业布置应适量,避免过多加重学生的负担。

4.教师在课后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向往。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山中访友》,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访友”是什么意思吗?谁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访友经历?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去山中访友?访友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四、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自读并注音。

2.教师逐个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二、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我”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请举例说明。

三、仿写练习1.教师出示一幅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展开想象。

2.学生根据图片内容,仿写一段描写大自然的文字。

五、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2.仿写一段描写大自然的文字,练习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表达方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1 山中访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模拟当时的情景,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积累好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法学法指导:自学、交流、深入理解课型及教学课时:新授课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2.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韵味。

人教版六年级《山中访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山中访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山中访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山中访友》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山中访友》这散文幅短小而叙事简略,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富有浪漫色彩。

文章记述了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

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回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2、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语言,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4、课时安排:本文属于自主阅读课文,用一课时完成。

5、媒体设计:本文是一美文,可向学生创设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优美图片。

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美轮美奂的画面。

二、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采用“谈——读——赏——练”,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交际水平。

学生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

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三、说教学程序:(一)、欣赏图片,畅谈感想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大屏幕上展示几幅山中的美景图。

请学生欣赏,谈谈所见所想。

随之老师导入新课: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山中访友》,走进山林,走进山涧,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感受童话般的世界。

背景音乐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雅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景。

让学生面对此情此景,有利于熏陶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词汇与语法: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表达与运用: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象。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词汇与语法: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表达与运用: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象。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山中访友场景。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 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去山中游玩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词汇与语法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学生进行练习。

4. 表达与运用: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山中访友场景,并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文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词汇与语法:通过测试或练习,评价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表达与运用:评价学生的讨论参与情况和写作表达能力。

4.2 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2. 对于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细致的批改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式。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六班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六班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1教材简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班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

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纳联想和想象,给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

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六班级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单元重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知识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育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妙情感。

(情感目标)4.学习运用比方、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美妙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说学生】六班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化理解。

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表达的感情。

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仿照,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山里游玩?在山里,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有没有结交到有趣的朋友?二、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去山中访友?四、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

二、学习课文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这些写作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仿写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访友”,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访友”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

二、学习课文写作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2.学生举例说明这些写作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朋友?2.拓展活动:让学生以“访友”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交流分享。

五、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访友”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2.预习下一课《山雨》。

六、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学会了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提高了写作能力。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中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本课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与山中好友的深厚友谊。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分享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描写大自然的课文,如《草原》、《背影》等。

(2)展示山中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山中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山中的美景。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组内讨论。

(2)教师辅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5. 感受作者的情感(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的美景和友情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大自然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欣赏。

(2)与家人、朋友分享课文中的美景和友情,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山中访友》教案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山中访友》教案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山中访友》教案导语:«山中访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溢童心童趣的散文。

经过富有感情的美读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山中访友»教案,欢迎大家参考!教学目的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知识目的)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3.品味优美的言语,感受作者所描画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育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妙情感。

(情感目的)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才干目的)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山中冤家〞那份深沉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进程一、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1、天籁之声悦耳悦心(1)课件播放来自山林的天籁之声。

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相继传来风声、河水声、鸟鸣声、风吹树梢声、溪流声、飞瀑声、雷雨声、犬吠声、群鸟归巢声,引抢先生美妙遐想。

(2)先生闭目静听神游。

(3)交流假想历程。

2、言语描画,牵情入课师:同窗们,神奇的大自然充盈着生命的生机,明天请让我们跟随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同投入的山林的怀抱,去用心灵陶醉大自然的诱人景色,去倾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好吗。

3、解读标题,激起等候师:依据预习,我们不难猜出李汉荣先生去山中访问的冤家是谁?(大自然中的冤家)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作家为什么会称它们为冤家?他〝带着满怀的好意境〞,会晤了哪些山中的〝冤家〞呢?请让我们快快走进童话般的大自然吧。

二、触摸大自然的生命因子1、读通课文,自学字词(1)段前标序。

(2)读对读通。

先生自在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迟滞,比拟难读或写得优美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3)自学字词。

b、认读正确音节。

树冠(guānguàn)扎进(zāzhā)旋转(zhuǎnzhuàn)唱和(héhè)细数(shǔshù)瀑布(pùbào)津津有味(jīnjīng)c、掌握正确字形。

《山中访友》语文课文教案参考5篇

《山中访友》语文课文教案参考5篇

《山中访友》语文课文教案参考5篇,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山中访友》语文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掌握8个生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

2.感受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等修辞手法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或用小黑板抄课文重点句子123,抄生字词;录音机和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

暑假有没有到什么风景名胜去旅游啊?或者到了远方的亲戚朋友家去玩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山中访友》(板书),喜欢吗?二、听课文录音(或范读),出示生字词,生读,正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题目叫《山中访友》,访,用课文的词来理解,——访问,拜访。

自已找近义词,——探访。

友,当然指的是朋友。

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呢?浏览课文,填表:我们首先拜访了( ),然后走进(),访问了()()和();接着,我们在山中又热切地与()()()()()()打招呼。

2.我们访问好朋友,带着怎样的心情?——好心情。

除了看到好朋友,好风景,作者的.好心情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出示(或板书):()落花——()落叶——()石头——()雷雨,(填上一个动词)于是告别的时候,作者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

四、细读课文,欣赏体味:(过渡语)如此的好风景,不要那么快地离开吧,让我们回过头去重游一遍。

这一回,可要多长个心眼,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耐心记忆。

1.细读第三自然段,第一个拜访的是谁?——老桥。

“拜访”与“访问”有什么不同?——还有带着恭敬的心情。

2.老桥为什么让我恭敬?——德高望重。

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为什么说老桥德高望重?找出相关的句子品读。

划出“站、渡、弓、俯身、凝望”等动词。

3.有感情朗读这段:体味老桥默默无闻服务大众、恒久不变的情怀,读出缓慢、平静的语气,以及恭敬的心情。

反复引读: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4.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六年级山中访友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欣赏品位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位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⑴你能读准下列红字的读音吗?⑴根据所给的解释说出词语。

2、听朗读录音,思考问题:⑴作者在山中都访问了哪些朋友?⑴(按照顺序找)他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三、探究1、赏析交流:⑴静心默读,大胆想象。

你最喜欢山中的哪位朋友?⑴交流:①请你饱含感情地朗读。

②然后说说你喜欢这位朋友的原因或在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怎样的启示。

2、探索活动:(小组讨论)⑴作者为什么要把进山看风景称为“山中访友”呢?⑴这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体验反思:寻找美、体验美与作者心灵对话。

四、拓展延伸放飞心灵,为您的自然朋友写几句赠言。

五、总结六年级山中访友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拓展联想,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

2、通过联想感悟、句式拓展、反复吟诵等方式,体会文章以拟人化的写法描写风景的方法,感受诗一样的景,诗一样的文,诗一样的情,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3、在感悟与品赏、朗读与表达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赞美自然、热爱自然、物我两忘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联想感悟、句式拓展、反复吟诵等方式,体会文章以拟人化的写法描写风景的方法,感受诗一样的景,诗一样的文,诗一样的情,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识那些“老友”1、出示课题,读,说读后有什么想说的。

2、请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

《山中访友》优秀教案(优秀6篇)

《山中访友》优秀教案(优秀6篇)

《山中访友》优秀教案(优秀6篇)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篇一【设计简说】《山中访友》是一篇适宜学生自主阅读的写景美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设计将课文设计成三个层面处理:以课文为范例,感受美、体验美;以课文作靶子,发现美、积累美;将课文作引子,思考美、延伸美。

一步步导引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

【教学过程】一、感受美、体验美。

导入:《山中访友》把大自然人格化,用“访友”的形式,使司空见惯的景物,成了呼之欲出的带着特定意蕴的活生生的个体。

文本视角独特、想象奇特、笔调轻松、富有诗情画意,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

这种出神入化的风格,开拓了新的审美视野。

(一)认读。

感悟意蕴美1.本设计着力让学生自主感悟、探究,让“学生”唱主角,让“读”唱主角,将有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音符”,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体悟自然的灵性。

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各自解读课文的意蕴。

为了拓展解读的深度,可设计如下问题组,引导学生讨论:①作者写的上“山中访友”,访的友是谁?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带有特定意蕴的景物的?③文章中景中含而未露的文旨是什么?点拨之一:原来作者要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景与物,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点拨之二:德高望重的古桥,写得敦厚。

它始终“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在凝重的画面中充满神韵。

这多么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啊!但这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民族的性格,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这分明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写照——意与境相谐。

恰如知己的树木,写得也分外醉人。

“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

《山中访友》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山中访友》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山中访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中访友》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文章新奇丰富的想象美,学习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并能从中悟出生活哲理:只要有一颗真、善、美的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美的。

【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一、检复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读题:山中访友。

2、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呢?一句话,就是──山中的一切。

3、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出“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用笔划一划,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触。

设计意图:以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导入,直截了当,具体可操作,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就有目标性了。

二、细读品悟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划一划,写一写,和同桌交流交流。

3、集体交流:从哪些地方感受出了“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相机出示: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位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⑴谈谈你读了这段话后的感受。

⑵当你读到“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的感受是什么?(古老)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⑶当你读到“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各种各样的人从桥上走过。

)⑷是啊,这是一座古老的桥,这是一座度过许多人的桥,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在你的凝望里,人影──,在你的凝望里,鱼影──,在你的凝望里,月影──,(指着句子: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谁来带着感受读一读。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与伙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理解和感悟。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进行铺垫。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

(2)引导学生感悟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练习写作:(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写作能力。

3. 观察大自然,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山中访友》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山中访友》教案(通用1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中访友》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中访友》教案篇1○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①导入新课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③感悟内容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明确: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解析2. 生字词学习与运用3. 课文主题与作者意图探讨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3. 课文主题的探讨2.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与运用2. 课文深层含义的解读3. 学生朗读与表达的技巧提升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生字词,引导思考。

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感悟,提问回答。

3. 实践法:朗读练习,表达训练,创作分享。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展示图片,视频资料等。

2. 纸质教材: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练习册等。

3. 网络资源:相关文学作品,背景资料,在线讨论平台等。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体会语气与情感。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组内讨论,练习运用。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主题与作者意图。

5.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感悟,提问回答。

6. 朗读与表达练习:分组朗读,个人表达,评价与反馈。

4.2 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课文朗读:10分钟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4. 课文解析:15分钟5. 互动讨论:10分钟6. 朗读与表达练习:10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2. 预习下一课课文3.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或表达练习5.2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度、讨论、提问与回答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正确与否、创新与表达能力等。

3. 朗读与表达:语音语调、情感表达、流畅度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人教版)第六章:课时安排与教学资源6.1 课时安排1. 本课文教学计划安排2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有感语句认真读,体会,然后交流。)
3、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让学生从上面的句子中加以体会,体会不到的地方教师完成“后教”。
4、师鼓励总结
5、生交流学习方法,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读课文,学习作者所运用表达情感的方法


1.指名认读生字词(先差生,后优秀生);
2.指名纠正读音;
3.教师小结,指导难读的字词;
4.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及成语的积累情况;
5.指名说一说文中几个相对重要的词语、成语的大概意思,师依据情况后教;
6.指名上台演板,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7.同桌互批互改,指名上台纠正错误;
8.个别难写的字词教师完成“后教”;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下面我们看一下自学指导:
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8个生字词,带拼音的多拼读几遍,不会读的可以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前后桌讨论交流;3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既准确又响亮;
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山中访友》(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
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目标都清楚了,你们有信心达到吗?
9.生交流识字方法,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10.比读课文(不同形式读);
11.指名点评正音。




学后教二读课文,步理解内容先学
师:好,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生字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下面请大家依据自学指导继续学习。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分钟后看谁说得简明扼要。
2、、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找出描写“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情感的有关语句读读体会。)
3、细致深入地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5分钟后比说说的准确。
(学生看书,准备回答,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后教
1、指名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错误或者不完整的由其他学生补充回答,教师适当指导。
2、教师适当指导。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如:“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同时作者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的表答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3、交流其好处。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意思即可。
当堂训练
师:前面我们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完成当堂作业,比谁完成的最好。
运用想象、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写一段话。
(学生看书,准备回答,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1、指名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只要能说出即可,中下等生为主)
2、师总结归纳并视情况板书。







三读课文,划分段落
先学
师:同学们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请看自学指导: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能概括段落大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要求语言简洁、准确,无错字。时间8分钟。
出示目标
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目标都清楚了,你们有信心达到吗?
1、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一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境界
先学
师:下面我们看一下自学指导:
1认真阅读文章,想一想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
先学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自学指导:
再读课文,作者运用了那些表达方法。(采用读、议、辩、演的方式感受。8分钟后一起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后教
1、议一议:作者运用了那些表达方法。在议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或段落,在反复读中加深认识。
后教
1、生开始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师巡视,部分学困生教师可适当引导,或后教)交流的顺序为:
①、分段对不对?如有几种分法,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为什么”,段意归纳的“对不对”(准确、简洁)。
②、全文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理清文章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举一反三。
当堂训练
师:前面几个环节大家做得相当好,现在我们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词吧,我相信大家能做得更好;咱们比一比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有没有信心?
1.生开始写字练习;
2.指名上台板演;
3.指出错误或易错的。
课题
《山中访友》
课型
讲读
课时
两课时
本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山中访友》(板书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