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毫升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毫升》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毫升》优秀教学案例
3.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毫升的认识和相关计算。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本案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液体容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切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毫升”作为体积和容量单位的概念,以及与升、立方厘米等单位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量筒、量杯等工具准确测量液体的容量,并正确读取数据;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毫升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4.建立起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将毫升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如购物、烹饪等活动。
3.常用量筒、量杯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4.如何从测量工具上准确读取数据;
5.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结合生活实际,找出家里的液体容器,测量其容量并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2.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毫升这一单位,明天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学习使用量筒、量杯等测量工具,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通过对毫升单位的认识,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毫升的概念,我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景。例如,在课堂导入时,我带来一瓶牛奶,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瓶牛奶有多少毫升吗?”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展示各种容量不同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引出毫升的概念。

1.2认识毫升教案(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1.2认识毫升教案(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1.2 认识毫升教案(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理解毫升与升的关系,能够正确使用毫升作为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毫升进行体积计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毫升的概念及与升的关系2. 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毫升与升的换算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毫升的概念及与升的关系,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毫升与升的换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理解毫升的概念。

2.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毫升的使用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液体容器,如矿泉水瓶、饮料瓶等,引导学生观察容器的容量标识,引入毫升的概念。

2. 探究毫升的概念(1)教师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刻度,认识毫升。

(2)学生通过实践,使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感受毫升的实际大小。

(3)教师总结:毫升是体积的计量单位,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3. 毫升与升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升与毫升的关系,发现1升等于1000毫升。

(2)学生通过实践,将1升的水倒入量筒中,观察水的体积,验证1升等于1000毫升。

4. 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如购买饮料、烹饪等,让学生运用毫升进行计量。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使用毫升的经历,加深对毫升的认识。

5. 毫升与升的换算方法(1)教师讲解毫升与升的换算方法,即1升=1000毫升。

(2)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毫升与升的换算方法。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毫升的概念、与升的关系及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毫升进行实际计量,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毫升"的概念和基本单位。

2. 能够正确使用毫升进行容量的比较和估算。

3. 能够运用毫升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2. 教具:透明量杯、各种、小石子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毫升"这个概念是否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出示不同容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之间的容量大小关系。

步骤二:认识毫升1. 引导学生认识毫升的基本单位,并与其他容量单位进行比较(升、毫升)。

2. 出示不同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容量进行排序。

步骤三:研究使用毫升单位1. 给学生展示实际的小石子,并告诉学生每个小石子的容量是1毫升。

2. 进行实践活动,在透明量杯中倒入1毫升、2毫升、3毫升等不同容量的水,让学生观察中水的高度和计量的毫升数之间的关系。

步骤四:实际应用1. 出示实际场景图片,如水杯、水壶等,让学生估算它们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 引导学生通过判断的大小、标示的刻度等因素进行估算。

四、巩固练1. 布置相关练题,要求学生用毫升进行容量的比较和估算。

2. 监督学生完成练,并及时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错误。

五、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毫升"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毫升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课后题,巩固对毫升的认识和运用。

2. 提醒学生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容量问题,例如水杯、食物包装上的标识等。

以上是《认识毫升》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毫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毫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毫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毫升是液体的计量单位之一,能够正确书写毫升的符号“ml”。

2.能够了解常见商品的容积,如饮料、洗衣液等常用的液体物品的容量。

3.掌握使用毫升进行简单的容量比较和转换,加强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毫升的概念和符号;2.常见商品的容积。

难点毫升的转换和容量比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讲授和展示容积为1升和1000毫升的瓶子,帮助学生理解毫升和升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毫升的概念和符号。

2. 认识毫升用实际的物品如水、牛奶、酱油等进行计量,让学生体会毫升的用途和重要性。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毫升的准确度。

3. 认识商品的容积带领学生查找常见商品的容积数据并记录于课堂板书上,如蒙牛酸奶的容积为250毫升、可口可乐的容积为330毫升等。

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容量的大小和常见容积的分类。

4. 容量比较布置一道作业,与家长一起寻找家庭中常用的商品,如洗衣液、润发乳、食用油等,测量这些商品的容积存在互相转换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毫升来比较这些容积。

5. 应用练习运用毫升进行简单的容量转换和比较,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对容量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毫升作为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能够加深他们对于容积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毫升的准确度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和记录商品的容积数据,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养成对于容量的关注和记录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常见商品的容积分类和转换,提高他们对容量概念的掌握和应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毫升》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毫升是一个容量单位。

2.能够正确使用毫升的量词并将毫升与升相互转换。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感受毫升的实际含义。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物容量的认知能力和观察力。

2.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勤奋、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观察和认识毫升。

2.使用毫升的量词并将毫升与升相互转换。

3.掌握毫升的基本概念。

难点1.学生理解和掌握容量单位毫升的含义。

2.学生辨认和感受毫升的实际含义。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容器,对学生进行容量单位的简单提问,引导学生接触毫升和升这两个容量单位。

体验活动(20分钟)让学生结成小组自行选择不同的容器(杯子、瓶子、桶子等)进行观察、比较、借鉴和实际的尝试操作,感受毫升与升的实际含义。

探究活动(25分钟)1.学生将观察过的不同容器的体积(大小)、毫升和升的液体含量记录在小组报告中。

2.同桌交流对每个物品的认知,分析出空间大小、液体总量以及液体量的多少,并总结归纳出毫升和升的区别。

练习活动(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已知容量的杯子,然后让学生凭借所学知识,在黑板上完成数学题目。

(例子:假如一只杯子的容积是50毫升,一杯茶需要20毫升,那么可以装多少杯茶?)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让学生介绍今日的学习成果,然后各组从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展示自己对毫升和升的理解,并总结自身的不足,感受到新的进步。

四、教学评价总结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学会了毫升的认识、使用毫升的量词,并掌握了毫升与升的转换方法,巩固了容量单位的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价教师对本次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同时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不足,制定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工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毫升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毫升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学会使用量筒和滴管,能够准确地量取和转移液体。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学习使用量筒和滴管,掌握量取和转移液体的方法。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毫升的概念,学会使用量筒和滴管。

2. 教学难点:准确地量取和转移液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知道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新课导入:讲解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量取和转移液体。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量取和转移液体,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认识毫升的概念,掌握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毫升的概念和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量取和转移液体的实践活动,加深对毫升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毫升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我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不够,不能很好地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学会分工、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毫升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毫升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毫升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毫升的概念,理解毫升的一般用途。

2.能够运用日常中见到的物品来理解毫升的大小和数量。

3.能够辨认毫升的符号,学习与毫升相关的量词。

4.能够用毫升进行不同物品的比较和量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认识毫升毫升2。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毫升的概念和大小。

2.学生能够用毫升进行不同物品的比较和量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拿出一个瓶子和一些小球,让学生估算瓶子里可以放多少个小球。

然后让学生喊出自己的估算结果,并手动算一遍。

最后,老师拿出一个计量容器,向学生展示毫升,解释一下毫升的概念。

2. 理解毫升老师拿出一些透明的不同大小的瓶子、勺子,让学生分别用勺子往瓶子里倒水量,并向学生展示瓶子里的水量有多少毫升。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瓶子里倒水量,并比较不同瓶子的容量和不同物品的水量。

3. 学习毫升的符号老师向学生展示毫升符号,并解释一下毫升符号的含义,提醒学生在写作业时一定要用正确的毫升符号。

4. 量的换算老师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品来理解毫升的大小和数量,并引导学生进行毫升和升的换算。

5. 练习与检查老师给学生发一些练习册子,让学生进行毫升和升的换算,并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在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毫升的概念和掌握毫升的应用,相对来说难度不是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题目的难度,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毫升的概念和应用。

最后,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作业答案的检查,确保学生的答案正确。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教案及反思.doc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教案及反思.doc

认识毫升教案及反思四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15-17 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 1 毫升的容量观念。

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2.今天大家介位新朋友,揭示:毫升(板)二.感知、操作、体(一)看片,心察:500 毫升橙汁750ml 洗水250 毫升豆奶100 ml 酸奶⋯⋯从些片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学生在察中初步感受:量比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位。

它可以用符号“ml表”示。

(二)看一看,玩一玩,体 1 毫升1.1 毫升究竟有多少呢?(生答)你看,是一个10 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 1 毫升。

看了 1 毫升水,有什么想法?(很少,体会 1 毫升是很小的量位)2.小活: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 1 毫升水。

看看,多少滴水大是 1 毫升?把这 1 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多吗?(很少,很轻)(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1 题(1)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

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多媒体出示图片: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 2)估计勺子的容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用比较的方法,估计约10 毫升)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2 题(1)拿出“碗、杯子”分别倒入 50 毫升的水,仔细观察水面,估计一下它们的容量。

( 2)动手验证,得出结论:杯子容量约200 毫升,碗的容量是350 毫升。

( 3)说明: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600 毫升。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毫升》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毫升》教案、教学设计
5.教师总结毫升与升、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量杯、量筒和液体。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准确地测量出100毫升的液体?如何将1升水分成10个100毫升?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对毫升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如讨论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课后作业,巩固成果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内容包括:
-填空题:1升等于多少毫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选择题:以下哪个容器的容量是200毫升?
-应用题:一瓶饮料容量为500毫升,小明喝了一半,还剩下多少毫升?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分析解题思路,强调注意事项。
3.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毫升与升、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毫升的概念,建立毫升与升、立方厘米之间的联系。
2.学会使用量杯、量筒等工具进行液体的测量,并能准确读取毫升数。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认识毫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认识毫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认识毫升1. 学习目标•掌握毫升的概念和读法。

•能够正确使用毫升的单位进行计量和比较。

2. 教学重点毫升的概念和读法。

3. 教学难点毫升的计量和比较。

4.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书籍、标尺、毫升杯。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可用适当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毫升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5.2 新课讲解5.2.1 毫升的定义毫升是计量体积的单位,常用于测量液体或砂糖等细小颗粒的体积。

5.2.2 毫升的读法1毫升,可以读作1ml(毫升的英文缩写),也可以读作1毫升。

5.2.3 毫升的计量和比较将毫升杯示数平放于桌面上,注水至刻度线上,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升、2毫升……10毫升和更多的量,帮助学生感性认识毫升的计量和比较。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测量的问题,如:(1)请从A杯中倒出3毫升的水到B杯中,应当倒出多少滴水?(2)请比较10毫升水和5毫升水的多少?(3)请用毫升杯为盆中的水进行计量,读出所示数。

5.3 拓展练习请学生在课后自己测量并记录自家的洗手间水龙头每秒放水的毫升数,汇总后进行分析,寻找经济节流用水的方法。

5.4 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你能用自己的话对毫升进行简单的解释吗?3.毫升的读法有哪些?4.举个例子,如果要将5毫升水分配到3个杯子中,每个杯子应该有多少水?6.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毫升”的基本概念的介绍,通过实验和比较让学生能够直观认识毫升的计量和比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实验和比较是比较浅显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逐渐加深对毫升的理解,还需要后期通过不同的题目和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和加深。

可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毫升在日常中的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案)第一单元 认识毫升-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 认识毫升-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认识毫升-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毫升的概念,并能够将其与物品的容量相联系。

2. 熟练掌握读写毫升的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毫升到升的换算。

二、教学重点1. 毫升的概念及应用。

2. 毫升到升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毫升到升的换算方法。

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针对性强的讲解法。

2. 实物和图片的展示法。

3. 游戏和小测验的形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物品的大小和形状,提问“这些物品的容量是怎样进行测量的呢?”,引入毫升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毫升的定义和意义。

2. 授课(30分钟)(1)讲解毫升的大小和表示方法。

(2)介绍毫升的应用领域,如在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中的应用。

(3)讲解毫升与升的关系,并介绍换算方法。

3. 操作(15分钟)让学生进行操练,观察容器中水的不同高度和体积,测量和记录容器中的水量。

(建议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4. 拓展(15分钟)通过游戏和小测验,加深学生对毫升的认识和理解。

(1)游戏一:让学生根据图片或文字描述,猜测物品的容量。

(2)游戏二:根据不同的容器,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和测量。

(3)小测验:给学生一些关于毫升的实际问题,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具准备1. 能够体现毫升的各种容器,如杯子、瓶子、桶子、容器等。

2. 实物和图片展示毫升的相关概念和应用场景。

3. 游戏和小测验。

七、教学反思教学毫升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毫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毫升与实际问题相联系,通过实际操练和练习,掌握毫升到升的换算方法。

通过游戏和小测验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毫升的含义和应用。

《认识毫升》教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毫升的应用

《认识毫升》教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毫升的应用

《认识毫升》教案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毫升的应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毫升的应用毫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单位,但是很多人对于毫升的概念和应用还不是很明确。

在中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地理解毫升的含义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毫升的应用。

一、认识毫升的含义和量化方法了解毫升的含义和量化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单位。

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标准液体计量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将液体倒入计量器中并读取液面高度的方式来量化毫升。

然后教师可以使用实验或绘图的方式展示毫升的含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毫升是一个容量单位,表示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大小。

教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毫升的量化方法,比如1毫升等于1000分之1升、等于1立方厘米等等。

二、应用毫升单位进行计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应用毫升单位进行计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毫升单位进行计算。

例如,可以用一些家庭常见的物品和食物来进行计算:如果一瓶饮料有500毫升,那么3瓶饮料有多少毫升?一个杯子容量为300毫升,如果倒入了200毫升的水,还能再倒多少毫升的水?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毫升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比较不同的容量单位由于毫升是容量单位中较小的单位之一,学生还需要了解其他容量单位的含义和应用,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更为合理的计算。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比较容量单位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容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和应用场景,比如1升等于1000毫升、1夸脱等于946毫升等等。

通过比较不同的容量单位,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应用毫升单位进行准确测量为了保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毫升单位进行准确测量,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倒液体的时候需要放慢速度,观察液面高度,确认不会溢出;在使用计量器的时候需要仔细读取刻度并计算体积;在进行容器之间的液体转移时需要让容器稳定并提前计算好液体的体积等等。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4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4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范文精选4篇(一)教案范文课题:认识毫升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及掌握毫升的概念、认识及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毫升的概念。

2. 掌握毫升与升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毫升与升的关系。

2. 掌握换算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展示图片、演示计算方法。

2. 实物道具:瓶子、水杯、塑料容器等。

3. 教学辅助材料:实验记录表、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利用课件展示水杯和瓶子两幅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能说出这两个容器中哪个装的水更多吗?2. 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大小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毫升。

Step 2:引入概念1. 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小瓶子和一把小勺子,向学生展示并说明这个瓶子中装有多少水。

2. 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瓶子中的水有多少毫升吗?3.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瓶子上的刻度,以及使用勺子将水倒入空瓶中进行估测。

Step 3:毫升与升的换算1. 准备一个装有500毫升水的塑料瓶,以及一个有刻度的升的容器。

2. 让学生观察塑料瓶上的刻度,并与升的容器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500毫升等于几升。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塑料瓶向升的容器中倒水,并观察和感受500毫升水变成升的过程。

Step 4:运算练习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毫升与升之间的换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刻度、运算符等进行计算。

2. 让学生根据课件上的提示,利用学过的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在黑板上列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纸和铅笔完成。

Step 5:实验活动1.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不同容器中的水的容量。

2. 每组从教室中带来一种容器,并使用才子勺子将水倒入刻度在升的容器中进行测量。

3. 让学生交流和比较实验结果,并验证自己之前的估计。

《认识毫升》教案(通用5篇)

《认识毫升》教案(通用5篇)

《认识毫升》教案(通用5篇)《认识毫升》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科书第15-1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主要教法:讲授法,实践法学法指导:实践法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认识毫升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

(板书:ml,ml)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

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二、升与毫升的进率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

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想想做做1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

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3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想想做做4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认识毫升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毫升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毫升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认识毫升数学教案设计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毫升的概念,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毫升与升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1. 毫升的基本概念:通过展示和解释不同容量的液体容器,让学生了解毫升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单位。

2. 毫升与升的换算:介绍1升等于1000毫升,并举例说明如何将毫升转换为升或者升转换为毫升。

3. 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使用量杯或测量瓶等工具,测量不同液体的体积,并进行毫升与升的换算。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知道一杯水有多少的?从而引入毫升的概念。

2. 新知讲解: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毫升的概念,然后教授毫升与升的换算方法。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用提供的工具测量不同的液体,并记录结果,然后进行毫升与升的换算。

4. 小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

四、教学资源:1. 不同容量的液体容器(如水杯、瓶子等)2. 量杯或测量瓶3. 各种颜色的水或其他液体五、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测量液体的体积,并进行毫升与升的换算。

2. 设计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毫升与升的理解和换算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不仅学习了毫升的概念和换算方法,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毫升与升的换算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这部分的练习。

1.1认识毫升(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1认识毫升(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1认识毫升(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1.1 认识毫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位于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毫升单位;2. 了解毫升与升的关系;3. 能够进行毫升的简单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毫升的概念,掌握毫升与升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毫升单位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毫升单位,掌握毫升与升的换算关系。

难点:能够运用毫升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容积单位吗?它叫做升。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升的运用场景,如购买饮料、做饭等。

2. 知识讲解在学生对升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会引入毫升的概念,讲解毫升与升的关系。

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不同容量的容器,并标明各自的容量单位。

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毫升与升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毫升的概念。

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例如,我会出一道题目:一瓶牛奶的容量是250毫升,请问它的容量是多少升?5. 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瓶饮料的容量是350毫升,请问它的容量是多少升?2. 一桶水的容量是5升,请问它的容量是多少毫升?答案:1. 350毫升 = 0.35升2. 5升 = 5000毫升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毫升的概念。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了所学内容。

但在课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毫升与升的换算关系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毫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毫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毫升》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毫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毫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准备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教学过程:一、了解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二、认识1毫升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大约是1毫升。

3、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4、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

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三、完成想想做做1、2: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

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回家练习:用刚才认识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四、升和毫升的进率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请同学们观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认识毫升(第2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毫升(第2课时)》(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毫升(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使用“毫升”作为量词来量容量。

2.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掌握使用毫升作为量词量容量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预测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认识“毫升”这个量词。

2.通过实践掌握使用毫升作为量词量容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掌握使用毫升作为量词量容量的方法。

四、教学媒体与工具实验用具:水杯、流量计、注射器、餐勺、小杯、小壶等。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讲解一下用多少克之类的量词量容量的方法。

2. 引入新知(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用具,提出以下问题:1.你们见过流量计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2.你们能说说毫升是什么吗?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毫升这个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毫升这个量词,并与流量计的使用联系起来。

3. 实验操作(40分钟)请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1.把一杯水倒入一个装有流量计的大杯子里,记录大杯子的读数。

2.用注射器或餐勺等工具把水分别倒入小杯、小壶等不同大小的容器中,记录每个容器的读数。

3.把装有大杯子中水的小杯、小壶倒入流量计中,记录流量计的读数。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手体验使用毫升量容量的方法,加深对毫升这个量词的认识。

4. 总结归纳(10分钟)请学生总结一下使用毫升作为量词量容量的方法,并列举一些常见的量容器和它们的容积。

5. 练习巩固(20分钟)请学生完成相关练习,检测学生对于毫升这个量词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于毫升这个量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通过实践掌握使用毫升作为量词量容量的方法。

但是本次教学中注重了实践操作,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讲解,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补充。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实验操作中增添一些趣味性的元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毫升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毫升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毫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苏教版四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毫升的认识和使用,是数学教材中较为重要的一节内容。

针对学生能力和认知水平,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毫升的概念2.学会使用毫升单位进行度量3.能正确读取和书写毫升数值4.能够了解毫升和其他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三、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毫升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毫升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毫升所代表的容量大小。

2. 毫升的读写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毫升数值的读法和书写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毫升数值的表达方式。

3. 毫升的度量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毫升的度量方法,让学生能够使用毫升单位进行容量的估算和比较。

4. 毫升与其他容量单位的换算通过具体的例题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毫升与其他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例如升、分升、毫升的换算等。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毫升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毫升的度量方法和与其他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3. 组合拼接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使用不同的器具组合和拼接出一定数量的毫升,到达掌握毫升度量方法目标。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侧重于学生的能力训练和实践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但同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针对性的教学体验和学习挑战。

例如,可以采用更多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学生小组讨论、群体评价等,与此同时,课后作业也要对于不同层次把握准确。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主要让学生认识容积单位毫升,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毫升作为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容积单位的学习,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计量单位体系。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毫升单位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容积单位毫升,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毫升作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容积单位毫升,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

2.难点:运用毫升作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毫升单位。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容积单位的大小。

3.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毫升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毫升计量单位模型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计量单位卡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时选择饮料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知道饮料的多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毫升。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毫升单位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毫升单位的大小。

同时,介绍常用的容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量筒量取不同容量的液体,让学生感受毫升单位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毫升单位进行解答。

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喝掉200毫升后,还剩多少毫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科书第15-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主要教法:讲授法,实践法
学法指导:实践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

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

(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

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

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

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3
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想想做做4
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2、5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