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问题

合集下载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与推广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与推广


a2 b2
.接下来
我们看看高考真题中的“点差法”及其应用. 例 1 . ( 2015 全 国 卷 II , 理 科 20 ) 已 知 椭 圆
C : 9x2 y2 m2 (m 0) ,直线 l 不过原点 O 且不平行于坐 标轴, l 与 C 有两个交点 A , B ,线段 AB 的中点为 M .
证明: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可知A、B关于原点对称,设
A(x1, y1), B(x2 , y2 ), P(x, y)
x12 a2

y12 b2
x2 1① a2

y2 b2
1②,
①-②可得如下表达式
( x1

x)( x1 a2

x)

( y1

y)( y1 b2

y)

0





(x1 x)(x1 x)
,

k

y2 x2
y1 x1
,
x2

x1

2x0
,
y2

y1

2 y0 .
将点A、B的坐标带入椭圆方程可得,
x12 a2

y12 b2
1
①,
x22 a2

y22 b2
1②


-


得: (x2 x1)(x2 x1) ( y2 y1)( y2 y1) 0
a2
b2

2x0 (x2 a2
1 k( )
1
b2
a2
,由点F及A、B中点可求出 k

1 2

浅谈“点差法”在求圆锥曲线范围问题中的应用

浅谈“点差法”在求圆锥曲线范围问题中的应用

浅谈“点差法”在求圆锥曲线范围问题中的应用作者:张伟建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2年第11期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圆锥曲线的弦的中点有关问题是常考查的内容.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及参数法求解,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点差法”是由弦的两端点坐标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得到两个等式相减,可得一个与弦的斜率及中点相关的式子,再结合有关条件来求解.当题目涉及弦的中点、斜率,或借助曲线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其他变量的范围时,一般都可以用“点差法”来求解.这种方法对有关点的坐标设而不求,充分发挥整体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起到简化和优化解题过程的作用.【例1】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一个顶点A的坐标为(0,-1),且右焦点到直线x-y+22=0的距离为3.(1)求a、b的值;(2)若存在斜率为k的直线l,使l与已知椭圆交于不同两点M、N,且满足|AM|=|AN|,求k的取值范围.解析:由于篇幅有限,常规解法不再赘述.下面使用点差法求解.设M(,),N(,),P(,).当k≠0时,由|AM|=|AN|知:;①;②;③;④---;⑤由①-②得()(-)+3()(-)=0.⑦将③④代入⑦,得-k;⑧将⑧和⑤联立得,-32k,将它们代入⑥得94k2+34解得k∈(-1,1)且k≠0.当k=0时显然成立.故k∈(-1,1).【例2】如图2所示,某椭圆的焦点是(-4,0)、(4,0),过点并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且,椭圆上不同的两点A(,)、C(,)满足条件:、、成等差数列.(1)求该椭圆方程;(2)求弦AC中点的横坐标;(3)设弦AC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椭圆定义及条件得,∴a=5.又c=4,∴b2=a2-c2=9.故椭圆方程为x25+y29=1.(2)由a=5,c=4知离心率e=ca=45,-,-依焦半径公式:由、、成等差数列,得5--,解得,∴故弦AC中点的横坐标为4.(3)由第(2)问可知弦AC中点的横坐标,再由弦A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可表示出AC的方程,然后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将k用AC中点坐标表示,再由中点在y=kx+m上,可将m用弦AC中点的纵坐标表示,然后结合弦AC中点在线段BB′上这一条件,求出m的取值范围.故设弦AC中点为P(4,),所以直线AC的方程为:y--1k(x-4)(x≠0).将上式代入椭圆方程得(9k2+25)x2-50()x+25()2-25×9k2=0,∴()9k2+25=8,解得(当k=0时也成立),∵点P(4,)在弦AC的垂直平分线上,∴,∴---∵点P(4,)在线段BB′的内部,于是有-95这道题表面上看与“点差法”没多大联系,第(2)问中既然出现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当然也就有了弦的中点,“点差法”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下面使用点差法求解.设弦AC中点为P(4,),由A(,)、C(,)知;①;②;③;④--;⑤;⑥-95由①-②得()(-)25-()(-)9=0,将③④代入上式得:---2=-1k,解得().又由-95且得-165(注:当k=0时,AC中点为(4,0),此时)综上,m∈(-165,165).圆锥曲线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常有两种解题思路:1.先求出直线的斜率的变化范围,进而求参数的取值范围.2.借助曲线中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在椭圆中,直线与椭圆如果有两个交点,则等价于弦的中点在椭圆内部,换句话说,某点在圆锥曲线的内部,则被该点平分的弦一般存在.本题即根据AC的中点P在椭圆内部,求出的取值范围,进一步求出m的范围.由此可见,中点弦问题中判断“中点”的位置非常重要,而“点差法”是解决此类问题当之无愧的“利剑”.参考文献邵丽云.高中数学疑难全解放入书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曹兵.高中数学难题新题精讲精练300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巧用“点差法”破解圆锥曲线中点弦和切线问题

巧用“点差法”破解圆锥曲线中点弦和切线问题

巧用 点差法 破解圆锥曲线中点弦和切线问题唐金波(深圳科学高中ꎬ广东深圳518129)摘㊀要: 点差法 是圆锥曲线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方法ꎬ代点作差ꎬ模式化强ꎬ计算量少ꎬ能很好地优化解题过程.高中阶段用 点差法 来解决有关圆锥曲线上一点的切线问题易于理解ꎬ且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ꎬ欣赏到数学之美.关键词:点差法ꎻ中点弦ꎻ切线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9-0060-03收稿日期:2023-04-05作者简介:唐金波ꎬ男ꎬ湖南省衡阳人ꎬ硕士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数学教学研究.㊀㊀在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的中点和切线的相关问题时ꎬ我们经常会用到 点差法 :设弦的两个端点坐标x1ꎬy1()和x2ꎬy2()ꎬ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后ꎬ把所得的两个方程相减ꎬ得到弦的中点坐标与弦所在直线斜率的关系ꎬ使问题得到解决.此方法巧妙地将中点坐标公式和斜率公式 珠联璧合 ꎬ设而不求ꎬ代点作差ꎬ减少了计算量ꎬ模式化强ꎬ优化了解题过程ꎬ对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好的效果[1].1 点差法 的介绍1.1中点弦问题结论1㊀设l为不过原点O的直线ꎬ与椭圆C:x2a2+y2b2=1(a>b>0)相交于AꎬB两点ꎬM为线段AB的中点ꎬ则kAB kOM=-b2a2=e2-1(其中e为椭圆的离心率).分析㊀设Ax1ꎬy1()ꎬBx2ꎬy2()ꎬMx0ꎬy0()ꎬ则x21a2+y21b2=1ꎬx22a2+y22b2=1.ìîíïïïï两式相减ꎬ得y1-y2x1-x2=-b2a2 x1+x2y1+y2=-b2a2 x0y0.所以kAB kOM=-b2a2=e2-1.说明㊀本篇后续例题等直接引用该表达式ꎬ没有给出推导ꎬ正式解题作答时需要给出推导过程.对于双曲线和抛物线可类似推导如下结论ꎬ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推导.结论2㊀设l为不过原点O的直线ꎬ与双曲线C:x2a2-y2b2=1(a>0ꎬb>0)相交于AꎬB两点ꎬM为线段AB的中点ꎬ则kAB kOM=b2a2=e2-1(其中e为双曲线的离心率).结论3㊀设点Ax1ꎬy1()ꎬBx2ꎬy2()(x1ʂx2)是抛物线C:y2=2px(p>0)上两点ꎬ则直线AB的斜率kAB=y1-y2x1-x2=2py1+y2.1.2切线问题结论4㊀设P(x0ꎬy0)为椭圆C:x2a2+y2b2=1(a>06b>0)上一个定点ꎬ过点P的切线记为lꎬ则l:x0xa2+y0yb2=1且kl kOP=-b2a2=e2-1.分析㊀设Q(x1ꎬy1)为椭圆上不同于点P的任意一点ꎬ则x20a2+y20b2=1ꎬx21a2+y21b2=1.ìîíïïïï两式相减ꎬ得kPQ=y1-y0x1-x0=-b2a2 x1+x0y1+y0.过点P的切线l可以看作割线PQ当QңP时的极限位置.①若y0ʂ0ꎬ当x1ңx0ꎬy1ңy0时ꎬkPQң-b2a2x0+x0y0+y0=-b2a2 x0y0.此时切线l的方程为y-y0=-b2x0a2y0(x-x0).化简得x0xa2+y0yb2=1ꎬ并且kl kOP=-b2a2=e2-1.②若y0=0ꎬ容易验证切线l的方程为x0xa2+y0yb2=1.综上①②ꎬ可知结论成立.通过利用极限的思想结合 点差法 推导椭圆的切线方程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点差法ꎬ挖掘其本质ꎬ进一步说明点差法为什么能解决与中点弦相关的问题ꎬ对提升数学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本结论也可以通过点差法推广到双曲线和抛物线ꎬ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证明.结论5㊀设P(x0ꎬy0)为双曲线C:x2a2-y2b2=1(a>0ꎬb>0)上一个定点ꎬ过点P的切线记为lꎬ则l:x0xa2-y0yb2=1且kl kOP=b2a2=e2-1.结论6㊀设P(x0ꎬy0)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个定点ꎬ过点P的切线记为lꎬ则y0y=p(x0+x)且kl=py0.2 点差法 的应用2.1应用 点差法 解中点弦问题例1㊀(2022年新高考Ⅱ卷 16)如图1ꎬ已知椭圆x26+y23=1ꎬ直线l与椭圆在第一象限交于AꎬB两点ꎬ与x轴ꎬy轴分别交于MꎬN两点ꎬ且MA=NBꎬMN=23ꎬ则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㊀设AB的中点为Eꎬ因为MA=NBꎬ所以ME=NE.图1㊀2022年新高考Ⅱ卷16题图由结论1ꎬ有kOE kAB=-12.设直线AB:y=kx+mꎬk<0ꎬm>0ꎬ令x=0得y=mꎬ令y=0得x=-mk.即M-mkꎬ0æèçöø÷ꎬN0ꎬm().所以E-m2kꎬm2æèçöø÷.即kˑm/2-m/2k=-12.解得k=-22或k=22(舍去).又MN=23ꎬ即MN=m2+2m()2=23ꎬ解得m=2或m=-2(舍去).所以直线AB:y=-22x+2ꎬ即x+2y-22=0.评注㊀由问题中的条件MA=NBꎬ借助几何图形的特点ꎬ可自然联想到取线段AB的中点Eꎬ从而利用椭圆中 点差法 的结论ꎬ得到直线斜率和截距的关系式ꎬ进而解决问题.2.2应用点差法 解切线问题例2㊀(2022年淮北中学第一次联考 21)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1ꎬ160)ꎬ离心率为12.(1)求椭圆C的方程ꎻ(2)若过点F的直线l交C于AꎬB两点ꎬ线段AB的中点为Mꎬ分别过AꎬB作C的切线l1ꎬl2ꎬ且l1与l2交于点P.证明:OꎬMꎬP三点共线.解析㊀(1)x24+y23=1ꎻ(2)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ꎬOꎬMꎬP三点共线显然成立.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为k(易知kʂ0)ꎬ设Ax1ꎬy1()ꎬBx2ꎬy2()ꎬ由结论1知ꎬk kOM=-b2a2=-34ꎬ即kOM=-34k.由结论2知ꎬl1:x1x4+y1y3=1ꎬ①l2:x2x4+y2y3=1.②由①②ꎬ得x(x1-x2)4=-y(y1-y2)3.即kop=yx=-3(x1-x2)4(y1-y2)=-34k.于是kOM=kopꎬ因此OꎬMꎬP三点共线.评注㊀上述有关中点弦和曲线上一点的切线问题若借助 点差法 得到直线的斜率与中点到原点的斜率的关系式ꎬ能有效减少计算量.用点差法得到的切线方程也简单易懂ꎬ给我们推导圆锥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提供了更为初等的方法ꎬ充分说明了 点差法 的威力ꎬ更能让我们欣赏到数学之美.2.3对 点差法 深入理解例3㊀已知双曲线C:x2-y22=1ꎬ是否存在过点M(1ꎬ1)的直线lꎬ使l与双曲线交于AꎬB两点ꎬ且M是线段AB的中点?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ꎻ若不存在ꎬ说明理由.解析㊀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ꎬ显然不合题意.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为kꎬ设Ax1ꎬy1()ꎬBx2ꎬy2()ꎬ则由结论2ꎬ知k kOM=2ꎬ即k=2.于是ꎬ直线l的方程为y=2x-1.但若将y=2x-1代入双曲线x2-y22=1ꎬ消去yꎬ整理ꎬ得2x2-4x+3=0ꎬ此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满足题意的直线l不存在.评注㊀解答例3的问题时ꎬ在用点差法求出直线方程后ꎬ认为已经 大功告成 ꎬ这就反应出解题过程中理性思维的缺失.此例体现了 点差法 在应用中的特殊性和局限性ꎬ有助于我们对数学更深入地理解.事实上ꎬ(1)当曲线是椭圆或者抛物线时ꎬ若中点在其内部ꎬ则满足条件的直线存在ꎻ若中点在其外部ꎬ则满足条件的直线不存在.(2)当曲线是双曲线时ꎬ若中点在其内部ꎬ则所求的直线存在ꎻ若中点在其外部ꎬ则满足的条件可能存在ꎬ也可能不存在ꎬ此时需要验证判别式.3总结反思点差法 是一种非常典型且简单易学的方法ꎬ但它仍然不是圆锥曲线中的通解通法.从上述例题的解答过程可以看出ꎬ当遇到中点弦㊁切线等条件时ꎬ我们可以尝试该法.对于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的通法ꎬ该法过程简洁㊁计算量小ꎬ能进一步提高解题效率.对于圆锥曲线上一点的切线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ꎬ是高中阶段非常好用㊁易用㊁实用的好方法.但是该法仍然具有其局限性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ꎬ要结合自身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对知识本质理解的程度ꎬ选择最优的解题方法.要学会从不同的解法中汲取不同的数学思想ꎬ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ꎬ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参考文献:[1]苏立标.圆锥曲线的秘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ꎬ2021.[责任编辑:李㊀璟]26。

巧用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对称问题高二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巧用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对称问题高二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圆锥曲线中的直线对称问题
已知椭圆E:x2 y2 1 ,试确定 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y=4x+m, 23
椭圆E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y
O
x
金题精讲
圆锥曲线中的点对称问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
F2 (
3, 0)
,且经过点 (
3, 1) . 2
x2 a2
y2 b2
设点、作差、求斜率.
注意事项
如果是曲线的存在性问题,判断点的位置至关重要,如果点在曲线外,中点弦将 不存在.
金题精讲
圆锥曲线中的直线对称问题
已知椭圆E:x2 y2 1 ,试确定 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y=4x+m, 23
椭圆E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y
【思路分析】
O
x
金题精讲
【解】假设这样的直线存在,不妨
设Q1(x1,y1) ,Q2(x2,y2) ,则
2x12 y12 2 ①
2
x22
y22
2

x1
x2
1③
2
y1
y2
1④
2
①–②得:2(x12 – x22)=y12 – y22
即:2(x1 + x2) (x1 – x2)=(y1 + y2)(y1 – y2)
即:2×2(x1 – x2)=2(y1 – y2)
考情分析
圆锥曲线中的 对称问题
基本方法 基本类型
韦达定理法 点差法 关于点对称 关于直线对称
金题精讲
应用点差法解决中点弦问题
已知双曲线方程2x2-y2=2. (1)求以A(2,1)为中点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

高考数学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解析版)

高考数学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解析版)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一、考情分析圆锥曲线中的中点弦问题是高考常见题型,在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形成的弦中点的有关问题时,我们经常用到如下解法:设弦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代入圆锥曲线得两方程后相减,得到弦中点坐标与弦所在直线斜率的关系,然后加以求解,这即为“点差法”.二、解题秘籍(一)求以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是设出弦端点坐标,代入曲线方程相减求出斜率,再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特别提醒:求以定点为中点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求出直线方程后要检验所求直线与双曲线是否有2个交点.【例1】过椭圆x216+y24=1内一点M(2,1)引一条弦,使弦被M点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解析】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A(x1,y1)、B(x2,y2)∵M(2,1)为AB的中点∴x1+x2=4 y1+y2=2∵又A、B两点在椭圆上,则x12+4y12=16,x22+4y22=16两式相减得(x12−x22)+4(y12−y22)=0于是(x1+x2)(x1−x2)+4(y1+y2)(y1−y2)=0∴y1−y2x1−x2=−x1+x24(y1+y2)=−44×2=−12即k AB=−12,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1=−12(x−2),即x+2y−4=0.【例2】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b>0),离心率e=3,虚轴长为22.(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2)过点P1,1能否作直线l,使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且点P为弦AB的中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e=ca=3,2b=22,∴c=3a,b=2.∵c2=a2+b2,∴3a2=a2+2.∴a2=1.∴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x2-y22=1.(2)假设以定点P(1,1)为中点的弦存在,设以定点P(1,1)为中点的弦的端点坐标为A(x1,y1),B(x2,y2)(x1≠x2),可得x1+x2=2,y1+y2=2.由A,B在双曲线上,可得:x21-y212=1 x22-y222=1,两式相减可得以定点P(1,1)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斜率为:k=y2-y1x2-x1=2(x1+x2)y1+y2=2,则以定点P(1,1)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1=2(x-1).即为y=2x-1,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可得2x2-4x+3=0,由Δ=(-4)2-4×2×3=-8<0,所以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 .(二)求弦中点轨迹方程求弦中点轨迹方程基本类型有2类,一是求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二是求过定点的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的中点轨迹方程.【例3】(2023届湖北省腾云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 经过点P 0,1 ,且离心率为32.(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过点0,-35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设坐标原点为O ,线段AB 的中点为M ,求MO 的最大值.【解析】(1)∵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经过点P (0,1),其离心率为32.∴b =1,c a =32⇒1-b 2a2=34,∴b a =12,∴a =2,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2)当直线l 斜率不存在时,M 与O 重合,不合题意,当直线l 斜率存在时,设A (x 1,y 1),B (x 2,y 2),M (x 0,y 0),则有x 0=x 1+x 22,y 0=y 1+y 22,直线l 的斜率为y 1-y 2x 1-x 2=y 0+35x 0,A ,B 两点在椭圆上,有x 124+y 12=1,x 224+y 22=1,两式相减,x 12-x 224=-y 12-y 22 ,即x 1+x 24y 1+y 2 =-y 1-y 2x 1-x 2,得x 04y 0=-y 0+35x 0,化简得x 02=-4y 02-125y 0,MO =x 02+y 02=-3y 02-125y 0=-3y 0+25 2+1225,∴当y 0=-25时,MO 的最大值为235【例4】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的中点问题,是解析几何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引理:设A x 1,y 1 、B x 2,y 2 是二次曲线C :Ax 2+By 2+Cx +Dy +F =0上两点,P x 0,y 0 是弦AB 的中点,且弦AB 的斜率存在,则Ax 21+By 21+Cx 1+Dy 1+F =0⋯⋯(1)Ax 22+By 22+Cx 2+Dy 2+F =0⋯⋯(2)由(1)-(2)得A x 1-x 2 x 1+x 2 +B y 1-y 2 y 1+y 2 +C x 1-x 2 +D y 1-y 2 =0,∵x 0=x 1+x 22,y 0=y 1+y 22,∴x 1+x 2=2x 0,y 1+y 2=2y 0∴2Ax 0x 1-x 2 +2By 0y 1-y 2 +C x 1-x 2 +D y 1-y 2 =0,∴2Ax 0+C x 1-x 2 =-2By 0+D y 1-y 2 ,∴直线AB 的斜率k AB =y 1-y 2x 1-x 2=-2Ax 0+C2By 0+D2B +D ≠0,x 1≠x 2 .二次曲线也包括了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请根据上述求直线斜率的方法(用其他方法也可)作答下题:已知椭圆x 22+y 2=1.(1)求过点P 12,12且被P 点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过点A 2,1 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解析】(1)设A x 1,y 1 、B x 2,y 2 是椭圆x 22+y 2=1上两点,P x 0,y 0 是弦AB 的中点,则x 122+y 12=1x 222+y 22=1,两式相减得:x 1-x 2 x 1+x 2 +2y 1-y 2 y 1+y 2 =0,∵12=x 1+x 22,12=y 1+y 22,∴x 1+x 2=1,y 1+y 2=1∴x 1-x 2+2y 1-y 2 =0,∴直线AB 的斜率k AB =-12.直线AB 的方程为y -12=-12x -12,即2x +4y -3=0.因为P 12,12在椭圆内部,成立.(2)由题意知:割线的斜率存在,设A x 1,y 1 、B x 2,y 2 是椭圆x 22+y 2=1上两点,P x ,y 是弦AB 的中点,则x 122+y 12=1x 222+y 22=1 ,两式相减得:x 1-x 2 x 1+x 2 +2y 1-y 2 y 1+y 2 =0,∵x =x 1+x 22,y =y 1+y 22,∴x 1+x 2=2x ,y 1+y 2=2y∴2x x 1-x 2 +4y y 1-y 2 =0,∴直线AB 的斜率k AB =y 1-y 2x 1-x 2=-x2yx 1≠x 2又k AB =y -1x -2,所以 y -1x -2=-x 2y ,化简得:x 2+2y 2-2x -2y =0-2≤x ≤2 ,所以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 2+2y 2-2x -2y =0-2≤x ≤2 (三)求直线的斜率一般来说,给出弦中点坐标,可求弦所在直线斜率【例5】已知椭圆C :x 25+y 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M ,N 在椭圆C 上.(1)若线段MN 的中点坐标为2,13,求直线MN 的斜率;(2)若M ,N ,O 三点共线,直线NF 1与椭圆C 交于N ,P 两点,求△PMN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1)设M x 1,y 1 ,N x 2,y 2 ,则x 215+y 21=1,x 225+y 22=1,两式相减,可得x 1+x 2 x 1-x 25+y 1+y 2 y 1-y 2 =0,则4x 1-x 2 5+2y 1-y 2 3=0,解得k MN =y 1-y 2x 1-x 2=-65,即直线MN 的斜率为-65;(2)显然直线NF 1的斜率不为0,设直线NF 1:x =my -2,N x 3,y 3 ,P x 4,y 4 ,联立x =my -2x 25+y 2=1,消去x 整理得m 2+5 y 2-4my -1=0,显然Δ=20m 2+1 >0,故y 3+y 4=4m m 2+5,y 3⋅y 4=-1m 2+5,故△PMN 的面积S △PMN =2S △OPN =2⋅12OF 1 ⋅y 3-y 4=2⋅4m m 2+5 2-4⋅-1m 2+5=45m 2+1m 2+5,令t =m 2+1,t ≥1,则S △PMN =45t t 2+4=45t +4t≤454=5,当且仅当t =2,即m =±3时等号成立,故△PMN 面积的最大值为5.【例6】已知椭圆x 225+y 29=1上不同的三点A x 1,y 1 ,B 4,95,C x 2,y 2 与焦点F 4,0 的距离成等差数列.(1)求证:x 1+x 2=8;(2)若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的交点为T ,求直线BT 的斜率k .【解析】(1)证略.(2)解∵x 1+x 2=8,∴设线段AC 的中点为D 4,y 0 .又A 、C 在椭圆上,∴x 1225+y 129=1,(1)x 2225+y 229=1,(2)1 -2 得:x 12-x 2225=-y 12-y 229,∴y 1-y 2x 1-x 2=-9x 1+x 2 25y 1+y 2=-925⋅82y 0=-3625y 0.∴直线DT 的斜率k DT =25y 036,∴直线DT 的方程为y -y 0=25y 036x -4 .令y =0,得x =6425,即T 6425,0 ,∴直线BT 的斜率k =95-04-6425=54.(四)点差法在轴对称中的应用【例7】(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高三上学期联合统测)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1,62 在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 上,直线l :y =x +m 与C 交于A ,B 两点,且线段AB 的中点为M ,直线OM 的斜率为-12.(1)求C 的方程;(2)若m =1,试问C 上是否存在P ,Q 两点关于l 对称,若存在,求出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设A x 1,y 1 ,B x 2,y 2 ,则M x 1+x 22,y 1+y 22 ,k AB =y 1-y 2x 1-x 2=1,k OM=y 1+y 22x 1+x 22=y 1+y 2x 1+x 2=-12∵A x 1,y 1 ,B x 2,y 2 在椭圆上,则x 12a 2+y 12b 2=1x 22a 2+y 22b 2=1两式相减得x 12-x 22a 2+y 12-y 22b 2=0,整理得y 12-y 22x 12-x 22=y 1+y 2x 1+x 2×y 1-y 2x 1-x 2=-b 2a 2∴k AB ⋅k OM =-b 2a 2,即-12=-b2a2,则a 2=2b 2又∵点1,62 在椭圆C :x 2a 2+y 2b 2=1上,则1a 2+32b 2=1联立解得a 2=4,b 2=2∴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2=1(2)不存在,理由如下:假定存在P ,Q 两点关于l :y =x +1对称,设直线PQ 与直线l 的交点为N ,则N 为线段PQ 的中点,连接ON∵PQ ⊥l ,则k AB ⋅k PQ =-1,即k PQ =-1由(1)可得k ON ⋅k PQ =-12,则k ON =12,即直线ON :y =12x联立方程y =12x y =x +1,解得x =-2y =-1 即N -2,-1∵-2 24+-1 22=32>1,则N -2,-1 在椭圆C 外∴假定不成立,不存在P ,Q 两点关于l 对称【例8】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过点1,62 ,直线l :y =x +m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且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直线OM 的斜率为-12.(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椭圆C 上存在P ,Q 两点,使得P ,Q 关于直线l 对称,求实数m 的范围.【解析】(1)设A x 1,y 1 ,B x 2,y 2 ,则M x 1+x 22,y 1+y 22,即k OM =y 1+y 2x 1+x 2=-12.因为A ,B 在椭圆C 上,所以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2=1,两式相减得x 1+x 2 x 1-x 2 a 2+y 1+y 2 y 1-y 2 b 2=0,即1a 2+y 1+y 2 y 1-y 2b 2x 1+x 2 x 1-x 2=0,又k AB =y 1-y 2x 1-x 2=1,所以1a 2-12b2=0,即a 2=2b 2.又因为椭圆C 过点1,62 ,所以1a 2+32b2=1,解得a 2=4,b 2=2,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2=1;(2)设P x 3,y 3 ,Q x 4,y 4 ,PQ 的中点为N x 0,y 0 ,所以x 3+x 4=2x 0,y 3+y 4=2y 0,因为P ,Q 关于直线l 对称,所以k PQ =-1且点N 在直线l 上,即y 0=x 0+m .又因为P ,Q 在椭圆C 上,所以x 234+y 232=1,x 244+y 242=1.两式相减得x 3+x 4 x 3-x 4 4+y 3+y 4 y 3-y 42=0.即x 3+x 44+y 3+y 4 y 3-y 42x 3-x 4=0,所以x 3+x 44=y 3+y 42,即x 0=2y 0.联立x 0=2y 0y 0=x 0+m,解得x 0=-2my 0=-m ,即N (-2m ,-m ).又因为点N 在椭圆C 内,所以(-2m )24+(-m )22<1,所以-63<m <63所以实数m 的范围为-63<m <63.(五)利用点差法可推导的结论在椭圆x 2a 2+y 2b2=1a >b >0 中,若直线l 与该椭圆交于点A ,B ,点P x 0,y 0 为弦AB 中点,O 为坐标原点,则k AB ⋅k OP =b 2a2,对于双曲线、抛物线也有类似结论,求自行总结.【证明】设A x 1,y 1 ,B x 2,y 2 且x 1≠x 2,则x 12a 2+y 12b 2=1,(1)x 22a 2+y 22b2=1,(2)1 -2 得:x 12-x 22a 2=-y 12-y 22b 2,∴y 1-y 2x 1-x 2=-b 2x 1+x 2 a 2y 1+y 2 ,∴k AB =y 1-y 2x 1-x 2=-b 2x 1+x 2 a 2y 1+y 2.又k OP =y 1+y 2x 1+x 2,∴k AB =-b 2a 2⋅1k OP ,∴k AB ⋅k OP =-b 2a 2(定值).【例9】(2022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2=1(a 、b为正常数)的右顶点为A ,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P 、Q 两点,且P 、Q 均不是双曲线的顶点,M 为PQ 的中点.(1)设直线PQ 与直线OM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求k 1·k 2的值;(2)若AM PQ=12,试探究直线l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该定点坐标;否则,说明理由.【解析】(1)设P (x 1,y 1),Q (x 2,y 2),M (x 0,y 0),因为P 、Q 在双曲线上,所以x 12a 2-y 12b 2=1,x 22a 2-y 22b2=1,两式作差得(x 1+x 2)(x 1-x 2)a 2-(y 1+y 2)(y 1-y 2)b 2=0,即2x 0(x 1-x 2)a 2=2y 0(y 1-y 2)b 2,即y 0(y 1-y 2)x 0(x 1-x 2)=b 2a2,即k 1·k 2=b 2a 2;(2)因为AM PQ=12,所以△APQ 是以A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即AP ⊥AQ ;①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设l :x =t ,代入x 2a 2-y 2b2=1得,y =±bt 2a 2-1,由|t -a |=b t 2a2-1得,(a 2-b 2)t 2-2a 3t +a 2(a 2+b 2)=0,即[(a 2-b 2)t -a (a 2+b 2)](t -a )=0,得t =a (a 2+b 2)a 2-b 2或a (舍),故直线l 的方程为x =a (a 2+b 2)a 2-b 2;②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l :y =kx +m ,代入x 2a 2-y 2b2=1,得(b 2-k 2a 2)x 2-2km a 2x -a 2(m 2+b 2)=0,Δ=a 2b 2(m 2+b 2-k 2a 2)>0,设P (x 1,y 1),Q (x 2,y 2),则x 1+x 2=2km a 2b 2-k 2a 2,x 1x 2=-a 2(m 2+b 2)b 2-k 2a 2;因为AP ⊥AQ ,所以AP ·AQ =0,即(x 1-a ,y 1)·(x 2-a ,y 2)=0,即x 1x 2-a (x 1+x 2)+a 2+y 1y 2=0,即x 1x 2-a (x 1+x 2)+a 2+(kx 1+m )(kx 2+m )=0,即(km -a )(x 1+x 2)+(k 2+1)x 1x 2+m 2+a 2=0,即-2km a 3-k 2a 2b 2-m 2a 2+m 2b 2-k 2a 4b 2-k 2a 2=0,即a 2(a 2+b 2)k 2+2ma 3k +m 2(a 2-b 2)=0,即[a (a 2+b 2)k +m (a 2-b 2)](ak +m )=0,所以k =-m (a 2-b 2)a (a 2+b 2)或k =-ma ;当k =-m a 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max +m ,此时经过A ,舍去;当k =-m (a 2-b 2)a (a 2+b 2)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m (a 2-b 2)a (a 2+b 2)x +m ,恒过定点a (a 2+b 2)a 2-b 2,0,经检验满足题意;综上①②,直线l 过定点a (a 2+b 2)a 2-b 2,0.三、跟踪检测1.已知椭圆C :x 22+y 2=1,F 1为右焦点,直线l :y =t (x -1)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取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S ,设线段AS 与线段BS 的中垂线交于点Q .(1)当t =2时,求QF 1 ;(2)当t ≠0时,求QF 1|AB |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则求出定值;若不为定值,则说明理由.【解析】(1)设A x 1,y 1 ,B x 2,y 2 ,线段AB 的中点M 坐标为x M ,y M ,联立得x 2+2y 2-2=0,y =2(x -1), 消去y 可得:9x 2-16x +6=0,所以x 1+x 2=169,x 1x 2=69,所以x M =89,代入直线AB 方程,求得y M =-29,因为Q 为△ABS 三条中垂线的交点,所以MQ ⊥AB ,有k MQ k AB =-1,直线MQ 方程为y +29=-12×x -89.令y =0,x Q =49,所以Q 49,0 .由椭圆C :x 22+y 2=1可得右焦点F 11,0 ,故QF 1 =59.(2)设A x 1,y 1 ,B x 2,y 2 ,中点M 坐标为x M ,y M .x 212+y 21=1,x 222+y 22=1,相减得y 2-y 1x 2-x 1=-12×x 1+x 2y 1+y 2=-x M 2y M ,k AB k OM =-12.又Q 为△ABS 的外心,故MQ ⊥AB ,k MQ k AB =-1,所以k MQ =2k OM =2y M x M ,直线MQ 方程为y -y M =2y Mx Mx -x M ,令y =0,x Q =x M 2=x 1+x 24,所以Q x 1+x 24,0 而F 11,0 ,所以QF 1 =1-14x 1+x 2 ,AF 1 =x 1-1 2+y 21=x 1-1 2+1-x 212=x 212-2x 1+2=2-12x 1,同理BF 1 =2-12x 2,|AB |=AF 1 +BF 1 =22-12x 1+x 2 ,QF 1 |AB |=1-14x 1+x 2 22-12x 1+x 2 =24,所以当t 变化时,QF 1 |AB |为定值24.2.(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离心率为22,上顶点为D ,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M 为线段AB 的中点,当点M 的坐标为(2,1)时,直线l 恰好经过D 点.(1)求椭圆C 的方程:(2)当l 不过点D 时,若直线DM 与直线l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知,离心率e =22,所以a =2b =2c ,设A x 1,y 1 ,B x 2,y 2 ,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 2=1两式相减得k ⋅k OM =-b 2a 2=-12,所以k =-1;所以直线为y -1=-(x -2),即y =-x +3,所以b =c =3,椭圆方程为x 218+y 29=1;(2)设直线为y =kx +m ,由y =kx +mx 2+2y 2=18得1+2k 2 x 2+4km x +2m 2-18=0,则x M =x 1+x 22=-2km 1+2k 2,y M =m1+2k2,�=16k 2m 2-41+2k 2 2m 2-18 =818k 2-m 2+9 >0,所以k DM =y M -3x M -0=6k 2+3-m 2km =-k ,解得m =6k 2+31-2k2,1-2k 2≠0,k ≠±22因为l 不过D 点,则6k 2+31-2k 2≠3,即k ≠0则18k 2+9-6k 2+3 21-2k 22>0,化简得4k 4-4k 2-3>0,解得2k 2-3 2k 2+1 >0,k 2>32,所以k >62或k <-62.3.已知椭圆x 22+y 2=1.(1)过椭圆的左焦点F 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2)求斜率为2的平行弦的中点Q 的轨迹方程;(3)求过点M 12,12且被M 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解析】(1)设弦与椭圆两交点坐标分别为A x 1,y 1 、B x 2,y 2 ,设P x ,y ,当x 1=x 2时,P -1,0 .当x 1≠x 2时,x 22+y 2=1⇒x 2+2y 2=2,x 21+2y 21=2,x 22+2y 22=2, 两式相减得x 1+x 2 x 1-x 2 +2y 1+y 2 y 1-y 2 =0,即1+2⋅y 1+y 2 y 1-y 2 x 1+x 2 x 1-x 2=0(*),因为y 1-y 2x 1-x 2=k FP =yx +1,x 1+x 2=2x ,y 1+y 2=2y ,所以,代入上式并化简得x 2+x +2y 2=0,显然P -1,0 满足方程.所以点P 的轨迹方程为x 2+x +2y 2=0(在椭圆内部分).(2)设Q x ,y ,在(1)中式子1+2⋅y 1+y 2 y 1-y 2x 1+x 2 x 1-x 2=0里,将y 1-y 2x 1-x 2=2,x 1+x 2=2x ,y 1+y 2=2y 代入上式并化简得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4y =0(在椭圆内部分).所以,点Q 的轨迹方程x +4y =0(在椭圆内部分).(3)在(1)中式子1+2⋅y 1+y 2 y 1-y 2x 1+x 2 x 1-x 2=0里,将y 1-y 2x 1-x 2=k ,x 1+x 2=1,y 1+y 2=1代入上式可求得k =-12.所以直线方程为2x +4y -3=0.4.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过点1,62 ,直线l :y =x +m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且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直线OM 的斜率为-0.5.(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当m =1时,椭圆C 上是否存在P ,Q 两点,使得P ,Q 关于直线l 对称,若存在,求出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设A x 1,y 1 ,B x 2,y 2 ,则M x 1+x 22,y 1+y 22,即k OM =y 1+y 2x 1+x 2=-12.因为A,B在椭圆C上,所以x21a2+y21b2=1,x22a2+y22b2=1,两式相减得x1+x2x1-x2a2+y1+y2y1-y2b2=0,即1a2+y1+y2y1-y2b2x1+x2x1-x2=0,又k AB=y1-y2x1-x2=1,所以1a2-12b2=0,即a2=2b2.又因为椭圆C过点1,6 2,所以1a2+32b2=1,解得a2=4,b2=2,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x24+y22=1;(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y=x+1.假设椭圆C上存在P,Q两点,使得P,Q关于直线l对称,设P x3,y3,Q x4,y4,PQ的中点为N x0,y0,所以x3+x4=2x0,y3+y4=2y0,因为P,Q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k PQ=-1且点N在直线l上,即y0=x0+1.又因为P,Q在椭圆C上,所以x234+y232=1,x244+y242=1,两式相减得x3+x4x3-x44+y3+y4y3-y42=0,即x3+x44+y3+y4y3-y42x3-x4=0,所以x3+x44=y3+y42,即x0=2y0.联立x0=2y0y0=x0+1,解得x0=-2y0=-1,即N-2,-1.又因为-224+-122>1,即点N在椭圆C外,这与N是弦PQ的中点矛盾,所以椭圆C上不存在点P,Q两点,使得P,Q关于直线l对称.5.(2022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设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过焦点F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到准线l的距离为4.(1)求抛物线C的方程;(2)设P为l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C的切线,切点为Q,试判断F是否在以PQ为直径的圆上.【解析】(1)设A x1,y1,B x2,y2,则y21=2px1, y22=2px2,所以y21-y22=2p x1-x2,整理得y1-y2x1-x2=2py1+y2=1,所以y1+y2=2p.因为直线AB的方程为y=x-p 2,所以x1+x2=y1+y2+p=3p.因为AB的中点到准线l的距离为4,所以x1+x22+p2=2p=4,得p=2,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2)设P(-1,t),可知切线PQ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切线PQ的方程为x=m(y-t)-1,联立方程组x=m(y-t)-1,y2=4x,得y2-4my+4mt+4=0,由Δ=16m2-16(mt+1)=0,得t=m-1m,即P-1,m-1m,所以方程y 2-4my +4mt +4=y 2-4my +4m 2=0的根为y =2m ,所以x =m 2,即Q m 2,2m .因为FP =-2,m -1m ,FQ =m 2-1,2m ,所以FP ⋅FQ =-2m 2-1 +2m m -1m=0,所以FP ⊥FQ ,即F 在以PQ 为直径的圆上.6.(2022届河南省中原顶级名校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1,0 ,F 21,0 ,过点F 1的直线l 1交椭圆C 于A ,B 两点.当直线l 1的斜率为1时,点-47,37是线段AB 的中点.(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如图,若过点F 2的直线l 2交椭圆C 于E ,G 两点,且l 1∥l 2,求四边形ABEG 的面积的最大值.【解析】 (1)设A x 1,y 1 ,B x 2,y 2 .由题意可得b 2x 21+a 2y 21-a 2b 2=0,b 2x 22+a 2y 22-a 2b 2=0.∴y 1-y 2x 1-x 2=-b 2a 2⋅x 1+x 2y 1+y 2=-b 2a 2⋅-43,即4b 23a2=1,∴b 2a2=34.∵a 2-b 2=1,∴a 2=4,b 2=3,∴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3=1.(2)根据对称性知AB =EG ,AB ∥EG ,∴四边形ABEG 是平行四边形,又S 四边形ABEG =2S △F 2AB ,∴问题可转化为求S △F 2AB 的最大值.设直线l 1的方程为x =my -1,代入x 24+y 23=1,得3m 2+4 y 2-6my -9=0.则y 1+y 2=6m 3m 2+4,y 1y 2=-93m 2+4,∴S △F 2AB =12⋅2⋅y 1-y 2 =y 1+y 2 2-4y 1y 2=6m 3m 2+4 2-4⋅-93m 2+4=121+m 23m 2+4.令1+m 2=t ,则t ≥1,且m 2=t 2-1,∴S △F 2AB =12t 3t 2+1=123t +1t .记h t =3t +1tt ≥1 ,易知h t 在1,+∞ 上单调递增.∴h t min =h 1 =4.∴S △F 2AB =123t +1t≤124=3.∴四边形ABEG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6.7.如图,AB 是过抛物线y 2=2px (p >0)焦点F 的弦,M 是AB 的中点,l 是抛物线的准线,MN ⊥l ,N 为垂足,点N 坐标为(-2,-3).(1)求抛物线的方程;(2)求△AOB 的面积(O 为坐标系原点).【解析】 (1)点N (-2,-3)在准线l 上,所以准线l 方程为:x =-2,则p 2=2,解得p =4,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y 2=8x ;(2)设A x 1,y 1 ,B x 2,y 2 ,由A 、B 在抛物线y 2=8x 上,所以y 21=8x 1y 22=8x 2 ,则y 1-y 2 y 1+y 2 =8x 1-x 2 ,又MN ⊥l ,所以点M 纵坐标为-3,M 是AB 的中点,所以y 1+y 2=-6,所以-6y 1-y 2 =8x 1-x 2 ,即k AB =-43,又知焦点F 坐标为(2,0),则直线AB 的方程为:4x +3y -8=0,联立抛物线的方程y 2=8x ,得y 2+6y -16=0,解得y =2或y =-8,所以y 1-y 2 =10,所以S △AOB =S △AOF +S △BOF =y 1-y 2 =10.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F (1,0),直线l :x =-1,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R 是线段PF 与y 轴的交点,RQ ⊥FP ,PQ ⊥l .(1)求动点Q 的轨迹E 的方程;(2)过点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曲线E 的弦AB 、CD ,设AB 、CD 的中点分别为M 、N .求直线MN 过定点D 的坐标.【解析】 (1)依题意,点P 在直线l :x =-1上移动,令直线l 交x 轴于点K ,而点F(1,0),又R 是线段PF 与y 轴的交点,当点P 与点K 不重合时,OR ⎳l ,而O 为FK 中点,则点R 是线段FP 的中点,因RQ ⊥FP ,则RQ 是线段FP 的垂直平分线,QP =QF ,又PQ ⊥l 于点P ,即PQ 是点Q到直线l 的距离,当点P 与点K 重合时,点R 与点O 重合,也满足上述结论,于是有点Q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则动点Q 的轨迹E 是以F为焦点,l 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y 2=4x ,所以动点Q 的轨迹E 的方程为y 2=4x .(2)显然直线AB 与直线CD 的斜率都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1),k ≠0,令A x A ,y A ,B x B ,y B ,M x M ,y M ,N x N ,y N ,由y 2A =4x A y 2B =4x B 两式相减得:(y A +y B )(y A -y B )=4(x A -x B ),则y A +y B =4k,即y M =2k,代入方程y =k (x -1),解得x M =2k 2+1,即点M 的坐标为2k 2+1,2k ,而CD ⊥AB ,直线CD 方程为y =-1k (x -1),同理可得:N 的坐标为(2k 2+1,-2k ),当2k 2+1=2k 2+1,即k =±1时,直线MN :x =3,当k ≠1且k ≠-1时,直线MN 的斜率为k MN =y M -y N x M -x N =k 1-k 2,方程为y +2k =k 1-k 2(x -2k 2-1),整理得y 1k -k =x -3,因此,∀k ∈R ,k ≠0,直线MN :y 1k-k =x -3过点(3,0),所以直线MN 恒过定点D (3,0).9.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E 焦点在x 轴上且焦距为4,请从下面3个条件中选择1个补全条件,并完成后面问题:①该曲线经过点A 2,3 ;②该曲线的渐近线与圆x 2-8x +y 2+4=0相切;③点P 在该双曲线上,F 1、F 2为该双曲线的焦点,当点P 的纵坐标为32时,恰好PF 1⊥PF 2.(1)求双曲线E 的标准方程;(2)过定点Q 1,1 能否作直线l ,使l 与此双曲线相交于Q 1、Q 2两点,且Q 是弦Q 1Q 2的中点?若存在,求出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 (1)设双曲线E 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 .选①:由题意可知,双曲线E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2,0 、F 22,0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2a =AF 1 -AF 2 =42+32-3 =2,则a =1,故b =c 2-a 2=3,所以,双曲线E 的标准方程为x 2-y 23=1.选②:圆x 2-8x +y 2+4=0的标准方程为x -4 2+y 2=12,圆心为4,0 ,半径为23,双曲线E 的渐近线方程为y =±b a x ,由题意可得4b a 1+b a2=23,解得b a =3,即b =3a ,因为c =a 2+b 2=2a =2,则a =1,b =3,因此,双曲线E 的标准方程为x 2-y 23=1.选③:由勾股定理可得PF 1 2+PF 2 2=4c 2=16=PF 1 -PF 2 2+2PF 1 ⋅PF 2 =4a 2+2PF 1 ⋅PF 2 ,所以,PF 1 ⋅PF 2 =2c 2-a 2 =2b 2,则S △F 1PF 2=12PF 1 ⋅PF 2 =b 2=12×32×4,则b =3,故a =c 2-b 2=1,所以,双曲线E 的标准方程为x 2-y 23=1.(2)假设满足条件的直线l 存在,设点Q 1x 1,y 1 、Q 2x 2,y 2 ,则x 1+x 2=2y 1+y 2=2 ,由题意可得x 21-y 213=1x 22-y 223=1 ,两式作差得x 1-x 2 x 1+x 2 =y 1-y 2 y 1+y 2 3,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k =y 1-y 2x 1-x 2=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1=3x -1 ,即y =3x -2.联立y =3x -2x 2-y 23=1,整理可得6x 2-12x +7=0,Δ=122-4×6×7<0,因此,直线l 不存在.10.己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焦距为42,短轴长为2,直线l 过点P -2,1 且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直线l 的斜率为1,求弦AB 的长;(3)若过点Q 1,12的直线l 1与椭圆C 交于E 、G 两点,且Q 是弦EG 的中点,求直线l 1的方程.【解析】 (1)依题意,椭圆C 的半焦距c =22,而b =1,则a 2=b 2+c 2=9,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9+y 2=1.(2)设A (x 1,y 1),B (x 2,y 2),依题意,直线l 的方程为:y =x +3,由y =x +3x 2+9y 2=9消去y 并整理得:5x 2+27x +36=0,解得x 1=-125,x 2=-3,因此,|AB |=1+12⋅|x 1-x 2|=325,所以弦AB 的长是325.(3)显然,点Q 1,12在椭圆C 内,设E (x 3,y 3),G (x 4,y 4),因E 、G 在椭圆C 上,则x 23+9y 23=9x 24+9y 24=9 ,两式相减得:(x 3-x 4)(x 3+x 4)+9(y 3-y 4)(y 3+y 4)=0,而Q 是弦EG 的中点,即x 3+x 4=2且y 3+y 4=1,则有2(x 3-x 4)+9(y 3-y 4)=0,于是得直线l 1的斜率为y 3-y 4x 3-x 4=-29,直线l 1的方程:y -12=-29(x -1),即4x +18y -13=0,所以直线l 1的方程是4x +18y -13=0.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12,AB 为椭圆的一条弦,直线y =kx (k >0)经过弦AB 的中点M ,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1,点P 的坐标为1,32(1)求椭圆C 的方程;(2)求证:k 1k 为定值.【解析】(1)由题意知1a 2+94b 2=1,c a =12,a 2=b 2+c 2, 解得a =2,b =3,c =1,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3=1.(2)证明:设M x 0,y 0 ,A x 1,y 1 ,B x 2,y 2 ,由于A ,B 为椭圆C 上的点,所以x 214+y 213=1,x 224+y 223=1,两式相减得x 1+x 2 x 1-x 2 4=-y 1+y 2 y 1-y 2 3,所以k 1=y 1-y 2x 1-x 2=-3x 1+x 2 4y 1+y 2=-3x 04y 0.又k =y 0x 0,故k 1k =-34,为定值.12.已知双曲线C :2x 2-y 2=2与点P 1,2 .(1)是否存在过点P 的弦AB ,使得AB 的中点为P ;(2)如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双曲线交于C 、D 两点,证明:A 、B 、C 、D 四点共圆.【解析】(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2-y 22=1,∴a 2=1,b 2=2.设存在过点P 的弦AB ,使得AB 的中点为P ,设A x 1,y 1 ,B x 2,y 2 ,x 21-y 212=1,x 22-y 222=1两式相减得y 1-y 2x 1-x 2⋅y 1+y 2x 1+x 2=b 2a 2,即k AB ⋅21=b 2a2得:k ⋅2=2,∴k =1.∴存在这样的弦.这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2)设CD 直线方程为x +y +m =0,则点P 1,2 在直线CD 上.则m =-3,直线CD 的方程为x +y -3=0,设C x 3,y 3 ,D x 4,y 4 ,CD 的中点为Q x 0,y 0 ,x 23-y 232=1,x 24-y 242=1两式相减得k CD ⋅y 0x 0=b 2a2,则-1⋅y 0x 0=2,则y 0=-2x 0又因为Q x 0,y 0 在直线CD 上有x 0+y 0-3=0,解得Q -3,6 ,x -y +1=02x 2-y 2=2 ,解得A -1,0 ,B 3,4 ,x +y -3=02x 2-y 2=2 ,整理得x 2+6x -11=0,则x 3+x 4=-6x 3⋅x 4=-11则CD =1+k 2x 3-x 4 =410由距离公式得QA =QB =QC =QD =210所以A 、B 、C 、D 四点共圆.13.李华找了一条长度为8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于平面上两点F 1,F 2处,|F 1F 2|<8,套上铅笔,拉紧细绳,移动笔尖一周,这时笔尖在平面上留下了轨迹C ,当笔尖运动到点M 处时,经测量此时∠F 1MF 2=π2,且△F 1MF 2的面积为4.(1)以F 1,F 2所在直线为x 轴,以F 1F 2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李华笔尖留下的轨迹C 的方程(铅笔大小忽略不计);(2)若直线l 与轨迹C 交于A ,B 两点,且弦AB 的中点为N (2,1),求△OAB 的面积.【解析】(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b2=1(a >b >0),由椭圆的定义知2a =8,故a 2=16.∵在Rt △F 1MF 2中,|F 1F 2|=2c ,假设|MF 1|=x ,|MF 2|=y (x ,y >0),又∵△F 1MF 2的面积为4cm 2,x +y =8xy =8 ,故4c 2=x 2+y 2=(x +y )2-2xy =48,∴c 2=12,b 2=a 2-c 2=4,∴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4=1.(2)设A (x 1,y 1),B (x 2,y 2),∵弦AB 的中点为N (2,1),∴x 1+x 2=4,y 1+y 2=2 且 x 1≠x 2.又∵A ,B 均在椭圆上,∴x 21+4y 21=16x 22+4y 22=16,得x 21-x 22=-4(y 21-y 22),即(x 1+x 2)⋅(x 1-x 2)=-4(y 1+y 2)⋅(y 1-y 2).∴(x 1-x 2)=-2(y 1-y 2).∵x 1≠x 2,∴k AB =y 1-y 2x 1-x 2=-12故直线AB 的方程为:x +2y -4=0.联立 x +2y -4=0x 2+4y 2-16=0,整理得x 2-4x =0.得 x 1=0,x 2=4,∴A (0,2),B (4,0),∴S △OAB =12×2×4=4.∴△OAB 的面积为4cm 2.14.若抛物线C :y 2=x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l :y =m x -3 对称,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析】当m =0时,显然满足.当m ≠0时,设抛物线C 上关于直线l :y =m x -3 对称的两点分别为P x 1,y 1 、Q x 2,y 2 ,且PQ 的中点为M x 0,y 0 ,则y 12=x 1,(1)y 22=x 2,(2)1 -2 得:y 12-y 22=x 1-x 2,∴k PQ =y 1-y 2x 1-x 2=1y 1+y 2=12y 0,又k PQ =-1m ,∴y 0=-m 2.∵中点M x 0,y 0 在直线l :y =m x -3 上,∴y 0=m x 0-3 ,于是x 0=52.∵中点M 在抛物线y 2=x 区域内∴y 02<x 0,即-m 2 2<52,解得-10<m <10.综上可知,所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0,10 .。

“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实 践 讲 堂
‘ ‘ 点茬法 ” 禳决圆锥曲线韵中 点弦 问题
韩 晓 刚 ( 山十 六 中 , 北 唐 河
摘 要 : 圆 锥 曲 线 的 弦 的 中点 有 关 的 问 题 。 们 称 之 为 与 我 圆锥 曲线 的 中 点 弦 问 题 涉 及 至 解 决 圆锥 曲 线 中 点 弦 的 问 4 题 . 采 用 “ 差 法 ” 求 解 “ 差 法 ” 利 用 直 线 和 圆 锥 曲 常 点 来 点 是 线 的 两个 交 点 。把 交 点 代 入 圆 锥 曲 线 的 方 程 .得 到 两 个 等 式 . 式 相 减 . 以得 到 一 个 与 弦 的 斜 率 及 中 点 相 关 的 式 子 两 可 ( 称 中点 和 斜 率 结 合 公 式 ) 再 结 合 已 知 条 件 , 用 学 过 的 也 。 运 知 识 使 问题 得 到 解 决 。 当 题 目涉 及 弦 的 中 点 、 率 时 . 般 斜 一 都 可 以 用 点 差 法 来 解 与 韦 达 定 理 法 纷 繁 冗 长 的 计 算 相 比 。 点 差 法 可 以 大 大 减 少 运 算 量 . 化 解 题 过 程 . 到 “ 而 不 优 达 设 求 ” 目的 本 文将 从 求 弦 的 斜 率 与 弦 的 中 点 问 题 、 弦 中 的 求 点 轨 迹 、 弦 的 垂 直 平 分 线 问 题 和 求 曲 线 的 方 程 四 个 方 面 举
m则 肿 = 。 ‘弦 中点 轨 迹 在 已 知 椭 圆 内 , x y+ y k 2, 0 . ‘ 所 求 弦 中 点 的轨 迹 方 程 为 ( 已知 椭 圆 内 ) 在 变 式 1 直 线 Z似 一 一 o 5 : 0是 参 数 ) 抛 物 线 y : : (+ ) 0( 与 = (+ ) 的 相 交 弦 是 A 则 弦 A 的 中 点 轨 迹 方 程 是 12 B. B 。 过定 点弦 的中点轨迹 方程 ) 分 析 : 线 Za - 一 n 5 = 方 程 中带 有 参 数 0 即 直 线 直 :x y (+ )0, 。 是 过 定 点 的 直 线 还 要 注 意 弦 中点 轨 迹 在 已知 抛 物 线 内 . 最 后 要 注 明 所 求 弦 中点 的 轨 迹 方 程 为 y 2 27 在 已 知 抛 物 线 = x— ( 内 ) 。 变 式 2 已 知 定 长 为 0 0 ) 线 段 AB 的 两 端 点 在 抛 : ( ≥1 的 物线 y 上 移动 , 动 弦 AB的 中点 Ⅳ 的轨 迹方程 。 ( 长 求 弦 为定 值的 弦的中点轨 迹方 程 ) 解 : 两 端 点 坐 标 为 A( , 曰(。Y) 设 Y ) ,2 , 的 中 点 为 (oy) 则 l 220 因 两 端 点 在 抛 物 线 上 , 以 y 1 Y: X o , = x, 所 l 2 2 ,

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问题

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问题

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与圆锥曲线的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及参数法求解。

若设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的端点)坐标为A(x 1,y 1)∖ B(x 2,y 2),将这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 得到一个与弦AB 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 可以大大 减少运算量。

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点差法” 。

一、以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 2例1、过椭圆内一点M (2,1)引一条弦,使弦被 M 点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直线 16 4的方程。

解: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 A(x 1,y 1)∖ B(x 2,y 2)T M (2,1)为 AB 的中点 F -F χ1 + X 2 =4y 1 + y 2 = 22 2 2 2幕又A 、B 两点在椭圆上,则 x 1 ■ 4y 1 =16, x 2 - 4y 2 =16 两式相减得(χ11 2 _x 22) ∙ 4(y 12 _ y 22) =O 于是(X 1X 2)(X 1 - X 2) 4( % y 2)( y 1 - y 2) =0y 1 - y 2 X 1 X 24 1 ■ ■ — * — —X 1 —X 24(y 1 ■ y 2)4 221 1即k AB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y -1(x - 2),即X ∙ 2y —4 =0 。

222例2、已知双曲线X 2 —L =1,经过点M (1 1)能否作一条直线l ,使丨与双曲线交于A 、B ,2 且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若存在这样的直线 丨,求出它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策略:这是一道探索性习题,一般方法是假设存在这样的直线,然后验证它是否满足题设的条件。

本题属于中点弦问题,应考虑点差法或韦达定理。

解:设存在被点M 平分的弦AB ,且A(x 1,y 1)' B(x 2, y 2)则 X 1 + X 2 =2 y 1 + y 2 = 22X 1y1 2=1,X2—12222 2.点M 的坐标为(1,-1)。

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胡文敏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与圆锥曲线的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及参数法求解.若设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的端点)坐标为A(x1,y1)、B(x2,y2),将这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得到一个与弦AB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点差法".一、以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例1过椭圆x2/16+y2/4=1内一点M(2,1)引一条弦,使弦被M 点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胡文敏
【作者单位】南昌市八一中学,3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3
【相关文献】
1.用“点差法”妙解圆锥曲线“中点弦”的问题
2."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3.巧用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
4.点差法解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新发
现5.构造中点弦妙解圆锥曲线问题
——中点弦结论的拓展运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圆锥曲线专题点差法

圆锥曲线专题点差法
优点:可以避免复杂的联立方程和消元过程,简化了解题过程。
点差法的应用技巧
定义:点差法是一种通过将两点坐标代入方程,然后相减来消元,简化计算的方法
应用场景:适用于求圆锥曲线中点坐标的问题
步骤:设两点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并相减,整理得到中点坐标的表达式
注意事项:需确保两点确实在圆锥曲线上,否则计算结果可能不准确
设两个点$P_1(x_1,y_1)$和 $P_2(x_2,y_2)$在圆锥曲线上
将两点代入圆锥曲线方程,得到两个等 式
将两个等式相减,消除$x_1, y_1, x_2, y_2$中的任意三个
整理得到一个关于$x_1, y_1, x_2, y_2$的二次方程
利用二次方程的性质,求出所求点的坐 标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 中的应用
适用范围:点差法适 用于求两条平行直线 间的距离
解题步骤:利用点差法 求出两条平行直线间的 中点坐标,然后利用距 离公式求出距离
注意事项:在应用点差 法求距离时,需要注意 平行直线的斜率相等, 并且中点坐标的求解要 准确
实例解析:通过具体实 例解析点差法在求距离 中的应用,并给出相应 的解题步骤和答案
圆锥曲线专题点差法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点差法的基本原理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 中的应用
点差法的应用技巧
点差法的注意事项
添加章节标题
点差法的基本原理
点差法是一种通 过将两个相交曲 线的交点坐标代 入方程,然后相 减来消去变量, 简化计算的方法。
点差法适用于解 决与中点、斜率 等有关的圆锥曲 线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尤其在 处理弦的斜率和 中点问题时非常 方便。
点差法的核心思想 是利用点差法公式 将两个交点的坐标 代入方程后相减, 得到一个关于斜率 的等式,从而解决 问题。

圆锥曲线点差法

圆锥曲线点差法

圆锥曲线点差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圆锥曲线曲率半径的方法。

圆锥曲线是一种曲率较大的曲线,常用于在建筑、交通和机械设计中。

圆锥曲线点差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圆锥曲线的顶点坐标以及沿着曲线的方向。

2.在圆锥曲线上选择两个相距较近的点。

3.计算这两个点的纵坐标差值(或横坐标差值),并记作Δy(或Δx)。

4.计算这两个点的距离,并记作Δs。

5.使用公式R = (Δy / Δs^2) * (1 + (Δy / Δs)^2)^(-3/2)计算圆锥曲线的曲率半径。

在使用圆锥曲线点差法时,较小的Δs值意味着较大的计算精度,但同时也意味着较大的计算量。

因此,在选择Δs值时需要考虑平衡精度和计算量的关系。

_点差法_解决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_点差法_解决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中来。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是这样导入的:唐僧师 话。 然后又让学生亲自验证,但验证的结果是:想唱歌的学生抽
徒走到半路上,口渴了,孙悟空摘了一个西瓜回来,把它平分成 到了跳舞,想跳舞的学生反而抽到了讲故事。 通过这样一系列
四块,一人一块,八戒大喊道:“猴哥,分给我太少了,我不干! ” 的活动,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的现
第一个音符就准确、悦耳、动听。 ”新课的导入就好比演奏家定 乐! 师:我想让大家通过抽签表演节目的形式为尚利明同学过
弦,音调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奠定了基础。 一堂课如果一开头 一次有意义的生日,你愿意吗? 这时孩子们兴奋极了,个个脸上
就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学生就难以提高兴趣。 所以一定要 乐开了花。 随后我往讲台桌上放了 4 个签,并向学生介绍:有唱
据 题 意 ,a2=(y1y2)2+(x1x2)2=(x1-x2)2=(x12-x22)2-(x1-x2)2
=(x1-x2)2[(x1+x2)2+1]=[(x1+x2)2-4x1x2]·[(x1+x2)2+1]
=[(2x0)2-4(2x02-y0)][(2x0)2+1]=4(y0+x02)(1+4x02),所 求 动
悟空又切了两刀,把西瓜平均分成八块,拿给八戒两块,八戒笑 象,随后导入新课。 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学生积极性
着说:“这还差不多,能多吃一块。 ”讲完后我问学生:“八戒多吃 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而易见。
了吗? ”有的学生说多吃了,有的说没有。 我便及时导入:“今天,
四、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
可迎刃而解了。
二、求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运用点差法解答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的步骤

运用点差法解答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的步骤

思路探寻中点弦问题是指与圆锥曲线的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要求我们求弦的中点的坐标、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圆锥曲线的方程,侧重于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应用,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解答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通常运用点差法.若直线与椭圆x 2a 2+y 2b2=1(a >b >0)相交于点A (x 1,y 1)、B (x 2,y 2),且AB 的中点M (x 0,y 0),运用点差法解答中点弦问题的步骤为:1.把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得:x 12a 2+y 12b 2=1①,x 22a 2+y 22b2=1②;2.将①②两式作差,得x 12-x 22a 2+y 12-y 22b 2=1,即()x1-x 2()x 1+x 2a 2+()y1-y 2()y 1+y 2b 2=1,可得y 1-y 2x 1-x 2=()-b 2a 2(x 1+x 2y 1+y 2)=()-b 2a 2æèççççöø÷÷÷÷x 1+x 22y 1+y 22=()-b 2a2(x 0y 0)③;3.根据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可得x 0=x 1+x 22,y 0=y 1+y 22,将其代入③得y 1-y 2x 1-x 2=()-b 2a 2()x 0y 0,即为直线AB 的斜率.类似地,对于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y 2a 2+x 2b2=1(a >b >0),运用点差法可得直线AB 的斜率k AB =()-a 2b 2()x 0y 0;对于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x 2a 2-y 2b2=1(a >0,b >0),由点差法可得直线AB 的斜率k AB =()b 2a 2()x 0y 0;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y 2a 2-x2b2=1(a >0,b >0),由点差法可得直线AB 的斜率k AB =()a 2b 2()x 0y 0.利用点差法,由弦AB 所在直线的斜率和圆锥曲线的方程,可以得到弦AB 中点的横坐标x 0与纵坐标y 0之间的关系式.例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ìíîx =2cos θ,y =4sin θ,其中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ìíîx =1+t cos θ,y =2+t sin θ,其中t 为参数.若曲线C 截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为(1,2),求直线l 的斜率.解:由ìíîïïïïx2=cos θ,y 4=sin θ,可得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是y 216+x 24=1,当直线l 的倾斜角θ≠π2时,由ìíîx -1=t cos θ,y -2=t sin θ,得y -2x -1=tan θ,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是y =x tan θ+2-tan θ.当直线l 的倾斜角θ=π2时,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是x =1,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点A (x 1,y 1)、B (x 2,y 2),因为AB 的中点的坐标为(1,2),所以x 1+x 22=2,y 1+y 22=4,把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中,得x 1216+y 124=1①,x 2216+y 224=1②,将①②两式作差得x 12-x 2216+y 12-y 224=1,可得直线l 的斜率k AB=()-164()x 1+x 2y 1+y 2=()-164×()12=-2.运用点差法,由弦的中点坐标和曲线的方程,可以直接通过整体代换,快速求得弦所在直线的斜率,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例2.已知双曲线x 2-y 22=1,那么过点P (1,1)能否45思路探寻作一条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且点P 是线段AB的中点.解:设直线l 与双曲线相交于点A (x 1,y 1)、B (x 2,y 2),因为AB 的中点的坐标为(1,1),所以x 1+x 22=2,y 1+y 22=2,把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x 12+y 122=1①,x 22+y 222=1②,将①②两式作差得()x 12-x 22+y 12-y 222=1,可得k AB =2()x 1+x 2y 1+y 2=2.得直线l 的方程为y -1=2(x -1),即y =2x -1.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得ìíîïïy =2x -1,x 2-y 22=1,消去y ,得2x 2-4x +3=0,所以△=16-24=-8<0,则方程无解.所以直线l :y =2x -1与双曲线x 2-y 22=1相离,故不存在直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且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本题涉及了双曲线的弦、中点,属于中点弦问题,需运用点差法求解.将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双曲线的方程中,并作差,从而求得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和方程.最后还需构造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直线与双曲线是否有两个交点,检验所求的直线方程是否满足题意.例3.已知椭圆x 22+y 2=1上的两点A 、B 关于直线y =mx +12对称,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设A (x 1,y 1)、B (x 2,y 2),把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得x 122+y 12=1①,x 222+y 22=1②,将①②两式作差得()x12-x 222+()y 12-y 22=1,可得-1m =()-12()x 1+x 2y 1+y 2.设弦AB 的中点M (x 0,y 0),则y 0=mx 0+12③,可得-1m =(-12)(x 0y 0)④,由③④可得ìíîïïïïx 0=-1m,y 0=-12,即M (-1m ,-12),因为弦AB 的中点M 必在椭圆内部,所以()-1m22+()-122<1,解得mm <由于A 、B 两点关于直线对称,所以A 、B 两点的中点在直线上.本题实质上是中点弦问题,需运用点差法求解.先将两点的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中,并作差,即可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建立关于AB 中点坐标的方程组,求得中点的坐标;再将其代入椭圆的方程中,根据椭圆与点的位置关系,求得参数m 的取值范围.例4.已知直线AB 与椭圆x 2a 2+y 2b2=1交于A 、B 两点,B 与B '关于原点O 对称,证明:直线AB 与直线AB '的斜率之积为定值.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把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中,得:x 12a 2+y 12b 2=1①,x 22a 2+y 22b2=1②,将①②两式作差,得x 12-x 22a 2+y 12-y 22b 2=1,即y 1-y 2x 1-x 2=()-b 2a2(x 1+x 2y 1+y 2),变形得y 1-y 2x 1-x 2⋅y 1-(-y 2)x 1-(-x 2)=-b 2a2,而直线AB 的斜率为k AB =y 1-y 2x 1-x 2,直线AB '的斜率为k AB '=y 1-(-y 2)x 1-(-x 2),所以k AB ⋅k AB '=y 1-y 2x 1-x 2⋅y 1-(-y 2)x 1-(-x 2)=-b 2a2.解答本题,需灵活运用点差法和直线的斜率公式,建立关于直线AB 和直线AB '的斜率的关系式,从而证明结论.运用点差法解题,只需通过简单的整体代换,即可求得直线的斜率、弦中点的坐标,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解题的效率.但是点差法的适用范围较窄,只适用于求解中点弦问题,且其中的x 1、x 2、y 1、y 2不一定是实数,有可能是虚数,因此在运用点差法解题时,还需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满足题意.(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高级中学)46。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点差法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专题:点差法

b2 x0 a2 y0

第四部分:抛物线的点差法
【题型】:已知:直线 l 与抛物线 C : y2 2 px 相交于 A , B 两点, A , B 两点的纵坐标之和为 m 。
计算:直线 l 的斜率。
解法设计:假设:点 A 的坐标为 (x1, y1) ,点 B 的坐标为 (x2 , y2 ) 。
第2页共5页

A 为双曲线 C
上一点
y2 1
2 px1 ①
点B
为双曲线 C
上一点
y2 2
2 px2 ②
①-②得到:
y2 1
y2 2
2 px1 2 px2
( y1
y2 )( y1
y2 ) 2 p(x1 x2 )
y1 y2 x1 x2
2p y1 y2
A , B 两点的纵坐标之和为 m y1 y2 m 。 y1 y2 2 p 。
线段 AB 的中点 M (x0 , y0 ) x1 x2 2x0 , y1 y2 2 y0
2x0 (x1 x2 ) 2 y0 ( y1 y2 ) 2a(x1 x2 ) 2b( y1 y2 ) 0 (2x0 2a)(x1 x2 ) (2 y0 2b)( y1 y2 ) 0
如下图所示:
CA CB r CAB 是等腰三角形, M 是 AB 的中点 CM AB CM l kCM kl 1。
根据斜率计算式得到: kCM
y0 x0
b a

kCM
kl
1
y0 x0
b a
kl
1 kl
x0 a y0 b

第二部分:椭圆的点差法
【题型】:已知:直线 l 与椭圆 C :
x2 a2

点差法与圆锥曲线第三定义的应用举例

点差法与圆锥曲线第三定义的应用举例

点差法与圆锥曲线第三定义的应用举例尹伟云(贵州省仁怀市周林高中ꎬ贵州仁怀564599)摘㊀要:点差法是解决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的有效工具ꎬ亦是高考的常考对象.本文从点差法入手ꎬ探究点差法与圆锥曲线第三定义的联系ꎬ给出5个经典结论及其证明ꎬ并以实例阐述其应用.关键词:点差法ꎻ中点弦ꎻ圆锥曲线第三定义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9-0086-05收稿日期:2023-04-05作者简介:严伟云ꎬ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㊀㊀圆锥曲线中的中点弦和直径问题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对象.在某些与中点及直径有关的相交弦问题中ꎬ利用点差法或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可快速得到两直线的斜率之积ꎬ尤其是在小题中ꎬ直接利用结论求解ꎬ可大大地节省解题时间.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1点差法的原理1.1点差法在椭圆中点弦问题中的应用结论1㊀设直线l(不与坐标轴垂直且不过原点)与椭圆x2a2+y2b2=1(a>b>0)相交于A(x1ꎬy1)ꎬB(x2ꎬy2)两点ꎬP(x0ꎬy0)为弦AB的中点ꎬ如图1ꎬ则kOP kAB=y0x0 kAB=-b2a2=e2-1ꎻ若椭圆方程为y2a2+x2b2=1(a>b>0)ꎬ如图2ꎬ则kOP kAB=y0x0 kAB=-a2b2=1e2-1.证明㊀由x21a2+y21b2=1ꎬx22a2+y22b2=1ꎬìîíïïïï两式相减ꎬ得图1㊀椭圆焦点在x轴㊀㊀㊀㊀㊀图2㊀椭圆焦点在y轴x21-x22a2+y21-y22b2=0.即(x1+x2)(x1-x2)a2+(y1+y2)(y1-y2)b2=0.化为(y1+y2)/2(x1+x2)/2 y1-y2x1-x2=-b2a2.所以y0x0 kAB=-b2a2.故kOP kAB=-b2a2=-a2-c2a2=e2-1.如图2ꎬ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ꎬ同理得kOP kAB=y0x0 kAB=-a2b2=1e2-1.1.2点差法在双曲线中点弦问题中的应用结论2㊀设直线l(不与坐标轴垂直且不过原点)与双曲线x2a2-y2b2=1(a>0ꎬb>0)相交于A(x1ꎬy1)ꎬB(x2ꎬy2)两点ꎬP(x0ꎬy0)为弦AB的中点ꎬ如图3和图4ꎬ仿照结论1的证明方法ꎬ容易得到kOP kAB=y0x0 kAB=b2a2=e2-1.若双曲线方程为y2a2-x2b2=1(a>0ꎬb>0)ꎬ则kOP kAB=y0x0 kAB=a2b2=1e2-1.图3㊀双曲线中点弦问题㊀㊀㊀㊀图4㊀双曲线中点弦问题根据结论1和结论2ꎬ容易知道椭圆㊁双曲线中点差法的统一公式:设曲线C:x2m+y2n=1ꎬ其中mnʂ0ꎬ直线l(不与坐标轴垂直且不过原点)与曲线C相交于A(x1ꎬy1)ꎬB(x2ꎬy2)两点ꎬP(x0ꎬy0)为弦AB的中点ꎬ则kOP kAB=-nm.①当m=n>0时ꎬ方程x2m+y2n=1表示圆ꎬ由垂径定理可知ꎬkPA kPB=-1ꎻ②当mʂn且m>0ꎬn>0时ꎬ方程x2m+y2n=1表示椭圆ꎻ③当mn<0时ꎬ方程x2m+y2n=1表示双曲线ꎻ④当m<0ꎬn<0时ꎬ方程x2m+y2n=1不表示任何曲线.1.3点差法在抛物线中点弦问题中的应用结论3㊀设直线l(不与抛物线对称轴垂直)与抛物线y2=2px(p>0)相交于A(x1ꎬy1)ꎬB(x2 y2)两点ꎬP(x0ꎬy0)为弦AB的中点ꎬ如图5ꎬ则y0 kAB=p.若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ꎬ则x0kAB=p.图5㊀抛物线中点弦问题证明㊀由y21=2px1ꎬy22=2px2ꎬ{两式相减ꎬ得y21-y22=2p(x1-x2).化简为y1+y22 y1-y2x1-x2=p.即得y0 kAB=p.若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ꎬ同理可证x0kAB=p.2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已知AꎬB是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ꎬ设|AB|=2a.若平面内异于AꎬB的动点P满足kPA kPB为定值λꎬ则当-1<λ<0时ꎬ点P的轨迹为椭圆(不含长轴端点AꎬB)ꎬ设短轴长为2bꎬ则λ=-b2a2ꎻ当λ>0时ꎬ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不含实轴端点AꎬB)ꎬ设虚轴长为2bꎬ则λ=b2a2.由上知ꎬλ=e2-1ꎬ其中e为对应轨迹的离心率.将圆锥曲线第三定义进行推广ꎬ得到如下结论:结论4㊀如图6ꎬ过原点的直线与椭圆x2a2+y2b2=1(a>b>0)相交于AꎬB两点ꎬP为椭圆上异于AꎬB的动点ꎬ当直线PAꎬPB的斜率均存在时ꎬ有kPA kPB=e2-1=-b2a2.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ꎬ有kPA kPB=1e2-1=-a2b2.证法1㊀设P(x0ꎬy0)ꎬA(x1ꎬy1)ꎬ则B(-x1ꎬ图6㊀结论4图-y1)ꎬ从而直线PAꎬPB的斜率之积为kPA kPB=y0-y1x0-x1y0+y1x0+x1=y20-y21x20-x21=b21-(x20/a2)[]-b21-(x21/a2)[]x20-x21=-b2a2.证法2㊀取AP的中点Mꎬ连接OMꎬ由点差法ꎬ得kPA kPB=kPA kOM=e2-1=-b2a2.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ꎬ同理可证kPA kPB=1e2-1=-a2b2.结论5㊀如图7ꎬ过原点的直线与双曲线x2a2-y2b2=1(a>0ꎬb>0)相交于AꎬB两点ꎬP为双曲线上异于AꎬB的动点ꎬ当直线PAꎬPB的斜率均存在时ꎬ有kPA kPB=e2-1=b2a2.图7㊀结论5图当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时ꎬ有kPA kPB=1e2-1=a2b2.证法1㊀设P(x0ꎬy0)ꎬA(x1ꎬy1)ꎬ则B(-x1ꎬ-y1)ꎬ则kPA kPB=y0-y1x0-x1y0+y1x0+x1=b2(x20/a2)-1[]-b2(x21/a2)-1[]x20-x21=b2a2.证法2㊀取PA的中点Mꎬ连接OMꎬ由点差法ꎬ得kPA kPB=kPA kOM=e2-1=b2a2.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ꎬ同理可证kPA kPB=1e2-1=a2b2.3实例分析例1㊀已知椭圆C:x24+y2=1上存在两点AꎬB关于直线l:x=my+1对称ꎬ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解析㊀由题意知ꎬ直线AB与l互相垂直ꎬ所以kAB kl=-1ꎬ得kAB=-m.设线段AB的中点为M(x0ꎬy0)ꎬ由点差法ꎬ得kAB kOM=-b2a2.即(-m)y0x0=-14.与x0=my0+1联立ꎬ得x0=43ꎬy0=13m.ìîíïïïï因为点M43ꎬ13mæèçöø÷在椭圆C的内部ꎬ所以164ˑ9+13mæèçöø÷2<1.解得m>55ꎬ或m<-55.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ꎬ-55æèçöø÷ɣ55ꎬ+¥æèçöø÷.评注㊀在椭圆中ꎬ由点差法得到的式子 kABkOM=-b2a2 是相交弦中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与弦所在直线斜率的一个等量关系.kAB与直线AB直接相关联ꎬ-b2a2与椭圆C相关联ꎬ因此ꎬ点差法搭建了直线与椭圆之间的桥梁.在本题中ꎬ点差法为弦中点的表示创造了重要条件ꎬ从而通过中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建立不等关系.例2㊀已知F1(-cꎬ0)ꎬF2(cꎬ0)分别为双曲线C:x2a2-y2b2=1(a>0ꎬb>0)的左㊁右焦点ꎬ直线l:xc+yb=1与C交于MꎬN两点ꎬ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T(-5cꎬ0)ꎬ则C的离心率为.解析㊀设线段MN与其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ꎬ连接OPꎬ如图8.图8㊀例2解析图则kPT kMN=-1ꎬkOP kMN=b2a2.ìîíïïï①②两式相比ꎬ得kPTkOP=-a2b2.即y0x0+5c x0y0=-a2b2ꎬ解得x0=-5a2c.又由①得y0x0+5c -bcæèçöø÷=y0-5a2/c+5c -bcæèçöø÷=-1.解得y0=5b.将x0=-5a2cꎬy0=5bꎬìîíïïï代入xc+yb=1中ꎬ得-5a2c2+5bb=1.化简为c2a2=54.所以e=ca=52.评注㊀求离心率的关键是找到关于aꎬbꎬc的一个齐次等量关系ꎬ而点差法的结论 kOP kMN=b2a2 中恰好含有a与b的齐二次关系.对于结论中两直线的斜率ꎬ一般有两种转化途径:一是转化为点的坐标ꎬ二是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或位置关系进行转化.本题就是通过点的坐标以及两直线的垂直关系与点的共线关系进行转化.例3㊀抛物线有如下光学性质:由其焦点射出的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ꎬ沿平行于抛物线对称轴的方向射出.今有抛物线C:x2=8yꎬ如图9ꎬ一平行于y轴的光线从上方射向抛物线上的点Pꎬ经抛物线2次反射ꎬ最后从抛物线上的点Q沿平行于y轴方向射出.若直线l:y=x+m与抛物线C交于AꎬB两点ꎬ在坐标平面内作әABNꎬ使әABN的外接圆圆心的坐标为I-12ꎬ11æèçöø÷ꎬ求弦AB的长度.图9㊀例3解析图解析㊀设A(x1ꎬy1)ꎬB(x2ꎬy2)ꎬ线段AB的中点为M(x0ꎬy0)ꎬ则x21=8y1ꎬx22=8y2.两式相减ꎬ得x21-x22=8(y1-y2).化简为x1+x22=4(y1-y2)x1-x2.解得x0=4kAB=4.即得kAB=1ꎬ从而y0=4+m.由垂径定理ꎬ得ABʅMI.所以kAB kMI=-1.即1 4+m-114+1/2=-1ꎬ解得m=52.联立y=x+52与x2=8yꎬ消去yꎬ得x2-8x-20=0.从而|AB|=k2+1 |x1-x2|=k2+1(x1+x2)2-4x1x2=12+1 82-4ˑ(-20)=122.评注㊀抛物线中点差法的结论x0k=p 体现了相交弦中点横坐标与弦所在直线斜率的等量关系.本题中ꎬ求直线l方程中m的值是关键.点差法与垂径定理的联合ꎬ将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运算ꎬ从而求出m的值.应注意ꎬ对于解答题ꎬ需写出点差法的推导过程ꎬ即先将弦的两端点坐标代入曲线方程中ꎬ作差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化为中点坐标与斜率的关系[1].例4㊀已知椭圆C:x216+y212=1ꎬ点A(-4ꎬ0)ꎬB(4ꎬ0)ꎬ点P和Q分别是椭圆C和圆M:x2+y2=16上不同于AꎬB的两点ꎬ设直线PBꎬQB的斜率分别为k1ꎬk2ꎬ且k1=34k2ꎬ求证:AꎬPꎬQ三点共线.解析㊀在椭圆C中ꎬ由椭圆第三定义ꎬ得kPB kPA=-b2a2.即k1 kPA=-34.又k1=34k2ꎬ所以34k2 kPA=-34ꎬ得kPA=-1k2.在圆M中ꎬ由kQA kQB=-1ꎬ即kQA k2=-1ꎬ得kQA=-1k2.所以kPA=kQA.又直线PA与QA共点Aꎬ所以AꎬPꎬQ三点共线.评注㊀如果圆的弦经过该圆圆心ꎬ则称该弦为该圆的直径ꎬ类似地ꎬ椭圆的弦经过该椭圆的中心ꎬ则称该弦为该椭圆的直径.本题中ꎬ线段AB是椭圆的直径ꎬ通过椭圆第三定义得到椭圆上一点与另两点连线的两斜率之积.如果把圆看作是特殊的椭圆ꎬ那么在圆中 kQB kQA=-1 可看作是椭圆中kPB kPA=-b2a2 的特殊情形ꎬ由这两组斜率关系和条件中的斜率关系推出的新的斜率关系ꎬ恰好达到证明的目的.例5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ꎬ已知直线l:3x+y+m=0与双曲线C:x2a2-y2b2=1(a>0ꎬb>0)的右支交于MꎬN两点(点M在第一象限).若点Q满足OMң+OQң=0ꎬ且øMNQ=30ʎꎬ则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解析㊀由3x+y+m=0ꎬ得l的斜率为-3ꎬ故l的倾斜角为120ʎ.又øMNQ=30ʎꎬ所以直线QN的倾斜角为120ʎ+30ʎ=150ʎꎬ如图10.图10㊀例5解析图由OMң+OQң=0知ꎬO为线段MQ的中点.由双曲线第三定义得kMN kQN=b2a2.即b2a2=-3 tan150ʎ=1ꎬ即ba=1.所以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ʃx.评注㊀本题由双曲线第三定义快速得到关于aꎬb的齐次分式与kMNꎬkQN的等量关系ꎬ再由直线MN的倾斜角及条件中的已知角求得kQNꎬ从而得到关于aꎬb的齐次方程ꎬ即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利用双曲线第三定义解题ꎬ首先要寻找过双曲线中心的相交弦ꎬ其次在双曲线上另找一点ꎬ向弦两端点引直线ꎬ再将这两直线的斜率转化为可求的量.参考文献:[1]任栋.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及点差法的应用[J].中学数学ꎬ2019(15):48-49.[责任编辑:李㊀璟]。

点差法巧解圆锥曲线

点差法巧解圆锥曲线

y y 2点差法巧解圆锥曲线高中部 周钢点差法是指在求解圆锥曲线时,题目中交代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被截的线段中点坐标,利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把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作差, 求出直线的斜率, 然后利用中点求出直线方程的一种特殊方法。

点差法在解决特定问题时, 可以减少很多的运算,因此对于这种方法,我们应该予以重视。

例 1:过点P 4,1 作抛物线 y 28x 的弦 AB ,恰被点 P 平分, 求 AB 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法一、设AB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k x 4 1 k 0 ,y k x 4 12由2,消去 x 并整理,得 kyy8x8 y 32k 8 0 .8 设 A x 1 , y 1 , B x 2 , y 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 1 y 2,k又 P 是 AB 的中点,所以y 1 y 228 1 . 所以2kk 4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 y 1 4 x 4 ,即 4 x y 15 0 .法二、设 A x 1 , y 1 , B x 2 , y 2 2,则有 18 x 1 , 2 8x 2 , 两式相减,得y 1 y 2 y 1y 2 8 x 1x 2 , 又 y 1 y 22 ,则 ky 2 y 1 x 2x 184 , y 1y 2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1 4 x 4 ,即 4 x y 15 0 .通过例 1 可以看出:法一为传统解法,在联立求解过程中,可能出现计算失误导致最 终结果的偏差;法二为点差法,利用中点直接解出直线斜率,计算简便。

例 1 比较简单,传统方法亦可解决,但已经能够看出点差法在计算方面的优势。

例 2 :已知椭圆C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 1 1,0 , F 2 1,0 , M 是此椭圆上的一点,且xxyxyxxx y MF 1MF 2 , MF 1 MF 28 .(1) )求椭圆 C 的方程;(2) )点 B 是椭圆 C 短轴的一个端点,且其纵坐标大于零,M 、 N 是椭圆 C 上不同于点 B的两点 .若MBN 的重心是椭圆 C 的右焦点,求直线 MN 的方程 .x2y2y解:( 1 )解答过程略,椭圆C 的方程为15 4B( 2 )设 M x 1 , y 1 , N x 2 , y 2 ,由( 1 )知B 0,2 ,xNM因为 F 2 1,0 是MBN 的重心,故各点坐标满足x 1 x 2 0 1 3y 1y 2 23x 1 x 2 y 1y 23,故 M 、 N 中点坐标为23, 1 , 22M 、 N 在椭圆上应满足152 2 11 ,2452 21 ,两式相减得4x 1 x 2 x 1x 2 5y 1 y 2 y 1y 240 ky 1 y 2 x 1x 24 x 1 x 2 6 ,5 y 1y 2 5所以直线 MN 的方程为 y16 x53 ,即 6x 25 y 14 0 .例 2 第二问的重点在于对重心的理解以及重心坐标公式的应用, 利用重心求出弦MN 的中点坐标,再利用点差法即可求出直线方程,简化了大量的计算。

点差法巧解圆锥曲线

点差法巧解圆锥曲线

点差法巧解圆锥曲线点差法是指在求解圆锥曲线时,题目中交代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被截的线段中点坐标,利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两个交点,把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作差,求出,然后利用中点求出的一种特殊方式。

点差法在解决特定问题时,能够减少很多的运算,因此对于这种方式,咱们应该予以重视。

例1:过点()1,4P 作抛物线x y 82=的弦AB ,恰被点P 平分,求AB 所在直线的方程.解:法一、设AB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014≠+-=k x k y ,由()⎩⎨⎧=+-=xy x k y 8142,消去x 并整理,得083282=+--k y ky .设()11,y x A ,()22,y x B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ky y 821=+, 又P 是AB 的中点,所以1221=+y y . 所以428=⇒=k k,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441-=-x y ,即0154=--y x .法二、设()11,y x A ,()22,y x B ,则有1218x y =,2228x y =,两式相减,得()()()2121218x x y y y y -=+-, 又221=+y y ,则48211212=+=--=y y x x y y k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441-=-x y ,即0154=--y x .通过例1能够看出:法一为传统解法,在联立求解进程中,可能出现计算失误致使最终结果的误差;法二为点差法,利用中点直接解出直线斜率,计算简便。

例1比较简单,传统方式亦可解决,但已经能够看出点差法在计算方面的优势。

例2:已知椭圆C 的两个核心别离为()0,11-F ,()0,12F ,M 是此椭圆上的一点,且21MF MF ⊥8=.(1)求椭圆C 的方程;(2)点B 是椭圆C 短轴的一个端点,且其纵坐标大于零,M 、N 是椭圆C 上不同于点B 的两点.若MBN ∆的重心是椭圆C 的右核心,求直线MN 的方程.解:(1)解答进程略,椭圆C 的方程为14522=+y x (2)设()11,y x M ,()22,y x N ,由(1)知()2,0B ,因为()0,12F 是MBN ∆的重心,故各点坐标知足⎩⎨⎧-=+=+⇒⎪⎪⎩⎪⎪⎨⎧=++=++230321321212121y y x x y y x x ,故M 、N 中点坐标为⎪⎭⎫ ⎝⎛-1,23, M 、N 在椭圆上应知足1452121=+y x ,1452222=+y x ,两式相减得 ()()()()04521212121=-++-+y y y y x x x x ⇒()()565421212121=++-=--=y y x x x x y y k ,所以直线MN 的方程为()⎪⎭⎫⎝⎛-=--23561x y ,即01456=--y x . 例2第二问的重点在于对重心的理解和重心坐标公式的应用,利用重心求出弦MN 的中点坐标,再利用点差法即可求出直线方程,简化了大量的计算。

浅谈点差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点差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点差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汤伊静(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㊀310000)摘㊀要:点差法作为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ꎬ在高考数学圆锥曲线题中屡次涉及.2015年4月浙江学考数学㊁2018年6月浙江高考数学中的圆锥曲线题用点差法均能较快作答.笔者就自身做题经验ꎬ浅谈如何运用点差法快速解答圆锥曲线题ꎬ希望能对考生们起到帮助.关键词:点差法ꎻ高中数学ꎻ圆锥曲线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9)04-0009-02收稿日期:2018-11-15作者简介:汤伊静(2001-)ꎬ女ꎬ浙江省杭州人ꎬ在校学生.㊀㊀一㊁点差法解答圆锥曲线基本原理一般而言ꎬ高中圆锥曲线设法有两种ꎬ一是参数法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设k值ꎬ设直线方程解答.二是点差法ꎬ设点坐标求解.表述如下:二次曲线mx2+ny2=1上两点MꎬNꎬ设M(x1ꎬy1)ꎬN(x2ꎬy2)ꎬMN的中点Q(x0ꎬy0)ꎬMN的斜率为k.mx21+ny21=1ꎬ㊀(1)mx22+ny22=1ꎬ㊀(2){由(1)-(2)得ꎬm(x1-x2)(x1+x2)+n(y1-y2)(y1+y2)=0.又ȵx1+x2=2x0ꎬy1+y2=2y0ꎬy1-y2x1-x2=k(x1ʂx2)ꎬʑmx0+nky0=0ꎬ这一等式建立了二次曲线弦的斜率与弦的中点坐标之间关系式.㊀㊀二㊁点差法的基本应用与弦中点相关的问题有三种:平行弦的中点轨迹ꎻ过定点的弦的中点轨迹ꎻ过定点且被定点平分的弦所在直线方程.其他问题都是由这三类问题衍生出来的.1.已知弦中点求弦所在直线方程此类问题是点差法的基本应用ꎬ题目会明确告知中点.由点差法的原理可知ꎬ在二次曲线x2m+y2n=1中ꎬQ为其上两点MꎬN的中点ꎬ则有kOQ kMN=-nm.例题1㊀过点M(3ꎬ-1)且被点M平分的双曲线x24-y2=1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解㊀设弦是ABꎬ由点差法的小结论可知:ȵkOM=-13ꎬkOM kAB=14ꎬʑkAB=-34.ʑ直线l:y=-34(x-3)+1ꎬ即y=-34x+134.由此可见ꎬ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ꎬ常常用点差法作答ꎬ设而不求ꎬ消去多个参数ꎬ得出最终答案.注意ꎬ如果是曲线的存在性问题ꎬ判断点M的位置至关重要ꎬ如果点M在曲线外ꎬ中点弦将不存在.2.巧用点差法解对称点题型一般地ꎬ求对称直线ꎬ对称点的题目ꎬ用点差法较为方便.牢牢抓住两k值相乘等于-1.kOQ kMN=-nm即可求解.例题2㊀已知椭圆方程为x24+y2=1ꎬ如图ꎬ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㊁B两点ꎬ且与圆C相切于点Mꎬ若满足M为线段AB中点的直线l有4条ꎬ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解㊀当直线AB斜率不存在时且与椭圆C相切时ꎬM在x轴上ꎬ故满足条件的直线有两条.当直线AB斜率存在时ꎬ设A(x1ꎬy1)ꎬB(x2ꎬy2)ꎬM(x0ꎬy0)ꎬ由x214+y21=1ꎬx224+y22=1ꎬ{整理得:y1-y2x1-x2=-14ˑx1+x2y1+y2ꎬ则kAB9=-x04y0.kMC=y0x0-1ꎬkMCˑkAB=-1ꎬ则kABˑkMC=-x04y0ˑy0x0-1=-1ꎬ解得:x0=43.由M在椭圆内部ꎬ则x204+y20<1ꎬ解得:y20<59.由r2=(x0-1)2+y20<23ꎬʑ19<r2<23ꎬ解得13<r<63.ʑ半径r的取值范围(13ꎬ63).点评㊀此题看上去偏难偏怪ꎬ初看题让人无从下手ꎬ不知道怎么对 满足M为线段AB中点的直线l有4条 的条件下手ꎬ但只要抓住中点在椭圆内ꎬ一定会有4条直线ꎬ可以快速求得范围.3.运用点差法证明定值存在性问题此类问题中ꎬ一般是已知中点ꎬ运用点差法证明问题ꎬ同样的ꎬ设点坐标ꎬ写出两定点过直线的方程ꎬ相加减即可得出答案.同时ꎬ如果是二次曲线与直线相交ꎬ韦达定理也为我们提供解题的途径.以2018年高考数学题为例:如图ꎬ已知点P是y轴左侧(不含y轴)一点ꎬ抛物线C:y2=4x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㊁B满足PA㊁PB的中点均在C上.设AB的中点为Mꎬ证明:PM垂直于y轴.证明㊀设P(x0ꎬy0)ꎬA(14y21ꎬy1)ꎬB(14y22ꎬy2).因为PAꎬPB的中点在抛物线上ꎬ所以y1ꎬy2为方程(y+y02)2=4 14y2+x02即y2-2y0y+8x0-y20=0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所以y1+y2=2y0.因此ꎬPM垂直于y轴.4.利用点差法求解取值范围在高中数学中ꎬ求取值范围都是热门考点ꎬ一般题目设直线方程即可求解ꎬ但遇到两种二次曲线共存的题目或是有n个交点的题目ꎬ设直线方程的方法就很繁琐ꎬ此时ꎬ设点坐标求解较为便捷ꎬ同时注意中点的构造.例题3㊀如图ꎬ设椭圆x2a2+y2=1(a>1).若任意以点A(0ꎬ1)为圆心的圆与椭圆至多有3个公共点ꎬ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此题有一个陷阱:许多学生会想当然的把圆与椭圆交于(0ꎬ1)ꎬ(0ꎬ-1)的点当做临界条件ꎬ但这么做是不对的.运用 正难则反 的思想ꎬ最多有3个公共点等同于求4个公共点范围.假设圆与椭圆在x<0处有两个交点PꎬQꎬ同样的ꎬ在x>0处也有两个交点.设PQ中点为M.M(x0ꎬy0)ꎬ则有y0x0 kPQ=-1a2ꎬy0-1x0 kPQ=-1ꎬ所以a2=y0-1y0=1-1y0.因为PꎬQ只能在第三象限ꎬ那么-1<y0<0ꎬa2ɪ(2ꎬ+ɕ)ꎬaɪ(2ꎬ+ɕ)ꎬ离心率eɪ0ꎬ22æèç].点评㊀此题运用设直线方程法也能求解ꎬ但是比较慢ꎬ容易出现计算错误ꎬ此处自己构造中点ꎬ熟练运用基本数学思想ꎬ大大简化的计算步骤ꎬ提高了正确率.5.点差法与其他方法的联系在点差法的记忆中ꎬ笔者发现它与隐函数求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ꎬ对圆锥曲线进行求导ꎬ代入x0ꎬy0(x0ꎬy0为中点)ꎬ把yᶄ换成kꎬ可以得到点差法的式子.下面给出隐函数求导过程:x2a2+y2b2=1ꎬ2xa2+2yyᶄb2=0ꎬx0a2+ky0b2=0.x21a2+y21b2=1①ꎬx22a2+y22b2=1②.由①-②得(x1+x2) (x1-x2)a2+(y1+y2) (y1-y2)b2=0ꎬx0a2+ky0b2=0.由此可见ꎬ虽然隐函数求的是切线的斜率ꎬ点差法求的是中点弦的斜率ꎬ但仍有较大相似处.其中ꎬ隐函数求导的方法ꎬ在计算二次曲线与直线相切的题目中有着广泛应用.综上所述ꎬ点差法在各式各样的题目中均有较大应用ꎬ同时作为一种基础数学方法ꎬ它与其它数学方法之间有着极大的相关性ꎬ这是我们在解题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ꎬ要学会融会贯通ꎬ举一反三ꎬ在学习点差法的解题技巧过程中熟练掌握运用其它方法ꎬ高中数学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㊀㊀参考文献:[1]罗碎海.虚中隐实㊁实中含虚 弦中点问题探幽[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ꎬ2017(03):33-34.[责任编辑:杨惠民]01。

中学数学利用点差法处理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中学数学利用点差法处理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专题复习:利用点差法处理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知识要点】已知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A B 两点,点00(,)P x y 为弦AB 的中点,由点差法可得出以下公式:1. 椭圆:(1)焦点x 在轴上:22221x y a b += 2020AB x b k a y =-⋅(2)焦点y 在轴上:22221y x a b += 2020AB x a k b y =-⋅2. 双曲线:(1)焦点x 在轴上:22221x y a b -= 2020AB x b k a y =⋅(2)焦点y 在轴上:22221y x a b -= 2020AB x a k b y =⋅3. 抛物线: (1)焦点x 在轴上:2y mx = 02AB mk y =(2)焦点y 在轴上:2x my = 02AB m k x =【例题分析】类型1:已知曲线及弦的中点,求直线【例1】 已知直线l 与椭圆22164x y +=交于过点,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恰好为点(21)P ,, 则直线l 的方程为 .【实战演练】(2009新课标全国卷)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为(1,0)F ,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为(2,2),则直线l 的方程为 .类型2:已知直线及弦的中点,求曲线【例2】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且一个焦点为F 0),直线1y x =-与其相交于M 、N 两点,MN 中点的横坐标为23-,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实战演练1】(2014江西高考)过点(1,1)M 作斜率为12-的直线与椭圆22221(0)x y a b a b +=>>交于,A B 两点,若M 是的中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实战演练2】(2013新课标全国I 卷)已知椭圆E :22221(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3,0)F ,过点F 的直线交E 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为(1,1)-,则E 的方程为 . 类型3:已知曲线及直线,求弦的中点【例3】已知直线3y x =-+与抛物线22y x =交于,A B 两点,则AB 中点坐标为 . 【实战演练】(2013浙江高考)设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过点(1,0)P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Q 为AB 的中点,若2FQ =,则直线l 的斜率为 .【题型强化训练】1.(1)若椭圆2212x y +=的弦被点)21,21(-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 (2)若直线1y x =+与椭圆22142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中点坐标为 . 2. 已知中心在原点,一焦点为)50,0(F 的椭圆被直线23:-=x y l 截得的弦的中点横坐标为21,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3.已知直线3y x =-+与椭圆22221(0)x y a b a b+=>>交于,A B 两点,若AB 中点为(2,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4. 直线():50l ax y a --+=(a 是参数)与抛物线()2:1f y x =+的相交弦是AB ,则弦AB 的中点轨迹方程是 .5.已知抛物线2:4C y x =,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坐标为(2,2),则直线l 的方程为 .6. 已知直线l 与抛物线28y x =交于,A B 两点,点(2,2)M 为AB 中点,则AOB S ∆= .7.过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F ,且倾斜角为4π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若弦AB 的垂直平分线过点(0,2),则AOB ∆的面积AOB S ∆= .8. 已知椭圆13422=+y x 上总有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m x y +=4对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9.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 (0a b >>)的右焦点为F(2,0),且过点). 直线l 过点F 且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的交点为M(1,02),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11.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T a b a b-=>>的右焦点为(2,0)F,且经过点(3R ,ABC ∆的三顶点都在双曲线T 上,O 为坐标原点,设ABC ∆三条边,,AB BC AC 的中点分别为,,M N P ,且三条边所在直线的斜率分别为123,,k k k ,若1OM ON OP k k k++=-,则123111k k k ++= . 12. 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232y x =上,其中()2,8A ,且ABC ∆的重心G 是抛物线的焦点,求直线BC 的方程.13.过点()0,2的直线l 与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且离心率为2的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12y x =过线段AB 的中点,同时椭圆C 上存在一点与右焦点关于直线l 对称. (1)求直线l 的方程; (2)求椭圆C 的方程.14.已知椭圆221259x y +=上三点()()11229,,4,,,5A x y B C x y ⎛⎫ ⎪⎝⎭与焦点()4,0F 的距离成等差数列.(1)求证:128x x +=;(2)若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T ,求直线BT 的斜率k .15. 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离心率为2,短轴长为2。

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

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

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是一种用于求解圆锥曲线的方法。

圆锥曲线是一种三维曲线,它的轨迹是圆锥面上的一条线段。

在工程和几何学中,圆锥曲线经常被用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

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圆锥曲线划分为若干个线段,并在每个线段上找到一个定比点。

这个定比点是在线段上离起点最近的点,满足这个点到起点的比值等于线段长度与线段上的另一个点到起点的比值。

这样就可以通过确定定比点来确定圆锥曲线上的其他点。

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圆锥曲线划分为若干个线段,第二步是在每个线段上找到定比点。

第一步可以使用等距法或等长法来实现,第二步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或数值方法来计算。

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地描述圆锥曲线的形状,并且运算量较小。

但是,如果线段过多或者线段长度过小,可能会导致计算误差增大。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计算高度很高的圆锥曲线时,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可能不太适用。

在工程和几何学领域中,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运动模拟、航天器轨迹设计、空间机器人运动控制等领域。

例如,在机械运动模拟中,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可以用来模拟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在航天器轨迹设计中,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可以用来设计航天器的飞行轨迹;在空间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可以用来控制机器人在空间中的运动。

总之,圆锥曲线定比点差法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圆锥曲线求解方法,在工程和几何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点差法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与圆锥曲线的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

解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方程,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中点坐标公式及参数法求解。

若设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的端点)坐标为),(11y x A 、),(22y x B ,将这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得到一个与弦AB 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

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点差法”。

一、 以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例1、过椭圆14
162
2=+y x 内一点)1,2(M 引一条弦,使弦被M 点平分,求这条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为),(11y x A 、),(22y x B
)1,2(M 为AB 的中点 ∴421=+x x 221=+y y
又A 、B 两点在椭圆上,则1642121=+y x ,1642
222=+y x
两式相减得0)(4)(22212221=-+-y y x x
于是0))((4))((21212121=-++-+y y y y x x x x ∴2
1244)(421212121-=⨯-=++-=--y y x x x x y y 即21-=AB k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2
11--=-x y ,即042=-+y x 。

例2、已知双曲线12
2
2=-y x ,经过点)1,1(M 能否作一条直线l ,使l 与双曲线交于A 、B ,且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若存在这样的直线l ,求出它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策略:这是一道探索性习题,一般方法是假设存在这样的直线 ,然后验证它是否满足题设的条件。

本题属于中点弦问题,应考虑点差法或韦达定理。

解:设存在被点M 平分的弦AB ,且),(11y x A 、),(22y x B
则221=+x x ,221=+y y
122121=-y x ,122
222=-y x
两式相减,得
0))((2
1))((21212121=-+--+y y y y x x x x ∴22121
=--=x x y y k AB 故直线)1(21:-=-x y AB 由⎪⎩
⎪⎨⎧=--=-12)1(2122y x x y 消去y ,得03422=+-x x ∴ 08324)4(2<-=⨯⨯--=∆
这说明直线AB 与双曲线不相交,故被点M 平分的弦不存在,即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 。

评述:本题如果忽视对判别式的考察,将得出错误的结果,请务必小心。

由此题可看到中点弦问题中判断点的M 位置非常重要。

(1)若中点M 在圆锥曲线内,则被点M 平分的弦一般存在;(2)若中点M 在圆锥曲线外,则被点M 平分的弦可能不存在。

二、 过定点的弦和平行弦的中点坐标和中点轨迹
例3、已知椭圆1257522=+x y 的一条弦的斜率为3,它与直线2
1=x 的交点恰为这条弦的中点M ,求点M 的坐标。

解:设弦端点),(11y x P 、),(22y x Q ,弦PQ 的中点),(00y x M ,则2
10=x 12021==+x x x , 0212y y y =+
又 125752121=+x y ,125
752222=+x y 两式相减得0))((75))((2521212121=-++-+x x x x y y y y
即0)(3)(221210=-+-x x y y y ∴0
212123y x x y y -=-- 32121=--=x x y y k ∴ 3230=-y ,即2
10-=y ∴点M 的坐标为)2
1,21(-。

例4、已知椭圆125
752
2=+x y ,求它的斜率为3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设弦端点),(11y x P 、),(22y x Q ,弦PQ 的中点),(y x M ,则
x x x 221=+, y y y 221=+
又 125752121=+x y ,125
752222=+x y 两式相减得0))((75))((2521212121=-++-+x x x x y y y y
即0)(3)(2121=-+-x x x y y y ,即y
x x x y y 32121-=-- 32121=--=x x y y k ∴33=-y
x ,即0=+y x 由⎪⎩⎪⎨⎧=+=+125
7502
2x y y x ,得)235,235(-P )235,235(-Q 点M 在椭圆内
∴它的斜率为3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2
35235(0<<-
=+x y x 三、 求与中点弦有关的圆锥曲线的方程 例5、已知中心在原点,一焦点为)50,0(F 的椭圆被直线23:-=x y l 截得的弦的中点的横坐标为2
1,求椭圆的方程。

解:设椭圆的方程为122
22=+b
x a y ,则5022=-b a ┅┅① 设弦端点),(11y x P 、),(22y x Q ,弦PQ 的中点),(00y x M ,则
210=x ,2
12300-=-=x y ∴12021==+x x x ,12021-==+y y y 又1221221
=+b x a y ,1222222
=+b
x a y 两式相减得0))(())((21212
21212=-++-+x x x x a y y y y b
即0)()(212212=-+--x x a y y b ∴ 2
2
2121b a x x y y =-- ∴ 322=b a ┅┅② 联立①②解得752=a ,252
=b
∴所求椭圆的方程是125
752
2=+x y 四、圆锥曲线上两点关于某直线对称问题
例6、已知椭圆13
42
2=+y x ,试确定的m 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m x y +=4,椭圆上总有不同的两点关于该直线对称。

解:设),(111y x P ,),(222y x P 为椭圆上关于直线m x y +=4的对称两点,),(y x P 为弦2
1P P 的中点,则12432121=+y x ,12432
222=+y x
两式相减得,0)(4)(322212221=-+-y y x x
即0))((4))((321212121=-++-+y y y y x x x x x x x 221=+,y y y 221=+,4
12121-=--x x y y ∴x y 3= 这就是弦21P P 中点P 轨迹方程。

它与直线m x y +=4的交点必须在椭圆内
联立⎩⎨⎧+==m x y x y 43,得⎩⎨⎧-=-=m
y m x 3 则必须满足22433x y -<, 即224
33)3(m m -<,解得1313213132<<-m 五、注意的问题
(1)双曲线的中点弦存在性问题;(2)弦中点的轨迹应在曲线内。

利用点差法求解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方法简捷明快,结构精巧,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美,而且应用特征明显,是训练思维、熏陶数学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材料,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