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的转折。示例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描写,细致地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悠然”的心境。示例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解析】
14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43.本题是对诗歌所用表达方式的考查。解答时要根据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及诗歌内容、诗人情感进行分析解答。前两句作者说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是记叙;“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则是议论;“采菊东篱下”四句是描写隐居生活所见自然美景,是描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抒发了作者恬淡自然的心情,是抒情。
14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赤壁(乙)题乌江亭
杜牧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甲)(乙)两诗中,诗人对周郎与项羽成败的原因,看法有何不同?
(2)(甲)(乙)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甲诗中诗人认为在决战时刮起了东风,周瑜侥幸成功。乙诗中
诗人认为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2)甲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乙诗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惋惜之情,同时暗含讽刺之意。
【解析】
【详解】
(1)考查诗歌的分析比较。甲诗,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乙诗,“包羞忍耻是男儿”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汉”呢?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
(2)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甲诗,利用古代赤壁之战的事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面上是说周瑜的侥幸胜利、曹操的落败,实质上是说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能像周瑜一样能成功。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郁闷不平之情。乙诗,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首诗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5.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答案】
145.赤壁之战。
146.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掳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答出“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也可) 【解析】
145.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14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一般从修辞、词语、手法、内容、情感等角度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诗人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
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耐人寻味。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7.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48.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147.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意合即可)
148.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意合即可)
【解析】
147.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在这首诗中,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
偶然的东风,目的是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148.这道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铜雀春深锁二乔”字面意思是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在这里,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二乔”代指东吴,“二乔”被“锁”的命运就是东吴失败的命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这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如果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虽然意思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太直白,缺少了诗歌的含蓄和韵味。
诗词赏析
春望
作者: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150.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