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游戏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
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
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
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
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
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
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游戏的觉醒理论
2.角色扮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
2.简要分析游戏性体验。
四、论述题(共20分)
1.举例说明幼儿游戏活动应具有的外部条件特征。
学前游戏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 B D C D
6—10:B C A D B
二、名词解释
1、游戏的觉醒理论是由伯莱因提出,由埃利斯等人发展。觉醒理论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解释游戏论的神经生理机制。
2、角色扮演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
三、简答题
1、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是来至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2分)
(1)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的环境;(1分)(2)在进行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扩展游戏的情节;(1分)
(3)在结束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2、(1)兴趣性体验:是一种为外界刺激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
(2)自主性体验:是由游戏活动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决定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3)胜任感体验: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体验;
(4)幽默感:是由嬉戏、玩笑、诙谐等引起的快感;
(5)驱力愉快:是由身体活动所带来的生理快感。
四、论述题
1、(1)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道(任务)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4)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举实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