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A(附参考答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a3491c77da26925c5b049.png)
第9课对外开放【学习目标】1.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作用。
2.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3.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1.经济特区的建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步伐。
(2)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分别是、、、。
(3)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4)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先进技术和,推动国内进一步,扩大,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2.对外开放的扩大(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2)1985年,中国又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
(3)1988年,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建立。
(4)1992年以后,对外开放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等城市,满洲里等城市和昆明等城市,随后又开放一大批内陆市县。
(5)我国形成了——————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拓了。
有助于中国商品,但也给带来挑战。
二、课堂研讨、合作探究1、根据材料,谈谈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和前提?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2、根据材料,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邓小平1984年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设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475213b3567ec102d8a89.png)
课题: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与技能: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训练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广州、厦门等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
重难点预测: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
据此可知,上海()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2019·四川宜宾)8.阅读图2《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图2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2019·黑龙江大庆)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教后反思(学习收获):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2、深圳3、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沿海城市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3、上海浦东4、沿海开放城市;多层次;宽领域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20012、经济全球化真题演练1——9 AACCDABDD。
部编教材历史八级下对外开放导学案
![部编教材历史八级下对外开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e6fde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5.png)
第9课对外放开班级姓名小组表现【学习目标】1.记住X等经济特区名称、参加WTO的时间、地点;利用地图迅速找出四个经济特区和经济放开区的地理位置。
2.通过材料分析我国经济特区的作用,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对外放开示意图》,指出我国对外放开格局的形成过程,提高图史结合能力。
3.通过史料分析,感想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放开才是强国之路,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爱党意识,为完成中国梦而奋斗。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建立【学习难点】对外放开领域的扩大和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一、自主学习,夯实根底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将以下内容在课本上标注清楚。
建立: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代表: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放开的。
〔尝试〕经济特区“特〞在实行体制。
作用:有利于引进;推进了;;促进了开展。
X等个沿海城市。
对年,把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发为。
扩大外开。
放背景:对外放开加速了步伐,促进了迅速开展。
参加世界时间:贸易组织地点:意义:为我国参与开发了新途径,为开拓了新空间。
也标志着我国对外放开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1980年—202X年X经济开展变化情况简表〔1〕据材料一指出X 经济开展的变化。
材料二:“X的开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治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放开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X〔2〕据材料二,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历史性的告诫:“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开展不起来〞。
为此,必须“对外实行放开政策〞。
——《X同志重要谈话》材料四:读下面两幅图图一图二《X条约》放开五口通商〔4〕综合以上材料,比照今天的对外放开与近代史上不公平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不同?给我们什么启发?近代现代前提目的影响启发三、课堂达标,稳固提升1.右图是中国南方某市市X门前的一座标志性雕像,名为“拓荒牛〞,蕴含的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对外开放》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对外开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befa88762caaedd33d457.png)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对外开放》【感知目标】知识与能力: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
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有效预习】1、小试牛刀(相信你结合课本内容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这部分。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中国又把、和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1988年经济特区,设立开发区。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成为的成员,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为WTO.2、完成书中第45页的“课后活动”。
【点拨互动】复习上节课内容:A、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B、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 )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811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c.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主要举措。
3. 分析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影响。
导学重点:1.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主要举措。
导学难点:1. 分析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影响。
导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们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变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思考:这种变化是怎样实现的?对外开放是如何发生的?3. 引出“对外开放”一词,并告知学生今天的学习内容。
Step 2:知识梳理1. 学生根据课本第9课的标题“对外开放”,以小组形式进行互相商议和讨论,试图凭借自己的理解概括课文内容。
2. 随后,每个小组汇报出自己的概括,并教师指导下整理出一个全班共同的概括。
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们的概括,作为整个探究过程的导引。
Step 3:重点内容解析1.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变与不变”,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怀疑和改革之间的辩论、改革的必要性、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失败。
2.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文第二部分:“沉重的包袱”,并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的基础、决策者的决心。
Step 4:能力训练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举措。
探讨并总结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2. 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并讨论所总结出的内容。
并将学生总结的内容与课本进行对比,发现和纠正不完整或错误的地方。
Step 5:知识拓展1. 教师向学生讲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每次重要决策的背景和意义。
2. 学生可以用他们所了解的内容,为课本第三部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编写一个标题和提纲。
概括出其中的核心。
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aa5c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9课对外开放【学习目标】1、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时空概念)3、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培养对外开放的意识。
(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建立的过程。
◆学习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知识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
“特区”特在。
2.代表: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影响:对引进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过程:(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_________。
(2)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_______________。
(3)1988年,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_________开发区建立。
(5)开放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6)陆续开放符合条件的。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的全方位、_______、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知识点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_________的迅速发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3030aa8762caaedd33d4e0.png)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的格局。
•【学习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中央最早于何时在哪两个省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2)经济特区的含义是什么?经济特区地设立有何作用?(3)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是怎样逐步扩大的?(4)随着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的实施,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该格局有何特点?(5)对外开放的实行有何意义?(6)说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历程及意义。
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一、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3)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里?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
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b70e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9.png)
第9课对外开放【学习目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组织;2、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3、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
【重点难点】1.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2.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对外开放是___________的重大决策。
2.1980年,中央决定在 ________、________两省设立了________、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设立经济特区,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沿海城市: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________、天津、________、________、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
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①相继开放了、武汉等沿江城市;②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③昆明、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5.格局: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________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合作探究】1、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重大战略决策?其创建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2、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3、中国近代史上的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当堂达标】1.“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和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853b8179563c1ec5da71cf.png)
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年月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四、拓展延伸 (直击中考)1. (2019济宁)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省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A】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2.(2018杭州)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周年。
这些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C】A.20B. 30 C 40 D.503. (2018杭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
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A】题图:“对外开效进程”年代民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4. (2019扬州) 下列城市中,于1980年被设置为经济特区的是【D】A.上海B.广州. C福州 D.深圳5. (2018泰安)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
有些城市永载史册。
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延安、深圳的理由是【D】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中共七大召开地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①②D. ①③④②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147aa1fd0a79563c1e72f7.png)
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教师寄语】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学习目标】1.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逐渐扩大;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概况。
2.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难点】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预习自测题1.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的步伐。
(2)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四个经济特区。
(3)特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和,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成效:这一崭新的实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
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
(5)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沿海港口城市: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1985年,建立、珠江三角洲、(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海南岛经济特区的设立:1988年,经济特区设立。
(4)上海浦东开放区的设立:1990年,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和,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
(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初二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案(含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的展开-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925b204a1b0717ed5dd37.png)
初二历史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的展开 导学案编号:9学习目标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阅读课文做下题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 开始: 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 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2、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国有企业的改革的推进1.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的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 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三、经济特区的建立1. 经济特区: 年,在广东的 、 、 、和福建 建立 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 、 等沿海开放城市,增设了 经济特区,设立 开发区。
2、形成经济特区- - -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达标测试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
他所说的农村改革是( )A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 、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2015·广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收集的材料见 右图。
由此可确定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广州,中国现代化缩影 B .广州,改革开放发源地 C .广州,中国工业化一瞥D .广州,中国革命的摇篮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的目标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862年广州同文馆成立 (2)1873年广州机器局创办(3)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4)1984年广州被列为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5)2015年中国(广东)自由贸4.下列哪一事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召开中共十五大5.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aca914fc4ffe473368abd7.png)
A.深圳B.珠海C.上海浦东D.经济特区
12.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全面而正确的是()
A.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合作B.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竞争
C.给我国带来了发展机遇D.既带来了各种机遇,又带来了各种挑战
13.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主要目的是()
第9课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基础知识】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2.意义:
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⑵对、等起到了重大作用。
⑶有力地推动了建设。
二)、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背景:世界经济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时间:年4月。
3.结果:
⑴已.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D.促进浦东地区的开发
1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B.为了与国际组织相互合作
C.中国计划经济的具体体现D.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
小组讨论:
1980年我国设置了哪些经济特区?它们的创设有什么影响?
7.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是在()
A.1997年B.1998年C.2000年D.2001年
8.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它歌颂了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一丰功伟绩。()
A.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B.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下列对经济特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引进技术B.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43210f7ec4afe04a1dfe8.png)
第9课对外开放【学习目标】1.了解特区的形成,掌握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学习重点】2.了解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知道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难点】3.知道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体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让我自己学(学生独立完成,将重点内容在课本中进行勾画,组内交换订正,统一答案)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概况: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4个经济特区。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特区政策:○1实行特殊的和经济管理体制○2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活动○3在、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3.作用: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对外开放格局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年,开放了14个。
(2) 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增设经济特区。
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影响: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进入国际市场,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了。
二、我们一起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用心记忆)学法指导: 1、材料探究,结合课本内容作答,注意:要点清晰,语言简练2、图片探究,快速从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课本解答3、地图探究,认真看,仔细听老师讲解,结合课本回答三、歌谣式总结,帮助我理解。
大家齐背诵,基础我能行(背诵要点,快速准确)1.一九八零年,小平说发展,国家没有钱,政策来支援。
深圳成窗口,特区就是好,外资技术和管理,发展国家全靠你。
2.对外开放这么好,扩大脚步往前跑,特区连线沿海城,沿海开放到内地。
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国家还要走出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7075f33687e21af45a934.png)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重难点】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情景导入】从《一位农民的足迹》谈起四、【自主学习】(一)对内改革1、农村改革背景:农村人民公社实行计划经济,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目的:调动,促进。
措施:实行责任制。
作用:①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②农业生产向,,发展,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在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时间:从起。
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发展:年党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二)对外开放1、目的:2、内容:。
3、对外开放的格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问题探究】1、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的变革和调整?3、今天的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首先在深圳等4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4、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提示:从背景、国家行使主权、内容、影响等方面作答)六、【基础过关部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A、农村B、沿海城市C、国有企业D、中小城市2.下列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的是()A.深圳B.珠海C.上海D.厦门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4、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的主要改革内容是()A.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B.推行股份制、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D.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5、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4b3cc767ec102de3bd890c.png)
第9课对外开放班级姓名【课程标准】认识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1.以深圳特区成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认识中国加入 WTO的基本状况和影响。
2.经过指导学生利用《沿海地域对外开放表示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地点,培育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3.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加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世界化时代的要求,建立对外开放的观点和意识。
【知识框架】【自主学习】1.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创办、、、4 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代表指的是:。
2.建立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重要作用?3.我国对外开放是怎样一步步有计划、有步骤睁开的?1988 年,经济特区成立。
4.“———”全方向、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2001 年,中国加入。
6.加入 WTO,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
【合作研究】研究一:联合中国近代两次鸦片战争表示图和教科书所示的《沿海地域对外开放表示图》,从地理地点上看对外开放的地区有何同样之处?都第一开放东南沿海地域。
研究二:环绕对外开放,对照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点。
近代对外开放现代对外开放背景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放在中国综合国力日趋强盛、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推行。
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经过不同等合约,逼迫中国开拓通商口依据同等互利原则,主动同他国家内容岸、降低关税等,对华畅销商品,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打劫原料,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流。
出。
目的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加速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的进度,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影响建社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公民族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98e53f2f60ddccda38a0e3.png)
第8课对外开放学习目标: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一、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对引进外资、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过程:1984年个沿海城市→1985年三角洲、三角洲、三角地区→半岛、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格局: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作用: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1.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不少厂家惊呼:狼真的来了”,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呢? 你应怎样全面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强调了(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D.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3.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da90bce2f0066f4332247.png)
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过程难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A.深圳B.珠海C.厦门D.汕头2.1980年,我国首批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指()①深圳②汕头③厦门④珠海⑤海南岛⑥广州⑦福州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⑥⑦3.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海南经济特区5.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A.加入亚投行B.加入世贸组织C.倡议一带一路D.加入金砖国家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而结束了中国百年多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今年是该事件多少周年纪念日?(2)材料二的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是谁?决定进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各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3)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请问我国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哪四个?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参考答案:1-5:C、A、D、C、B6.(1)毛泽东;新中国成立;71周年(2)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①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f2557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00.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我国历史发展,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历史意义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知识。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改革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相关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4.情感教育:结合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教学素材:收集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板书设计:提前准备好本课的重点内容,以便课堂上的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前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需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发展有何意义?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9课《对外开放》总第课时课型:新授
初备人:审核人:
班别: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组织;
2、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3、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
【重点难点】
1.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2.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是___________的重大决策。
2.1980年,中央决定在 ________、________两省设立了________、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设立经济特区,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沿海城市: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________、天津、________、________、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
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
①相继开放了、武汉等沿江城市;②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③昆明、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5.格局: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________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合作探究】
1。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重大战略决策?其创建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2.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
3.中国近代史上的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
【当堂达标】
1.“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2.下列哪一个城市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A.深圳B.上海C.广州D.厦门
3.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人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B.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放沿江和边境城市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4年开放的广州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
5.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成果包括()
①促进外贸发展②引进大量外资③引进先进技术④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6.有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①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③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④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在很短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有人以“一夜城”来形容它发展变化之快。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我国哪项政策的成功范例?该政策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和深圳特区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哪四个?最大是哪一特区?(3)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什么样的?
(4)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广东福建深圳厦门深圳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大连青岛上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南岛上海浦东开发区重庆乌鲁木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去2001 经济全球化
【合作探究】
1.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原因:深圳是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靠近港澳,华侨多,与海外有密切交往;资源比较丰富;国家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时间:1980年。
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意义: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
2.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成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这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3.本质不同:
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中国是主动的;
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
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结果不同:
①前者开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当堂达标】1.C 2.D 3.B 4.B 5.A 6.C
7.答案:(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范例,该政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的。
(2)和深圳特区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厦门、海南岛、汕头、珠海,最大的是海南岛经济特区。
(3)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4)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