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6443演讲与口才 期末复习

最新最全6443演讲与口才  期末复习

6443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一、单选题:1.从古罗马时代起就有一个手势:捏住拇指和食指,另外三个手指张开。

这个手势表示的意思是:( A )A我正在说的内容很重要B我很高兴C我非常生气请注意看这里2.1941年李卜克内西《在德国国会上反对军事拨款的声明》开头就说:“我投票反对这项提案,理由如下:……”。

这种开头方式属于( B )A讲述事实,交代背景B开门见山,表明主旨C引用警句,发人深思直抒胸臆,渲染气氛写作演讲稿时,要避免( D )。

A适合说和听B要有“弹性”C主题明确不给演讲者预留临场发挥空间4.1940年5月13日,在面对德军的疯狂轰炸时,丘吉尔为鼓舞英国人民群策群力,挽救国家和民族发表了一篇成功的演讲,这篇演讲是(C )A《在米兰的演说》B《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C《热血、汗水和眼泪》D《我有一个梦想》5.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是对(A )节奏的形象描述。

A轻快型B凝重型C激昂型曲折型所有的人都喜欢被人赞美,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做到(D )A尽量抬高对方、贬低自己B什么好听说什么C不要害怕夸大其词一定保持适时适度6.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演讲者总结概括演讲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强调、突出演讲的重点,帮助听众回顾演讲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

这种结尾方式是( C )A抒情式结尾B感召式结尾C总结式结尾引申式结尾道歉本身(A )A不能解决问题B可以解决问题C只能一定程度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明显7.与一般口语表达相比,演讲的主要特点是(D )A需要有表达者B需要有听话者C需要用有声语言需要针对特定问题8.收集材料是准备演讲的重要一环,材料可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下列哪一项不是直接材料?( B )A演讲者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感受或调查而获取的感性材料B书籍报刊上的知识C演讲者的9.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的书面语+38%的音调+55%的(C )”A手势B姿态C面部表情口语10.写作演讲稿时,要避免(D )A适合说和听B要有“弹性”C主题明确不给演讲者预留临场发挥空间11.恩格斯著名演讲《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属于什么类型的演讲?( C )A说服性演讲B游说性演讲C凭吊性演讲鼓动性演讲12.演讲者通过引用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或诗词等作为演讲的结束。

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演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内容、声音、姿态B. 内容、声音、表情C. 内容、动作、表情D. 内容、动作、姿态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演讲准备的步骤?A. 确定演讲主题B. 收集相关资料C. 直接上台演讲D. 组织演讲内容答案:C3. 在演讲中,以下哪个技巧可以帮助演讲者与听众建立联系?A. 使用专业术语B. 避免眼神交流C. 使用幽默D. 只关注自己的演讲稿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演讲中常见的修辞手法?A. 比喻B. 排比C. 反问D. 讲故事答案:D5. 演讲的结尾部分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总结要点B. 强调主题C. 提出问题D. 引入新主题答案:D6. 在演讲中,使用数据和事实的目的是?A. 增加演讲的趣味性B. 增强演讲的说服力C. 让演讲更加复杂D. 显示演讲者的学识答案:B7. 演讲者在台上应该保持怎样的姿态?A. 双手插兜B. 低头看稿C. 站直,保持自然D. 随意走动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演讲中有效的开场方式?A. 引用名言B. 提出问题C. 讲述个人经历D. 直接进入主题答案:D9. 在演讲中,使用故事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演讲的长度B. 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C. 显示演讲者的幽默感D. 让听众分散注意力答案:B10. 演讲者在演讲中应该如何对待听众的反馈?A. 忽略听众的反馈B. 根据反馈调整演讲C. 批评听众的反馈D. 避免与听众互动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演讲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肢体语言?答案:在演讲中,有效的肢体语言包括保持直立的姿势,使用手势来强调要点,以及适当的眼神交流。

避免过度的手势或动作,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同时,保持自然的微笑和表情,可以增加亲和力,使演讲更加吸引人。

2. 演讲中如何克服紧张情绪?答案:克服演讲中的紧张情绪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首先,充分准备演讲内容,熟悉自己的演讲稿;其次,进行深呼吸,放松身体;再次,提前到达演讲场地,熟悉环境;最后,与听众建立联系,通过眼神交流和微笑来缓解紧张情绪。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

演 讲 与 才题库、不定项选择题1.即兴演讲的特点是 BC A.写好讲稿 B. 有感而发C.篇幅短小D.长篇大论2•“快开门啊”这句话中“啊”实际读为 B 。

A.吧B.呵C. 哪D.呀3.下列词语中,必读轻声的是 C 。

A. 棋子B.子弟C.闺女D.十里4•“西安”一词的正确注音是 C 。

A.x 1 a nB.Xi'a n C.X 1 a nD.x1'an5•“陈、程、深、生”的韵母分别是 C 。

A.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B. 后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C. 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D •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6.即兴演讲的要求是 AC A.抓住由头B. 做广告C. 迅速组合D. 辩论io.下列词语中的儿化词是 q7.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A.看书 B.上课 C.8. 演讲者的修养:CD。

A.电脑B.外语 C.9•“一衣带水”正确的停顿是A. 一衣/带水B. 一衣带/水CD 。

朗读 D.多讲高尚的情操D. 丰富的学识B 。

C. —■ /衣带水 D. 一 /衣/带/水A. 女儿B. 儿童C. 花儿D. 儿子11. hu a 、zhu a n g 、li 三个音节分别 A 音素构成。

D.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A.3、 5、 2B.2 、4、 2C.3D.212. “蝉树上藏”的声母分别是 C 。

A.平平翘翘B. 翘翘平平C.翘翘翘平D.翘平平翘13. 下列语句中符合普通话说法的是 A.你先走 B. 你走先 C. 先你走D.走你先14.舌尖前声母指的是 D 。

A. b 、p 、mB.zh 、ch 、sh 、rC.d 、t 、n 、l D.z15.演讲对社会的作用是 AD 。

A.形成正确的舆论B.生产C.表演D.培养高尚的情思16.即兴演讲的要求是 AC A.抓住由头B. 做广告C.迅速组合17.命题演讲有两种形式AB 。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 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感情的 言语活动 。

2. 春秋战国时期 是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 晏子 使楚、 烛之武 退秦师、 邹忌 讽齐王纳谏等后人传颂的口才故事。

3. 我国演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 《演讲学大纲》 ,作者是 杨炳乾 。

4. 演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演讲者 、观众 、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及 信息传递手段 。

5. 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交替发言 ,互相承接,双向反 馈,交流看法,达到 沟通信息 或愉悦心情为目的的 口语表达 活动。

6. 汉语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吴方言、 湘方言 、 赣方言 、 奥方言 、 和 闽方言 。

7. 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 上海话 ,赣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 南昌话 。

8.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 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 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9. 演讲稿的结构分为开头_ 、 主体_、_结尾__三部分。

10.朗诵能将语言文字创设的 意境美 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合 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11.朗诵能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 意图 和文章的主题 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 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12.朗诵的对象主要是 文学性 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寓言以及话剧和影剧中的大段台词13.20 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 黄炎培 先生将辩论赛介绍到国内,我国大学里开始有了 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

14. 要想面试考官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求职者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时,不要用单 调乏味的概括描述,而要用生动形象的实例 来展示自己的特长的,素质和能力15. 面试官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求职者往往措手不及陷入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扬长避短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和调整思路。

16、面试中的随意性提问通常包括生活类 、 交际类 、职业类和刁钻类四大类。

《演讲与口才》复习参考资料

《演讲与口才》复习参考资料

第二部分复习参考资料《口才与演讲》综合练习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口才与演讲训练包括:口音规范训练;口语技能训练;口才显现训练三个层次。

2、单向表述是指在口才交际中“说、听”双方一般有明确的身份限定,“说"方以“自己说”为主,“听”方以“听人说”为主,一般这种身份限制不做改换。

3、在双向交流双方一般不作“听”与“说”的身份限定,双方都可以在“说”与“听”角色上发生转换。

4、单向表述以“朗读、演讲”为主干项目,双向交流以“交谈、辩论”为主干项目。

5、诠释分为解释、讲解、解说三种具体运用形式。

6、演讲有:理想情操演讲;模范事迹演讲;宣传鼓动演讲三种类型。

7、雄辩的特点在于:论争目标的明确性;论争的目标准确性;论争过程稳定性。

8、辩论交锋的形式有:雄辩迎战雄辩;事实迎战诡辩;雄辩迎战诡辩;诡辩迎战诡辩;诡辩迎战雄辩。

9、单向表述类语病主要表现形式有:略语、赘语、散语、断语、模糊语、重语、急语、缓语。

10、格赖斯的合作原理包括四项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11、利奇的礼貌原则共包括六项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原则、同情原则。

12、双向交流类语病的不合语境有两种表现情况:一是口才交际的环境选择不得体,二是口才交际的氛围选择不得体。

13、单向交流中的略语表现为,由于说话人表述过于简单,以至于其本人自以为话已说完,而听者却还未理出头绪,不知所云。

14、在口才交际中,念读式口才表述对能力诸方面的要求是最低的,无文字底稿的即兴演对能力要求最高的.15、口才与演讲的系统化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技能训练。

16、发声训练可分为:呼吸训练和共鸣训练两个部分。

17、念读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视觉扫描的准确度训练,发声流利的快捷性训练和信息传导的灵敏度训练。

18听话训练的起步阶段主要侧重于“听点、听线、听面”的训练。

19、听话训练的提高阶段训练可以分解为“内外辨析”、“表里透视”、和“听说有度"三个方面。

演讲与口才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提高口才最有效的方法是( C )A.多读书B.多学习C.多练习、实践D.多写作2、以下不属于态势语种类的是(D )A.手势态势语B.动作态势语C.仪表态势语D.笑容态势语3、对语调描述正确的是(D )A.演讲中只要声音洪亮就可以。

B.演讲中声音并不重要,讲究抑扬顿挫最重要。

C.演讲中语调的轻重最重要。

D.演讲中要注意语调的轻重、停顿、升降变化及拖音的处理。

4、在拜访中,晤谈时哪项是错误的(A )A.为了表示自己拜访的真诚,做客的时间应尽量多一些。

B.节制内容,拜访目的明确C.节制音量D.注意体态语5、接电话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A.语调要亲切热情。

B.采取坐姿或站姿,也可以躺着接打电话。

C.说话时可以有慵懒的声调。

D.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吃东西;6、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A.结束交谈时迅速结束讨论的话题,避免在一个话题上占用过多时间。

B.结束交谈时不要勉强把话拖长。

C.结束交谈时要留意对方的暗示,适时地结束谈话。

D.结束交谈时要把时间掌握好。

7、以下关于赞美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符合实际,实事求是。

B.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C.自赞可婉转地引用别人的话,不要出自本人之口。

D.自赞要避免自吹自擂。

8、以下哪一项不是命题演讲的特点(D )A.针对性B.稳定性C.严谨性D.理论性9、以下哪一项不是论辩的技法(B )A.归谬法、证明法。

B.对比法。

C.诠释法。

D.反例法。

10、以下哪种做法会给招聘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B )A.树立岗位意识。

B. 积极、主动,面试时说的越多越好。

C.带好必备物品。

D.要机智,更要老练。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演讲是指人们在会议、集会或一定场合发表的讲话。

几个人小聚,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不叫做演讲。

(错)2、克服畏怯心理的方法只要树立自信心就好了,事前做准备是多余的。

(错)3、在演讲的过程中,态势语运用的越多越好。

最新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A. 理解沟通
B. 驾驭语言 C. 表演 D. 学习
20. (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 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
意义。
A. 双关 B. 岔断 C. 曲解 D. 夸张
21. 在对话中故意地歪曲对方话语的本义,或故意装聋听不清而回答就是(

A.214 B.51
C.35 D.55
8. 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 B. 口才是演讲的基础
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
D.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
9. 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态势语言?(

A. 眼神 B. 手势 C. 表情 D. 口语
17. 态势语言主要包括( ABCDE )。
A. 面部表情 B. 体态 C. 手势 D. 仪表 E. 风度
18. (
)是最适合朗诵的体裁。
A. 诗歌 B. 散文 C. 小说 D. 故事
19. 即兴演讲的成功取决于演讲者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特别
是(
)的能力。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E. 口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成功
5. 演讲活动的要素有( ABC )
A. 演讲者 B. 听众 C. 特定的时空环境 D. 善于倾听的能力 E. 较好的自然条件
6. 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

A. 五大方言区 B. 六大方言区
C. 七大方言区 D. 八大方言区
7.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阴平调”的调值是(
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11. 朗诵能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
意图 和文章的 主题 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选一、不定项选择题1.即兴演讲的特点是(BC )。

A.写好讲稿B.有感而发C.篇幅短小D.长篇大论2.“快开门啊”这句话中“啊”实际读为(B)。

A.吧B.呵C.哪D.呀3.下列词语中,必读轻声的是( C)。

A.棋子B.子弟C.闺女D.十里4.“西安”一词的正确注音是(C)。

A.xīānB.Xī’ānC.XīānD.xī’ān5.“陈、程、深、生”的韵母分别是(C )。

A.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B.后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C.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D.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6.即兴演讲的要求是(AC )。

A.抓住由头B.做广告C.迅速组合D.辩论7.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CD )。

A.看书B.上课C.朗读D.多讲8.演讲者的修养:(CD )。

A.电脑B.外语C.高尚的情操D.丰富的学识9.“一衣带水”正确的停顿是(B )。

A.一衣/带水B.一衣带/水C.一/衣带水D.一/衣/带/水10.下列词语中的儿化词是(C)。

A.女儿B.儿童C.花儿D. 儿子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朗诵:朗诵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较为夸张的语音、语调形式,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创造性地对书面作品进行加工。

2.口语表达:是以话语、音调、声频为媒介传递信息,说着与听者处于同一场合,直接面对面,以言来语去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活动。

3.语流音变:人们在说话或朗读的过程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发音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4.总分法:开头先提总观点,然后分条分类进行论述的方法。

5.议论型演讲稿:演讲者多以正面阐述事理或反驳某种谬论为主而写成的演讲稿。

三、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交谈中话题转移的时机与方法。

论述要点:交谈时应注意要不断更换新话题,把兴趣维持下去。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以话语、音调、声频为媒介传递信息,说者与听者处于同一场合,直接面对面,以言来语去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活动。

2、口才:口才就是口语表达的才能。

它是人们智慧、能力和素养的一种综合反映。

3、语流音变:人们在说话或朗读的过程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发音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4、朗读:朗读是指运用普通的语音,准确、清晰、明亮、富有感情地把书面作品的思想内容充实地表达出来。

达出来。

5、朗诵:朗诵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较为夸张的语音、语调形式,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创造性地对书面作品进行加工,用风格化,个性化的口头语言表达出对作品的理解,引领听众进入形象艺术的殿堂。

的殿堂。

二、单项选择二、单项选择1.下面哪项不属于常用口语:(D)A.论辩朗诵朗读 D.朗诵辩护 C.朗读论辩 B.辩护2.下面哪项不属于艺术口语:(C)A.相声讲故事交谈 D.讲故事说书 C.交谈相声 B.说书3.口才在本质上是一种_____的现实活动。

(C)A.真实性艺术性 D.科学性科学性真实性 B.文学性文学性 C.艺术性4.下列词语中,必读轻声的是:(C)A棋子十里闺女 D十里子弟 C闺女棋子 B子弟5.“快开门啊”这句话中“啊”实际读为:(B)A吧B呵C哪D呀6.下列词语中的儿化词是:(C)A女儿儿子花儿 D儿子女儿 B儿童儿童 C花儿7.下列哪项不是朗读的表现形式:(D)A声音要求清楚、自然一般需脱离书面材料声音要求清楚、自然 B一般需脱离书面材料C声音要求生动声音可以夸张、绘声绘色声音要求生动 D声音可以夸张、绘声绘色8.“西安”一词的正确注音是:(C)A xīan B X ī’ān C X īān D x ī’ān 9.“陈、程、深、生”的韵母分别是:(C)A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B后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C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D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10.“蝉树上藏”的声母分别是:(C)A平平翘翘翘翘翘平 D翘平平翘翘平平翘翘翘平平 C 翘翘翘平平平翘翘 B翘翘平平11.舌尖前声母指的是:(D)A b、p、m B zh、ch、sh、r C d、t、n、l D z、c、s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简述口语表达的特点。

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期末考试演讲与口才辩论人生的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成功不在于努力。

努力固然很重要,也可以说是没了努力,是不会成功的。

但是努力不会制造出永动机,不努力也不会制造出永动机,永动机与努力无关。

请问,造出永动机与努力有关吗?如果无关,何相提并论之?大家都知道,劳动能创造价值。

但是,如果不善于如何劳动,或不懂得如何劳动,就可能不会创造价值了。

因为其不是在劳动,而是在添乱。

同理,努力一定会成功。

但是,如果不知道如何努力,不知道以何种方法努力,或许就不会成功了。

但是,其错在于方法,而不在于努力。

如果把方向性的错误推罪努力本身,天道酬勤,上苍不答应。

又如,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是的,一开始选错了方向,选错了方法,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法到达他心中的楚国的。

在埋头奋斗努力的同时要时刻注意掌握机遇,掌握。

只顾低头努力,不会抬头看路,只会浪费更多的机遇,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论述1.你认为作为优秀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一、乐观精神。

一个人在任何环境中,尤其是在困难重重的逆境中,都应毫不气馁,坚信经过努力会成功。

二、强烈的求知欲。

一个人如果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且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新鲜感,视学习为人生的基本需求和生存方式。

三、现实态度。

正确面对现实,不论是鸟语花香,还是狂风暴雨,都能泰然处之。

四、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应充满活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亮点。

五、坚忍不拔。

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靠自己的努力,去扭转局面,不达目的不罢休。

6、独立性。

有自己独立的观点。

办事稳重、理智,并会听从合理建议。

能够承担自己的决定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7、有一颗博爱的心。

成熟、健康的人都能爱他的父母、孩子、爱人、朋友、亲戚等,并且从他们中得到乐趣。

8、适当的依靠他人。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拜访:拜访是指亲自到他人家庭住处或工作单位去拜见某人。

它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往往要登门拜访;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也常常需要登门拜访。

2.口才:就是口语表达的才能。

3.朗诵:朗诵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较为夸张的语音、语调形式,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创造性地对书面作品进行加工。

4.语流音变:人们在说话或朗读的过程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发音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5.推销口才:所谓推销口才,就是采用一定的推销方式与技巧,向消费者介绍商品、引导、启发、刺激、说服消费者产生需求欲望,促使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口语交谈活动能力。

6.说服:就是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别人口服心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而去接受其他观点、立场或态度的口语交际活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1.演讲对社会的作用是。

ADA.形成正确的舆论B.生产C.表演D.培养高尚的情思2.“一衣带水”正确的停顿是。

BA.一衣/带水B.一衣带/水C.一/衣带水D.一/衣/带/水3.即兴演讲的要求是。

ACA.抓住由头B.做广告C.迅速组合D.辩论4.命题演讲有两种形式。

ABA.全命题演讲B.半命题演讲C.内容命题D.针对命题5.舌尖前声母指的是。

DA.b、p、mB.zh、ch、sh、rC.d、t、n、lD.z、c、s6.“陈、程、深、生”的韵母分别是。

AA.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B.后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C.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D.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7.即兴演讲的特点是。

BCA.写好讲稿B.有感而发C.篇幅短小D.长篇大论8.huɑ、zhuɑnɡ、li三个音节分别音素构成。

CA.3、5、2B.2、4、2C.3、4、2D.2、4、19.下列语句中符合普通话说法的是。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11.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12.大段台词13.20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

14.要想面试考官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求职者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时,不要用单15.面试官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求职者往往措手不及陷入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采用16、面试中的随意性提问通常包括生活类、17.们哪方面的素质能力。

18.便会弄巧成拙。

19.20.二、选择题1.口才是人在说话中体现的()A.个人才能B.集体意识C.合作能力D.沟通技巧2.与一般口语表达相比,演讲的主要特点是()A.需要有表达者B.需要有听话者C.需要用有声语言D.需要针对特定问题3.口才是(AB)A.交际能力的体现B.人在说话中体现的个人才能C.个人综合才能D.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E.与生俱来的能力4.对口才的正确认识是( ABCDE)A.口才是现代人的成功要素B.口才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C.口才可以反映人的学识修养D.口才可以反映人的能力水平E.口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成功5.演讲活动的要素有(ABC)A.演讲者B.听众C.特定的时空环境D.善于倾听的能力E.较好的自然条件6.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A.五大方言区B.六大方言区C.七大方言区D.八大方言区7.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调”的调值是()A.214B.51C.35D.558.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B.口才是演讲的基础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9.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态势语言?()A.眼神B.手势C.表情D.口语10.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演讲者总结概括演讲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强调、突出演讲的重点,帮助听众回顾演讲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

这种结尾方式是()A.抒情式结尾B.感召式结尾C.总结式结尾D.引申式结尾11.演讲稿一般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在开头部分,演讲者一般是()A.分析问题B.提出问题C.解决问题D.讨论问题12.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的书面语+38%的音调+55%的()”A.手势B.姿态C.面部表情D.口语13.下列有关演讲内涵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A.演讲活动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中进行B.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唯一主体C.演讲活动在特定主体之间展开D.演讲的最终目的是强迫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E.演讲的主要信息传达手段包括有声语言、态势语言、演讲者主体形象等14.态势语言包括(ABCDE)A.眼神B.手势C.表情D.动作E.体态15.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E)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B.口才是演讲的基础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E.演讲与口才是可以相互促进的16.演讲者的主体形象是影响演讲成效的重要因素,主体形象包括演讲者的( ABCDE)A.衣着打扮B.气质修养C.人格魅力D.仪态仪表E.长相面貌17.态势语言主要包括(ABCDE)。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

17.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上海话),赣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南昌话)。
19.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0.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时间上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6.我国演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演讲学大纲》),作者是(杨炳乾)。
7.(五四时期)是我国演讲学的起步期。
8.演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演讲者)、(听众)、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及(信息传达手段)。
9.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替发言),互相承接,双向反馈,交流看法,达到(沟通信息)或愉悦心情为目的的(口语表达)活动。
1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
《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时间为90分钟。
一、关于题型
本次期末考试共设计四个大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注意,有的小题设计了四个选项,有的设计了五个选项。四个选项的是单选题,五个选项的是多选题。内容涵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第四大题:案例分析。
认真审题,按要求加以回答,弄清题目给出的条件,正确把握要点和篇幅。
下面四套复习题可在教材“综合练习题答案”部分找到正确答案。
期末复习题之一
一、填空题
1.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言语活动)。
2.口才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是运用说话的方式达到交际目的的(个人综合 特征。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晏子)使楚、(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后人传颂的口才故事。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演讲与口才》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拜访:拜访是指亲自到他人家庭住处或工作单位去拜见某人。

它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往往要登门拜访;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也常常需要登门拜访。

2.口才:就是口语表达的才能。

3•朗诵:朗诵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较为夸张的语音、语调形式,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创造性地对书面作品进行加工。

4.语流音变:人们在说话或朗读的过程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发音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5.推销口才:所谓推销口才,就是采用一定的推销方式与技巧,向消费者介绍商品、引导、启发、刺激、说服消费者产生需求欲望,促使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口语交谈活动能力。

6.说服:就是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别人口服心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而去接受其他观点、立场或态度的口语交际活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1.演讲对社会的作用是。

ADA.形成正确的舆论B.生产C.表演D.培养高尚的情思2.“一衣带水”正确的停顿是。

BA.一衣/带水B.一衣带/水C.一/衣带水D. 一/衣/带/水3.即兴演讲的要求是。

ACA.抓住由头B.做广告C.迅速组合D.辩论4.命题演讲有两种形式ABA.全命题演讲B.半命题演讲C.内容命题D.针对命题5.舌尖前声母指的是A.b、p、mB.zh、ch、sh、rC.d、t、n、D.z、c、s6.“陈、程、深、生”的韵母分别是A.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前鼻韵母、C.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D.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7•即兴演讲的特点是。

BCA.写好讲稿B.有感而发C.篇幅短小D.长篇大论8.hu a、zhu cn g、li三个音节分别音素构成。

CA.3、5、2B.2、4、2C.3、4、2D.2、4、19.下列语句中符合普通话说法的是A.你先走B.你走先C.先你走D.走你先10.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CDA.看书B.上课C.朗读D.多讲11演讲者必备的能力。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答案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答案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答案演讲与口才篇一: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11.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12.大段台词13.20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

14.要想面试考官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求职者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时,不要用单15.面试官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求职者往往措手不及陷入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采用16、面试中的随意性提问通常包括生活类、17. 们哪方面的素质能力。

18.便会弄巧成拙。

19.20.二、选择题1.口才是人在说话中体现的()A.个人才能B.集体意识C.合作能力D.沟通技巧2.与一般口语表达相比,演讲的主要特点是()A.需要有表达者B.需要有听话者C.需要用有声语言D.需要针对特定问题3.口才是(AB )A.交际能力的体现B.人在说话中体现的个人才能C.个人综合才能D.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E.与生俱来的能力4.对口才的正确认识是(ABCDE )A.口才是现代人的成功要素B.口才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C.口才可以反映人的学识修养D.口才可以反映人的能力水平E.口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成功5.演讲活动的要素有(ABC )A.演讲者B.听众C.特定的时空环境D.善于倾听的能力E.较好的自然条件6.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A.五大方言区B.六大方言区C.七大方言区D.八大方言区7.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调”的调值是()A.214B.51C.35D.558.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B.口才是演讲的基础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9.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态势语言?()A.眼神B.手势C.表情D.口语10.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演讲者总结概括演讲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强调、突出演讲的重点,帮助听众回顾演讲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

演讲与口才复习资料

演讲与口才复习资料

第1题:演讲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和-----的社会实践活动。

(1分)回答:艺术性第2题:演讲的全过程包括信息源、---、---、---、效果五个环节。

(3分)回答: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第3题:公元前5世纪亚里士多德写出的---可以说是演讲术的逐步完善和形成时期。

(1分)回答:修辞学第4题:我国历史上一次有记载的演讲是《尚书》中的---。

(1分)回答:《甘誓》第5题:根据演讲者在演讲时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将演讲分为以叙事为主的---,以逻辑论证为主的---,以解说注释为主的---,以感情传达为主的传情性演讲几类。

(3分)回答:叙事性演讲、论辩性演讲、说明性演讲第6题:演讲的信息主要是指演讲的---和---。

演讲活动的实质就是---和---信息的过程。

(4分)回答:内容、材料、传递、接受第7题:一篇演讲---个主题。

(1分)回答:是能有一第8题:演讲的标题,按着制作技巧和功能,可分为---、---、---和--- 。

(4分)回答:提示主题型、设问引发型、界定范围型、象征比喻型第9题:演讲材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获得---,二是获得---。

(2分)回答:直接材料、间接材料1. 无文字底稿即兴口才表述口才表述的中级标准包括(AD )。

A. 能围绕命题进行表述,重复、拖沓、罗嗦较少B. 表述中能辅之以一定的姿势动作,很少或者没有抓头、搔儿等多余动作C. 语言表述比较自然流畅,语病较少D. 能针对听众的情绪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并将听众情绪置于自己的语言魅力的控制之下2. 念读能力训练主要环节有(ABC )。

A. 视觉扫描的准确度训练B. 发声流利的快捷性训练C. 信息传递的灵敏度训练D. 形体姿势的训练3. 下列属于双向交流口才交际中的态度风度训练内容的是(ABCD )。

A. 空间距离B. 身姿手势C. 眼神表情D. 服装风度4. 半脱稿式口才表述在训练中要注意把握(ABCD )。

A. 继续强化眼睛的快速扫描能力B. 锻炼眼睛在扫描文字底稿的同时与听众保持交流的能力C. 思维虽然并不轻松但是能保持面部微笑,以强化“心理相容”效果的能力D. 在关键处能够适当运用动作态势的能力5. 下列词语中的非儿化词是(A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讲与口才》期末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言语活动。

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晏子使楚、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后人传颂的口才故事。

3. 我国演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演讲学大纲》,作者是杨炳乾。

4. 演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演讲者、观众、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及信息传递手段。

5. 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替发言,互相承接,双向反馈,交流看法,达到沟通信息或愉悦心情为目的的口语表达活动。

6. 汉语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奥方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闽方言7. 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上海话_____ ,赣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南昌话。

8.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9.演讲稿的结构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0. 朗诵能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11. 朗诵能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12. 朗诵的对象主要是文学性|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寓言以及话剧和影剧中的大段台词13.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将辩论赛介绍到国内,我国大学里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

14. 要想面试考官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求职者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时,不要用单调乏味的概括描述,而要用生动形象的实例来展示自己的特长的,素质和能力15. 面试官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求职者往往措手不及陷入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扬长避短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和调整思路。

16. 面试中的随意性提问通常包括生活类、交际类、职业类和刁钻类四大类。

17. 口试时应试者必须首先听清或看清题意,把握关键词,了解出题目者主要考我们哪方面的素质能力。

18. 面试中虚实都要运用得当。

实要实的主治鲜明突出 ,虚要虚的 合理得体,否则便会弄巧成拙。

19. 社交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20. 社交语言,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或才能 二、选择题1. 口才是人在说话中体现的()A. 个人才能B.集体意识C.合作能力D.沟通技巧 2. 与一般口语表达相比,演讲的主要特点是( ) A.需要有表达者 B. 需要有听话者 C. 需要用有声语言3. 口才是( )A.交际能力的体现B.人在说话中体现的个人才能C.个E. 口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成功人综合才能D.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 4. 对口才的正确认识是( A. 口才是现代人的成功要素 要能力C. 口才可以反映人的学识修养平E.与生俱来的能力)B.口才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D.口才可以反映人的能力水5. 演讲活动的要素有()A.演讲者B.听众C.特定的时空环境D.善于倾听的能力E. 较好的自然条件6. 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A.五大方言区B.六大方言区C..七大方言区D.八大方言区7.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调”的调值是()A.214B.51C.35D.558. 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B. 口才是演讲的基础C. 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D.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9. 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态势语言?()A.眼神B.手势C.表情D. 口语10. 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演讲者总结概括演讲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强调、突出演讲的重点,帮助听众回顾演讲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

这种结尾方式是()A.抒情式结尾B.感召式结尾 C.・总结式结尾 D.引申式结尾11. 演讲稿一般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在开头部分,演讲者一般是()A.分析问题B.提出问题C.解决问题D.讨论问题12.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勺书面语+38%勺音调+55%勺()”A.手势B..姿态C.面部表情D. 口语13. 下列有关演讲内涵的理解,正确的是()A.演讲活动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中进行B.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唯一主体C.演讲活动在特定主体之间展开D.演讲的最终目的是强迫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E.演讲的主要信息传达手段包括有声语言、态势语言、演讲者主体形象等14. 态势语言包括()A.眼神B.手势C.表情D.动作E.体态15. 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B. 口才是演讲的基础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D.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E.演讲与口才是可以相互促进的16. 演讲者的主体形象是影响演讲成效的重要因素,主体形象包括演讲者的()A.衣着打扮B. 气质修养C. 人格魅力D.仪态仪表E.长相面貌17. 态势语言主要包括()。

A.面部表情B.体态C.手势D. 仪表E.风度18. ()是最适合朗诵的体裁。

A.诗歌B.散文C.小说D.故事19. 即兴演讲的成功取决于演讲者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特别是()的能力。

A.理解沟通B.・驾驭语言C.表演D.学习20.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A.双关B.岔断C.曲解D.夸张21. 在对话中故意地歪曲对方话语的本义,或故意装聋听不清而回答就是()A.双关B.岔断C.曲解D.借题发挥22. ()这种幽默语言的表达形式,就是人的言行模式与思维模式的逆反性,是通过反逻辑的方式造成幽默的语言方法。

A.双关B.岔断C.曲解D.夸张23.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语词来表达本意,从而使语言具有幽默情趣,这种表达手法叫()A.寓庄于谐B.・反语C.曲解D.夸张三、简答题1. 什么是批评的“三明治法”?就是像三明治一样“面包、火腿、再面包”的包裹法,具体做法是:先表扬、再委婉批评、再表扬,将批评夹在表扬中间,这样的批评方式,突出了表扬的效果,弱化了批评的目的,使人更容易接受。

2. 能不能说,“道歉”等于“对不起”?“对不起”是一种最简单常用的道歉方式,用这三个道歉,只可以针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你购物时不小心把别人的东西撞到了地上,或者在社交场合临时忘记了对方的名字等等。

如果是比较严肃郑重的道歉,是对复杂问题的化解,需要让对方理解你的诚意,这三个字很难到目的,可能要经过多次、反复沟通才能奏效。

3. 简述普通话的标准。

普通话的标准有三个: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4. 什么是“怯场”?简单说,怯场指的是当众说话时害怕和不自然的状态。

怯场现象十分普遍,具体表现为担心恐惧、肌肉紧绷、心跳加快5. 演讲中使用辅助工具时应注意什么?演讲中使用辅助工具的注意事项一是契合主题,即使用的道具要与演讲内容恰到好处的配套。

二是适时出示,即辅助工具应先藏好,使用时再拿出来。

使用完后,尽快收起来,不要分散听众的、I .、、八 F注意力。

6. 演讲时激发听众参与热情的方式有哪些?演讲中激发听众参与热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启发互动,二是引导关注,三是请观众参与。

7. 论辩语言的特征有哪些?(1)论辩语言的征服性(2)论辩语言的逻辑性(3)论辩语言的目的性(4)论辩语言的健康性8. 课堂教学导入语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目标意识。

设计的这段话要达到什么目标,采取的是什么讲话策略。

(2)吸引意识。

怎样讲才能吸引学生?运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表情、手势,才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

(3)效率意识。

讲得要简明、精要、恰到好处。

克服开讲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不能讲得冗长、啰嗦、不得要领。

四、论述题答案1. 举例谈谈你所在学校师生的口才水平状况。

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有理有据。

2. 为什么提问时要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只需要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能提供的信息也很简单,如果一味用封闭式问题提问,会导致谈话枯燥,甚至出现令人尴尬的沉默。

有人说过,如果不停地回答封闭式问题,就会觉得自己在接受警察讯问。

所以要想让谈话继续下去,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就要提些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就像问答题一样,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需要解释和说明,同时向对方表示你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

(例略)3. 谈谈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第二,有利于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

第三,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

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四,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推广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语言文明是人的素质最直接的体现。

努力提高人们的语言道德意识,进行语言行为的道德规范,加强语言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4. 为什么说“紧张也是积极因素”?对于当众讲话来说,适度紧张会让我们重视听众,不敢懈怠。

只要你在乎听众,想给听众留下好印象,就会重视自己的讲话,不会放任随意。

我们前面提到的很多演讲家终身没有消除演讲的紧张也是这个道理,紧张反而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演说的表达效果。

适度紧张时,你也可能感到脉搏加快、呼吸急促,但这只是你身体对外来的刺激保持警觉的反应,这时,它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准备,你会因此而想得更快,说得更流畅,常常会比普通情况之下说得更为精辟有力。

5. 面试时,如何进行自我介绍?掌握下列要点作答:1、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2、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3、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