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

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施工现场必须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完善机械设备安全责任制,动力设备部门应负责机械设备的监督检查。
施工计划必须保证必要的设备维修保养时间,严禁盲目追求施工进度而滥用设备的现象。
一、机务人员管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须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作业的疾病和缺陷,受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性能,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要求培训和考核,取得劳动局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实习机操人员必须持有实习证,在师傅现场指导下才能操作机械设备。
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程的指令;强令违章操作,不管是否造成后果,均应严肃追究强令人的责任。
机管和操作人员队伍应相对稳定。
二、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施工现场及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每台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及安全运行和检测记录,必须准确及时安全;两班制以上作业的机械设备,均应实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归入技术档案。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塔式起重机和人货电梯等大型机械设备,应由项目部、安全科、机械管理领导小组和机操人员进行初验,合格后再由公司动力、安全科进行验收。
井架、卷扬机、搅拌机等中小型机械,由项目部安全科机械管理领导小组、机操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挂牌才能使用。
大型塔式起重机、人货电梯等技术性能复杂的机械设备,编制拆装方案,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作业。
各类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按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配置,并保持齐全有效。
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各种安全防护及监测、指示、仪表等装置,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制度;大型塔吊、人货电梯和打桩机械等设备应实行人机固定,建立机长负责的专业机组。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规定(5篇)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规定1、建筑安装企业的机械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2、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以及监测、指示、仪表、警报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其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3、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4、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并部门颁发的操作证、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5、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命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由于发令人强制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发令人责任,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6、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工作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7、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8、进行日作业两班及以上的机械设备均须实行交接班制,操作规程人员要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10、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须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夜间作业必须设置有充足的照明。
11、在有碍机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场所作业时,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合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
12、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未遂恶性事故时,必须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企业领导对事故应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规定(2)是指在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遵守的安全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机械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机械安全使用管理措施建筑工程机械安全使用管理措施是确保建筑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机械设备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和损失。
因此,建筑工程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工程机械安全使用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现场建立健全的机械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机械安全使用的基础。
制度应包括机械设备的登记、检修、保养、维修、运行等方面的规定,明确机械设备使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
二、机械设备的选择和购买在购买机械设备时,要选择具有合格证书的产品,并注意其技术参数和适用范围是否与实际需求相符。
同时,要选择有信誉和经验的供应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购买机械设备时,还要注意对设备的实地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和要求。
三、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固定牢固,连接可靠,以防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
在调试过程中,要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四、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维护和保养要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手册进行,包括清洁、加油、润滑、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涉及到动力传动部件和控制系统的检查和修理,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机械设备的运行和操作机械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禁止违章操作和超负荷使用。
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六、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要由专业人员进行。
定期的检修和维修是确保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范文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操作,并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件。
2.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安全可靠。
3.机械设备必须设置在安全稳定的位置上,避免倾倒或滑动。
4.机械设备必须正确使用,并严禁超负荷操作。
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6.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原理、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正确操作。
7.机械设备使用中,必须保持周围环境整洁,避免杂物阻碍设备运行或造成安全隐患。
8.机械设备使用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无异常情况方可停止使用。
9.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10.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在进行设备维修时,必须确保设备停止运行,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1.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或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上级进行处理。
1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安全规定,并定期接受监督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工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打桩机、压路机、装载机、铲车、塔吊等。
第二章机械设备的用工与保管第四条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经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机械设备由专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经过岗前培训,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和安全操作程序。
第六条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第七条机械设备定期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6篇)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为防止机械发生伤人事故和机械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大型施工机械,必须报审检验和审批。
未经报审验收的施工机械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操作人员必须有专门的操作证件。
二、一般施工机械及工器具,在进场之前,必须进行检修,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装置应完好齐全,缺损的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的或失效的机械不能使用。
三、预防机械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性射线,振动,噪声等,必须配置相应措施使有害物质限制在规定区域。
四、工器具必须做到摆放整齐,管理制度健全,无丢失和外流有专人检查和记录,施工队班组,每次使用前要进行班前检查,对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应立即销毁,有缺陷的不能使用的设备,应单独存放。
五、凡是机电设备,必须设置规范的接地装置,牢固的接地,严禁线中串联接地,严禁预约停送电时间的方式进行电气检修。
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接上“禁止合闸”的警示标志。
六、进入施工现场机械必须挂有安全操作规程,专人负责,专人操作,做到施工员先检查后施工的原则进行作业。
七、工程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机械器具安全专项检查制度,对检查有问题的设备作好记录,责令整修。
并进行复检后方可进行使用。
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确保施工现场使用的机具设备能够安全、稳定、高效地工作,并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伤害风险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个施工机具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1. 管理责任:明确施工机具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包括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他们应负责机具设备的选择采购、使用培训、检修维护、事故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2. 机具设备购置:明确机具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选购。
同时,要做好设备的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3. 机具设备使用:根据机具设备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操作机具设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起重机械设备的选用、日常维护、使用规范、安全操作、事故处理等内容。
第二章起重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采购第四条本单位按照施工需要,确定起重机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第五条起重机械设备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相关规定,并经过专业人员的评估和鉴定。
第六条起重机械设备的采购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程序进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第三章起重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第七条每台起重机械设备应当有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并制定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起重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每天进行设备的外观检查和清洁;2. 定期进行设备的润滑和加油;3. 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检修;4. 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
第九条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四章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第十条使用起重机械设备的前,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性能正常。
第十一条指挥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在使用起重机械设备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 必须在安全距离之外站立,并在车内安装有效的防护设备;2. 在起重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的状态,不得超载或者越限使用;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
第五章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使用起重机械设备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 在操作前应先进行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的性能正常;2. 严禁酒后驾驶或者疲劳驾驶起重机械设备;3.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警觉,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操作方式。
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5篇)

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保持良好的机具使用状况是现场安全施工(生产)的一个关键。
因此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为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纳入本工程的安全管理中。
本工程的安全组织机构中要机械管理人员参加。
2、明确各类机械、机具的使用、维护人员,明确各级人员应负有的安全职责。
3、认真组织有关安全管理和测量/计量设备,机械、机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及操作水平。
4、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的使用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
5、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做好定期检查试验。
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做好不适用不合格或以小代大。
6、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供应、技术、安全等部门的人员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地检查试验,对存在的问题的设备及时修理,对存在的不能消除缺陷的坚决不得用于本工程。
7、所有机械、设备严禁“带病”使用,杜绝使用“报废品”,不许超负荷使用。
8、测量/计量、机械、设备必须是专业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并具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
9、测量/计量设备,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参加施工(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工作,做好机械使用的平面设置、操作要求。
如有变更,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提出方案由工地负责人和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新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审定,并重新交底。
10、机械、机具应实行随机挂牌(管理人、安全操作规程)。
11、班组使用的机具和设备,应按规定周期检查、保养、并有专人建账建卡,挂牌运行。
12、设备的库存摆放应整洁有序。
13、中小型、设备操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14、电力建设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事故调查处理按(电力建设施工机械管理文件汇编)内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制度(4篇)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保障施工现场机械操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规范机械使用管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施工现场的机械使用管理工作。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机械使用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人身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2. 纪律原则,机械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执行。
3. 综合管理原则,机械使用管理要与施工组织、生产组织等综合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机械使用人员第四条【机械使用人员资质要求】1.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机械操作资格证书,且具备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
2.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公司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机械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3.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从事机械操作工作。
第五条【机械使用人员安全意识】1.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安全防护责任。
2.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掌握机械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方法,并严禁擅自修改机械结构和功能。
3.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六条【机械使用人员的责任】1.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2.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及时上报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事故,配合公司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保护好机械设备,严禁私自租借、倒卖或转让机械设备。
第三章机械使用与管理第七条【机械使用管理】1. 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备案登记,包括机械设备的基本信息、资产编号、购置日期等。
2. 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并建立相应的检测和维护记录。
3. 机械设备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
第八条【机械操作规程】1. 机械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
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4篇)

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施工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施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吊车、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设备,以及电动工具、焊割设备等小型设备。
第四条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和相关地区的法律法规,确保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五条施工设备的安全责任由所属部门负责人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
第六条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贯穿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等各个阶段。
第七条施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岗位资格证书,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八条施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改变设备的工作参数。
第二章设备选购管理第九条设备选购前,应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资质和信誉等方面的评估,选择符合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的供应商。
第十条设备选购应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设备的性能和规格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并保证设备的品质和易用性。
第十一条设备选购时,应确保设备具备合格的安全保护装置,并有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设备选购后,应进行验收并开展安全培训,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三章设备安装调试管理第十三条设备安装前,应编制详细的安装方案,并由专业人员进行专门安装。
第十四条设备安装时,应保证设备的稳固和可靠,防止因设备松动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
第十五条设备安装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十六条设备调试和试运行期间,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第十七条设备调试和试运行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开展安全培训,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十八条设备使用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安全操作培训,并发放相应的操作证书。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要求(三篇)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要求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是指在施工现场中合理规范和管理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维护,以确保工人和施工机械的安全。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机械选择和购置1.根据施工项目的要求和工地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并确保机械设备具有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2.购买机械设备时,应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或经销商,并要求提供相关的产品合格证明和资质。
二、机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机械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牢固可靠。
2.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三、机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1.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2.机械设备的操作必须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进行,严禁违规操作和超负荷使用设备。
3.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和冷静,禁止在操作过程中饮酒、吃饭等不当行为。
四、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1.机械设备必须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工作性能。
2.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3.在设备检修和维护过程中,必须切断电源和动力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五、机械设备的存放和保管1.机械设备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内,保持整齐、清洁,并标明相应的标识和警示语。
2.机械设备存放区域必须具备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防止设备受损或发生其他意外。
3.机械设备的钥匙必须妥善保管,严禁私自拿走或借用机械设备,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应急救护和安全培训1.工地必须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护设备和培训专业的急救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并救护伤者。
2.施工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是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一些基本要求,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确保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措施施工机械是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和设备,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机械运行安全和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1.选用符合标准的机械设备:施工机械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设备,确保其安全性能和质量。
2.检查机械设备:将机械设备分类,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使用合格驾驶员:对驾驶机械设备的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操作机械设备的能力和技能。
4.实施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施工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5.保养维修设备: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和磨损的部件和配件,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6.加强事故预防: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预防,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紧急救援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7.监测安全使用情况:建立机械设备使用台账,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8.强化安全培训:开展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供安全操作指导。
9.定期检测设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安全提示标识和警示标志:在机械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11.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监督检查,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
12.提供应急救援设备:在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提供必要的急救救治和安全保障。
通过以上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机械的安全性能和运行可靠性,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确保施工机械的安全。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措施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
施工企业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力军,其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伤亡事故。
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2. 提高工程质量: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只有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 降低施工成本: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到位,可以减少因设备故障、事故等原因造成的施工停滞,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4. 提升企业形象: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管理水平。
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
二、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 安全意识不足:部分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2. 设备老化:部分施工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维修和更新,导致设备安全隐患。
3. 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企业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不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4.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安全管理措施无法有效实施。
5. 应急预案不足:部分施工企业在遇到突发安全事故时,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导致事故损失扩大。
三、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及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施工企业应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设备故障风险。
3.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施工企业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职工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一、施工现场必须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体制,完善机械设备安全责任制,各级人员应负责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施工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应负责机械设备的监督检查。
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熟悉各自操作的机械设备性能,并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在非生产时间内,未经项目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机械设备。
四、机管和操作人员必须相对稳定。
操作人员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新购或改装机械设备,必须经公司有关部门验收,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经过大修理的机械设备,必须经公司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施工现场的大型机械设备(塔吊、施工升降机等)必须由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拆除,安装后必须经项目部、公司有关部门和建委及安监局认可的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八、塔吊、施工升降机的加节,必须由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并经项目部和公司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九、施工现场的中、小型机械设备,必须由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十、机械设备严禁超负荷及带病使用,在运行中严禁保养和修理。
十一、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度。
十二、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守项目部、公司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范、规程及制度。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1. 引言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但由于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
4. 责任与义务4.1 施工单位要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一、为了提高建筑机械设备运行效率,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一、本单位设立专职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2.负责建筑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3.组织建筑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4.开展建筑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5.指导各部门监督和检查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
三、各部门应配合建筑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三章设备选型及进场检查一、在选购建筑机械设备时,应向厂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使用说明书,并认真查验设备的合格证明和制造日期。
二、购买机械设备前,应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初次进场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查验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商、合格证明、制造日期等是否符合规定;2.仔细检查设备主要部件的运转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4.对设备进行试运转,确认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三、设备进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和使用。
第四章使用与维护一、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方可操作设备。
二、使用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应进行设备的外观检查,确认设备的各项指示正常。
三、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工作或违反操作规程。
四、使用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应及时排除设备的故障,若发现故障无法解决,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五、建筑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件的检查等工作,应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
六、定期检查是确保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要求制定检查计划并组织执行。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5篇)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为更好地搞好械设备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力,控制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各分公司、项目部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2、分公司、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人员须根据工程需要,填写工程设备、应急救援设备请购申请和采购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门统一采购。
3、杜绝使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明文规定的淘汰的施工生产设备,采购到项目部的机械设备或应急救援设备入库前,必须经分公司或项目部设备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对申请表一一进行核对,对规格、品种、型号、数量、合格证、许可证、生产厂家、随机配件、工具、说明书等进行检查,对质量进行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库。
进库设备按仓库保管制度进行存放,不合格的机械设备、物资不得入库。
4、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应根据特殊需要和使用,存放于非常醒目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并告知相关人员。
5、大型机械的安装、拆卸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审批后方可进行。
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不懂机械设备的人员严禁进行装、拆作业。
6、大型机械安装后必须经检测部门进行验收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电梯的防附装置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大型机械设备的限位、保险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7、双笼电梯卸料平台的两侧边必须封闭严实规范,安全门要规范化、定型化;通讯联络装置规范。
8、所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装拆工、塔吊司机、挂钩指挥、电梯司机都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9、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精心操作,杜绝违章”,勤检查,勤保养,禁止设备带病运转,并做好机械台班运行记录。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2)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的目的: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高效、顺利运行,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和报废等工作。
3.机械设备采购:按照施工需求和技术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供应商的比较和评选,确保选购合适的设备。
4.机械设备验收:对新购机械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4篇)

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作业安全,保护工人健康,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相关工程的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第三条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目标:预防施工机械事故的发生,确保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科学管理,全过程安全控制,责任明确。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机械使用单位的责任与义务、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设备维护与检修、应急处置措施等。
第二章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六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法定资质、专业管理人员、合格的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七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制定专门的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第八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有相应记录。
第九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组织实施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第十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机械使用单位的责任与义务第十一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机械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监督、检查等职责。
第十二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机械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三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配备合格的机械操作人员,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交接。
第十五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技能和操作水平。
第十六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应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
第四章机械操作人员的要求第十七条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经过专项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篇)

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确保建筑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混凝土泵车、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
1.3. 所有建筑机械设备的所有者、管理者和操作者都必须遵守本制度。
2. 设备管理2.1. 所有建筑机械设备必须具备合格的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明,合格证明必须明确设备的型号、规格、最大工作负载等。
2.2. 所有设备必须按照设备生产厂家规定的保养和维修要求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2.3. 在设备大修和更换关键部件时,必须由专业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操作。
3. 设备操作3.1. 所有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合法的操作证书,并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
3.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或在不适当的环境下操作设备。
3.3.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和谨慎,不得酗酒或药物滥用。
3.4.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状况符合操作设备的要求。
4. 安全防护4.1. 在设备工作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4.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配备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4.3. 设备操作场地必须保持整洁,无障碍物和滑倒物。
4.4. 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警戒线、安全网等。
5. 应急措施5.1.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上报相关人员。
5.2. 所有工地人员必须熟悉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5.3. 在设备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必须确保设备停止运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6. 管理责任6.1. 设备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确保本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6.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和质量。
6.3. 所有人都有权举报和反映设备安全问题和行为不当的情况,有权拒绝执行不安全指令。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制度:1. 施工机械管理机构应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包括机械设备的购置、使用情况等详细信息。
2. 高风险施工机械应设备专人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维护和保养。
3. 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4. 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应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方法,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件。
5. 施工现场应设置显著的警示标志,防止非相关人员靠近机械设备,避免意外发生。
6. 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7. 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动力源,确保其安全停放。
8. 发生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机械设备,并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应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购置、检测等详细信息。
2.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 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件,并熟悉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4.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规程,禁止超负荷使用和违规操作。
5.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使用相关的安全保护装置,确保设备操作安全。
6. 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特种设备,并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7. 特种设备的安装、拆卸和维修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
以上是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点,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完善。
同时还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施工机械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为加强施工机械、工器具及特种设备(以下统称“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1、进场检测验收设备进场时要进行检测验收,设备验收时要有产品合证书,并有监理在场,通过验收后必须向监理部门报验,获批后方可投人使用。
2、设备安全管理“三定”各种设备的使用应定人、定设备、定岗位,由专业技术人员专人操作,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5篇)

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消除和减少施工机械伤害,依据《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施工机械的管理1、公司统购的施工机械,尤其是起重机械,物资部应保存好购置合同及发票、产品合格证、起重机械生产企业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复印件、技术说明书、质保单等资料。
并将技术说明书报送工程部、技术质量部各一份。
2、物资部应按相关规定到建委申请起重机械登记编号。
3、各项目部应建立本项目部施工机械管理台帐、维修保养记录,并将台帐分别报送物资部、工程部各一份。
4、物资部应建立公司施工机械总台帐、掌握施工机械维修保养情况。
第三条施工机械使用完,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入库。
第四条对于施工机械出租赁方的管理,物资部应对出租方进行评价、建立合格供方名册,并将名册下到各项目部。
第五条项目部应与出租方签订租赁合同、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第六条施工机械的安装与验收。
1、施工机械必须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设置。
2、施工机械安装前必须对安装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操作,安装时设专人指挥。
3、现场固定安装的机械设备应搭设防护棚,设置安全操作规程牌。
4、塔吊、外用电梯等必须由专业安装队进行安装,安装队的资质必须符合要求。
5、施工机械安装完,按《安全验收制度》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的施工机械应悬挂验收合格证。
6、施工机具试运行时必须设专人指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并填写试运行记录。
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2)是一套为保障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安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机械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机械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岗位资质和培训证书,熟悉机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步骤。
2. 机械使用前的检查和维护:在使用施工机械之前,需要对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各项功能和安全装置正常工作。
同时,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且有一定难度的管理,其特点是:①建筑施工作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②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同一工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人员不断进场、退场;③一线的生产工人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技术知识缺乏,安全生产知识薄弱;④施工环境恶劣,露天作业;⑤复杂的承包关系。
但是,只要我们能在复杂的管理概念之中,理顺出一个清晰的管理思路,就能够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4M要素原理,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4类: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③危险的工作环境;④较差的管理。
所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也必须从这几方面人手。
1.尽量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根据统计,人为的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
因此,要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运作,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
如上所述,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大,一线的生产工人大部分都专业知识缺乏等等。
为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加强对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坚持一定要持证上岗,按规操作。
由于建筑机械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型建筑机械都是易于操作的,这就造成了部分人的思想麻痹,认为我也会操作,或者可以随便叫人去操作,这就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殊不知,大部分中小型建筑机械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但也是较笨重的机械,因为笨重,其运动惯性也大,一旦出事难以控制。
如最为常见的砂浆搅拌机,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运动速度也慢,如果一个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去操作,就不会认识到其危险性。
在搅拌的过程中,如果用物料去拨弄拌桶内的砂浆,那是相当危险的。
或者一旦有石块卡住了拌叶,应如何去紧急处理等,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尤其是刚从农村进城干活的农民工。
再如物料提升架(钢井架)看似只是简单的上下运动,但其运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相当多,如高空坠落,物料摆放不好而卡死、洒落,运动过程中可能有人往井架中张望等等。
如果不经过培训,操作员就不会意识到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紧急情况下也不会知道如何去处理、排除故障。
所以,必须注重机械操作员的培训。
机械操作员除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外,还应懂得相关的机械常识和必要的安全知识。
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四项工作;对所有操作员一定要坚持持证上岗,并做好相关的机械维修、保养等文字记录工作。
另外,作为一个正规的建筑施工企业,通常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已相当健全,问题是如何去宣传,使到人人知晓;如何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使有关人员都能按规定去做;又如何去监督、检查,证实有关人员确实已按规定去做了。
这才是一线管理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
这里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即是建筑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要消除其不安全状态,就要保证机械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1)对于新进场的机械设备,要建立进场检查制度,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安全性、合格性、合法性。
即机械设备必须是合法的生产厂家生产,有出厂合格证,产品外观完好无缺、不变形,安全保护装置齐全。
凡不符合这四项要求的,坚决拒绝进场。
2)对大中型建筑机械设备,其安装与拆除一定要请有资质的专业安装、拆除队伍来进行施工并有详尽的施工方案和有关上级部门的审批。
3)安装好的机械设备要取得安检部门的检测合格证后方可运行工作。
4)对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要求操作工和维修工按规定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并做好文字记录。
特别是要重点检查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如物料提升机的安全停靠装置。
工地上很多民工嫌其麻烦经常不用,甚至将其手柄绑住停用;层问安全门也是长期置于打开状态。
这些要靠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经常去检查发现,以保证安全装置能发挥正常的作用。
另外,要坚持安检制度,安检到期的设备一定要重新检测,不要认为能正常运行就可以不检测了。
因为机械设备的内部损伤、钢结构的疲劳损坏不是rou眼可以看得出来的,目前的正常运行不等于下次也能正常运行。
3.消除危险的工作环境
由于建筑工地的复杂性,建筑机械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经常是露天作业,任凭风吹雨打日晒,加上工地各种建筑材料的堆放,周边环境杂乱无章。
所以,为建筑机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尤为重要。
如为砂浆机、卷扬机搭设一个合适的遮雨棚,设备周围不要堆放建筑材料及杂物,机械的控制台要视野开阔、安全。
特别要注意的是,卷扬机出来的钢丝绳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很多工地上的人员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建筑杂物乱丢乱放,以致经常有木料、钢筋刮伤钢丝绳也不知道,这样就为提升机吊笼的坠落种下了安全隐患。
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应积极开展5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1)整理是改善工作现场的第一步,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
把不可能用得到的物品清理掉,把经常要用的物品和工具放到容易取到的地方,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减少磕碰机率,保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2)整顿即通过前一步的整理后,对生产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
如机械设备控制台、电源、漏电开关、紧急开关等的安装、摆放如何才能更合理,使操作员能在最有效、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3)清扫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的精度降低、故障多发。
脏的现场也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
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4)清洁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清洁,即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
5)素养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机械操作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只要我们认真做好上面所说的3个要素的安全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从而间接地为企业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