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课件(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7单元复习课(共12张PPT)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8时59分45秒08:59:45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8时59 分45秒上午8时59分08:59:4521.11.9
第七单元复习课
思维导图 中考链接
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1.(2018·湖北宜昌)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 解析:煤火取暖时不能紧闭门窗,否则会产生一氧 化碳,导致中毒;燃气泄漏时不能点火检查,否则可能 引起爆炸。
2.(2018·山东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 300 ℃,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解析: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所以纸质灯罩没被点燃。
(2)可燃冰作为未来的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 点是_污__染__小__(_或__热__值__大__等__) ______。(答一点即可)
(3)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出现黄 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你 将如何操作?__调__大__燃__气__灶__的__进__风__口__等_____。
考点二 燃烧条件的探究 3.(2018·湖南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 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B )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8时59 分45秒上午8时59分08:59:4521.11.9
第七单元复习课
思维导图 中考链接
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1.(2018·湖北宜昌)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 解析:煤火取暖时不能紧闭门窗,否则会产生一氧 化碳,导致中毒;燃气泄漏时不能点火检查,否则可能 引起爆炸。
2.(2018·山东聊城)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 300 ℃,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解析: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所以纸质灯罩没被点燃。
(2)可燃冰作为未来的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优 点是_污__染__小__(_或__热__值__大__等__) ______。(答一点即可)
(3)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出现黄 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你 将如何操作?__调__大__燃__气__灶__的__进__风__口__等_____。
考点二 燃烧条件的探究 3.(2018·湖南岳阳)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 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B )
第七单元 复习-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29张PPT)
重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5. (2019自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
要的灭火原理是( A )
A. 隔绝空气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清除可燃物
D. 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6. (2019南京)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结论或解释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
结论:酒精是
(1)
95%的酒精、蒸馏 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__燃__烧___, 可燃物,水不 蒸馏水_不__燃__烧___ 是可燃物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
结论:乒乓球
乒乓球碎片先燃
相同的硬纸碎片、
碎片的
(2) 乒乓球碎片,在铁
烧、硬纸片后燃
烧
_着__火__点__比硬
片中间加热
纸片的低
学以致用 1. 木材着火可以用水来灭火,这是因为( D ) A. 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 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 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 水蒸发吸热,使木材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易错点2 对化石燃料的理解不透彻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是最重要的
能源且是不可再生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对化石燃料的理解不透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同学仅凭某些物质的名称去推断其属类或性 质,如对于天然气的认识,误认为它不是化石燃料, 以为化石燃料都是固体。(2)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煤气混为一谈。三者虽都是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 不同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是一 种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一氧化碳。
易错点3 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不够全面 很多同学认为二氧化碳无毒,就不会对环境造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复习课件 (共16张PPT)
件?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
• (3)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并写出防止 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
和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 (2)汽车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 、
、______和 等。
• (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
• ①节约
;②
污染;③促进农业生产,
带动农业发展。
• (4)乙醇
• 化学式
,俗称
等发酵、蒸馏得到,属于
,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 能源。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
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有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 7. 材料:现实生活中,氨气(NH3)多用作制冷剂及农 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 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 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 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5:0415 November 2021
• (2)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
• (3)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并写出防止 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
和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 (2)汽车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 、
、______和 等。
• (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
• ①节约
;②
污染;③促进农业生产,
带动农业发展。
• (4)乙醇
• 化学式
,俗称
等发酵、蒸馏得到,属于
,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 能源。
•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
你认为错误的是( )
•
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
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
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有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
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 7. 材料:现实生活中,氨气(NH3)多用作制冷剂及农 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 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 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 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5:0415 November 202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36张PPT)
灭火的原理 和方法
化石燃料
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环境影响
新燃料 和能源
灭火器 安全知识 爆炸 安全标示
煤 放热现象
石油 天然气
吸热现象
燃料的 充分燃烧
酸雨
乙醇
汽车尾气 氢气
不同形式的 能量发电
本单元的《课程标准》要求
单元小结单元 一.燃烧和灭火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着火点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 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
氢气、液化石油气、硫磷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须严 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3、一些与燃烧和爆炸的图标:
二.燃料
化石燃料
燃
煤 石油 天然气
燃料充分燃 烧的条件
选择燃料 应从资源.经济和
料
环境等多方面考虑.特别是 要重视资源 保护和燃烧 产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突出体现化学的价值
本单元主要内容
燃烧
与氧气接触 灭火方法 燃烧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
能源
燃料
化石燃料
其他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乙醇、氢气……
其他能源 太阳能、风能……
知识结构
课题 1
课题 2
课题 3
燃烧和灭火
燃料和热量
使用燃料对 环境的影响
燃烧条件
化学不仅为人类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为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 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能量转化”
太阳能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 第七单元 复习与总结
3.接口的连接:吸收装置(或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量气装 置(或防倒吸装置)应“短”进“长”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4.尾气处理要防止污染,常用吸收或点燃两种方法处理。 煤、石油燃烧产物中可能含有 CO2、SO2、水蒸气等。为了检验各成分,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提示: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②SO2 既能使 品红溶液褪色,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 SO2 有还原性,故还能 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
类型三 环境污染与防治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天__然__气______。 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NO2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 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酸__雨________。
化反应
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未达到着火点
能量 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缓慢,不 易察觉
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不发光
联系 缓慢氧化可能引起燃烧;有些燃烧可能引起爆炸
2.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的鉴别
气体 火焰颜色
H2 微弱的淡蓝色
CO 蓝色
CH4 明亮的蓝色
燃烧产物
H2O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燃烧的条件与空气有 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煤燃烧排放的 二氧化硫 、
燃料燃烧对
二氧化氮
会形成酸雨
空气的影响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
氮氧化合物等
1.爆炸、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项目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复习(共17张PPT)
是 开门使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氧气更充足 。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
其中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求援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
是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
【解析】关于一些意外灾害及自救措施近年来考查增加。本题以 火灾为背景考察燃烧的条件、自救以及防范措施。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 40 ℃,红磷着火点为 240 ℃,五氧化二磷
会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 验事实:
程中也有 热量的放出,只是不易察觉,如 铁生锈
、
食物腐烂
等。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
3.灭火的原理(满足其中之一即可):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
4.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 增大氧气浓度Leabharlann ;②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5.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是由于可燃性气体 或 易燃粉尘 在
有限空间内达到 爆炸极限 ,遇到 明火 迅速燃烧,瞬间产生大
量的 热,气体体积 急剧膨胀 造成的。
爆炸不一定 (“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由燃烧
引起的爆炸一定
(“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6.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23张PPT)
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
×
(4)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灭火性 × (5)用水扑灭燃烧的木材,是因为水降低了木材的
×
着火点
单元小结(七)
易错点 3 易燃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4.下列物质遇火易发生爆炸的是( A ) A.CO、O2 B.CO2、O2 C.CH4、H2 D.N2、CO2
【解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易发生爆炸。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1121.9.11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5:34:2005:34:2005:349/11/2021 5:34:20 AM
单元小结(七)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0.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热_量_____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有的需____吸_收_____热量,称为____吸_热_____反应; 有的需____放__出____热量,称为___放__热_____反应。
单元小结(七)
四、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和能源 11.乙醇:俗称____酒_精___,化学式为____C_2H_5_O_H__,属于___可_再__生____能 源,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2H_5_OH_+__3_O2_=点_==_燃=_=_2_CO_2_+_3_H_2O_________。
(1)现象①③对比说明__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__。 (2)现象①②对比说明__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__。 (3)现象②③__能__(填“能”或“不能”)进行对比。
单元小结(七)
我的答案: (1)_物__质__燃_烧__需_要__氧__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物__质__燃_烧__需__要_达__到_一__定__的_温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不__能____ 我的讲评:___(_1_)现__象_①__③_中__没__有_涉__及_红__磷__;_(_3_)现__象_②__中__有_氧__气__、_温__度_没__有__达____ ___到_着__火_点__,__③_中__没__有_氧__气_,__但__温_度__达_到__了__着_火__点_,__有__两_个__变_量__,__所_以__其_对__比_____ ___不_能__说_明__任__何_问__题__,_即__不_能__进__行_对__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知识归纳
【知识结构】
可燃物
1.燃烧和灭火燃烧条件 与 氧气 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 可燃物
燃烧和灭火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隔绝 氧气
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爆炸原理
易燃与易爆物 安全知识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煤:主要含有 硫 元素
燃 料
化石燃料:石油:主要含有
丁烷(C4H10)及丙烯(C3H6)、丁烯(C4H8)等,无毒;天然气的 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无毒。
四、能源的分类
能源类型
定义
实例
不随本身的转化或被人 太阳能、生物能、水能、 可再生能源
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风能、地热能等
随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
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五、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的鉴别
项目
二、爆炸、燃烧、缓慢氧化的比较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 可燃物在有限空 的一种发光、放热 间内发生的剧烈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 应
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达到可燃物的着
点
火点
未达到着火点
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缓慢,不易察 觉
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不发光
联系 缓慢氧化可能引起燃烧;有些燃烧可能引起爆炸
气体
H2
CO
火焰颜色 微弱的淡蓝色
蓝色
CH4 明亮的蓝色
燃烧产物
H2O
CO2
根据燃烧的产物不同进行鉴别
H2O、CO2
鉴别方法 由于三者火焰颜色相差不大,所以不能用观察火焰 颜色的方法区分
【知识结构】
可燃物
1.燃烧和灭火燃烧条件 与 氧气 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 可燃物
燃烧和灭火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隔绝 氧气
温度降到 着火点以下
爆炸原理
易燃与易爆物 安全知识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煤:主要含有 硫 元素
燃 料
化石燃料:石油:主要含有
丁烷(C4H10)及丙烯(C3H6)、丁烯(C4H8)等,无毒;天然气的 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无毒。
四、能源的分类
能源类型
定义
实例
不随本身的转化或被人 太阳能、生物能、水能、 可再生能源
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风能、地热能等
随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
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五、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的鉴别
项目
二、爆炸、燃烧、缓慢氧化的比较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 可燃物在有限空 的一种发光、放热 间内发生的剧烈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 应
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达到可燃物的着
点
火点
未达到着火点
能量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缓慢,不易察 觉
是否发光 发光
发光
不发光
联系 缓慢氧化可能引起燃烧;有些燃烧可能引起爆炸
气体
H2
CO
火焰颜色 微弱的淡蓝色
蓝色
CH4 明亮的蓝色
燃烧产物
H2O
CO2
根据燃烧的产物不同进行鉴别
H2O、CO2
鉴别方法 由于三者火焰颜色相差不大,所以不能用观察火焰 颜色的方法区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7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总复习课件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钾受热分解等。
2.充分燃烧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两点:
(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
。
(2)燃料与
要有足够大的
。
3.人类生活对化学能量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
射火箭等。
(3)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4)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维持体温
(1)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煤。
(2)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H、N 、 S、O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3)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干馏
煤
(化学变化)
焦炭 煤焦油 焦炉气
•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是重要能源,化工原料。 (1)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2)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S、O、N等。 (3)是一种黏稠状液体,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2)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本题用C8H18 代表。
①C8H1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为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耗油量(均以汽油为燃料)和载客量如
下表:
乘公共汽车行驶一百公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
kg。
乘出租车行驶相同距离,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是乘公共汽车
的
倍。
The End
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
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
期待您的指正!
钾受热分解等。
2.充分燃烧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两点:
(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
。
(2)燃料与
要有足够大的
。
3.人类生活对化学能量的利用
(1)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2)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
射火箭等。
(3)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等。
(4)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维持体温
(1)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煤。
(2)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H、N 、 S、O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3)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干馏
煤
(化学变化)
焦炭 煤焦油 焦炉气
•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是重要能源,化工原料。 (1)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2)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S、O、N等。 (3)是一种黏稠状液体,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2)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本题用C8H18 代表。
①C8H1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为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耗油量(均以汽油为燃料)和载客量如
下表:
乘公共汽车行驶一百公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
kg。
乘出租车行驶相同距离,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是乘公共汽车
的
倍。
The End
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
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
。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
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
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七单元 单元知识复习(共13张PPT)
(1)由煤的结构片段可知:煤的组成元素中除C、H、O、S外还含有 N (填元素符
号)。 (2)煤的焦化属于 化学 变化。
(3)煤的气化过程中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
质是
氧气。
(4) 提 高 煤 的 燃 烧 效 率 能 节 约 煤 炭 资 源 , 写 出 一 种 提 高 煤 的 燃 烧 效 率 的 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2016三明)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
联系。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 氧气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
(填“高低”或“低”)。
(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
(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及可能,应立即拨打 119火警 电话,并采取自救措施,如
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
靠近地面 或
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二、化石燃料
碳
碳
氢
CO2+2O2H
三、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要有 足够的空气 。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
接触面积 。
2.燃烧不充分的缺点 (1)产生的热量 减少 (2)产生 一氧化碳
(2)把木块加工成小薄木片,在空气中燃烧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ACD
(3)下列做法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增大了燃.料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单元复习(共17张PPT)
点燃
(3)热值高
3.新能源 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 、 风能 、 核能 、潮汐能 、 地热能 、 氢能 等。其中, 氢能 是最理想的能源,原因 是 原料来源广 、 无污染 、 热值高 ,但亟待解决廉 价制备和安全贮运的问题。
4.能量变化
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内
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
【答案】A
二、填空题 1.继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之后,人们又在开发以植物油、动物脂肪
为原理而制得的生物柴油。
(1)通常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是 石油 加工后的产品。
(2)生物柴油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生物柴油在空气中
完全燃烧的两种主要产物是 温室效应 。
(3)在普通柴油中添加 20% 的生物柴油,能减少约 70% 的二氧化硫
排放,可减少 酸雨 的形成,但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二氧化碳和水 ;
开发使用生物柴油还有利于节省 化石燃料
。
2.(2010·邵阳)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
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可燃物 。
(2)该同学慌忙拉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
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水力发电,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B.风力发电时,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C.太阳能发电时,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D.煤和石油都是化石燃料 2.“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
主要是因为(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化学电池是一种把 化学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 (共20张PPT)
②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
3.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⑴乙醇:俗称 酒精 ,化学式 C2H5OH ,燃烧 产物是 二氧化碳 、 水 ,使用乙醇的优点
是 可节约石油资源 、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⑵氢气:燃烧产物是 水
,被认为是最
清洁的能源。目前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是 制取成本高 、 储存困难 。
⑶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你知道的新能源 有哪些?从保护环境来说,最理想的燃料是什么?
⑵.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2H2O+CO2
4.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 2.氧化钙与水反应
1.二氧化碳和碳反应。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梳理 1.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1:煤中主要 含哪种元素?还含 哪些元素?
思考2:这些元素燃 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思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 的污染,主要有哪些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
等排放到空气中。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 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碳元素
煤
的 硫元素 燃
烧
氮元素
CO 有毒气体
CO2 温室效应
SO2 NO2
酸雨
讨论:据上述实验,试说明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
样的破坏?
水体污染、土壤酸化
损害人体健康
森林受到破坏
桥梁等建筑物受到腐蚀
文物雕像腐蚀
3.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⑴乙醇:俗称 酒精 ,化学式 C2H5OH ,燃烧 产物是 二氧化碳 、 水 ,使用乙醇的优点
是 可节约石油资源 、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⑵氢气:燃烧产物是 水
,被认为是最
清洁的能源。目前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是 制取成本高 、 储存困难 。
⑶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你知道的新能源 有哪些?从保护环境来说,最理想的燃料是什么?
⑵.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2H2O+CO2
4.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 2.氧化钙与水反应
1.二氧化碳和碳反应。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梳理 1.煤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1:煤中主要 含哪种元素?还含 哪些元素?
思考2:这些元素燃 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思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 的污染,主要有哪些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
等排放到空气中。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 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碳元素
煤
的 硫元素 燃
烧
氮元素
CO 有毒气体
CO2 温室效应
SO2 NO2
酸雨
讨论:据上述实验,试说明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
样的破坏?
水体污染、土壤酸化
损害人体健康
森林受到破坏
桥梁等建筑物受到腐蚀
文物雕像腐蚀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复习课件】第七单元复习
燃
燃烧的条件
④__________可__燃__物____________ ⑤_____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_______ ⑥___达__到__燃__烧__所__需__的__最__低__温__度__(__着__火__点__)_
必须同时满 足三个条件
料 的 燃 烧
燃 料 燃 烧 的 调 控
的是
(D)
A.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B.实验中红磷始终不燃烧 C.步骤Ⅱ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该实验只能探究燃烧的一个条件
3.“围炉煮茶”是传统茶文化的“文艺复兴”:点上炭火,架上铁网, 煮一壶茶,摆上桔子、玉米、花生等食材进行烘烤。该休闲方式与广东的 饮茶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㉒__热__值__高____、储量巨大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煤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形成
降 化石能 ㉓_____酸__雨__ 低 源的利 汽车使用的汽油或柴油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未燃烧 化 用对环 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会造成空气污染
(1)煮茶前,长条形的木炭尽量垒成“井”字结构,目的是 _____增__大__木__炭__与__空__气__的__接__触__面__。 (2)点火时,木炭上浇少许煤油能被轻易点燃,是因为煤油的着火点比 木炭的____低____(填“高”或“低”);所用食材烘烤后外皮呈黑色, 说明食材中含有_____碳___元素。 (3)煮茶后,写出一种熄灭炭火的方法:_用__水__浇__灭__(__合__理_。即可)
常见吸热反应:碳单质与二氧化碳反应
煤: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使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此过程发生的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课件(全)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A、可燃 B、还原性
2H2 + O2 =点=燃= 2H2O
3、优点:燃烧效率高,燃烧产物是水, 被认为最清洁的燃料
4、 H2还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 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核能、风能、 地热能、潮汐能等。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一轮复习
突出体现化学的价值
考点一 燃烧
1、定义: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
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材P128 实验7--1
一.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灭火原理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 与其它的物品隔离
CO、 H2 CH4
1、煤---工业的粮食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C元素组 成
煤气:主要含CO,H2,CH4
2、石油—工业的血液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有C、H元 素组成,利用沸点不同可提炼出汽油,煤油等 多种化工产品。(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3、天然气: 主要成份是(CH4)甲烷,俗称沼气
甲烷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2、酸雨的危害
一、酸雨的危害: 1、腐蚀建筑物 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 3、污染江河湖泊 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二、防止酸雨的措施: 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用天然气代替煤;使
用清洁能源等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思考:减少汽车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1)使用 催化净化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中的( )
a
21
2、酸雨的危害
一、酸雨的危害: 1、腐蚀建筑物 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 3、污染江河湖泊 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二、防止酸雨的措施: 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用天然气代
替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a
22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 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煤气:主要含CO,H2,CH4
a
14
2、石油—工业的血液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有 C、H元素组成,利用沸点不同可提 炼出汽油,煤油等多种化工产品。 (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a
15
3、天然气:
主要成份是(CH4)甲烷,俗称沼气 甲烷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 溶于水 (2)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谈蓝色火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一轮复习
曲沟二中化学组
a
1
教学目标:
• 1、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易燃易 爆的安全知识。
• 2、了解燃料和热量的关系。 • 3、知道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 4、开发新能源。
a
2
知识网络
燃烧
燃烧与灭火 灭火原理
燃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料
煤
及
化石燃料 石油
燃料和热量
天然气
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氧化
钙与水反应,镁与稀盐酸等
吸热反应:木炭还原二氧化碳,木炭还原
金属氧化物等
a
18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造成对空气的 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SO2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CO
其
化学反应与能量
利
用
对空气的影响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a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3 ·人教版
考点一 燃烧
1、定义: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 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材P128 实验7--1
a
4
一.燃烧和灭火 三者缺一不可
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着火点
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a
6
想一想:物质的燃烧一定有氧 气参加吗??
不一定,比如说氢气在氯气中燃 烧。
总结: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且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a
7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 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
a
8
考点二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
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 燃烧,聚集大量的热,气体体积 膨胀而引起爆炸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 燃物与其它的物品 隔离
灭火的根本: 隔破绝坏空燃气烧(条或件 氧气)
使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
a
5
灭火的具体方法是: 1、撤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常用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建筑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 等燃烧引起的 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 烧的就越剧烈
➢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a
11
4、一些与燃烧和爆炸的图标:
a
12
考点三 燃料
燃 化石燃料
煤 石油 天然气
不可再生能 源
料
其它燃料:乙醇.氢气.柴草
(可再生能源)
a
13
1、煤---工业的粮食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 C元素组成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
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a
24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一、乙醇(化学式C2H5OH)俗称酒精。 1、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的液体,有香味,
易挥发,能与水互溶.
2、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2H5OH+3O点2燃=== 2CO2+3H2O
3、优点:1、无污染 2、节省汽油
思考:减少汽车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 充分燃料
a
23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造成对空气 的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SO2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CO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
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a
19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造成对空气 的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SO2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CO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
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a
20
1、煤的燃烧
产生SO2、NO2等污染 物,这些气 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但CO2不 会形成酸雨,会形成温室效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H4 + O2 ==== a CO2 + H2O
16
燃料的充分燃烧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燃烧是需要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意义: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环 境污染. 3、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 优点:能量高,燃烧值大
a
17
常见易燃易爆物:如天燃气、煤气
氢气、液化石油气、红磷、 白磷 等
a
9
2、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定义:进行得很缓慢的氧化反应
例:动植物呼吸 食物腐败
金属生锈 酒的酿造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例:白磷的自然
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热。
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a
10
3、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
3、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4、来源:高梁、玉米、薯类经过发酵,蒸
馏可得酒精
a
25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小,难溶于水, 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A、可燃 B、还原性
2H2 + O2点=燃== 2H2O
3、优点:燃烧效率高,燃烧产物是水, 被认为最清洁的燃料
4、 H2还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 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a
26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药品: 锌粒和稀硫酸。
反应原理:
排水法收集氢气
a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27
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核能、 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 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a
28
练一练
A 1、修路挖渠时常用到炸药,装有炸药的箱子应贴有以下标
a
21
2、酸雨的危害
一、酸雨的危害: 1、腐蚀建筑物 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 3、污染江河湖泊 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二、防止酸雨的措施: 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用天然气代
替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a
22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 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煤气:主要含CO,H2,CH4
a
14
2、石油—工业的血液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有 C、H元素组成,利用沸点不同可提 炼出汽油,煤油等多种化工产品。 (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a
15
3、天然气:
主要成份是(CH4)甲烷,俗称沼气 甲烷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 溶于水 (2)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谈蓝色火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一轮复习
曲沟二中化学组
a
1
教学目标:
• 1、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易燃易 爆的安全知识。
• 2、了解燃料和热量的关系。 • 3、知道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 4、开发新能源。
a
2
知识网络
燃烧
燃烧与灭火 灭火原理
燃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料
煤
及
化石燃料 石油
燃料和热量
天然气
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氧化
钙与水反应,镁与稀盐酸等
吸热反应:木炭还原二氧化碳,木炭还原
金属氧化物等
a
18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造成对空气的 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SO2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CO
其
化学反应与能量
利
用
对空气的影响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a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3 ·人教版
考点一 燃烧
1、定义: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 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材P128 实验7--1
a
4
一.燃烧和灭火 三者缺一不可
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着火点
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a
6
想一想:物质的燃烧一定有氧 气参加吗??
不一定,比如说氢气在氯气中燃 烧。
总结: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且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
a
7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 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
a
8
考点二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
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 燃烧,聚集大量的热,气体体积 膨胀而引起爆炸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 燃物与其它的物品 隔离
灭火的根本: 隔破绝坏空燃气烧(条或件 氧气)
使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
a
5
灭火的具体方法是: 1、撤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常用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建筑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 等燃烧引起的 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 烧的就越剧烈
➢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有关
a
11
4、一些与燃烧和爆炸的图标:
a
12
考点三 燃料
燃 化石燃料
煤 石油 天然气
不可再生能 源
料
其它燃料:乙醇.氢气.柴草
(可再生能源)
a
13
1、煤---工业的粮食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 C元素组成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
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a
24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一、乙醇(化学式C2H5OH)俗称酒精。 1、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的液体,有香味,
易挥发,能与水互溶.
2、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2H5OH+3O点2燃=== 2CO2+3H2O
3、优点:1、无污染 2、节省汽油
思考:减少汽车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 充分燃料
a
23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造成对空气 的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SO2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CO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
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a
19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 造成对空气 的污染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 产生SO2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 ,产生CO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
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a
20
1、煤的燃烧
产生SO2、NO2等污染 物,这些气 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但CO2不 会形成酸雨,会形成温室效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H4 + O2 ==== a CO2 + H2O
16
燃料的充分燃烧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燃烧是需要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意义: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环 境污染. 3、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 优点:能量高,燃烧值大
a
17
常见易燃易爆物:如天燃气、煤气
氢气、液化石油气、红磷、 白磷 等
a
9
2、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定义:进行得很缓慢的氧化反应
例:动植物呼吸 食物腐败
金属生锈 酒的酿造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例:白磷的自然
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热。
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a
10
3、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
3、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4、来源:高梁、玉米、薯类经过发酵,蒸
馏可得酒精
a
25
二、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小,难溶于水, 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A、可燃 B、还原性
2H2 + O2点=燃== 2H2O
3、优点:燃烧效率高,燃烧产物是水, 被认为最清洁的燃料
4、 H2还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 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a
26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药品: 锌粒和稀硫酸。
反应原理:
排水法收集氢气
a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27
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核能、 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 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a
28
练一练
A 1、修路挖渠时常用到炸药,装有炸药的箱子应贴有以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