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措施进展

合集下载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病理标本是判 断患者 疾病 结果 的重 要依 据 , 也是 疾病 预 后结果判断的金标准之一 。手术室是病理标本 较集 中的场 J 所, 若标本管理不 当则会给 临床诊 断和患者带来 严重损失 , 从 而引起 医疗纠纷 , 以手术 病理 标本 管理是 手术 室护 理管 j所 理工作 中的一项非常重 要的内容 。我院手术 室近年来 实施科 学 的标本 管理 方法 , 在标本的保管和送检 上建立规 章制度 , 使 病理 标 本管理 工 作做 到有 章可循 , 障 了病 理标 本及 时 、 保 有
23 病理标本交接流程: . ①未建立完善的病理交接制度, 送 检人员交接不清, 责任混淆; ②快速病理报告没有夹在病例 中, 造成丢失; ③电话回报病理结果时护士代替医生听取, 造 成结果误传 ; ④送检病理申请单资料不全, 护士代替医生填写 病理单 , 影响诊断结果。 记本 进行检 查 , 统计 每位护士 填
写快速病理 登记本 份数 , 计算 出合格率 , 士长早会公 布 , 护 存
在 问题 的护士要在 规定 时间 内改正。
3 2 建立 快速病理登记本及手术标本特殊护理记 录单 : . 快速 病理登记本 内容 包括 台次 、 日期 、 患者 姓名 、 历 号 、 病 标本 名 称、 送检个数 、 回护士 签字 、 巡 送检 人签字 、 病理 科签 字、 理 病 报告取回者签字 、 收者 签字。记录者应按规定 填写 , 得涂 接 不 改, 如有错误应在 修改 处盖 章。手术 标本特 殊护理记 录单 是 指术 中取 下的标本组织 不做 病理 检查 而填写 , 回护士 、 巡 洗手 护士 、 经治医生 、 患者家属 四方签 字后洗手 护士将被弃病理带
手护士再次确认无误并 告 知家属 后交 与送检员 , 检员核对 送 无 误后签 字 , 至病理科 , 送 与病理科 责任人 核对无误后 签字 。 病 理科 电话 回报 快速病理 诊断结果 , 护士须让 医生 亲 自听取 ,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与对策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与对策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与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法, 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能够有效、及时的送检, 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与质量。

方法:严格执行手术病理标本的保管、处置、送检流程,操作规范注重细节。

结果:所有标本送检合格率100%,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手术室护士要高度重视手术病理标本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标本安全管理制度,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保证了标本安全送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关键词】手术室标本管理对策手术标本是指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所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1]。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很重要的定性诊断,是手术患者制订术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是手术室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如果发生标本遗漏、丢失、混淆或者固定不良, 不仅影响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我科在加大标本管理力度的同时, 更注重细节管理, 加强对手术标本的收集、处理、登记及送检等各环节的严格管理,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而在处理病理标本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导致临床诊治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常见问题1.1病理标本袋上条形码脱落而导致标本混淆;1.2病理标本袋的标签字迹遇水后模糊,不易看清1.3 标本资料填写不完整、不及时:标本病理申请单、标本登记本和标本袋标签经常存在着填写不及时、不完整的现象,对手术所见及切取部位描述不够详细,给诊断造成困难。

手术标本处理不规范:手术标本未放固定液;存储容器大小不合适,固定液量过少,液量未浸过标本;标本袋未封好;标本袋漏出液体,造成标本干燥或腐烂。

1.4同一患者多种标本固定在一个标本袋内,无法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1.5手术标本丢失:多种原因造成标本丢失,手术中取下的标本过小,标本随垃圾丢入污水桶、下水道或送检途中不慎丢失。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1.引言这份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准确和有效管理,以提供良好的病理诊断和病理报告。

2.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准备手术室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标本采集所需的标本容器和标签。

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并正确贴上病例信息标签。

2.2 标本采集操作手术室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标本采集方式。

在采集标本前,应与病理科确认所需标本的种类和数量。

3.标本保存与储运3.1 标本保存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至病理科,避免过长时间存放。

标本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污染和标本溢出。

标本应储存在标准冰箱或冷藏设备中,确保正常温度。

3.2 标本储运标本储运过程中要防止震动和温度变化,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长距离储运时,应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专用冷藏车辆。

4.标本信息登记与管理4.1 标本登记病理科人员应及时登记接收到的标本信息,并生成相应的标本编号。

病理科应建立标本信息数据库,记录标本的接收、处理和结果等信息。

4.2 标本信息管理标本信息应与患者信息保持一致,并在病理报告中准确反映。

标本信息应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5.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5.1 标本处理病理科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取材、固定和切片等步骤。

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消毒、清洁和安全操作规程。

5.2 病理诊断病理科医师应根据标本的组织学特征进行鉴定和诊断。

诊断结果应及时记录并编制相应的病理报告。

6.相关责任与监督6.1 相关责任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对标本采集和保存负责。

病理科人员应按照标本处理和病理诊断的标准负责。

6.2 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标本管理的质量评估和检查。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完善相关操作流程。

以上即为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的内容,确保按照规程执行,可以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和改进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和改进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和改进手术室病理标本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从患者身体中取出的组织或病变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测的样本。

这些标本对于确诊和治疗患者的疾病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对于病理标本的管理和交接需要严格的规定和流程,以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病理标本的管理流程传统的病理标本管理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标本手术室护士根据医生的请求,在手术时收集病理标本,通常是通过手术切除、穿刺、刮片等方式。

标本制备为了保证病理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收集到的标本需要进行专业的制备过程,如标本的加工、固定、嵌入、切片等。

标本送检制备好的病理标本需要送交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医生还需要填写病理申请表,注明检查的类型和目的。

标本存储在送交病理科后,未被检查的标本将会被存放在标本室,以防未来需要抽取额外的标本进行检查。

标本室应该清洁、干燥,并配备防火和防水的设备。

病理报告经过检查后,病理科将会制作一份病理报告,陈述标本的状态、检查的结果以及对医生的治疗建议。

医生需要根据报告的结果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病理标本管理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病理标本管理方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标本的管理不规范由于病理标本数量众多,标本的管理往往承担在医生、护士等多个环节,管理缺乏统一和规范。

标本极易丢失、混淆或交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标本的记录不完整传统的纸质记录方法容易丢失,不便于随时更新和查询。

具体到病理标本的标签、数量、采集时间、送检时间和送检人员等方面的记录也极易丢失。

标本信息安全不能保障由于标本涉及患者的隐私信息,病理标本的管理需要严格的隐私保护。

但是,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保证标本信息的安全性。

部分医院的标本甚至走丢、被泄露,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改进措施为保证病理标本的管理质量,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采用电子标签和条码病理标本在制备后应该为其贴上电子标签和条码,以保证标本数量的准确记录和追踪。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1、加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理标本重要性认识: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的所取下的组织, 器官或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 应妥善保管,如不需要手术室做病理的、没有做病理, 检查价值的内固定物,体内异物等应由手术医生带回病房, 并让其在手术配合记录单或整体护理本上签字,平时加强病理学习、熟练掌握管理手术标本的方法, 强调管理手术标本的重要性, 加强保护性医疗知识学习, 术中快速病理回报, 避开、患者, 以免使患者产生恶性刺激, 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2、术中病理标本的正确管理法(1)术注快速(冰冻)病理标本,手术标本切下后根据术者需要做特殊标记, 由洗手护士交巡回护士, 再由巡回护士贴好标签后交给指定人员送到病理科检验, 一般 20-30min 即可回报。

(2)术后普通病理标本由洗手护士将术中切下的病变组织或器官交给巡回护士, 由巡回护士装到标本袋后贴好标签, 由术者拿给家属看, 并给予解释。

将标本交给巡回护士放到指定的地方,用 1:10的福尔马林固定,按标本存放顺序留放并登记。

(3)无病理价值和保留价值的组织、器官、肢体等均让家属看后并做好交代, 需要填写, 登记的手术标本按规定备案, 然后将其装入医用袋内封存好,派专人送到焚烧炉烧毁。

3、手术病理标本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标本丢失现象制定手术标本正确的规章制度,建立病理标本送及存放流程,责任明确, 建立手术标本登记制度, 凡存放的病理标本医生带回的手术标本,送检的病理标本均有登记,指点专人负责送病理,衔接紧密, 家属存标本时不可带出手术室,存后巡回护士及时将标本递到病理存放外,严禁实习生, 进修生或让其他人代存标本。

(2)标本出现腐败和风干现象,由专人负责配置病理标本固定液,经常检查,及时供应,科室做出严格规定,切下的组织病理标本必须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一旦有溃烂现象追究个人责任。

【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

【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

【关键字】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摘要:为了更规范地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通过分析病理标本留取和送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制定了相对应的对策,通过实行这些对策,使病理标本管理更加规范完善,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病理标本、存在问题、对策病理标本是判断病人疾病结果的有力依据,有时候病理标本的结果,决定着病人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因此如何规范化管理病理标本,有效控制病理标本的送检质量是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重点内容之一。

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1]是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却又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很多时候我们在留取病理标本的时候会忽略了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而造成病理标本丢失或者固定失败等严重后果。

针对这一问题我总结了我们科室的一些问题和经验,运用护理质量管理方法[2],对照用持续质量改进[3](简称CQI)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管理,找出了一些我们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关对策。

在最近的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存在问题对于病理标本的管理,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由于客观或者主观因素我们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1在病理标本的保管过程中可能由于气候原因,粘贴剂的质量问题会造成标本袋上标签的脱落而导致标本的混淆。

1.2同一手术中切取的多个病理,会造成各标本间位序相混淆。

1.3手术中切取的极小病理标本易丢失。

1.4将标本送至病理科时的交接工作不到位,造成病理标本丢失。

1.5对病理标本不够重视,忘记留取标本或者留取不当。

1.6标本固定液存在问题,标本固定不好。

1.7术中快速冰冻处理不当,造成等候冰冻结果时间太长,延误手术。

2 对策2.1 使用可直接填写标本信息的标本袋。

标本袋弄湿、黏贴纸质量问题等因素使标本袋上的标签容易脱落。

若同时有多个同一大小标本袋上标签脱落极易造成混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使用可在标本袋上直接填写信息的标本袋,这样可以确保标本存留的准确性,杜绝由于标签贴错混淆病理的差错事故。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手术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若标本管理不当会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造成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延误患者的病情诊断。

为防止手术病理标本混淆与丢失,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我科从2006年6月起,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手术病理标本在保存和送检管理上进行了持续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

1、一般资料:我科从2006年6月实行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登记交接送检流程。

2006年6月-12月送检525例次。

其中发生:欠申请单33例,住院号不符11例,标本处理不当或丢失9例,标签脱落或不完整15例,共计68例,发生率12.95%。

交接流程中只有巡回护士及家属签字。

无送检人员与病理科签字。

2007年-2008年供送检2178例次;其中发生:欠申请单35例,住院号不符4例,标本处理不当16例,标本丢失2例,标签脱落或不完整22例,共计79例,发生率3.68%。

送检流程中无病理科接收人员签名。

2009-2010送检2928例次;发生欠申请单24例,住院号不符2例,标本处理不当32例,标本丢失1(事后找到)标签脱落0例,合计59例,发生率2.015%;送检交接流程签字完整。

2011-2012、10送检3402例次。

发生欠申请单11例,住院号不符0例,标本处理不当1例,并不丢失1例(医生不送检,事后家属要求查看),标签脱落0例,合计13例,发生率0.38%。

2、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问题:2、1 安全意思不强。

手术病理标本交接过程中登记制度不健全,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分清楚责任。

2、2 标本袋不规范:随意利用手术材料废弃包装袋用着标本袋。

出现固定液露出或标签脱离。

2、3 手术标本处理不规范:手术标本未放固定液或固定液未浸过标本,同一患者多个标本装在同一标本袋中,无法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2],未能理解病理标本及冰冻切片标本处理流程的含义。

2、4 标本固定液质量不合格:2009年科室一度出现手术标本有变质现象。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引言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是确保病理标本准确、安全、及时处理的
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规范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以提高手术室病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的诊疗过程顺利进行。

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1.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采集、送检和交接应按照病理科制定的相
关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 手术室必须配备专职病理采集人员,由病理科指定并定期培训。

3. 病理标本管理应建立标本登记台账,记录标本的基本信息、
采集时间、送检时间等。

4. 任何人员不得私自处理、修改病理标本,如需操作,应报告
病理科医生。

5. 病理标本的保管应按照标本种类、性质进行分类,并采取相
应的保管措施,防止标本的交叉污染和损坏。

6. 定期对已处理完的病理标本进行清点和整理,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病理标本操作流程
1.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确认病理标本的采集需求,并及时向病理采集人员通知。

2. 手术结束后,病理采集人员将病理标本及相关信息送至标本登记台账登记。

3. 病理采集人员按照病理科要求进行病理标本的初步处理,如切片、染色等。

4. 病理采集人员将初步处理后的病理标本送交病理科,同时及时记录送检时间。

5. 病理科医生对病理标本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确保准确诊断。

6. 病理结果出来后,手术室护士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病理科要求进行后续处理。

以上是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手术室病理工作的相关规范和流程。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及时与病理科联系。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改进对策分析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改进对策分析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改进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记录,总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果: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最常出现的问题有:不能规范、及时地填写病理申请单填;不能及时送检病理标本;送检中标本混淆或倾倒、术中小标本遗失;病理标本袋标签上患者的姓名被写错或标签脱落;没有很好固定标本导致标本变质等。

改进对策有:加强全员对病理标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病理标本的管理,并确保正确固定;加强病理标本管理登记本的管理,严格执行交接制度。

从2011年开始改进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病理标本管理问题已由2011年的68例将至2015年的8例。

结论:针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病理标本管理缺陷,提高标本管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问题;改进对策;临床诊断穿刺或内镜取得的标本及手术中切除的部分或全部组织均称之为手术室病理标本[1]。

临床上外科疾病确诊主要参考活体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所以说必要加强标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诊断的效果。

尽管各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越来越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造成损失[2]。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每年约接收需手术治疗患者6000例,每年约送检病理标本2100例,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病理标本管理中出现130例问题。

1.2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记录,总结出现的问题。

2.结果2011-2014年病理标本管理出现的问题分布情况见表1。

3.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1)标本袋标签脱落、申请单填写不到位的原因对于外科医生而言,其注意力和精力多在手术上,而不是标本处理上,尤其是上时间的手术后,医生精力和体力均达到极限,极容易忽视标本处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1. 引言2. 病理标本的分类与处理根据病理标本的性质和处理需求,手术室病理标本可以分为常规病理标本、冰冻病理标本和特殊病理标本。

2.1 常规病理标本常规病理标本指手术切除的组织或器官,如肿瘤、囊肿等。

常规病理标本需进行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等处理流程。

2.2 冰冻病理标本冰冻病理标本是在手术中临时采集的组织样本,用于迅速确定病变性质和指导手术决策。

冰冻病理标本需迅速处理、冰冻切片和快速染色等流程。

2.3 特殊病理标本特殊病理标本包括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电镜染色等特殊处理的病理标本。

特殊病理标本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特殊处理和染色等流程。

3. 病理标本的采集和交接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采集和交接环节是病理标本管理的重要环节,确保病理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1 采集环节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采集应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负责,确保采集方法正确、标本数量及时,避免误采或遗漏。

3.2 标本交接在采集完病理标本后,医务人员应将标本妥善包装并标记,写明手术信息、标本种类、数量等信息。

标本交接时应有专人负责,确保标本的安全交接和记录。

4. 标本的储存与保存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环节应按照标本种类和特性进行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1 常规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常规病理标本应在采集后及时送至病理科,并按照科室制定的标本储存规定进行储存和保存。

冰冻病理标本应在采集后迅速送至冰冻室,进行冰冻处理,并按照科室制定的标本储存规定进行储存和保存。

4.3 特殊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特殊病理标本的储存与保存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确保标本的特殊染色和处理要求得到满足。

5. 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环节应按照病理科的要求进行,确保病理标本的处理过程准确、迅速。

5.1 常规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常规病理标本的处理包括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等流程,处理完成后,病理科应尽快完成相应的病理报告。

5.2 冰冻病理标本的处理与报告冰冻病理标本的处理应迅速进行冰冻切片和快速染色等流程,并阅片确定病变性质,提供给手术医师指导手术决策。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2019.03.24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2019.03.24

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是指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过程中所切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

其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的病理诊断能为患者疾病后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患者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原则2018年《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提出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的三原则:1.即核核对原则病理标本产生后洗手护士应立即与主刀医生核对标本来源、名称及数量,确定无误。

2.即刻记录原则病理标本取出核对无误后,巡回护士应应即刻记录标本来源、名称和数量,可及时接收,避免混淆。

3.及时处理原则病理标本产生后应尽快固定储存或送至病理科处理,并有相关记录。

二、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一)手术病理标本的存放1.手术病理标本的存放设施应建立手术标本存放柜,存放柜应具有分隔断及锁闭装置,便于清点核对,防止丢失。

2.手术病理标本的存放容器应设置不同容积、密闭性好的塑料封口袋,袋外附有标签,标签信息项目齐全(包括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手术标本名称),便于登记和核对。

3.手术病理标本的固定(1)手术病理标本固定的目的应用各种方法使病理标本尽量保持其离体前状态的过程称为固定。

病理标本(样本)离体后,由于微环境的变化将发生自溶或使其结构破坏。

固定的目的和机制是:①使蛋白质凝固,终止或减少分解酶的作用,防止自溶,保存组织、细胞的离体前结构状态,包括保存组织或细胞的抗原性,使抗原不失活,不发生弥散。

②保存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肪、糖原,某些维生素及病理性蓄积物,维持病变的特异性特征。

③使上述物质转为不溶解状态,防止和尽量减少制片过程中人为的溶解和丢失。

④起助染作用。

(2)固定原则应在标本离体后尽快进行,一般应在30分钟内固定,小标本可在取材后直接放入固定液内,大标本应在手术结束前或结束后迅速放入固定液内,如微小标本(如胃黏膜等)2-4小时即可,大标本可置放12-24小时,但也不要过久,以免影响抗原性,造成免疫组化操作中的困难。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流程优化措施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流程优化措施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流程优化措施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诊断的金标准[1],也是疾病预后结果判断的标准之一。

手术室是病理标本较集中的场所,若标本管理不当,导致标本丢失或不能按要求及时送检的安全隐患,则会给临床诊断和患者带来严重损失,引起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2],因此妥善保管和正确处理手术切除的标本,可以为病理诊断提供材料,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所以,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3]。

故只有确保病理组织标本的优化管理,才能确保患者手术方式及后续治疗的准确性。

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我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流程优化措施总结如下。

1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手术标本处理不规范手术标本未放固定液或固定液未浸过标本;标本袋漏液;同一患者多个标本固定在同一标本袋中,无法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同一台手术有多个标本时,造成各小标本间位序相混淆,未能理解病理标本及冰冻切片标本处理流程的含义。

1.2病理申请单、标本登记本及标本袋标签填写不及时、不完整病理申请单一般是手术医生在术前部分填写,并由病房带进手术室,术后补充填写完整,申请单有些不是术者自己填写的,对手术所见及切取部位描写不详细,给诊断造成困难。

标本登记本有时由手术医生代为填写,存在不及时、不完整现象。

1.3手术标本丢失手术过程缺少“逢切必检”的观念,或其他原因造成标本随垃圾丢入污水桶、下水道或送检途中不慎丢失等。

1.4手术标本送检流程不规范:流程中忽略了住院号、手术医生核对签名、无最后确认是否对该患者留取了应留标本;送检过程留检人、送检人、接收人只用打钩表示有无标本,而无签名,对日后查找跟踪造成困难。

1.5电话报告冰冻切片的快速病理诊断易造成结果误传。

2 优化措施2.1制定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科室制定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学习,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手术标本的重要性。

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所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均应妥善保管,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以及做何检查,不可自行处理或丢失混淆。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及对策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及对策
检 查 排 除其 他 疾 病 。 以 ① 、 、 三 项 加 上 ② 、 、 三 项 中 的 ③ ⑥ ④ ⑤

查 为 弥 漫 性 低 幅波 改 变 , 行 肌 电 图检 查 为 双 下 肢 神 经 性 改 8例
变, 以髓 鞘 病 变 为 主 。 l5 治 疗 及 预 后 _ 治疗包 括 :1降低血 氨 , 用谷 氨酸钠 、 () 应 精
清洁肠道( 口服 新 霉 素 )抑 制 肠 道 细 菌 生 长 ( 、 口服 乳 果 糖 、 醋 食
灌 肠 ) ( ) 肝 治 疗 , 生 素 B C、 TP 辅 酶 A、 力 宁 等 ;4 ;3 护 维 、 A 、 强 ()
低 , 功 能 检 查 : 氨酶 A T 升 高 9例 ,0 5 U/ , 清 胆 红 肝 转 L 5  ̄3 0 L 血
素 升 高 7 ,8 30 L 平 均 l 例 2  ̄ 2 U/ , O例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低 蛋 白 血
症 , G 比 例倒 置 , 氨检 测 均 升 高 , 围 lO l 2 mo/ , A/ 血 范 lw 5 / lL 平  ̄ 均 1 lmo/ 3  ̄ lL正 常 参 考 值 ≤ 5 ̄ lI。1 行 腰 穿 脑 脊 液 检 9 mo/ 0均
维普资讯
中国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0 0 8年 9月 第 1 1卷 第 9期 Chn s o ra ieeJu n
p 皇e 璺 P Q 墨 rci l ro s 呈 s 呈 : ! . at a Nev u c

. 里
・13 ・ 0
流 者 7例 。
期 : 要 是 慢 性 肝 损 害 的 表 现 , 纳 差 、 胀 、 脾 肿 大 等 ; 2 主 如 腹 肝 ()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消 化 及 神 经 系 统 症 状 。腹 水

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1、手术标本在手术室期间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处理,护士应严格执行标本查对及登记制度,严防标本丢失。

2、用专用标本袋存放,标示清楚,注明病人姓名、住院号、科别、标本名称、数量、取材部位、留取时间及手术医生;如有多个标本,需随时做好标记,防止弄错部位,对于不用送检的标本,按病理性废物处理。

3、普通标本袋内装入10%甲醛溶液(溶液要没过标本),使用前必须仔细核对固定液再倒入,标本袋封口后放入专用存放柜内,加锁管理。

4、设立标本交接登记本,填写准确,做到项目齐全、字迹工整,交接双方签字。

5、术中切取的标本经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核对后,由手术医生将标本给患者家属或委托人确认,术后巡回护士再将标本、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暂存处固定标本,在标本登记本上登记、签名。

每日由病理科工作人员全面核对手术标本、病理申请单、标本登记本无误后签字交接。

6、感染性疾病的标本应双层双封口密闭存放、交接。

7、若手术中标本需做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时,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并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巡回护士应立即将标本放入标本袋中,在袋外标签上注明病人姓名、住院号、科别、标本名称、数量、取材部位、留取时间及手术医生,在快速冰冻交接
登记本上登记齐全,面交导诊护士并签字确认,立即送检并与病理科做好交接签字确认。

8、标本运送途中,应密闭、稳当,防止标本混淆,遇到意外情况,要及时向护士长和病理科主任汇报。

9、标本送至病理科,由导诊护士与病理科接受人员逐一核对,共同查对标本、申请单、登记本,做好三查对并在交接登记本上签字确认。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分析及持续改进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质量分析及持续改进
1 . 5 术 中作 冰冻 切 片 由 电话 通 知 结果 , 未 出示 纸 质 结 果 , 无 法 律
依据。
2 针对 存 在 的 问题 。 持 续 质 量 改进
2 . 1 加 强 护 士 对 手 术 标 本 重 要 性 的认 知
个装 , 标 明部位 , 左侧或右侧 , 以免混淆 。 如标本为“ 声带息 肉” 之
制 定 了一 套 完 整 的 管理 模 式 , 受益匪浅 。 2 年来 无1 例 因标 本 管 理 不 当而 引发 的纠 纷 , 现将 有 关 情况 报 告 如下 。 1 标 本 管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1 . 1 标本 遗 漏 , 无 查对 及 签 收记 录 。
上 面小 门轻轻放入并上锁 。 下午3 点钟送检员打开侧 门取 出标本 再次核查送往病理科 。 如果需要作术中冰冻的标本 , 由巡 回护士 携病理标本并在“ 术 中冰冻登记本” 上作好记录及签名 , 由专人送 往病理科 , 再 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查无误签字接收。 2 . 4 正确标示和管理标本 巡 回护士根据手术 台上切下的标本 , 准备大小适宜 的标本袋 , 并贴好 专用的标本签 。 一般手术标本贴 白底黑字标 签, 感染手术标本贴黄底黑字标签 , 防止交叉感染 。 标 签上标 明患者的姓名 、 科别 、 床号 、 住 院号 、 标本名称 、 送检 医生 、 送检护士 、 送检 日期 。 如果 同一个 患者有多个标本 , 就必须分别单
全 隐患, 严防差错 事故 的发 生。
关键词: 手术室 ; 病理标本 ; 质量 ; 管理
中图分 类 号 : R 1 9 7 . 3 2 3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3) 0 2 — 0 1 8 3 - 0 2 可 录下 每 一个 进 入标 本 间 的人 员 的行 动 。 2 - 3 明确 责任 , 落 实登 记 签 字 制度 病 理标 本 在 手术 台上 由 洗手 护士负责 , 手 术 台下 由巡 回护 士 负 责 , 一 台手 术 必 须 由本 台人 员 全 部完 成 , 不能交接班 , 以 免标 本 遗 漏 。 标本 切 下 后 巡 回 护士 征 得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 4、若为特殊感染手术标本用双层标本袋放置,并贴标识 注明。做好防护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术中 冰冻标本不需加固定液,要专人送验,及时准确。
• 5、洗手护士核查病理申请单是否与标本一致,并在“手 术标本送检登记本”上签字。(无洗手护士由巡回护士检 查)
6、标本不应在手术室存放时间过长,每天下午有专人负责 查对病理单,标本袋,标本送检登记本后签名并将标本交 予专职人员送至病理科。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目的 科学实施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提高标本送验
质量,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方法 设置标本存放柜,制订标本送验程序及管理条
例,实行巡回护士、专职标本核对护士、手术医生三 级签名负责制。
结果 保障病理标本的安全送验,杜绝差错事故及医
疗纠纷。
结论 实施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保证了病人术后治疗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 3.手术结束核对标本无误 后,手术医生将标本置于 大小合适的标本袋内,并 在标本袋外用圆珠笔填写 病人信息,注明离体时间 和固定时间,然后用10% 福尔马林固定标本,固定 液应没过标本(一般来说 固定液量是标本的3~5倍, 标本固定时间必须是标本 离体以后30min以内,以 防变性)。
手术标本管理制度
• 7.与病理科人员认真交接 并签名。
• 8.节假日期间,标本未能 送至病理科的,要严格交 接班
总结
• 手术切取的标本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及病情预后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标本管理不当发生错误给病人带来的伤害是不 可逆的,且直接影响疾病的定性、治疗,延误病情,还会 造成医疗纠纷触及法律问题。因此,手术室医务人员在工 作中必须提高对标本管理的认识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手术标本的安全,防止由此而发生的差错事 故及医疗纠纷。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规范化和安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医院:(1)加强对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的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责任和工作流程。

(2)决策和分配资源,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和物资,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配备专业的医院病理科人员,负责手术室病理标本的收集、鉴定、存储和处理等工作。

2.手术室:由手术科负责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聘请医院病理科的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病理标本的收集1.手术室病理标本的收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过病理科的培训。

2.手术室病理标本的收集应遵循标本采集的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质量。

3.手术室收集的病理标本应及时送至病理科,避免标本的延误或损坏。

四、病理标本的鉴定1.病理科的专业人员应及时对手术室送来的病理标本进行鉴定,并出具相应的病理报告。

2.病理报告应包括标本的鉴定结果、病理诊断、病变类型和程度等详细信息,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五、病理标本的存储与处理1.病理标本的存储应按照标本的类型和特性进行分类,确保标本的安全和易查找。

2.对于病理标本的保存,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包括冰冻保存、固定保存等方法。

3.标本的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六、病理标本的使用1.医院应建立病理标本的使用登记和记录制度,明确使用目的和范围。

2.病理标本的使用应遵守医学伦理和法律规定,并经医患双方的知情同意。

3.病理标本的使用应严格保密,禁止泄露患者隐私。

七、病理标本的报告和解读1.病理科应及时出具病理报告,并送交给临床科室。

2.病理报告的结果应由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解读,避免误解和疑虑。

3.对于病理报告结果的争议,应由专家组进行评议,并形成一致意见。

八、质量控制和监督1.医院应建立病理标本管理的质量控制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隐患与防范措施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隐患与防范措施
1.2固定病理标本处理不当
对固定标本需要的液量不清晰,加固定标本液量不足,致使标本腐臭。标本袋质量差,固定标本液体渗漏,标本袋口未封紧,标本柜内标本倾倒致固定液的量不足等。
1.3标本混淆
术中需送检标本较多时,器械护士将标本放在同一容器内使标本无法分辨或标本标记不清,巡回护士未及时贴上标本标签等原因造成混淆。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隐患与防范措施
摘要】人体组织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是金指标。正确留置标本不仅能确保病理结果的准确性,还能给病人疾病带来更好治疗方案,所以要确保病理标本在各处理流程中安全、准确、及时,以免标本遗漏、丢失或混淆。
【关键词】手术标本;管理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157-02
2.3及时送检
手术医生根据患者手术需要,与病理预约术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巡回护士根据标本体积大小选择合适的标本袋,并正确填写标本袋内容。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共同核对标本名称、数量,无误后洗手护士将标本放入干燥标本袋。传染病患者的病理标本须套上双层标本袋,并用红笔注明警示标识。巡回护士正确填写《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标本登记本》,并将手术快速冰冻病理标本放入标本专用箱内。主班护士及送检员核对无误后签名。10分钟内送达病理室检查。病理室医生接收核对无误后签名。
手术室需送检病理标本较多,若标本管理不当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失,从而引起医疗纠纷,所以病理标本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院手术室制定了手术标本安全管理流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手术室病理标本存在的隐患
1.1责任心不足
个别护士来到清洗室时没第一时间处理好病理标本,在清洗室将标本当废物倒掉或将标本摆在一边;病理标本体积小容易遗失或术中切取标本医生示不送检,术后又需送检或标本柜没上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措施及进展
【关键词】病理诊断;手术标本;管理措施及进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29-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

手术标本是手术中切除的全部或部分组织,包括内镜、穿刺等所得的标本。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第一诊断,是金标准[1]。

正确处理标本的保管和送检,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保证,而且也维护了患者身心免受伤害的权利,杜绝了病理标本处理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

医疗安全的核心和目的首先是患者安全。

本文结合国内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常见风险因素,整合分析,以消除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安全隐患。

1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
1.1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病理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出现病理标本管理缺陷主要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对送检标本留取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标本留取不符合要求[2]。

工作负荷大,节奏快,造成工作粗糙盲点增加,核对意识疲劳,极易出现错误。

有多种原因造成标本丢失,如,手术结束后,医生将标本交与家属,但未交待标本需做病理检查,家属看后将标本遗弃;标本随垃圾,污水桶,下水道处理,或冰冻途中不慎丢失等。

医护人员应仔细检查,增强责任心。

1.2病理申请单填写不全手术医师一般都是在术前填好或术后补
填申请单;诸多申请单有助手或进修,轮转医师填写,对手术所见及切取部位描述不够详细,未填写手术标本登记本,给诊断造成困难。

据相关数据表明[3],某医院在未强化标本管理前11025例标本调查中发现,有标本无申请单1825例,申请单,标签填写不完整2771例。

据研究显示[3],2003年7月——2006年1月两所医院手术标本采集量21600次,申请单、标签填写不完整72例,故详细填写病理申请单,对患者的病检、病理诊断、治疗的重要性。

1.3手术标本存放不正确手术标本未放固定液;固定液量过少,液体未浸没标本,标本袋未封好,标本袋漏液体,造成标本干燥或腐烂;同一患者多种标本固定在一个标本袋内,由于标本容器破碎、打翻或几种标本放在同一容器内未做标记都可造成标本混乱,而无法分辨各自的位置,无法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某医院在未强化标本管理前11025例标本调查中发现,手术标本处理不规范726例,手术标本丢失2例。

据研究显示[3],2003年7月——2006年1月两所医院手术标本采集量21600次,手术标本处理不规范17例,手术标本丢失1例.快速冰冻切片标本,不能浸予任何固定液中,也不能用湿纱布包裹,因冰冻标本浸有水分,在制片中会形成大量冰晶,影响制片质量,进而影响诊断结果。

1.4手术标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登记制度及执行力度不足,包括常规标本送检登记本、快速冰冻标本送检登记本,留取标本及送检标本时护士及辅助科室未按要求进行清点交接,填写登记。

现行的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病理申请单、标本
登记本及标本袋标签填写不及时、不完整、手术标本丢失、送检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2手术标本安全管理措施
2.1手术标本的正确存放及运送病理标本间按要求设置在清洁区区域,标本间内配有专用的病理标本存放柜(a、b、c)三种型号嵌压式标本袋,专用标本袋或瓶要求透明、密封好,标签粘性好且防水,标本固定液为10%甲醛。

固定液要避免接触阳光,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以往手术切除的较小标本由器械护士用盐水纱布包裹放于标本盒内、大标本放于弯盘内保存。

活检结束立即将标本放入标本瓶,并在标本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取材部位及相应块数。

切片的组织愈新鲜愈易正确诊断,不会引起误诊。

固定液的种类,通常要求40%中性甲醛溶液和量是否达到要求,如标本已干涸、腐败或其他明显不符要求处则不予接收。

规定填写项目要齐全,不同标本同一手术中应在病理单上给予不同标记标本序号,且标本袋上的序号与病理单上的标本序号应一一对应。

标本袋质量要保证,选择质地好、抗拉力强、质厚不漏液的可封口的专用标本袋。

盛标本容器由无盖改用加盖标准容器,标本运送由托盘和器械车改进为标本专用运输车,这样固定液不易泄漏,标本不易混乱、摔碎,可保证标本质量,也避免传染性疾病传播,并有效地防止甲醛液体挥发时对身体的伤害。

2.2准确详细填写病理申请单病理申请单填写要求,包括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内容详实、记录准确,姓名须经患者确认后填写。

病理标签、病理标本填写登记本台、病理标本登记本要求记录的内容有:日期、时间、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本名称、离体时间、标本份数、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病理科收取人员签名。

明确填写送检单的重要性,是供病理医师进行病理检查和诊断时参考,使病检工作与临床紧密联系,这对于确切地作出病理诊断十分重要。

2.3严格执行病理标本送检流程制度完善护士操作流程制度与相互监督,继而降低事情发生率。

巡回护士取出标本桶内该患者的所有标本,与手术医生根据标本袋上的内容逐一核对,并将所有标本亲手交给手术医生,专职人员进行逐个核对无误后,签全名送至病理科,再与标本接受人实施核对无误后,接受人签全名并送至病理科。

3手术标本管理进展
3.1foucs.pdca程序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日常的工作流程,首先是发现问题,成立小组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分析,继而探讨可改进的步骤,再制定计划实施,新计划实施过程中再检查、评估,若发现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再改进。

3.22001年,美国健康保健鉴定联合委员会(jcaho)要求每家评审合格的医院每年至少进行一项前瞻性危险评估项目,并推荐使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作为完成该任务的工具。

是一种在执行之前就确认问题并预防问题发生的风险管理手段,它系统性、前瞻性地分析评估流程中哪一环节发生失效和如何发生,并且能评估
各种不同的失效模式所造成的影响结果。

3.3手术标本信息化管理
3.3.1医院信息系统覆盖面广,医技检查系统与各项医疗业务结合紧密。

在病理检查方面已全面实现了病理检查网上申请、病理报告联网查询等功能,既提高了病理诊断的工作效率,又增强了与病理紧密相关的临床科室工作实效性。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手术室病理标本全流程管理,做到信息准确、收集及时、核对精确和监管便捷。

3.3.2条形码技术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简化了手术病理标本送检流程工作效率提高。

实施全程监控手术病理标本状态,责任明确。

应用到手术标本管理中整合了手术病理标本送检流程实现了手术标本送检全程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手术标本管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4小结
病理标本管理不当,医疗纠纷屡见出现,体现了规范管理手术室病理标本的重要性。

对病人的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手术室病理标本进行规范化管理,降低了送检方面和标本保管存在的安全隐患。

注重细节管理,促进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有效地确保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舒冬丽.手术标本的程序化管理.护理与康复杂志,2009,8
(3):244-245.
[2]容桂荣,张萍萍,赵立民,等.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54.
[3]李初璋.从举证责任倒置强化手术标本的管理.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