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汇总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警示是指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

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警示标识。

第三条人力资源部应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职教中心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四条在工作场所中劳动者应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防护。

第五条安全监察部对职业病危害生产区域内劳动者的防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劳动者应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六条劳动者应当接受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的培训,了解和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

第七条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必须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和通讯报警装置。

第八条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一)禁止标识:阻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文字符号;(二)警告标识:提示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文字符号;(三)指令标识:提示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文字符号;(四)提示标识: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文字符号;(五)警示线:提示工作场所控制区、监督区或者事故现场救援分隔的线带。

第九条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按照下列规定设置警示标识:(一)可能引起尘肺的粉尘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示标识;(二)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示标识;(三)能引起其它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危害”警示标识。

(四)所使用的警示标识、警示信号、报警装置,应当符合本规定要求。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要求及说明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要求及说明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要求及说明为什么要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五条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存在或者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是什么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作用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位置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和产生相应职业病危害的醒目位置。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分类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分为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中文警示说明5类。

(1)图形标识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

图形标识可与相应的警示语句配合使用。

图形、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2)警示线: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包、黄色和绿色三种。

职业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

职业危害警示和告知制度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企业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作业现场。

三、职责与分工.1.安全环保部负责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分析、检测、控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负责设置警示牌制作和相关制定、规范的编制。

2.综合办公室负责新员工入职、岗位变更的职业危害告知和合同补充修订等。

3.各分厂、职能部门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日常教育及现场防治设施、告知设施的维护四、职业危害告知内容及要求(一)岗前告知1.公司与员工签订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书的,应按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2.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变更,新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变化时,综合办公室应及时告知,并补签现存的职业危害告知书。

(二)现场告知1.在生产作业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

2.安全环保部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3.检查结果告知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

员工离岗时须要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应如实、无偿提供。

4.安全环保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5.安全环保部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6.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6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 材料 产品中文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

6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 材料 产品中文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
TRT
告知卡
每岗位1个
4

7.2亿m3
空气
噪声
风机
告知卡
每岗位1个
5
填表人:部门负责人:
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材料是指各种原辅材料及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
2)设备、材料名称按工艺流程顺序填写,先填设备,后填材料;
3)产量的单位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
4)警示标识设置种类是指“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告知卡”等,详见GBZ158-2003。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及警示标识一览表
序号
设备、材料名称
生产或供货单位
用量/产量(吨/年)
主要成分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
危害中文
说明书
警示标识
设置种类及数量
1
TRT
陕鼓
中毒
风机房
驱动风机

图形标识
每岗位4个
2
风机
陕鼓
噪声
风机房
高炉供风

图形标识
每岗位2个
3
煤气
8亿m3
CO
中毒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及警示标识一览表序号设备材料名称生产或供货单位用量产量吨年主要成分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使用的作业场所用途有无中文说明书警示标识设置种类及数量1trt陕鼓中毒风机房驱动风机有图形标识每岗位4个2风机陕鼓噪声风机房高炉供风有图形标识每岗位2个3煤气8亿m3co中毒trt告知卡每岗位1个4风72亿m3空气噪声风机告知卡每岗位1个5填表人

职业病警示说明内容

职业病警示说明内容

职业病警示说明内容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特定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一类与工作相关的慢性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职业病警示说明内容。

以下是一个全面详细的回答,介绍职业病警示说明内容。

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特定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一类与工作相关的慢性疾病。

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

二、职业病的危害1. 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长期接触有害因素可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噪声性听力损失等。

2. 对劳动者家庭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者受到职业病困扰后,不仅自身健康受损,还可能导致经济负担增加,家庭破裂,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带来不利影响。

三、常见的职业病1. 尘肺病: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如煤尘、铁尘等,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和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2.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化学物质、重金属、植物等会引起皮肤过敏、湿疹等皮肤疾病。

3. 噪声性听力损失: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受损甚至失聪。

4. 职业性骨关节病:如工作姿势不当、重复劳动等因素引起的关节炎、腱鞘炎等。

四、预防职业病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职业病。

3. 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 控制有害因素的排放和暴露:采取技术措施、工程控制、个人防护等手段,减少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暴露。

五、职业病警示说明内容1. 工作场所标识:在有危险或有害因素存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提醒劳动者注意安全。

2. 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说明:对于需要使用特定防护设施的工作岗位,应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并告知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制度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制度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制度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按照下列规定设置警示标识:(一)可能引起尘肺的粉尘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示标识;(二)放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三)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警示标识;(四)能引起职业性灼伤和酸蚀的化学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警示标识;(五)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示标识;(六)高温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暑”警示标识;二、接触有毒化学品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作业岗位有毒物质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三、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工作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四、开放型放射工作场所监督区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控制区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室外、野外放射工作场所及室外野外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储存场所应设置相应警示线。

五、在工作场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上、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上,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六、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的原材料或产品包装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备上警示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该设备的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

七、中文警示说明应参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编写,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职业中毒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使用注意事项、职业中毒危害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八、贮存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场所,应当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九、高毒工作场所应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应设置相应的提示标识或者禁止标识。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切实保护单位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警示告知1.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通讯报警装置、警示语句和中文警示说明。

2.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3.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的原材料或产品包装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二、公告栏告知在公司门口、作业场所、劳动者经常停留的场所醒目位置处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电话号码。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公布于工作场所。

三、劳动合同告知1.公司人事管理部门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履行合同告知义务,把职业病危害告知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告知劳动者。

2.单位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单位人事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3.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时,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或者采用隐瞒、欺骗手段不予告知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4. 具体可以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附件1《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示例》制定劳动合同告知书。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和单位。

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并保持清晰可见。

2.标识应设置在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入口、危险区域和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3.标识应采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图形表示职业病危害类型,文字表示危害级别和控制措施。

4.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颜色应明显,常用的颜色包括红色、黄色和橙色。

5.标识的尺寸应根据场所的大小合理确定,确保便于辨识。

四、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1.中文警示说明应与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相配套设置,清晰明了。

2.中文警示说明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类型、危害程度、防护措施等内容,便于职工理解与掌握。

3.中文警示说明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专业术语。

4.中文警示说明的文字大小应合适,确保职工能够清晰辨认。

五、设置管理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标识和说明应经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并定期检查,确保其内容和设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强制性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应及时更新。

六、教育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理解能力。

2.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的种类、症状、危害程度和相关防护措施等。

七、处罚制度对违反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设置管理制度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等。

八、附则1.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标识和说明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清晰可见。

3.对于新的职业病危害,应及时调整和更新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

结论:通过制定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该制度,确保标识和说明的正确设置和更新,同时进行定期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及中文警示说明示例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及中文警示说明示例

1 5 ' 1 2 以下易聚合 , 置 空气 中氧化为 甲酸。
低 浓度 甲醛 蒸气对 眼、 上呼 吸道粘膜有强 烈刺激作用 , 高浓度 甲醛蒸气对 中枢 神经系统有毒性作 用 , 可 可能产生 的危害后 引起 中毒性肺水肿 。 果 主要症 状 : 眼痛 流泪 、 喉痒及胸 闷 、 咳嗽 、 呼 吸困难 , 口腔糜 烂 、 上腹痛 、 吐血 , 眩晕 、 恐慌不安 、 步态不稳 、 甚至 昏迷 。皮肤接触可 引起皮 炎 , 有红斑 、 丘疹 、 瘙痒 、 组织坏死等 。
岗期间 、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和应急检查 。一旦发生职业病 , 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 、 法规的要求 , 为 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 、 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
果 等资 料及相 应 待遇 。
( 三) 乙方应 自觉遵守 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 病防护用品 , 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 按要求参加上 岗前 、 在岗期间和离 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若被检
苯( 皮) B e n z e n e ( s k i n ) 7 8 , 易燃 、 易挥 发 。不溶 于水 , 可 与乙醚 、 乙醇 、 丙酮、 和造 血 系统 。短 时间大 量接触 可引起 头晕 、 汽油和二硫化碳 等有机溶剂混溶 ; 遇氧化剂或 卤素剧 头痛 、 恶心 、 呕吐、 嗜睡 、 步态 不稳 , 重者 发生
所在部 门及 岗位名称 职业病危 害因素 职业禁忌证 活动性肺结核病 可能导致 的职业病危 害 职业病 防护措施


铸造 车间铸造工
粉尘
慢性 阻塞性肺病 慢性 问质性 肺病 伴肺功 能损 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汇总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汇总

锰尘 (1)丙酮 (2)汽油 (3)甲醛 (4)甲苯二甲苯 (5)苯 (6)硫酸 (7)盐酸 (8)氨 (9)氰化氢等 (10)铬 (11)矽尘 (12)氯气 (13)砷 (14)砷化氢 (15)铝尘 (16)硝基苯 (17)铅 (18)一氧化碳 (19)—1—噪声 (20)微波 (21)环已酮 (22)三氯乙烯 (23)氯化锌 (24)X 射线 (25)矽尘水泥尘 (26)丙烯腈 (27)甲醇 (28)生产性粉尘 (29)氟化物等 (30)硝酸 (31)苯乙烯 (32)氰化钠 (33)氢氧化钠 (34)氯 (35)氯甲烷 (36)吡啶 (37)甲醇 (38)2002/6*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20--21-*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汇总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汇总
2、皮肤接触:皮肤灼伤、腐蚀、坏死、溃疡、严重可引起休克。
3、眼部:眼睑浮肿、结膜炎症、角膜灼伤、穿孔、甚至失明。
4、误服: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发生剧烈灼热性疼痛等。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改革工艺、机械化、密闭化、减少酸雾产生,加强通风排毒。
2、加强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防护靴、防护面具。
中文警示说明
硫酸
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
理化特性
纯品无色、透明、粘稠液体,与水混合时剧烈放热,能与多种金属反应,加热50℃以上分解,可产生SO3烟雾。
比重:1.841,熔点:3℃,沸点:290℃。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1、呼吸道粘膜刺激症:咳嗽、胸闷、呼吸加快。严重的呼吸、脉博加快,咳嗽加重,血性泡沫痰,甚至窒息。
1、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或送风式口罩,面盔。
2、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排毒设施维护保养。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接触机会,防止意外事故。
应急救治
措施
1、溅入眼内者: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2、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移空气新鲜处,松解衣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安静保暖。重者吸氧、注射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就医。
吸入中毒:流泪、咽痛、咳嗽、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兴奋、恶心等洒醉症状。
误服:口干、呕吐、昏睡、酸中毒、酮症。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佩戴防毒口罩,工作间不进食、饮水。
2、密闭操作,通风排毒。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
应急救治
措施
眼接触:水冲洗。
皮肤接触:肥皂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安静、吸氧。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设置及颜色使用明细

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设置及颜色使用明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设置及颜色使用明细一、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工作场所入口处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或设备附近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以下内容按照字体颜色设置)(一)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对皮肤有刺激性或经皮肤吸收的粉尘工作场所还应设置“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产生含有有毒物质的混合性粉(烟)尘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戴防尘毒口罩”;(二)放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等警示标识,在开放性同位素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裂变物质”;(三)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入内”、“当心中毒”、“当心有毒气体”、“必须洗手”、“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镜”、“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并标明“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警示标识;(四)能引起职业性灼伤或腐蚀的化学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腐蚀性”、“遇湿具有腐蚀性”、“当心灼伤”、“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戴防护眼镜”、“戴防毒口罩”等警示标识;(五)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六)高温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暑”、“注意高温”、“注意通风”等警示标识;(七)能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弧光”、“戴防护镜”等警示标识;(八)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感染”等警示标识;(九)存在低温作业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低温”、“当心冻伤”等警示标识;(十)密闭空间作业场所出入口设置“密闭空间作业危险”、“进入需许可”等警示标识;(十一)产生手传振动的工作场所设置“振动有害”、“使用设备时必须戴防振手套”等警示标识;(十二)能引起其他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XX危害”等警示标识。

第十四条生产、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

生产、使用高毒、剧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汇总

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汇总
中文警示说明
硫酸
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
理化特性
纯品无色、透明、粘稠液体,与水混合时剧烈放热,能与多种金属反应,加热50℃以上分解,可产生SO3烟雾。
比重:1.841,熔点:3℃,沸点:290℃。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1、呼吸道粘膜刺激症:咳嗽、胸闷、呼吸加快。严重的呼吸、脉博加快,咳嗽加重,血性泡沫痰,甚至窒息。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中文警示说明

分子式C6H6分子量78.11
理化特性
苯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常温下极易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蒸气比重:2.7,沸点80.1℃。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有机溶剂,极度危害,极易引起急性中毒,称“苯醉”,严重可致死。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有机溶剂类毒物,呼吸道、皮肤均可吸收,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致神志障碍、昏迷。
急性中毒:流泪、咽痛、恶心、呕吐、眩晕、无力、步态蹒跚、兴奋、幻觉、谵妄、抽搐可出现表情淡漠、木僵状态。
慢性中毒:头晕、头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月经异常、感觉异常、失眠等。
皮肤接触:可致慢性皮炎,皲裂等。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轻度中毒: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
2、中度中毒: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职业危害警示标示设置及中文警示说明规定

职业危害警示标示设置及中文警示说明规定

职业危害警示标示设置及中文警示说明规定1、、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2、、职业病危害警示是指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

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警示标志。

3、、人事部门应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 、在工作场所中,劳动者应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防护。

5、、安全部门对职业病危害生产区域内劳动者的防护措施进行监检查,劳动者应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6、、劳动者应当接受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的培训,了解和区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

7、、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必须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和应对措施。

8、、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8.1禁止标识:阻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文字符号;8.2 警告标识:提示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害的图形文字符号;8.3 指令标识:提示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文字符号;8.4 提示标识: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文字符号;8.5 警示线:提示工作场所控制区、监督区或者事故现场救援分隔的线带。

9 、警示标识的基本形式9.1禁止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红色圆环加斜杠;9.2警告标识的基本形式是黄色等边三角形;9.3指令标识的基本形式是蓝色圆形;9.4提示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绿色正方形和长方形;9.5提示线的基本图形是有标识色和对比色相间的带状图形。

10、、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按照下列规定设置警示标识;10.1可能引起尘肺的粉尘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示标识;10.2放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识;10.3有毒物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警示标识;10.4可能引起职业性灼伤和酸蚀的化学品工作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警示标识;10.5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示标识;10.6高温工作场所设置“当心中暑”警示标识;10.7能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示标识;10.8生物因素可致职业病的工作场所,设置“当心感染”警示标识;10.9能引起其他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危害”警示标识;11、、接触有毒化学品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作业岗位有毒物质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最新版)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最新版)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最新版)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警示是指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

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警示标识。

第三条、职业健康办公室应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培训中心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四条、在工作场所中劳动者应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个体防护。

第五条、安全科对职业危害生产区域内劳动者的防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劳动者应予以支持配合,如发现不能正常使用防护措施将视为“三违”行为,进行严肃处罚。

第六条劳动者应当接受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的培训,了解和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

第七条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一)禁止标识:阻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文字符号;(二)警告标识:提示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文字符号;(三)指令标识:提示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文字符号;(四)提示标识: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文字符号;(五)警示线:提示工作场所控制区、监督区或者事故现场救援分隔的线带。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志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志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志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等法律、规章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告知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使劳动者知晓工作场所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检查结果等的行为。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是指在工作场所中设置的可以提醒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说明以及组合使用的标识等.本规范所指的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的合同制、聘用制、劳务派遣等性质的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分析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将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防治公告栏,并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以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贮存场所等设置警示标识。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针对警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告知第六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内容。

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务派遣人员。

职业危害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危害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病危害中文警示说明
职业危害种类
生产性粉尘
产生后果
尘肺病:
尘肺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而导致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一种疾病。
早期病人可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似流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气短将越来越重,病人持续性的咳嗽、咳痰,并伴有咯血,最后病人可因心衰、肺衰、肺部感染等而死亡。
尘肺病一旦形成以后,肺内残留的粉尘还将与继续肺泡内巨噬细胞作用,这是尘肺病人虽脱离粉尘作业环境,但病变仍继续发展升级的善的防尘措施及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按时发放了个体防护用品。一旦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矿负责人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应当立即做出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检查和医学观察。
预防及
应急救治措施
1、职业危害预防: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和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维护劳动者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病危害警示是指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

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警示标识。

第三条人力资源部应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如实告知劳动者,职教中心应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四条在工作场所中劳动者应严格按照告知和警示提示进行防护。

第五条安全监察部对职业病危害生产区域内劳动者的防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劳动者应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第六条劳动者应当接受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的培训,了解和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

第七条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必须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和通讯报警装置。

第八条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一)禁止标识:阻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文字符号;(二)警告标识:提示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文字符号;(三)指令标识:提示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文字符号;(四)提示标识: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文字符号;(五)警示线:提示工作场所控制区、监督区或者事故现场救援分隔的线带。

第九条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按照下列规定设置警示标识:(一)可能引起尘肺的粉尘工作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示标识;(二)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示标识;(三)能引起其它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置“注意危害”警示标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症状:眼痛流泪、喉痒及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口腔糜烂、上腹痛、吐血,眩晕、恐慌不安、步态不稳、甚至昏迷。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有红斑、丘疹、瘙痒、组织坏死等。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使用甲醛设备应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加强通风排毒。
??2.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救治
措施
1.撤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吸氧。
2.皮肤粘膜损伤,立即用2%的碳酸氢钠(NaHCO3)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
??3.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
中文警示说明
丙酮
分子式:CH3COCH 分子量:
理化特性
丙酮系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芳香气味,易燃易挥发,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
蒸气比重, 沸点℃。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有机溶剂,极度危害,极易引起急性中毒,称“苯醉”,严重可致死。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急性中毒:流泪、咽痛、头晕、头痛、酒醉感、步态不稳、手足麻木、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严重者昏迷、震颤、抽搐、呼吸由快转慢,脉细、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慢性中毒:鼻、齿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健忘、造血系统损害,致再生障碍性贫血、重者致白血病。
中文警示说明
硫酸
分子式:H2SO4 分子量:
理化特性
纯品无色、透明、粘稠液体,与水混合时剧烈放热,能与多种金属反应,加热50℃以上分解,可产生SO3烟雾。
比重:,熔点:3℃,沸点:290℃。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1、呼吸道粘膜刺激症:咳嗽、胸闷、呼吸加快。严重的呼吸、脉博加快,咳嗽加重,血性泡沫痰,甚至窒息。
中文警示说明
甲醛
分子式:HCHO????分子量
理化特性
常温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能溶于水、醇、醚,水溶液称福尔马林,杀菌能力极强。15℃以下易聚合,置空气中氧化为甲酸。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低浓度甲醛蒸气对眼、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甲醛蒸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有机溶剂类毒物,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均可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吸入中毒:流泪、咽痛、咳嗽、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兴奋、恶心等洒醉症状。
误 服:口干、呕吐、昏睡、酸中毒、酮症。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佩戴防毒口罩,工作间不进食、饮水。
2、密闭操作,通风排毒。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
中文警示说明
二甲苯
分子式:C6H4(CH3)2 分子量:
理化特性
为无色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常温下极易挥发,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蒸气比重:二甲苯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有机溶剂类毒物,呼吸道、皮肤均可吸收,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致神志障碍、昏迷。
急性中毒:流泪、咽痛、恶心、呕吐、眩晕、无力、步态蹒跚、兴奋、幻觉、谵妄、抽搐可出现表情淡漠、木僵状态。
沸点:℃折光率:。
闪点(闭杯):℃。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有机溶剂类毒物,呼吸道、皮肤均可吸收,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致神志障碍、昏迷。
急性中毒:流泪、咽痛、恶心、呕吐、眩晕、无力、步态蹒跚、兴奋、幻觉、谵妄、抽搐可出现表情淡漠、木僵状态。
慢性中毒:头晕、头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月经异常、感觉异常、失眠等。
2、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移空气新鲜处,松解衣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安静保暖。重者吸氧、注射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就医。
中文警示说明

分子式C6H6 分子量
理化特性
苯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常温下极易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蒸气比重:, 沸点℃。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分子式:HCL 分子量:
理化特性
为HCL的水溶液,强酸,澄清无色或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性臭味,与水任意互溶,不与贵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反应,纯度不同,比重沸点不同。
慢性中毒:头晕、头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月经异常、感觉异常、失眠等。
皮肤接触:可致慢性皮炎,皲裂等。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或送风式口罩,面盔。
2、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排毒设施维护保养。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接触机会,防止意外事故。
应急救治
措施
1、溅入眼内者: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或送风式口罩,面盔。
2、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排毒设施维护保养。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接触机会,防止意外事故。
应急救治
措施
溅入眼内者: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移空气新鲜处,松解衣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安静保暖。重者吸氧、注射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就医。
应急救治
措施
眼 接 触:水冲洗。
皮肤接触:肥皂水冲洗。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安静、吸氧。
口 服:洗胃,灌入浓茶,忌油。
中文警示说明
甲苯
分子式:C6H5CH3 分子量:
理化特性
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
相对密度:。凝固点:-95℃。
皮肤接触:可致慢性皮炎,皲裂等。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或送风式口罩,面盔。
2、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排毒设施维护保养。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接触机会,防止意外事故。
应急救治
措施
1、溅入眼内者: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2、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移空气新鲜处,松解衣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安静保暖。重者吸氧、注射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就医。
3、车间要有冲洗设备。
应急救治
措施
1、吸入性中毒:迅速撤离现场,给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眼受损,大量清水冲洗。
2、皮肤灼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脱去污染衣物,4%NaHCO3洗涤。
3、误服:严禁洗胃,不可催吐,%氧化镁溶液、牛乳等口服,禁用NaHCO3洗胃或口服。
中文警示说明
盐酸 (氯化氢)
2、皮肤接触:皮肤灼伤、腐蚀、坏死、溃疡、严重可引起休克。
3、眼部:眼睑浮肿、结膜炎症、角膜灼伤、穿孔、甚至失明。
4、误服: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发生剧烈灼热性疼痛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1、改革工艺、机械化、密闭化、减少酸雾产生,加强通风排毒。
2、加强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防护靴、防护面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