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术语定义外科卷
医学术语定义(外科卷)
肝性脑病的分级(grading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是在急性或慢性肝病手术后,特别是在mention分流术后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由反应迟钝直到完全昏迷。
一般是由于蛋白饮食过多或其他原因所引起,严重者可死于肝昏迷。
198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根据其表现将其分为以下3级:I级:反应迟钝,无集中能力,失眠,欣快感,性格改变,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行为反常,易于,是谁,失去定向能力等。
II级:精神错乱,不认人,木僵,昏睡,出现扑翼震颤或其他不自主动作。
III级:昏迷。
浅昏迷对刺激又反映,生昏迷对刺激物反应。
肝转移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liver metastasis):1982年Gennari提出了肝转移临床分类建议,表示各个字母代表的含意,1985年他又提出了临床分期,将转移性肝癌分为4期:I:H1S;II:H1m、b,H2s;III:H2m、b,H3、s、m、b;IV:(A)剖腹探查发现的极小的肝外转移;(B)肝外转移。
为了更精确地比较大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效果,Fortner提出了手术后证实的肝转移分级系统:I级:肿瘤局限在切除的标本内,切缘无癌;II级:肿瘤已局部扩散(肿瘤破溃,直接蔓延到邻近器官,组织学检查切缘阳性)或直接浸润大的血管或胆管;Ⅲ级:有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腹腔内其他器官转移或远处转移。
转移性肝癌的分类表原发性肝癌的分期(stag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提出的新分期标准见下表。
原发性肝癌的分期脾破裂的分级(grading of splenic rupture):1981年Schackford将脾破裂分为5级,Feliciano于1985年对其加以改良,并提出各种分级的手术适应证。
1级:包膜撕裂或轻度的脾实质裂伤——缝合修补。
2级:包膜撕脱——缝合修补和局部应用止血剂。
外科名词解释
25、灭菌: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方法。
26、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常伴有代谢性碱中毒,肾脏为了保钾,肾小管排K+少、排H+多而尿呈酸性 。
27、脓肿:化脓性感染后期组织液化并被完整的纤维壁所包裹 叫脓肿。
10、脓胸:胸膜的化脓性感染并使胸膜腔积脓
11、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或缺损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包块。
12、绞窄性疝:嵌顿疝若不及时解除嵌顿,致使疝内容物血循障碍,甚至发生缺血坏者,称绞窄性疝。
13、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三者合称腹膜刺激征,为急性腹膜炎标志性体征。
6、脑震荡:闭合性脑损伤脑功能障碍为主而无明显的器质性损害。表现出一过性昏迷,是最轻的一种脑损伤。
7、中间清醒期:颅脑损伤后立即昏迷然后清醒一段时间再昏迷
8、等渗性脱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钠和水成比例丢失的脱水。
9、张力性气胸:胸部损伤引起活瓣性伤口气体只进入胸膜腔而不能排出,每次吸气时气体进入胸腔压力逐渐升高超过大气压叫张力性气胸。
1、MODS 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发生功能衰竭
2、疖病:同时有多个疖的存在或反复发生不断的疖叫疖病
3、痈: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4、肿瘤:某组织细胞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异常增生或突变所形成的新生物
5、原位癌:指癌变在粘膜上皮内或皮肤表皮层内,末穿过基底膜,没有局部组织的损害,属早期癌
32、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的血量,不包括储存在外周血管的血量 叫有效循环血量。
33、休克:各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灌流不足、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的一种危急综合征
外科总论 名词解释题库
1.无菌术:在手术穿刺、插管、注射及换药过程中,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无菌术十大原则:(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手套,不得接触背部、腰以下、肩以上部位.(2)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手术器械.(3)手术手套破损或污染,立即更换。
(4)手术过程中,如手术人员调换位置,一人后退一步,背对背到达另一位置。
(5)手术前、关闭切口前均要清点敷料、器械,以免遗漏。
(6)切口边缘应以无菌纱布、手术巾覆盖,以免污染。
(7)缝合前,需用70%酒精再次消毒皮肤.(8)切开空腔脏器,先用纱布保护周围组织,以免污染。
(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距离太近。
(10)手术室不应开窗通风或使用电扇,以免扬起尘埃,污染空气.2。
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另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做哟甚小。
4.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中最常见,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可保持正常,但可造成细胞外液量的迅速减少.5.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
6.自体输血: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需要时进行回输。
既可以节约存库血,又可以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实验.7.血浆增量剂:是经天然加工或合成技术制成的胶体溶液,可以代替血浆扩充血容量,分子量和胶体渗透压近似血浆蛋白,能在循环中保持适当浓度,不在体内积聚.如右旋糖酐。
8。
休克:体内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病征。
代偿期: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
《外科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外科学》名词解释及答案《外科学》名词解释第一部分1.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
2.灭菌法:是指用物理方法(如高温、高压)或化学方法(如戊二醛),将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彻底消灭掉。
3.消毒法:是用化学药液浸泡、甲醛熏蒸和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除人体表面或不耐高温灭菌的物品以及空气中的病源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4.抗菌法(即消毒法):是应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5.等渗性缺水:是水和钠等比例丧失,血清钠和渗透压大致正常,故称~。
6.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称~。
-丢失过多,7.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使血PH下降到7.35以下的酸碱失衡状态时称~。
8.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是指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在需要时再回输给其本人称~。
9.成份输血:根据病人血液成分的减少或缺失情况输注相应血液成分称~。
10.休克: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引起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称~。
11.休克指数:临床上常用脉率/收缩压(mnHg)计算休克指数,正常为0.5左右;如为1.0~1.5表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
12.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称~。
13.冷休克(又称低排高阻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心排血量减少使皮肤湿冷,故称~。
14.MODS: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者称~。
15.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双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周)急剧减退,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体内含氮代谢产物迅速蓄积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称~。
1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称~。
中医师-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疾病命名、基本术语练习题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学疾病命名、基本术语一、A11、以下属于逆证症状的是A、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B、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C、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D、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E、脓成顶髙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2、以下属于顺证症状的是A、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B、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C、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D、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E、收口期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3、以下各项属于“七恶”中脏腑败坏症状的是A、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B、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C、神志昏惚,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D、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E、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4、下列各项中不属“七恶”的是A、气血衰竭B、胃恶C、脏腑败坏D、心恶E、肾恶5、下列各项中属于“心善”症状的是A、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B、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润C、善为声音响亮,不咳不喘,呼吸均匀,皮肤润泽D、身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E、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6、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是指A、应指B、肿疡C、根盘D、护场E、丹毒7、以形态命名的疾病是A、乳痈B、千日疮C、蛇头疔D、湿疮E、丹毒8、以疾病特征命名的疾病是A、乳痈B、千日疮C、蛇头疔D、湿疮E、丹毒9、以部位命名的疾病是A、乳痈B、委中毒C、鹅掌风D、湿疮E、疫疔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
如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
最新外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2、库欣反应:库欣发现当颅内压增至接近动脉舒张压时,血压显著增高,脉搏减慢,脉压增大,继之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终于呼吸停止,最后心脏停博而死亡,这种现象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埋高的病例,并称之为库欣反应。
3、张力性气胸:较大的汽泡破裂或较大较深的肺裂或支气管破裂,期裂口与胸膜腔相通,形成活瓣,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排出,则胸膜腔压力不断升高,压迫肺逐渐萎缩,纵隔挤向健侧,产生呼气和循环功能严重障碍。
4、嵌顿疝: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颈的弹性回缩而将内容物卡住是其不能回纳5、Richter疝: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恻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这种疝称为肠管壁疝或~。
6、Litter疝:如嵌顿的小肠是小肠憩室则称7、Hesselbach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A,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
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肌肉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故易发生疝。
腹股沟直疝即在此由后向前突出。
8、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9、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临近肠管肠腔内。
11、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并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12、肛裂三联征:裂口上端的肛门瓣和肛乳头水肿,形成肥大乳头;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称“前哨痔”。
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征”。
13、门静脉高压症:当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发生淤滞时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的增高,临床上表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和腹水等现象,即为【门静脉高压症】。
14、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症时,由于自身门体血流短路或手术分流,造成大号门静脉血流绕过肝细胞或因肝实质细胞功能严重受损,致使有毒物质不能代谢与解离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从而对脑产生毒性作用并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综合症15、肉眼血尿:为肉眼能见到血色的尿,一般在1000ml尿中含1ml血液即呈肉眼血尿。
整形外科学名词解释题
神经纤维瘤
指发生于神经干及其末梢的神经轴索鞘的施万细胞及其神经束细胞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皮肤组织,也可见于胸腹腔内
20
冻融周期
从组织冻结冰球形成到自然融化为一个冻融周期,增加周期的次数可提高降温的效果,扩大冻结的范围
21
V-Y成形术
即V形切开,使三角形组织松解,退回到需要的位置,Y形缝合达到组织复位。
2010年
1
轴型皮瓣
又称动脉性皮瓣,即以知名动脉为轴心动脉而设计的皮瓣,轴心动脉极其伴行静脉系统与皮瓣长轴平行。血供丰富,设计时不受传统长宽比例的限制。
2
பைடு நூலகம்招风耳
又称隆突耳畸形,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耳廓畸形;以双侧多见。
一般认为是由胚胎期耳轮形成不全或耳甲软骨过度发育所致,这两部分畸形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发生;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血肿、神经损伤、感觉异常、皮肤坏死、增生性瘢痕、秃发。
15
睑袋
分型有三种:
A下睑皮肤松弛型:皮肤松弛、变薄,皱纹明显;
B眶脂肪疝出型:眶内脂肪疝出,下睑臃肿膨隆;
C混合型:具有上述两型特点,临床最常见。
16
Z成形术
又称对偶三角形皮瓣成形术或对偶三角形皮瓣易位术,是利用组织的松弛性,在轴的两侧分别向相反方向设计两个三角形切口,形成两对偶三角形皮瓣,将两个皮瓣交换位置后缝合,以改变组织的牵拉方向,增加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从而解除瘢痕挛缩,减少组织张力或使得错位的组织器官复位的手术。
瘢痕疙瘩一般不能自行退化,治疗困难,多复发。
1
皮肤移植
把人体或动物的皮肤从其原来生长的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或另一个机体,称为皮肤移植。
2
SCC
即鳞状细胞癌,又名表皮样癌,系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的细胞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皮肤或粘膜,常发生在某些皮肤病的基础上,如光线性角化病、慢性放射性皮炎、寻常狼疮、红斑狼疮、慢性溃疡等。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外科学总论1.自体输血(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或称自身输血(autotransfusion),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在需要时进行回输。
主要优点是既可节约库存血,又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且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型实验。
2.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3.最低肺泡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麻醉药的MAC越小其麻醉效能越强。
4.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5.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针对呼吸和心搏骤停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维持适当的脑组织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积极防治脑细胞的损伤,力争脑功能完全恢复。
故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
6.基本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或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后挽救病人生命的基本急救措施。
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是BLS的主要措施。
成年病人BLS包括: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和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s)、尽早开始CPR、尽早电除颤。
7.高级生命支持(ALS):是基本生命支持的延续,是以高质量的复苏技术,复苏器械、设备和药物治疗,争取最佳疗效和预后的复苏阶段,是生命链中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呼吸支持、恢复和维持自助循环、CPR期间的监测(心电图、呼气末CO2、(P ET CO2)冠状动脉灌注压(CP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药物治疗。
外科考试经典(名词解释+大题)
1、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并发症,危象时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39°C)、脉快(>120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望、大汗呕吐、水泻等。
本病是甲状腺素过量释放引起的爆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
死亡率约20%~30%。
2、Littre疝:如嵌顿的小肠是小肠憩室(通常称Meckel憩室)。
3、Richter疝: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这种疝称为肠管壁疝或Richter疝4、残胃癌RGC: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称为残胃癌。
5、早期胃癌EGC:即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早期胃癌。
6、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在门静脉高压高压时,胃壁淤血、水肿,胃粘膜下层的动-静脉交通支广泛开放,胃粘膜微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胃粘膜防御屏障的破坏,形成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7、Reynolds五联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除具有一般胆管感染的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可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即~8、Charcot三联症:肝外胆管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即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9、Mirizze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篓,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
10、滑动疝:有少数病程较长的疝,因内容物不断进入疝囊时产生的下坠力量将囊颈上方的腹膜逐渐推向疝囊,尤其是髂窝区后腹膜与后腹壁结合得极为松弛,更易被推移,以至盲肠(包括阑尾)、乙状结肠和膀胱随之下移而成为疝囊壁的一部分,这种疝称为滑动疝。
11、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外科总论名解与大题
名词解释1、无菌术(asepsis):就是针对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取得一系列预防措施。
无菌术得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2、灭菌:就是指杀灭一切活得微生物,包括芽胞、3、消毒:就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与其她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如芽胞等)、5、低渗性脱水:水钠同时缺失,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13 5mmol/Lo6、高渗性脱水(hy p er t o n ic d en y drat i on):就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Ommol /L,血浆渗透压>3 1 Ommol/L为主要特征得病理过程、6、等渗性脱水(i s ot o n ic dehydration):水与钠成比例消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 细胞外液得渗透压也保持正常、*7>水中#(wa ter intoxi cation):就是指患者肾排水功能降低,或再输入大量水, 使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加,血清钠浓度V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8、高钾血症:血清钾大于5。
5 mmol / L,常见于摄入过多、肾排钾功能减退或细胞内钾外移。
9、低钾血症:血清钾小于3.5 mmol/L,常见于摄入不足、肾外丢失及钾与肾脏排出过多。
10、代谢性酸中毒(metaboI i c aci d osis):由酸性物质得积累或产生过多,或HC03 —丢失过多造成、们、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得C02,以致PaC 0 2增高,导致高碳酸血症、12、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得C02排出过多,以致PaC02降低,pH上升,致低碳酸血症。
1 3、代谢性碱中毒(m e t ab o lie alkalos i s):就是指细胞外液H+丢失或碱过多而引起血浆HCO 3-浓度升高为特征得酸碱紊乱。
外科大题 与名名词解释
QQ:直疝与斜疝的区别:发病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 如初途径:经腹股沟管凸出可进入阴囊,:有直疝三角凸出不进入阴囊。疝块外形,椭圆形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半球形基地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于疝索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外放。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部下动脉内侧
20:腹外疝:是有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或盆脏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触
21腹股沟区:是前列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
22:腹股沟管:位于腹壁前,腹股沟韧带上方,大体相当于腹内斜肌 覆膜机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
M上消化道出血部位分区及特点:1食管或胃底出血,病情及来势猛出血量大常引起休克主要表现为呕血单纯性便血少2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出血,一次出血少于500ml并发休克少,可以呕血为主也可便血为主3球部以下出血,出血不多但很少引起休克,临床表现为便血主
N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五种原因:1胃十二指肠溃疡2门静脉高压症3出血性胃炎4胃癌5胆道出血
K腹部损伤临床表现:1单纯性腹壁损伤症状和体征较轻,一般有局限性腹壁肿痛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他们的程度和范围不随时间推移而加重扩大腹内实质脏器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内出血,常表现已休克为主,腹内空腔脏器损伤破裂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是弥漫性腹膜炎
L腹部损伤脏器破坏鉴别:1有恶心呕吐便血气腹者多为胃肠道损伤2有排尿困难尿血外阴或会阴部牵涉痛提示泌尿系统损伤3有膈面腹膜刺激表现同侧肩部牵涉痛者提示上腹脏器损伤4有下位肋骨骨折这提示有肝或脾破裂可能5有骨盆骨折者提示有直肠膀胱尿道损伤可能
最新外科学名词解释
1.无菌术:针对微生物及一切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包括灭菌法消毒法和操作规则以及管理制度。
2.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注入。
如血压升高而中信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
如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增高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3.最低肺泡浓度(MAC):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这时的肺泡内所含吸人麻药的最低浓度,就称之为MAC4.疖:俗称疥疮,是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病菌金葡菌为主。
5.痈:指多个相邻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6.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下肢与面部,常有全身反应,少有组织坏死、化脓;易治愈但常复发。
7.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形成的新生物。
8.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减慢(又称两慢一高),称为库欣反应9.脑疝: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力去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神经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裂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10.熊猫眼(眼镜征):颅前窝骨折时,骨折多累及额骨水平部和筛骨。
骨折出血可经鼻流出,或进入框内在眼睑和球结膜下形成淤血斑,俗称。
11.脑震荡:为最轻的脑损伤,其特点为伤后即刻发生的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12.中间清醒期是指受伤当时昏迷,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意识障碍好转,甚至完全清醒。
继而因为硬膜外血肿的形成,脑受压引起再度昏迷。
13.开放性颅脑伤;头部受到锐器、火器、偶或钝器的打击,引起头皮、颅骨及颅内结构的联合损伤,并使颅腔与外界直接沟通,称为开放性颅脑伤。
外科学考试名词解释(精华篇)
外科学考试名词解释(精华篇)外科学名词解释“串珠”胸佝偻病时,两侧肋软骨区膨大呈球状称“串珠”胸Ⅲ度烧伤又称焦痂型烧伤。
局部苍白,黄褐或焦黄,严重者可呈炭化,一般无水疱,丧失知觉,发凉,质韧似皮革。
透过焦痂可见粗大树枝样血管,此系皮下组织中血管栓塞凝固所致。
多在伤后即可出现,但有时需1~2d,焦痂稍干后方显出,尤见烫伤所致的Ⅲ度烧伤。
焦痂上的毛发易拔除,拔毛试验无疼痛。
Allis征(或Galeazzi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试验检查方法,患儿仰卧,屈髋屈膝,双腿并拢,两足着床,患膝低于健膝。
Barlow试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试验检查方法,检查者将双髋关节内收并用拇指向后方推压股骨小转子,此时检查者可感到一个弹动声音,说明股骨头从髋臼中滑出去,即为Barlow征阳性。
Barton 骨折(Barton facture ) 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 伴有腕关节脱位者。
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 型钢板内固定。
Bennett骨折(Bennett facture) 为第一掌骨基部骨折脱位。
临床上见第一掌骨向桡背侧突出,局部压痛,拇指活动受限,X线片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主要困难是复位后不易保持。
Bohler 角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构成30~45 °的结节关节角此角称为Bohler 角,它为跟距关系的重要标志。
Chance骨折即脊柱后柱断裂。
脊柱后柱受张力断裂,致棘间韧带或棘突水平横断;并可延伸经椎板、椎弓根、椎体的水平骨折。
Charcot 三联征、Reynolds 五联征腹痛、发冷发热和黄疸三联征是急性胆管炎典型的基本临床表现,又称夏科(Charcot )三联征。
若胆管梗阻并感染严重,梗阻不能及时解除,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中毒症状更为加重,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超过120 次/min )、呼吸浅快、黄疸加深、嗜睡或谵妄甚至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
即在Charcot 三联征基础上出现血压下降及精神异常,则称为瑞罗茨(Reynolds )五联征。
外科学名解解释(考过)
1.等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成比例的缺失,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正常,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细胞内液的量可保持不变的一种脱水方式。
2.大量输血:一次输血量大于2500ml,或24h内输血量达到或超过5000ml。
3.休克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的细胞缺氧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4.CVP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和右心功能之间关系。
正常为5-10cmH20;<5,提示血容量不足;>15,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20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5.休克指数常用脉率/收缩压(mmHg)计算休克指数,帮助判定休克的有无及轻重。
指数为0.5多提示无休克;>1.0一1.5提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
6.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
本病可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如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及泌尿系感染等,称为内毒素性休克。
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在严重感染、创伤或休克等急性危重病情况下,最初未被累及的器官或称远距离器官可发生功能衰竭,导致多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先后发生功能障碍,这种序贯渐进的临床过程称为MODS。
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各种严重侵袭造成体内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引起的全身效应。
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心律失常,白细胞溶解及减少,血压升高或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甚至发生休克。
临床上出现下述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是,即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①体温高于38或低于36;②心率大于90次/分;③呼吸大于20次/分或二氧化碳分压小于32mmHg;④白细胞计数大于12×109/L或小于4×109/L,或未成熟粒细胞多于10%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外科名词解释
1.无菌术:就是针对感染来源和途径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
理制度组成。
是决定诊疗效果及手术成败的关键。
2.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
3.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又称为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或称多器官衰竭(MOF),是指在严重
感染、创伤或大手术等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并发一个以上系统或(和)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或衰竭,一般肺先受累,次为肾、肝、心血管、中枢系统、胃肠、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的特点是继发性、顺序性、和进行性。
4.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
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
5.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的感染。
6.心肺复苏: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
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7.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
身性炎症反应。
8.移植:是指将一个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导入自体或另一个个体的某一部分,以替代
原已丧失功能的一门技术。
9.颅内压增高症:当某种原因造成颅腔容积缩减或颅腔内容物增加,超过其代偿能力,使颅内压持续在2.0kPa
以上,将会出现相应的综合症。
10.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外科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坏疽(gangrene):指大块凝固性坏死并伴腐败菌感染,是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2、适应(adaptation)指器官、组织和细胞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其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将发生改变,同时细胞的大小、数量或类型也将发生变化3、萎缩(atrophy):是指发育正常的组织或器官,由于实质细胞的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而导致其体积缩小。
4、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肥大。
5、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而导致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增生。
6、化生(metaplasia):—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化生。
7、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伴有炎性细胞浸润,为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的得名。
8、炎性肉芽肿(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由某些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局部主要以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明显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性炎9、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和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多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功能低下。
10、玻璃样变:指细胞内外发生在 HE 染色中呈现均质、红染和半透明的蛋白质的蓄积。
11、坏死(necrosis)是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
12、凋亡(apoptosis)也称程序性死亡,是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是一种以形成凋亡小体、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在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坏死。
13、机化 ( organization ):有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如血栓等)的过程为机化14、充血:(hyperemia)器官或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术语定义外科卷肝性脑病的分级(grading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肝性脑病是在急性或慢性肝病手术后,特别是在mention分流术后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由反应迟钝直到完全昏迷。
一般是由于蛋白饮食过多或其他原因所引起,严重者可死于肝昏迷。
198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根据其表现将其分为以下3级:I 级:反应迟钝,无集中能力,失眠,欣快感,性格改变,对周围事物缺乏反应,行为反常,易于,是谁,失去定向能力等。
II级:精神错乱,不认人,木僵,昏睡,出现扑翼震颤或其他不自主动作。
III级:昏迷。
浅昏迷对刺激又反映,生昏迷对刺激物反应。
肝转移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liver metastasis):1982年Gennari提出了肝转移临床分类建议,表示各个字母代表的含意,1985年他又提出了临床分期,将转移性肝癌分为4期:I:H1S;II:H1m、b,H2s;III:H2m、b,H3、s、m、b;IV:(A)剖腹探查发现的极小的肝外转移;(B)肝外转移。
为了更精确地比较大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效果,Fortner提出了手术后证实的肝转移分级系统:I级:肿瘤局限在切除的标本内,切缘无癌;II级:肿瘤已局部扩散(肿瘤破溃,直接蔓延到邻近器官,组织学检查切缘阳性)或直接浸润大的血管或胆管;Ⅲ级:有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腹腔内其他器官转移或远处转移。
转移性肝癌的分类表原发性肝癌的分期(stag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提出的新分期标准见下表。
原发性肝癌的分期脾破裂的分级(grading of splenic rupture):1981年Schackford将脾破裂分为5级,Feliciano于1985年对其加以改良,并提出各种分级的手术适应证。
1级:包膜撕裂或轻度的脾实质裂伤——缝合修补。
2级:包膜撕脱——缝合修补和局部应用止血剂。
3级:严重脾实质破裂或穿透性弹伤或刺伤——缝合修补或脾切除。
4级:严重的实质星状破裂或横断或脾门损伤——部分脾切除或全脾切除。
5级:脾粉碎性或多发性损伤——脾切除。
脾破裂的分型(type of splenic rupture):1985年Buntain应用CT显像,将脾破裂分为4型:Ⅰ型:脾包膜局限性破裂或包膜下血肿,无明显脾实质损伤。
Ⅱ型:脾包膜单处或多处破裂并伴有脾实质(横形或纵形)破裂,但未伤及脾门或大血管,或有实质内血肿。
Ⅲ型:脾单发或多发性深部(纵形或横形)断裂伤,伤及脾门及脾段主要血管。
Ⅳ型:脾脏完全破裂,断裂或脾蒂离断。
并用A表示不伴有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B表示伴有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B1表示伴有实质性脏器损伤,B2表示伴有空腔脏器损伤,E表示伴有腹外脏器损伤。
门静脉高压症肝脏功能分级(functional grading of portal hypertension):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1983年在武汉召开的第一次门脉高压症专题讨论会上,将门脉高压症病人的肝功能分为三级,见下表。
门静脉高压症肝脏功能分级脾脏破裂计分法(scoring of splenic rupture):1988年Andrea Resciniti根据脾破裂时的CT扫描情况,提出以下计分法,见下表。
从Andrea Resciniti文献中看到非手术治疗成功组CT计分<2.5分。
他认为根据单一的CT计分选择病人非手术治疗更加安全。
脾破裂CT扫描计分制脾损伤的分级(grading of splenic injury): 1990年美国创伤外科学会提出的分级见下表。
脾损伤分级脾脏创伤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plenic trauma) : Shackford将脾外伤分为以下5类:①包膜伤,剖腹时已无活跃出血。
②脾包膜或脾实质伤,出血轻微。
③脾实质伤,出血稍多。
④脾实质伤,但保留有部分完好的脾实质。
⑤全脾碎裂或不能控制的脾蒂出血.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分型(type of primary sclerotic cholangitis): Longmire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分为如下4型:Ⅰ型:主要累及远段胆总管;Ⅱ型:急性坏死性胆管炎后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Ⅲ型:慢性弥漫性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Ⅳ型:慢性弥漫性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伴炎性肠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分期(stage of primary sclerotic cholangitis): 1982年Lefkowith提出分为4期:Ⅰ期:胆管周围纤维化限于门脉区;Ⅱ期:门静脉及其周围纤维化与炎症;Ⅲ期:门脉区之间纤维化及炎症;Ⅳ期:肝硬化。
胆囊癌的分期(stage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1987年,国际抗癌协会联盟(UICC)和美国抗癌联合会(AJCC)公布了统一的胆囊癌TNM 分期标准(见下表),成为全面衡量病情,确定治疗策略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
UICC和AJCC对胆囊癌的TNM分期肝门部胆管癌的TNM分期(TNM stage of carcinoma of biliary tract in hepatic portal): UICC提出的肝门部胆管癌的TNM分期见下表.UICC肿瘤分期黄疸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jaundice): 1923年Mc.Nee提出的黄疸分类法如下:①溶血性黄疸(Hemolytic Jaundice)。
②肝细胞性黄疸( Hepatocellular Jaundice)。
③梗阻性黄疸( Obstructive Jaundice)。
这种是根据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而分类的,但未能将各种肝脏损害引起的黄疸包括在内。
Mc.Nee还强调可以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可以存在3种黄疸。
龟田治男黄疸分类法(1982):①溶血性黄疸(hemolytic jaundice)。
②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 jaundice)。
③体质性黄疸(constitutional jaundice)。
④肝内胆汁郁滞性黄疸(intrahepatic cholestatic jaundice)。
⑤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这种是根据临床实践和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来分类的,并把体质性黄疸和肝内胆汁郁滞性黄疸列入重要位置,突出了这种黄疸的特点。
施特吕姆佩耳征(Strumpell sign):体征学术语。
病人屈膝平卧,腹部放松,检查者位于病人右侧,触诊右肋下区,感此区空虚,为该征阳性。
见于肝硬化肝脏缩小时。
提策征(Tietze sign):体征学术语。
肝脏创伤伴肝细胞栓塞视网膜中央动脉病人,在视神经乳头上出现白色或带灰色的云絮状物。
奥尔特内征(Ortner sign):又称“格列科夫-奥尔特内征”、“克留科夫征”。
体征学术语。
检查者用手掌拍打病人右侧肋弓,病人疼痛感觉,此征阳性。
见于肝脏和胆囊疾病。
格列科夫-奥尔特内征(Grekow-Ortner sign):同“奥尔特内征”。
布拉季征(Blatin sign):又称“包虫囊震颤”。
腹腔内大包虫囊肿的征象。
表现为检查者在病人包虫囊肿相应部位腹壁上叩诊时,可以感触到振动性震颤,须为单腔囊肿方可产生此征。
包虫囊震颤(hydatid thrill):即“布拉季征”。
柳比莫夫征(Lubimow sign):肝包虫囊肿的征象。
表现为在肝脏可以扪到“铁一般硬”的结构。
伦霍夫征(Lennhoff sign):肝包虫囊肿的临床征象。
病人仰卧,检查者触诊其腹部。
如在病人右上腹或右季肋部触及随呼吸而上下运动的圆形肿块,触扪其表面光滑、有弹性感,则让病人做深呼吸运动。
病人深吸气时,如于肋缘和肿块之间腹壁出现沟纹,即为该征阳性。
对肝包虫囊肿诊断有参考意义。
腹部摩擦音(abdominal friction sound):腹腔脏器炎症的征象。
病人坐位或仰卧位,深呼吸,检查者在病人左、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听诊。
如听到断续、粗糙的声音,犹如摩擦干燥的手背发出的声音即腹部摩擦音。
加压听诊时,摩擦音增强,病人屏气时摩擦音消失。
右季肋部、右上腹部摩擦音见于肝周围炎、胆囊炎及其周围炎。
左季肋部摩擦音见于脾梗死、脾周围炎、胃周围炎。
里斯曼征(Reisman sign):胆道系统疾病的征象。
检查方法:①病人仰卧,深呼气后屏息,检查者用手掌尺侧迅速叩击病人右腹直肌上部。
如引起剧烈疼痛,即里斯曼征阳性。
②病人仰卧、屏息,检查者用手掌尺侧叩击病人右侧腹直肌,如引起疼痛,即里斯曼征阳性。
此征相当于压痛和反跳痛的结合征象。
方法①:该征阳性提示可能为胆囊炎。
方法②:该征阳性提示可能为胆道蛔虫、胆管炎、胆管结石症等。
胆囊肿大(gallbladder enlargement):胆囊疾病常见体征。
少数较消瘦的病人,胆囊肿大时即可见其右上腹膨隆并显出胆囊的轮廊。
多数病人需触诊可发现肿大的胆囊。
病人仰卧,检查者将手四指并拢用深部滑行触诊法,自右髂窝部沿腹直肌外缘向上触诊直至肋弓处。
胆囊小者仅在腹直肌外缘与右肋下触及,如卵圆形肿块;大者可呈梨形,向下可达右髂窝部。
肿块上端与肝脏相连,下端游离。
随呼吸上下移动。
有的张力较高,有的有明显囊感。
此即胆囊肿大。
应注意胆囊肿大有无压痛,表面光滑与否以及胆囊肿大的速度等。
此征表示胆囊肿大已相当明显,已突出于肋弓之下,有重要临床意义,见于:①急性胆囊炎;②胆总管结石;③胆道肿瘤;④胰头癌。
可进一步选择X线、B超、CT、经皮胆管穿刺造影等检查,以便诊断和治疗。
艾森贝格征(Aizenderg sign):胆囊疾病的征象。
病人坐位,检查叩击病人右侧肩胛骨下角区时,病人胆囊区出现放射性疼痛为此征阳性。
见于胆囊疾病。
米尔采尔-莱奥征(Miltzer-Lyeonn sign):胆囊炎的征象。
表现为在食用奶脂食品后,病人右肋下区的疼痛。
特里埃征(Terrier sign):同“库瓦济埃征”。
兰索霍夫征(Ransohoff sign):胆汁性腹膜炎的征象。
表现为腹部肚脐区域的皮肤局限性发黄。
韦斯特法尔-伯恩哈特征(Westphal-Bernhard sign):特壶腹狭窄的征象。
特点是三联征:胆绞痛、间歇性黄疸、反复发热。
发生在乏特壶腹狭窄时,手术时确诊。
阿肖夫征(Aschff sign):瘀滞性胆囊的征象。
表现为胆绞痛,恶心,呕吐,见于胆汁回流受阻等。
格诺杰米西征(Geenau Mussy sign):又称“格奥尔吉耶夫斯基征”。
体征学术语。
压迫颈部膈神经走行的投影区时所产生的疼痛。
判断为胆道和膈下间隙的疾病。
格奥尔吉耶夫斯基征(Georgievsky sign):同“格诺杰米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