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
24节气 古诗词
![24节气 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e233f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1.png)
24节气古诗词
1. 立春:《立春》唐·杜甫
春日春盘节物新,一树一林皆带春。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2. 雨水:《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 惊蛰:《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4. 春分:《春分》五代·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5. 清明:《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 谷雨:《谷雨》宋·邵雍
天将佳节降清和,柳絮飞花处处多。
燕雏告诉花都尽,鸠妇丁宁雨速晴。
二十四节气古诗
![二十四节气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6bc3473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6.png)
二十四节气古诗立秋古诗《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凉晚步【宋】【杨万里】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处暑古诗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处暑前三日胡茂文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白露诗〖白露〗唐:杜甫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为霜〗唐:颜粲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秋分诗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秋分日忆用济诗人:紫静仪朝代:清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寒露的诗《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池上》【唐】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败荷鹡鸰图》【明】唐寅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7ac01a8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5.png)
二十四节气相对应的古诗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1、立春偶成
宋代: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译文: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4、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
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
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二十四节气古诗 古诗大全
![二十四节气古诗 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533b31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a.png)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七绝·苏醒》五代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日田家》清宋琬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宋黄庭坚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闲游》唐陆游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入云门小憩五云桥》唐陆游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其一》宋项安世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初夏即事十二解》宋杨万里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小满》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五绝·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五律·小满》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满》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典诗词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典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4f2ebcfc9e3143323968936f.png)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一、冬至的诗词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祭》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
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张志真二、小雪的诗句(诗词)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唐李咸用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无可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宋释善珍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三、立春的诗词立春习俗“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
”(《广群芳谱〃天时谱》杨维祯诗)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二十四节气中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中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2c82f59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d.png)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 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春风
〔清〕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其一
〔宋〕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二十四节气中的古诗词
24 雨 水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
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 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 生机盎然。
江南江北雪漫漫, 遥知易水寒。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唐〕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5b7554c6e009581b6bd9eb5a.png)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首诗词:冬至才过去了两天,春去冬来,时间流转,二十四节气就快走完新的一年,立春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四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宋·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谢中上人寄茶》唐·齐己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小满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故称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24节气对应的古诗
![24节气对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6489a8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f.png)
24节气对应的古诗1. 立春:东风解冻万物生,一年之计在春。
-白居易《立春日感怀》2. 雨水:雨水洗尽寒冰消,春风吹绿大地饶。
-王之涣《雨过山村》3. 惊蛰:万物苏醒春意浓,蛰伏的生机渐重逢。
-刘禹锡《惊蛰》4. 春分:日夜平分春意长,归程万里正芳香。
-白居易《春分日怀古》5. 清明:踏青去处人云散,墓前烧纸哭声断。
-杜牧《清明》6. 谷雨:田间农夫忙开耕,谷雨时节喜丰收。
-刘禹锡《谷雨》7. 立夏:立夏光阴已过半,炎炎夏日暑气燃。
-白居易《立夏》8. 小满:麦田金黄骄阳热,收获即将悄然至。
-杜牧《小满》9. 芒种:三夏之季耕忙时,麦浪翻滚黄金飞。
-王之涣《芒种》10. 夏至:午后骄阳烈火炎,夏至时节日最长。
-白居易《夏至日怀古》11. 小暑:小暑过后暑气生,烈日炎炎炙人心。
-晏殊《小暑》12. 大暑:大暑时节热难当,凉风乍起才一场。
-陆游《大暑天》13. 立秋:凉风习习秋意浓,万物开始迎收蓊。
-王之涣《立秋》14. 处暑:处暑过后酷暑退,凉风吹送秋光彩。
-杜牧《处暑》15. 白露:白露时节露水凉,秋意渐浓衣袂长。
-杨万里《白露》16. 秋分:日夜平分秋意浓,丰收在望情满怀。
-王之涣《秋分日怀古》17. 寒露:秋雨寒露已纷纷,采菊东篱又一年。
-杜甫《寒露》18. 霜降:冷风一吹霜降生,守卫庄稼又一年。
-杜牧《霜降》19. 立冬:立冬时节寒风起,寒意逐渐渗人心。
-白居易《立冬》20. 小雪:小雪寒冷雪花飞,北国冰天雪地归。
-杜牧《小雪》21. 大雪:大雪纷飞冬日寒,白茫茫一片冰天。
-刘禹锡《大雪》22. 冬至:冬至时节寒气浓,长夜漫漫短日中。
-白居易《冬至》23. 小寒:小寒过后寒意浓,温暖守望万家中。
-王之涣《小寒》24. 大寒:大寒天气寒冷透,冰天雪地围炉火。
-陆游《大寒》。
描写24个节气的古诗
![描写24个节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49ddf3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3.png)
1、《雨水》客路飞舟渡,离家入雨怜。
大江帆啸志,踏水梦淮烟。
2、《立夏》春去花犹在,身闲枣叶轻。
远山邀入夏,策马恐鸾惊。
3、《小暑》不畏南风汗,荷锄比赋诗。
鸣蝉高洁近,小暑正当时。
4、《谷雨》竹影梨花貌,舟推谷雨欢。
陈香思不尽,荆楚夜时寒。
5、《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6、《夏至》夏至难逢雨,青天不解愁。
禾伤心欲碎,江上宦官舟。
7、《东北版本:二十四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8、《春分》好花争四季,天地有春分。
休恨朱颜老,关情始问君。
9、《小满》杏绿酬心事,桃红总自夸。
筝来移困顿,待饮竹枝斜。
10、《清明》碧柳悬鞭势,追情陇上尘。
三杯躬奠酒,尽是断肠人。
11、《二十四节气歌其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12、《芒种》田家秧换手,断续水分泥。
烈日无情笼,坡前泪老妻。
13、《二十四节气五言诗》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ef53c177a0116c175e0e4886.png)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分,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咏春风【唐】崔涯动地经天物不伤,高情逸韵住何方。
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
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虽是无心物,借便吹教到帝乡。
清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谷雨,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牡丹图》作者:唐寅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诗人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遣兴(宋王之道)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芒种,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北固晚眺》唐窦常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夏至,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 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24节气古诗大全整首
![24节气古诗大全整首](https://img.taocdn.com/s3/m/2042c7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5.png)
24节气古诗大全整首立春立春风雨正纷纷,冬去春来燕子喧。
迎春花开人笑语,更有车书细蚕眠。
雨水雨水初晴春意浓,万物生长展笑容。
桃花柳絮飞红梦,江南水乡倩娉婷。
惊蛰惊蛰虫鸣告岁阑,雷鸣电闪春光寂。
喜雨润土芽一动,百花盛开春意醉。
春分春分天地一线平,日南虽迟气渐清。
莺歌燕舞春光好,桃花柳绿万紫丁。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草木新生浓意春。
柳堤桃径人踏歌,踏青游玩笑声频。
谷雨谷雨澄晴鸟啭声,阳和日暖光辉明。
春风吹拂绿蔓生,婉飘花雨意绵情。
立夏立夏之际暖风生,蛰龙藏尾春意盈。
麦飘青麦满园馨,杨柳百般意欲迎。
小满时节禾苗新,田园耕作见春风。
红榴开放枝头翠,黍稷稻黄鸟鸣喧。
芒种芒种时节麦稻还,稷黍农家笑语喧。
瓜瓢鼓舂粮食香,菜蔬栽种种禾膳。
夏至夏至之际暑气催,日阳至极未回追。
汗流浃背炎热烈,千炉艳火炊炼锄。
小暑小暑初伏天热肆,夏天酷暑一日致。
荷露清风绿草烂,河边垂柳似春姿。
大暑大暑三伏火炙天,人热心乏意气懒。
粥食米饭清凉饮,流汗湿衣百虫乱。
立秋立秋之际凉意凉,秋风侵袭百鸟尝。
猎户蓄粮农事忙,插秧收获笑青黄。
处暑处暑节气秋意意,日光暗淡寒气生。
芝麻豆粱齐来献,炊糜交割饮溪冰。
白露白露时节砂砾湿,秋风晚热鸟栖息。
桂树兰花表清香,远山附水碧图秀。
秋分中秋月明十,万物归堂清谷浓。
蓬壶有酒煮新茗,曲汀露鱼齐秋功。
寒露寒露时节露华凝,水滴珠珠映秋情。
稻芒菽麦金灿灿,田间收获伴劳生。
霜降霜降寒凉意渐浓,露华丝丝秋入门。
南衲乍浓呈葱翠,蟪蛄一夜声呼烦。
立冬立冬节气雪初飞,火炉柴露紫炊烟。
腊菊斜阳满院景,最是冬时映日圆。
小雪小雪节气雪片飘,鸦飞奇鸣树木凋。
禾田枯黄土色冷,瑞雪初至冬意熙。
大雪大雪时分雪片密,鱼龙吐气丹墀白。
盆底松亭梧桐冷,水边残霞匀淡妍。
冬至冬至寒露幽一寂,岁末天冷人寂寥。
炊炉炽火香飘散,围坐温情喜气饶。
小寒小寒时分寒气初,日阳解凝春近居。
梅梢腊梅啼霜冷,轻烟小景怯凌疏。
大寒月末气寒忽,黄岗白石皑皑雪。
流火炙金暄日早,岭巅云出下一轮。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二十四节气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二十四节气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1fde67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1.png)
关于⼆⼗四节⽓的诗词,⼆⼗四节⽓诗词 你知道⼆⼗四节⽓在古⼈的笔下有多美吗?请看店铺⼩编为⼤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四节⽓的诗词,希望⼤家和⼩编⼀起领略古⼈诗词之美。
⼀、⽴春 ⼀、⽴春 ⽴春诗 (宋)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先春动六街。
⽣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诗怀。
⼆、⾬⽔ 《七绝·⾬⽔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花那⽇开? 三、惊蛰 观⽥家 唐韦应物 微⾬众卉新,⼀雷惊蛰始。
⽥家⼏⽇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
饥劬不⾃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惭不耕者,禄⾷出闾⾥。
四、春分 偷声⽊兰花.春分遇⾬ 徐铉 天将⼩⾬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天涯,浅黛春⼭处处纱。
焦⼈不过轻寒恼,问⼘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误把前⽣草踏青。
五、清明 寒⾷上冢 宋杨万⾥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新阡去岁⽆。
梨花⾃寒⾷,进节只愁余。
六、⾕⾬ 《七⾔诗》 清郑板桥 不风不⾬正晴和,翠⽵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壶新茗泡松萝。
⼏枝新叶萧萧⽵,数笔横皴淡淡⼭。
正好清明连⾕⾬,⼀杯⾹茗坐其间。
七、⽴夏 寓⾔⼆⾸ 贾⾄ 春草纷碧⾊,佳⼈旷⽆期。
悠哉千⾥⼼,欲采商⼭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
怀君晴川上,伫⽴夏云滋。
凛凛秋闺⼣,绮罗早知寒。
⽟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桐花覆井栏。
今来思君时,⽩露盈阶漙。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盘。
⽟以委贞⼼,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使妾⾐带宽。
⼋、⼩满 吴藕汀诗 ⼩满 诗画/吴藕汀 ⽩桐落尽破檐⽛, 或恐年年梓树花。
⼩满⽥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九、芒种 五律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关于24节气古诗
![关于24节气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c88304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6.png)
关于24节气古诗1、《立春日感怀》明代于谦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2、《惊蛰日雷》宋代仇远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3、《癸丑春分後雪》宋代苏轼雪人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4、《清明日》唐代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5、《谷雨》明代方太古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6、《立夏日忆京师诸弟》唐代韦应物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7、《伊犁记事诗》清代洪亮吉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8、《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宋代陆游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9、《夏至後得雨》宋代苏辙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10、《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宋代刘克庄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
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
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
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11、《立秋》宋代刘翰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12、《白露》唐代杜甫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f70b55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8.png)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二十四节气的古诗210首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的古诗2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11、烟雨馆立冬前一日宋葛绍体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休言明日朔风起,肠断天涯人怀家。
2、立冬日野外行吟宋释文珦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3、立冬夜舟中作宋范成大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4、立冬后风雨宋刘敞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5、立冬后作宋唐庚身外无馀念,残年守旧书。
窗先寒日补,园趁小春锄。
边耗多疑信,邮传久缺疏。
往来南北客,时得问何如。
6、立冬日清刘绎万木凋零感百忧,萧条风景入双眸。
一年屈指余三月,四序惊心又九秋。
霜雪有威应国耻,山川无色亦神羞。
穷阴急望阳来复,消息梅花在岭头。
7、喜迁莺立冬清尤侗朝看月令。
是律中应钟,神司元冥。
寒日模糊,阴风凛冽,一扫秋光无剩。
谁遣倪迂妙手,写出灰堆冬景。
茅檐下,听数声铁马,冬冬相应。
长安多肉阵,凤碳檀炉,低唱羊羔饮。
闭户先生,拥书枯坐,只好敲冰煮茗。
莫怪天公作恶,雅称玉堂官冷。
青镜里,惊漫空霜雪,又添双鬓。
8、秋尽夜作现代张采庵去尽秋光睡未浓,卧闻疏雨打芙蓉。
寒衣尚待烦刀尺,又说明朝是立冬。
9、立冬客馆病坐明李英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
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
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10、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明代:潘希曾东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晓色开。
五日新正浑醉里,百年残梦又春来。
他乡綵燕随缘看,何处云鸿寄劄回。
料得故人多健在,寻芳联辔满金台。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21、《立冬》唐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二十四节气古诗
![二十四节气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d8ca5a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6.png)
二十四节气古诗二十四节气古诗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
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下面是关于二十四节气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01立春万物复苏,耕耘播种,啼莺舞燕,绿芽萌动,蛰虫始振阳气生。
02雨水潇潇细雨天渐暖,雨水纷纷送肥忙。
03惊蛰春雷响,万物长,天气回暖雨水降。
04春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依依拂心田,白天黑夜两均分,春意融融燕子归。
05清明细雨纷纷,春茶正香,扫墓祭祖,春游踏青,植树造林,杨柳长青。
06谷雨雨生百谷,谷雨断霜,祈福消灾祭仓颉。
07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田埂野菜日日长。
08小满鸟衔樱红笑插秧,垄头麦穗始灌浆。
09芒种芒种时节样样忙,梅雨潇潇涨池塘。
10夏至鹿角脱落,蝉鸣不休,江南梅雨连绵,池荷锦鲤畅游。
11小暑炎热温风至,雪糕解暑凉,行人外出皆遮伞,开胃靠饺子解馋。
12大暑高温酷热三伏天,懒摇风扇纳清凉,池塘嬉戏避炎热,西瓜味美正甘甜。
13立秋暑去凉来,落叶知秋,寒蝉凄切禾谷成熟。
14处暑秋雨寒凉,禾谷满仓,秋高气爽,人间雷降。
15白露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鸿雁归,正值柑橘肥美时。
16秋分秋分祭月,昼夜均长,水涸田龟裂,桂子飘香。
17寒露袅袅凉风,饮菊煮酒,夜色凉如水,草木梧桐黄。
18霜降天气渐冷,露水凝霜,红柿甘甜绵软,枫叶如火似锦。
19立冬江水初凝,冬雷震震,万物收藏,归避寒冷。
20小雪太行初飘雪,千山鸟飞绝,农户忙贮菜,蓄以御冬寒。
21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腊肉熏香。
22冬至暴雪低温,万旅不商,南火锅北饺子,腊梅竞开放。
23小寒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幽阖大雪红炉暖。
24大寒雨雪纷飞,腊八飘香,炮竹声声,年味浓浓。
25立冬唐代: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3dc8cb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9.png)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冬去枝疏花未绽,冰河初解气氤氲。
小儿嘻笑追家雀,春在眉梢已十分。
雨水微雨如酥润小林,尘烟尽洗碧空新。
鹊穿嫩柳逍遥唱,斜倚枝梢醉早春。
惊蛰夜半东风奏柳琴,一雷惊蛰梦瑶音。
桃华虫动千山绿,不负春光不负心。
春分风弄流云隐素晖,疏红初绽绿将肥。
谁家柳笛吹春醒,一曲清歌唤燕归。
清明春风几度又清明,花海徜徉景迭更。
且与蝶蜂私下语,痴心一片忘营营。
谷雨三春渐逝渐农忙,种豆栽瓜绿影长。
花事缤纷无百日,怎堪岁月老红妆。
立夏红紫成尘绿渐稠,春消未忍再回眸。
且将凡俗抛天际,心海无垠任放舟。
小满鸟鹊争啼唤昼长,风摇麦浪染微黄。
最歆蝶舞蜂忙季,遍地诗情遍地香。
芒种新麦披金迎旭日,远山含黛着轻纱。
最怜稚子欢声笑,赤脚溪边捕幼蛙。
夏至昼长夜短绿茏葱,蜩站高枝唱热风。
稚子立竿无影惑,老翁笑指日当空。
小暑菡萏凌波次第开,庭前小燕久徘徊。
莫忧酷暑炎难去,心静自然凉爽来。
大暑轻摇小扇啜冰羹,几树浓阴沐雨晴。
心静闲居驱溽暑,低吟一曲伴蝉鸣。
立秋满目清幽送爽风,蝉鸣未歇唱匆匆。
枝头老叶知秋至,跌落庭前报九鸿。
处暑蝉鸣苍绿暑将终,芳径幽幽遍落红。
小燕不知秋已至,双双檐下舞西风。
白露谁惹朝花带泪开,如珠似玉涤尘埃。
忽闻鸿雁鸣苍昊,报我方知白露来。
秋分昼夜均分夜渐长,秋期已半雁成行。
莫悲翠减红衰去,且守东篱待菊香。
寒露阑珊星月送秋凉,落木萧萧草渐黄。
久立庭前听菊笑,长衫沾露盼盈香。
霜降草衰叶落雁衔愁,蜂蝶无踪促织休。
一夜轻霜披菊蕊,凌寒独立傲残秋。
立冬又是初冬悄至时,苍苍霜草惹人痴。
天寒最喜蜗居懒,钩月温炉伴酒诗。
小雪梅披素袂立枝桠,松著银衫傲日斜。
无艳无香偏独爱,丰年降瑞入农家。
大雪冰雪封河锁小舟,啸风割面掩双眸。
红尘尚未沧桑老,四野因何俱白头? 冬至北风入牖透寒凉,昼似昙花夜漫长。
数九疏枝凋百草,唯留梅蕊送清香。
小寒疏枝寂寂绿红藏,雪覆冰河悄弄妆。
莫道隆冬无秀色,几声喜鹊唱斜阳。
大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立春立春是24节气之首。
随着立春的到来,逐渐昼长夜短,天气日暖。
河堤有“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孢,泥土中有蠢蠢欲动的小草。
正等待“春风吹又生”。
立春时节,各地风俗不一。
但吃春饼,吃春卷,吃萝卜(特别是心里美红心萝卜),咬春、迎春、备春耕民俗则是一样的。
立春唐-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释】①春盘,古俗,立春日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称“春盘”。
②两京,唐代有京都长安,东都洛阳,是为两京。
⑦高门,汉未央官宫殿门。
此代指唐长安皇宫之门。
行,赐与。
白玉.洁白如玉的盘。
古代立春前一日,皇帝向臣僚赐春盘。
④青丝,切细的生菜丝。
⑤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巫山得名。
那,通“挪”,移动。
对眼.双眼。
此句意思是:目光随着巫蛱滚滚江水流动。
⑥杜陵远客,杜甫曾寓居长安杜陵东南之少陵原东,故宫称“杜陵远客”。
【简析】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旧治在今四川奉节县),至大历三年(768)离蜀。
《立春》杜甫在寓居夔时所做,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数年。
杜甫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
但眼下的现实,却是飘泊异乡,萍踪难定。
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
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了.是封建时代,一个正直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写照。
这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困居夔州,回忆在长安、洛阳过立春的盛况。
诗中不免流露了惆怅情绪和漂泊异乡的无奈。
雨水雨水前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渐向北移。
日照时数和强度日增,意味着雪花纷飞、寒气浸骨的天气日消,春风佛面,冰雪融化,潇潇细雨正向我们走来。
但乍暖还寒天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
雨水时节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女婿为岳父母'接寿’等风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sū):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远远超过⑥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
【诗意】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简析】这首诗写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
写早春,要写出特点,与繁花竟放的春景就有不同,韩愈紧扣“早春”主题,写草刚出芽时的有嫩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人们说好诗如画,韩愈这首诗写草色的传神之笔,恐怕是画也难以表现的境界。
后两句说这初春的生机,带给人欣喜和柔美的生命意识,是远远胜过暮春的烟柳之色的。
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诗人观察细致,表达新巧,语言自然,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小诗极其生动地展现了早春景象。
犹如一幅绝妙的早春风景画。
惊蛰惊蛰一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春雷乍鸣,蛰居于地下的虫被惊醒,钻出地面活动。
所以民间有“春雷惊百虫”之说,山东一带烙煎饼,江苏炒糯米,陕西、福建炒豆子、意为'炒虫’、'驱虫’之意。
宁波、梅州、川西等地也有相应民俗活动。
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渐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释】①景常晏:指天晚。
②劬(qú):劳苦。
③膏泽:指雨下到田里。
④闾里:民间、乡里。
【诗意】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
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
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
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
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
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
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简析】这首《观田家》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
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
这种思想感情和杜甫等人是相同的,这是唐代田园诗中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
春分春分时昼夜等长,我国大部地区春光明媚。
岸柳青青,莺飞草长,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花黄。
有时北方春旱,南方则细雨绵绵,春江水涨,恰逢桃花盛开,又称桃花汛。
古有'祭日’扫墓拜祖之俗,迄今客家人扫墓祭祖自春分始至清明止。
现在人们多吃苋菜或煮汤铭记。
欧阳修在春分时节送别行人有一首词,唯美动人,悱恻幽回,情深意远。
欣赏如下:踏莎行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意】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
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
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⑵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⑶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
薰,香气侵袭。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此句化用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而成。
⑷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⑸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⑹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⑺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⑻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芜,草地。
【简析】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
其中描绘了远行人与闺中人的“一种相思,两地闲愁”,将抽象的愁描绘的淋漓尽致,使人可感可触。
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
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
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行人对思念人的想象,叮咛,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楼高莫依,我远在绿野之外,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颇令人玩味。
全词笔调细腻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清明清明时节,冰雪融化,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是其写照。
目前已定为国家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早已成俗。
李易安在《点绛唇》中写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的词句。
其实,写清明的诗很多。
流传千古,我们能郎朗入口的杜牧《清明》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兹欣赏如下: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意】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注释】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简析】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
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
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谷雨谷雨是春天里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南方已柳絮飘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一派暮春之色。
过去常见北方黄沙飞扬,刮起沙尘暴,南方则雨水充沛。
南方民俗有谷雨摘茶,北方沿海渔民开海祭祀。
各地食香椿,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谷雨每年约在4月20日左右,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的桃花刚刚盛放。
白居易路过此处,见桃花盛开,喜出望外,得诗一首:《大林寺桃花》,构思奇妙,富于情趣。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①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山下平原地带。
这里的“人间”与下句的“山寺”对举。
芳菲:泛指开放的花。
尽:完了。
②山寺:此指大林寺,是庐山上香炉峰顶的一座寺庙。
③恨:遗憾。
春归:春天结束了。
觅:寻找。
④此中:指大林寺中。
【诗意】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简析】这是一首纪游诗,记述了大林寺山高谷深,时节绝晚,与山下平原地带不同的景物节候,表现了诗人对春大的无限留恋和热爱。
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
并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腿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把自然界的春天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所以历代读者称赞这首诗是唐人绝句中的珍品。
立夏立夏时节,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炎暑即将来临,雷雨日渐增多。
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年景已成定局。
各地有吃立夏蛋、立夏饭,吃青梅、喝立夏茶习俗,以期夏日平安、五谷丰登。
南宋.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就这样描写梅子成熟、芭蕉分绿的初夏风光: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注释】(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指杨梅。
(2)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3)思: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