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鹤琴强调“活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僵化和刻板,不能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而“活教育”则主张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了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课程设置方面,陈鹤琴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他认为,儿童的生活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教育资源。

例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雷雨、秋天的果实、冬天的冰雪,都是儿童学习和探索的素材。

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人物、事件,也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内容。

他反对将儿童局限在狭小的教室里,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而是鼓励儿童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了解社会的运作。

陈鹤琴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发展智力、培养品德。

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他还提出,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游戏,让游戏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陈鹤琴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他认为,儿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引导儿童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儿童认识植物时,教师可以带领儿童亲自种植、浇水、施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儿童在实践中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陈鹤琴非常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教师要仔细观察儿童的兴趣、爱好、能力,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儿童,要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让每个儿童都能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陈鹤琴还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

陈鹤琴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也成为了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

在学前教育方面,陈鹤琴和陶行知这两位教育家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观点。

本文将以陈鹤琴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为基础,探讨他们的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主张从“人的整体”,而不是“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去看待幼儿教育。

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主,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她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注重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引导幼儿自由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意识、认知和身体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她还提出了“参与式教育”的思想,鼓励幼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给我国学前教育带来了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情感、意识、认知和身体的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了解幼儿的差异,根据幼儿的需要和特点来制定教育方案。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和发现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

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以“以性情伟大为目的”的教育,即重视幼儿的情感、心理和道德教育。

他提出了“以自由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思想,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

他还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围绕幼儿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展开。

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心理和道德教育,以培养积极向上、有爱心和有责任感的人格为目标。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将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作为教育的中心,注重将课程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5学前教育简史 (第五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5学前教育简史 (第五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936年2月,张宗麟来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协助陶行知创办生活教育社、 困难教育社,出任光华大学教授、鲁迅全集出版社秘书长。
1941年9月,张宗麟接到上海地下党的通知,不得不离开上海,来到新四军淮南 二师驻地工作,在江淮大学任秘书长。
北京解放后!张宗麟曾任北京军管会教育部接管部副部长、高等教育委员会秘书长。 中央教育部成立后!他担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 直到1976年!他因脑中风病逝!享年77 岁。
张宗麟(1899—1976),浙江绍兴人,他四岁便开始识字 读诗,1915年小学毕业,并顺利考取了绍兴的浙江第五师范学 校,两年后转入位于宁波的浙江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 自己的母校——绍兴敏勇小学任教。
1921年秋,张宗麟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经扩建 后更名为东南大学)教育系,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
第二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 儿童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儿童观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幼稚园教学兴起了一场学习和效仿西方的改 革浪潮,该时期内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的“儿童中心主义”备受国内外学者 们认可,张雪门也是其中一位。
三、 幼稚园行为课程
₪ 课程内容源于生活经验又高于生活经验 ₪ 课程目标既重视儿童个体身心发展,又关注社会需求 ₪ 课程应综合而不分科 ₪ 课程实施强调儿童在“做中学”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父亲 为经营杂货店的商人,家中共有6个孩子,陈鹤琴 是最小的一个。陈鹤琴6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 困;8岁时入私塾,勤奋刻苦,成绩优异;15岁时 在姐夫的资助下进入了由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 杭州蕙兰中学。在此期间,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 的学习机会,每天坚持读书十几个小时,时刻把 “勤学”和“钻研”装在心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1.发展特点 社会性,不仅是指儿童与儿童或儿童与成人的个别关系, 还在于社会的组织性活动的建立。 (3) 情绪的转变。陈鹤琴说:“在儿童的初期,他 们情绪的表现大都是由自身生理上的要求所激起的。”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陈鹤琴生平
图6-2 陈鹤琴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活教育”理论
1.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主要是指活教育的目的论、
课程论和方法论。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二、陈鹤琴的学前Βιβλιοθήκη 育思想的具体内容(一)“活教育”理论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一)“活教育”理论
1. “活教育”的三大纲领
“活教育”的方法论是与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论相 一致的,是以强调“做”为基调的。“活教育”理论把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实验观察。第二 步是阅读参考。第三步是发表创作。第四步是批评检讨。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1)好游戏。 (2)好模仿。 (3)好奇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重点
陈鹤琴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 成果,主张把学前儿童时期分成四个阶段,即新 生婴儿期(新生)、乳儿时期(出生后到1岁左右)、 步儿时期(1岁左右到3岁半左右)、幼儿时期(3岁 半左右到6岁左右)。
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重点
1.发展特点 思想活动方面。陈鹤琴指出,儿童的思想与成人不
同:数量不如成人多,准确性比成人差,内容限于游戏 方面。
(2) 社会性的发展。陈鹤琴认为,所谓儿童的社会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1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一位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家。

她一生致力于推广心理教育与起源原理,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学龄前(3-6岁)儿童学习和教育的理论。

她的教育思想鼓励教师思考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发展最重要的几项技能,对孩子更加开放式和支持性。

2 陈鹤琴关注发展儿童认知和行为
陈鹤琴强调,儿童教育应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关注孩子认知的发展,理解儿童的行为及其与学习表现的关系。

此外,她认为,成人应该在说话和表达时体现深刻的关心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温柔的爱意和支持,以激励他们尽力学习。

3 陈鹤琴认为儿童应该享受培养
陈鹤琴认为,尽管3-6岁孩子仍处于发展脆弱、需要支持和帮助的阶段,但他们也应该得到有利于自我培养和发展的空间。

因此,她建议教师为学前儿童在活动中提供自主和创造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由的自在,发挥孩子的主观思维活动,形成自信和独立意识,激发他们不断学习的兴趣。

4 陈鹤琴认为教师要负责孩子的学习
陈鹤琴主张,教师要有责任,发现学前儿童学习的机会,不断探索和发掘孩子的学习小结,专注于新信息和行为中存在的价值,从而
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增强学习经验。

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孩
子的内心,以真诚的心融入教学,加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5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研究和发展
陈鹤琴提出了研究及开发学龄前儿童学习的多种方法,如培养梦
想励志的孩子,把玩具等加以合理的利用,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积极地促进儿童的社会安全感,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吸收
能力,以及为他们提供一个以互动活动为主的学习环境,以培育他们
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第一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 20世纪初,中国还是一个有着专制传统和80%文盲的国家,千百年来,孩子一直被看做是家庭的附属品,大人们无知却专制地看管着他们,没有尊重和平等。

这时,一位教育家站了起来,愤然地说:孩子的价值有时还不如一只羊、一头牛。

人们对养孩子的方法始终抱着事前无准备,事后不研究的态度。

这位站在时代前沿的儿童教育家就是陈鹤琴,他针对民国时期的死教育提出了活教育思想,并以鼓楼幼稚园为实验基地,进行了有益尝试,他的思想和实践对现今幼儿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迪。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重视儿童的不成熟的力量陈鹤琴的活教育区别于封建、僵化、陈旧的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体现便是在教育的中心与主体儿童的身上。

因此教师和家长的儿童观对于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陈鹤琴眼中无论是在外表上将孩子打扮成大人的模样还是在行动上去模仿大人的举止,这样都是旧式家庭愚昧的做法。

正是因为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儿童,中国才多是少年老成的小孩子。

他说:在培养儿童这件事情上,最紧急的就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儿童,将他们看作儿童对待。

卢梭也曾有过类似的观点:大自然期望孩子们在年少的时候,只长成孩童的样子。

所谓的儿童的样子,即非成人,即按照他们孩童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有特征生长。

陈鹤琴把儿童样子的标准归纳为一种未成熟的力量,他要求人们去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这种不成熟,要去相信儿童具有主动性,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然而,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着儿童成人化的现象,即儿童与成人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具体表现为:穿着成人化、心理早熟等。

现今儿童听话乖巧的表象下是他们真实的活泼好动的本真。

我们不难发现在幼儿园的课堂中,不乏看起来乖巧的学生,他们两手重叠,背脊挺值地端坐在课桌前,俨然一副懂事的样子,像一个稚气消逝的成熟的儿童。

我们在欣慰这看似和谐的画面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这真的是儿童应该有的样子吗?这与陈鹤琴所描述的旧教育中少年老成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如出一辙。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简介在我国学前教育史, 对课程理论与思想发展贡献最大的首推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1892~1982), 浙江上虞人。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专家。

陈鹤琴先生早年留学美国, 专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师从克伯屈、孟禄、桑代克、罗格等著名教授。

1919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该改为东南大学), 教授教育学和心理学。

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 任园长;不久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 亲自从事并领导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对当时国外幼儿教育的课程严重充斥中国幼稚园的状况十分不满, 与张宗麟等人一起进行了幼稚园课程中国化和科学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和发展。

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先驱。

他还发起并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 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

协助教育部制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

在这期间, 他继续研究幼儿教育, 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 完成了他20~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

然而, 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 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

而他本人, 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 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

1959年, 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爱的幼儿教育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

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 他当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 他虽然身患重病, 但仍然不忘儿童, 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 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

”(《光明日报》1981年5月28日)1982年, 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 还写下了“我爱儿童, 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学前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1. 陈鹤琴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实践;3.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念。

1. 陈鹤琴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她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学前教育正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陈鹤琴非常重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她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和品质,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2.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实践陈鹤琴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她提倡“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例如,她会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陈鹤琴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品德,她认为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她会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善良、勇敢等品质。

3.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念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注重全面发展: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

她认为,只有全面发展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2)因材施教:陈鹤琴主张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她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3)以游戏为主:陈鹤琴认为,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学习的最佳途径。

因此,她在学前教育实践中,非常注重游戏的运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4)品德教育:陈鹤琴认为,品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

她强调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等品质。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

经验。例如:组织幼儿学习儿歌,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的内容创设某种
环境并编排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儿歌,这样,不但提 高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获得了一定的知识。陈鹤琴强调“凡是儿童 毹够自己傲的,一定让他自己做”,将“做”放在他们获得知识、经验 的首位,儿童在做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其动手簏力,而且也促进了 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经常积极主动探索及 认识周围的世界,而—些老师为了维护课堂的秩序,会阻止其行为, 这就降低了他们动手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3.“学做中国人”的学前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上,陈鹤琴的“活 教育”思想还蕴含着“做人”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目的不但要让幼儿 获得知识,而且还要知道孩子们应如何做人及待物,体现一种爱国 耩神。他强调幼儿鼠所使用的教材及举办的活动等都应符合民族特
体,以儿童天性出发,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1课程匕的“活教育”。针对当时幼儿园教育的混乱现状,陈鹤琴 提出了课程安排的“活教育4论。他指出中国存在的—种不良传统,就 是“唯有读书高”,为了去除这种错误思想及观念,他提出了大自然及 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从书本吸收的知识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 而从大自然及社会吸收的知识则是直接的、有生命的。所以,陈鹤琴 的“活教育气泉程强调在学习中恰当运用参考书籍,以自然及社会为 中心,采用游戏、团体式的教学方式,并相应设立考察儿童成绩的标 准。陈鹤琴所说的“活教材”指的就是大自然、大社会,由于幼儿是生 活在形象、色彩的世界中,所以他们只有在丰富的感性经验中才能理 解事物并对他们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所以,@JL园的课程不应停留 在书本上,教师盛滚带领儿童走出去,进入更加广阔的生活。在日常 的学前教育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相对自由的环境,鼓励他们主动地 探索,并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可以作为指导者,在恰 当时刻对其进行指导,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同时在 活动中作为他们的伙伴,也能让幼儿感觉到与教师的平等。 乞“活教育”思想的实施方法。陈鹤琴在活教育实践中强调“做 中学,做中求进步”。他指出儿童的各类生活活动都应该在户外进 行,多与大自然接触,教9币要与学生共同来做,并不断对学生进行指 导。所以,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的知识,体 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一种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学习的薪 模式。另外,教师还应多组织幼儿直接观察事物,以此来丰富他们的

学前教育陈鹤琴课程思政

学前教育陈鹤琴课程思政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其中德育是首要任务。

他强调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

2. 课程内容:陈鹤琴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同时,课程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良好习惯。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 课程实施:陈鹤琴认为,课程实施应该注重实践性和情境性,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 课程评价:陈鹤琴认为,课程评价应该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课程思政方面,应该将德育评价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中,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方式,对幼儿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

综上所述,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思想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注重德育在培养目标
中的首要地位,将德育内容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实践性和情境性的课程实施方式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课程评价方式。

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

陈鹤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科学化的幼儿园实验。

三十年代末明确提出活教育主张。

一、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1.做人,这是最一般意义的目的。

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

2.做中国人,体现出民族特征。

生活在这个国度和别的国家的人不同,人们共同拥有光荣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要爱护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的光荣历史,爱自己的同胞。

所有拥有这份情感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为同一个目标:提高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努力。

3.做现代中国人,体现出时代精神。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历经一个世纪的抗争,仍未摆脱列强欺侮,反而蹂躏更甚,引进西方思想文化教育,但社会和民众的落后情况仍未改观,救国图强和科学民主启蒙仍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内容,这需要现代中国人来承担。

现代中国人的要求:(1)要有健全的身体。

改变身体羸弱、摘除病夫帽子。

(2)要有建设的能力。

长期的外内乱,中国破坏多于建设,百废待兴,急需建设。

(3)要有创造的能力。

数百年的专制统治和科举为中心的教育扼杀了民族创造力。

(4)要能够合作。

近代中国国民缺乏团体性,不善合作,所以为人逐一击破,我们应该舍小我成就大我。

(5)要服务。

克服利己本能,养成儿童服务社会的崇高德行。

二、课程论1.“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针对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而发出的。

但他并未绝对否定书本,追求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2.内容来源于自然、社会和儿童,那么组织形式也应该符合儿童。

所以提出了五指活动:以五指做比喻,这五种活动,犹如一只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

第一是儿童健康活动,第二是儿童社会活动,第三是儿童科学活动,第四是儿童艺术活动,第五是儿童文学活动。

三、教学论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的学前教育思想犹如一盏明灯,为无数教育工作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陈鹤琴先生强调“活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在学前教育阶段,不应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要让他们在游戏和活动中去体验、去探索。

他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应该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去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去感受四季的变化,去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职业和现象。

这种亲近自然和社会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陈鹤琴倡导“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他认为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在幼儿园中,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通过亲身参与这些活动,他们不仅能学到植物和动物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孩子们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需求。

因此,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孩子,而是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陈鹤琴还强调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他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

教室的布置要温馨美观,充满童趣,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同时,要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教具,让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去选择和探索。

此外,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也属于环境的一部分,教师要营造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在课程设置方面,陈鹤琴主张整合性的课程。

他认为学前教育的课程不应过于学科化和专业化,而应该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例如,可以通过一个主题活动,将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范文四篇幼儿教育指3&mdash6岁儿童的教育。

幼儿教育也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上讲,所有能够影响儿童身体发育和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和参加社会活动,都可以被视为幼儿教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为了能更好的同时实现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陈鹤琴明确提出:教师首先必须转型教学思想,展开自我改造,后发生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后从本质上展开转型,不再做旧教师,而是必须搞一个人民的教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大力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一)20世纪初中国幼稚教育的问题在陈鹤琴的主张里,幼稚阶段是人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幼稚时期也是奠定人生健全发展的时期,小的来说幼稚阶段对儿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的来说,幼稚教育可以直接影响整个教育质量。

但在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教育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陈鹤琴一共总结以下几点:第一:功课太过于简单,在幼儿课堂中教师只会让幼儿折纸、玩积木、看图书等等。

第二:儿童与外界环境接触太少,呆在游戏室时间太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没有知识和能力的,是需要和外界环境接触,与环境接触越多,小孩子的知识也就越丰富,文化知识就更高。

第三: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幼儿教师只会采用团体教学法,完全没有针对性教学,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第四: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部分的幼儿教师根本不知道幼儿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应该培养幼儿什么习惯及技能等等。

(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主张为了更好的改善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陈鹤琴又在1927年发表了新的幼儿教育主张,第一主张:幼稚园应该适应国情,如:幼稚园的设施应体现本国文化,教材、教法只要不违背相关国情均可以使用。

第二主张:幼儿教育应该是教师与家长共同的责任,家长千万不能存在孩子放在学校就认为是教师的责任心理,只有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促进,方可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体健康是教育的
前提和基础,身体的好坏对生理和心理有直接的 。要想
“活教育”必须有健的体魄。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将中
国的教育改革
,能 健
的教育体$其
次“要有建设的能力”
,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
,不能视学生的 能,只有学生 做,才能
的 能$

学生 学

所能的

的 能,学有 的
等,
学生 好,
了的
能,
强了 的
感, 学生
, 学校的 和国家
,为国家

国家的使命。再次“有 的能力”告诉我们,儿
来具有 的能,
于诱导与启发,教育
中多给幼儿提供想的空间,并且多鼓励幼儿想,幼
儿具有创造的兴趣与冲动,提高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只有让
幼儿自己 发现,才能其未来的生活中适应社会的
发展,促社会的步$ 次“有合的能”

合精神要从小培养,幼儿学会合,培养其集体荣誉
164
12 2021年第 期(总第894期)丈敖冬'科
EHaoKGaMa©
园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所提出的做人教育、情感教育、养成
教育等思想是相吻合的。幼儿个体的健康和谐发展与其将
来学会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做人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健康的
情感和兴趣、学习的方法、人生的技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活教育”目的论的“做人教育”是当今深化幼儿教育教学改
教育研究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张洋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他所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不仅符合中国国情,还符合幼儿的身 心发展规律,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启示,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盏指示明灯。“3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幼儿 教育的主要内容,以丰富的内涵和鲜3的教育理念成为幼儿园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和树立的教育理念,更是当今我国幼教实 践深化改革,树立和更新教育理念的源头&

论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贡献

论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贡献

论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贡献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是他是学前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学习和继承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合理内容, 对于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陈鹤琴的儿童观1、在教育目的观方面: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幼儿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还是把幼儿看作是“小大人”,认为儿童和成人之间没有多大的不同,大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小孩子也应该能做,往往以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评价儿童。

在这种错误的观念指引下,幼稚园的教育目的也错误地发展成“知识型”、“应试型”的教育目的观,只注重孩子的识记能力,而忽视儿童身心全面的健康发展。

这种教育目的观牺牲的是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各类事物的好奇,好问心,牺牲的是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是一种高代价的教育,不符合现代教育使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而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的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死记一些符号,掌握大量的知识,教育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的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现代中国人,现代儿童。

2、在儿童学习观方面: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

幼儿教育不是将幼儿关在园里进行“闭门造车”的学习,而是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是要在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吸收性的学习,儿童与环境接触越多,所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儿童的知识形成也越快,认识就越广泛。

因此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主动学习。

(二)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原则(1)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同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密切相关。

陈鹤琴对家庭教育寄予热切的期望:“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使他们关于体德智都从小好好儿学起”。

他认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父母应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一、本文概述陈鹤琴,中国近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又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通过对其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联分析,揭示其思想的独特性与时代价值。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陈鹤琴的生平和教育贡献,然后重点分析其学前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传统蒙学等,并通过案例和理论阐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影响并塑造其教育思想。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内涵,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今学前教育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概述陈鹤琴,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人物,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结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他强调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包括道德品质、生活习惯、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

陈鹤琴认为,学前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体差异,提供适应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环境。

他提倡“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来增长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陈鹤琴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他主张在学前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绘画、音乐等,以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他也关注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认为儿童应该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教育方法上,陈鹤琴提倡“做中学”,即让儿童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他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儿童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教育的理念,为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她的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感恩、爱、责任、自由”,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对于学前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感恩教育、爱的教育、责任教育、自由教育四个方面阐述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感恩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认为,感恩是人类应有的一种情感,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可以通过教育幼儿感激父母的辛勤付出,感激老师的教导,感激社会的帮助,让幼儿从小学会感激他人的善意和付出,培养幼儿的善良情感。

爱的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认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在学前教育中,也需要注重给予幼儿爱的教育。

可以通过关爱和照顾幼儿的生活需求,让幼儿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情,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自由教育对于学前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认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自由发展的权利,给予孩子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

在学前教育中,也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游戏环境,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和参与决策,增强幼儿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通过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实现全面发展。

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对于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感恩教育、爱的教育、责任教育、自由教育等方面吸取启示,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更好地运用家庭教育理论,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简析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模板

简析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模板

简析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令家,也是很有盛名的教育令家曾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四大教育圣人之一。

他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致力于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这为其学前教育思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9年回国后目睹当时学前幼儿教育被外国教会垄断包办,抨击这种全盘西化的状况。

他感到必须走出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学前教育道路。

为此他就在中国进行学前教育实践探索,1923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幼稚园,即南京鼓楼幼稚园。

从此,学琴教育走上了中国本土化学前教育探索的道路。

陈鹤琴先生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逐步形成了适合国情本土化的学前教育思想理论,包括学前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做人及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和学前教育体系。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是经过中国学前教育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学前教育思想,研究其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下面就从学前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做人和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及学前教育体系来论述一代学前教育宗师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的内容(一)陈鹤琴学前教育的目的论思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目的,也是其学前教育最终追求。

他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就是力求让儿童从小学做人、做一个中国人、和时代同步的中国人。

这个教育目的看起来挺普通,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实则不然。

这是对当时中国教育状况的真实了解和认真探究之后才提出的教育目的,他有感于当时人们对做人、做中国人、特别是如何做好一个现代中国人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提出,应该让儿童从小就要学会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对改变国人特别是许多下层人麻木不仁的现状很重要。

为实现此目标,他提出了五个具体要求:儿童从小要有健康身体;从小就培养儿童建设能力;从小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加强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从小就要让儿童懂得要给大家服务也就是要学会做一个有服务意识的人。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09教31 聂晨晨09093051 摘要: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儿童,身心健康,父母陈鹤琴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刚开始我以为他是个女的,后来听老师介绍才知道是男的)是开创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人物。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导了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结合“儿童心理学”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最早的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的和科学化的幼儿教育试验,总结并形成了最早的幼儿教育思想。

1940年回江西创办幼稚园,后改为国立的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陈鹤琴有一句名言就是:“我爱儿童,儿童爱我”,我们老师说了,他花了毕生的心血研究儿童,热爱儿童,最后很有信心的说出这句话是很让人佩服的。

陈鹤琴先生有如下的几个观点:一、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学前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儿童教育。

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活校育的三大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三、建立了幼儿园课程理论。

五指活动,单元课程,游戏教学。

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我读了《家庭教育》,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一点理解。

陈鹤琴先生提倡“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说明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

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的行为总是会受到遗传的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父母的正确引导。

因此他对父母的教育提出了以下建议:1、父母要尊重孩子。

陈鹤琴认为“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做父母的不应迁怒于子女”,也就是说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孩子,而应相互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09教31 聂晨晨 09093051摘要: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陈鹤琴,家庭教育,儿童,身心健康,父母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刚开始我以为他是个女的,后来听老师介绍才知道是男的)是开创我国现代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核心人物。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主导了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有重要影响。

他结合“儿童心理学”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最早的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中国化的和科学化的幼儿教育试验,总结并形成了最早的幼儿教育思想。

1940年回江西创办幼稚园,后改为国立的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陈鹤琴有一句名言就是:“我爱儿童,儿童爱我”,我们老师说了,他花了毕生的心血研究儿童,热爱儿童,最后很有信心的说出这句话是很让人佩服的。

陈鹤琴先生有如下的几个观点:
一、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学前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儿童教育。

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活校育的三大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三、建立了幼儿园课程理论。

五指活动,单元课程,游戏教学。

四、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我读了《家庭教育》,对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一点理解。

陈鹤琴先生提倡“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说明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作用。

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的行为总是会受到遗传的影响,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父母的正确引导。

因此他对父母的教育提出了以下建议:
1、父母要尊重孩子。

陈鹤琴认为“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做父母的不应迁怒于子女”,也就是说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孩子,而应相互尊重。

父母的威信应建立在对子女的尊重上,教育应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地位上,因为孩子有孩子的意志,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他们才会尊重你,才会接受你的教育。

2、父母步调要一致。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

他反对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严母慈,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的做法,也就是说父母要“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只有步调一致,才能使儿童按着统一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3、3.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陈鹤琴认为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什么都听其自便,百依百顺,甚至对小孩打骂长辈或危害他人的行为都不加禁止。

所以陈鹤琴反复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可溺爱”,“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
想”。

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给他以关心和爱护,帮助他做事,而不是代替他做事。

否则是有害的,其害处:“一是剥夺了小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二是养成小孩子怠惰的习惯,三是养成小孩子不识世务、不知劳苦的习性,四是阻止儿童发展独立自主的精神。


我觉得吧,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基础和起点。

新生儿从呱呱坠地成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那一刻起,在家庭中启动了无数的“第一次”,经历着重要的“关键期”给幼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性记忆。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儿童认识世界、进入社会的通道和桥梁。

家庭教育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

家庭教育是儿童性格雏形形成的关键。

家庭不但为儿童创造生活和发展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给儿童以父母的爱,满足其精神需要。

父母对孩子的接触、沟通、期待、激励,有助于儿童的自尊自信、道德品质、智力、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儿童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家庭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但是要想做好家庭教育不是光靠嘴巴说说的,必须付诸积极地行动,还要有科学的措施,在这方面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他自己一些科学的的建议:
1.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是好,或者变坏,这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环境好,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坏,小孩子就容易变坏”,“凡是可以给小孩子的刺激都是他的环境。

”其中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而人的环境尤为重要。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游戏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

但目前,由于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的教育观,家长们过于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而对于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支配的家庭精神环境都易忽视,从而导致了儿童胆怯、自私、孤独、任性、懒惰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故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2.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今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众多家长深感自己的无力。

其根本原因在于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迫儿童按自己设计的模式走下去,一旦此发展模式不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即可导致不良结果。

故父母对子女教育第一步应从了解幼儿的心理入手,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首先阐述了儿童心理并以之为施行家教的基础,强调“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方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加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带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

娇生惯养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常看见的,会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成为很倔强很刚愎的孩子。

相反,规矩多而严,也是不好的,其实施秉承父母意志,以父母意志为意志,以父母性情为性情,也会损害孩子的发展。

应该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孩子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如此,小孩未有不受其惠的。

”他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七大心理特点:好游戏、好模仿、好猎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群体、喜欢称赞,并据此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正面
教育、以身作则、及早施教、严格要求、教养态度一致、宽严适度、责罚慎重等七条教育原则和游戏法、激励法、榜样法、诱导法、暗示法、动作教育法等十种教育方法。

例如:他根据儿童喜欢称赞、嘉许、奖励,而不喜欢禁止、抑阻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正面教育”的原则,主张对小孩子多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诱导,不要给予消极的刺激,采用“激励教育法”,用言语来激励他,使得他居于自动的地位,而且使得他很高兴地去做。

3.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但二者不能脱节,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而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配合得不太好,相互脱节。

如在有些方面分歧较大,幼儿园教师们煞费苦心所取得的成果往往被家长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所否定;也有一些家长,倒很注意教育,但不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孩子在家里学的和在幼儿园里学的,常不能相融合,甚至两方面发生冲突。

另外,幼儿园也不主动去和家庭合作。

因此,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改变观念,加强联系和合作。

他强调“儿童教育是整体的、连续的”,“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从而也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现今中国的家庭,更有联络的必要。

”此外,他还列举了探访家庭、讨论会、报告与恳谈会等形式,一直被我国幼儿园广泛采用,基本上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总之,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做好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