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燕歌行》原文翻译及鉴赏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a07a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9.png)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燕歌行唐·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鉴赏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46d883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1.png)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鉴赏《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燕歌行》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常轻敌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飘飖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及注释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燕歌行》诗歌原文及鉴赏
![《燕歌行》诗歌原文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b0537e5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1.png)
《燕歌行》诗歌原文及鉴赏《燕歌行》诗歌原文及鉴赏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燕歌行》诗歌原文及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適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不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6df8d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46.png)
燕歌行[唐] 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分类标签: 边塞诗唐诗三百首作品赏析【注释】: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题名。
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三时:即整天。
一天分早、中、晚三时。
李将军:李广,汉武帝时名将。
【简析】: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
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
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燕歌行》不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燕歌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燕歌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2103d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5.png)
燕歌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燕歌行南北朝:谢灵运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思妇怀人之情,开篇充满浓厚的悲凉气氛,以衬托主人公的不幸,继而细致描写怨妇心理,由思念远戍丈夫,变而为对战争的怨叹和对所处困境的痛心疾首,乃至彻夜难眠,通宵熬煎。
此诗辞情哀婉动人,毫无造作之感。
这首诗起首两句写初冬季节,寒风四起,季节的更替引起思妇节序之感。
将“悲”字予以“风”,无理而妙,将女子的悲伤意绪直接托出,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蝉”句是思妇所见之景。
秋末冬初的蝉声是凄清而稀疏的,可在思妇听来却是令人烦躁的,它使人已觉悲伤的心情更加烦闷。
盂冬之际,作为候鸟的燕子已经离去,可是丈夫却没有回来,仍戍守在寒冷的边城。
心情由“悲”变成了“怨”。
“君何崎岖久徂征”句紧接上句“怨边城”,写思妇挂念丈夫,想像他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戍边抗敌,生活艰苦。
“岂无膏沐”句合用《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和《诗经·豳风·东山》“鹳鸣于垤,妇叹于室”诗句。
这两首诗都是写女子怀念远征的丈夫,与本诗诗旨相似。
谢灵运熟谙风骚,诗歌善于取意或化用《诗经》和《离骚》诗句,古代诗论家曾经指出过这一点。
“对君不乐泪沾缨”两句,继续叙写思妇由思念丈夫而潸然泪下,为缓解悲绪她要借弹筝诉说内心的哀怨。
心中愁怨,所弹之调亦黯然销魂,借“筝”消愁愁更愁。
“遥夜”句,思妇因心中悲切,放下秦筝,抬头望见明月悬空。
见月思人,哀婉难捺。
此句对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词句应有导引作用。
“谁知河汉”句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诗意。
虽未言相见,而渴望相见的心情却是何等强烈。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696e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e.png)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燕歌行》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来讽刺张守珪打败仗谎报军情。
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燕歌行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翻译: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绵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唐诗赏析-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评析
![唐诗赏析-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185624c281e53a5802ff86.png)
高适《燕歌行》原文|译文|评析'《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而且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燕歌行曹丕诗歌鉴赏
![燕歌行曹丕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32af5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c.png)
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著名诗歌,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以及鉴赏:原文: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鉴赏:《燕歌行》是曹丕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首句“秋风萧瑟天气凉”便设定了一个凄凉的秋日背景,接着“草木摇落露为霜”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看到群燕南飞,联想到远行的友人,心中涌起了强烈的思念之情。
“念君客游思断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而“慊慊思归恋故乡”则揭示了友人内心对家乡的眷恋。
诗人不解友人为何久留他乡,这种疑问中透露出对友人的关切和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诗人自己的情感抒发。
诗人自比为“贱妾”,形容自己孤独地守着空房,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忧虑和思念。
在孤独和忧愁中,诗人不禁泪流满面,衣裳都被泪水沾湿。
这里的情感表达极为细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脆弱和无奈。
接着,诗人试图通过音乐来排遣自己的忧愁,但“短歌微吟不能长”表明了这种尝试的无力,诗人的忧愁难以通过简单的音乐得到解脱。
夜晚,诗人躺在床上,看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自己的房间,听着星汉西流的声音,感受着夜的宁静,但心中却是牵牛织女般的遥远相望,无法跨越的障碍。
最后一句“尔独何辜限河梁”是对牵牛织女悲剧的引用,也是对友人分离之苦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强烈愿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燕歌行》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歌,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眷恋。
同时,诗中也体现了曹丕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的情感丰富和艺术才华。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翻译译文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fe69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9.png)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翻译译文《高适《燕歌行》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适《燕歌行》原文及翻译译文高适《燕歌行》原文及翻译高适(公元700—公元765),盛唐诗人。
字达夫,一字仲武。
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
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jing)旆(pèi)逶(wēi)迤(yí)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zhù)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jì)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注释燕歌行:乐府旧题。
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一般以为本诗所讽刺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0347ec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a.png)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燕歌行》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
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
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下面是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作者: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今河北沧县)人。
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
后举有道,授封丘尉。
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
后擢谏议大夫。
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李辅国忌其才。
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
还,为左散骑常侍。
永泰初卒。
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
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
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
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
中间唱和颇多。
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常待集》。
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注释: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题名。
以三国时曹丕所作二首为最早,均写女子怀念远行的丈夫,为较早的七言诗体。
后人所作多写征戎之事。
《燕歌行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
![《燕歌行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a826d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4.png)
《燕歌行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及翻译赏析1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古诗简介《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的诗作,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
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诗,虽然它句句用韵,还存在用韵单调的缺点,但是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明代胡应麟说:“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翻译/译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注释本篇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摇落:凋残。
鹄:天鹅。
慊慊(qiānqiān) :空虚之感。
淹留:久留。
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茕茕(qióng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
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援:执,持。
清商:乐名。
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
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2e5a2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9.png)
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燕歌行》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来讽刺张守珪打败仗谎报军情。
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歌行高适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燕歌行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翻译: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绵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燕歌行翻译
![燕歌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b42c7f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e.png)
燕歌行翻译第1篇:高适《燕歌行》全诗翻译及赏析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
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
沈?缙凇抖啦患?罚骸暗し锍悄锨镆钩ぁ!奔槐保杭恢荨⒂闹菀淮??窈颖笔”辈康厍?4朔褐付?闭匠?/p>①城南:长安城南。
泛指征人家乡。
②蓟北:唐代蓟州,在今天津市蓟县北。
③空:徒然。
④回首:回首南望故乡。
参考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火狼*东北起尘土,唐朝将*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守边远疆场*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9b65b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2.png)
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的一种交际工具。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书信很难写吧,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燕歌行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翻译」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注释」本篇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摇落:凋残。
鹄:天鹅。
慊慊(qiānqiān):空虚之感。
淹留:久留。
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茕茕(qióng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
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援:执,持。
清商:乐名。
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
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尔:指牵牛、织女。
河梁:河上的桥。
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赏析」这是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
”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
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
燕歌行译文高适
![燕歌行译文高适](https://img.taocdn.com/s3/m/d096de5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a.png)
燕歌行译文高适《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
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全诗对边塞军中生活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集中反映了民族矛盾、军中矛盾、边策弊端和人民苦难,主旨深刻含蓄,风格悲壮沉雄,气势磅礴,笔力矫健。
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一首《燕歌行》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戍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汉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男儿本来就看重驰骋沙场,杀敌打仗,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擂响金鼓,军队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舒展飘扬在碣石山间。
校尉飞奔过浩瀚沙海,紧急传递文书,匈奴单于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已照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的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地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
身受朝廷恩宠厚遇的主将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更遥远的边陲更加荒凉不毛。
燕歌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
![燕歌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28a5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6.png)
燕歌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燕歌行并序全文翻译赏析燕歌行并序高适全文带拼音版yàn gē xíngbìng xù燕歌行并序gāo shì高适hàn jiā yān chén zài dōng běi ,hàn jiāng cí jiā pò cán zéi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nán ér běn zì zhòng héng xíng ,tiān zǐ fēi cháng cì yán sè 。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chuāng jīn fá gǔ xià yú guān ,jīng pèi wēi yǐ jié shí jiān 。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xiào wèi yǔ shū fēi hàn hǎi ,dān yú liè huǒ zhào láng shān 。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shān chuān xiāo tiáo jí biān tǔ ,hú qí píng líng zá fēng yǔ 。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zhàn shì jūn qián bàn sǐ shēng ,měi rén zhàng xià yóu gē wǔ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à mò qióng qiū sāi cǎo féi ,gū chéng luò rì dǒu bīng xī 。
燕歌行原文及翻译高二
![燕歌行原文及翻译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6baa8c6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a.png)
燕歌行原文及翻译高二【原文:】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揽金伐鼓下榆关,旌施透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成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透运猎猎喝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土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好孤单件城南泪下凄伤欲新肠,远征军人驻勤北依空望频回头。
边境配多遥远怎可经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一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燕歌行》原文翻译及鉴赏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燕歌行》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燕歌行》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燕歌行》原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原文翻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燕歌行》诗歌赏析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
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
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
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
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
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中国是有传统的。
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
”汉武帝的《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燕歌行》与它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而且还可以看到其中语言词汇上的直接袭用。
但是这些到了曹丕笔下,却一切又都成为具有他个人独特思想面貌,独特艺术风格的东西了。
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经描写过的那个肃杀的秋风秋夜的场景上,我们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云满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她说: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
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慊慊(qiānqiān):失意不平的样子。
“慊慊思归恋故乡”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
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
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其思想活动总有具体内容,或者回忆过
去在一起的时光,或者憧憬日后见面的欢乐,或者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着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
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诗经》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更有所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就更加精采了。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翻进一层,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细致、具体。
淹留:久留。
“君何淹留寄他方?”这里有期待,有疑虑,同时也包含着无限的悬心。
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还不能回来呢?是因为修筑繁忙?是因为战事紧急?是因为你生病了?受伤了?还是……那简直更不能想了。
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茕茕(qióngqióng):孤单,孤独寂寞的样子。
不敢:谨虚客气的说法,实指不能、不会。
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
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援:引,拿过来。
清商: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以悲惋凄清为其特色。
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乐府诗集》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
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
《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
”女主人公寂寞忧伤到了极点,即使她想弹别样的曲调,又怎么能弹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
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
“夜未央”,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夜正深沉,我们的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另一层是象征的,是说战争和徭役无穷无尽,我们女主人公的这种人生苦难,就如同这漫漫黑夜,还长得很,还看不到个尽头呢!
面对着这沉沉的夜空,仰望着这耿耿的星河,品味着这苦痛的人生,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时,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银河两侧的那几颗亮星上:啊!牛郎织女,我可怜的苦命的伙伴,你们到底有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这样地隔断在银河两边呢?牵牛、织女分别是天鹰和天琴星座的主星,这两颗星很早以来就被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成一对受迫害,不能团聚的夫妻,这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
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如愤如怨,如惑如痴的话,既是对天上双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千百万被迫分离、不能团聚的男男女女们说的。
这个声音是一种强烈的呼吁,是一种悲凉的控诉,是一种愤怒的抗议,它仿佛是响彻了当时的苍穹,而且在以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还可以听到它的响亮的回声。
这样语涉双关,言有尽而余味无穷,低回而又响亮的结尾,是十分精采的。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
比如,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
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
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燕歌行》原文翻译
及鉴赏》,对于高考语文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语文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