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下 考试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
![物理化学2 参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c222a7316fc700abb68fc8f.png)
药学本科《物理化学》下学期参考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A 型题 每一题有5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等温、等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
A .等于零B .大于零C .等于E ΘD .随温度、压力的数值而变化E .不一定2.298.15K 时,实验测得苯巴比妥钠(NaP )、盐酸和氯化钠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00735 S ·m 2·mol -1、0.04262 S ·m 2·mol -1和0.01265 S ·m 2·mol -1,则苯巴比妥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
A .0.06262 S ·m 2·mol -1B .0.04792 S ·m 2·mol -1C .0.03732 S ·m 2·mol -1D .0.02626 S ·m 2·mol -1E .0.01313 S ·m 2·mol -13.当温度一定时,某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温度系数大于零,由此可确定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是 。
A .吸热B .放热C .不吸热也不放热D .先吸热后放热E .无法确定4.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等于0E .不一定是多少5.金属电极、气体电极、汞齐电极可归类为 。
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第三类电极D .第四类电极E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6.电解CuSO 4水溶液时,当通过的电量为2F 时,在阴极上析出Cu 的量为 。
A .0.5mol B .1.0 molC .1.5molD .2.0 molE .2.5 mol7.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Cl α-无关的是 。
A .Zn(s) | ZnCl 2(aq) || KCI(aq) | AgCl(s) | Ag(s)B.Zn(s) | ZnCl2(aq) | C12(g) | PtC.Hg(l) | Hg2C12(s) | KCl(aq) || AgNO3(aq) | Ag(s)D.Ag(s) | AgC1(s) | KCl(aq) | C12(g) | PtE.A和B8.在298K时,电池Pb(Hg) (a1) | Pb(NO3)2 (aq) | Pb(Hg) (a2) 中,若a1> a2,则其电动势E 。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3套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3套](https://img.taocdn.com/s3/m/77589d3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f.png)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3套三、计算题( 共5题60分)21. 10 分(0824)计算1mol He(理想⽓体) 在下列状态变化过程中的ΔH和ΔG。
He (101.325 kPa,473 K)??→He (101.325 kPa,673 K)已知:C p, m [He(g)] = (5/2)R,473K 时S m$[He(g)] = 135.1 J·K-1·mol-1。
22. 15 分(1104)某⽓体状态⽅程为pV = n(RT + Bp),始态为p1T1,该⽓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为p2,试求该过程的Q,W及⽓体的ΔU,ΔH,ΔF,ΔG,ΔS。
23. 10 分(1809)两液体A,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在320 K,溶液I含3 mol A和1 mol B,总蒸⽓压为:5.33×104 Pa。
再加⼊2 mol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II,总蒸⽓压为6.13×104 Pa。
(1) 计算纯液体的蒸⽓压p A*,p B*;(2)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平衡⽓相组成y B;(3)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混合过程⾃由能变化Δmix G m;(4) 若在理想液体混合物II中加⼊3 mol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Ⅲ,总蒸⽓压为多少?24. 15 分(2419)固体CO2的蒸⽓压与温度间的经验式为:ln(p/Pa)=-3116 K/T + 27.537已知熔化焓?fus H m= 8326 J·mol-1,三相点的温度为217 K。
试求出液体CO2的蒸⽓压与温度的经验关系式。
25. 10 分(2965)3H2+ N2= 2NH3在350℃的K p= 6.818×10-8(kPa)-2,并设与压⼒⽆关,从3:1的H2,N2混合物出发,在350℃下要获得物质的量分数为0.08 的NH3,压⼒⾄少要多⼤?26. 13 分(0957)4 g Ar(可视为理想⽓体,其摩尔质量M(Ar)=39.95 g·mol-1)在300 K时,压⼒为506.6 kPa,今在等温下反抗202.6 kPa的恒定外压进⾏膨胀。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934a24a0b4c2e3f572763a2.png)
I 练习题一、判断题电解质溶液1.电解池通过l F 电量时,可以使1mol 物质电解。
2.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3.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
4.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
5.由公式Λm =κ/c 可知,对强电解质,若浓度增大一倍,离子数目增大一倍,其电导率也增大一倍,故Λm 不随浓度变化。
6.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7.无限稀释时,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可由作图外推法得到。
8.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9.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
10.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用于强电解质。
11.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m Λ∞可以由m Λ作图外推到c 1/2=0得到。
12.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3.对于BaCl 2溶液,以下等式成立:A . a =γm ;B .a =a +·a -;C .γ±=γ+·γ-2;D .m =m +·m -;E .m ±3=m +·m -2;F .m ±=4m ±3。
14.若a (CaF 2)=0.5,则a (Ca 2+)=0.5,a (F -)=1。
15.可以通过电导测定法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16.温度越高,电解质溶液的电阻越大。
17.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18.稀释强电解质溶液时,其摩尔电导率Λm 将增大。
19.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只要在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与充电时的反应互为可逆,则该电池就是可逆电池。
2.电池Ag(s)|AgCl(s)|KCl(aq)|Hg 2Cl 2(s)|Hg(l)与电池Hg(l)|Hg 2Cl 2(s)|KCl(aq)|AgNO 3(aq)|Ag(s)的电池反应可逆。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fede5f69dc5022aaea00f6.png)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8分) 1.利用反应A B 生产物质B ,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 )A 、E a ,1> E a ,2B 、 E a ,1< E a ,2C 、E a ,1= E a ,2D 、不能确定两者的相对大小2.四种浓度都是0.01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HClB 、CuCl 2C 、AlCl 3D 、MgSO 43.某反应速率常数k =mol -1·dm 3·s -1,则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零级反应4.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C 、析出电势最小的反应D 、析出电势最大的反应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连通管,在两端各吹一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当打开活塞两端连通,最后的状态为( )A 、泡1变大,泡2消失B 、泡1、泡2都消失C 、泡1消失,泡2变大D 、泡1、泡2大小相等6.当电流通过化学电源或电解池时,电极将因偏离平衡而发生极化,如下图。
则( )表示化学电源的阳极,( )表示电解池的阳极。
127.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 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8.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的水面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相同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9.在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有着大小不等的两个小水滴,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的现象是()A、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C、大小水珠的大小都不变D、不能确定10.已知298K时,NH4C1、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10-2,2. 487×10-2,1.265×10-2S·m2·mol-1,则NH4OH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A、0.277×10-2S·m2·mol-1B、2.931×10-2S·m2·mol-1C、2.253×10-2S·m2·mol-1D、2.721×10-2S·m2·mol-111.已知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当()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增大反应速率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12.往AgI负溶胶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NaCl、CaCl2、AlCl3电解质溶液,其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AlCl3>CaCl2> NaClB、CaCl2 >AlCl3>NaClC、NaCl >CaCl2> AlCl3D、NaCl>AlCl3> CaCl213.关于过渡态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渡态理论又叫活化络合物理论B、总反应速率由活化络合物转化成产物的速率决定C、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D、活化络合物能量较反应物能量高,较产物能量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反应的反应级数总是等于反应分子数。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二)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96c6d6f6b307e87100f6969e.png)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A) S (B) (∂G/∂p)T(C) (∂U/∂V)T(D) C V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5、对一化学反应,若知其△C p,m= ∑νB C p, m, B > 0,则该反应的()(A)△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H随温度升高而减少(C)△H大于零(D)△H小于零6、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表示该气体()(A)易于压缩(B)不易压缩(C)易于液化(D)不易液化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容的大小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有关(B)对于气体来说,其C p, m恒大于C V, m(C)对于任意系统,因为体积随温度升高可能减小,所以其C p,可能小于C V (D)对于体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的系统,因为定容,所以有C V而没有C p值8、某可逆热机的高温热源为T2,低温热源为T1(1)若选用水蒸气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W(2)若选用汽油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O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ηW >ηO(B)ηW<ηO(C)ηW=ηO(D)无法比较9、已知某温度下,∆f H mΘ(CO2)=-393.3 kJ/mol,∆c H mΘ(CO)=-282.8 kJ/mol,则∆f H mΘ(CO)为()(A)-110.5 kJ/mol (B)110.5 kJ/mol(C)-676.1 kJ/mol (D)-172.3 kJ/mol10、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相比较,前者()(A) 大(B) 小(C)与后者相等(D)无法比较11、两支烧杯各有1kg水,向A杯中加入0.01mol蔗糖,向B杯中加入0.01mol NaCl,两支烧杯在相同条件下按同样的速度降温,则()(A)A杯先结冰(B)B杯先结冰(C)两杯同时结冰(D)都不会结冰12、I2(s)与I2(g)平衡共存,系统自由度为()(A) 0 (B) 1(C) 2 (D) 313、化学反应等温式∆r G m=∆r G mΘ+RT lnQ,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A)∆r G m和Q的值都改变(B)∆r G m和Q的值都改变(C)∆r G m的值改变,Q不变(D) ∆r G m不变,Q的值改变14、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K3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A) K3Θ=K1ΘK2Θ(B) K3Θ= K1Θ/K2Θ(C) K3Θ= K1Θ/Θ2K(D) K3Θ=ΘΘ21/KK15、等温等压下,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中,当改变浓度时A的偏摩尔体积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随A和B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三、解答题(计算过程必须有公式、代入数据后的式子、计算结果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问题须简要说明理由。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d26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a.png)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守恒定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C. 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但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答案:D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与气体体积成正比?A. 温度B. 压力C. 摩尔数D. 气体常数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_升。
答案:22.42.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_________。
答案:金属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解释勒夏特列原理。
答: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以相同的速率进行,系统宏观性质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如浓度、压力或温度的变化),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减少这种改变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2.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和化学中有哪些应用?答: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保持不变。
在物理中,能量守恒定律是分析机械系统的基础,如碰撞问题和能量转换问题。
在化学中,能量守恒定律用于解释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四、计算题1. 给定一个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为 P1 = 2 atm,V1 = 3 L,T1 = 300 K。
若该气体经历一个等温过程,最终压力为 P2 = 4 atm,求最终体积 V2。
解:根据等温过程的玻意耳定律,P1V1 = P2V2。
代入数值得:2 atm * 3 L = 4 atm * V2。
解得 V2 = 1.5 L。
2. 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Kc = 0.5,初始时反应物 A 的浓度为1.0 M,生成物 B 的浓度为 0.0 M。
物理化学下试题
![物理化学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8a42717cd184254a353519.png)
《物理化学》(下)试题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 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一个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 )A. 离子数目,价数B. 离子移动速率C.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D.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和价数2. 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A. HCl与CuSO4; B. HCl与CdCl2;C. CuCl2与CuSO4; D. H2SO4与CdCl2。
3.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率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4. 25℃时电池反应 H2(g) + ½O2(g) = H2O(l)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E10,则反应2H2O(l) = 2H2(g) + O2(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20是:( )A. E20 = - 2E10;B. E20 = 2E10;C. E20 = - E10;D. E20 = E10。
5.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B. 催化反应频率因子比非催化反应大得多;C. 催化剂提高单位时间内原料转化率;D. 催化剂对少量杂质敏感。
6. 在一个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A. 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 增大反应速率C.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7.由过量KBr与AgNO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位离子是Ag+;B. 反号离子是NO3-;C. 胶粒带正电;D. 它是负溶胶。
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说法不正确的是()A. 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的变化;C. 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 达到CMC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的变化。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4b2ef48bd63186bcebbcba.png)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下)测验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 =0.1113s )dm (mol ---⋅⋅,反应的起始浓度30dm mol 1.0-⋅=c ,则反应级数n = 2 ,半衰期t 1/2= 100 s 。
2. 1-1级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 k 1/k -1 ,等容热效应U ∆= Ea 1- Ea 2 。
3. 设物质A 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a )A →a k Ea B+C ;(b )A →b k EbD+E ,式中B 和C 是需要的产品,D 、E 为副产品,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无关,Ea>Eb ,则反应(a )和(b )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b) ,升高温度对反应 (a) 更为有利。
4. 某反应A+B 11k k -⇔P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k 和/1-k ,且/1k =21k ,则/1-k = 2 1-k 。
5.链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 链的引发 , 链的传递和 链的终止 。
6. 0.1mol·kg -1的MgCl 2溶液的γ±=0.70,则其平均摩尔浓度b ±=3004.0;平均活度a ±= 0.111 。
AB k , E k -1, E a,-17. 氢氧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1) O(l)2H (g)O (g)2H 222→+,(2) O(l)H (g)O 2/1(g)H 222→+,则E 1 = E 2,1G ∆= 22G ∆。
8. 反应)HCl(Ag(s)AgCl(s))(H 2H 2a p +=+可设计成电池: __ Pt , H 2(p )∣HCl(a )∣Ag(s) , AgCl(s)_。
9. 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 液体接界 电势,通常采用加 盐桥 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f023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8.png)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金属活动性递减的是()。
A. 2Al + 6HCl → 2AlCl3 + 3H2B. 2Na + 2H2O → 2NaOH + H2C. Mg + 2HCl → MgCl2 + H2D. Zn + 2HCl → ZnCl2 + H2答案:D2.下列哪一组离子的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被还原()。
A. Cl-、NO3-、Cu2+B. Cl-、NO3-、H+C. Ag+、Mg2+、NO3-D. Ag+、Mg2+、H+答案:C3.某实验室在125 mL标准容量瓶中加入0.25 mol H2SO4,并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则用该稀释液做3次分析所需取的稀释液用量相等。
试计算每次分析时所需稀释液的用量。
A. 50 mLB. 75 mLC. 100 mLD. 125 mL答案:B二、填空题1.根据醇的官能团,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醇的是_______(填化合物名称)。
答案:乙醇2.在某一燃烧反应中,发生了3 mol O2和2 mol C6H6的反应,下列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填化合物名称)。
答案:苯(C6H6)3.150 mL的0.2 mol/L NaOH溶液,和45 mL的0.15 mol/L HCl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若反应完全,生成的盐的摩尔浓度为_______(填数值和单位)。
答案:0.1 mol/L三、解答题1.请简述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并解释开阻尼和短路条件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答案: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被光子击中后脱离金属原子,形成自由电子流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光子的能量与自由电子结合能之间的关系。
开阻尼条件下,光电子流可以顺利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金属表面电子受到足够的能量激发,能够脱离金属表面形成电子流。
短路条件下,光电子流受到阻碍,难以形成电子流。
因为短路条件下,电子流有一个低电阻路径可供选择,光电子流倾向于通过这个低阻抗路径而不是金属电极。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a8da5b4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1.png)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文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其数学表达式为: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H = Q + PΔVD. ΔG = Q - TΔS答案:B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mRTC. PV = RTD. PV = nR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电解质?A. 硫酸B. 氢氧化钠C. 蔗糖D. 氯化钠答案:C4. 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由以下哪个方程描述?A. Arrhenius方程B. Van't Hoff方程C. Nernst方程D. Debye-Hückel方程答案:A5. 根据量子力学,原子中的电子云分布是:A. 确定的B. 不确定的C. 随机的D. 固定的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具有超导性?A. 铜B. 铝C. 汞D. 铁答案:C7.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热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B. 热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C. 热能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D. 热能不可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答案:B8. 以下哪种类型的晶体具有各向异性?A. 立方晶体B. 六方晶体C. 正交晶体D. 所有晶体答案:B9. 以下哪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A. 燃烧反应B. 光合作用C. 电解水D. 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10. 根据Pauli不相容原理,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可能的?A. 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自旋B. 两个电子具有相反的自旋C. 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轨道角动量D. 两个电子具有相反的轨道角动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__________。
答案:W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__________。
答案:RT3.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其中不包括__________。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970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a.png)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物质是金属?A. 纯水B. 植物叶子C. 铁D. 空气答案:C. 铁2.以下哪个是最简单的化学元素?A. 氧B. 铁C. 铜D. 氢答案:D. 氢3.当温度升高时,以下哪个物质会最先变成气体?A. 沙子B. 水C. 金属D. 塑料答案:B. 水4.以下哪个化学方程式代表了酸和碱的反应?A. HCl + NaOH → NaCl + H2OB.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C. 2H2 + O2 → 2H2OD. CH4 + 2O2 → CO2 + 2H2O答案:A. HCl + NaOH → NaCl + H2O5.以下哪个化学元素常用于火箭燃料?A. 氢B. 氧C. 碳D. 氮答案:A. 氢二、填空题1.水的化学式是____。
答案:H2O2.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标有"O"的元素代表____。
答案:氧3.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____。
答案:CO4.pH值用来测量溶液的____。
答案:酸碱性5.化学方程式中标有"(s)"的物质表示是____。
答案:固体三、解答题1.简述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答案: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而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可以是相同元素的原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
2.解释氧化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答案: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通常伴随着氧元素的结合。
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通常伴随着氢元素的结合。
3.描述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在中和反应中的作用。
答案:酸具有酸味、酸性溶液导电和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
碱具有苦味、碱性溶液导电和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会相互中和,生成盐和水。
4.述说火焰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火焰由火舌、火焰锥和火焰根组成。
火焰是气体燃烧时释放的光和热的可见表现。
火焰的形成是由于燃烧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的热引起周围气体的加热膨胀,形成了明亮的火焰。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a1f4c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1.png)
⼤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2009-2010学年物理化学(下)复习讲义【电化学纲要】⼀、重要概念阳极、阴极,正极、负极,原电池,电解池,电导,⽐电导,(⽆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迁移数,可逆电池,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反应的写法,分解电压,标准电极电位、电极的类型、析出电位,电极极化,过电位,电极反应的次序⼆、重要定律与公式1.电解质部分(1)法拉第定律:(2)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稀的强电解质(3)离⼦独⽴定律:⽆限稀释溶液,电解质(4)电导应⽤:i. 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ii.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5)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电解质(6)德拜-许克尔公式:2. 原电池(1)热⼒学G= -zFES= -(,G/, T)= zF (, E/, T) ppH = G + T S = -zFE +zFT (, E/, T) pQ = T S =zFT (, E/, T) irp(2)能斯特⽅程G =zFE= -RTlnK rm(3)电极电势,电池的电动势 E = E- E,电池的写法, + -三、关键的计算题类型1.电解质溶液部分由摩尔电导率计算解离率和解离平衡常数相关的题型。
2.给出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计算电池反应热⼒学基本函数。
这⼀类型相对容易。
3.给出反应,设计电池并计算电池反应热⼒学基本函数。
4.给出⼆个反应的基本量或若⼲个电极的电极电池,求相关反应的电动势或热⼒学量。
这类题⽐较综合。
【化学动⼒学纲要】⼀、主要概念反应速率,依时计量学反应,(⾮依时计量学反应,)消耗速率,⽣成速率,基元反应,⾮基元反应,质量作⽤定律,级数,总级数,(基元反应的)反应分⼦数,速率⽅程,半衰期,反应级数的确定⽅法(积分法,微分法,初浓度法,隔离法,半衰期法),活化能,指1前因⼦,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或经验活化能,对峙反应,平⾏反应,连续反应,稳态处理法,平衡态近似法,单分⼦反应机理,直链反应,⽀链反应,爆炸,碰撞理论,势能⾯,反应途径,过渡状态理论⼆、主要定义式与公式1.反应速率,反应进度,⽣成速率(反应物),消耗速率(产物)。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下册)两套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下册)两套](https://img.taocdn.com/s3/m/6cb2f76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8.png)
2009—2010年第2学期考试试题 (A )卷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下册 任课教师签名 孙雯、向建敏等 出题教师签名 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 (闭 )卷 适用专业 08制药、化工等(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 一、选择填空题(共34分,每空2分) 1、已知, 则 等于( )A 。
1。
25VB 。
2。
5V C. 1。
06V D 。
0.53V 2、反应Zn (s)+H 2SO 4(aq )→ZnSO 4(aq)+H 2(p)在298 K 和p压力下,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分别为∆r H m (1),∆r S m (1)和Q 1;若将反应设计成可逆电池,在同温同压下,反应进度与上相同,这时各变化值分别为∆r H m (2),∆r S m (2)和Q 2 。
则其间关系为 ( )A.B 。
C. D 。
3、已知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dm 3·mol —1·s —1 , 则反应级数为( )A .零级B 。
一级C 。
二级D 。
三级4、对任意给定的反应 有( )A. B 。
反应的级数 n=1.5C. 反应的分子数为1.5D.5、利用反应合成物质B ,若提高温度对提高产物B 的产率有利,则表明活化能( ) A 。
E 1<E 2,E 1<E 3 B. E 1>E 2,E 1〉E 3 C 。
E 2>E 1,E 2>E 3 D 。
E 3〉E 1,E 3〉E 26、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 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A. E a =2E a,2+1/2(E a,1-E a,4) B 。
E a =E a ,2+1 /2(E a ,1-E a ,4) C. E a =2E a ,2+E a,1-E a ,4 D 。
E a =E a ,2+E a ,1-1/2E a ,4 7、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 。
物理化学 下 考试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下 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cbf18c850ad02de8041ca.png)
t=3143 h=130.9 d
6
和
。
3.写出电池 Pt|H2(p)|HCl(b)|AgCl(s)|Ag 的阳极反应:
,
阴极反应:
。
4. 根据电极极化产生的原因,可将极化分为两类,即:
极化和
。
5. 链反应一般由和
、
和
三个步骤构成。
2
6. 由光化学第二定律可知:在光化学的初级过程中,系统每吸收 1 摩尔光子,
则活化
摩尔分子。
7. 酶催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催化活性
0.4820 V
2.解:(1) 把 Arrhenius 方程式两边取自然对数,有:
lnk=lnA-Ea/RT
比较:ln(k
/
h 1 )
8938 T/K
20.40
Ea=8.314×8938=74.31 kJ/mol0
A=1020.40=2.512×1020
(2) k=1.135 ×104 h-1
ln1/(1-xA)= kt -ln(1-0.3)= 1.135 ×104t
()
A. 布郎运动
B. 电泳
C. 丁铎尔效应
D.沉降平衡
10.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是由何者所提出?
()
A. Freundlich
B. Gibbs
C. BET
D. Langmuir
11. 根据 DLVO 理论,溶胶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
A 胶粒表面存在双电层结构 B 胶粒和分散介质运动时产生ζ电位
A. 零
B. TΔS
C. ΔH
D. -ZEF
4.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188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0.png)
物理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与化学反应关系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A. 物质的结构B. 化学反应的速率C. 物质的热力学性质D. 生物体内的分子运动答案:D2. 在恒温条件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A. PV=nRTB. PV=nHC. U=Q+WD. G=H-TS答案:A3. 以下关于熵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熵是一个状态函数B. 熵变通常用ΔS表示C. 熵增加表示系统无序度增加D. 所有自然过程都会导致系统熵的减少答案:D4. 表面张力的形成是由于:A. 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平衡B. 重力的作用C. 液体与气体的相互作用D. 温度的变化答案:A5.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电解质的浓度B. 电解质的化学性质C. 溶液的温度D. 电极的材料答案:D二、填空题1.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气体的__________无关。
答案:种类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溶剂中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答案:100克4.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即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量;功5. 阿伦尼乌斯方程用于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__________的关系。
答案:温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朗运动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理化学研究的重要性。
布朗运动是指微小粒子在流体中因受到分子碰撞而表现出的无规则运动。
这一现象直接体现了分子的热运动,是研究分子动力学和扩散现象的重要依据。
布朗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以及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焓变和熵变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焓变(ΔH)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热量交换的量度,反映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8302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0.png)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物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A. 质量B. 能量C. 熵D. 速度答案:C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H = Q - WD. ΔH = Q + W答案:B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mRT/MC. P = nRT/VD. P = mRT/V答案:A4.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是:A. 6.02 × 10^23 mol^-1B. 6.02 × 10^26 mol^-1C. 6.02 × 10^32 mol^-1D. 6.02 × 10^-23 mol^-1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熵过程D. 等速过程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不可能从单一热源______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7.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是判断反应______的重要标准。
答案:自发性8. 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可以通过______方程来描述。
答案:范特霍夫9.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它使得液体表面具有______。
答案:收缩趋势10. 根据分子运动论,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 \sqrt{\frac{8kT}{\pi m}} \)(k为玻尔兹曼常数,m为分子质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热力学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
答案:热力学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主要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指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边界的位移变化来交换能量;热传递是指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发生的内能转移。
12. 描述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c830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d.png)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b66a8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2.png)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物质的三态变化?A. 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液态、等离子态C. 固态、液态、超导态D. 固态、液态、超流态答案:A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WD. ΔS = Q/T答案:A3. 以下哪种力不属于分子间力?A. 范德华力B. 静电力C. 氢键D. 重力答案:D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mRTC. PV = nTD. PV = mT答案:A5.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大约是:A. 6.022 x 10^23 mol^-1B. 6.022 x 10^23 mol^-2C. 6.022 x 10^23 mol^-3D. 6.022 x 10^23 mol^-4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______。
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熵变可以表示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之差。
4. 电化学中,阳离子向______移动,阴离子向______移动。
5. 根据波耳兹曼分布,粒子在高能级上的分布与温度的______成正比。
答案:1. 分子质量2. 功3. 摩尔熵4. 正极,负极5. 指数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1 mol 理想气体在298 K和1 atm下,求其体积。
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 R = 0.0821L·atm/mol·K,n = 1 mol,T = 298 K,P = 1 atm,代入计算得 V = 22.4 L。
2. 一个化学反应的ΔH = -57.8 kJ/mol,ΔS = 0.267 kJ/mol·K,求在298 K时该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G。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下)》2019-2020-试题及答案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下)》2019-2020-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f72c9a32d7375a517808b.png)
4p
p p N2O4
p (1
)( 2
)
当 p p 时, K p
4 2p p (1 )( 2
42 ) (1 )( 2
0. 155 )
解得: α =0.255
2分 1分
2分
2、 用电动势 E 的数值判断,在 298K 时亚铁离子能否依下式使碘还原为碘离子。
Fe 2 ( a Fe 2
1
1)
I 2 ( s)
负极反应为: Fe 2 (a Fe 2
1)
Fe 3 ( a Fe 3
1
正极反应为: I 2 ( s) e 2
I (a I
1)
因为的有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所以有
1) e
EE
0 .536 0 .771 0 .235 V
2分 1分 1分
2分
rG m
rGm
zE F
1 ( 0. 235 ) 96500 22 . 68 kJ mo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试证明该反应对 FeCl3 为二级对 SnCl2 为一级,并求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KA(A 代表 FeCl3)
解:
物理化学试卷第 7 页(共 8 页)
物理化学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5、某二级反应,反应消耗 1/3 需时间 10min, 若再消耗掉 1/3 还需的时间为 C
。
A、 10min B 、20min
C、 30min D 、40min
6、某一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 25%,当加入适当催化剂后, 反应速率提高了 10 倍,
其平衡转化率将 C
。
A、大于 25% B 、小于 25%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p N 2O4 p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试题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18d0b9d0d233d4b14e69b8.png)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 气体分子的平动能为22/394h mV (式中m 为分子的质量,V 为容器的体积,h 是Planck 常数),则其能级的简并度为( )。
(A) 1 (B) 2 (C) 3 (D) 6 2.水溶液中H +和OH -的电迁移率特别大,其原因是( )。
(A) 发生电子传导 (B) 发生质子传导 (C) 离子荷质比大 (D) 离子水化半径小 3.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0.01mol·kg -1,离子平均活度因子最小的是( )。
(A) ZnSO 4 (B) CaCl 2 (C) KCl (D) LaCl 2 4.下列电池中能测定AgCl 的溶度积K sp 的是( )。
(A) Ag|AgCl(s)|KCl(aq)|I 2 (B) Ag|Ag +||Cl -|AgCl(s)|Ag (C) Ag|Ag +||Cl -|Cl 2|Pt (D) Ag|AgCl|Pt5.将金属插入含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由于金属的溶解或溶液中金属离子在金属表面上沉积,可能使金属表面带上某种电荷,产生界面电势。
若已知Zn│ZnSO 4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763V ,则金属锌表面上所带的电荷一定是( )。
(A) 正电荷 (B) 负电荷(C) 不带电荷,因为溶液始终是电中性的 (D) 无法判断,正电荷和负电荷都有可能 6.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下列电池中可作为标准电池的是( )。
(A)丹尼尔电池 (B)伏打电池 (C)韦斯登电池 (D)伽法尼电池7.某一电池反应,若算得其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 )。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8.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在阴极上(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9.某反应速率常数为2.31×10-2 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 -3,则该反应半衰期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Δp=γ/r
B. Δp=2γ/r
C. Δp=3γ/r D. Δp=4γ/r
4. 已知 LaCl3 溶液的浓度为 b mol·kg-1, 则该溶液的平均浓度 b±为( )
A. 27b
B. 271/2b
C. 271/3b
D. 271/4b
5. 溶液对溶质 B 发生吸附, 若 CB(表) < CB(内), 则( )
H2SO4 溶液中平均活度系数
0.0567
与(3)中得到的实验值相比有相当误差,主要是因为德拜极限公式只能在 I<0.01 mol·kg1 的稀溶液中应用,在题给条件下有较大误差。
2.解:
kA
11 ln
t 1 xA
1 14d
ln 1 1 0.0685
5.07 103
d 1
t1/ 2
ln 2 kA
k2 E2 RT 2
1 k1E1 k2 E2
RT 2
k1 k2
所以 E' k1E1 k 2 E2 k1 k2
五.计算题(第 1 题 20 分,第二题 10 分,本大题共 30 分)
解:(1) 正极(阴极)反应:
Hg
2SO4
s
2e
2Hg
l
SO
24
aq
负极(阳极)反应: H2 g 2e 2H+ aq
m (CH3COOH)= m (H+)+ m (CH3COO-) = m (HCl)+ m (CH3COONa) m (NaCl)
5
四、证明题(本题共 10 分) 证明:总速率: d[A]/dt = k1[A] + k2[A] = (k1 + k2)[A] = k'[A] (其中 k' = (k1 + k2) = Aexp(-E'/RT), ∵ d ln k' E' dT RT 2
4
物理化学(下)试卷-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26 分) 1.D 2.B 3.D 4.D 5.C 6.D 7.A 8.C 9.D 10.C 12.D 13.A
11.A
二. 填空题(每空格 1 分,本大题共 19 分) 1. 变得更正,变得更负 2. 3b, 0.64 3.电池反应是可逆的; 过程是可逆的,电流无限小 4. 单层或多层,单层 5. 2v1=v2 6. 对峙或对行反应,连续或连串反应; 平行反应 7.活化络合物 8.布朗运动,溶剂化作用,分散相粒子的带电 9. 真溶液,胶体系统,粗分散系统
A. 称为正吸附, 溶液表面张力升高
B. 称为正吸附, 溶液表面张力降低
C. 称为负吸附, 溶液表面张力升高
D. 称为负吸附, 溶液表面张力降低
6. 对于基元反应 A→P, 如果反应的半衰期与 A 的初始浓度成正比, 则该反应 为
() A.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7.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这一现象的最佳解释是( )
化能分别为 E1 和 E2,试推导总反应的活化能 E’与 E1、E2 的关系。
k1 B
A
k2
C
五.计算题(第 1 题 20 分,第二题 10 分,本大题共 30 分) 1. 电池 Pt|H2(100 kPa)|H2SO4(0.5 mol/kg) Hg2SO4 + Hg(l)|Pt 在 298 K 时的电动 势为 0.6960 V,已知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E=0.615 V。
三. 简答题(第 1 题 9 分,第二题 6 分,本大题共 15 分) 1. 称为吉不斯吸附等温式
:表面张力;c:溶质浓度;:表面过剩 当 d/dc<0 时, >0,这表面凡是增加浓度,能使表面张力降低的溶质,在 表面上比然发生正吸附; 当 d/dc>0 时, <0,这表面凡是增加浓度,能使表面 张力上升的溶质,在表面上比然发生负吸附;d/dc=0,=0,此时无吸附。 2.可选用强电解质 HCl,CH3COONa,NaCl 作计算,
A.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化学势相同 B. 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
C.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浓度相同 D. 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
二. 填空题(每空格 1 分, 本大题共 19 分) 1. 无论电解池或原电池,极化作用的结果都将使阳极电势
,使阴极电
势
。
2. 对于质量摩尔浓度为 b 的 MgCl2 稀溶液, 其离子强度 I=
反应、
反应以及
反应。
7. 过渡态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要变成产物,总要经过足够能量的碰撞形成高
势能的
。
8. 促使溶胶稳定的三个主要原因为:
、
和
。
9. 按分散系统及其线度范围,可将分散系统分为:
、
和
。
三. 简答题(第 1 题 9 分,第二题 6 分,本大题共 15 分)
1. 指出下列公式的中各符号的含义,d/dc 与Γ的关系及其与正、负吸附等的关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等于
2. 298 K,101.325 kPa 下,以 1 A 电流电解 CuSO4 溶液,析出 0.1 mol 铜,需时间 大约是 ( )
A. 20.2 h
B. 5.4 h C. 2.7 h D. 1.5 h
3. 一半径为 r 肥皂泡,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 )
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
B. 催化反应频率因子比非催化反应大得多
C. 催化剂提高单位时间内原料转化率
D. 催化剂对少量杂质敏感
10. 下面说法与 DLVO 理论不符的是: ( )
A 胶粒间的斥力本质上是所有分子范德华力的总和
B 胶粒间的斥力本质上是双电层的电性斥力
C 胶粒周围存在离子氛,离子氛重叠越大,胶粒越不稳定
Hale Waihona Puke 的离子迁移数 t(Mg2+)=0.36, 则 t(Cl-) =
。
;若此溶液
3. 可逆电池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和
。
4. 物理吸附的吸附层数为:
, 化学吸附的吸附层数为:
。
5. 对于反应 N2+3H22NH3, N2 的消耗速率 v1 与 NH3 的生成速率 v2 的关系
为:
。
2
6. 通常的典型复合反应是指
电池反应为: H2 g Hg2SO4 s 2Hg l H2SO4 aq
(2) rGm zEF 2 0.6960 96484 134.31 kJ/mol
K o exp zE oF RT 6.351020
(3) 由 Nernst 方程
E Eo RT ln aH2SO4
2F
fH2
fH2=1, 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得 a(H2SO4)=1.820×10-3
湖南科技大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卷-2 适用专业:化工、应化、材料、生工、环境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26 分)
1.在同一测定装置中、同一实验条件下,0.0002 mol/dm-3 KCl 溶液的 Cl的迁移 数为 t(Cl),而测得 0.0002 mol/dm-3 NaCl 溶液的 Cl的迁移数为 t'(Cl),因两溶液 均为稀溶液,可认为两溶液中的 Cl迁移速率相同,那么 t(Cl)( )t'(Cl)
又∵ d ln k' dln(k1 k2 ) 1 d(k1 k2 )
dT
dT
k1 k2
dT
k1
1 k2
dk1 dT
dk 2 dT
k1
1 k2
k1dk1 k1dT
k 2 dk 2 k 2 dT
k1
1
k2
k1
d ln k1 dT
k2
d ln k2 dT
k1
1 k2
k1E1 RT 2
系。
- c d RT dc
2. 请 结 合 离 子 独 立 运 动 定 律 , 选 择 合 适 的 强 电 解 质 , 写 出 计 算 弱 电 解 质
CH3COOH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m 的表达式。
四. 推导题(本题共 10 分) 1. 对于以下平行反应,生成 B 和 C 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和 k2,所需的活
A. 反应分子的碰撞频率增加;
B. 阈能或能垒降低;
C. 能量超过活化能的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加; D. 反应历程改变。
8. 一个化学体系吸收光子之后, 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 )
A. 引起光化学反应
B. 产生荧光或磷光
C. 发生无辐射跃迁
D. 过程不能确定
1
9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 写出阴极、阳极和电池的反应式; (2) 计算 298 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以及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rGm; (3) 计算 298 K 时,H2SO4 (0.5 mol·kg1)水溶液的活度(H2SO4)、离子平均活度 a
以及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
3
(4) 试根据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上述 H2SO4 (0.5 mol·kg1)水溶液的 离 子 平 均 活 度 系 数 , 并 与 (3) 问 中 结 果 比 较 并 分 析 {A = 0.509 (mol·kg1)1/2}。 2.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速率符合一级反应的规律(蜕变速率与放射性同位素 的数量成正比)。210Po 经蜕变生成稳定的 206Pb:210Po → 206Pb + 4He。实验 测得 14 d 后放射性降低了 6.85%,试求 210Po 的蜕变速率常数和半衰期,并 计算它蜕变掉 90%时所需要的时间。
D 溶胶是否稳定决定于胶粒间吸引作用和排斥作用的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