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变组保护微机化改造的若干应用问题

合集下载

刍议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问题

刍议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问题

刍议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电力工业相对于以往也有了较大变化,其中大型机组发电机对机组和系统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很多电厂发变组保护都开始尝试运用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便于保护可靠运行的同时也提高保护正确动作率。

当前主设备保护领域也开始逐渐应用双主双后保护配置,极大提高运行效率,因此分析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问题对保证机组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问题继电保护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分析,配置应对事故发生的自动化举措,常规的是利用接触点的继电器进行保护电力供输主要系统及其元件,如变压器、发电机、母线或主要输电线路等,从而使之避免受到损害。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之一,是确保用电安全、保护供电设备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使用不当或者配置不达标势必会隐藏诸多安全隐患,甚至引起较大的安全事故,导致电力系统整体损坏。

因此,在电网设计中,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是指设置两套保护装置,并且每套都能独立完成修复或快速切除故障,从而保证两套保护装置相互独立,提高动作成功率,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

一、国内外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的发展及理论研究1.1国内外发变组微机保护双重化的发展微机保护技术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大型发变组微机保护,国外拥有此产品技术的电气设备公司也屈指可数。

处于领先地位的有阿尔斯通、ABB公司、GE公司、SIEMENS公司,这些保护装置保护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软件调节功能齐全,在实际应用中有成熟的技术和运行经验,人机互动性好,开发出来的产品应用较早。

国内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由国内部分主要电气设备公司与著名大学合作开发,将新原理和高新科技应用成果应用至其中,发变组保护装置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实践,国内主要的电气设备公司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财富,对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发变组保护配置问题分析

发变组保护配置问题分析

发变组保护配置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不断的要求下,电力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革新和完善。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们不得不提到发变组。

发变组是发电厂的核心,是发挥电力系统的基础。

发变组是由发电机和变压器共同组成的设备。

它是一种单元式的发电系统,通过发电机和变压器的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并连至电网发挥作用。

电力系统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

所以对于发变组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提出了发变组保护配置问题。

关键字:发变组;技术规范;继电保护;配置在发变组保护配置的问题上,我们许多的电力公司也是做了很多的设计原则和规范。

所以我们就从发变组的技术规范和发变组保护的配置问题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变组的技术规范1、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在发变组的技术要求方面,我们要求要对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实验等方面都要做相应的技术规范。

要对一切的技术细节做出规定。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都要按规范去做才能保证最后的设备能够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

2、发变组的技术参数的规范对于不同功能的发变组,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参数要求。

对于发变组我们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技术参数:电气参数、机械结构、环境参数。

比如电气参数:交流的电压电流,直流的电压电流,我们会规范额定的电压或电流值,额定的功率,线性范围等等;比如机械结构:一般我们会给定一些颜色、重量、污染等级、材质等作出说明;再比如环境参数:我们会给出采用的标准,发变组的工作温度,存储温度,还有对发变组的防护措施等等。

有了这一系列的规定和说明,这样我们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参考这些技术参数,来正确使用发变组,来达到对发变组保护的目的。

3、保护性能指标的规范发变组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完备的体系。

为了进行有效且较简单的保护,我们提出了保护性能指标。

针对发变组不同模块的不同和各个模块的功能,我们分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保护:差动保护、接地保护、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过励磁保护、电压保护、功率保护等等,这每一种下面根据不同的对像又有不同的分类。

300MW机组发变组保护改造探讨

300MW机组发变组保护改造探讨

300MW机组发变组保护改造探讨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发电机组扮演着供电系统的重要角色。

在发电过程中,发变组作为发电机和电网之间的重要连接,发挥着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网的关键作用。

因此,发变组的保护对于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现有的300MW机组中,发变组保护系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发变组保护主要负责监测发变组的运行状态和保护发变组在故障发生时的安全。

保护系统通常包括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欠电流保护、过温保护、定子接地保护等功能。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现有的发变组保护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

首先,现有的发变组保护系统可能存在不足之处。

随着电网的规模扩大,发变组的负荷和故障电流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然而,现有的过电流保护和差动保护系统很难满足这种需求。

因此,改造发变组保护系统,增强其过电流保护和差动保护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现有的发变组保护系统可能存在技术老化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保护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新的保护技术和算法也在不断涌现。

然而,现有的发变组保护系统往往无法及时跟上技术的进步。

因此,改造发变组保护系统,引入新的保护技术和算法,能够提高保护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发变组保护系统的依赖性和独立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现有的300MW机组中,保护系统通常是以硬件的形式存在,与其他电力设备紧密耦合。

这种紧密耦合可能导致保护系统的依赖性过高,一旦发生故障会对整个发电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改造发变组保护系统,提高其独立性和完整性,能够降低发生故障的风险。

总的来说,对于现有的300MW机组发变组保护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满足电网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改造可以包括增强过电流保护和差动保护功能、引入新的保护技术和算法,以及提高保护系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等方面。

通过这些改造措施,可以提高发变组保护的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发电机组和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变组保护双重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与反思

发变组保护双重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与反思

发变组保护双重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与反思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发变组保护双重化过程的几个问题展开分析,论述了发变组保护双重化实现的关键环节,针对发变组保护双重化需要重点注意的要点,提出了一些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发变组;保护双重化;问题;反思前言虽然国家电力公司早在2002年3月7日就颁布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保护实施细则》),但是,目前,该细则中提出了的针对继电保护的一些新要求还没有真正的进行落实,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要该细则中的相关要求,展开研究分析。

一、双重化配置存在的问题目前,发变组继电保护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均将《实施细则》作为指导性文件,但是对双重化配置的含义和《实施细则》有关条款的理解和执行还存在着一些分歧。

按《实施细则》规定:100MW及以上容量的发变组微机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保护(非电气量保护除外)。

大型发电机组和重要发电厂的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宜采用保护双重化配置。

同时还规定:1.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2.每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其保护范围应交叉重迭,避免死区;3.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还应充分考虑到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当运行中的一套保护因异常需要退出或需要检修时,应不影响另一套保护正常运行;4.为与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相适应,应优先选用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的断路器,断路器与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如断路器、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等),均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启动/备用变压器保护可按双重化配置,对高压厂用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并未作明确规定,但是对于大容量发变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与发电机、主变压器采用离相封闭母线直接连接,因此,高压厂用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的保护应与发电机、主变压器一致,也可以采用双重化配置。

双重化配置是为了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但是发变组保护是否要求与线路保护一样,采用不同原理的双重化保护,《实施细则》未作明确规定。

微机保护需要展开讨论的几个问题

微机保护需要展开讨论的几个问题

微机保护需要展开讨论的几个问题1 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范围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它用于电力系统后产生了数字化变电站。

我国电力系统大中型户外变电站已经开始采用数字化变电站。

电力系统小型户外变电站也会得到应用,但在工业与民用变电站能否得到应用需要大家进行讨论。

2 零序电流互感器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后,变电站设计中零序电流互感器应用比较多。

但对于三相三线制供配电系统,电源中性点与负载中性点不连接,或负载无中性点引出,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只能测量出三相对地不平衡电容电流。

测量不出负载三相不平衡电流,这一点需要大家进行讨论。

3 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3.1 设计规范规定2000kW以上的高压电动机需要设置差动保护。

但高压电动机不存在中性点侧外部短路,所选用的电流互感器规格与型号也一致(三角形接线除外)。

比率制动起动(拐点)电流与制动系数等问题,需要大家进行讨论。

3.2 现在有提出采用从两侧三个电流互感器中性线取得所谓零序差电流的方案,实现高压电动机差动保护。

对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供配电系统,此差电流是否仍然为三相对地不平衡电容电流的差电流,也需要大家进行讨论。

4 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4.1 变压器机差动保护差电流的计算与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有关。

对于常规变压器差动保护,以及采用瞬时值计算差电流的微机变压器机差动保护,还与相位有关。

如果微机变压器机差动保护采用有效值计算差电流,是否与相位无关。

电流互感器均为Y型接线,对于Y/Y与△/△接线可以直接进行计算;对于Y/△与△/Y接线,计算时只需要将Y侧乘以3 。

这一问题需要大家进行讨论。

4.2 变压器二次侧有外部短路事故。

外部短路事故可以用二次侧电流来判断,即二次侧电流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时,才按照外部短路事故来处理,即开始采用比率制动。

二次侧电流不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时,电流互感器不会进入饱和,就不会因为进入饱和而加大误差。

比率制动起动(拐点)电流与制动系数等问题,也需要大家进行讨论。

#5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5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5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5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施工安全措施(通用版)1.坚定不移的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参加改造施工的工作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组织学习“安全工作规程”,向参加施工的临时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中勿碰勿摸其他设备。

工作前要进行危险点分析,就分析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组成员。

3.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做到不办理完工作票不开工,安全措施作完后,要会同工作许可人共同检查安全措施;现场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要认真核对安全措施,对所有带电部分和有来电可能的地方,要有明显标示。

4.工作负责人必须随身携带工作票,不随意扩大工作范围。

工作负责人要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工作内容,施工范围,安全注意事项,工作中作好安全监护,杜绝工作中的违章现象及不安全行为。

5.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和戴好安全帽并将帽带系好。

在施工中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6.将相邻运行的保护屏进行隔离,并做好明显的标示。

7.屏顶YBM、FM、PM小母线做好安全措施,不得影响正常运行保护屏的正常工作。

8.做好防震措施,不要有大的震动,以免影响运行盘的正常运行。

9.对所拆电缆应反复核对,杜绝误拆、误锯电缆。

拆除前,应先用电笔测试,证实所拆电缆的每一芯确实无电后,方可工作。

拆除电缆应从两头开始,禁止在未摸清电缆情况下,直接在整条电缆中间切断电缆。

发—变组保护系统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发—变组保护系统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发—变组保护系统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作者:雷喜文来源:《硅谷》2014年第17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135 MW机组发-变组保护系统日常维护及校验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叙述,并对今后相关工作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以保障发-变组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 135 MW机组;发-变组;维护;校验中图分类号:TM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7-0085-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愈来愈重要。

在现代社会,假若没有电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陷入瘫痪。

因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继电保护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继电保护可以快速地、有选择性地从系统中切除故障设备,同时向电力监控系统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保障了非故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所以,继电保护不仅能有效地防止设备的损坏,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火力发电厂中,发-变组保护系统作为继电保护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发-变组保护系统概述我厂为2×135 MW煤矸石机组,发-变组保护采用许继WFB-800微机型发电机-变压器组成套保护装置。

该装置由交流变换卡件、CPU卡件、采样保持卡件、出口卡件、信号卡件、开入开出卡件,通讯卡件及稳压电源卡件等构成。

装置不仅适用于中、小型容量机组的发-变组保护,也适用于大容量机组的发-变组保护。

屏幕由彩色液晶显示屏作为管理机,以实现人机对话及全部信息处理,不仅可与电厂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相联,而且还能通过监控系统实现对保护的管理。

A屏和B屏配置完全相同,均为一套WFB-801发电机保护装置,一套WFB-802主变压器保护装置,一套WFB-803高厂变保护装置。

C屏配置一套WFB-804非电量保护装置和一套包括主变高压侧开关的开关操作箱。

微机发变组保护在200MW机组改造中的应用

微机发变组保护在200MW机组改造中的应用

的各 种异 常 和故 障情 况 , 因此 应 用 微 机 发 变 组 保护 势在 必行 。微 机 保护 的硬件 组成 如 图 1 所示 。
业规程及反措 的要求表明。 前苏联生产 的保护存在
着 比较严 重 的原理 缺陷 和 配 置上 的 不合 理 。而 国 产
微机保护 已于九 十年代初期开始在 IO W 以上机 OM
3 1 旧设备 的拆 除工 作 . 通过 对二 次 电缆各 个 回路 进行 检查 校线 可 以对
不利因素 , 保护的配置上存在着无 10 0 %定子接地保 护、 电压互感器断线 闭锁功能及负序反 时限保护 无 跳闸方式等不符合规程要求的重大缺陷。经过近三 十年的运行 , 保护的各部件存在绝缘水平降低、 电 继
组投 入运 行 , 有相 当 多 的运行 经 验 , 并 目前 在 全 国 投 运近 4 0台 , 0 运行 状 况 良好 , 大大 提 高 了机 组 的 运行
可靠性 及 系统 稳 定 性 , 56 7号机 组 改 微 机 发 变 为 、、 组保 护提 供 了可靠 的依 据 和技 术 支 持 。下面 将 发变 组保 护改 造 、 装 调 试 时 的 经 验 以 及 国产 微 机 保 护 安 的使 用情 况进 行简 单介 绍 。
老化 , 特别要 求 保 护 装 置 具 有 更 高 的灵 敏 性 和 可靠 性, 以及 时反 映 出一次设 备 的各 种 异 常情 况 , 正确 并
地切 除故 障。
国 自行 设计 和建 设 的 国内第 一座 超 百 万 千瓦 的火 力
发 电厂 , 总装机 容 量 为 10万千 瓦 , 5 6 7号机 组 2 其 、、
国产微 机 发 变 组 保 护 的设 计 严 格 遵 循 部 颁 标 准 , 执行 各 种反措 文件 , 发 变 组保 护从 原 始 的模 并 使 拟时代 飞跃 到先 进 的数 字 时 代 。保 护 配 置 灵 活 , 设 计 合 理 , C U系统 之间相 互独 立 , 足 电力 系统反 各 P 满 事故措 施 的要 求 , 并有 多 年 的运行 经 验 , 运行 状 况稳

#5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施工安全措施

#5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施工安全措施

1.坚定不移的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参加改造施工的工作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组织学习“安全工作规程”,向参加施工的临时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中勿碰勿摸其他设备。

工作前要进行危险点分析,就分析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组成员。

3.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做到不办理完工作票不开工,安全措施作完后,要会同工作许可人共同检查安全措施;现场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要认真核对安全措施,对所有带电部分和有来电可能的地方,要有明显标示。

4.工作负责人必须随身携带工作票,不随意扩大工作范围。

工作负责人要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工作内容,施工范围,安全注意事项,工作中作好安全监护,杜绝工作中的违章现象及不安全行为。

5.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和戴好安全帽并将帽带系好。

在施工中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6.将相邻运行的保护屏进行隔离,并做好明显的标示。

7.屏顶YBM、FM、PM小母线做好安全措施,不得影响正常运行保护屏的正常工作。

8.做好防震措施,不要有大的震动,以免影响运行盘的正常运行。

9.对所拆电缆应反复核对,杜绝误拆、误锯电缆。

拆除前,应先用电笔测试,证实所拆电缆的每一芯确实无电后,方可工作。

拆除电缆应从两头开始,禁止在未摸清电缆情况下,直接在整条电缆中间切断电缆。

仔细检查该盘是否有运行设备相关联的线头,如有要做好措施,不得影响运行盘的正常运行。

10.进入电缆隧道、夹层和竖井内工作,应遵守有关在电缆隧道工作的规定。

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吸烟,需要动火时应办理相应的动火工作票。

且做好防止高空落物等措施,对所掀的井、坑、沟盖板必须设遮拦,夜间还应设红灯警告。

有关临时工的工作,必须有专人监护,进出电缆隧道及夹层要清点人数,无关人员不得随便出入工作现场。

11.放电缆时,注意防止电缆架脱落砸伤人员。

12.拉电缆时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带电的电缆头要妥善包扎。

河南省发变组保护微机化改造技术分析

河南省发变组保护微机化改造技术分析
转 子 接地 保 护 充 分 利 用 微 机 的运 算 和 记 忆 优 势 , 用 乒 乓 式 原 理 , 转 子 一 点 接 地 和 两 点 采 使
存 在 检 验 工 作 量大 、 验周 期 短 的特 点 , 得 检 使 检 修 人 员 任 务 相对 繁 重 。 因此 该 厂 将 发 变组
22 整 套 保 护 配 置 更 加 趋 于 完 善 .
选 用保 护 装 置 , 格 往 往 是 指 导 设 计 的 价 基础 , 因此 出现 了 在 不 同 变 压 器 、 同机 组 上 不
能 优 势 使 保 护 自动 化 程 度 得 到 提 高 。 24 运 行 管 理 简 单 方 便 .
3 .河 南 电 力 职 工 大 学 , 南 郑 州 4 0 5 ) 河 5 0 2
【 摘要 】 结合 焦作 电厂发 变组保护微 机化 改造 实践 , 阐述 了微 机 型发 变组保 护
的 优 越 性 。 总 结 了河 南省 微 机 型 发 变组 保 护 装 置 的 应 用 经 验 , 出 了微 机 化 改造 项 提
保 护 改 造 重 点列 入 议 事 日程 。
20 年 l 01 O月 至 2 0 0 2年 2 月 , 用 焦 作 利
维普资讯
1 6
河 南 电 力
20 年第 3 02 期
接 地 保 护 数 据 共 享 , 密 联 系 。 解 决 了 原 先 紧
以解 决 , 得 改 投 信 号 , 得 机组 的 安 全 运 行 只 使
存 在 隐 患 。 同 时 整 流 、 磁 型 继 电 保 护 装 置 电
能 , 护 最 小 动 作 值 整 定 时 可 不 考 虑 C 断 保 T 线 及 励 磁 涌 流 的 影 响 , 考 虑 躲 过 正 常 运 行 仅 时的不平 衡 电流 , 保 护 灵敏 度 得 到提 高。 使

浅析发变组的保护改造

浅析发变组的保护改造

浅析发变组的保护改造摘要:在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并解决好保护的配置、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组合、保护的整定计算、保护的调试,回路的检验以及抗干扰等问题.微机保护投入运行后,要分析和处理好应用中出现的异常,防止保护误动作.关键词:微机保护;TA极性;整定;调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变组微机保护得到了广泛运用。

近年来,我厂各台机组保护先后由原来的电磁型、整流型元件保护改造为微机保护,极大地提升了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发变组微机保护的正确应用是快速切除发变组内部故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影响保护正确应用的因素很多,除了保护装置本身的性能外,还与保护的配置、系统运行方式、定值整定、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变比及负荷选择、二次回路干扰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传统型变压器差动保护存在问题变压器传统差动保护可分为电磁型保护,如BCH-2、BCH-1、BCH-4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如LCD-5A 型保护除了设备老化外由于保护设计原理上的一些缺陷在技术上它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1、消除励磁涌流的影响传统变压器保护有些是在差动回路中接入具有快速饱和特性的中间变流器,利用中间速饱和变流器在非周期分量的影响下急剧饱和,传变性能变坏的原理来躲过励磁涌流,但当在内部故障时,相应保护灵敏度降低了。

有些保护采用差动电流速断组件时,由于考虑防止在外部短路或空载合闸时误动,利用提高保护的动作值来躲过励磁涌流,相应其灵敏度就不高了。

而采用二次谐波制动时,这种方法在某种情况下也存在某些缺陷,如励磁涌流的二次谐波含量较低情况下。

此时不得不选较低的谐波制动量,但在故障时保护可能拒动;或选较高的谐波制动量,但在充电时保护可能误动。

2、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由于变压器通常采用Y的接线方式,因此原方和副方的电流存在着1个30°的整数倍的角度差。

过去采用的办法都是将变压器Y 形侧的三相电流互感器(下称CT)接成三角形,而将变压器三角形侧的三相CT 接成Y 形,并以适当的接线方式将原、副方的二次电流相位校正成一致。

小议发变组微机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小议发变组微机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框 图如 图 1 :
巨 … ~ … ~ …一 ……趣
一 查卜一 { j
匿 丁] } 措
1 动 作分 析 。 . 2
( )0 7年 6月 ,6发变组主变问隙零 序保 12 0 样 护动作。成因分析 : 系统发生故障, 产生较大的零 序电流 , 此时 # 主变中性点接地刀闸在合位 , 6 主
( )0 8年 6月 ,2发电机失磁保护两次动 22 0 # 作。成因分析: 整流柜的快熔及可控硅多次熔断 、 烧坏, 造成失磁, 保护动作正确 。 ( )0 8年 3月 ,2高厂变重瓦斯保护动作 。 32 0 # 成因分析 : 0 4 V工作电源跳闸后 , 电源投入 , 0 备用 在电源恢复的过程中,高厂变三组风冷器同时启 动, 产生较大的油流冲击 , 使瓦斯继 电器动作 。此 次保护动作单纯对徵 护来讲是正确动作。 2DG -0 A型微机保护动作. T81 隋况及分析 2 动作情况。 G - 0 A型微机保护于 2 0 . 1 D T8 1 06 年在 # 机组投运 ,0 7 1 20 年在 # 、4机组投运 , 3# 在 微机保护在运行过程中的保护动作情况如下表 : 表 2D , 8 1 cr 0 A型微机保护动作情况统计表 _
表 1 B  ̄I WF Z 型微机保护动作 睛况统计表
一西
方式
P _ n 6 5 8 6 1 6 _ Pt = 62 6 . 5 7
一哥 —
扶数
一 虿 一 一
动作次数 动作次数
— 磊矛 一
作 原因
通过以上计算公式 , 满足转子低电压动态判 据条件。 同时系统高压颧 母线 C 相电压降低。 满足 逻辑条件 , 造成失磁 T 3保护动作。失磁保护逻辑
暖E… } r £ …1— 一 L 讲 !I 里| h 卜

发变组保护的应用研究

发变组保护的应用研究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 发展与创新 |·245·2019年第12期发变组保护的应用研究迟毛毛(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发变组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发变组部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建造一个完整的发变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发变组一旦出现故障,检修周期长,会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严重的生活困扰,导致其供电区域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发变组的前期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相关工作人员要以保护预防为主,从源头上消灭问题,以达到发变组长久稳定的使用。

文章主要论述了发变组保护的应用研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给广大操作人员一些启迪。

关键词:发变组;保护;应用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2-0245-02作者简介:迟毛毛(1980—),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发变组继电保护。

发变组的运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供电厂质量的好坏,反映了其运行的真实情况,显示出在发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日常对于发变组的检修次数不够,实施的复核过电流保护和电缆差动保护措施,没有系统地联系在一起,导致保护效率低下。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争取从保护原理上突破发变组灵敏度和可靠性的限制,使保护信息的处理能力加强,不断提高保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运用计算机持续模拟在供电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克服传统保护系统的各种缺陷。

1 发变组保护的配置分类与原理发变组由发电机和变压器直接共同组成。

首先在一端接发电机电线,另一端直接接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线圈;然后由升压变压器加大功率,升压之后再与母线直接连接;最后与供电厂的电网直接并网,是整个供电系统的核心。

要对发变组进行保护,就要先划分不同层次,采取不同保护措施,对症下药,以达到高效保护的目的。

发变组的类型繁多复杂可以根据接线方式和配置形体进行划分。

合理配置微机发变组保护 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合理配置微机发变组保护 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智能制造与设计今 日 自 动 化36 | 2020.2 今日自动化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Automation Today2020年第2期2020 No.2电网安全运行取决于多个影响因素,对发变机组进行有效保护是从电力生产的源头对整个电网安全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

在实际的管控中,需要通过合理配置微机的方式来强化其安全管理,进而实现整个电网安全运营目标。

这些配置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运营情况和安全需求,在一些相关安全的基本功能参数上要通过合理优化配置,才能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运营条件。

而这些都会具体反映在发变组的微机配置上,进而形成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1 发变组应用现状概述随着我国制造业和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直线上升,这对于整个电力产业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激励,加之国内在大容量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水平快速提高,具备更好经济效益的大容量发电机组得以大量生产并持续投入运营。

这极大地缓解了用电压力,但同时对电网安全运行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此,需要在保障措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最有效和稳定的保障效果。

从目前我国的电力网络系统建设情况来看,采用微机系统进行全面管理已经成为基本的模式,这种将信息系统引入电网系统功能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已经成为主流的选择方式,并为整个电力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作用。

构成发变组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经过微机的协调和控制,能够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可以处于稳定的状态,通过合理配置各配电系统的参数,能够实现对整个电网的安全和智能化管理,其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整个电网的运行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微机发变组配置对电网安全运行效能的提升研究总的来说,发变组主要由2种设备组成,即发电机和变压器,发变组可以看作是发电系统的基本单元。

发变组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是发电机出线接升压变压器,并接入到低压侧的线圈上,通过升压变压器进行有效升压后,才能与母线连接,最后与电网并网。

哈三电厂200MW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设计的探讨

哈三电厂200MW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设计的探讨

哈三电厂200MW发变组微机保护改造设计的探讨以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200MW #1、#2机组发变组保护改造为例,将发变组保护由整流型保护更换为微机保护,对保护的配置、出口方式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原有保护回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增设了220kv母联开关带送发变组运行方式下,发变组保护直接跳220kv母联开关回路等解决方法。

标签:发变组保护;改造;设计引言哈三电厂200MW #1、#2机组基建投产时发变组保护为老式整流型和电磁型保护,整流型元件保护原理复杂,调试困难,运行状况不稳定、日常维护量大。

保护装置没有自检和参数在线监测功能。

随着电力系统科技水平的提高,此装置的技术性能、可靠性,都不能满足新的安全性评价及《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实措细则》中关于发变组保护双重化配置等较高要求。

为保障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将#1、#2发变组保护更换为国电南自股份公司的DGT-801B型微机保护。

保护和出口配置均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二十五项反措继电保护实措细则》中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1 保护组屏及配置方案改造后#1、#2发变组微机保护均由三个柜组成,A、B柜为电气量保护,C 柜为非电气量保护。

A、B柜电气量保护实现了双重化配置且分别独立,新增了主变差动等保护。

1.1 发变组保护A、B柜具体保护配置发电机差动、主变差动、高厂变差动、发电机匝间保护、定子接地、转子一两点接地、发电机过激磁、转子过负荷、发电机低励失磁、发电机逆功率、电压断相闭锁、发电机低电压闭锁过电流、、发变组差动、对称过负荷、负序过电流、发电机过电压和低电压、出口断路器非全相、出口断路器失灵、主变零序电流、主变间隙零序电压、主变间隙零序电流、高厂变高压侧电压闭锁过流、高厂变低压侧分支过流和速断、主变通风启动、高厂变通风启动1.2 发变组保护C柜保护配置主变重瓦斯、主变轻瓦斯、高厂变重瓦斯、高厂变轻瓦斯、主变冷却器全停、失磁联跳、发电机定子断水、热工保护跳发电机、主变压力释放、高厂变压力释放、主变油温、高厂变油温2 保护系统出口方式设计方案2.1 两套电气量保护出口方式设置断开发变组出口断路器,发电机磁场开关、跳高厂变低压侧分支开关、失磁动作切换厂用电、失磁动作减出力、关闭主汽门、停炉、起动失灵保护、跳母联断路器、跳备励、启动备自投等。

水电厂送出线路微机保护改造的若干问题分析与实践

水电厂送出线路微机保护改造的若干问题分析与实践
1.对于微机保护的概述
随着机电型、整流型以及集成电路型的继电保护装置不断老化,现阶段基于微机保护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已经成为主要形式。从字面意思进行解读,微机保护就是指通过应用多个微型计算机所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微机保护装置主要是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硬件包括了数据采集管理模块、故障检测模块、故障分析模块等部分;而软件则是由数据采集系统、微机主系统、人机对话系统等部分组成。
气候环境也会对改造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施改造施工前,有必要选择适宜的气候环境。经过分析可以确定,在少雨的季节实施改造施工是最为合适的时间。但在施工中,仍然需要对110KV的输电线路进行停运,从而避免改造过程中发生漏电、触电的事故。除此之外,在拆动电流回路时,还要防止CT二次回路开路。
4.保护装置改造后的调试问题
4.2保护功能试验和整组试验
在对保护装置的功能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调试说明及相关规定进行,并且试验顺序也要按照相关顺序开展。不可以出现随机试验或者是漏项的情况,在完全按照规定完成各项试验后,才能够准确的完成调试。而对于整组试验来说,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已经安装好的保护装置是否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线路间存在问题,进行该试验能够检查连接线路问题的同时,还能对微机保护装置间的配合情况进行检查。
2.2保护装置的选型及其功能配置
针对上述文章所采用的光纤纵联差动主保护类型,可以选择CSC-163A线路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的通信方式则是光纤通道,通过光纤通道的告诉传播可以使全线路进行实时切换。除此之外,该保护装置具备测距功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但可以实时监测全线路通道的运行情况,还可以进行远程传输命令。其次,该保护装置还具备两大具备应用价值的功能,分别是低压减载功能以及低周减载功能。
4.3通道检查试验和两侧联调

发变组保护问题100问

发变组保护问题100问

发变组保护有关问题100 问、基础知识问答 (6)1.大机组与小机组比较,有那些差别? (6)2.大机组与小机组保护配置有何不同? (6)3.水轮发电机与汽轮发电机相比,保护方案有何区别? (6)4.如何实现发电机内部故障的保护? (7)5. RCS-985装置纵差保护特点? (7)6.RCS-985 装置单元件高灵敏横差特点? (7)7. RCS-985 装置纵向零序电压匝间保护特点? (7)5. 大型发电机有无同槽同相?同槽同相同一分支?78. RCS-985 装置发变组差动、变压器差动特点? (8)9. 中性点定子接地如何发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有何影响?810. 定子接地如何分析? (8)11. 定子接地保护有那些方案? (8)12. RCS-985 定子接地保护方案特点? (8)13. 发电机转子(励磁回路)接地种类和后果? (9)14. RCS- 985大机组转子接地保护方案? (9)15. 发电机失磁有哪些类型? (9)16. 发电机失磁对系统有哪些危害? (9)17. 发电机失磁对发电机有哪些危害? (10)18. 发电机失磁时,各种电气量如何变化? (10)19. RCS-985 失磁保护判据,推荐方案? ....................................................................... 1 020. 为何要安装失步保护? (10)21. RCS- 985失步保护特点? (11)22. 发电机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逆功率运行及危害? (11)23. 逆功率保护继电器有哪些要求,如何实现? (11)24. 程序逆功率如何实现? (11)25. 发电机频率保护有何危害? (11)26. RCS-985 频率保护如何配置? (12)27. 过负荷的功效和配置? (12)28. 转子表层负序过负荷功效和配置? (12)29. 反时限方程与转子烧损不匹配? (12)30. 过励磁保护的起因? (13)31. 过励磁能力及RCS- 985 过励磁保护实现方法?............................ 1 332. RCS- 985 过电压保护特点? (13)33. 启停机过程中如何保护发电机? (13)34. 误上电及保护如何实现? (14)35. 轴电流产生及对发电机的影响? (14)36. 大机组保护功能分类及要求? (14)、保护功能特点问答 (16)1. 工频变化量反应匝间短路的灵敏度 (16)2. 为何要采用变斜率比率差动原理? (16)3. 差动保护采用何种原理防止励磁涌流时误动? (16)4. 变压器差动保护对YD 变压器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如何调整? (16)5.定子匝间保护如何实现? (16)6、发电机是否具备“低电压保持记忆过流保护”,作为自并励机组的后备保护? (17)7.定子接地缓慢变化如何解决?机组出口开关,开关两侧电容,合跳如何解决? (17)8. 发电机中性点经配电变压器接地,这种方式下100% 定子接地保护需要投入跳闸运行,RCS-985 装置如何考虑? (17)9. 外加电源定子接地保护灵敏度如何?如何实现? (17)10.100%定子接地保护采用什么原理? (18)11. 转子一点接地和转子两点接地保护的原理方案? (18)12.转子一点接地保护为何双配置、单套运行? (18)13.转子接地如有其他原理的如何配合? (19)14.转子从一点接地转变为两点接地时保护判据如何转变的? (19)15.简述转子一点接地保护能否满足无励磁状态下测量功能 (19)16、发电机失磁保护系统母线电压闭锁,是否方便改为机端电压闭锁? (19)17.失磁保护有无无功判据? (19)18.失磁保护为何种逻辑,如何防止PT 断线? (20)19.除了失磁以外,什么运行情况下转子低电压元件可能动作? (20)20.发电机失步保护判据 (20)21. 多台发电机在同一母线上时,是否同时失步,和在出现失步情况下如何分析? (21)22. 主变和发电机反时限过励磁保护如何整定(即是否方便拟合特性曲线)? (22)23.过激磁保护在起停机时是否应退出运行? (22)24、国外一般提供多种曲线可选择,RCS-985 过励磁曲线是什么样的? (22)25.起停机保护由哪几种功能构成? (22)26.简述发电机断口闪络保护的判据及投退方式 (23)27.励磁变保护包括哪些功能? (23)28.励磁绕组过负荷保护如何配置? (23)29.说明一下如何实现我厂220KV 、110KV 侧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非电量保护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 闸线圈。
功率等装置有关元件及接线的正确性。 CSC-300 具有较完备的实时采样功能,能显示
各路模拟量的基波幅值大小、相角;因此,可以充 分利用其功能进行判断,并与外接箝形相位计测量 值相比较。从我厂改造的情况看,由于较好把握住 了相关接线极性问题,带负荷测试情况完全正确, 没有出现接线问题。
2007 第十一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发变组保护微机化改造的若干应用问题
刘体鸿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成都热电厂 四川成都成华区跳蹬河南路 18 号 610051 )
摘要:本文就发变组改造中如何使设计符合新版《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 如何把握差动等相关保护接线极性正确,如何保证系统稳定及更好地保证电厂主设备安全等问题 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发变组;微机;应用
配置分支限时速断保护应按下列条件整定: (1)考虑正常的最大负荷电流条件下,按照躲 容量最大的一台电动机自启动电流进行整定; (2)按照可靠躲过低压厂用变的最大速断保护 定值; (3)考虑电动机成组启动过程中,可靠的躲过 电动机自启动电流定值; (4)分支限时速断保护的灵敏度必须大于等于 1.5,才有装设的必要; (5)限时速断保护通常考虑与相邻负荷的快速 保护延时配合,通常整定为 0.3S。
而原发电机(JCD-12)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动作
方程为:
︱ÌT+ÌN ︳=Idz ,︱ÌT+ÌN ︳/2=
Izd ;
(1)
Idz >ICD(Izd<IB);Idz>ICD + k ID
(Izd-IB)(Izd>IB) (2)
改造后CSC-300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动作
方程为:
︱ÌT-ÌN ︳=Idz ,︱ÌT+ÌN ︳/2=
7 带负荷测试及保护动作情况
带负荷测试是新安装装置竣工后的主要验收 项目,通过一次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可以判断互感 器极性、变比及回路的正确性,判断差动、阻抗、
刘体鸿(1970.4),继电保护技师;从事发电厂电气二 次设备检修与调试工作
134
132
助继电器屏。主后备保护完全双重化,每套完整、 独立的保护装置都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 故障。由于两套保护之间除主变零序及间隙零序保 护在A、B屏串联接入外没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 保护退出时基本不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提高了 现场的可维护性。
2 一、二次电流、电压极性的确认问 题
由于是完全双重化设计,原交流电压、电流电
成都嘉陵电厂总装机容量395MW,其中#11、 # 12机 采用 俄罗斯 西伯利 亚重 型电 机厂制 造的 TBM-160汽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60 MW。机组采 用“发电机 变压器组”的扩大单元接线,220 kV 开关站主接线为双母线运行。原发变组保护采用许 继电气公司生产的PFB--414型集成电路成套保护 装置。自1999年#11机组投产发电运行以来,其保 护装置已渐老化,2006年1月发生元件损坏而无备 品可换的情况。由于成都嘉陵电厂属于成都电网支 撑点,而大型发电机造价高昂、结构复杂,一旦发 生故障,将对电厂发电机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2006年8月按照有关要求, 我厂决定对原保护换型;通过对集成型与微机型发 变组保护进行技术、经济上的比较,最终选型为北 京四方公司生产的CSC--300型发变组微机保护装 置。2007年3月完成了换型改造工程。
另外,考虑到厂用分支母线也曾发生过故障, 开关柜故障也易造成母线短路;而高备变、高厂变 低压侧仅配有复压过流保护,其延时通常在2.0s~ 3.0s,这样长的动作时间对母线的短路故障无能为 力,势必给昂贵的高厂变绕组造成损坏,给电厂的 正常生产造成极大不便,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 损失。因此,在改造后厂用保护配置上,我厂考虑 要增加快速保护,配置分支限时速断保护
Izd ;
(3)
Idz >ICD(Izd<IB);Idz>ICD + k ID
(Izd-IB)(Izd>IB) (4)
式中:k ID为比率制动斜率,IB为拐点电流值,
Idz为差动电流,Izd为制动电流值,ICD为差动电
流起始值,ÌT与ÌN分别为机端及中性点侧电流。 原发变组及高厂变(JCD-11)比率制动差动保
成都嘉陵电厂160 MW发变组保护采用北京四方 公司CSC--300型微机保护是四川省网内电厂第一 家,该套微机型保护投运半年多来,运行情况良好。 以下笔者将结合“GB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 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对CSC--300型发变组微机保 护的应用问题作一介绍,希望对进行同类改造的单 位有所借鉴。
6 有关接线问题
(1)两套主保护的电压回路分别接入电压互感 器的同一二次、三次绕组。
(2)两套完整、独立的电气量保护和一套非电 量保护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 气小开关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在保护柜上 的安装位置应相对独立。
(3)两套电气量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断路器的 两个跳圈分别一一对应。
缆均未更换,因此,在施工中更应注意保护接线的
极性问题,特别是差动回路一、二次电流极性的确
认。目前,流行的差动接线原理有两种,国电南自
生产的DGT—801和许继公司生产的WFB—800型采
用“大、小差求和”原理;而北京四方公司生产的
CSC--300和南瑞公司生产的RCS--985保护采用“小
差求差动作差异问题
旧版《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对 定子过负荷反时限部分要求动作于解列,而新版对 定子过负荷反时限部分要求则动作于停机;旧版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对转子表层 过负荷反时限部分要求动作于解列,而新版对转子 表层过负荷反时限部分要求则动作于停机;因此在 进行跳闸矩阵控制字设置时应与注意改变。
K1—A471 厂差 L1
L1 K1—A491 厂差
现一次接线示意图
3 定值及厂用分支限时速断保护的 应用问题
CSC-300主变公共定值部分有主变连接方式控 制字选取,由用户决定主变在外部或由软件进行星 三角转换。我厂采取的方案是由软件进行星三角转
4 关于配置频率异常保护的问题
电力系统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有功功率不平衡 时,频率将偏低额定值。偏离的程度与系统有功功 率不平衡情况及系统的负荷频率特性等因素有关。 限制系统频率降低,一般采用低频减负荷,但由于 低频减负荷装置的动作时延和电力系统的惯性,在 减负荷后系统频率的恢复有一定的时延。所以,当 系统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出现功率严重短缺时,即使 采用了低频减负荷,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将出现短暂 的频率降低。频率降低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电力系 统的具体情况及低频减负荷的配置和整定有关。如 果系统频率下降时处理不当而将机组跳闸,则此时 机组跳闸造成的系统功率短缺将进一步导致频率 降低,因而形成连锁反应,严重时最终导致系统崩
而微机保护双重化配置无疑会大大提高继电 保护动作的可靠性,这也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 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当今新型保护不断涌现的情 况下,在改造中如何使设计符合新版《继电保护和 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如何把握住差动 等相关保护接线极性,保证系统稳定及更好地保证 电厂主设备安全,这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探讨、 思索的问题。
1 工程设计原则问题
新的设计摈弃了原“四统一”设计――即双主 单后设计
组屏:第A面屏为小差、部分后备保护;第B面 屏为发变组大差、部分后备保护;第C面屏为非电 量保护。
新的设计采用“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 原则的完全双重化设计――即双主双后设计
组屏:第A面屏为全部电气量保护;第B面屏为 全部电气量保护;第C面屏为非电量保护;保留原辅
我厂实际整定中,分支限时速断保护的灵敏度 按大于等于 2.0 考虑,延时上与汽机给水泵差动动 作延时(0.3S)配合,整定为 0.5S。
L2 K2
L1
K1-A481
#11 机
K1—A411 厂差 L1 L2 K2 L1 K1 L2 K2—A431
#1 高厂变
L1 K1
L2 K2 L2 K2 L2 K2—A411 机差
发变组保护微机化改造的若干应用问题
护差流和制动电流取法为:
︱Ì1+Ì2+Ì3 ︳=Idz ,︱Ìmax-∑Ìi︳/2=Izd ; (5)
CSC-300发变组及高厂变比率制动差动 差流和制动电流取法为:
︱Ì1+Ì2+Ì3 ︳=Idz ,︱Ìmax-∑Ìi︳/2=Izd (6)
原一次接线示意图如下(主变零序未 画入):
133
2007 第十一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溃。所以为防止电网频率异常时发生电网崩溃事 故,发电机组应当具有必要的频率异常运行能力。 同时,机组低频保护整定必须与系统频率降低特性 协调,即系统频率降低不应使机组保护动作而引起 恶性连锁反应。因此,按照新版《继电保护和安全 自动装置技术规程》,我厂根据《大型发电机变压 器继电保护整定导则》要求配置了频率异常保护, 低频动作于信号,高频动作于解列灭磁。
L2 K2
L1
K1—A4161 大差
#1 主变
L2 K2
L1
K1-A481 机差
#11 机
K1—A411 厂差 L1
L2 K2 L1 K1—A431 大差
L2 K2
L1
K1—A421 机差
L2 K2
#1 高厂变
L1
K1—A411 机差
L2 K2 L2 K2
L2 K2
K1—A471 厂差L1
L1
K1—A491 厂差
2007 年 4 月 10 日,由于热工 DEH 软机问题, 汽机调门关闭,#11 机 CSC-300 逆功率保护正确动 作跳闸。
2007 年 7 月,系统发生故障,发电机侧母线低 压,#11 机 CSC-300 保护无不正确动作。
8 总结
微机型发变组保护充分利用了微机的软硬件 功能,使保护在硬件构成、保护原理、可靠性、快 速性、灵敏性、装置精度以及人机交换的实用性等 方面都较传统的集成型保护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使 得装置维护方便、调试简单,能满足实际运行的要 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