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综合计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素质模拟卷 附答案 (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素质模拟卷 附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10d36a3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素质模拟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Fe:56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1~10小题每题1分,11~12小题每题2分,共14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B. 金刚石用于裁玻璃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B. 糖类和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 化肥和农药可以任意施用D. 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4. 某小组书写的化学式、俗名以及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 NaOH、苛性钠、碱B. C2H5OH、酒精、无机物C. CO2、干冰、有机物D. Na2CO3、小苏打、盐5. 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
下列对甘草酮描述错误的是()A. 1个甘草酮分子由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B. 甘草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C. 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D. 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 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B. 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C. 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D. 若取t3℃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各100 g,降温至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7.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8.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4c642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3.png)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综合题(共10题)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 )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
( 2 )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 3 )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又可以用于制取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 ,图实验中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着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 。
( 4 )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如图 G 装置,研究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大号塑料瓶内壁两边,分别贴一张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
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 。
②打开、、,关闭。
③打开、,关闭、,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
④该大号塑料瓶的容积为,若需将其充满二氧化碳密度为,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 的石灰石多少 g __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2、硫酸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3%~5% 的 ______ (填“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硼酸”之一)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 2 )用硫单质制取硫酸的转化流程示意图如下:在 S 、 SO2 、 SO3、 H2SO4四种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表现为 +4 价的物质是 ______(填化学式)。
写出上述转化流程步骤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 综合计算(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 综合计算(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c06b1e524de518974b7d13.png)
专题13 综合计算1.【2017年某某省眉山市】(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用下图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探究。
提示: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实验数据:读数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电子天平a电子天平b请计算该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6:1:8有机物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3.6g:0.6g:4.8g=6:1:8第34题图2.【2017年某某省某某市】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
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
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_______NaAlO2+3H2↑(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答案】(1)2 (2) 27%。
(3)BC54/x=6/ 解得x=Al%=m铝/m样品×100%=/20g×100%=27%答: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7%。
(3)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不影响测定结果;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导致氢气的质量偏多,计算的铝的质量偏大;样品中铝的含量偏高;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导致氢气的质量偏少,计算得出铝的质量比实际偏低,样品中铝的含量偏低。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a65ee5af1ffc4fff47ac28.png)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和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呈中性。
已知固体A 是一种纯净物,B 是一种无色中性液体,C 和D 是两种常见的溶液。
将固体A 与液体B 混合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的各步反应均恰好完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操作a 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2)有色溶液与D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色中性液体B 是纯净物,则该中性液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无色中性液体B 是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该溶质可能是______或_______。
【答案】过滤 CuCl 2+2NaOH ═Cu(OH)2↓+2NaCl H 2O 氯化钠(或NaCl) 硫酸钠(或Na 2SO 4)【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操作a 得到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可以得出操作a 为过滤;故填:过滤。
(2)固体A 加入无色中性溶液后得到蓝色溶液,可以推测固体A 为铜盐的溶液,而中性液体B 可以为水或是不与铜盐反应的中性溶液,最后得到的是氯化钠溶液,可以判断操作a 后的有色溶液为氯化铜,那么D 为氢氧化钠溶液,而白色沉淀只能为硫酸钡,所以可以判断A 为硫酸铜,那么C 为氯化钡溶液,所以操作b 后的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故可以知道有色溶液与D 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它们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故填:22CuCl +2NaOH=Cu(OH)+2NaCl(3)若无色中性液体B 是纯净物,则该液体为水;故填:H 2O 。
(4)若无色中性液体为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该溶质可以是氯化钠,硫酸钠等中性物质的溶液;故填:氯化钠、硫酸钠。
2.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铜的性质及其应用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铜锈俗称铜绿)。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3ea1fbb52acfc788ebc9f1.png)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混合气体(1)复分解反响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 —(填 单质〞或化合物〞.)(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时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m 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 n 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c. p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 和NaOH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4)图2装置可做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①B 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②C 装置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结束后,假设要确定 A 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 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 2CO 3溶液呈碱性)(5)现有73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 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响,求反响后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单质 C 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蒸气使溶剂增多,浓盐酸有挥发性,使 溶质减小. 固体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CO+Ca(OH ?===CaCOj +HO 取少量,A 装置中溶液少量放在试管中,参加过量(足量)CaCl 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参加几滴酚儆.假设溶液变红,那么溶质为 NaCO 和NaOH 假设溶液没有变成红色那么溶质为 N&CO 5.85% 【解析】(1)复分解反响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生成不可能是单质;(2) a 、m 点所示溶液的pH 值小于7,所以溶液为酸性,错误; b 、n 点所示溶液 的pH 值等于7,所以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颜色不变,错误; c 、p 点所示溶液的pH 值 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和NaOH,正确;d 、实验过程中,开始时溶液显酸性,随着滴入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逐渐变为碱性,该图中pH 值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所以所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中,错误 .应选 c ;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蒸气,溶剂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 变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逐渐减小,导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图1足量的尾气处理(4)①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 B 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水,故C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CQ+Ca(OH»=CaCQ J +H 2O;③取少量,A 装置中溶液少量放在试管中,参加过量(足量)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参加几滴酚儆.假设溶液变红,那么溶质为 N&CO 和NaOH 假设溶液没有变成红色那么溶质为 N&CO; (5)盐酸中 HCl 的质量为73gx 10%=7.3g 设反响生成的 NaCl 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O 36.5 58.5 7.3g x58.5 ,解得 x=11.7gx 以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碳酸钠广泛用于造纸、纺织、玻璃、洗涤剂、肥皂、制革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 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奉献. I 、吕布兰法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 , 1742 — 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 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下: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 .(4)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良,是由于此法有明显缺乏,请写出一条缺乏之处 n 、索尔维法 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创造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NaCl+CO+NH+HO=NaHC0 +NHCl, 2NaHC 心 NaCO+COT +H2Q 某兴趣/」、组采用下歹U 装置 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36.5 7.3g73g 猊 100% 585%.5.85%.(2)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响,其中一步是N&SO 和木炭生成 N&S 和CO 该反(1)碳酸钠俗称O三颗烧瓶实验操作如下:①关闭Ki,翻开“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翻开K通入CG;②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停止通NH, 一段时间后,关闭K停止通C.;③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响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枯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加热时间/min t 0t l t 2t 3t415剩余固体质量/g未t己录15.313.711.910.610.6请答复以下问题:⑸饱和NaHO液的作用是除去CQ中混有的HCl,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 ,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 ;关闭K2停止通NH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其目的是.(7)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2时NaHCOK体的分解率 (已分解的NaHC既量与加热前原NaHCQ^量的比值),请写出计算过程.假设加热前NaHC调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上述计算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8)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根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钱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候氏制碱法.以下熟悉或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科学熟悉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②“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③侯氏制碱法大大提升了原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纯碱Na2SO+C「'W NaS+4co加快溶解速率,使N&CO充分溶解在水中会有CO气体产生,污染空气NaHCO+HCl=NaCl+ CO2 T +H2O限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吸收氨气、预防污染空气使氨气充分反响24.2% 〔过程略〕偏小①②③【解析】【详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2〕根据题意,反响物是NaSO和木炭,生成物是N&S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SQ+C更温N&S+4CO 〔3〕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使N&CO充分溶解在水中.〔4〕吕布兰法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会污染空气.〔5〕HCl易溶于水形成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3+HCl=NaCl+ COT +H2O〔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N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以吸收氨气,预防污染空气.关闭K2停止通NH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其目的是使氨气充分反应.〔7〕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10.6g是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设反响前碳酸氢钠的质量是x,贝USXflHCOa^^ \那C0 + Hg + C& t .168 10&K 10* 6&168 X 上上---t^解得工二16. 8手所以未记录的侑是16. 8g li 106 10 6g12时固体剩余物的质量是15.3g,设此时发生分解反响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V,伪工^跖比0a + H20 + C& I 反响前后固体的差量.168 106 168-106“y 16.8. 15. 3g.168 V ,加元市砺6营解得E1即出t2时NaHCO勺分解率:I后出X 100%八24.2%假设加热前NaHCOK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那么反响后剩余固体质量偏小, NaHCO勺分解率会偏小.〔8〕①科学熟悉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此说法正确;②“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此说法正确;③侯氏制碱法大大提升了原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此说法正确.应选①②③.【点睛】该题中的难点是计算t2时NaHCO固体的分解率,首先分析表中数据,当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碳酸氢钠完全反响,此时剩余固体的质量是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据此求出未记录的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响前后固体的差量计算出12时发生分解反响的碳酸氢钠的质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3.用煤直接做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Q气体造成大气污染.〔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100t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那么产生SO2的质量是?〔2〕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那么燃烧产生的SQ会与CaCQ反响生成CaSQ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取50g此炉渣〔含24%CaSO〕逐滴参加20%的盐酸,请在图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盐酸质量,g[]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响;②CaSQ和盐酸反响类似于CaCO3〔3〕向燃烧后的烟气喷洒石灰浆也可吸收SO2生成CaSQ.现用一万元分别购置两种原料来除去SQ,相关数据如下表:方法B比方法A除SO2的量略大,而且工业上多数采用方法Bo其原因分别① 单位价格〔即10000元〕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的量更多;②石灰浆纯度较高,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更加充分【解析】【详解】根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点燃S+O2 SO26432100tx8%32 64100t 800xx=16t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6to〔2〕设纵坐标为氯化钙的质量〔或为亚硫酸钙的质量〕.炉渣中CaSQ的质量为50gx 24=12g.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v,反响消耗盐酸的质量为m>CaSQ+2HCl=CaC2+SOd +H2O120 73 11112g y m120 73 11112g y my=7.3g m=11.1g反响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为7.3g及0%=36.5g.相关曲线图为:Ct二氧化疏质量g ,氯化钙质量g 卜.Q 363 - ---------------------0 36.5 o~~京7盐酸质量恒盐酸质量g 盐酸质量苫⑶由表中数据可知, ①14.6>14.4;单位价格〔即10000元〕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的量更多;②94% >90%,石灰浆纯度较高,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更加充分.4. 〔1〕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①2021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价,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②渔民常在这一带从事捕鱼作业,鱼肉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填序号〕.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③科学研究证实,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④河水和海水一样都是混合物.自来水厂利用河水生产饮用水的过程中常用活性炭的性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检验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来检验.〔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C.人类使用的能源绝大局部来自太阳能D废弃电池可以填埋在土壤里②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 5.6〔填多〞“或"2〞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预防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Q+2SQ+6=2CaSQ+2x,那么x的化学式为③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 a OH〕和水.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O④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8.8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响:8CH3OH+xO2 一定条件mCO2+nCO+16H20.当反响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7.2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光照【答案】-4 CH+202C02+2H2O C 2HO===== 2H2 T +02 T 吸附肥皂水BC TQ——, 催化剂< CQ 【做题空10】CQ+3H2 工"」CH3OH+H2O 6.6【解析】〔1〕①根据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及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②根据肉类主要富含蛋白质解答;③根据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解答;④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及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解答;〔2〕①根据能源的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②根据酸雨的形成与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③根据反响物和生成物书写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应用解答即可;依据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水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1〕①甲烷中氢元素显+ 1价,碳元素的化合价是[0- 〔+1X4〕 ] =-4;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点燃2H2O+CQ;②肉、蛋、奶、大豆类食品给人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应选C;〔3〕水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响的TiO2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T +QT ;〔4〕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检验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2〕①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B、氢气燃烧的错误是水,是理想白“绿色能源〞,正确;C人类使用的能源绝大局部来自太阳能,正确;D、废弃电池填埋在土壤里会造成土壤污染,错误.应选BC.②我们把pH V 5.6的雨水称为酸雨;由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CaCQ+2SQ+O2=2CaSC4+2x,可知反响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响前Ca原子2个、C原子2个、O原子12个、S原子2个;反响后Ca原子2个、C原子.个、O原子8个、S原子2 个.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2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和4个O原子,那么每个x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Q;③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响生成甲醇和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齐I CH3OH+H2O;④依据化学反响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不会变化对x、m进行计算;反响前碳原子的个数是8,故反响后碳原子个数也是8,那么有m+n=8;由题意可知:8CH3OH+xO2z一定条件mCO2+nCO+16H2O32x 288 8.8g7.2g32x 2888.8g 7.2gx=11该化学方程式为8CH3OH+11O2 一定条件6CQ+2CO+16H 2O 设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y8CH 3OH+11O2]一定条件6CO2+2CO+16H2O264 288y 7.2g264 288T石y=6.6g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应用.5 .根据以下数型图像答复:溶解度k图三图四(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响时,反响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参加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_ (填离子符号)(2)图二是20c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参加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参加,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参加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响是放热反响,你的依据为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响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由于(3)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答复:①t 1C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的方法到达饱和状态②将12c时,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C时.可以析出_g a物质.(4)以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响,反响时间t 与生成氢气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试答复:从开始反响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答案】(1) H+、Na +、Cl (2)①反响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完全反响时放出的热量最多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日也要放出热量( 3)①降低温度②30 (4)先偏向右边,最后回到分度盘中央【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m点对应的溶液的PH值小于7,即此时溶液为酸性.说明该点对应的溶液中酸还未反响完.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盐酸(未反响完的)和氯化钠(反响生成的).所含的离子为:H+、C「、Na+(2)①根据图示可知,随着盐酸的参加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参加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响时,溶液的温度到达最大值.可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能够放出热量.②如改用氢氧化钠固体,那么不能说明反响为放热反响.由于氢氧化钠在溶解于水时也能放出热量.无法确认温度的升高来源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响.(3)①tiC时,C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即可继续溶解C物质,所以可通过再参加C物质的方法使其饱和.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还可以通过升温的方法,使C物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质量变小,从而使其溶液由接近饱和变为饱和.② 根据图示可知,在12c时a物质的溶解度50g.即在12c温度下,a物质在100g水里溶解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50g.所以在12c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a50g,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当溶液的温度降低至t1C时,其溶解度为20g.即在12c温度下,a 物质在100g 水里最多溶解20g.所以此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50g—20g= 30g.(4)开始时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有等质量的金属和酸,所以开始时天平平衡.随着反响的进行,镁反响较快,所以天平放镁的一方偏轻;天平偏向放铁的右盘.当反响停止时,二者反响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两盘中质量的减少值是相等的.所以最终天平左右两盘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即天平最平衡.考点:中和反响、金属与酸反响、氢氧化钠的性质、溶解度曲线等图像题、6.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答复有关问题.(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镒的作用是.(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 a〞或" b〞)端通入.(4)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对黄色的FeCl3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①FeCl 3能与 Cui. Fe 、Al 等金属反响生成 FeC 也 如 2FeCl 3+Cu=2FeCl 2+CuCl 2; ②FeCl 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提出问题〕①FeCl 3溶液与金属铝反响有哪些现象?②FeCl 3溶液中的哪些粒子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实验探究〕取适量 FeCl 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实验前,铝箔外表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 ②FeCl 3溶液的 pH 7〔填 “>〞、"v 〞 或"=③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为④D 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⑤经分析,小强同学认为是Fe 3+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但小明同学认为假设要得出此结论还需补做如下实验: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O【答案】试管 AD 2KC1O 3它=2KC1+30 2 T 催化作用 Zn+HSO=ZnSO+H4 b 除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 v 3FeCl 3+2Al=2AlCl 3+3FeCl 2 AlCl 3由于FeCl 3溶液含有HCl【解析】 【分析】 【详解】〔1〕①是试管.〔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应选AD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一一...,...、 (3)MrOi制取氧气的化学万程式为: 2KC10 3—— 2KC1+3O 2 T,反响中二氧化镒起催化作用. 〔3〕锌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用E 装置收集氢气,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进入以后占据上方空间,空气那么被赶到下方空间而易从a 端排出,故氢气从b 端通入.〔4〕[思考与交流]①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实验前,铝箔外表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除去外表的氧化铝薄膜.氯化铁溶液中参加铝 箔,铝箔外表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氢气,说明FeCl 3溶液的pH<7.③铁离子形成的溶液是黄色,亚铁离子形成的溶液是浅绿色,发生的反响是:3FeCl 3+2Al=2AlCl 3+3FeCl 2④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位于铁的前面,能将氯化亚铁溶液中的铁置换出来, 3FeCl 2+2Al=2AlCl 3+3Fe,氯化铝溶液是无色的,D 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 AlCl 3.⑤FeCL 溶A黄色溶滞〔思考与交流〕 B铝箔外表产生大量气泡C浅爆色溶港「 取少许D 中落海,*二二:滴人苯酚'溶液中 日8后DE无色溶液 无色溶濯液显酸性,能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如果苯酚溶液不变色,那么说明是Fe3+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就要知道如何选择装置,根据反响物的状态及反响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气体的溶解性与密度选择收集装置.熟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根据反响现象判断出金 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7.探究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响,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2〕分别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试管甲和试管乙中,边滴边振荡.稀盐酸5mL 碳酸氢辛曲溶流 _〔滴有[滴无色酚酎试液〕电现象为: ①试管甲中的溶液开始时显浅红色,逐滴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浅红色逐渐消 失.②试管乙中的溶液开始时显红色,滴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红色 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浅红色逐渐消失.〔2〕〔反思1〕在〔实验2〕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为何刚开始没有大量气泡产 生?研究小组查阅资料,绘制出微观示意图.反响至5s 生成气体的速率:碳酸氢钠碳酸钠〔选填“ >〞,“ <〞,一〕.稀盐酸5mL 碳酸钠溶'淮?滴有滴无色酎配试液〕〔1〕〔实验1〕同时将足量的稀盐酸倒入锥形瓶甲和锥形瓶乙中.①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相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选填“ >〞, “<〞,一〕.〔3〕〔反思2〕为何〔实验1〕中碳酸氢钠最终产生气体的体积较大?请你列式计算:〔实验1〕中两种固体完全反响后产生气体的质量各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存到0.1g 〕 ?【答案】> N&CQ + HCl= NaCl + NaHCO 3、NaHCO+ HCl = NaCl+ H 2O + CO2 T < 1.0g 0.8g 【解析】【分析】〔1〕【实验1】根据气球胀大的程度进行分析;〔2〕①根据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②根据过程中酚儆溶液颜色的变化进行分析;〔3〕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响的方程式、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响的方程式进行计算.【详解】〔1〕【实验1】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滴加等质量的盐酸后气球胀大的程度,碳酸氢钠胀大的程度大,所以反响至5s生成气体的速率:碳酸氢钠〉碳酸钠;〔2〕①碳酸钠和盐酸反响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C3+HCl=NaHCO+NaCl, NaHCO3+HCl=NaCl+H2O+CC2 T ;②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酗:溶液显浅红色,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酗:溶液显红色,所以相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3〕解:设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碳酸氢钠生成的质量为y,Na=C〔X-2HCl=2NaCl+H;〔XO.十106 442g N106 442g xx=0.8gXaHC&-HC1=NaCl-H;0-C0;fS4 442g y84 442g yy=i.0g答: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响后产生气体的质量 1.0g;碳酸钠固体完全反响后产生气体的质量0.8g.8 .胃舒平、小苏打、胃酸完全抑制剂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1)胃舒平与胃酸发生的反响为:Al(OH)3+3HCLAlCl 3+3H2O,该反响的根本类型是(2)胃酸完全抑制剂每片含0.8 g CaCO3、0.116 g Mg(OH) 2,某患者胃酸分泌过多,医生建议口服胃酸完全抑制剂每天2次,每次1片.假设药物被完全吸收,患者服用1天胃酸完全抑制剂产生CO (常温下CO密度为1.9g/L )是mL.(3)小苏打片每片含0.5 g NaHCO3, 6片小苏打和胃酸完全反响,消耗HCl的质量是多少 ?胃舒平每片含0.245 g Al(OH) 3,中和胃酸时,10片胃舒平相当于多少片小苏打片?(要求:所有最终计算结果均保存到小数点后一位,第( 3)小题写出计算过程).【答案】复分解反响371解:每片小苏打片含0.5g NaHCQ, 6片小苏打片含NaHCQ的质量=0.5g X 6=3g设与6片小苏打片正好完全反响的HCl的质量为V.NaHCQ+HC- NaCl+H b O+CQ T84 36.53g y巴3再¥y= 1.3g答:6片小苏打片正好完全消耗HCl的质量为1.3g o解:由6片小苏打片正好完全消耗L阳HCl的质量为1.3g可知,平均每片小苏打片消耗HCl的质量为一丁『.二跑.每片胃舒平含0.245 g Al(OH)3,那么10片胃舒平含Al(OH)3的质量=0.245 g X 10=2.45 g中和胃酸时,设10片胃舒平消耗的HCl的质量为z.Al(OH)3+3HCL AlCl3+3H2O78 109.52.45g zz= 3.4g答:10片胃舒平相当于小苏打片的片数为 oni 15.5片.【解析】 【详解】(1)胃舒平与胃酸发生的反响为Al(OH )3+3HCl===AlC 3+3H 2O,该反响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 (2)患者每天服用的药品中含有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0.8g X 2X 1=1.6g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 CaCQ+2HCL CaC 2+H 2O+CQ T 100 1.6gx=0.704 g也『(4g其体积为 HML 〜0.371L=371 mL(3)先写出碳酸氢钠与 HCl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氢钠的质量计算出每片小苏打片 消耗HCl 的质量.再写出氢氧化铝与 HCl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 10片胃舒平消耗的HCl 的质量,二者相除,即可得出10片胃舒平相当于几片小苏打片.9 .某兴趣小组方案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空气 f 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f 除去氧气就气(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 1中装置B 的作用是 ,装置A 、B 顺序 能否颠倒 (填 能〞或 否〞.)(2)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 (1)中得到的气体中的氧气.在拉瓦锡的经典实验中(装置如图2),使用汞的优点有. 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响且生成物为固体 B.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无法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D.得到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3)分析误差:该小组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 (假设要除去的气体均已除净)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 (4)拓展与延伸:实验室如何制取氮气呢? 请阅读资料并答复以下问题:44 x。
中考化学计算题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计算题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34195aaef8941ea76e05d3.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
请计算:(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___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答案】(1) 21.2g;(2)13.9%【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质量=80g×26.5%=21.2g(2)从图甲中获知,当BaCl2完全转化为沉淀时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为40g,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中Na2CO3与BaCl2的质量关系,可求出BaCl2的质量,进而可求解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设BaCl2的质量为xBaCl2+Na2CO3=BaCO3↓+2NaCl208106x40g×26.5%208∶106=X∶(40g×26.5%)x=208×40g×26.5%/106=20.8g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8g/150g)×100%=13.9%答: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9%考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某工厂排放的含少量硫酸的废水进行抽样检测.取一定量的废水,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和(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钡反应),当恰好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171g,过滤后,测得滤液的质量为268.67g.(不考虑过滤时滤液质量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求:①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②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①2.33g ②0.98%【解析】解:①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废水样品中所含硫酸质量为y;H2SO4+Ba(OH)2═BaSO4↓+2H2O98 171 233 y 171g×1% x1711711%=233g x ⨯,x=2.33g ; 98=1711711%y g ⨯,y=0.98g ;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所取废水样品质量=(268.67+2.33)g-171g=100g ,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0.98100gg×100%=0.98%; 答:①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33g ;②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训练题(有答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训练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b3fbcfd0a79563c1e7215.png)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实验训练题(含答案)山西省怀仁四中 吴兴文一.实验与探究1.(2010新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从空气中制取氮气” 时,提出以下实验方案:空气→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 气→除去氧气→氮气。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甲装置A 中所装溶液是 ___________;(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1)中得到的气体, 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小红选用红磷,小明选用木炭。
他们俩中有一位同学选用的药品不合理,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 度有误差,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汕头市)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 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 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 生CO 、CO 2、H 2S 、CH 4等。
II.H 2S 气体能与CuSO 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 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1:有CO 、CO 2、H 2S ;猜想2:有CO 、CO 2、CH 4; 猜想3:有CO 、H 2S 、CH 4;猜想4:有CO 2、H 2S 、CH 4; 猜想5:有CO 、CO 2、H 2S 、CH 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 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1)如果A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成立; 如果B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成立。
(2)在验证猜想1的实验中,装置C 中NaOH 溶液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 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__________________,振荡。
化学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3fe02e76a20029bc642dbe.png)
化学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为测定某胃药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g该胃药,再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5.6g。
(胃药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34%的浓盐酸配制该实验所需桥盐酸,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______、装瓶并贴上标签。
在配制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但其它操作无误,用配制得到的盐酸按上述方法测定胃药中碳酸钠的含量,其结果会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该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称取了10g样品,投入装有5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g)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s T0T1T2T3烧杯和药品质量/g7069.969.869.8(1)共生成氢气 g。
(2)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一烧杯中盛有Mg(OH)2和MgCl2的固体粉末6g,向其中加入18g水,经充分溶解后,再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溶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入稀盐酸30g时(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是______ (填写化学式);(2)当滴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B点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现有一块表面已氧化的铝片,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计算铝片中铝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有53.4g氯化铝,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g石灰石样品,把25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平均分5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表: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5 1.5第二次5 1.0第三次50.5第四次50.2第五次5m(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实验室取5g这样的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最多能得到二氧化碳多少克?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中考化学 综合题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 综合题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67c9a655270722182ef711.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
(2)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g。
(3)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中_____点(填“a”“b”或“c”)表示。
(4)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B 溶剂质量:甲<丙C 析出固体质量:甲>丙D 溶质质量分数:甲=丙【答案】乙>甲=丙 25 不饱和 b ABD【解析】【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2)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丙物质20g,所以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25g水;(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50g,所以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用图中b点表示;(4)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降温后两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与降温前相等,由于没有明确原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其中水的质量,错误;C、由于降温后甲有固体析出,而丙无固体析出,正确;D、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甲降温后是t1℃时的饱和溶液,而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甲>丙,错误。
故选ABD。
2.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CaCO3和C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88.8g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
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难溶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X所示。
人教九年级化学全册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全册综合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81ec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c.png)
本册综合训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 Na 23S 32Cl 35.5Ca 40一、快乐点击1.(2021四川眉山中考)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三氧化二铁。
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常温下是否为固体B.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C.是否为氧化物D.是否为纯净物2.我国成功发送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其重要部件太阳能帆板使用的高纯硅制备原理是2H2+SiCl4Si+4HCl。
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3.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过氧化氢(H2O2)B.乙醇(C2H6O)C.三氯甲烷(CHCl3)D.过氧乙酸(C2H4O3)5.(2021湖南衡阳中考改编)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体液平衡B.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6.“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微观构成看: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C.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D.从守恒观点看:参加反应的与个数比为1∶17.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每100 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 mg时即为醉酒(血液的pH约为7.4)。
关于醉酒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血液中酒精的质量分数为80%B.该血液中酒精的溶解度为80C.该血液是酒精的饱和溶液D.该血液显碱性8.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
中考化学计算题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计算题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140b905a8102d277a22f13.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
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________g.【答案】10.6 4% 120【解析】【分析】【详解】(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20g×53%=10.6 g(2)解: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Na CO+Ca(OH)=CaCO+2NaOH23231068010.6g x106/10.6g=80/x 解得x=8 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8g/200g×100%=4%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有:200g ×4%=(200g-X) ×10%X=120g2.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4.0g-3.7g=0.3g(3)设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生成的碳酸氢钙的质量为n()CaCO+H O+CO=Ca HCO32232100441625.3g m n10044162==5.3g m nm=2.332g n= 8.586g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86g100% 4.2% 4g+2.2g+2.332g+200g⨯≈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原因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也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3.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称量11 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2.1g氯化钠固体。
初中化学计算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计算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40763c52ea551810a68795.png)
初中化学计算题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点拨:①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相对质量是相加的关系。
②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③化学式中原子团(或根)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团(或根)的个数。
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或根的总相对原子质量,再乘以原子团(或根)的个数,即得出几个原子团的总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点拨:①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②计算时的结果约成最简整数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100%4、已知某化合物的质量,求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已知元素的质量分数5、求化学式点拨:求物质化学式的主要类型:①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已知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
6、计算不纯物中某元素(或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①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②不纯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纯物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该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实际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00%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 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写出答案.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就是各反应物、生成物相对分子质量×计量数之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一般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求算的,对某些反应,可直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且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进行计算.纯物质质量=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物质质量×该物质质量分数三、有要溶液组成的计算1.用溶质所占溶液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其关系如下: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溶剂 ×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100%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g 100 × 100%2、有关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在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随溶液的稀释而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的就是这个道理.M 浓溶液×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M 稀溶液×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M 浓溶液+M 水)×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物的总质量(包含溶液的质量)-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四、综合计算题分类解析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化学计算已经走出了“为计算而计算”的考查误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更加注重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同学们图表、数据、信息、实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ba924dd88d0d232d46a84.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2个氖原子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③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④镁离子_____(2)用下列字母..填空: a .氢气 b .小苏打 c .无水氯化钙 d .硝酸钾①用于做复合肥_____②用做干燥剂_____③用于发酵粉_____④用于做燃料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在氧气中点燃_____②碳铵的受热分解_____③铁和稀盐酸反应_____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答案】2Ne NH 4+ N 2O 5 Mg 2+ d c b a 2343Fe+2O Fe O 点燃43322NH HCO ΔNH +H O+CO ↑↑ 22Fe +2HCl= FeCl +H ↑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解析】【详解】(1)①2个氖原子就是在氖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Ne ;②铵根离子的符号为NH 4+,故填:NH 4+;③五氧化二氮分子就是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故填:N 2O 5;④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Mg 2+。
(2)①硝酸钾中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用于做复合肥,故填d ;②无水氯化钙可用做干燥剂,故填c ;③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和受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酵粉,故选b ;④氢气可以燃烧生成水,可用于做燃料,故填a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 ; ②碳铵是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43322NH HCO ΔNH +H O+CO ↑↑ ;③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2Fe +2HCl= FeCl +H ↑; ④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242432(NH )SO +Ca(OH)=CaSO +2NH +2H O ↑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1)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I是电解水的装置.①实验Ⅰ中水从A转移到B中,体现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试管D中气体的体积为n时,试管C中气体体积约为___.(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②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3)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A ④→⑤可析出53.9g KNO3晶体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6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 2H2O 通电2H2↑+O2↑ 2n < BE CD【解析】【分析】【详解】(1)①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水从A转移到B中.②2H2O 通电2H2↑+O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故答案:2H2O 通电2H2↑+O2↑、2n.(2)①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所以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小于乙,故答案:<.②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方法包括加入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质量不变,A不正确;降低温度,甲的溶解度减小能变成饱和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B说法正确,C和D说法不正确;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E说法正确,故答案:BE.(3)A、5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可只加如了80g硝酸钾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只能析出48.4g,A不正确.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到操作②,只能溶解31.6g硝酸钾,剩余18.4g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g1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③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g150g;从③加入50g,共加入80g硝酸钾,到④溶液中只溶解了80g硝酸钾,降温到20℃时只能溶解31.6g,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g131.6g.故B说法不正确.C、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①100g水中只溶解了20g硝酸钾所以①不饱和,②这一温度下100g水中加入了50g硝酸钾溶解31.6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加热到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加入的硝酸钾只有50g,所得溶液③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30g硝酸钾共80g,50℃时100g水中要溶解85.5g才饱和,④中溶液不饱和;然后将④中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所得溶液⑤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④中已经溶解了80g硝酸钾,所以再加入5.5g即可得到饱和溶液,所以加入6g硝酸钾能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说法正确3.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1)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可把铁从磁铁矿石()34Fe O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磁铁矿石样品(设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进行探究,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专项综合练习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c6fa3a6c30c2259019ed1.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现称量11 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2.1g氯化钠固体。
计算:(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_【答案】10.6g 21.4%【解析】【分析】【详解】设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12.1g-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1g-x,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反应中消耗的盐酸质量为z。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106731174411g-x z14.6%12.1g-x y ↑⨯1067311744=== 11g-x z14.6%12.1g-x y⨯解得x=0.4g;y=4.4g;z=5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1g100%11g+50g-4.4g⨯≈ 21.4%答: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4%。
2.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 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请计算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BaCl2NaCl (2)10.6%【解析】试题分析:(1)当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初中九年级化学综合素质评价及答案 (4)
![初中九年级化学综合素质评价及答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10139e3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8.png)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
1.广东多地有天然温泉,温泉水中含有丰富地矿物质,泡温泉具有一定地保健,疗养功效。
某地温泉水中含有钙,镁,锌,锰等成分,这里地“钙,镁,锌,锰”指地是()A.元素B.原子C.离子D.单质2.2021·北京远古时期火法炼铜地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组成Cu2(OH)2CO3地元素种类为()A.3种B.4种C.5种D.6种3.根据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地比例图,请选择以下说法正确地选项()A.该陨石含量最多地元素是氧B.该陨石含量最多地金属元素是硅C.该陨石只含5种金属元素D.该陨石一定是纯净物4.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地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地铀原子。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核外电子数是92。
则铀-214原子地中子数为()A.122 B.92 C.214 D.306 5.2021·汕头龙湖区模拟移动通信已经进入5G 时代,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铊地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不正确地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其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C.原子质量是204.4 D.元素符号为Tl6.2021·安徽关于原子序数为8地元素,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元素符号为N B.属于金属元素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7.2021·汕头龙湖区模拟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网络,如图是小金建立地有关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地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地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8.2021·广东中考节选诗人陆游地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
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
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强化练习卷:综合计算题(含答案)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强化练习卷:综合计算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41f9c02020740bf1e9b56.png)
综合计算题1.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
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 g 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 g 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蓝__色。
(2)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 g 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
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 g 固体物质。
计算(1)制得氧气多少g ?(2)21.9 g 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 g?3.碳酸氢钠常用于焙制糕点,在270 ℃时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现取NaHCO 3 16.8 g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
计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取15.0 g 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
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9.6__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01%,请写出计算过程)5.向133.4克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此过程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0.4__g__;(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6.某钢铁厂日产含杂质4%的生铁100 t ,试计算该厂每天至少需含Fe 2O 3 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7.向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共用去硫酸铜溶液60 g 。
请计算:(1)理论上生成沉淀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8.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生活中用铁锅做炊具,主要利用铁的__导热__性。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3ae79a8114431b80dd817.png)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5分钟收取答题卡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2.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将废旧塑料变成燃料B.研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C.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D.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粮食酿酒4.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A. B.C. D.5.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6.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B.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C.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8.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CuCl2 B.AgClC.ZnCl2 D.FeCl39.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C.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D.离子符号是Li+.10.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C.①②⑥ D.②③⑤1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木炭燃烧B.红磷燃烧C.食物腐败D.铁丝燃烧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 B.甲烷C.硫 D.红磷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H、SO、NOB.H+、Ba2+、OH-C.Fe2+、Na+、OH-D.Ca2+、Cl-、CO1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 B.BC.C D.D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用金属铜作导线B. 用浓盐酸作干燥剂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二、填空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A.铁丝弯曲B.玻璃破碎C.苹果腐烂D.冷水烧开2.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初中化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195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7.png)
初中化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1. 有关原子结构的问题:
- Q: 原子核由哪两种粒子组成?
- A: 质子和中子
- Q: 电子的质量与质子相比如何?
- A: 电子的质量比质子小很多
- Q: 什么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 A: 原子的电子结构
2. 有关元素周期表的问题:
- Q: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什么?
- A: 周期
- Q: 元素周期表的纵列称为什么?
- A: 原子序数
- Q: 元素周期表左侧的元素大致具有什么性质?
- A: 金属性
3. 有关化学键的问题:
- Q: 请解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 A: 离子键形成是由于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
- Q: 请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 A: 共价键形成是由于两个非金属元素的电子共享。
- Q: 请解释金属键的形成过程。
- A: 金属键形成是由于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
4. 有关溶液和溶剂的问题:
- Q: 请解释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 A: 溶质是在溶液中溶解的物质,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 Q: 漂浮的冰块在水中算作什么?
- A: 它是一个悬浮体。
以上是初中化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的一部分,请根据需要补充和扩展。
2020-2021中考化学计算题综合题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计算题综合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684b2cc7931b765ce15b7.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1.工业生产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称取12 g 纯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逐渐加入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上图中_____点的一组数据(填标号)。
【答案】(1)88.3%;(2)a (或 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106 100x 10g10610010x g= x =10.6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100%88.3%12.0g g⨯≈,当求算氯化钙溶液中质量分数时,由于50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4g ,125g 氯化钙溶液对应的沉淀为10g 都是氯化钙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a 点或者b 点数据计算。
答:(1)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约为88.3%;(2)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使用图中曲线上示出的点a 或者b 所对应的数据。
2.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
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g 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g 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色。
(2)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 蓝 81%【解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解答;(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氯化镁的质量,然后再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1)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2)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Cl2+2NaOH=Mg(OH)2↓+2NaCl95 58x 0.58gx=0.95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0.95g=4.05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1%答:(2)该样品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计算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道,每道25分)
1.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所呈现的信息如下表:
根据信息,下图所示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
二、解答题(共3道,每道25分)
1.将2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与7.3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 为7。
(1)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实验室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36%~38%之间为合格药品。
题中的稀盐酸是用质量为2g的浓盐酸加水配制而成的,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是否为合格药品。
答案:(1)10%(2)36.5%,该浓盐酸为合格药品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
2.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问题:(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88.3%(2)20%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
3.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已知该溶液中含HCl的质量为3.65g。
某同学为测定该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向烧杯中逐渐加入10%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最终得到沉淀的总质量为g,该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g。
(2)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克?(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答案:(1)4.9;8(2)80g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化学综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