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 ari c ell a-z o ste rvi ru s,V 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带状疱疹的临床诊疗仍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其在各年龄段人群中的流行病学资料如何?患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如何诊断?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如何早期规范化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如何处理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 s t he r pe ti c neu r alg i a,P HN)?为了切实解决带状疱疹临床诊治问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该领域专家,以近年国内外发表的重要文献为基础,对文献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提交专家组反复讨论、修改,最终达成本共识,希望能指导带状疱疹的临床规范化诊治,为患者提供经济、高效的诊治方案。
带状疱疹的病因01病原体特点及致病机理:V 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
它是一种DN A病毒,基因组包含70多种开放读码框,编码多种蛋白质,目前研究较多的为糖蛋白gE,是制备疫苗的主要候选抗原。
V ZV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
残余的V ZV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融合,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V 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穿透表皮,引起带状疱疹。
02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因素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
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于男性。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据报道,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 000人年,亚太地区为(3~10)/1 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6-7]。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期刊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22)003
【总页数】7页(P161-167)
【作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诊疗的思考 [J], 王家双
2.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进展 [J], 聂瑶瑶;程志祥
3.《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J], 刘清军
4.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新进展 [J], 许冰; 陈启波
5.经皮穿刺短时程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状疱疹治疗专家共识(2018)解读
带状疱疹治疗专家共识(2018)解读【指南与共识】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原创: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6月5日带状疱疹: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皮肤科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该领域专家,综合分析、反复讨论修改,最终达成本共识,希望能指导带状疱疹的临床规范化诊治,为患者提供经济、高效的诊治方案。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2018)一、病因V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是一种DNA病毒,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
高龄、细胞免疫缺陷、遗传易感性、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近期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诱因。
女性发生带状疱疹风险高于男性。
二、流行病学普通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为(3 ~ 5)/1 000人年,50岁后随年龄增长,VZV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我国尚缺乏带状疱疹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三、临床表现1. 典型临床表现: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痛觉敏感,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
病程一般2 ~ 3周,老年人为3 ~ 4周。
神经痛为主要症状,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
老年、体弱患者疼痛较为剧烈。
2. 特殊临床类型:①眼带状疱疹;②耳带状疱疹;③顿挫型带状疱疹;④无疹性带状疱疹;⑤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⑥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⑦播散性带状疱疹;⑧其他尚有大疱性、出血性、坏疽性等表现的带状疱疹。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规范2019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ICD-10:G53.0*)二、诊断依据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年版))。
诊断标准:步骤诊断要点1.病史问询①起病和病程②分散和局部皮肤的疼痛,常表现为某神经分布相关区域内瘙痒性、灼烧性、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或搏动样疼痛③间歇性和慢性疼痛④有明确记录的疱疹史⑤情感及睡眠情况⑥日常生活能力改变⑦重要的个人史2. 体格检查①可见局部有遗留的瘢痕或色素沉着②局部可有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③局部可有痛觉超敏④局部可有汗多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3. 实验室检查①PHN 的诊断不依赖于特殊的实验室检查②病毒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鉴别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③病毒抗体的存在有助于确诊带状疱疹亚临床感染,特别是在发生无疱型带状疱疹的情况下④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组织病理学和Tzanck 细胞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有助于确定带状疱疹感染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年版))。
四、计划住院天数为14天内五、计划住院总费用为6000元内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凝检查、传染病筛查;(3)胸片、腹部彩超、红外热成像。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病毒分离。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PHN 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PHN 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 周。
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
治疗1 周后,应对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便维持或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解读(2020)
治疗
3. 耳带状疱疹:对累及面神经出现拉姆齐·享特综合征或者伴有严重疼痛和颅神经麻痹的 耳部带状疱疹患者,其治疗方案应与耳鼻喉科医生联合决定。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与糖 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毒性面神经炎症,并有助于后期恢复面部神经功能。对伴有严重疼痛 和颅神经麻痹的耳带状疱疹,完成常规疗程后,可继续口服抗病毒药物1 ~ 2周。 4. 孕妇:由于缺乏对怀孕期间使用抗病毒药物安全性的系统评估数据,用药前应谨慎评 估利弊。对妊娠期带状疱疹患者在缺乏并发症风险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 一项大样本回顾分析对照研究中,妊娠期应用阿昔洛韦,并未增加婴儿出生缺陷风险, 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在妊娠期的应用观察病例较少,尚无有效结论。因此,妊娠期带状 疱疹患者在出现可能复杂病情的风险因素情况下,建议使用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2020)
摘要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带状 疱疹通常有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易并发带状 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或出现其他严重合并症 。目前复杂性带状疱疹及PHN 的临床防治问题仍较为棘手。本共识聚焦带状 疱疹的临床治疗问题,以期为临床规范诊治带状疱疹以及2018版中国带状疱 疹专家共识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作用。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 指南与共识 标准与规范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指南与共识标准与规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带状疱疹诊疗指南与共识:标准与规范》第一部分:引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PHN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炎症、免疫反应、神经重塑等多个方面,因此其诊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疼痛性质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为了规范PHN的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水平,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制定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的诊疗指南,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共识也期望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推动PHN诊疗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流行病学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带状疱疹发病率的上升,PHN的流行病学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PHN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据估计,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为1‰~5‰,而PHN的发病率约为带状疱疹患者的9%~34%,其中老年患者比例更高。
PHN的发病率还受到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和免疫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年龄是PHN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带状疱疹及PHN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老年人群由于合并症多、免疫力低下等原因,PHN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较高。
性别也是PHN发病的一个影响因素。
多数研究表明,女性带状疱疹及PHN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这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免疫功能差异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免疫功能低下也是PHN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带状疱疹及PHN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这类人群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预防措施。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 指南与共识 标准与规范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指南与共识标准与规范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疾病——带状疱疹。
别看它名字里有个“疱疹”,其实它并不是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病。
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挺可怕的,对吧?我们该怎么办呢?别着急,我这就给你们分享一些关于带状疱疹的诊疗指南和共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水痘病毒。
水痘病毒是一种非常顽皮的病毒,它可以潜伏在我们的身体里,等待时机发作。
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让我们患上水痘。
而带状疱疹就是水痘病毒在体内潜伏多年后再次发作的结果。
预防水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人来说。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带状疱疹呢?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当你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一片红色的小疙瘩,而且还有点痒痒的时候,不要抓挠,因为这可能是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
这时候你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你做个检查。
如果确诊为带状疱疹,那么你就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了。
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总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如果你发现自己患有带状疱疹,那么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你开具合适的药物。
一般来说,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有抗病毒药、止痛药、消炎药等。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你还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辅助治疗,比如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的复发。
有一句话说得好:“病从口入”,所以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食物,多吃熟食。
我们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因为这些都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病情。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带状疱疹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做阿强的年轻人,他长得英俊潇洒,聪明能干。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得了带状疱疹,整个人疼得无法入睡。
阿强非常痛苦,但他并没有放弃治疗。
他坚持按时吃药、注意休息,还积极参加各种康复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阿强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他也重新恢复了健康。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 指南与共识 标准与规范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指南与共识标准与规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带状疱疹诊疗指南与共识1. 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一、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二、流行病学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
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
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
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
PHN勺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 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
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
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h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管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管理Tags: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近日,我国发布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南君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主要内容一、流行病学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 会发生PHN,70 岁及以上者可达75%。
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二、发病机制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
PHN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外周敏化、中枢敏化、炎性反应、去传入。
三、临床表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特点如下: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 1%。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
疼痛特征为自发痛、痛觉超敏、感觉异常。
30%~50% 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 年,部分病程可达10 年或更长。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PHN 的诊断步骤见表2。
诊断主要依据带状疱疹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无需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颈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脊柱源性胸痛、椎体压缩后神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瘤转移性疼痛等。
五、治疗PHN 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本共识推荐治疗PHN 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 利多卡因贴剂,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与背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再激活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
在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原发感染或复发感染得到控制后,部分患者的疼痛会持续存在,超过一个月者被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慢性疼痛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如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等。
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负担的增加,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带状疱疹的诊断率上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PH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免疫反应、神经炎症、神经内分泌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PHN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抗病毒治疗、疼痛控制、神经调节、心理治疗等。
本共识旨在为中国医生提供一个关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的参考指南,通过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希望通过这一共识的推广,推动中国在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2、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疼痛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PHN的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这种长期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压力。
许多患者因为疼痛而无法正常工作、学习或参与社交活动,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疼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社交和家庭关系。
长期的疼痛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PHN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洗澡、穿衣等,进一步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程
• 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 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
其他临床表现
• 患者常伴情感、睡眠及生命质量的损害。
• 45%患者的情感受到中重度干扰,表现为焦虑、 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 有研究报道,60%的患者曾经或经常有自杀想法 超过40%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 的中-重度干扰。
撕裂样 • 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临床表现:疼痛
• 疼痛特征: • ①自发痛: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
区及附近区域出现的疼痛。 • ②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延长。 • ③痛觉超敏: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如接触
衣服或床单等轻微触碰或温度的微小变化而诱发 疼痛。 • ④感觉异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觉异常,如 紧束样感觉、麻木、蚁行感或瘙痒感,也可出现 客观感觉异常,如温度觉和振动觉异常,感觉迟 钝或减退。
• 对疼痛的评估,推荐使用视觉模拟量表()或数字分级量表()评估疼痛 强度。、4及 量表可评估疼痛的性质。疼痛问卷()及简式疼痛问卷() 等工具可辅助评价疼痛强度。
• 推荐使用36量表、健康概况( ,)或生命质量()指数评估患者的生命 质量。
•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显示感觉神经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在病情评 估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疼痛部位: • 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 • 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
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1%。 • 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少数患
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临床表现:疼痛
• 疼痛性质: • 疼痛性质多样 • 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
• 带状疱疹(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 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 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 出现。
带状疱疹
发病率
•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 荟萃分析数据显示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
•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 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
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 • 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
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 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 • 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 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发病机理
•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产生 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
• 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 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 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 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
• 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 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 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 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 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
• 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 物用量及不良反应。
• 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治疗1 周后,应对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便 维持或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
• 使用或对疼痛进行评价,通常,治疗后疼痛评分 较基线降低≥30%即认为临床有效,降低≥50% 即为明显改善。
• 有部分临床经验提示疱疹期的抗病毒治疗 及使用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可有效减少的发
治疗
• 治疗目的是: • 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
碍,提高生活质量。
• 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 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 持续的过程。
• 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 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 治疗至少2周。
治疗
• 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 • 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 • 带状疱疹和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
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70岁 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 • 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 万的患者。
的危险因素
发病机理
• 患者还常出现多种全身症状,如慢性疲乏、厌食、 体重下降、缺乏活动等。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活 力、睡眠和总体生命质量所受影响越严重。
•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 失眠以及情感困扰。
诊断
• 诊断主要依据带状疱疹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无 需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 需要的疾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颈神经痛、肋间神 经痛、脊柱源性胸痛、椎体压缩后神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 瘤转移性疼痛等。
发病机理
• ③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 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 敏感性增加。
• ④去传入():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 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 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 感神经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疼痛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 也可为持续性,特点如下:
发病机理
• 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 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 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 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
• 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 )、痛觉过敏()、 痛觉超敏()等。
• 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Aδ及Aβ 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
生。
1. 药物治疗
• 结合2010年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 ,)、2004年美国神经病学会( ,)对药物治疗的推荐、
2015年国际疼痛学会(
,)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的推荐
以及不同药物的临床证据,本共识
• 推荐治疗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 5%利多卡因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