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楼梯间-资料
建筑防火设计中敞开楼梯间的若干问题分析
建筑防火设计中敞开楼梯间的若干问题分析作者:王伟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4期摘要:火灾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一旦发生需要民众快速撤出火场。
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电力故障会导致电梯停运,楼梯间成为民众的快速撤离通道,也成为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基于此,本论述结合实际案例,对敞开楼梯间的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敞开楼梯间;防火设计;模拟分析中图分类号:TU 998.1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楼梯间作为建筑疏散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相关规范对建筑楼梯间的设计提出较高的安全要求,建筑楼梯间应具备防火、防烟功能,满足楼梯间的安全疏散功能。
随着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此规定也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局限性,比如南方地區外廊式建筑形式以及部分多层建筑等。
因此,敞开式楼梯间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于火灾疏散。
针对敞开楼梯间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问题成为相关部门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敞开楼梯间在防火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本质层面分析,敞开式楼梯间的结构不具备密封性以及防烟条件,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极易导致火焰、烟气沿楼道进行蔓延,进而导致阻碍疏散通道、降低可见度等情况发生,给建筑物内的民众带来较大的生命威胁。
敞开楼梯间在方便人员疏散因素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我国对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建筑高度有严格要求,5层或5 层以下的建筑、不高于21 m 的民用建筑可设置敞开式楼梯。
建筑物内的人员对路径较为熟悉,紧急情况下可以用于疏散。
(2 )敞开式楼梯间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不设置防火门,因此通道畅通性较高,紧急情况下对人员疏散的阻碍较低,疏散效率较高。
(3)敞开式楼梯间目标较大,便于寻找,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缩短寻找安全通道的时间,进而提升疏散效率以及建筑安全性。
敞开楼梯间的建筑内防火墙分区面积计算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1 )在规范允许的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建筑中,对防火分区面积计算过程中,可将其视为建筑内部上,下层相互联通的开口,具体计算中可对各层建筑面积不进行叠加处理。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三(楼梯疏散)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三:疏散楼梯疏散楼梯1、疏散楼梯的形式和适用范围(1)普通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楼梯与走道或大厅之间是开敞的。
适用于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五层以下的公共建筑。
(2)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适用于适用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适用于: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
(4)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
适用于各类建筑。
(5)剪刀楼梯: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
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
2、关于疏散楼梯的消防规定(1)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规定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②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③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④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⑤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⑥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⑦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⑧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⑨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⑩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2)封闭楼梯间①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②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③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④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⑤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楼梯间的形式及要求
楼梯间的形式及要求什么是楼梯间,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根据防火要求可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室外楼梯四种形式。
(一)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在低层建筑中广泛采用。
由于楼梯间与走道之间无任何防火分隔措施,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中不应采用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由三面围合而成。
(二)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2. 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3. 楼梯间的首层紧挨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三)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做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 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m2;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四)室外楼梯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主要用于应急疏散,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使用。
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度不宜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建筑防火楼梯间
建筑防火楼梯间一.防火楼梯间分类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二.建筑设计过程中,楼梯特点和适用范围1.敞开楼梯间①定义: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②设置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
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4)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③适用范围:(1)居住建筑1) 2层通廊式居住建筑2) 3-9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通廊式居住建筑3) 2-6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500㎡的塔式、单元式居住建筑4) 2-6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500㎡,且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塔式、单元式居住建筑5) 7-9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塔式、单元式居住建筑6) 10-11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单元式住宅(2)多层公共建筑5层及以下的公共建筑但不包括下列建筑:1)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的病房楼、疗养楼2) 旅馆3) 层数超过2层的商场、图书馆、会议展览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设有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2.封闭楼梯间①定义: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②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③适用范围:(1)居住建筑1) 3-11层通廊式居住建筑(3-9层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的)2) 2-6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500㎡的塔式、单元式居住建筑3) 7-9层的塔式、单元式住宅4) 10-18层的单元式住宅楼5) 2-9层住宅中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的)6) 7-9层通廊式宿舍7) 12-18层单元式宿舍(2)公共建筑1)多层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的病房楼、疗养楼2)多层旅馆3)层数超过2层的商场、图书馆、会议展览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设有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超过5层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其他公共建筑5) 2层及以上的档案馆的档案库,图书馆的书库、资料库,博物馆的藏品库6)建筑高度≤32m二类高层公共建筑7)高层建筑的裙房(3)其他1)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其地下层数为1-2层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10m2)汽车库、修车库(包括地下车库)3.防烟楼梯间①定义: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知识点疏散楼梯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知识点:疏散楼梯[ 1月6日]疏散楼梯一、疏散楼梯的形式和适用范围(1)普通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楼梯与走道或大厅之间是开敞的。
适用于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五层以下的公共建筑。
(2)封锁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避免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适用于适用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适用于: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
(4)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墻外的楼梯。
适用于各类建筑。
(5)剪子楼梯: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
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彼此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
二、关于疏散楼梯的消防规定(1)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规定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墻设置;②楼梯间内不该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③楼梯间内不该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④楼梯间内不该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⑤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该敷设可燃气体管道;⑥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该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需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办法。
⑦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该改变。
⑧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⑨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0mm。
⑩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0mm。
(2)封锁楼梯间①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②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锁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办法与其他走道和房距离开;③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墻上不该开设其他门窗洞口;④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锁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⑤其他建筑封锁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规范详解:敞开楼梯与敞开楼梯间
规范详解:敞开楼梯与敞开楼梯间文章作者:合肥消防支队的工程师阮晶晶。
晶晶声音晶晶文字大家好,我是合肥消防支队的工程师阮晶晶。
今天想专门来说一说,【敞开楼梯】与【敞开楼梯间】这2个词只有一字之差,听上去,也像是一回事,但是这两个字在防火规范上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具体的差别在哪里,我自己根据规范条文和听课笔记,汇总整理出下面的图片,请点击文稿查看。
提醒强调一点:敞开楼梯,周围是没有围护结构的,而敞开楼梯间,是三面围护,一面敞开的,敞开楼梯间,如果入口位置再加一个墙、一个防火门,就成了封闭楼梯间。
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提及【敞开楼梯】和【敞开楼梯间】的条文,整理如下:一、5.3.2条及其条文解释(节选)5.3.2 (正文)建筑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5.3.2(条文解释)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建筑内连通上下楼层的开口破坏了防火分区的完整性,会导致火灾在多个区域和楼层蔓延发展。
这样的开口主要有:自动扶梯、中庭、敞开楼梯等。
中庭等共享空间,贯通数个楼层,甚至从首层直通到顶层,四周与建筑物各楼层的廊道、营业厅、展览厅或窗口直接连通;自动扶梯、敞开楼梯也是连通上下两层或数个楼层。
火灾时,这些开口是火势竖向蔓延的主要通道,火势和烟气会从开口部位侵入上下楼层,对人员疏散和火灾控制带来困难。
因此,应对这些相连通的空间采取可靠的防火分隔措施,以防止火灾通过连通空间迅速向上蔓延。
对于本规范允许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如5层或5层以下的教学建筑、普通办公建筑等,该敞开楼梯间可以不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考虑。
二、5.5.17条注25.5.17注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 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 2m。
开敞式楼梯间设计要点介绍
开敞式楼梯间与封闭式楼梯间的区别Picture 来自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开敞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楼梯口与楼道相通 楼梯口设防火门
楼梯间设计欣赏
楼梯间设计欣赏
封闭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感谢观看
The End
汇报人姓名
开敞式楼梯间
单击添加副标题
Produced by :建工五班第四组
1
2
3
目录 Catalog
设置要求
开敞式楼梯间
4
5
6
开敞式与封闭式区别
楼梯装饰设计欣赏
设置范围
目录
楼梯间的定义和分类 Picture
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 定义:容纳楼梯的结构。包围楼梯的建筑部件(如墙或栏杆)。 同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建筑部分,联系整个建筑的交通运输。
分类: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①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 少于2个。 ②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③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④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 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⑤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⑥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2012年安全工程师辅导《技术》:敞开楼梯间
2012年安全工程师辅导《技术》:敞开楼梯
间
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一般指建筑物室内有墙体等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应符合下述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4)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
敞开式楼梯排水及防水做法
敞开式楼梯排水及防水做法1、敞开式楼梯其部位为会议中心T1楼梯、T2楼梯、T3楼梯、T4楼梯,综合业务楼T4楼梯、T5楼梯、T3楼梯、T3a楼梯。
2、上述楼梯内侧墙体,均按124项目建筑材料做法(修改版)第2.2.1条外墙涂料面层做法进行施工,面层同外墙也为刮砂及外墙涂料。
3、楼梯花槽底部设花槽二次排水地漏,花槽内侧的楼梯休息平台处设排水沟及排水地漏,地漏及排水立管设在柱角,排水系统详给排水专业设计图纸,排水明沟由装修公司施工。
4、干挂石材面墙体做1.5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防水层。
5、综合业务楼H2楼电梯前室楼地面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防水层。
(具体做法按124项目建筑材料做法(修改版)第5.3条阳台防水做法进行施工)6、综合业务楼H1、H2、H3斜屋面防水卷材更改为2层2.0厚自粘式高分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卷材上下层50%错开搭接。
7、综合业务楼H1、H3七层阳台顶板(26.1标高处)H1-7轴至H1-10轴交H1-A轴与H1-D轴、H3-1轴至H3-4轴交H3-A轴与H3-D轴做防水层处理,具体做法按124项目建筑材料做法(修改版)第5.3条阳台防水做法进行施工。
(砂浆找坡,并坡向地漏)8、综合业务楼楼梯T4、T5与楼层走道交汇处的楼梯前室地面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防水层。
(具体做法按124项目建筑材料做法(修改版)第5.3条阳台防水做法进行施工)9、综合业务楼H2楼四~七层楼层走道中间原防火卷帘(FMDB25(甲))更改为防火门(FM2525(甲))。
10、综合业务楼H2楼34.7m标高处露台平屋面周圈做200高素砼反坎,厚度同墙厚。
11、楼梯防水细部做法如下:①踏步与墙体交接部位防水做法为:1)踏步混凝土凿低20MM,宽度50MM;2)踏步与墙体的缝隙采用1:1水泥砂浆掺108胶水进行塞缝填实;3)交接部位采用1:2水泥砂浆做圆弧角、光面、圆弧角一侧平墙体抹灰,另一侧覆盖踏步凿低部位;4)聚胺脂防水涂料一道;5)墙面施工1.5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时,涂料到底延伸至踏步一侧200MM;6)休息平台、楼梯通道平台等与墙体交接处做防水的部位②踏步外侧部位(栏杆扶手下),踏步平面及立面做3~5MM装饰挡水条,挡水条材料同装饰材料,由装修公司施工。
《开敞式楼梯间》课件
材料采购
根据施工需要,采购合 格的建筑材料,如楼梯 踏步、栏杆、扶手等。
施工队伍
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熟 练的施工队伍,确保施
工质量。
施工现场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整 洁,为施工创造良好的
作业环境。
施工流程
01
02
03
04
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楼梯间的 地面、墙面等基础施工。
安装踏步
按照设计图纸,安装楼梯踏步 ,确保其平整、稳固。
维护方便
开敞式楼梯间的结构相对简单 ,维护起来较为方便。
应用场景
01
02
03
高层建筑
在高层建筑中,开敞式楼 梯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结 构形式,能够提供安全、 便捷的通道。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如商场、医院等 也需要设置开敞式楼梯间 ,以满足人员疏散和逃生 的需求。
工业建筑
在某些工业建筑中,开敞 式楼梯间也被广泛应用, 以满足生产运输等需求。
02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 计要点
安全性设计
总结词
开敞式楼梯间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必须确保人员上下楼的安全。
详细描述
在设计开敞式楼梯间时,应考虑采用防滑、防火的材料,合理设置栏杆扶手, 确保人员行走的安全。同时,楼梯的宽度和坡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避免因 设计不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舒适性设计
详细描述
在设计时,应考虑楼梯间的整体风格和建筑物的特点,采用与整体风格相协调的 装饰材料和色彩搭配。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细节处理,如增加绿化、艺 术品等元素,提升楼梯间的美观度和文化氛围。
03
开敞式楼梯间的施 工工艺
施工准备
施工图纸
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明确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判别原则,概念、功能及应用!
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判别原则,概念、功能及应用!石峥嵘:敞开楼梯间和敞开楼梯,虽仅一字之差,但从安全疏散角度,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本文阐述敞开楼梯间和敞开楼梯的概念、功能及应用,尤其提出了两者的区分和判别原则!参考专题:释惑-敞开楼梯间,21问!释惑:疏散楼梯.疏散楼梯间.前室-49问!疏散楼梯间、疏散楼梯-主要形式及应用!一、楼梯间有哪些形式?何谓敞开楼梯间?1、目前的疏散楼梯形式,主要有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室外楼梯、金属梯、金属竖向梯等,敞开楼梯间是疏散楼梯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应用于防火等级要求不高的多层建筑中。
有关疏散楼梯间的主要形式,参专题:疏散楼梯间、疏散楼梯-主要形式及应用!2、现行规范并无敞开楼梯间的明确定义,依国家规范管理组文件(公津建字【2007】92号)要求,敞开楼梯间是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三面有墙围护,面向走道一侧敞开的楼梯间。
(图示1)(图示1)二、怎样判断某个楼梯是否属于敞开楼梯间?1、依国家规范管理组文件(公津建字【2007】92号)要求,敞开楼梯间是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三面有墙围护,面向走道一侧敞开的楼梯间。
2、实际应用中,需考虑开口尺寸因素,通常认为,敞开楼梯间对疏散走道的开口尺寸,不应大于楼梯间周长的1/4,较小的开口尺寸,有利于防范烟气侵害。
示例:在图示2中,L1不应大于(2L1+2L2)/4。
(图示2)3、在图示3中,L1>(2L1+2L2)/4,不能作为敞开楼梯间。
确有需要,可以适当收窄开口宽度,确保L1≤(2L1+2L2)/4,以满足敞开楼梯间要求,具体做法,可参图示4,在图示4中,L3≤(2L1+2L2)/4,可视为敞开楼梯间。
(图示3)(图示4)三、敞开楼梯间在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中的意义:对于规范允许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敞开楼梯间可作为竖向安全疏散通道,可视为相对安全区域,敞开楼梯间的入口,可视为安全出口。
敞开楼梯间规范
敞开楼梯间规范篇一:楼梯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一、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 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二、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三、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四、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楼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五、营业部分的公用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六、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 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七、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 11m。
八、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九、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注:1 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十、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人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十一、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时,可不设电梯。
十二、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
住宅设计规范一、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m。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扇形踏步围角距扶手边0.25m处,宽度不应小于0.22m。
二、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
开敞式楼梯间设计要点介绍共15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开敞式楼梯间设计要点 介绍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开敞式楼梯间
⑸
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 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⑹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 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开敞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开展。 )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开展。 (4)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要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 )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要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 外的出口。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外的出口。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5)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 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 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6)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 (7)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口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 )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口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 造成拥挤,堵塞通行,因此不应采用。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l0° 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 造成拥挤,堵塞通行,因此不应采用。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 °,且每级离扶手 处的踏步的 宽度不应小于220mm。 宽度不应小于 。 (8)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教学楼设置开敞式楼梯的依据
教学楼设置开敞式楼梯的依据说到教学楼里的楼梯,嘿,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学校里的楼梯大多是那种开敞式的?就是没有围墙,也没有什么遮挡,楼梯和空气是直接“亲密接触”的。
看似简单的一座楼梯,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讲究。
你可能觉得,哎呀,不就是个楼梯嘛,怎么还要讲究这些?但是你要知道,开敞式楼梯的设计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它可关乎到不少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健康,还有心情呢。
说到安全,这个是重中之重了。
你想想,如果楼梯设计成封闭式的,四周一堵墙,走起来有些压抑,万一有人在楼梯上跌倒,那就麻烦了。
因为看不到外面的空气和光线,人的视野也会受限,稍微不注意,摔一跤是难免的。
楼梯一旦出了点问题,堵住了或者发生了火灾,封闭的楼梯空间根本不容易让大家快速疏散。
开敞式楼梯就不一样了,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前面和周围的情况,心里也有个数,走路时自觉注意些,避免磕磕碰碰的。
再说了,万一发生突发事件,大家也能立马冲出去,一条通道总比一个密闭的地方好吧。
不过,不光是安全问题,开敞式楼梯对于空气流通也有好处。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教学楼内如果是封闭式楼梯,就算没什么风,空气也特别容易闷。
尤其是楼梯里没窗户的情况下,长时间待在里面,空气都不流通,人就容易觉得喘不过气。
开敞式楼梯就像给大家打了个“透气口”,空气能流动,楼梯也会显得宽敞清爽。
你走在楼梯上,不会觉得闷热,心情也能轻松一点,没那么压抑,对吧?不过,这个透气口的设计也是有讲究的,毕竟也要兼顾到雨天的时候,不能让大家一下子淋个湿透,防水设计可得跟上。
开敞式楼梯还能让教学楼显得更宽敞。
你有没有注意到,楼梯那种开敞的设计,就像给整栋楼加了点通透感,感觉不再是一个堵死的“密封罐”,而是通向更广阔的空间。
它让整个楼体的流动感更强,看起来更现代,也更符合很多现代建筑的风格。
尤其是一些高层教学楼,开敞式楼梯的存在,绝对给建筑增添了不少活力,透气又不失美观,让楼梯也有了它自己的“灵魂”。
不过,别以为开敞式楼梯就没有缺点。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知识点:疏散楼梯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知识点:疏散楼梯[ 1月6日]疏散楼梯1、疏散楼梯的形式和适用范围(1)普通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楼梯与走道或大厅之间是开敞的。
适用于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五层以下的公共建筑。
(2)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适用于适用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适用于: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
(4)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墻外的楼梯。
适用于各类建筑。
(5)剪刀楼梯: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
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
2、关于疏散楼梯的消防规定(1)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规定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墻设置;点击【消防工程师学习资料】或打开/category/xfs1?wenkuwd,注册开森学(学尔森在线学习平台)账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包含:①真题答案及解析②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③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④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⑤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⑥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⑦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⑧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⑨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0mm。
楼梯间的设置使用
类型 适用范围敞开楼梯间的设计要求见第8.3.1条敞开式楼梯间居住建筑 2层通廊式居住建筑3~9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2~6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500㎡的塔式、单元式居住建筑 2~6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500㎡的塔式,且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塔式、单元式的居住建筑 7~9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塔式、单元式的居住建筑10~11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的单元式住宅多层公共建筑 5层及5层以下的公共建筑。
但不包括下列建筑: ①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的病房楼、疗养楼; ②旅馆③层数超过2层的商场、图书馆、会议展览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设有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封闭楼梯间居住建筑3~11层通廊式居住建筑(3~9层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的); 封闭楼梯间的设计要求见第8.3.2条 2~6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500㎡的塔式、单元式居住建筑 7~9层的塔式、单元式住宅 10~18层的单元式住宅楼 2~9层住宅中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的) 7~9层通廊式宿舍 12~18层单元式宿舍公共建筑多层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福利院的病房楼、疗养楼 适用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 的公共建筑或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封闭楼梯间的设计要求见第8.3.2条多层旅馆层数超过2层的商场、图书馆、会议展览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设有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超过5层的教学楼、办公楼等其他公共建筑 2层及2层以上的档案馆的档案库、图书馆的书库、资料库,博物馆的藏品库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32m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其他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其地下层数为1~2层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10m ;汽车库、修车库(包括地下车库) 防居10层及10层以上的塔式住宅防烟楼梯间烟楼梯间住建筑12层及12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通廊式宿舍的设计要求见第8.3.3条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单元式宿舍公共建筑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应设封闭楼梯间但不具备直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其他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其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人防工程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当其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 7、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 8、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 9、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 1)电影院、礼堂;
•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敞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4)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The End
•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1)电影院、礼堂;
•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 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 时,应设 防烟楼梯间。
•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 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 2)旅馆;
•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 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开敞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开展。 (4)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要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 外的出口。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5)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 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6)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口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 造成拥挤,堵塞通行,因此不应采用。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l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 宽度不应小于220mm。 (8)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 3、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 4、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 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用敞开式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其他:
①除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 附封闭和防烟设置范围)的建筑的室内楼梯间。 ②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其任意相邻层 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满足楼梯间一般设置要求情况下)
⑸ 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
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⑹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
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封闭式楼梯间平面图
楼梯口与楼道相通 楼梯口设防火门
楼梯间设计欣赏
楼梯间设计欣赏
封闭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 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详见 开敞式楼梯间设置范围
封闭楼梯间设置范围
三 设置要求不同
不同的功能作用决定了他们设置要求不同 开敞式楼梯间 相对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较低。 封闭式楼梯间 设置要求更复杂。
详见 开敞式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Picture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居住建筑(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居住建筑):
①一、二层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②非高层敞开式外廊(内廊)居住建筑(如宿舍楼)。 ③单元式和塔式居住建筑层数为6层及以下,且任一层面积不大于500㎡。 ④任一形式的非高层居住建筑,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以下简称乙级户门),皆可用敞开式
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⑤单元式住宅,当采用乙级户门,且楼梯间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层数为11层及以下者,都可
开敞式楼梯间
Produced by :建工五班第四组Leabharlann 目录Catalog
开敞式楼梯间 设置范围 设置要求 开敞式与封闭式区别 楼梯装饰设计欣赏
楼梯间的定义和分类
Picture
定义:容纳楼梯的结构。包围楼梯的建筑部件(如墙或栏杆)。
同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建筑部分,联系整个建筑的交通运输。
分类: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
④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 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⑤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⑥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与封闭式楼梯间的区别
一 定义不同
敞开楼梯间 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 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
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 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公共建筑(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公共建筑):
①一、二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包括设有娱乐场所)的公建。 ②五层及以下的其他公建,医院疗养院旅馆和超过2层的人多场所除外。 ③非高层敞开式外廊(内廊)公建(如教学楼)。
①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 少于2个。
②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③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封闭楼梯间 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中和 高层工用建筑中封闭式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二 设置范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