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绪言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
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及第一单元导学案2012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及第一单元导学案2012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4dea38866fb84ae45c8d62.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绪言及第一单元导学案(2012版)绪言课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是什么;2、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3、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习重点: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
学习过程:(一)导入:①小学自然中学过,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②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铁器会生锈等;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导入新课:畅想式提问或故事讲解或图示介绍,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老师表演的魔术(实验):(1)白纸显红字,(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想一想: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讨论交流:提到“化学”,同学们能联想到什么?(二)自学:【问题1】:化学是什么呢?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呢?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1-2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及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小结:化学的作用: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适当的课件及简单容易的小实验,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把握化学研究的几个方面。
【问题2】: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物质世界里,每天都在与哪些物质打交道?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个别阐述。
1、组成【问题3】:你想到过这些熟悉的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吗?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2-3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讨论交流: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物质由元素组成。
小结:物质由元素组成。
2、结构【问题4】:蔗糖、木材、酒精等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是相同的,可物质性质差异很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展示金刚石、石墨微观结构图:讨论交流:小结: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绪言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绪言和第一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3114173169a4517723a3af.png)
绪言和第一单元一、目标与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的发展历程。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人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探究。
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的使用;给物质加热的方法,仪器的洗涤。
重点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知识学习策略:认真观摩老师的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通过锻炼加强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
多做比较,认真做笔记,注意科学方法的养成,培养自己爱思考勤质疑的品质。
二、学习与应用(一)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请各举两例(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探究是化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哪些探究实验?(四)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夹取。
用过的或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中时,应先把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慢慢地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容器。
(五)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放在里。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出体积。
量液时,量筒必须,视线要与保持水平。
取用少量的液体时还可以用。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头帽 ,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试剂或橡胶帽。
(六)物质的加热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不可以用吹。
万一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铺盖。
类型一:正确的理解和应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且部分试题经常出现在卷首。
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主要特点有:以生活、生产、现代科技、新闻热点为素材、背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性质与用途的联系。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c5e91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4.png)
学习目标1.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3.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4.激发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和探究之欲。
难点:什么是化学。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化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2.我国古代三大著名化学工艺有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英国科学家 _________和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___________ 等科学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 1869年,______国化学家 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5. 近年提出的___________,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
合作探究一¡什么是化学?二¡化学发展的历程1£我国化学史上有哪些成就?(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
2£近代化学(1)道尔顿与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学习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3、现代化学(1)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有特殊功能的产品(2)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三¡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达标检测:教学思路学生纠错教学思路1、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学生纠错①火②青铜器③火药④纳米材料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③④①D ④③②①2、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究等领域中,与化学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研制艾滋病疫苗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B 利用化学可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C 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D 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4、化学研究的课题很多,通过化学方法解决我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各国化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现有下列课题:()A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用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B研制人造器官; C生产安全无毒的食品;D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E 研制可降解塑料F研制利用开发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初中化学:绪言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化学:绪言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b870d00508763231121228.png)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总课时
2
学校
教者
年级
九
学科
化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教
材
分
析
这两节内容是对绪言及第一单元主要内容的回顾,通过复习课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化学学科的魅力,以及由实验带来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学习化学,对化学学科还比较陌生,但是通过课堂上做实验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抱着极大的兴趣。
⑵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我们做了哪两个探究实验?
⑴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①点燃前:白色圆柱固体,硬度小,略有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②燃着时:火焰分为三层----焰心、内焰、外焰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有水雾;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后
反应物的物理性质现象
生成物的物理性质
书写探究报告
3、化学学习的特点有什么?
关注物质的性质;
关注物质的变化;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学科以及化学学习还存在哪些问题?
初三化学学科导学案绪言.doc
![初三化学学科导学案绪言.doc](https://img.taocdn.com/s3/m/10e382490b4e767f5bcfce0b.png)
初三化学学科导学案备课人单位平舒中学主备人张彩霞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课时1课题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0标知识能力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化学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过程方法1、通过具体事例,逐步养成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了解化学的情感。
2、'蚤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从生活事例感知化学的魅力,知道什么是化学。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树立学习化学的方法。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教具(课件)准备课件视频教法、学法情境导入,指导自学,互动互研,精点巧拨,激发兴趣优化导入揭示目标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开放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产条件;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这些都是化学的作用,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指导自学整体感悟预习导学案:阅读教材后填空1、化学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的一门自然科学。
2、研究化学重要手段是。
3、化学发展史:(1)古代—的发现和利用;商代制造—、春秋战国_、_;以及文明世界的三大化学工艺—、—、—0(2)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奠定了—化学的基础;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3)现代:利用—和—探索微观世界,并正在利用—技术制造出有特殊功能的产品;近年来,由于—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4、到21世纪初,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种。
互动互研解疑释难【化学小魔术】(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其中的奥秘所在)讨论与思考话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学家们己经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及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及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7c4783010a6f524ccbf8553.png)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总结学生回答出的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精彩现象: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组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
教学难点
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准备
试管、酒精灯、玻璃片、烧杯、研钵、药匙、镊子、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蜡烛、盐酸、纯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课前小测】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及的科学。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提出了论和 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这些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和
引导学生进行第9页的讨论。
【练习】课本第10页
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引导”,引导学生按“方法导引”的提示观察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有大量水蒸气冒出, 玻璃片上有水滴附着。白色块状固体研碎
两支试管形成蓝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后立即生产蓝色沉淀。、
加入盐酸后立即出现大量气泡,白色粉末溶解。摸一下试管外壁感觉到发热。
作业布置
能力培养与测试第4页1-8题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 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No01.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绪言
![No01.0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绪言](https://img.taocdn.com/s3/m/de50123faaea998fcc220eac.png)
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性质与变化规律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学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学习化学能够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研制新物质等。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寻找不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
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①注重化学实验。
②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重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④联系实际,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⑤扩大阅读量,以获得更多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0921797fd5360cba1adbb4.png)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定义。
②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进程。
③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事业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教学重点①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定义。
②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周围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
如黑板和粉笔有不同的颜色,玻璃和水有不同的状态,窗上的金属和怒条有不同的硬度和导热性,等等你有没有思考过:①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怎样才能使天空变的更蓝?②牛可以吃草过活,人为什么不能靠吃草过活?③警察叔叔是怎样判断司机酒后开车的?④节日的时候,人们都会燃放缤纷灿烂的烟花,你知道烟花为什么会五颜六色吗?⑤侦察员是怎样显示罪犯指纹的?⑥怎样除去衣服上的污渍?你知道问题的答案吗?(二)新课讲授1什么是化学?介绍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户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①以水为例说明如何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
②以氧气为例说明如何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③以衣食住行这些密切相关的事例说明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讨论:生活离得开化学吗?2怎样学好初中化学?(讨论)3趣味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做好笔记,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①“无中生有”(先用酚酞的酒精溶液在白纸上写上字,晾干,用碱液喷射,显示红色字体)②“清水三变”(“清水”→“牛奶”→“汽水”→“牛奶”③金属燃烧(镁条燃烧)④“水能生火”(蒸发皿、碎纸、酒精、钾、镊子、水)请同学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三)复习巩固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基础自然科学.2、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D.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有坏处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指南针、印刷术__________和________,后两种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所作的重大贡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092913f61fb7360a4c65b1.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终稿)(总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3.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使用方法及学法指导】1.仔细阅读课本P 1-4页,用笔勾画出重点知识,然后结合课本认真完成导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后面进行讨论。
2.探究案中注意开放你的思维,大胆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堂预习案】温馨提示:阅读教材后填空一、教材自读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不仅要,还要研究和创造。
2、化学是在研究物质。
3、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商代制造、春秋战国、;以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化学成就是、。
4、(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构成的,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门捷列夫发现了并,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其理念是:原料、产品均无毒无害;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有害、有毒物质;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近年来,由于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方向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预习自测1.下列生产属于化学工艺的是()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③烧制陶瓷④火药的发明⑤青铜器的制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③④⑤2.下列问题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 ( )2①为什么铁制的菜刀容易生锈②为什么长期喝纯净水不利于健康③顺风骑车为什么省力④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⑤为什么化工厂的烟囱会污染环境,损害健康⑥自行车上的铁锈为什么要及时除去.A.①④⑤⑥B.①②③⑥C.①②⑤⑥D. ②③⑤⑥3.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法拉弟【课堂探究案】温馨提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共同完成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化学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https://img.taocdn.com/s3/m/61c3c51abd64783e09122b91.png)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了解化学的概念以及化学研究的对象。
2.了解化学的作用和学习化学的方法。
化学的作用阅读课本第1—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衣料要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粮食和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水泥、钢材等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汽油、柴油是主要的燃料。
2.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合成新物质;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利用化学能弄清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搞清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物质的化学变化,使其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D )A.化学可以帮助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 D )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④汽车新能源与新型电池的开发。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化学研究的对象阅读课本第2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食盐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物质,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可作调味品等;食盐在工业中也有重要的用途:利用食盐的水溶液可以制造氢氧化钠、氯气、氢气等。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化学不仅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还要研究物质的制法和用途,使化学科学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C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C.物体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利用化学可研究和开发新能源B.利用化学可合成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C.化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害处3.小明将少量的白糖放在铁锅里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接着看到熔化的物质呈现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
初三化学绪言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
![初三化学绪言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48e8b7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4.png)
初三化学绪言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复习归纳】绪言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例:化学变化:例:2、判断变化依据:。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等。
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通式: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通式: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模式:通式:注意: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类:(通式),(是否)反应类型2、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的定义,现在很多教材基本不用这种说法了)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例如:S+O2==S O2, ( 反应)CO+CuO ==Cu+CO( 反应)2常见还原剂:注意:1、氧化反应并不是全部是放热反应,例如: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或者雷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四、催化剂1.概念: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9a9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f.png)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绪言首先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接着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课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能力目标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素养目标(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重点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展开学习探究,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2.初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
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璃棒、滴管、白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3.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课前预习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人类利用化学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物质。
3.近代科学家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化学绪言导学案
![化学绪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4d332a5e9856a561260f5.png)
【书写 1-20 元素符号及名称】
1____( 6____( 11____( 16____( ) ) ) ) 2____( 7____( 12____( 17____( ) ) ) ) 3____( 8____( 13____( 18____( ) ) ) ) 4____( 9____( 14____( 19____( ) ) ) ) 5____( 10____( 15____( 20____( ) ) ) )
3
化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模板
编号:001
3、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 系的是( )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盛 B、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D、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 4、 如下图所示, 一只可爱的小猫怡然自得地坐在一块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 分子合成材料上,这一事实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绝热性 B.导热性 C.导电性 D.吸热性 5、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研究生命起源、进化 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 D.开发氢能源 6、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 2011 定为“国际化学 年”。下列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大胆、大声、大方,今天我是课堂精英;自尊、自信、自强,明天我是社会栋梁。
4
【自主学习】
预习 P1-4 1、化学是在 、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与 的科学。 2、 和 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和 ______构成的,分子中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1869 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5、近年来,“___________”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 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 知识补充 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吸纳,实 现“零排放”。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 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及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及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7ba8cdb307e87101f696e7.png)
898 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及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绪言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对象及“绿色化学”理念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以及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和联系3.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4.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基本操作5.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难点:初中常用仪器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操作的内容【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化学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完成:一.(1)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的科学。
(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二.物质变化和性质:叫物理变化,叫化学变化。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小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是“两多一少”,请同学们指出是哪些“多”?哪些“少”?四、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见仪器介绍1.试管:①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②溶解。
③收集。
2.烧杯:用于和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注意:加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破裂。
3.量筒:量度。
注意:不能,不能。
4.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子):①用于。
②用作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容器。
注意:①不能加热。
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玻璃片盖住。
③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实验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放水或细沙,防止集气瓶破裂。
5.酒精灯:用于加热。
(以后还要详细介绍)6.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
【复习归纳】绪言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课题1 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例:
化学变化:例:
2、判断变化依据:。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有 ,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
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等。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通式: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通式: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模式:
通式:
注意: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类:(通式),
(是否)反应类型
2、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的定义,现在很多教材基本不用这种说法了)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例如:S+O2==S O2, ( 反应)
CO+CuO ==Cu+CO
( 反应)
2
常见还原剂:注意:1、氧化反应并不是全部是放热反应,
例如: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或者雷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四、催化剂
1.概念: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走进化学实验室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2、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方法②:分别倒入,使之的是二氧化碳,使之的是氧气。
三、实验探究的方法:
A、提出科学问题;
B、假想和猜测;
C、制定计划;
D、进行实验;
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
H、表达与交流。
【自我检测】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
2.(2008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2011宁德)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4.(3分)(2013•莆田)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CO用于炼铁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金属钛是制造眼镜架的常用材料。
下面是冶炼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4Na + TiCl4高温
Ti + 4 NaCl,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6.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化学反应的速率
B.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C.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变小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教学过程】
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性质的描述中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
成了相应的性质。
2.(3分)(2013•宁德)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 冰雪融化
C. 食物腐烂
D. 湿衣服晒干
<举一反三>
某地电视台报道,有一不法商贩为降低生产成本,用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代替部分发酵粉来生产加工蛋糕。
已知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时会结成块状,受热时易“挥发”,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温度越高分解的越快。
该物质也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放出氨气,使肥效损失。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
(2)不法商贩用化肥碳酸氢铵来生产加工蛋糕时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具体利用了它的哪条性质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题中信息,请说出保存该物质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 反应类型
(宁德2013).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CH4+2O2CO2+2H2O B.H2O+CO2=== H2CO3
C.2H2O2H2↑+O2↑D.S+O2
<举一反三>(2)在点燃的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课堂练习】
1.(2011质检)下列能量的获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太阳能路灯
B.燃煤取暖
C.水利发电站
D.风力发电
2.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
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
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
涉及到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3.日常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④家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①Zn+H2SO4=ZnSO4+H2↑②NaOH+HCl=NaCl+H2O
③Cu+2AgNO 3=2Ag+Cu(NO3)2④CO+CuO Cu+CO2
⑤2H2O 2H2↑+O2↑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6HCl + Fe2O 3 == 2FeCl3 + 3 H2O
B. 2NaOH + CuSO4== Na2SO4+Cu(OH)2↓
C. Ca(OH)2+2HCl== CaCl2+ 2H2O
D.
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一定是中和反应
7.有同学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反应制取氧气,以下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