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教案

单元整体说明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结构: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镜面反射,漫反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对球面镜有初步的了解。

4、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5、了解色散现象、三原色。

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重点: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折射规律、三原色了解红外线、紫外线。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折射规律。

课时安排:本章共4节,安排7课时。

第一节光的传播———————————————1课时第二节光的反射———————————————1课时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课时第四节光的折射———————————————1课时第五节光的色散———————————————1课时总结和复习——————————————————2课时第四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教师:*** 上课教师:课题: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的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2、通过参与影子游戏,探究阴影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物理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

重点:难点:关键: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勇于探究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教具铁架台、白炽灯、园纸板、短竿、浇花用的喷壶、白色方形纸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二、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

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分析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倒立的实像。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物理第四章光现象,主要涉及教材第11至15章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现象,以及光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米尺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回顾反射定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光的折射现象为例,讲解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5章课后习题,巩固光的折射知识。

4. 学生分组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光的干涉、衍射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6. 答疑环节(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及定律2.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及原理3. 光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阳光下能看到物体?(2)光的干涉、衍射实验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2. 答案:(1)因为物体反射了阳光,使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2)干涉现象:两束相干光相遇,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现象:光通过狭缝或绕过障碍物后,形成光强分布不均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折射、反射现象掌握较好,但在干涉、衍射现象的理解上仍有困难,需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偏振、光纤通信等现代光学技术,了解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的含义及种类,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能说出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会做反射光路图,能识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会处理平面镜成像相关的作图。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判断常见的折射现象。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过程,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梳理总结知识的方法,能将本章内容系统化。

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学习心得,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通过合作探究养成学生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能力。

通过复习养成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光现象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路图解决问题。

易错点:1、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常判断为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中误认为像的大小规律是近大远小。

3、“倒影”与影子混淆。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复习内容——第四章光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精美图片,回顾光现象这一章的几个重要知识,,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总结方法【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专题一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根据成因分为光源和光源。

例如:太阳、萤火虫、水母属于天然光源;蜡烛、霓虹灯、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月亮_________(是或不是)光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4(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4(精品教学设计)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7、一人经过一盏 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
8、太阳发出的光,经大约8min到达地球。请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三)本课总结。
板书设计
(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教师预 设的问题:
1、像与物大小相同;
2、像与物左右相反;
3、像距等于物距;
4、像与物的形状相同;
5、像距为0
6、像近大远小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探提示:观察课件,并利用实验器材自主探究。
二、合作学习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
教师播放一组光源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这些物体都能发光,导入新课。
(二)阅读教材,提出本节知识点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提出本节有哪些知识点?
(教师补充完整自探问题并板书)
教师预设的问题:
1、什么是光源?
2、光源大致分为哪两类(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光是如何传播的?
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拓展提高练习题
2.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
(三)本课总结: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课后作业: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大小相同;2、像与物左右相反;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第四章“光现象”,主要涉及教材第4章第14节内容,具体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光学仪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谱,并能解释彩虹等现象。

3. 掌握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光学仪器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学仪器模型。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问题:“光是如何发生反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反射角等概念。

(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介绍折射角、入射角、临界角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过程,解释彩虹等现象。

(4)讲解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如凸透镜、凹透镜、望远镜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2)学生观察光学仪器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4. 光学仪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现象: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雨后的彩虹、近视眼镜的原理。

(2)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

2. 答案:(1)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光的反射;雨后的彩虹:光的色散;近视眼镜:凹透镜原理。

(2)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掌握较好,但对光学仪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环节。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1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1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2. 详细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反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3)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4) 光的色散:白光、彩虹。

(5) 光的能量:热效应、化学效应。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光现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幻灯片、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为例,如太阳光、镜子、透镜等,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和思考。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幻灯片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 光的反射:讲解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反射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射现象,并能够分析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4. 光的折射:讲解透镜、棱镜的折射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并能够分析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5. 光的色散:讲解白光、彩虹的色散原理,通过幻灯片展示色散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

6. 光的能量:讲解光的热效应、化学效应,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能量表现,并能够分析光的能量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反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3.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4. 光的色散:白光、彩虹。

5. 光的能量:热效应、化学效应。

七、作业设计1. 题目1:请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是指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际例子:激光准直。

2. 题目2:请解释光的反射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复习第四章《光现象》。

具体内容包括:1. 光的传播:教材第4.1节,涉及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光的反射:教材第4.2节,包括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

3. 光的折射:教材第4.3节,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视深与实际深度的关系等。

4. 光的色散:教材第4.4节,涉及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学会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自然界中的光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概念的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

2. 光的传播:a.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b. 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c. 学生随堂练习:画光线路径图,分析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3. 光的反射:a. 讲解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

b. 演示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c. 学生随堂练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4. 光的折射:a.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视深与实际深度的关系等。

b. 演示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

c. 学生随堂练习:运用折射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5. 光的色散:a. 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等。

b. 演示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分解现象。

c. 学生随堂练习:分析彩虹的形成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规律、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等。

学具:每组一套光学实验器材,包括光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激光笔穿过烟雾、水中光路等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在自然界中的传播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结合影子、日食、月食等现象进行分析。

(2)光的反射:讲解光的反射定律,结合平面镜成像等现象进行讲解。

(3)光的折射:讲解光的折射定律,结合透镜成像等现象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判断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2)让学生分析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说明如何矫正。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光在自然界中有哪些现象?(2)光的传播规律有哪些?(3)光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

2. 透镜成像规律。

3.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

(2)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3)简述光的折射定律。

2. 答案:(1)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是光在真空或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恒定。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折射角成正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研究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光现象教案

光现象教案

光现象教案光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传播原理和光学现象;2. 能够描述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3. 能够应用光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原理- 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的反射特点3. 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 全反射现象4. 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光谱分解- 色散角和色散率- 光栅的工作原理教学步骤:1. 导入- 引入光学领域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学习光学知识很重要;- 引入光的基本概念,如光速、光线等。

2. 理解光的传播原理- 讲解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为什么光的传播速度是这么快;- 讲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通过实验展示光线直线传播的现象。

3. 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如何实验测量光的反射角度;- 展示平面镜的反射特点,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进行相关实验,例如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等。

4.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讲解光的折射定律以及如何实验测量光的折射角度;- 讲解全反射现象的条件和原因;- 进行相关实验,例如光的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等。

5. 理解光的色散现象- 讲解光的光谱分解原理和实验;- 讲解色散角和色散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简要介绍光栅的工作原理。

6. 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整理本节课所涉及的光学公式和原理。

教学资源:- 平面镜、光学三角板等实验设备;- 实验指导书、课件等教学材料;- 光栅、白炽灯等实验用具;- 教学讲义和课本。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进行光学实验,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答问题;3. 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 参观光学实验室或观赏光学科普展览;2. 提供光学应用实例,让学生分析解答;3. 给学生布置光学实验设计任务,培养其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能够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4、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3、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二、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三、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教具准备:烧杯、水、激光笔、课件五、教学过程:生齐读学习目标(一)引入新课: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东西?(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思考:光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69-70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分为哪两类,试举例?3、光如何传播?举例支持你的观点?(二)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1、注意:没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没有强调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2、欣赏图片并分类。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4、思考:钻石和月亮是不是光源?不是,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5、走向生活(三)欣赏图片,引入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教师演示实验1: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光在玻璃中传播用激光笔在玻璃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 光现象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 光现象 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

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

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

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

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

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完整版)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完整版)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第4章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复习和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这一节课我们来一起复习第4章《光现象》,本章在中考中基本上是送分题,相对简单,中考中分值占比3%左右。

题型大多是选择题。

我们要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相关知识,并且会运用到题目中去。

首先一起来看一下本章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1.我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过渡语:目标就是方向,让我们带着目标进行复习,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

二、先学环节(23分钟)(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5分钟)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主复习第2章基础知识,构建本章知识体系。

1(二)质疑问难首先让各小组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让其他小组给予解答,教师做补充、点评、讲解。

点拨:本章内容,我们还应着重关注:①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②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应用;③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举例。

过渡语:我们已经掌握了本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知识体系,“学以致用”,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题目来检测一下。

做题要细心、规范,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三)检测环节(8分钟)要求:8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9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

书写认真和题目正确情况记入小组量化。

组织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推荐五篇)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推荐五篇)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推荐五篇)第一篇: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跟现代生活十分密切;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反射规律是光学中重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是本章重点知识,平面镜是生活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光学用具,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成像情况和成像原理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章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二、本章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实验,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有色光组成的。

比较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不同现象。

三、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2、知道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光的可逆性;4、了解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了解面镜对光的作用;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初步了解不可见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四、单元教学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五、单元教学难点:1、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3、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六、教学措施1、学生已经知道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教学仍应重视实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丰富一些。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四章光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四章光现象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自主探究1.光源:叫光源.2.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如.(2)人造光源:如.3.光在沿直线传播.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k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合作探究1.有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一定不是光源的有,可能是光源的是.2.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的传播规律可以归纳为.3.光线:,画法:.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影子的形成(2)小孔成像5.光速(1)真空的光速:我们计算时一般取c=m/s.(2)空气中的光速真空中光速,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光速一样大,也取m/s.(3)水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玻璃中的光速约为真空中光速的.课堂检测1.以下每组看起来有光射出的物体全部都是光源的是()A.耀眼的幕墙玻璃、正在燃烧的火柴、萤火虫B.镜子、煤油灯火焰、发出彩色光芒的钻石C.篝火、水母、夜空中的月亮D.发光的灯泡、点燃的蜡烛、太阳2.车棚顶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车棚底部形成一个光斑,这个光斑是()A.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影子B.圆形的,是太阳的实像C.三角形的,是太阳的实像D.圆形的,是太阳的影子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星星一定是光源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样的4.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是()A.先见闪电,后闻雷声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D.日下立杆,其影立现5.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到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图象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象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象D.可以看到图象但听不到声音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7.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系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涉及的光学知识有.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1)太阳、萤火虫(2)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3.同种均匀的介质中4.3×1083×105不同的合作探究1.③⑧⑨②④⑥①⑤⑦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物理模型一条带箭头的直线4.(1)(2)5.(1)3×108(2)非常接近3×108(3)课堂检测1.D2.B解析: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3.C解析:我们看到的行星不会发光,而是反射的太阳光,选项A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大约是3×108 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选项B、D错误.4.A5.D解析:图象属于光信号,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仍可以看到图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6.D7.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第四章光现象第2节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2.了解光的反射种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会判断反射角和入射角.3.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反射现象.自主探究1.光的反射:光从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是.3.光的反射定律.4.镜面反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5.漫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合作探究1.光的反射现象可如图表示,先明确图中的几个概念:(1)入射点O:入射光与反射面的交点,即图中O点.(2)法线ON:叫法线,用虚线表示.(3)入射光线:即图中的,用实线表示.(4)反射光线:即图中的,用实线表示.(5)入射角:光线与的夹角,用i表示.(6)反射角:光线与的夹角,用r表示.2.师生共同探究(1)改变光的入射方向,: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2)将纸板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现象是,则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3)将光线沿着刚才记下的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的反射光线的位置,现象:,由此可得出:.(4)综合可归纳得出光的反射定律:3.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课堂检测1.人的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因为()A.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B.物体一定是光源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D.物体是白色的2.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叙述,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甲、乙两人在灯光下同照一面镜子,甲同学通过镜子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从镜子中()A.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B.一定不能看见甲的眼睛C.可能看见甲的眼睛D.无法确定,与所处的位置有关4.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5.雨后有月光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6.如图所示,用激光器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将反射光线位置用笔画好.改变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使它顺时针旋转10°,找出此时的反射光线,并用笔做上记号.量出反射光线相对原来的反射光线旋转的夹角.(1)你觉得这个夹角会是多少度?为什么?(2)利用平面镜反射的这一特点能起到以下什么作用?()A.放大B.改变光路C.成像D.缩小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从两种物质分界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2.反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5.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合作探究1.(2)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3)AO(4)OB(5)入射法线(6)反射法线2.(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光线消失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3)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1)平行(2)不平行漫反射同样课堂检测1.C解析:人眼之所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源的光射入人眼,人眼看到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更不是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2.C解析:反射定律阐述了“三线、两角”的关系,而选项A、B、D都颠倒了因果,只有选项C正确.3.A解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甲能通过镜子看到乙的眼睛,则乙也一定能够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4.D解析:从题图可知,手电筒不是垂直照射小镜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手电筒射向镜面的光线斜向上反射,不能射入人的眼睛,而墙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有部分光线射入人眼,所以看上去,镜子是黑色的,墙面是白色的.5.B解析:雨后的月夜,地上积水表面平滑,发生镜面反射,地面粗糙,发生漫反射.迎着月光走,被水面反射进眼睛的光线比地面反射的强,背着月光走,被地面反射进眼睛的光线比水面反射的强.6.答案:(1)20°,原因见解析(2)A解析:镜面顺时针旋转10°,即法线顺时针旋转10°,说明入射角增大10°,结果反射角也增大10°,但注意由于法线已经转过10°,所以反射光线要旋转20°才能使反射角也增大10°.当镜面转动10°时,反射光线转动20°,可利用这一原理作放大用途.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2.学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自主探究1.光的反射:.2.叫做平面镜.如: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金属面、光滑的地板等.3.当你照镜子时,镜子里的另一个“你”就是你的.合作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你有什么想法?1.像的脸和你的脸大小相同吗?2.眨眨你的左眼,镜中的像会眨哪只眼呢?【假设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认真阅读、完成探究:器材:坐标纸、、支架、两个一样大的物体、刻度尺.【实验步骤】【分析和论证】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和物体的大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像与物的左右.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3.平面镜成的像是立(填“正”或“倒”)的,物理中用线表示这个像.平面镜成像实质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评价与交流】1.实验为什么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2.实验环境一些(填“亮”或“暗”),效果更好.3.两个物体为什么要一样大?;为什么两个物体底部的贴纸不在同侧?.4.有同学发现实验中会看到两个像,这是因为,应该换用较的玻璃板.5.如果玻璃板不与桌面垂直,会出现什么现象?.课堂检测1.某同学从平面镜前2.5 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将()A.远离平面镜B.变大了C.大小不变D.变小了2.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3.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 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 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4.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她身高为 1.6 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 m,像到她的距离是m.5.已知一物体AB,请画出它在镜中的像A'B'.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王刚同学利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移开蜡烛B,用白纸作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光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2.表面平整透明且能够成像的物体3.像合作探究假设猜想:左眼或者右眼(根据生活经验的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玻璃板【分析和论证】1.相等相等垂直相反2.对称3.正虚像虚反射【评价与交流】1.通过玻璃板既可以看到镜中的虚像,又可以看到对比的实物,平面镜只能看到像2.暗3.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像与物的左右相反4.玻璃板的厚度大,两面都可以成像薄5.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那么不管在桌面上如何移动物体,都不能使像与物体重合课堂检测1.C解析:平面镜成像时,像、物是等大的.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这个同学的像,这个同学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也是没有发生变化的.2.B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选项A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选项D中物体与像不是等大的,因此也不合题意;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3.答案:20虚解析:当小鸟距水面10 m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10 m.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20 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4.答案:1.60.8解析:因为平面镜成像物等大的虚像,所以小丽身高为 1.6 m.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也是 1.6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 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0.4 m,即像到她的距离是0.8 m.5.答案:见解析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6.答案:(1)A等效替代法(2)虚解析:(1)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2)白纸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了解折射的初步规律.3.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因光的折射发生的现象.自主探究1.光在物质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光遇到水、玻璃等许多物体的表面会发生现象.光如果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选填“不变”或“偏折”).2.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光的折射.3.向一个空碗中倒水,你会观察到碗变(填“深”或“浅”).小游戏:1.碗中放入一枚硬币,调整眼睛到刚好看不见硬币的位置,另一同学向碗中缓慢倒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2.学生实验:把筷子斜放到水碗中去,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合作探究一、光的折射现象1.设疑:如果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2.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3.总结:,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现象.二、光的折射规律1.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折射现象,先来认识几个物理量:【一面二角三线】一面:界面;二角:入射角是与的夹角,是图中的;折射角是与的夹角,是图中的;三线:AO是光线;OC是光线;NN'是,与界面垂直.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合作探究:光的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属法线.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填“靠近”或“远离”)法线,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填“靠近”或“远离”)法线.④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入射角减小,折射角.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改变,入射角为,折射角也为.(2)补充: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三、光的折射的应用1.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有哪些?2.阅读课本P82“折射使池水变浅”,回答下列问题:河底反射的光由斜射入时,在水面发生,折射光线(填“靠近”或“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河底的像(填“实”或“虚”),像在河底的方(填“上”或“下”),所以河底变浅了.3.试回答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何向上弯折了?课堂检测1.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2.如图所示,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是()3.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形成的鱼的像;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5.完成如图所示的折射光路图.6.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同种均匀反射偏折2.发生偏折3.浅合作探究一、光的折射现象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二、光的折射规律1.PQ入射光线法线∠2折射光线法线∠6入射折射法线2.(1)①同一平面内②两侧③靠近远离④增大减小⑤不0°0°三、光的折射的应用1.水中的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2.水空气折射远离虚上3.将一根筷子插入盛水的碗中,筷子在水面处看起来变弯了,这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会感到筷子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看起来是向上弯折了.课堂检测1.C2.A解析: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答案:折射虚深解析:渔民叉鱼时,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渔民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深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4.答案:(1)直线(2)反射(3)折射解析:(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5.答案:如图所示解析:题目已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6.答案:(1)BD(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3)油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探究水和油对光的偏折本领大小,必须控制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相同,符合条件的有BD两图.(2)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目的是为了记录液体对光的偏折的光斑的位置,比较液体对光的偏折程度,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3)根据记录,油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大,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2.了解光的三原色.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4.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自主探究一、光的色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5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雨后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2.让一束白光射在三棱镜上,在白屏上能看到什么现象?结论:(1).(2).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还有哪些?二、色光的混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6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通过观察有什么发现?2.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总结:(1)、、叫做色光的三原色.(2)利用这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3)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三、看不见的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6~87内容,完成下列题目:1.什么是光谱?2.将灵敏温度计分别放到色散后不同颜色的光处,会发现温度都不同程度地上升,尤其是红光以外的部分上升得更显著.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望。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以“光现象”为主题的物理课程,旨在激发幼儿对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光的现象。

课程思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环节,使幼儿对光的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基本现象,如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基本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镜子、水杯、激光笔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光盘、一个镜子、一个水杯、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光现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光的现象。

2. 实践操作:(1)让幼儿用自己的光盘、镜子、水杯进行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用激光笔照射白纸,让幼儿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3. 交流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讨论光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5. 课后拓展: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基本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难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对光的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交流讨论,幼儿对光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部分幼儿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的复习课,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物理》。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应用等四个方面。

1. 光的直线传播:学习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了解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的成因。

2. 光的反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反射现象的应用,如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

3. 光的折射:学习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了解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物体看起来向上折、海市蜃楼等现象的成因。

4. 透镜的应用:复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光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镜、反射镜、激光笔、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

2. 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3. 光的反射:介绍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演示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反射现象的应用。

4.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折射现象。

5. 透镜的应用:复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的应用等四个部分的核心知识点。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一节富有教育意义的科学活动——光的探索。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 flashlight, mirror, water, glass, card, screen学具: worksheet, color pencils五、活动过程1. 引入:利用flashlight,展示光的传播,让孩子们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引发他们对光的兴趣。

2. 光的传播: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探讨光的传播原理,引导他们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光的反射:用mirror展示光的反射现象,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反射光的特点,引导他们发现反射光与入射光的角度关系。

4. 光的折射:将water、glass、card等物品放入盆中,让学生观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的折射现象,探讨折射原理,引导他们发现折射光与入射光的角度关系。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节课进行反思,看看孩子们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会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能够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4、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3、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二、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三、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教具准备:烧杯、水、激光笔、课件五、教学过程:生齐读学习目标(一)引入新课: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东西?(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思考:光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69-70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分为哪两类,试举例?3、光如何传播?举例支持你的观点?(二)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1、注意:没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没有强调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2、欣赏图片并分类。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4、思考:钻石和月亮是不是光源?不是,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5、走向生活(三)欣赏图片,引入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教师演示实验1: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光在玻璃中传播用激光笔在玻璃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明光的传播并不依靠介质。

注意: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曲。

2、光线(模型法):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平行光线:(如太阳光)注意:光线并不实际存在,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3、例题下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

4、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许多现象(1)影子的形成(课件演示)(2)日食和月食(课件演示)(3)小孔成像(成倒立可大可小的实像)5、解决实际问题:激光准直、射击、排队(四)思考:雷和闪电同时发生,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速比声速大得多比较声和光 声音光 真空不能传声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15℃空气中声速340m/s空气中光速近似3×108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 光在空气中比在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的快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s m 103c 8⨯=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3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速度的43。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小。

(六)自学指导二1、什么是光年?2、光年是时间单位吗?物理学中将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路程定义为一光年。

“光年”是长度单位。

六、课堂小结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速 s m 103c 8⨯=4、光年是长度单位七、板书设计4.1 光的直线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同种均匀介质中三、光速:s m 103c 8⨯=八、作业:练习册4.1光的直线传播九、教学反思第二节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的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发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的位置关系,测量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三、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四、教具准备:玻璃板、激光笔、硬纸板、课件五、教学过程生齐读学习目标(一)引入新课我们能看见太阳、点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玩具娃娃、小狗、照相机等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简单回顾下列现象中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影子的形成B日食,月食的形成C小孔成像D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2、生活中的反射现象(1)黑板反射灯光(2)月亮反射太阳光(3)地球反射太阳光(4)水面反射……………3、结论:一切物体都能反光;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二)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73-75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1)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并能在图上标出它们。

(2)什么是反射定律?(3)充分理解光路是可逆的,并能举例说明。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2、教师演示实验(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纸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3)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4)纸板ANB是用两块纸板粘起来的,把纸板BN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到反射光吗?3、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4、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侧角等于入射角。

5、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反射光线的方向如何呢?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路的可逆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

(二)镜面反射与漫发射过渡: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课件演示】说明:(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发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2)漫发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光路是可逆的。

物体对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七、板书设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反射分为漫反射八、作业:练习册4.2光的反射九、教学反思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规律;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球面镜的光学性质三、教学难点:虚像的概念,球面镜的应用四、教具准备:塑料块、玻璃板、坐标纸、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引入新课平面镜成像生齐读学习目标(二)认识平面镜: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

(三)探究实验1、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77-78的内容,注意:P77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设计实验?记录数据的表格怎样设计?2、猜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什么?3、设计实验4、实验器材:平板玻璃、塑料块4个、坐标纸5、实验步骤①检查器材.②把坐标纸平铺在桌面上.③将平板玻璃垂直于坐标纸放置,并用两个塑料(没有红色标记)支架固定。

④将其中一个带有红色标记的塑料块放在玻璃板左侧5cm的位置,并观察像的位置。

⑤将另一个相同的塑料块放在玻璃板右侧,并适当调整其位置,从左侧观察直到塑料块与像完全重合,记下像到镜面的距离。

⑥改变物体的位置,比如将塑料块放在左侧7cm或其他的位置,再做实验。

最后整理好器材。

填好实验报告册。

6、操作时注意:①玻璃板竖立②玻璃板位置只画一条线7、数据记录与分析8、分析讨论:①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 。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③像和物体连线与镜面__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④像与物体左右 _____。

(选填“相同”或“相反”)答案:相等,相等,垂直,相反。

9、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物体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与物体左右相反10、实验讨论:①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能确定虚像的位置②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四)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它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平面镜成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由于平面后面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的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

(五)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六)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

PPT图片欣赏讲解(七)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P79科学世界,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凸面镜?它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凹面镜?它有什么作用?(3)你可以举出身边的哪些例子应用了凸面镜和凹面镜?2、凸面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后视镜凹面镜:太阳灶、奥运圣火点燃3、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凹面镜的会聚作用4、练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画出物体s 点的像作图步骤: 第一步作垂线第二步取等距离第三步画虚像跟踪练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画出物体AB 的像第一步作垂线5、走进中考第一题、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 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m .当他向镜面前进0.5m 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 m . 第二题: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与__ _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