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平衡力(难点突破)教学提纲
2024年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
2024年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惯性的概念,以及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 掌握惯性的概念,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斜面、毛巾、砝码、弹簧测力计。
2. 学具:每组一套小车、斜面、毛巾、砝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小车在不同表面(平滑和粗糙)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2. 例题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通过实例解释力与运动的关系。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4.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
2. 力与运动的关系。
3. 惯性的概念。
4. 实验结果及结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在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冲?(2)当物体不受力时,它的运动状态是什么?2. 答案:(1)因为乘客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前冲。
(2)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安全带、运动场上的跑道等。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实验探究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平衡力(难点突破)知识分享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平衡力班级:姓名:一、知识梳理(研究对象)原来….,突然….,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原来xx运动状态,所以……。
二、经典例题1.牛顿第一定律:例1.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 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1)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这些实验数据,目的是为了比较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物体运动需要力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牛顿第一定律2. 惯性例2. 如图,将一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
已知小球A、B两个位置的速度分别为2m/s、0。
(1)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A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将做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将做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1)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从3米/秒开始,向右做减速运动,当它减小至1米/秒时,若所有的力都同时消失,则物体A将如何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所有的力都同时消失,则物体B将如何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小球A静止放在光滑车厢底板上(设车厢底板足够长),如图所示.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时,车厢从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作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则此运动过程中,请确定小球A对地的运动情况,并写出分析过程。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什是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实例,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内容,解惯性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惯性概念。
2. 教学难点:理解惯性与质量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轨、砝码、计时器、黑板、粉笔。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小车、滑轨、砝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摩擦力滑轨上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与物体运动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惯性概念,引导学生解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3. 例题讲解:通过黑板上演示,讲解一个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例题,让学生理解惯性与质量关系。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同质量下运动情况,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为什说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性质?(3)在下列情况下,哪些是利用惯性?① 投掷实心球;② 乘坐电梯时,突然停顿时身体向前倾斜;③ 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冲。
2. 答案:(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2)因为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性质,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能力越强。
(3)①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在地球上永远运动下去?2. 在宇宙空间中,物体是否也有惯性?3. 惯性在生活中应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惯性的概念,以及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与惯性的关系。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惯性的概念。
难点: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以及质量与惯性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斜面、毛巾、砝码、计时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运动员滑行和急刹车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新课导入: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光滑、粗糙)的运动情况,让学生亲身感受惯性的存在。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6. 知识拓展:介绍质量与惯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2. 惯性的概念3. 质量与惯性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为什么静止的小车推动起来比较困难?2. 答案:(1)因为篮球具有惯性,在空中继续飞行。
(2)因为静止的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需要克服较大的惯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 拓展延伸:课后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尝试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中小车在不同表面的运动情况观察。
2. 例题讲解中如何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案_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2.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3.通过探究活动熟知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体验由实验结论进行科学推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要盲目迷信权威;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教学建议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 .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2、教学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讲解讨论交流、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圆珠笔、铅笔盒、乒乓球等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
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1.牛顿第一定律:(1)实验探讨: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2)、学生分组做实验:介绍器材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
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实验纪录:实验分析: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3)、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惯性的概念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及惯性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斜面、毛巾、砝码、弹簧测力计。
学具:学习资料、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后仰现象)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4.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例子,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2.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3. 惯性的概念及应用4. 实验结果及结论七、作业设计2. 答案:(1)乘客向前倾倒是因为乘客和公交车原本一起向前运动,公交车突然刹车,乘客的脚受到摩擦力使之下滑,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导致向前倾倒。
(2)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与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引力相平衡,使得物体不会向赤道方向飞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数据分析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安全带、运动场上的惯性现象等,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2. 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选取;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2024年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惯性的概念,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了解惯性的概念。
2. 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斜面、毛巾、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演示:教师推一辆小车,停止用力后,小车逐渐减速停下。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车会停下来?讨论:学生讨论小车停下的原因,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2. 例题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释惯性现象。
例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变化?3. 随堂练习练习: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题,巩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 实验探究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质量的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探究摩擦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小结: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注意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2. 惯性3. 实验探究:摩擦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小车会处于什么运动状态?2. 答案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乘坐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启动或刹车,乘客会向前或向后倾倒。
小车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研究不同表面摩擦力的大小,探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格式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格式一、教学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含义。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
3.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物理问题,例如:平衡状态和运动状态。
二、教学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含义。
2.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
三、教学难点1.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物理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步骤:1.引题:图示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问学生为什么这个物体可以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2.理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3.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含义,即“任何物体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有一个外力使其状态改变。
”。
4.举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含义。
2.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步骤:1.通过图示讲解自由体系的概念。
2.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即“物体不受合外力作用或受到多个合外力的作用时,合外力矢量的和为零。
”。
3.通过图示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
3.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物理问题步骤:1.引入平衡状态和运动状态的概念,以及运动状态下物体所受的惯性力。
2.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物理问题,例如:平衡力的计算和物体的运动特征分析。
五、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通过引入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适用条件和应用方法。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媒体与资源1.PPT教学课件。
2.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器材和实验手册。
七、教学评价1.平时考察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3.期中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全面物理知识水平。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掌握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了解惯性的概念,认识到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惯性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滑轨、弹簧测力计、一元硬币。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小车和滑轨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在不同摩擦力的作用下,小车运动的距离。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车在光滑的表面上能运动得更远?2. 例题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乘坐公交车时,突然刹车会让人向前倾倒?4. 探究惯性: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
2.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惯性的概念及与质量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现象:①地球自转过程中,为什么赤道上的物体离地心更远,但不会飞离地球?②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什么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为什么静止的物体需要外力才能开始运动?2. 答案:(1)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与地球引力平衡,使得赤道上的物体不会飞离地球。
②车辆行驶过程中,若突然刹车,乘客身体会因惯性向前倾倒,可能发生碰撞。
系安全带可以减小这种伤害。
(2)静止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需要外力打破平衡,才能开始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疑问。
牛顿第一定律重难点突破方案
《牛顿第一定律》重难点突破方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之所以认为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
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
为了使学生摆脱些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一、问题引入:1.物体原来是静止,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该怎么办?2.停止用力,物体会如何呢?误导学生:物体受力就会运动,物体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请学生思考原因实验事实与经验相违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通过实验演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巾及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不一样。
(科学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学生发表看法:可能是摩擦力的缘故。
(鼓励学生发表看法,)介绍物理学史:谈伽利略之前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及猜想。
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怎样运动呢?学生跟着猜想:一直运动下去。
(科学探究过程二:猜想与假设)理想实验-----探究过程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理想实验,学生很想了解伽利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思维过程。
展示伽利略的思维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问题一:如果没有摩擦,第一个斜面上小球将会上升到什么高度。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生活体验)问题二:第二个斜面上小球将会上升到什么高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三:小球在水平面上会如何运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想达到原来的高度,所以就一直运动下去。
问题四:通过实验,力与运动是什么样的关系?(科学探究过程四:归纳与总结)每位同学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进行相互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五:合作与交流)并由几个学生进行归纳。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以及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牛顿第一定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难点: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滑轨、砝码、弹簧测力计。
学具:纸张、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小车在不同摩擦力的滑轨上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小车运动状态的变化。
2. 例题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实例。
4.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2.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3.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冲?(2)投掷实心球时,为什么实心球会继续向前飞行?2. 答案:(1)乘客向前冲是因为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其惯性,导致乘客继续向前运动。
(2)实心球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投掷时,实心球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实心球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但部分学生对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验探究的过程设计;3. 作业设计的题目与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
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
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惯性的概念、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及平衡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理解惯性的概念。
2.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了解平衡力的作用。
3. 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惯性的概念,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斜面、毛巾、砝码、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小车会停下来?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解释惯性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平面、斜面、不同摩擦力条件下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 实验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知识拓展(10分钟)讲解平衡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 实验现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外力、摩擦力等因素有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惯性现象,例如:为什么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冲?2. 答案:(1)因为乘客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冲。
(2)小球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逐渐减速,最终停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情况,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到位。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思想。
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⑶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⑵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⑵通过理想斜面的教学,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游戏,引入课题撕纸游戏猜一猜:1.一张纸已剪成两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2.现在把纸剪成三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大家不要动手,先猜一猜。
3.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呢?怎样解释我们的游戏呢?其实,在我们的游戏中还涉及到一个古老的话题──力和运动:用力撕纸,纸条断开运动起来。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体验古人的探究过程,学习古人的探究方法,进一步理解论述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二)回顾历史,探究定律1.情景设问,经验猜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动和力如影随形,总是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比如:马拉车则车前进,不再拉,前进的车会停下来;人象推车则车前进,不再推,前进的车会停下来;踢球,球沿草地向前滚动,不再踢,滚动的球会慢慢停下来。
思考:运动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出经验猜想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2024年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2024年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主要内容包含: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惯性的概念,以及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了解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的概念。
难点: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斜面、滑块、弹簧测力计。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小车在不同表面(光滑、粗糙)上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状态会有所不同?2. 例题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现象,并展示讨论成果。
4.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强调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知识拓展:介绍惯性的概念,解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2. 惯性3. 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在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冲?(2)为什么在快速跑步时,突然停下来会感到不适?2. 答案:(1)因为乘客具有惯性,当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导致乘客向前冲。
(2)因为快速跑步时,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都处于运动状态。
突然停下来,各器官、组织、细胞的运动状态不能立即停止,导致人体感到不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024年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2024年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章《力和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以及惯性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表述出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2. 使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运用惯性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惯性的概念。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车、斜面、毛巾、砝码、实验视频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直尺、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小车在水平面、斜面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小车在不同情况下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分析实验现象,解释惯性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题。
解题过程中强调关键步骤,提示学生注意理解题目中的信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强调易错点。
5. 实验探究(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并得出结论。
拓展延伸:介绍牛顿第一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2. 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3. 惯性概念4. 例题及解题关键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生活中的一个惯性现象。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一个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2. 答案: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冲。
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_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_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1.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及其意义;2. 惯性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实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知道惯性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惯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的概念,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小车、滑轮、阻力板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乘坐公交车时的前倾和后仰,引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释惯性的概念。
3.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阻力下的运动状态改变,引导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理。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解释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2. 惯性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解释惯性的概念,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在不同阻力下的运动状态改变。
答案: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意义: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规律。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例子:乘坐公交车时,车辆突然刹车,乘客会前倾。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3)能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体会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惯性的概念和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
(2)对惯性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的视频。
提问:汽车为什么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样运动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二)新课教学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提出问题: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会一直运动下去吗?(2)猜想与假设: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
可能有的学生会认为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会一直运动下去,有的学生会认为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会很快停下来。
(3)设计实验: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棉布、木板、玻璃板、刻度尺。
实验步骤:①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②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棉布、木板和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③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分析数据。
(4)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2、牛顿第一定律(1)介绍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让学生了解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了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的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提纲
牛顿第一定律一、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即:运动的物体保持它的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保持它的静止状态2、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理的质量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毫无关系。
3)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防止惯性的现象带来的危害: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4、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二、基础知识检测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大较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平衡力(难点突破)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平衡力
班级:姓名:
一、知识梳理
惯性现象解释
(研究对象)原来….,突然….,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原来xx运动状态,所以……。
二、经典例题
1. 牛顿第一定律:
例1.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1)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这些实验数据,目的是为了比较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物体运动需要力
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牛顿第一定律
2. 惯性
例2. 如图,将一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
已知小球A、B两个位置的速度分别为2m/s、0。
(1)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A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
将做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
将做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1)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从3米/秒开始,向右做减速运动,当
它减小至1米/秒时,若所有的力都同时消失,则物体A将如何
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所有的力都同时消失,则物体B将如何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小球A静止放在光滑车厢底板上(设车厢底板足够长),如
图所示.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时,车厢从静止开
A
始在水平地面上作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则此运动过程中,请确定小球A对地的运动情况,并写出分析过程。
练.如图所示,在一辆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1、m2的两个小
球,随车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
小球(设车无限长,两个球受到的阻力相同)()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若m1>m2,则可能相碰
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例4. 证明:重为3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3N。
练.如右图,A、B两个长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试找出至少两对平衡力。
三、检测:
1.有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到顶端时,若所有的力同时消失,它将。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B.牛顿第一定律是指: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一切物体,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出来的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再加上想像得出的结论
3.用一个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但没有推动,这是因为()
A.推力小于物体重力 B.摩擦力大于水平推力
C.摩擦力等于水平推力 D.摩擦力小于水平推力
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下列各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B.汽车的重力和车对路面的压力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路面对车的阻力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
5.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
运动,两次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
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
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一物体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确定
7.下面各图所画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8.气球下面吊着一个物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绳子突然断裂,如不计空气阻力,下列
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 ( )
A.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立即落下 B.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与气球一起继续上升C.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上升一段再落下 D.绳子一断,吊着的物体随风飘向高的地方
9.以下事例不是因为惯性的原因引起的是( )。
A.子弹离开枪膛后仍能高速前进 B.熟透的苹果从树上加速下落
C.锤子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会紧套在锤柄上
D.用铲子送煤,当铲子停在灶前时,煤就顺着铲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10.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让爸爸开着汽车匀速行驶,他做了几个扔小球的实验,请根据
小明扔球的情况,填出小球落地点的位置(不考虑空气阻力):
(1)竖直向上扔出小球,落在(“抛出点的正下方”或“抛出点的后方”);(2)对着窗外的大树A,垂直于行驶方向水平扔出窗外, 将
___________(“会”或“不会”)会砸到大树A;
(3)若竖直向上扔出小球后,汽车突然加速,小球将落在小明
座位的(“前方”或“后方”);
(4)若竖直向上扔出小球后,汽车突然左转弯,小球将落在小
明座位的(“右侧”或“左侧”)。
11.子弹从枪膛内水平射出后,仍能继续前进,这是由于()
A.子弹受到火药向前的推力 B.子弹具有惯性
C.子弹的惯性大于子弹所受的阻力 D.子弹的惯性大于子弹所受的重力
12.人要从行驶的车中跳到地面上,为了避免摔倒,跳车人应该( )
A.向车行的反方向跳
B.向上跳
C.向与车行驶的垂直方向跳
D.向车行的方向跳,着地后立即向车行的方向跑几步
13.摩托车作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该后轮先着地,如图A B.应该前轮先着地,如图B
C.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如图C D.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图A 图B 图C
14.一杯水放在列车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
可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