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简单脉络
西方政治思想史脉络梳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脉络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ed50f29e314332396893a5.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脉络梳理一、古希腊前期的政治思想1、古希腊的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点对于理解古希腊的政治思想是同样适用的。
(1)基本概况①公元前12世纪,希腊以农业为主,实行部落制和贵族制。
前六世纪末,部落组织让位于城邦,其他社会等级向贵族阶层发起挑战,工商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②这种巨大转变源于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巴尔干”一词就是土耳其语中“山脉”一词派生的),缺乏平整土地、大河流、自然水源(这些是农业文明的必备条件)。
而且地形将陆地隔成小块,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称为城邦。
提供避难处的地方称为“卫城”或“高城”。
这些城邦彼此隔离,较为独立,交通便利。
(自然主义的文明与理性主义的文明)③早期的城邦以农、牧、渔业为主,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随着人口聚集而遭到破坏,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盗、商人或殖民者。
于是在公元前5世纪,整个地中海地区环布希腊殖民地。
④殖民地与希腊城邦之间的贸易:以粮食换取希腊城邦的经济作物(酒、橄榄油),从而转向商业性农业,巨大的商船队开始形成,这时的希腊经济与19世纪的欧洲极为相似。
⑤农业商品化使小农经济受到各种伤害,不可避免导致各种激烈的阶级斗争。
城市里新富的阶层也要求获得与他们经济力量相符合的政治地位,他们获得了城市贫民的支持。
于是,所有这些对现实不满的人一致反对由拥有土地的贵族掌权的传统政治制度。
⑥在军事上,传统的决定作用的贵族骑兵让位于重甲步兵,这也提高了下层民众的地位。
经济与军事变革引起了政治变革,各邦先后由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僭主政体的转变。
(僭主:那些没有合法权力而进行统治,并且不感觉到受道德法谴责的人。
他们通常支持平民反对特权阶级,有助于加速民主政治的到来)(2)斯巴达与雅典①公元前8世纪后期,斯巴达征服了一块肥沃的平原,排除了向海外扩张的需要,也就享受不到因与外界交往而带来的经济与智力的促进,只能过一种很少变化的农业生活。
为了控制大批受管辖的居民,就把自己的国家组织像一个军营,一切服从军事需要,从而使其成为希腊最好的步兵。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https://img.taocdn.com/s3/m/0b9a818202d276a200292ea8.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1、自然政治观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产生于中世纪。
3、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
形成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二、卢梭是雅典政治制度奠定基础的立法家。
公元前594年得到公民授权,对雅典城邦制度进行改革。
1、卢梭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庸”原则。
强调贵族、农民之间的关系。
2、卢梭的改革在相互冲突的要求之间设置一个适中的权利界限。
一方面,是每一个自由公民享有基本平等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使富有财产从而为国家尽较多义务者占一定优势,同时给富人以担任城邦高级公职的特权。
这样,平民得到作为城邦一分子的尊严,占有因人数而来的优势,而贵族也不失面子,保留了因财富而来的优势,从而使平民和贵族的势力达到某种平衡。
3、卢梭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古希腊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1、城邦最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
一般城邦往往是以一个城市或城堡为中心,包括附近数公里以内的若干村落组成,与其他城邦之间往往有山河海洋为自然边界。
即它们是公民的自治团体。
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1、奴隶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奴隶无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政治身份、任何政治权利。
2、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自由的外邦人。
他们和奴隶一样没有政治权利,但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身份,不能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
3、自由公民公民的本质特征是享有政治权利,属特殊身份团体。
自由父母都是希腊自由人的男子才能获得公民身份。
政治制度分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
四、古希腊政治思想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517872e25a8102d276a22fea.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和近代以来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形成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三个发展阶段。
1.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 古罗马时期:斯多葛派(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罗马法学3. 中世纪时期: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奥古斯丁、阿奎那、反教权思想4.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布丹、宗教改革思想5. 资产阶级革命前夜:格劳修斯、斯宾诺莎6.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启蒙运动(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独立运动(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城邦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家庭、部落和村社等)自然进化的产物,不是个人的集合体,更不是起源于社会契约。
城邦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个人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
这种自然政治观决定论希腊政治思想的整体主义价值观的特征。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古代其他地区政治现象笼罩在宗教的迷雾中,在希腊,公民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通过他们的民主制度和法律规范了政治权力,实现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
在政治学领域,将宗教与政治学分开。
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在古希腊,所谓的政治学就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包括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一般认识,以及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城邦的观点和主张。
4、公民的政治视角。
古希腊政治学家都是站在公民的视角认识政治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
柏拉图(前427-347、雅典)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着作传世的思想家,其整体主义价值观和乌托邦传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一、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础,在柏拉图那里,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唯一的真是存在。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560e360912a2161479293f.png)
导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
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几个阶段。
(1)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罗马是一个讲求实际的民族,在政治理论上基本接受了希腊的思想,主要是柏拉图和斯多葛派的思想。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3)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也是近现代思想的主流。
这种政治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应然”、“实然”和“将然”。
①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权力政治观发展的“应然”阶段,这阶段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像是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②19世纪直到20世纪前期,是权力政治观发展的“实然”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段变为自为的阶段。
③当代西方是权力政治观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和“将然”并存的阶段。
二战后,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把一切都归结为现代化所造成的。
第一章1、《荷马史诗》大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荷马史诗》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
主要内容:史诗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伊利亚特》,讲述的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发生的特洛伊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其二是《奥德赛》,描写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伊萨卡的巴西琉斯(王)奥德赛归家途中的经历。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主线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主线](https://img.taocdn.com/s3/m/ad4b37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3.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主线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线索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在M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对中外政治思想的发展历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获益颇多。
就西方政治思想史而言,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
下面我就着重说一下我们近代以来的西方政治思想。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
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
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政治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归结为:ought to be;tobe ; will be 即“应然”、“实然”和“将然”。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
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一到八章、自己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一到八章、自己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f57edc43323968011c92f4.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一到八章、自己整理)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和近代以来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形成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三个发展阶段。
1.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 古罗马时期:斯多葛派(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罗马法学3. 中世纪时期: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奥古斯丁、阿奎那、反教权思想4.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布丹、宗教改革思想5. 资产阶级革命前夜:格劳修斯、斯宾诺莎6.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启蒙运动(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独立运动(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第一章古希腊政治思想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小国寡民,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团体(城邦狭小,政治权威与公民的关系式直接可见的)奴隶城邦组成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妇女和自由的外邦人)自由公民(父母双方都是希腊自由人的男子)主体多元化(邻里的政治格局)城邦政治多元化城邦政治制度的多元化(君主、僭主、贵族、寡头、平民政体)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城邦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家庭、部落和村社等)自然进化的产物,不是个人的集合体,更不是起源于社会契约。
城邦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个人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
这种自然政治观决定论希腊政治思想的整体主义价值观的特征。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古代其他地区政治现象笼罩在宗教的迷雾中,在希腊,公民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通过他们的民主制度和法律规范了政治权力,实现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
在政治学领域,将宗教与政治学分开。
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
在古希腊,所谓的政治学就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包括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一般认识,以及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城邦的观点和主张。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bee68cd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c.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blog/static/1626539022010431 10358495/?fromdm&fromSearch&isFromSearchEngine=yes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内容概述: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A. 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
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
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B. 封建社会——中世纪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
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
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
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各章内容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1.了解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100 多个城邦。
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
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
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西方思想史的总体发展脉络及其特征
![西方思想史的总体发展脉络及其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7dcf3d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c.png)
西方思想史的总体发展脉络及其特征
文化是无所不包的,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
西方思想史大体来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古代、中世纪、现代、后现代。
在古代,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
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城邦是政治社会。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是非宗教精神,思辩精神。
到了中世纪,在这个时期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西方文化在这个时代理性全无、神学发达。
世界上只有一个神,那就是上帝,在这个时代“不要想而要信”,上帝创造了一切,绝对的对于理性的压制。
来世主义认为此生在此岸受苦,死后会升入天堂,导致人们不想着克服困难;提倡禁欲主义。
信仰主义必然会导致蒙昧主义,中世纪晚期出现了文艺复兴,复兴的是理性批判神学,进行思想上的启蒙。
而到了现代,尼采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掀起了一场哲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我思”具有思想史的意义,构成了现代性的核心。
现代性的发展几次都与科学革命有关。
现代哲学的鼻祖是笛卡尔。
资本来到世界上不是为人们服务的,而是为了攫取利润的。
再到后现代,这个时期反理性、反主体性,反对理性万能。
十九世纪中叶广义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反理性在哲学上的表现,怀疑主义兴起。
导致了一种思想中毒:当代西方人普遍处在一种漂泊的、无根的状态(后现代解毒剂喝多了的状态)。
西方政治思想史知识脉络
![西方政治思想史知识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5de2cbd4195f312b3069a505.png)
第一部分:西方政治思想史知识脉络第二部分:知识串讲绪论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关于政治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观点和主张。
政治思想的构成要素:对政治现象的描述、分析,对政治问题的价值选择。
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构成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和近现代西欧北美的政治思想发展史。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丰富有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认识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想第一节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特点一、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希腊人将科学、哲学与宗教、巫术区分开来,将从直接经验而来的技术上升为抽象的科学。
希腊城邦制度是产生政治思想的基础。
二、城邦制度的形成和特征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
城邦形成的三条道路和三种类型。
城邦制度的外部特征:小国寡民的规模和多元主义的政治格局。
城邦制度的内在特征:城邦是公民的自治组织。
城邦的基本社会结构,公民的地位和权利,发达的公共生活和政治辩论,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公民政治文化。
三、政治思想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以政体研究为中心,以协调公民内部关系为主题。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第二节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一、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贡献早期自然哲学家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和政治活动。
早期自然哲学家对西方政治观念形成的贡献:理性思考的开端及求知传统;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逻各斯和自然法;自然秩序和社会和谐、社会正义。
二、智者的活动和影响智者的产生和派别。
智者是民主生活繁荣的产物: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
智者的基本政治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产生于人的约定;法律是人约定,自然高于法律。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9654b083d049649b6658b9.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思考题归纳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国家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
人和城邦是整个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城邦起源于人过政治生活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整体主义国家观和伦理政治观。
(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基督教会的庞大势力,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一切学科成为神学的婢女中世纪,上帝在人间的统治:一切社会关系是上帝的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神学政治观的三个特征:1、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和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
2、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3、以既定的启示和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
宗教改革运动(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权利(契约)政治:西方近代、现代的基本政治(天赋权利,立约)权利政治观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人权是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萌发于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创立并兴盛于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9世纪的发展变化而延续至今。
权利政治观的基本表述:1 国家产生之前,人处于“自然状态”,享有各种自然权利;2 对抗自然不便,人们通过契约结合成国家,建立政府;3 政府的目的和作用是运用公共权力的强制力量维持秩序,保护个人权利;4 保护个人的权利既是政府的目的,又是政府权力的边界,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会侵害个人的权利,政府就会失去合法性,人们就有权反抗它。
近代历史积极意义:从人出发/批判封建制度/保护个人权利/政府合法性局限性:人的抽象/资产阶级内部政治民主与权力制衡/阶级统治的工具2.城邦(一)、什么是城邦:所谓“城邦”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城市国家”。
(二)、城邦的特点:1、城邦之间彼此独立2、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3、部分城邦之间出于战争等需要常常结盟4、政治制度丰富多样〔君主制、贵族制、奴隶制等〕5、公民、自由民、奴隶(三)希腊化什么是希腊化:1.时间段:前323年至前30年。
政治思想发展历史脉络总结
![政治思想发展历史脉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29be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e.png)
政治思想发展历史脉络总结政治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脉络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政治思想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哲学思潮的起伏和政治实践的演进而不断发展。
本文将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并梳理出主要的脉络。
首先,古代的政治思想体系建立在君主制的基础上。
从古埃及、中国的夏、商、西周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人们普遍认为君主是政治权力的源泉和最终决策者。
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仁德和高尚品质,主张以德治国;而古希腊的柏拉图则提倡贵族统治,认为哲学家最适合统治。
其次,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思想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尤其是天主教教义的支配。
在这个时期,封建制度盛行,政治权力由教会和封建领主共同控制。
阿奎那的政治思想强调神权与世俗政权的分离,而马基雅维利则主张君主权力的绝对至上,实用主义思想开始发展。
然后,启蒙时代的到来对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开始提出个人权利、法治和民主等概念。
他们批判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实践,并倡导理性思考和自由意志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打下了思想基础。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于尔维修的平等思想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成为革命激进派的思想基础。
同时,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等经济学家的思想也为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20世纪的政治思想发展充满多样性和争议。
自由主义思想表现为个人的自由和市场经济的价值,代表者包括亚当·斯密和哈耶克等;社会主义思想主张财产公有制和公平分配,代表者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等;而现代保守主义强调传统、秩序和社群的重要性,代表者包括培根、伯克和欧康诺等。
此外,当代的政治思想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潮流和观念,例如环保主义、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这些思想都是对传统政治思想的批判和补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东西方思想史发展的脉络及不同特点
![东西方思想史发展的脉络及不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1e7902af45b307e871979c.png)
东西方思想史发展的脉络及不同特点
通过学习高中历史课本,我们清楚的知道东西方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具体来说,西方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分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中世纪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资本主义时期。
在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
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
当时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城邦制。
当时的政治思想主要是民主共和。
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梭伦、伯利克里等。
在中世纪主要是神学思想。
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
在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是近代思想。
这一时期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反抗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代表人物有但丁等。
启蒙运动时期主要宣扬理性。
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
与此同时,东方的思想发展脉络主要表现为以儒家为首的思想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经过秦朝的焚书坑儒,到了汉朝出现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繁荣局面。
之后在宋朝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到明清之际,出现了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新儒学。
纵观东西方思想史,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世界是一个整体。
它们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
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
2015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2015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81eb76ddccda38376bafbc.png)
绪论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简述。
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权利政治观。
2、神学政治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一是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二是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以既定的启示与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这是神学政治理论特定的论证方法。
3、什么是权利政治观?权利政治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它以抽象的人权作为国家权力(政府)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权利,这实质上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
第一章古希腊1、古希腊政治思想特征。
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国家观;偏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近似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定的研究主题和完整的学科体系。
2、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一,强调法律至上。
在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上,《理想国》主张“人治”,即哲学家的理性统治;《法律篇》主张“法治”,统治者依照法律进行统治。
第二,实行混合政体。
在国家权力的分配上,《理想国》主张实行哲学家统治;《法律篇》主张实行君主制与民主制相混合的政体。
第三,取消共产共妻。
《理想国》主张哲学家和军人不得拥有私有财产,取消家庭;《法律篇》中放弃了财产、妻子和儿女公有的主张,建议将土地分配给公民耕种,但最终所有权仍属于国家。
承认永久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合法的婚姻形式。
第四,重划三个等级。
《理想国》中划分哲学家、军人、生产者三个等级;《法律篇》中划分为公民、工匠与商人、奴隶三个等级。
3、柏拉图是如何论证他的哲学家治国主张的?首先,柏拉图阐述了“哲学家何以为王”的问题。
第一,现实政治的需要。
柏拉图认为现实城邦的四种政体一律都是坏的,而人的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
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
西方政治思想史缩印
![西方政治思想史缩印](https://img.taocdn.com/s3/m/cecdbbeee009581b6bd9eb8a.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线索:1.西方政治思想史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2.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如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3.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产生于罗马后期,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它。
4.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基本是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政治观是指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的观点。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政治观经历了三个阶段:(1)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应然阶段。
这时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
(2)19世纪到20世纪前期,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实然阶段。
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3)当代西方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和将然并存的阶段。
思想家们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另一方面有些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1)在政治秩序的建立和城邦的起源上,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自然进化的产物。
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
(2)这种自然观决定了希腊政治思想整体主义价值观的特征,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个人是第二位,个人没有独立价值。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7a0b08c1c708a1284a44fe.png)
5简答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线索:1、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3、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
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
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
简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了解完整的人类历史2、认识真实的西方社会3、增强政治的分析能力4、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5、提高现代的公民意识6、理解当代的XX进程(1、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2、有利于丰富政治知识(3、有助于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能力(4、有助于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防X西方糟粕思想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的特点1、批评雅典XX制,2、知识即美德,推崇人的理性思辨能力,主X公民过理性的生活,追求至善;3、由掌握知识的贤人管理国家,因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或艺术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特征:1、理想国家与现实城邦对立;2、城邦合乎正义(个人服从城邦,城邦严格等级);3、整体主义传统(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4、哲学家治国(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反XX的极权的);5、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每个人依据质地说划分等级(金、银、铜、铁),然后进行社会分工;6、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7、倡行教育(体现文化专制主义精神)、净化城邦文化;8、重人治,轻法治。
西方政治思想史(1)
![西方政治思想史(1)](https://img.taocdn.com/s3/m/e219a2274b35eefdc8d333cf.png)
•
• 当我们回眸历史以求政治智慧的源头活水的时候,当 当我们回眸历史以求政治智慧的源头活水的时候, 我们与伟大心灵进行跨时空对话的时候, 我们与伟大心灵进行跨时空对话的时候,会发现原来 彼此同处于一个“思想共同体”中间, 彼此同处于一个“思想共同体”中间,过去并没有消 失。 • 制度的王国背后耸立着一个思想的王国。对这个思想 制度的王国背后耸立着一个思想的王国。 王国的探寻, 王国的探寻,也正是我们理解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 重要门径。 重要门径。
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中国政治文明 建设的直接理论借鉴意义
• 西方政治思想史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 西方政治思想史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 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 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 • 当近代科学理性冲破了神学束缚之后,科学实 当近代科学理性冲破了神学束缚之后, 验的成功促使整个社会生活的理性化。于是, 验的成功促使整个社会生活的理性化。于是, 政治制度的建构, 政治制度的建构,就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实践创新活动过程。因此, 实践创新活动过程。因此,讨论的政治学术问 题就是直接的现实政治问题, 题就是直接的现实政治问题,思想家提出的理 论建构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作用, 论建构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作用,使得后 人在阅读历史文献时的现实感油然而生。 人在阅读历史文献时的现实感油然而生。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在人类的两大类学科知识中,自然科学的发 在人类的两大类学科知识中,自然科学的发 展是不可逆转的。 展是不可逆转的。 • 当人们发明了打火机之后,钻木取火的办法 当人们发明了打火机之后, 也就自然放弃了, 也就自然放弃了, • 当人们学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运算的时候, 当人们学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运算的时候, 算盘的功能就已经被替代了。 算盘的功能就已经被替代了。 • 因此,当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 因此, 的层次之后, 的层次之后,以往的知识也就成为考古学家 感兴趣的内容,不再被世人所学习。 感兴趣的内容,不再被世人所学习。
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a53b1198daef5ef7ba0d3cd6.png)
内容提要
• 一、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 • 三、西方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一、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 (一)古希腊城邦时期的政治思想 • (二)罗马帝国、中世纪封建社会 时期政治思想 • (三)近代西方政治思想 • (四)现代西方政治思想
2、17~18世纪的政治思想
• 斯宾诺莎(1632 ~1677)是荷兰 哲学家、政治思 想家,主要著作 有《神学政治论 》、《伦理学》 、《政治学》。
2、17~18世纪的政治思想
• 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 ,认为生存权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 力。主要政治思想有国家论、政体论、自由论。①国家 是人们为保证生存的安全,通过理性地建立契约而形成 的,所以,国家权力必须强有力,才能保证人的生命和 社会的安全。②最符合人的自由的最自然的制度是民主 政体,但要格外注意民众的冲动情绪,这有可能会破坏 民主。③思想和言论是自由的,是每个人的不可转让的 权利,但它们必须受法律的限制,不能危及统治者的权 威和国家的安全。
(二)罗马帝国、中世纪封建社会 时期西方政治思想
• • 3、罗马帝国、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有: (1)罗马帝国政治思想:①共和主义。罗马政治家更关注政治道德问题。罗马人采 用的办法是在完善各项政治与法律制度的同时,强调一种被认为是基于自然法的、属 于罗马传统贵族和公民的美德。这样一种基本思路被称为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 )。②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罗马对西方政治传统最大的贡献是它的法律制度与思想 。一是其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对公私界限的初步划分;二是它所体现的平等原 则。 (2)神学政治思想:①鼓吹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②强 调君权神授,认为教权大于王权,给王权也加上了神圣的光环;③主张神创等级制, 以上帝创造万物为借口标榜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④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研究多 诉诸神秘的直觉,后期即阿奎那时期则运用哲学的严密思维,采用抽象的概念分析方 法,推导上帝的存在,论证国家、政体以及法的政治思想。 (3)日耳曼民族封建国家政治思想:①契约观念。契约是建立在领主与附庸之间一 种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基础之上。即所谓“统治必须基于臣民的同意”。②法治观 念。日耳曼法是一种习惯法,它建立在来自远古的、不可追忆的传统、习俗和规范之 上,神或者上帝被认为是这种法律的创造者。由于“王在法下”是西欧封建国家一项 确定不移的原则,因而从根本上排除了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染指立法的可能性,这一 点成为法治原则的根本保证。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29e9eb264b35eefdc8d3333e.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以思想史分期和各时期代表人物为视角整理人:无有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奴隶社会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第二个时间段是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时期;第三个时间段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近现代时期。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古代的西方实际上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
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古希腊的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古罗马因为其复杂的政治环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思想体系,但其继承了古希腊政治思想的部分精髓。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只是人的事务。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古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
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一时期政治思想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可以说是理想主义的,这体现在他的名著《理想国》之中。
他描述的理想国是这样的:由哲学家执政治国、政治建立于伦理之上、根据能力进行社会分工。
而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他探讨了城邦的起源和本质(起源于人的需要,本质是由享有平等政治权利的公民组成的社会团体),将现有的城邦政体划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三大类,并提出了这三类政体的变态形式:僭主制、寡头制、平民制。
古罗马末期的西塞罗值得一提。
他提出了“共和国”的思想,将国家看成是人民的事业,认为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
他还特别强调了法律的作用,认为没有法律就没有国家。
他对君主、贵族、民主政体都表示不满,推崇一种他觉得是最好的混合政体,即由以上三种单一政体结合而成的适中的“平衡的政体”。
二、中世纪时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西欧封建社会从5世纪到15世纪延续1000多年,史称“中世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思想史简单脉络(理清思路必备)1,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及其简单发展脉络,2.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3.理解“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4.古典自然法理论,5.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洛克,7.孟德斯鸠与卢梭,8.自由主义:密尔和边沁,9.柏克及其保守主义,10.托克维尔,11.麦迪逊与美国的宪政设计,1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不同的国家伦理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从西方政治思想的萌芽,到早期的立法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过程。
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其外部的主要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
城邦制度是一系列政治改革的产物。
其特点有: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公民的政治视角。
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智者的概念,智者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太戈拉语)。
平等思想、法律思想等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美德即知识”。
主张“精英政治”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柏拉图的生平与著作。
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特别强调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王,对政体进行了分类研究。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思想亚里斯多德的生平和著作。
他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定,研究了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对政体进行了分类和变革研究,并且对理想城邦进行了设计,为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思考题:古希腊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哪些?怎样理解苏格拉底是中国的孔子?试对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进行比较。
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的内容。
怎样理解“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斯多德关于政体变革的原因及其救治的办法。
亚里斯多德对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亚里斯多德理想城邦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思想的特点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
斯多葛学派的政治思想斯多葛学派产生和流传的历史条件,著名的代表人物,如塞涅卡等,主要提出了自然法思想、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人人平等思想。
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使罗马人创造了非常发达的政治体制,其政治实践也相当成功。
波利比阿的生平和著作,写下了不朽著作《历史》,系统把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介绍到罗马,强调混合政体理论,较早地提出了分权和平衡原则。
西塞罗的生平和著作。
他的理论贡献:将希腊政治哲学介绍到罗马;对罗马共和制度从理论上予以总结。
“国家是人民的事业”。
突破狭隘的城邦思想。
强调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
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成就:〈〈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他们对政治哲学的影响主要通过他们的思想:首次形成了“权利”的概念;引进和发展了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
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贬低世俗权威的思想取向;形成了关于人的新观念。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思考题:斯多葛学派的主要政治思想及其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贡献。
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哪些?罗马法学对西方政治思想起到哪些影响?基督教政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其政治价值观的内容。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政治观念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
罗马传统与日尔曼传统的结合:以私人效忠为基础的人身依附关系、日尔蔓人的传统、对法律的尊崇与敬畏。
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总之中世纪虽然在政治思想上有许多新鲜的创造,但基本上是政治理论的荒原。
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
“双剑论”。
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阿奎那的生平与著作。
《神学政治大全》、《论君主政治》等,其中,《神学大全》是阿奎那论述起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内容涉及社会、宗教、政治各个方面,是一部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信仰与理性、教会和社会、国家的起源和目的、政体理论、法的性质和分类。
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异端政治学)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揭露教士的贪婪,抨击教会的经济掠夺政策;把《圣经》作为信仰的惟一依据,反对教会的教义和宗教礼节。
思考题:试比较神权政治学与异端政治学的异同。
罗马政治学向神学政治论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神学政治论屈起的原因是什么?西欧中世纪的保守和反动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内在机理是什么?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民族国家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马基雅维利的生平和著作。
著作:《君主论》等。
马基雅维利的权利观。
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思想。
君主统治方法,马基雅维利是西方近代第一个注重统治术的政治思想家。
也是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的第一个政治学家”。
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生平和著作。
著作是讨伐罗马教皇行经的《九十五条论纲》,它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烈火。
宗教改革的起因。
路德专注于精神获救及有关教会制度改革问题,坚持人的理性是精神信仰的唯一根据,反对罗马教会对德国德干涉和掠夺,从维护民族利益的立场出发,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一系列有关原则,承认世俗国家存在的必要性。
加尔文的生平和著作。
著作是《基督教要义》,这是他阐发自己宗教改革思想最系统、最重要的著作。
他用预定论做他全部宗教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否定罗马教会宣传的救渎理论。
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权威,提出人人可以与上帝交往,重视上帝与人的沟通。
在政府体制上,他不赞成君主制,主张政教合一,否定革命手段。
布丹的政治思想布丹是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国家论六卷》是他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
从人类的历史经验出发,解释国家的起源,家庭是国家的基础。
在社会与国家之上,布丹承认神法与自然法的权威。
提出了他的国家主权理论,指出,主权是把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区分开来的基本标志。
第一次确定了国家与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主权看着国家的本质特征,列出主权的九项内容。
同时,他还提出了富于自己特色的政体理论。
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法国反暴君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思考题:文艺复兴的概念及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的定义,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述评马基雅维利的权利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权术的主要内容。
宗教改革的起因、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简述布丹的政治思想。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17世纪欧洲大陆的社会和思想状况科学与哲学的创造性发现,地理大发现,16世纪的尼德兰革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的资本主义德迅速发展。
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
格劳秀斯的政治思想格劳秀斯的生平和著作。
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
他在西方传统的自然学说中,最早提出了人权原则,在法的分类和方法论上明确地用人的理性排斥神学信仰的权威地位,使自然法摆脱了神学,成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提出了国际法的原则。
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斯宾诺莎的生平和著作。
著作有《伦理学》、《神学政治论》。
提出了自己的自然权利观,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提出了思想自由权的概念和内容。
“每个人是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
但是,斯宾诺莎全部政治学说的最终结论是“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思考题:影响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的社会因素有哪些?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哪些?格劳秀斯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英国的宪政传统。
17世纪的英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有限制王权和议会斗争,使其政治思想具有以下特点:财产权问题成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国王与议会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最终要求。
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生平与著作,他是西方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是17、18世纪流行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现代人之父”。
其著名政治学著作《利维坦》。
关于国家的起源: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提出了自己的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特别主张专制主义。
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
弥尔顿和哈灵顿的政治思想两者的生平和著作。
弥尔顿:君主专制制度与自由是不相融的。
哈灵顿:“财产的均势产生的是权力原则,理性产生的是权威原则。
洛克的政治思想洛克的生平和著作。
著作:《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上下)。
洛克对政治思想进行了清理和总结,提出了自然权利理论,探讨了政府的起源和目的,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法治和分权的政治思想家。
他为政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思考题:17世纪的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
怎样理解霍布斯的国家起源和本质问题?洛克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哪些?1 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状况。
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它又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把这个社会的人们分成三个等级,而第三等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不享有政治权利。
这使得第三等级要求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取消贵族、僧侣的经济和政治特权。
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力量的壮大,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展开,启蒙思想家的战斗矛头首先指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为它辩护的天主教神学教义。
唯物主义在其中很大作用。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孟德斯鸠的生平和著作。
他是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
其政治观点倾向于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著名著作:《论法的精神》猛烈抨击的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与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奠定了他在近代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他使用了历史的方法,探寻了社会、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存在规律,最重视政体和政体原则,分别考察了各类政体的性质,民主制的原则是品德,贵族制的原则是以政治品德为基础的节制,君主制的原则是荣誉,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他还讨论了腐化的问题,提出了政治自由问题和分权学说,这是为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的。
卢梭的政治思想卢梭的生平和著作。
著名著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契约论》等,他用公意这个学理概念和其他启蒙学者的理性论划开界限,全面阐述了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政府、法律理论,表明他激进的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