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观摩课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观摩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观摩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107a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7.png)
观摩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观摩课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看、闻、尝、听、等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小脸蛋上的宝贝,了解他们的用途,并学会保护五官的方法。
2、喜欢自己与众不同的小脸蛋。
活动准备:1、盛有金鱼的金鱼缸,醋、糖水;2、小鸟叫、哭声和笑声的磁带。
3、盒子自制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盒子。
活动过程:一、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师:小朋友看桌上有什么?幼:金鱼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用眼睛看的师:〔做闻花香状〕这儿有什么气味?你是怎么知道的?幼:鼻子闻的,师:那我们一起来闻一闻。
师:〔举起一杯糖水〕这是什么?这是一杯什么样的水,有没有味道呢?你们想个方法?幼:用嘴巴尝一尝师:那我们一起来尝一尝。
引导幼儿用小勺舀起水尝一尝,得出是糖水的结论。
师:放录音〔小鸟叫〕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样知道的?幼:用耳朵听到的。
师:我们再来用小耳朵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哭和笑的声音〕师:那你们喜欢哪种声音?〔笑的声音〕那我们一起来笑一个吧!二、师幼讨论保护五官的方法师:刚刚我们用眼睛看、鼻子闻、嘴巴尝、耳朵听,它们都长在哪儿?〔小脸蛋上〕他们都是小脸蛋上的宝贝呢,我们要保护他们,可怎样保护呢?小朋友想一想,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幼儿自由讨论,答复:我们怎样保护眼睛宝贝呢?〔不能用手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点眼药水〕那鼻子宝贝怎样保护呢?〔不能用手挖鼻孔,不能把小东西往鼻孔里塞,很危险的〕嘴巴里有什么?〔牙齿、舌头〕那怎样保护呢?〔早晚刷牙、不吃脏东西〕小耳朵呢?怎么保护它呢?〔不用手去挖耳朵、耳朵里不能塞东西,那样会听不见的〕。
师:小脸蛋上的宝贝真有用,你们喜欢他们吗?〔喜欢〕三、游戏《神奇小屋里的礼物》今天我们小朋友认识了小脸蛋上的宝贝,也知道了保护他们的方法,你们看“宝贝们〞都在这儿呢?〔出示各种自制的“五官〞模型〕1、交代游戏玩法:瞧,我这儿有座神奇的小屋,小屋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用眼睛看的,有用鼻子闻的,有用嘴巴尝的,有用耳朵听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35575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7.png)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 描述: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XX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并参与课程活动。
- 预期学生水平:学生对XX领域的知识已有初步了解,能够进行基本的XX操作。
三、授课时间- 课时:1课时(40分钟)- 具体日期和时间:根据学校教学进度安排。
四、授课教师- 姓名:XX老师- 教龄:5年以上- 教学专长:擅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掌握XX概念及其应用。
- 学生能运用XX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描述XX过程并对其进行评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课堂互动,提升表达和沟通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自信心。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XX概念及其应用。
- 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XX过程的描述与评价。
2、教学难点- XX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 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 XX过程的深入分析与评价。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分享相关的经验,为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准备。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清晰、系统地讲解新课内容,强调重点,解释难点,并通过实例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疑问点进行提问,确保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合作探究(15分钟)- 教师活动:布置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观摩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观摩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f1fec2877232f60ddcca1ea.png)
观摩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传主是先后两次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居里夫人。
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记述了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在棚屋中通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见到镭的“美丽的颜色”的过程。
文章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段),集中描绘简陋、恶劣的工作场所环境。
第二部分(7—19段),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段),描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
通篇文章用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既为我们再现了居里夫妇提炼出镭的科研过程,也为我们展现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学情分析:一般学生都对本文的传主居里夫人有所了解,知道传主的主要科学成就和人格品质,所以,学习起来有一种心理上的亲切感。
另外,八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较多写人散文,具备阅读写人散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比如知道要以事写人,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融入作者的情感等。
同时,通过对前一篇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学习,对于传记类作品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传记的特点,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适度想象等,已经形成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3.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重点:1. 准确把握人物特点。
2. 品味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美。
教学难点:探究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创意:因文识人,因人析文;揣摩品味,体会情感;合作发现,自主建构。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我知道:印象中的居里夫人(一)师:中国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把这句话用在法国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那么,关于居里夫人,同学们了解多少?(二)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居里夫人科研和生活的资料或小故事。
(三)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些资料或小故事,用“我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评价居里夫人?学生自由回答。
“六个一”教学策略的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设计模板
![“六个一”教学策略的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c1bfa4e10661ed9ad51f3ab.png)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六个一”之三:有一次真正的小组讨论或交流发言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六个一”之四:有一份学生思维导图手绘笔记或完成一份导学案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六个一”之五:有一个精美的板书设计或教师的思维导图板书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附板书设计:
“六个一”之六:有一个课程即将结束时你学到了什么的学生交流总结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五、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六、教学流程图
七、即时训练
检查
目标
检测题的内容
八、作业布置
九、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在进行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环节,不但让学生知道物理的研究过程,更让他们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5.学习风格分析:
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电磁感应想象,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研究,有必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器材
2.辅助教学资料:
四、“六个一”策略设计
“六个一”之一:有一个吸引学生的新课引入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六个一”之二:有一个微课或小视频的使用
贵州省高中物理杨永忠名师工作室
推广应用“六个一”教学策略的观摩课、示范课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完整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008c3e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d.png)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完整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XXXX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XXXX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XXXX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XXXX的基本操作和技巧;3. 能够应用XXXX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XXXX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XXXX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3. XXXX的具体操作和技巧;4. XXXX的实例分析和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分为导入、讲解、实践和总结四个环节。
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与XXXX相关的生活场景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
2. 讲解(20分钟)讲解XXXX的基本概念和定义,通过图文并茂的说明帮助学生理解XXXX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同时,讲解XXXX的具体操作和技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XXXX的使用方法。
3. 实践(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个任务来应用所学的XXXX技能。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
4. 总结(10分钟)课堂结束前,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与学生分享一些XXXX相关的发展动态和应用案例,以增加学生对XXXX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评价:本节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XXXX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估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XXXX的概念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例分析等内容;2. 实践活动材料:提供给学生的实践任务和相关数据或素材;3. 参考资料:包括XXXX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XXXX的兴趣和参与度较高。
小学四年级科学观摩课《力在哪里》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四年级科学观摩课《力在哪里》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571fd0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5.png)
小学四年级科学观摩课(力在哪里)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事例,感受到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2、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二〕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普遍存在。
2、了解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力有大小和方向。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具打算:1、教师打算:篮球、铁钳、核桃2、学生打算:橡皮泥〔面团〕、弹簧、直尺、细木棍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讲桌移动吗?指名学生说出方法并让学生上来演示。
2、刚刚大家想的方法都使讲桌移动了,尽管方法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对讲桌施加了一个什么?〔先让学生说,学生很快说出“力〞后,板书:力〕二、自主探究:〔一〕、感受力的存在。
1、出示一个篮球,你有没有方法让移动中的篮球停下来?上来试一试。
〔师生互掷篮球〕。
2、你看到力了吗?力是什么样子的?〔为难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
〕3、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1〕、〔双手轻轻拿住一根粉笔〕,感受到力了吗?〔2〕、〔用力掰断粉笔〕,感受到力了吗?当时,我感受到了力。
你能用简单的箭头表示核桃受力的情况吗?4、学生用树枝感受力的存在,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
5、翻开书40页,看书上的四幅图,小组商量,感受力的存在。
〔学生商量,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活动:试着利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只要有成果,可以自由上来写。
7、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可以安排商量〕8、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力无处不在。
9、提问:我站在这儿,有力存在吗?晚上睡觉时有力存在吗?〔为难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进一步稳固力无处不在。
〕〔二〕、力对物体的影响1、通过前面几个我们感受力的活动,你发觉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2、力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对物体的其他方面还有影响吗?3、〔出示橡皮泥〕拿这块橡皮泥,用力捏一捏,你发觉了什么?〔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注意即时性评价和他评〕〔三〕、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1、扳手腕活动〔1〕、教师提问:边玩边思考:获胜主要靠什么?为什么扳手腕特别费力呢?〔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4〕、要X测量力的大小,就必须使用弹簧秤,下节课我们要详细的研究用弹簧秤测力的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范本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范本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8c343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c.png)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范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爷爷和小树》一、教材分析《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
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
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39;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
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
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
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
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
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一、由图片引出课题1、贴“小树”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幼儿园小班观摩课授课设计教案
![幼儿园小班观摩课授课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0e3d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3.png)
本文将分享一份幼儿园小班观摩课授课设计教案,旨在帮助幼教教师更好地授课,提高教学质量,希望对幼教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和掌握数字0~10。
2. 学习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图形,比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并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环节1. 自我介绍。
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促进孩子们的情感交流。
2. 数字认知。
使用数字卡片,让孩子快速认识数字0~10,可以同时展示对应数字的手指数量,让幼儿参与到数字认识之中。
3. 图形认知。
使用图形卡片,边向孩子们展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矩形等基本图形,并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
4. 游戏环节。
通过如数数、分类等游戏,检测孩子的认知程度,同时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5. 活动环节。
针对上述学习内容,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可以设计一些手工制作、模仿游戏等活动,巩固并深化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
根据幼儿儿童的学习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刺激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2. 多元智能教学。
通过多元智能理念的教育方式,针对孩子们的兴趣、能力、个性等因素,开展多种不同的活动,探索不同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小组竞争、合作拼图等活动,促进孩子们的交流互动,同时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工具数字、图形卡片,游戏道具,手工材料。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
回顾本次课程,在了解到孩子们的认知程度基础上,围绕上述学习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不足之处。
要注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保持教育目标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对孩子们的认识和理解,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策略。
本次教案旨在为幼儿园小班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模板,帮助教师更好地授课,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教学设计和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和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0b112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a.png)
教学设计和教案模板一、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而教案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工具,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模板,并以语文课为例进行论述和详细说明。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具备明确、可行和具体的特点。
以语文课为例,教学目标可以以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进行设置,例如: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该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自主完成相关的习题和作业;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例如,在语文课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相关的课文作为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语文课为例,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操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和总结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教案模板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工具,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 教学准备准备教材、教具和课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堂。
3.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流程,分为导入、知识讲授、巩固与拓展等环节进行教学。
- 导入:通过问题、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知识讲授:逐步讲解和讲授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注重启发学生思考。
- 巩固与拓展:通过讨论、练习和拓展活动,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名师观摩课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名师观摩课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8f46e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7b.png)
名师观摩课(动物笑谈)教学设计第—课时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有关动物的图片或视频,以谈话的方法导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动物的故事,尤其是一些有趣的故事。
还可以通过课文中的那幅漫画来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设疑:画中的人怎么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口述画中人或事。
2.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
3.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默读课文后,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相互交流不会的字。
这个环节要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留意问题较多的字词,在后面的字词交流学习中作为重点强调。
〔2〕由于本课字词过多,教师集中出示相关生词。
此环节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打算时间,以便利用工具书查找生词。
必要时,教师板书范写疑难字的拼音与笔画,如“虐待〞“匍匐〞“怪诞不经〞等。
讲解字词时对于难以理解的词义可依据原文中的句子来援助理解。
〔3〕造句练习。
任选三个四字词语。
如“迫不及待〞“大相径庭〞“神采奕奕〞等词进行造句。
教师可出示文中例句,供学生参考。
4.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可以结合对课文标题的探究来进行。
可以提出问题:课文以(动物笑谈)为题,你觉得题目表达了文章的内容了吗?结合课文说说,“笑谈〞之“笑〞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意在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学生的答复可能比拟浅显,仅仅局限于作者惹人发笑的反常做法上,教师不必急于补充,要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尊重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的权利,只要学生思维清楚、严谨,口头表达标准、流利,就应予以肯定。
明确:〔1〕作者研究动物的外在行为很可笑。
如:作者扮“鸭妈妈〞在草地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2〕小动物们淘气的举动很可笑。
如:小鸭子们不落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似乎不想告诉人们事情的原委。
鹦鹉把父亲衣服上的扣子全咬掉了,害得老先生弯着身,提着裤子,蹒跚地走着……〔3〕文章言语幽默,有时还带着调侃的味道,读了觉得很好笑。
名师观摩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名师观摩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5a716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7.png)
名师观摩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课时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预习的内容。
1944年4月10 日,延安各界盛大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大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为什么这位母亲会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呢?带着问题引入这篇文章。
2.预习检测。
教师可以出示幻灯片,检查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生字词,点拨较难、易错的生字词,例如以下字词。
在这一环节教师注意让学生把较难的字词圈点标注在书上。
〔1〕请同学们采取抢答的方法读准以下加点字的字音。
佃农〔diàn〕祖籍〔jí〕溺死〔nì〕私塾〔shú〕衙门〔yá〕劳碌〔lù〕妯娌〔zhóu〕和睦〔mù〕差役〔chāiyì〕野蛮〔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2〕理解下面的词语。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援助。
为富不仁:贪财好利,没有好心肠。
不仁,不同情别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牵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聊叙:姑且谈谈。
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慰勉:抚慰鼓励。
〔3〕了解文体知识。
回忆录:传记的一种,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在记叙的根底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学习回忆录的方法: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把握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提示: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分段归纳。
观摩课一路象北教学设计
![观摩课一路象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0c5a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e.png)
观摩课一路象北教学设计一、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一节观摩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该课程主题为“一路象北”。
二、教学目标本节观摩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象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熟悉象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3. 了解象北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4.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和特点首先,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视频介绍象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象北位于哪个区域,其地理环境和地形状况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象北的地理特点。
2. 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实物展示象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可以让学生了解象北的植被种类、动物物种以及气候变化等。
教师可以结合季节变化,让学生体验一下不同季节的气温、雨量等变化情况。
3. 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象北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
可以选取一些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和风景名胜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象北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4. 综合运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游戏,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象北的生活场景,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观摩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讲、观看视频、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使用,能够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摩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听讲、观看视频、图片展示以及实际操作等方式全面了解象北的地理位置、特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等方面的内容。
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优秀6篇)
![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f9297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4.png)
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优秀6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联系旧知。
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
(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
理解寓、则的意思。
(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
)理解1、2句间的关系。
(转折)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
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方案篇二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列子汤问》中的一则传说故事。
从故事来看,即使是孔子那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即使是两个孩童,也有着可贵的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9897b4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9.png)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一定会对教案的内容编写有所了解,可以轻松掌控教学内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模板篇1一、课题名称:《掌声》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正确知道“小儿麻痹症、愁闷、文静、”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进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量种情势的朗诵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爱好,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朗诵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①知道“小儿麻痹症、愁闷、文静、”等词语的意思②学生通过量种情势的朗诵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教学难点:整体掌控课文情感走向,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进程设计:(一)导入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听课,林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老师充满了自信,那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1、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
2、齐读课题。
3、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教学新课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①师:哦,对呀,是谁在鼓掌?为谁而鼓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爱好的方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浏览课文之前用PPT展现出读课文的要求)师:我们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谁愿意来说一说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出“文静、小儿麻痹症,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的知道)②学习词语后,再请一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进而引出“英子是个愁闷、自卑的女孩”。
(板书愁闷、自卑)4、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师:通过朗诵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愁闷的小姑娘,那愁闷是什么意思呢?(引出愁闷,并用“造句”强化学生对词语的知道)前面我们知道了英子是一个愁闷的小姑娘,那请摸索这一段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师:谁愿意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师:谁来说说这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课堂小结师:是什么令她产生了如此庞大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7篇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8657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a.png)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方案7篇教学设计模板篇一模板(一)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原子(第一学时)和§2.2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8be4b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5.png)
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熟悉【学科名称】的应用领域和案例。
4.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
5.能够使用【学科名称】相关的工具和软件进行实践操作。
6.能够独立完成【学科名称】相关的实验和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和挑战新的知识。
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教材第一章:引入【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教材第二章:深入讲解【学科名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材第三章:介绍【学科名称】的应用领域和案例,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学科名称】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择一本与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幼儿园观摩课教学设计
![幼儿园观摩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2df4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d.png)
幼儿园观摩课教学设计在幼儿园观摩课中,教学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堂活动、教学资源和评估等方面,探讨幼儿园观摩课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要设计一堂有效的观摩课程,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目标是教师为幼儿确定的学习目标,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比如,在数学观摩课中,教师的目标可以是让幼儿学会数数,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课堂活动幼儿园观摩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包含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使之有足够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资源为了支持幼儿园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图片、绘本、教具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自身的经验和兴趣,设计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四、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幼儿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观摩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教室的布置和材料的摆放等细节。
教室应该宽敞明亮,摆放着幼儿们平时使用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同时,教室的布置应该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课堂管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课堂管理的问题。
合理的课堂管理可以提高课堂秩序,减少教学中的干扰因素,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引导幼儿行为规范,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
六、师生互动在幼儿园观摩课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十分重要。
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观摩课教案设计
![幼儿园观摩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ae37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f.png)
幼儿园观摩课教案设计第一部分:引言幼儿园观摩课是指邀请相关教育专家或园外人士进入幼儿园对教学进行观摩和评估的一种活动。
观摩课的目的是通过专家的参与,从专业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和改进。
为了确保观摩课的顺利进行,教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角度,探讨幼儿园观摩课中教师应注意的要点。
第二部分:确定教案目标在设计教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观摩课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可以分为教师目标和幼儿目标两个方面。
教师目标是指希望通过观摩课来展示自己的教学优势,获取专家的指导和认可。
幼儿目标是指希望通过观摩课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第三部分:确定教学内容根据观摩课的目标,教师需要确定要教授的具体内容。
内容选择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要求和幼儿园的发展方向。
关键是确保所选内容能够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第四部分: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案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观摩课的效果。
活动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活动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其次,活动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
最后,活动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五部分:教学资源准备在教学活动设计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资源的准备可以包括教具、图片、音频、视频等。
教具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学。
并且,教师还需要熟悉和掌握这些资源的使用方法,以便在观摩课中能够熟练操作。
第六部分:组织教学过程观摩课的教学过程应按照教案的设计有序进行。
教师需要注意掌握好节奏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浑然一体,紧密联系。
同时,教师还要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调整,根据幼儿的反应和专家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
第七部分:评估与反思观摩课结束后,教师应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评估的重点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幼儿的学习效果以及专家的评价等。
通过评估和反思,教师可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特征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学时
2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本节(课)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教
学
反
思
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文章中有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受,再加以适当点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品读自悟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通过多媒体图片感受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深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程名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设计者杨会兰单位(学校)内黄第三实验小学授课班级三(3)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结构:
一,复旧引新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探究合作新课
四、拓展运用,深化主题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学生的
活动
媒体的
应用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练习题目内容
5-1-1
5-1-2
5-1-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森林湛蓝甜润盖房裸露
扩大家具锋利黎明咆哮
一栋栋郁郁葱葱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填空: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于是,一栋栋房子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 )没有了;美丽、幸福、快乐的小村庄没有了。
自己续写故事
形
成
性
评
价
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文章中有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受,再加以适当点拨。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5-1-1
5-1-2
5-1-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2
(文字)
课件3
(图片)
|
|
课件13
(图片)
课件14、15
(文字)
课件16--24
(图片、文字)
课件25--33
(文字、图片)
课件34、35(文字)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
美丽→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乱砍滥伐
什么都没有了
课件37
(图片)
出示词语
导入新课
初步感知第一段和第五六段
品读探讨含义深刻的句子
诱发他们的情感,以引起共鸣
J
A E
B G E
FG
J
G
D
E H
EF
F
复习旧知
利用实例
导入新课
前后对比
形成概念
想象充实文章内容
总结主题,
深化情感
3
5
8
15
9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5-1-1
5-1-2
5-1-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鲜明的对比来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让学生在多种形式、各种语调的反复朗读中,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揣摩,提升认识,使价值观与语言的发展和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